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科痰抗酸杆菌检验单

合集下载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
肺结核报告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个人信息。

2. 临床症状:记录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

3. 体征:包括检查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4. 实验室检查:包括痰培养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简称TB)的结果。

痰培养是
目前最常用的结核诊断方法之一,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并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

5. 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X线胸片或者CT扫描来观察是否有肺部结核病灶的存在,以及病灶的大小和形态。

6.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结核病的诊断。

7.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治疗周期等。

8. 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复查病情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

总之,肺结核报告单是一份记录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等信息的文档,可以作为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培训讲学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培训讲学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检验情况,为确诊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方法2008-06/2011-05四川省双流县结核病门诊就诊的可疑肺结核(可疑者)2418例及化疗期间肺结核患者(治疗者)649 例,总计3067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

结果3067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7例,总阳性率为25.33%(777/3067),其中痰涂片阳性(涂阳)524例,痰培养阳性(培阳)651例,阳性率分别为17.09%和21.23%。

2418例可疑者涂阳383例,培阳619例,阳性率分别为15.84%(383/2418)和25.60%(619/2418),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 0.01 )。

649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41例,培阳32例,阳性率分别21.73%(141/649)和4.93%(32/649),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 0.01)。

结论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涂阳,而肺结核治疗者涂阳高于培阳,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诊断肺结核病的主要手段是以细菌学检查为主,辅以拍摄X线胸片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1-2]。

近年来,临床诊断结核病引进了3D快培、PCR法、基因检测、DNA探针等先进技术,结核病快速诊断成为现实。

但上述方法对实验室条件、技术、设备、耗材、质控都有较高要求,且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

迄今为止肺结核的诊断仍以痰中检查见抗酸杆菌为确诊肺结核直接可靠的依据。

抗酸杆菌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癌、非结核分技杆菌肺病、肺化脓症及肺吸虫病也具有重要意义[3]。

2008-2011年双流县实施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因症就诊的3067例肺结核就诊者进行了涂片和培养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8-2011年因肺结核病症状来双流县结防门诊就诊者共计3067例,对每例就诊者连续3次痰(即时痰、夜间痰、晨痰)涂片及2次培养检测。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目前,结核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痰涂片检查、痰结核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1.痰涂片检查痰标本采集:一般应采集3种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即时咳出的痰清晨痰:清晨深咳出的痰夜间痰:就诊前夜间咳出的痰。

痰标本的要求:痰标本采集的时间、痰标本质量好坏和是否在使用抗结核药等均直接影响结核菌的检出。

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

痰量为3ml~5ml。

晨痰涂片阳性率比较高。

当患者痰少时,可采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

痰涂片结果:包括:阳性、阴性结果的意义:涂片染色阳性只能说明抗酸杆菌存在,不能区分是结核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

由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较少,故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结核病有极重要的意义。

直接涂片方法简单、快速,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连续检查3次以上,可提高其检出率。

2痰结核菌培养确定诊断:临床怀疑肺结核,但直接痰涂片结果为阴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痰培养。

确定诊断的培养检查应采集2个合格的痰标本,即夜间痰和晨痰。

耐药监测:以耐药监测为目的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获得分枝杆菌的纯培养物用于药敏试验,所以一般选用涂片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

药敏试验:这是了解抗结核药物是否对结核菌敏感、诊断耐药结核以及指导结核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痰培养结果:包括:阳性、阴性痰结核菌培养的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检查,可直接获得菌落,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

未进行抗结核治疗或停药48-72小时的肺结核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检出率。

痰结核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培养4-8周。

3、分子生物学检测目前,国内结核病的检测,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的是痰涂片镜检。

由于它敏感性差,漏检率可达40%-80%。

而结核菌培养通常需要1-2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出结果,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有时,结果还没有出来,病人却已经不在了;或病人虽然在,但早已离开医院,这就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踪病人。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

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抗酸染色法实验报告篇一:抗酸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目录1简介2抗酸染色的原理3抗酸染色一般步骤?1)初染?2)脱色?3)复染4抗酸染色的染液配制简介编辑抗酸染色法acid-faststainingmethod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创并经F.齐尔(Ziehl)改进而创造出的细菌染色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对结核菌的齐尔-尼尔森(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齐尔-加贝特(Ziehl-gabbet)染色法。

用石炭酸复红染色后,用盐酸乙醇分色,再用美蓝进行对比染色,即不再脱色而呈现石炭酸复红的红色。

抗酸染色的原理编辑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

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

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抗酸染色一般步骤编辑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3%盐酸酒精脱色30秒~1分钟;用水冲洗。

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

抗酸染色的染液配制编辑1、石炭酸复红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溶液10mL5%石炭酸90mL2、3%盐酸酒精浓盐酸3mL95%酒精97mL3、吕氏美兰液美兰酒精饱和液30mL氢氧化钾(1:10000)100mL篇二:实验二十四抗酸染色-jpkchnadlcn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授课专业:医学检验学时:2学时实验十七结核杆菌检验(m.TuberculosisTest)一、实验目的⒈掌握结核杆菌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染色特性⒉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报告二、实验器材与试剂⒈菌种:bcg⒉试剂:抗酸染液⒊其他:三脚架、铁片、木夹子等三、实验内容㈠微生物学诊断⒈标本采取根据病灶器官取材,包括痰,尿,脑脊液,粪便等。

12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检测及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12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检测及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16 .
疗 联 合 应 用 , 提 高 患 者 的 免 疫 功 能 , 挥 更 有 效 的抗 肿 瘤 以 发
] ] ] ] ] ]
作用 。
( 稿 日期 :0 0 5 收 2 1-40 ) 2
参 考 文 献
[] Mafre L, eh 1 serr L a yKM , k T,t 1A t n ignc J Ko i A e a. ni goe i a
3 4.
李 延 光 , 声 泉 . 哚美 辛 对 阻 塞 性 黄 疸 患 者 外 周 血 淋 巴 邹 吲
细 胞 I一O I一 L 1 、L 2活性 的影 响 [] 腹 部 外 科 ,0 6 1 ( ) J. 2 0 ,9 6 :
36 6. 5 36
汤 钊 猷 . 代 肿 瘤 学 [ . 海 : 海 医科 大 学 出 版 社 , 现 M] 上 上
1 0株 。 由 中 国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提 供 的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标 2
检验 医学与临床 2 1 0 2年 9月第 9卷第 1 7期
准株 。
L bMe l , a dCi n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29 ’ 13
物 者 1 例 (. 3 ) 敏 感 者 5 O 8 3 , 7例 ( 7 5 ) 耐 1种 药 物 者 4 4.0 , 3
结 核 病 是 在 很早 之前 就威 胁 着 人 类 的健 康 , 是最 严 重 的传 染性疾病之一l] 1 。近 年 来 , 球 结 核 病 的 患 病 率 和 发 病 率 正 全 在 逐 年 上 升 。 自从 1 4 9 3年 应 用 药 物 治 疗 结 核 以 来 , 药 结 核 耐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报告单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报告单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报告单
患者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性别:[患者性别]
- 年龄:[患者年龄]
-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试验结果
- 结核感染程度:[阴性/阳性]
- 试验结果解读:
- 阴性结果:表示患者未被结核菌感染
- 阳性结果:表示患者被结核菌感染
结果解释
- 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患者[是否被结核菌感染]。

如果结果为阴性,则患者未被结核菌感染。

如果结果为阳性,则可以表明患者可能被
结核菌感染。

- 请注意,结核菌素试验仅用于筛查结核菌感染,而不是确认
结核病的诊断。

建议与处理
- 阴性结果: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患者未被结核菌感染。

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结核病患者长时间接触。

- 阳性结果:由于阳性结果可能表示结核菌感染,建议您进一步接受其他检查来确认是否患有结核病。

请咨询您的医生以获取进一步的建议和处理方式。

注意事项
-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疫苗接种史、其他感染等。

结果应仅作为参考,最终的诊断应由医生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检查结果等来做出。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所编写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报告单。

如需进一步详细解释和指导,请咨询您的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感谢您的咨询!
——签字——
[医生姓名] [医院/诊所]。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的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2.1 流行病学结核患者发病时,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来源。

当易感者与具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被感染。

2.2 临床表现2.2.1 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表现咳嗽、咳痰、咳血痰或咯血,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

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持续时问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人支气管阻塞气道或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可伴有气喘和呼吸困难。

当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时,还可表现肺外器官相应症状。

当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绿色痰等。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已形成空洞也无自觉症状,仅靠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2.2.2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患者延误诊治时间较长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除呼吸系统体征外,还可表现面色萎黄,结膜、甲床和皮肤苍白以及消瘦等相应部位体征。

当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肺结核诊断依据、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肺结核得诊断、报告。

2、诊断依据2.1 流行病学结核患者发病时,大多不易查出其传染来源。

当易感者与具传染性得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被感染。

2。

2临床表现2、2、1 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表现咳嗽、咳痰、咳血痰或咯血,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得上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表现发育迟缓等。

少数患者起病急剧,特别就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与不同程度得呼吸困难等、当有支气管结核时,咳嗽较剧,持续时问较长;支气管淋巴瘘形成并破人支气管阻塞气道或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可伴有气喘与呼吸困难。

当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时,还可表现肺外器官相应症状。

当肺结核合并其她病原菌感染时,多有中、高度发热,咳痰性状则会有相应变化,如咳黄、绿色痰等。

少数患者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得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与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症状为主要表现,有少部分患者即使肺内已形成空洞也无自觉症状,仅靠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2.2、2 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

少部分患者延误诊治时间较长或合并一侧肺不张时,可表现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健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叩诊为过清音等。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除呼吸系统体征外,还可表现面色萎黄,结膜、甲床与皮肤苍白以及消瘦等相应部位体征。

当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早期于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随着胸腔积液得增加,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