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粉注意事项

1、加粉前先打一张测试页,以判断硒鼓是否可以继续加粉
2、拆开硒鼓要小心,防止意外损坏硒鼓
3、刮刀有海锦的刮刀不能拆,否则漏粉
4、显影滚动套不可忘装,否则底灰
5、显示磁辊旁弹簧要接触良好,否则打白页、浅
6、硒鼓要接地,否则白页底灰
7、硒鼓不能长时间被光照射
8、加的粉和机型一致且数量不要太多

硒鼓使用小常识:
◆安装和取出硒鼓时,应先将打印机断电。
◆新硒鼓装入打印机前,应先轻摇几下,使碳粉松散和均匀,以保证打印效果。
◆应避免感光鼓芯直接接触光线,也不要用手接触感光鼓芯。
◆碳粉将要用尽,打印字迹不再清晰和均匀时,取出硒鼓轻摇几下,可继续打印几十页。
◆为避免影响正常办公,用户应随时保持一只新硒鼓备用。
◆用完的空硒应妥善包装存放,避免污染环境。

硒鼓常出现的几种现象及解决方案
◆硒鼓漏粉:除了外壳损伤以外,通常是运输过程中或者是由于某些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硒鼓内的磁棍积粉的原因。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把鼓芯顺方向转几圈就可以了。
◆打印文件和鼓芯上同时出现1厘米以上同样宽的纵向黑道:这是刮板出了问题,造成棍芯上的粉刮不干净。
◆打印文件上出现纵向得细黑道:通常是刮板和刮板边上的小刮片粘上了脏东西或者碎纸屑。
◆打印文件中出现横向的黑道:通常是硒鼓内的磁棍积了粉,顺着转几圈就可以了。
◆若打印文件上出现明显的底灰:通常是鼓芯或者碳粉出了问题。
◆打印文件颜色不匀,有名显的白道:从外面看磁棍还能不能看见碳粉,如果看见磁棍上有些地方有粉,有些地方没有粉,表明此硒鼓碳粉以用尽。
◆如果打印机打出白纸一张:先检查打印机有没有问题,若没有问题,那就说明硒鼓在装配时出了问题。



常见问题

一、以下缺陷分析只针对粉盒而言,有些缺陷的产生与机器有关,在些省略。

1、 封条拉不出:一般都是装配不良引起,封条卡位或折叠部分夹了碳粉。

2、 漏粉:除封条密封不良引起打印前漏粉外,粉盒内多个部件或部位会引起使用过程中漏粉,磁辊密封毛毡缺损,出粉刀老化,磁辊密封刮片变形及粘贴不牢,密封海绵缺损或老化,清洁刮片变形及粘贴不牢等都会引起漏粉。

3、 打印不出即出全白版或浅而模糊

A、 封条未拉开

B、 粉盒拉封条前示摇动,出粉不流畅。

C、 激光未照到鼓上,粉盒遮光板未打开,鼓保护罩未打开。

D、 鼓接地不良,鼓内导电片或粉盒上与机器相连的电接触点接触不良。

4、 打印品全黑通常是电的问题:


A、 漏装充电辊或装配不良。

B、
充电辊导电托架变形或接触不良。

5、 竖黑线:指从上到下任何不需要的竖线条,可能是粗线或细线组成,连续的或间断的。细的浅色垂直线一般是清洁刮刀缺口产生或鼓上有一圈划痕。粗而间断的黑线,且边缘不清晰,常是密封刮片折皱或出粉刀老化引起。

6、 黑版上的竖直线白线:感光鼓的深度磨损线、磁辊上有杂质或磁辊涂层磨损线引起。

7、 水平漏印:指打印品上横向的间断性打印不出,原因:

A、 鼓涂层局部曝光;

B、 鼓驱动齿轮缺陷,松动或齿缺损;

C、 磁辊套涂层缺陷;

D、 磁芯断或定位错误;

E、 磁辊护套严重磨损或变形;

F、 磁辊导电弹簧接触不良或跳动。

8、 水平黑线:一般是电的问题,周期性水平黑线常是充电辊涂层缺损加上感鼓涂层上针孔引起。不规则的水平细黑线常是粉仓或废粉仓结合不到位引起。

9、 周期性字迹模糊:常是鼓或充电辊涂层污染引起,水印、油印、手指印常引起此缺陷。

10、葡萄串:是像钱币一样重叠出现在打印品上的一种缺陷,无规则,且难重复,是鼓接地不良引起。

11、背景散射:指文字或线条周围有不需要的小黑点,由磁辊涂层或碳粉不良引起。感光鼓过热(指感度高)也可引起此缺陷。

12、 纹背景(老虎斑):以黑色波浪形出现在白版上或以白色形式出现在黑版或半色彩调版式上。通常是磁辊套涂层缺陷或由于长时间低密度打印,磁粉粘结在磁辊套上引起。

13、空心字:指文字或图像上的笔划缺少,原因:

A、碳粉本身问题。

B、鼓粉配合不良。

C、磁辊涂层问题。

D、打印介质表面过光、过硬。

E、纸用了反面。

14、不规则的垂直黑点:

A、由密封刮片变形引起的废粉撒落。

B、由于碳粉过多地堆积在磁辊上,漏粉引起。

15、色浅:与多种因素有关:

A、碳粉本身问题
B、鼓粉、磁辊配合问题。

C、出粉刀老化

D、磁辊磨损

E、鼓到了寿命

F、环境湿度高或介质吸潮。

16、底灰:底灰指打印品的空白区出现的雾状碳粉,也与多种因素有关:

刮刀老化

A、充电辊污脏

B、碳粉问题

C、鼓疲劳,到了寿命

D、环境低温且干燥

E、打印介质不良

F、充电辊磨损。

17、定影不牢:指打印品上的文字或图像一反动派即掉。原因有:

A、碳粉软化点高于机器的定影温度

B、印介质太厚或表面太光。



二、 一体式碳粉盒拆装注意事项

一体式粉盒内包含的易耗件特别是感光鼓、磁辊是极易损坏的,在拆装过程中要特别小心。要特

别注意以下问题:

1、 感光鼓:感光鼓的表面涂层极易被碰伤、划伤,且易遭
受光损害。不正确的处理很可能使一个完好的感光鼓在顷刻之间结合其正常使用寿命,所以在折装过程中,不仅要避免阳光直射,而且要避免日光灯的长时间照射,除黄光以外的光线对鼓都会产生损害。禁止硬物碰撞鼓的表面,禁止用手直接触摸鼓的打印区涂层,以免留下汗渍、油污,从而产生不良打印品。

2、 磁辊:磁辊的黑色涂层是最容易划伤的,磁辊是由铝套和磁芯组成,由于磁芯的作用,一些小的金属件很容易被吸附到磁辊表面,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磁套涂层就会被划掉。另外在折装过程中,磁辊也容易被吸附到周边的金属件上,造成意外的涂层损坏。黑色涂层的缺少会产生打印品上文字或图案的缺少。所以拆装中,磁辊要拿稳,不能随间摆放,要放在远离其它金属件的地方,避免硬物碰伤。

3、 电的接触:所有粉盒中的感光鼓、磁辊、充电辊都有与机器连通的电接触点,在装配中要注意电接触点处的清洁和连通。

4、 定位问题:每一个部件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弹簧或螺丝定位,而粉仓和废粉仓两部分*塑料卡子、螺钉或连接轴芯定位。装配中部件一定要安装到位,这样粉盒才能正常落机。

5、 试转:粉盒在机器内使用时,感光鼓、充电辊、磁辊是转动的,在装配完这些配件后,要推动其驱动齿轮,检查是否能灵活转动。当粉盒装完后,要再次按鼓的正常转动方向推动鼓齿轮,确保鼓能灵活转动后粉盒才能落机,否则会损坏机器。



三、 瓶装碳粉的注意事项

节俭的用户常会自购瓶装粉自己填充,这无疑是降低打印成本的一个好办法,但在填充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你的粉盒状态,即粉盒内包含的部件是否适合直接填充碳粉,只有成像的各个部件完好的状态下,你才能获得满意的打印质量。那么哪些部件要检查后使用呢?

1、 感光鼓:感光鼓是最关键且最易损坏的部件,推开鼓的保护罩后,它就暴露在室内灯光的照射下了,其实除黄色光外,其它光线对鼓都有损害,特别是紫外光,长时间照射会缩短感光鼓的寿命。长时间使用后的感光鼓表面会磨损,深度磨损线会显示在大的黑体字或黑块打印品上,产生竖的白线条,鼓表面涂层的破损、划伤,都会产生不良的打印品,从外观上,我们只能发现的鼓的缺陷即颜色变化、划伤破损,这些现象都会引起不良的打印品,会引起打印品上产生底灰、黑点或线。

2、 磁辊:磁辊是对打印品黑度影响最大的部件之一,黑色涂层的厚度和粗糙度都会

随着不断的使用而改变。吹掉磁辊上吸咐的碳粉后,若磁辊上的黑色涂层看起来很薄了,甚至看到了铝基的颜色或表面看
起来很光,那么这样的磁辊产生的打印品会浅,应该换新磁辊或磁辊套了。

3、 出粉刀:出粉刀是在磁辊下面,控制磁辊上碳粉层厚度,并协助碳粉磨擦带电的部件,是由金属冲压件和一个聚氨酯橡胶条组成,橡胶条要有一定的硬度,平直才能均匀控制碳粉层厚度且能有效地使碳粉带电,长时间的磨擦,橡胶部分会老化变形弯曲失去弹性,这样便会失去其应用的功能 。打印品上会出色浅、黑点、黑线,甚至漏粉问题。橡胶条老化后就不能恢复了,只有换新的了。

4、 清洁刮刀:清洁刮刀与出粉刀的构成很相似,只不过采用了稍硬一点的聚氨酯橡胶,当然其功能与出粉刀并不相同,清洁刮刀的橡胶材料的状态及刀口很重要,长时间使用后橡胶会融化变形,刀口常会出现缺口,这样的清洁刮刀就不能再用了,打印品上会产生局部底灰或竖的浅色黑线。

5、 充电辊:充电辊的表面层常会因长时间的使用粘结碳粉、碳粉添加剂及纸屑等,还会磨损,这些现象会引起底灰或打印品黑点等,填充碳粉之前,用吸尘器吸或用软布轻擦,一定要尽可能地清洁其表面,以便有效地给感光鼓充电。倘若发现其表面已破损,那就不要使用了,因为若继续使用的话不仅影响充电,还会鼓产生物理和化学损害。

仔细读过以上的内容,相信你已经明白,要获得满意的打印品,单*优质碳粉是不够的,因为粉盒内的其它部件都有一定的寿命,并不是永远可以使用的。

在填充碳粉的时候还要注意,先将粉仓内原有的碳粉尽可能地清理干净,以防不相容的碳粉混合产生打印底灰,并且要将废粉仓内的废粉倒掉,以免漏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