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三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03讲-加减巧算(学生版)

【精品原创】三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03讲-加减巧算(学生版)
【精品原创】三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03讲-加减巧算(学生版)

第03讲加减巧算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了解加减法巧算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学会运用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知识梳理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1、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2、减法

巧添括号: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核心:凑整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典例分析

考点一:分组凑整

例1、计算1+2+3+4+5+6+7+8+9+10

例2、计算:894-89-111-95-105-94

例3、看到下面的算式不要害怕,仔细考虑,相信你可以找到巧算的方法的.

(1+3+5+7+...+99)-(2+4+6+ (98)

考点二:加补凑整

例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的算出下面题的答案?

298+396+495+691+799+21

例2、算一算98-96-97-105+102+101

考点三、位值原理

例1、计算:123+ 223+423+523+723+823

++++++

例2、计算: 123234345456567678789

考点四、基准数

例1、下面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呢?看谁算的快!

+++++++

7876838277807985

例2、某小组有20人,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9,求这个组的平均成绩?

考点五、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求1到99共99个连续自然数位上的所有数字之和。

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巧算下面算式

876+385+124+615

2.巧算673+288

3. 巧算6397+1876-397

4.巧算下面各题。

(1)532-(32+184);

(2)5283-(283-298);

5.计算(1)1457-399 (2)3572+998。

6. 计算63+62+58+59+60+6l+58+59+57+64

?课后反击

1.巧算(84+37+55)+(16+45+63)

2..计算9+99+999+9999+6

3.计算5462-1245-462

4.巧算下面的题。

(1)1825+(175+648);(2)876+(438-176)。

5..某农场有10块麦田,每块的产如下(单位:千克):462,480,443,420,473,429,468,439,475,461求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

名师点拨

首先,我们要熟练地掌握加减基本计算法则,其次,我们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用合适

的运算定律、性质及巧算方法。

为了帮助记住这些运算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如下:

一,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二,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的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时,括号内的减号变加号,加号变减号;如果括号的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我们把这种运算性质叫做加减混合运算去括号的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另外,在等差数列的求和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求和公式来简便运算。

?本节课我学到了

?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学霸经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套奥数讲义

第一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例1 下图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学三角形,请你按规律填上空缺的数字. 例2 用数字摆成下面的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个三角阵的排列有何规律? ②根据找出的规律写出三角阵的第6行、第7行。 ③推断第20行的各数之和是多少? 例3 将双数2,4,6,8,10…按下表排成5列,问2000出现在哪一列? 例4 按图所示的顺序数数,问当数到1500时,应数到第几列? 1993呢? 例5 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则排列,并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框出九个数,能否使这九个数的和等于①1993;②1143;③1989.若能办到,请写出平行四边形框内的最大数和最小数;若不能办到,说明理由.

试一试:1.观察下面已给出的数表,并按规律填空: 2.下面数表里数的排列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找出规律之后,按照规律填空。 3.下图是自然数列排成的数表,按照这个规律,1993在哪一列? 4.从1 开始的自然数如下排列,则第2行中的第7个数是多少? 第二讲:分类思路数图形 一.数线段 下图中有多少线段? A B C D A 1 A 2 A 3 A 4 …… A 45 A 50 )条 ( )条 ( )条 二.数图形 例1 数出图3-1中两图形中长方形的个数。 A A ’ A B C

( )个 ( )个 例2 在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例3 下图中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图3-2中有多少个梯形? A B ( )个 例 1 ( )个 ( )个 ( )个 例2 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12等份,宽被分成 4等份,且长和宽的等份一样长,求这个长方 形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例3 在下图中是5×5的正方形的网格 四.数三角形 例1 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 )个 ( )个 ( )个 ( )个 例2 数一数左图中有多少三角形?右图中有多少个梯形?有多少个三角形? 1 2 3 4 5 6 C C

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 数学培优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本试卷编审:谭老师 姓名:班级:座位号:得分: 一、填空题(2×10=20分)。 1、如右图,图中共有()条线段。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4。 (2)1、2、4、7、11、()、()。 3、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最大的四位数加上()就成了五位数。 4、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最小可填()。 □÷8=3……□ 5、下面括号中最大能填几。 20×()﹤106 50×( ) ﹤212 120÷( )﹥29 350÷40﹥( ) 6、小明在奶奶家连续住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月。 7、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8、A、B两数的和是62,B数的30倍等于A数,则A=()、B=() 9、如果A+A=50,则A-A=()、A÷A=()。 10、同学们做早操,36个同学排成一排,每两个女生中间有两个男生,第一个是女生,这列队伍 中有男生()人。 二、选择题(2×5=10分)。 11、1+2+3+4+5+6+……+98+99+100=()。 A、5000 B、5050 C、500 D、505 12、6月1日是星期五,问9月1日是星期几?() A、星期五 B、星期六 C、星期日 D、星期一 13、小明的妈妈买40元一件的衣服买了5件,共用去了200元,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40是数量 B、200是单价 C、5是单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关于280÷40+(100-20)×11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B、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C、先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D、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15、关于算式A÷B=C……D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A=B×C+D B、A=B×D+C C、A=B×C D、A=B+C×D 三、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写出主要运算过程。(3×9=27分) 16、498+233 1997+1998+1999 432-(154-68) 483+254-183 3216+2104×2203+207+211+215+219(396+244)÷(98-82)1036×6-1302÷7(1247+1507)÷9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及答案

2018秋季数学集训三队A教材每周习题(1)参考答案 星期一 1.按规律填数。 ①2,5,8,11,( 14 ),( 17 ),20,( 23 ),( 26 )。 ②21,19,17,15,( 13 ),( 11 ),9,( 7 ),( 5 )。 ③64,32,16,( 8 ),( 4 ),2。 ④1,4,16,64,( 256 ),( 1024 ),( 4096 ),( 16384 )。 ⑤2,3,2,6,2,12,( 2 ),( 24 ),( 2 ),( 48 )。 ⑥2,2,4,8,32,( 256 ),( 8192 ),(2097152)。 ⑦2,5,11,23,47,( 95 ),( 191 ),( 383 )。 ⑧1,1,3,8,9,27,27,64,( 81 ),( 125 )。 ⑨188,287,386,485,( 584 ),( 683 ),( 782 )。 ⑩1,2,4,7,11,16,( 22 ),( 29 )。 2,3,5,8,13,( 21 ),( 34 ),( 55 )。 1,1,2,4,7,13,24,( 44 ),( 81 )。 1,2,6,16,44,( 120 ),( 328 ),( 896 )。 1,3,7,15,31,63,( 127 ),( 255 )。 1,5,9,2,10,18,3,15,27,( 4 ),( 20 ),( 36 )。 1,2,5,10,17,( 26 ),( 37 ),50。 1,3,6,10,( 15 ),21,28,36,( 45 )。 0,1,3,8,21,55,( 144 ),( 377 )。 2.按照下图的变化规律,画出相符的图形。 答:第四幅的图形是 。 3. 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答:第1行第2列的图形是 , 第2行第3列的图形是, 第3行第2列的图形是。 星期二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培优:逻辑推理试卷 全国通用【精品】

【精品】 1只袋鼠的重量相当于多少只小鸡的重量? 如图所示,两个天平是平衡的。现在知道每个的重量是50克,那么一个的重量是多少克? 体育馆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乒乓球双打比赛。两位播音员正在议论这四个运动员的年龄问题: ⑴“小A比小B年轻。” ⑵“小C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 ⑶“小A比小D年龄大。” ⑷“小B比小C年龄大。” 请分析一下他们四人的年龄顺序,谁年龄最大?谁年龄最小? 逻辑推理 (★★) (★★★)(2010年“学而思杯”试题) (★★★)(排序问题)

二⑵班的小童、小林、小超、小奇四人。每人手里拿了一块积木,有红色圆形的、红色方形的、黄色圆形的、黄色方形的。只知道: 问谁拿的积木是黄色圆形的? (★★★★) 将“猫”“狗”“兔”“鸡”“猴”“虎”六个动物名称分别写在六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从下面三种不同摆法中,判断这个正方体上哪些动物名名称分别写在相对面上。 【拓展】下图是观察一个骰子的三个角度得到的图片,请你判断哪两个数字正好在对面。

我们终于来到了魔方大厦的出口,可是现在我们不知道应该从三个出口中的哪个出口出去才好。只能求助于站在出口处的三个人。这三个人里,只有一个是老实人,来自地面王国中的智慧天梯。其他两个都是骗子,来自地心世界的魔方大厦。智慧天梯来的人每一句话都是实话,魔方世界的人每一句话都是谎话。咱们要知道从哪个出口出去,只能问老实人,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下面的条件把这个老实人找出来吗?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 1串葡萄重多少克? A.80 B.100 C.120 D.100 2.★★★ 1只狗重9千克,1只鸭重多少千克? A.3 B.1 C.2 D.4 3.★★★ 明明、乐乐、亮亮、伟伟四个孩子在一块玩摇绳游戏(一方两人摇绳,对方两人跳绳)。 对面走过来一个老奶奶,她很想知道这四个孩子的年龄大小情况。 ⑴“明明比乐乐年龄小。” ⑵“乐乐比亮亮年龄大。” ⑶“明明比伟伟年龄大。” ⑷“亮亮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 请分析一下他们四人的年龄顺序,谁年龄最小? A.明明B.亮亮C.伟伟D.乐乐 4.★★★★ 聪聪、明明、亮亮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 ⑴亮亮比大队长的成绩好。 ⑵聪聪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 ⑶中队长比明明的成绩差. ⑷明明不是大队长 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 )是大队长呢? A.明明B.聪聪C.亮亮D.无法判断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三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奥数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第22讲-简单推理 授课类型 T 同步课堂 P 实战演练 S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①学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 ②利用我们的推理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 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 (Textbook-Based )——同步课堂 一、分析推理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二、解题策略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 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考点一:图形推理 例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28 □=△+△+△ □=( ) △=( ) 典例分析 知识梳理

例2、下式中,各种图形各代表几? ☆+○=18 ☆=○+○ ☆=()○=() 例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例4、○和□各表示几? ○×□=16 □÷○=4 ○=()□=() 例5、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例6、□+□+○+○=38 □+□+○=22 □=()○=() 例7、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4 ○+○+○+○+□+□+□=48 □=()○=() 例8、☆+☆+△+△+△=24 △+△+△+△+☆+☆+☆=36 ☆=()△=() 例9、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 □+□+□=△+△+△+△☆+□+△+△=80 ☆=()□=()△=() 例10、△+△=○+○+○ ○+○+○=□+□+□ ○+□+△+△=100 ○=()□=()△=() 考点二:简单逻辑推理 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第四讲配对求和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七讲数图形 第八讲分类枚举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第十讲填数游戏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 第十八讲推理 第十九讲循环 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

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 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 第二十四讲一笔画 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 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三十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 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 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 第三十五讲总复习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二街中心小学张顺文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历”和“我们的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次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 (一)数与计算 本册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

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同步奥数培优(三年级)

同步奥数培优(小学三年级) 第一讲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概述】有40个小朋友在游乐园里坐船游玩,每条船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有的学生说需要6条,有的学生说需要7条,就这样把今天的课题引出来了,学生列式计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按照四步进行:一、试商二、相乘三、相减四、比较(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本讲,我们就来研究余数的应用。 例题精学 例1一个数除以5,商是123,余数是3,这个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列出算式求出被除数。 同步精练 1.同学们做纸花,每6朵扎成一束,一共扎了103束,还多5朵,同学们一共 做了多少朵纸花? 2.为了庆祝节日,学校要在6条走廊上挂彩灯,已知每条走廊上挂的彩灯一样 多,且彩灯的总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挂完后还多出3盏彩灯,每条走廊上挂了几盏彩灯? 3.一道除法算式,被除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商是8,余数是4,这道除法算式的 除数是多少? 例2算式□÷6=□......□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思路点拨】题目不告诉被除数和商,只告诉除数是6,要求写出余数。根据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可知余数要比6小,比6小的数有0,1,2,3,4,5,其中余数为0时,我们说正好整除,没有余数,所以算式中的余数应是1,2,3,4,5共5个。 同步精练 1.算式□÷7=□......□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 个吗? 2.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算式□÷□=13......8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三年级奥数讲义(刚开始学)

第一讲:余数的妙用(周期问题) 一、铺垫 1.()÷()=()……6,除数最小是几? 2.()÷()=6……7,除数取最小时,被除数是几? 3.()÷8=7……(),余数取最大时,被除数是几? 4、有37只气球,最少拿走()只,就使得7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每个小朋友分只()。 二、智慧屋 1、有一堆围棋,按照“一黑二白”顺序排列(如图)想一想,第16个是黑子还是白子?第25个呢?第40个呢? ●○○●○○●○○●○○●○○…… 2、国庆节挂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有53只灯,其中红、黄、蓝、白、绿、紫灯各有多少只? 3、公园里的花坛摆放菊花,园林工人按照1棵紫、5棵黄、2棵红排列,那么第30棵是什么颜色的花?这30棵花中,紫花、黄花、红花各多少棵? 4、运动场上有一排彩旗,共34面,按3面红旗、1面绿旗、2面黄旗依次排列着,这些彩旗中,红旗有几面?黄旗有几面?绿旗有几面? 6、一串珠子,按下图排列,那么第25颗是什么珠子?第36颗是什么珠子?

1、基础练习(用竖式计算) 22÷5=29÷6=43÷8=50÷7= 2、快到春节了,小明出去买东西,看到马路的一边挂了一些红灯笼和菠萝灯笼,每隔两盏红灯笼就有一盏菠萝灯笼,请问第16盏灯笼是红灯笼还是菠萝灯笼?() …… 3、1,2,3,4,1,2,3,4,1,2……按照数列规律你知道这个数列的第20个数是(),第31个是() 4、(第二届"小机灵杯"第三题)按下面的规律摆三角形,第42个三角形是 色。在这种颜色的三角形中,它是第个? ▲▲▲△△▲△▲▲▲△△▲△▲▲▲△△▲△▲▲▲△△▲△ 5、找出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根据规律算出第26个图形是什么? (1)◆◇◇◆◇◇◆◇◇◆◇◇◆◇◇┅┅ ( ) (2) ☆⊙⊙△☆⊙⊙△☆⊙⊙△☆⊙⊙△┅┅ ( ) 6、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挂了100只彩灯,第53只彩灯是( )色。第36只彩灯是()颜色。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70个,按先3个红的后2个白的,再1个黑的排列着,如图◎◎◎○○●◎◎◎○○●…… 问:(1)黑珠共有几个?(2)第68个珠是什么颜色的? 8、一列数按“219473621947362194……”排列,那么第38个数字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教材简编

奥数 综合 教材 之三年级奥数 奥数教材综合观 给读者语: 本教材集中了三年级的奥数教材,四年级的奥数教材,五年级的奥数教材,希望广大的奥数教学者能给予支持,多多点击,多多下载。本教材有摘录网上的,有抄录别人的,也有自己的原创的,原创的可能少一些,不过如果都是原创的,可能等到下辈子才能和大家见面吧,还是希望早一点和大家见见面,能给大家帮助才是真 的好。 三年级奥数教材简编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第三讲配对求和……………… ◆第四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五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六讲数图形………………………… ◆第七讲分类枚举……………………………◆第八讲填符号组算式………………………◆第九讲填数游戏…………………… ◆第十讲算式谜(一)…………………………… ◆第十一讲算式谜(二)…………………………… ◆第十二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四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五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16讲时间与日期…………… ◆第17讲推理…………… ◆第18讲循环……………… ◆第19讲最大和最小………………………… ◆第20讲最短路线………………………… ◆第21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22讲格点与面积…………………… ◆第23讲一笔画……………………… ◆第24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 ◆第25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26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27讲年龄问题…………………………… ◆第28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29讲盈亏问题………………… ◆第30讲还原问题……………………

三年级数学培优题

第一次培优题 一、填空。 1、从200里连续减去5,减()次才得0。 2、一根绳长100米,每2米剪成一段做跳绳,可以剪成()段,需要剪()次。 3、一段公路长2400米,在公路一边每6米种一棵树,可以种()棵。 4、小红每分钟转呼拉圈129圈,小华4分钟转800圈,小华每分钟比小红多___圈。 5、小云从家里到学校要走20分钟,他必须在8:00前赶到学校,最晚应在()时()分从家里出发。 6、□÷□=9……7,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7.海关大钟,一点钟敲一下,二点钟敲二下……6点钟时,小红听到钟共敲了30秒,那么到12点钟时,敲钟的时间需要()秒。 8.小苹和小明共有91本故事书,小明给小苹8本以后,小苹比小明多3本,原来小苹有()本故事书。 9、一节课40分钟,如果9时50分开始上课,那么()时()分下课。 10、一筐苹果连筐共重70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重36千克,苹果重()千克。 11、一幢七层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丁从1楼到7楼,共走()级。

二、按规律填数 (1)0、3、6、9、12、()、() (2)1、2、4、5、7、8、()、() (3)1、3、6、8、11、()、() (4)2,8,5,20,7,28,11,44,()12。 三、解答题。 1、六一儿童节8位老师带着5个班的同学去看电影,平均每个班有40个同学,电影院的240个座位够不够? 2、有一筐苹果连筐重42千克,卖掉一半苹果后,连筐重22千克,这筐苹果原有多少千克? 3.李寅同学计划15天看完一本《童话世界》,他每天比王星同学多看2页,所以王星同学比李寅要多3天看完。《童话世界》这本书共有()页。 4.张洁比妈妈小24岁,4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张洁的3倍,今年张洁()岁。5.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190,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丙数的3倍,甲数是(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4讲 数学趣味题含答案

第14讲数学趣味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带有智力测试性质的问题,如:3个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 练习1: 1、3个人同时唱3首歌用9分钟,9个人同时唱同样的3首歌用几分钟? 2、5只猫5天能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100天里捉100只老鼠要多少只猫? 3、6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用4小时,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3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几小时? 【例题2】一条毛毛早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练习2: 1.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 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到36厘米。问长到9厘米时要用几天? 3.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5天能长到4厘米。问要长到32厘米共要多少天? 【例题3】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 练习3: 1.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5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颗珠子? 2.老师为共有18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5队,问最多的一队最多可排几人? 3.兔妈妈拿来1盘萝卜共25个,分给4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都不同。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至多分得几个? 【例题4】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装的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字。想一想,该怎样分? 练习4: 1.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里,要求每个盒里装的鸡蛋的数目都带有6字,想想看,应该怎样分? 2.有人认为8是个吉祥数字,他们得到的东西的数量都要含有数字8。现在有200块糖要分给一些人,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吉祥的分糖方案。 3.7只箱子分别放有1只、2只、4只、8只、16只、32只、64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只苹果,但每只箱子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要么不取。 你看该怎么取?

三年级奥数全册教材

第一讲配对求和(简单整数数列的计算) 知识要点:配对技巧项数的确定 小朋友们,你听过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的故事吗?他从小就聪颖过人,还在他8岁的时候,老师给班上同学出了一道题:1+2+3+4+……+99+100=?8岁的高斯很快报出了得数:5050。这个答案完全正确!最让老师吃惊的是,小高斯计算的速度如此快捷!那么,小高斯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快的呢?原来,根据所给算式的特点,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配对求和。采用这种方法,很多整数数列求和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典型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分析1在这个算式中,共有10个数,将和为11的两个数一一配对,可配成5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法一1+2+3+4+5+6+7+8+9+10 =(1+10)+(2+9)+(3+8)+(4+7)+(5+6) =11×5 =55 分析2 将和为10的两个数一一配对,可配成4对,另加一个10,一个5。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法二 1+2+3+4+5+6+7+8+9+10 =(1+9)+(2+8)+(3+7)+(4+6)+5+10 =10×4+5+10 =55 例【2】计算:11+12+13+14+15+16+17+18+19 分析将11与19、12与18、13与17、14与16配成4对,再加15。 111213 14 15 16 1718 19 解 11+12+13+14+15+16+17+18+19 =(11+19)+(12+18)+(13+17)+(14+16)+15 =30×4+15 =135 例【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分析此题中每个数里都包含了一个100,可以把这10个100分离出来,转化为例【1】解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00×10+(1+2+3+4+5+6+7+8+9+10) =1000+11×5

三年级奥数培优教材

目录第一讲巧数图形 第二讲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第三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四讲巧填符号 第五讲加法的巧算 第六讲减法的巧算 第七讲配对求和 第八讲趣题巧解 第九讲最大与最小 第十讲一笔画 第十一讲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第十二讲简单的加减混合应用题第十三讲数阵图 第十四讲简单推理 第十五讲归一问题 第十六讲周长的计算 第十七讲植树问题 第十八讲分类枚举 第十九讲火柴棒游戏 第二十讲重叠问题

第一讲 巧数图形 晚饭过后,妈妈给小明出了一道“试眼力”的题目:数数窗户上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小明看,立刻回答:“窗户上有6个正方形。”妈妈笑了,爷爷在一旁也笑了,小明给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朋友,你知道小明的爷爷妈妈为什么笑吗?小明数昨难道不对吗?如果不对,那么窗户上共有几个正方形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图形的问题。 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图形问题。由于图形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所以要想准确地数出其中包含的某种图形的个数,还真需要动点脑筋。要想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要图形的个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法。 例题与方法 要点1:找基本线段分类数 例1.右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要点2:找基本角分类数 例2.右图中有几个角? 要点3:找基本三角形分类数 例3.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要点4:找基本正方形分类数 例4.右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A B C D E O D C B A A B E D C

要点5:原长方形长边上的线段数乘原长方形宽边上的线段数等于长方形的个数例5.数一数右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要点6:拆开分类数 例6.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练习与思考 1.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1)(2) (3) 2.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3.下图中有多少个小于180?的角?4.下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A B C D

三年级奥数讲义--行程问题

第七讲行程问题之一—--相遇问题 【知识要点】 路程、速度、时间是行程问题中常常出现的量,它们有如下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这一关系也可以写成 速度=路程÷时间 或 时间=路程÷速度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研究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常用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这一关系也可以写成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或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典型题解】 例1: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练习1:A、B两地相距8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骑自行车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9千米,乙每小时行21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相遇点距离A 点多少千米?

例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问:A、B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A、B两地相距30千米。问:乙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例3:A、B两地相距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开往B。又有一列货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B开往A。要使两车在AB的中点相遇,货车应在什么时候出发? 练习3:李琳骑自行车、何英骑摩托车分别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自行车比摩托车少走12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问:A、B相距多少千米? 例4: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500千米的C地。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到达B或A后各自折回。在离B地300千米的D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三〈3〉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杨家洪 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不可少的一环。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养优秀学生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培优补差对象 培优对象:秦妍干欣月徐帆干羽彤周其勇李翔彭少卿郭峰饶佳 补差对象:王睿付晴邓欣瑞倪雅瑄陈远张慧芳柳霜陈武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充分利用午间辅导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做好"周清"、“月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讲解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

三年级奥数教材上册答案

三年级奥数教材上册答案 专题一数图形 练习1:10条 9条 练习2:10个 6个 练习3:10个 12个 练习4:6个 36个 练习5:30个 20个 家庭作业 1、 15条 16条 2、6个 3、6个 4、9个 60个 5、20个 9个 6、40个 专题二找规律 练习1:(1)10 12(2)17 23 (3)6 1(4)21 20练习2:(1)32 64(2)4 2 (3)162 486 (4)5 1 练习3:(1)6 8 (2)9 7 练习4:(1)42 68 (2)31 57 (3)9 12 (4)13 8 练习5:18 18 108 家庭作业1. (1)21 26(2)26 36 2. (1)20 3(2)21 4 (3)9 6(4)7 9 3. (1)35 45(2)64 128 (3)27 81 (4)128 512 4. (1)8 4 (2)3 1 5. (1)10 5 (2)32 37 6. (1)21 34 (2)31 50 7. 1(每个田字格四个数字之和都是20)、16、 24 专题三火柴棒游戏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 4:

1、 2、 3、 练习5 1、 2、3、 家庭作业1、

2、 3、 4、11根 10根5、 专题四简便计算 练习1: (1)34 (2)60 (3)50 (4)55 练习2: (1)116 (2)14 练习3: (1)276 (2)691 练习4: (1)284 (2)708 练习5: (1)78 (2)246 家庭作业

40 232 189 165 277 287 218 132 26 200 376 99 专题五 算式谜 练习1: 练习2: 猜=( 7 ) 字=( 9 ) 谜=( 5 ) 练习3 练习4: 共7种 练习 5

三年级奥数讲义-第一讲找规律填数(附答案)

三年级奥数-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 【学法指导】 寻找一列数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上适当的数,这样的问题我 们叫作“找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 从相邻两数的和、差、积、商考虑,或将和、差、积、商依次写下来 成新的一列数,通过对这列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 的数。 2. 有时要将一列数分成两列数,分别考虑它们的变化规律。 3. 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形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 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入手点 【经典例题1】 找出下面各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2,5,8,11,14,( ) ,(). (2) 1 ,2,4,7,11,16,( ). (3) 4 ,12 ,36 ,108 ,( ) ,972. (4) 1 ,2,6,24,120,( ) ,5040. 思路点拨 (1)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3。 (2)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前 6 个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5,由此可以推算第7 个数比第6 个数16 大6。 (3)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 3 倍。 (4)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前 5 个数每相邻两个的商依次是2,3,4,5 ,由 此可以推算第 6 个数是第5 个数120 的6 倍。 完全解题 (1)2,5,8,11,14,( 17 ) ,(20 ). (2) 1 ,2,4,7,11,16,( 22 ). (3) 4 ,12 ,36 ,108 ,( 324 ) ,972. (4) 1 ,2,6,24,120,( 720 ) ,5040.

三年级奥数教材

奥数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一) ------------------------------------------- - 5 -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 - 7 - 第三讲找规律填数(三) ------------------------------------------ - 10 - 第四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 - 12 - 第五讲数线段---------------------------------------------------------- - 15 - 第六讲数三角形------------------------------------------------------- - 17 - 第七讲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 - 20 - 第八讲加法的渐变运算-----凑整 ---------------------------------- - 23 - 第九讲减法简便运算-----凑整 ------------------------------------- - 25 - 第十讲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 - 27 - 第十一讲添加运算符号(一) --------------------------------------- - 29 - 第十二讲添加运算符号(二) --------------------------------------- - 31 - 第十三讲横式算式谜(一) ------------------------------------------ - 33 - 第十四讲横式算式谜(二) ------------------------------------------ - 35 - 第十五讲竖式加减算式谜 --------------------------------------------- - 37 - 第十六讲竖式乘除算式谜 --------------------------------------------- - 40 - 第十七讲文字算式谜 --------------------------------------------------- - 43 - 第十八讲填数阵图(一) --------------------------------------------- - 46 - 第十九讲填数阵图(二) --------------------------------------------- - 49 - 第二十讲不封闭路线上植树 ------------------------------------------ - 52 - 第二十一讲封闭路线上植树 --------------------------------------------- - 55 -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培优补差记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分享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培优补差记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培优补差记录 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班级对优秀生采取奖励制度,期中、期末成绩优秀者都得到相关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如下 全面调查了解学生。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应综合运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了解后进生。 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一般每天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辅导。 培优辅差要坚持做到“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计划、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 辅导差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要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落实好“四清”工作。四清工作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人人过关。“堂堂清”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容量适度,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创新,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参与性,课堂教学氛围的平等性,交际性,不把学生的“为什么”留到课后。“日日清”要落实当天学习内容的及时复习巩固,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完成语文背诵内容,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周周清”强调对一周知识的系统复习回顾,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树,归纳知识重点和难点,自主解决疑难问题。“月月清”是对当月主要学科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验收,强调检测命题的科学性,考试的严肃性和反馈的时效性,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在四个环节中不能过关的学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杜绝教学中的盲区和盲点,落实教学的过程管理,有效控制学生学习知识的负积累,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在培优补差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期末的成绩分析可得,相当部分的学生,基础还较差,底子还比较薄。成绩还比较低下,部分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化,优生成绩还不尖,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还须加倍努力。今后我会继续

三年级奥数讲义

期末挑战 例1 (★★★★)两筐苹果一样重,从甲筐中取出8千克,从乙框中取出20千克。此时甲筐苹果就是乙筐苹果的5倍,两筐原有苹果多少千克?

例2 (★★★★★)有一部动画片,有52集。除了星期六每天都播一集。这部动画片从星期日开播,最后一集播出是什么时候? 例3 (★★)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一看谁能更快的找到这些数列的规律,根据规律填空。 ⑴98,93,88,83,78,( ),( )。 ⑵1,2,4,8,16,32,( )。 ⑶1,1,2,3,5,8,( ),( )。 ⑷1,4,9,16,25,36,( ),( ) ⑸0,3,8,15,24,( ),( )…… ⑹0,2,6,12,20,( ),42 …… ⑺( ),( ),14,8,11,6,8,4,5,2

例4 (★★★★)你能把下面的图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四份吗? 例5 (★★★★)妈妈买来7个鸡蛋,如果每天至少吃两个鸡蛋,到吃完为止,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

例6 (★★★)王大妈去市场上买回来了一些鸡和兔,她把鸡、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数了数,共有10个头,26条腿,你知道王大妈买回来了几只鸡?几只兔?

期末测试 一、填空题(共8道题,每题5分,共40分) 1.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叫做( )。2.1,5,9,13,17,21,( )。 3.2,4,8,14,22,32,( )。 4.3,6,12,24,48,96,( )。 5.2,2,4,6,10,16,26,( )。 6.1,5,3,10,5,,15,7,20,9,( ),( )。7.数一数( )个三角形。 8.( )个正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