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

[摘要]数学作为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精确的科学语言,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文章着重研究了在数学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以及保障措施,并指出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将带来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分层次教学的内涵、目的及其可行性分析

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分层次教学指导思想包括以下三点主要内容:第一,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根据学生的差异,教也可以是分层的。第二,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充分发展潜能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第三,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表现为他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建立。

作为高校主要公共课之一的高等数学,在当前形势下暴露的问题更多。如自然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速度和进度不好控制,课堂教学容量大小难以掌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教和学的难度加大,普遍出现了“教师不会教,好学生吃不饱,次学生吃不了”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呈下滑趋势,重修率越来越高,因此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教学管理模式,打乱原有的自然班,将学生根据数学成绩、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情况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教学按教学班进行,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等,按照教学班来制定和实施,从而达到教育资源最大利用,教

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尝试。事实证明,分层次教学能调动广大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特长,使不同层次的人才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轨道上更快更好地成长。但在分层次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旨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经过分层教学达到同一水平。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分层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育模式。它涉及探索一种以集体为基础的,在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两种形式之间架构的桥梁,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层面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的大课题。

数学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体系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因此,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就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是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教育教学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承担起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此外,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方案设计

分层次教学对高职院校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同时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对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方案的实施,建议采取对学生实行单独设班,单独培养,切实做到学生能“择师、择课、择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流动机制,在反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智商、情商的基础上,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之前提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基础的环境中学习,形成层层递进,不断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局面。笔者认为,可将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1.培养学习习惯阶段。在本阶段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目标,养成基本学习习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可先通过个别谈话、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客观地认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同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将学生分为A,B两个不同层次教学的班级,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建立档案,跟踪记载学生的发展情况。还可建立专门的网页,便于数学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比如探讨学习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等。

2.掌握学习方法阶段。在具备一定的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巩固所学,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是否有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中表现出来。A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牢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注意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少讲,授课过程中要对他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让他们看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以提高思维能力。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全,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对当前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他们既要进行知识铺垫,又要讲好知识要点,使他们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尽量采用多媒体或实物教学,用直观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由感性到理性,培养思维能力。

3.自主学习阶段。进入本阶段,学生在一定层次上获得了继续学习高数的基础和能力。巩固知识基础,强化学习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深入、富有创造性、拓展式地学习,是本阶段教学引导的主要目标。在课程中,应加强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培养,削减再生性智力技能的训练时间,如求导、积分等运算,用更多时间训练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三、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