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腹泻该怎么办

总是腹泻该怎么办
总是腹泻该怎么办

总是腹泻该怎么办?

如果你一天跑三趟以上的厕所且大便不成形,那你多半正在经受腹泻的折磨,腹泻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

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腹泻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腹泻两种。每一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也不同,当然调理方法也有差别,下面具体介绍两种腹泻的治疗偏方。

三种人易腹泻

第一种人:不能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甚至连牛奶、啤酒、火锅、海鲜都不能吃、不敢吃,一吃就拉肚子。这种人往往自认为对某些食物“过敏”,没有口福。

第二种人:经常出差、旅游,一到外地就拉肚子。这种人往往认为自己“水土不服”。

第三种人:工作压力大,一紧张、一到关键时候就想往厕所里跑。这种人往往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无缘无故也会拉肚子,在厕所里一呆就是老半天,往往还拉不出、拉不爽。

造成夏季腹泻的原因

首先,夏季节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其次,虽然人体本身对外界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口腔有一定数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肠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制胜”或“乘虚而入”的战术侵害人们的健康。

再则,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夏季炎热,人们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泻病。

还有,夏秋季节多有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

最后夏季苍蝇和蟑螂滋生,可携带致病菌,也是导致腹泻的原因。

总拉肚子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01

多喝水

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

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的补液盐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并且调节钾、钠电解质、水分酸碱平衡;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可以补充必需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它们都是防止机体因腹泻而脱水和虚脱的良方。

02

勿匆忙服药

除非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严重腹泻产生并发症,普通的腹泻并不需要服药治疗,它的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

所以,至少两天以内,勿用药物止住腹泻,因为腹泻是体内排除毒素的方式。今天,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时,医生多不鼓励使用止泻剂,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况。否则,让它排出可能比较有利,也能加速复原。

03

检查所用的药物

腹泻有时可能与你服用的药物有关,比如服用纡解胃灼热的制酸剂。制酸剂是最常引起腹泻的药物。

为了避免与胃灼热相关的腹泻,建议使用仅含氢氧化铝的制酸剂。除了制酸剂,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风药)等药也可能引起腹泻。如果你怀疑这些药物或其他药物使你腹泻,应向你的医师询问。

04

饮食清淡

腹泻期间应食用清淡的流质食物,如鸡汤或其他透明的液体。因为在腹泻期间,你的肠子需要充分地休息。

05

避免下列食物

拉肚子时,最需要避开的食物包括豆类、甘蓝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会加重腹泻。

这些食物包括脂肪、小麦及含麸质食物如面包、面条及其他面粉制品、苹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麦、马铃薯等。避免喝碳酸饮料,这类饮料所含的气体可能使你的腹泻火上加油。

06

用大蒜杀菌

你可以在三餐时吃几粒大蒜,它可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如果你不能或不愿吃生蒜,则可以服用蒜头胶囊,每天3次,各2粒,也同样起到杀菌(细菌及寄生虫)作用。

赶紧收藏起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

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2.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5.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6.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7.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 2.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 3.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体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建议做引流手术。 4.粪瘘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体温不很高,营养缺失亦不严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手术后饮食禁忌】 1.阑尾炎手术则在手术后只需要禁食一天,第二天就可给流食,第三天半流食,第五天即可给软饭,这段时间内,流质应清淡富于营养,并且要温服,避免将食物粗渣带入流质中摄入。改用少渣半流质饮食时,忌食带鸡肉、火腿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即使这些食品已经煮得很烂,也须等到手术后10天才能酌情给予。饮食中限制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蒜苗、韭菜、香椿、冬笋、毛笋、菠萝等,以减少大便次数和未消化的粗纤维对伤口的磨擦 2.忌油腻食物。即使到了手术后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也不能过早食入油腻食物。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伴随抗生素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是抗生素相关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AAD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表现为轻症腹泻、重症肠炎、假膜性结肠炎甚至可引起死亡[1]。有效的AAD治疗包括及时停用相关抗生素,应用针对CD感染的药物以及其他有效措施。本文就AAD 的诊断及治疗做一介绍,为临床医生及时识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参考。 发病机制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克粪便含有1011个细菌,种类达500种之多,称为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这些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或不适当的使用,扰乱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导致腹泻[2]。 当前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机制主要包括①大肠糖类代谢的异常[3]:广谱抗生素使用后不仅可以使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而且还导致细菌对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的聚集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和大肠功能的紊乱。轻症仅有腹泻,称AAD;重症腹泻伴有全身症状,甚至可出现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PMC);②胆汁酸代谢的异常[4]:在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可以在大肠内被细菌分解去羟基后变成次级胆酸。双羟基胆酸如初级胆酸的鹅氧胆酸及次级胆酸的脱氧胆酸为强烈的大肠分泌刺激物。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103-105CFU/克湿便),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常继发分泌性腹泻[3,4];③抗生素的直接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诊断 因AAD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AAD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AAD诊断标准以及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总结AAD 的诊断标准为【5】:①近期有抗生素应用史;②腹泻症状:大便频次≥3次/d,连

幼儿园如何预防小朋友秋季腹泻

幼儿园如何预防小朋友秋季腹泻 * 特点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约一周会自然止泻。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 流行季节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高峰期。 * 易感人群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 主要特征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B,改善胃肠功能。 (3)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4)及早治疗的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 (5)避免腹部着凉。不要让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很容易导致腹泻。晚上睡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着凉。睡觉应该保持腹部温度,给腹部盖上被子,避免着凉导致腹泻。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配合. 2、了解病人的凝血机能、有无糖尿病,老年病人应了解心、肺、肾功 能。 3、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4、术前4小时禁饮食。半小时排空小便,肌注术前针.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4~6小时再取半坐卧位。24小时可下床活动。 2、术后没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变化及平稳。术后3~5日体温 持续升高,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 3、术后禁食24小时,补液.术后第二日可进流质或软食. 4、老年人术后应鼓励咳嗽、深呼吸、排痰,防止沉积性肺炎. 5、股膜炎者术后护理按相应护理措施. 腹外疝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说明术后必要性,做好心理护理。 2、有咳嗽、便秘者,应及时治疗,注意保暖,吸烟者应戒烟. 3、常规化验及术前检查。 4、剔除阴毛,清洗术后区。 5、术前禁饮食,排空小便。 6、有嵌坉梗阻绞窄者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膝部应屈曲。一松弛腹肌。减轻腹痛,促进 伤口愈合。 2、抬立阴囊,使用阴囊托或“T”形绷带加压,减少出血,注意观察 伤口和阴囊有无渗血。 3、术后预防感染、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以防增加腹 内压。 4、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行肠切除者,应禁食、胃肠减压、减液.待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 6、注意休息.术后3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活,以防复发。 肾输尿管结石术后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术前护理。 2、了解对侧肾功能是否良好。 3、术前摄X线平片定位后,卧位推送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术后护理。 2、肾输尿管取石后,早起常有渗漏尿。应仰卧或患侧卧位,以利于引 流及粘连愈合.减少感染及尿瘘形成。 3、肾输尿管周围引流物,一般3~5日无分泌物后拔除. 4、肾盂造瘘管一般于术后7~14日时夹管。证实下端通畅后始能拔 管。

(八种腹泻)

八种腹泻,你占过几个? 腹泻很常见,也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了它的起因,才能对症下药。来看看这八种腹泻分类吧! 一、病毒性腹泻。 病毒抑制了胃肠液中酶的活性,酶不能分解淀粉里的糖,糖在肠道里就形成高浓度的糜汁,这会产生渗透压,吸引肠壁外面的水分进入肠道内,粪便因此变稀。所以病毒性腹泻仿佛消化不良,因为食物没有被分解。 二、细菌性腹泻。 细菌导致肠壁表面的黏膜发炎、溃疡,渗出血水、脓水,形成血便、脓便,这也可称为细菌性痢疾。肠黏膜上的细菌分泌的毒素,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后最终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形成泔水般或稀米汤般大便,这是常见的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是常见的导致腹泻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微生态是平衡的,大肠杆菌被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以内,这时候它是不致病的。一旦平衡被打破,量变引起质变,它就变成了释放毒素的致病菌。 三、真菌性腹泻。 主要是霉菌,导致肠炎,形成腹泻,大便像水一样稀,散发出发酵的霉味或酸味。 以上三种腹泻,破坏肠道微生态,如水土流失那样破坏植被,甚至如泥石流那样破坏植被。腹泻导致有益菌下降,而有益菌关系着免疫力,那么免疫力就下降,那么腹泻就加重。所以,具有微生态理念的消化内科医生,在腹泻初期就给患者补充益生菌制剂,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制剂的主要品种。然后再选择对病原物敏感而又不太伤害益生菌的抗生素。同时还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用的电解质就是盐。 四、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这种腹泻与抗生素密切相关。导致这种腹泻的抗生素一般是广谱抗生素,所谓广谱就是可以杀灭很多种细菌,与之对应的是窄谱,只杀灭一种或若干种细菌。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经常使用,这也就是滥用,在大量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大量杀灭有益菌。好菌本来是占优势的,现在不占优势,受损相对更大;好菌抗药性差,更易受损。于是,坏菌占了上风。具体地说,双歧杆菌、大肠杆菌都不占

秋季腹泻防治宣传知识宣传栏

秋季腹泻防治宣传知识 1、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常见的多发于秋冬季的腹泻病。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2、什么人容易感染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秋季腹泻,而且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秋季腹泻有什么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呕吐和水状腹泻,一般会持续3-8日,患者也会出现发烧和腹痛。一般患者感染轮状病毒后会自行痊愈,但个别幼童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的情况。患者在病愈后不会产生终生免疫,但再次受感染时病情则会较为轻微。 4、患秋季腹泻怎么办? 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患者须补充足够的水份。要注意要合理用药,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可防止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传播途径

主要透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透过饮用或进食受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接触受污染的物件表面传播。 6、秋季腹泻如何预防? ⑴提倡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 ⑵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和换尿片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⑶餐具、炊具用前消毒,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 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⑷清理呕吐物、粪便和受染污的地方和物件时须配戴手套,并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和消毒,事后须再彻底洗手。 ⑸广大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小孩与其他患腹泻的人员接触。对于明确是秋季腹泻的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治疗、医学观察和隔离措施,如症状明显者应送医院进行治疗,并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暂停上课或留在家中休息。 ⑹供婴儿使用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秋季腹泻。6个月?3 岁的宝宝,家长可以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给小孩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每年一次。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 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infantile autumn diarrhea

小儿秋季腹泻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秋天马上就要到了.10月中旬到11月之间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此时父母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但疾病的到来往往方步慎防。 第一大症状:发热 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度。有的爸妈误以为宝宝感冒了,给宝宝喂治疗感冒的药物。 第二大症状:腹泻 不久,宝宝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第三大症状:呕吐 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1、及时取宝宝的大便去医院查化验,查明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能凭感觉断定宝宝就是患秋季腹泻,应依靠医生的帮助加以辨别; 2、如果宝宝腹泻一天超过8次,或虽次数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喷射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3、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菌素治疗没有效果,所以不要动辄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关键是补液; 4、如果宝宝腹泻加呕吐,不能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尽管不呕吐,但宝宝就是不喝补液,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5、宝宝腹泻时,要及时把排泄物处理干净,这很重要。 6、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购买口服补液盐。在疾病初期,使用口服补液盐,配合其他治疗,不但解除了宝宝的痛苦,还避免住院,节约开支; 7、如果宝宝呕吐或喂水后就吐,就不能强迫宝宝喝水,更不能认为喂进了补液盐就不会出问题。。宝宝丢失的液体要比补充的液体明显增多,就必须及时看医生。 小儿秋季腹泻需提早预防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

夏季腹泻的预防及治疗

夏季腹泻的预防及治疗 夏季腹泻大多是由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它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分繁杂,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类。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不超过三周,慢性腹泻病程一般可达两个月以上,主要由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运动性、药物性等因素引起。 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等,肠道感染者可伴有发热、欲泻而不爽、里急后重、大便腥臭等。因食滞肠胃而引起的腹泻,其排泄物内常有未消化的食物;肿瘤导致的腹泻大多为慢性腹泻,常伴有消瘦、不规则低热、大便带血等症状。严重的腹泻会使人体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应及时就医。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具有传染性,应加以消毒与隔离。 引起夏季腹泻的原因 1、夏秋季节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2、虽然人体本身对外界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像口腔有一定数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肠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制胜″或″乘虚而入″引起肠道感染。 3、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夏季炎热,人们往往休息、饮食不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泻病。 4、夏秋季节多有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稍

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冷凉食品进食过多、过快或腹部受凉也容易造成胃肠道的应激反应造成腹泻。 5、夏秋季节苍蝇和蟑螂滋生,可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夏季腹泻的预防 1、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可加点醋和蒜。 3、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4、注意手的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5、清洁环境,灭蝇、灭蟑,避免污染食物。 6、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预防感冒和中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7、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夏季腹泻的治疗 1、出现腹泻症状的病人,首先要回顾个人病史,尽量回忆可能的病因并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一,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3.活动行为指导: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咳嗽或起身时,稍微弯着腰,轻按手术部位,可以减轻疼痛4.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药物 5.病情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湿敷料,以免伤口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伤口愈合情况。如有腹腔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二. 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重庆市肿瘤医院腹外科宣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一,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

《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教学设计

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教学阶段:水平三 教学对象: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体育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有益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健康教育水平三《腹泻的预防与治疗》的内容设置实用而及时,教材通过对腹泻形成原因的剖析引出腹泻的预防,再由腹泻症状的描述来详解发生腹泻后第一时间的治疗办法,从实际生活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对该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总体来说小学生抵抗力弱、面对各种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诱惑自制力差、卫生习惯有待提高,特别容易发生腹泻。 四、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腹泻。 2、能初步识别发生腹泻时的症状。 3、了解引起腹泻的原因及掌握基本治疗措施。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引起腹泻的原因及掌握基本治疗措施。 难点:有效而坚持不懈地预防腹泻。 六、教学策略 1、教法:运用讲授法引入课题,启发学生思维;讨论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图示法和穿 插的情景演示法来提升学生兴趣。 2、学法:运用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 强每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器材 腹泻知识宣传挂图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教师口述:外国谚语说“有健康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充分说明了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偶尔身体不适在所难免,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时候,一起回忆一下自己曾有哪些疾病经历。 学生讨论后回答:感冒,发烧,拉肚子……症状有各种不同,有时候是头疼头晕有时候是全身发热无力等等。 教师:看来大家或多或少有些生病的不愉快经历,现在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自己生病后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谁来表演一下自己生病时候的状态?同学们回忆对比看看自己生病了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学生表演(……)

预防秋季腹泻宣传栏

预防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很多情况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胃肠受凉而引起腹泻,腹泻不仅会使消化功能降低,还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一、秋季腹泻的症状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有时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 3、呕吐,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二、预防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所以有“病从口入”的说法。所以,做好肠道隔离很重要。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刀、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

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生熟食物要分开生熟食物的刀具、菜墩要分开使用、分开储存 4、食物煮熟食用生的食物要煮熟并立即食用,经储存的熟食要彻底加热。 5、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6、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7、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https://www.360docs.net/doc/df9400636.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 ipn=d&word=%E9%A3%9F%E5%93%81&step_word=&ie=utf-8&in=53 24&cl=2&lm=-1&st=-1&cs=3396560856,3083580138&os=266004937 5,2923483029&pn=262&rn=1&di=112626368030&ln=1000&fr=&&fm q=1409021480234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 &face=0&is=&istype=2&ist=&jit=&objurl=http%3A%2F%2Fpica.nipic.c om%2F2007-07-06%2F200776215848293_2.jpg#pn=263&spn=0&di= 116434548010&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df9400636.html,%2F20100302 %2F733388_191535097913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 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1jft2gAzdH3Fzi7wgptAzdH 3Fm9mmcl_z%26e3Bip4s&W=1024&H=819&S=164&TP=jpg

手术操作步骤流程示范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操作

阑尾炎切除术具体操作步骤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阑尾切除术是最为普通、常行的手术之一,但有时很困难,因此,对每一例手术均须认真对待。 [适应证] 1.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2.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 3.复发性阑尾炎。 4.慢性阑尾炎。 5.蛔虫性阑尾炎。 6.老年、小儿、妊娠期阑尾炎。 7.阑尾脓肿。 8.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阑尾周围脓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术前准备]

1.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特别是老年、小儿阑尾炎病人,应补充液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2.有腹胀的行胃肠减压。 3.感染较重的病人,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4.对妊娠期阑尾炎适当使用镇静剂和黄体酮等安胎药物。 5.阑尾炎并发穿孔者,术前不能灌肠。 [麻醉] 以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为佳,也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若行局麻,为获得较好效果,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将腹壁肌层内的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进行阻滞;②切开腹膜前、后应将切口两旁的腹膜浸润;③进入腹腔后,封闭阑尾系膜。如阑尾系膜过短并有高度炎症水肿,不便封闭时,可行回盲部系膜封闭以增强麻醉效果。小儿病虽应用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需视病情而选择,常用的切口有:

⑴右下腹斜切口(Mc Burney):此切口肌肉交叉,愈合较牢固,不易形成切口疝;且距阑尾较近,便于寻找。切口一般长5~ 7cm。对诊断有把握的病人多采用此切口。 ⑵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此切口便于延长扩大切口和显露阑尾。年龄较大,诊断不肯定,或估计粘连较重不易操作时,常用此切口。但一旦感染后易形成切口疝。 ⑶妊娠期的切口:因阑尾在妊娠期随子宫逐渐增大而向上外侧偏移,故切口也需相应向上外偏移。 3.寻找阑尾切开腹膜后,若有渗出物或脓液溢出时,需立即吸除。用拉钩将切口向两侧牵开,寻找阑尾,首先要找到盲肠。盲肠的色泽较小肠的灰白,前面有结肠带,两侧有脂肪垂。寻到盲肠后,用手指垫纱布捏住肠壁,将盲肠提出,顺结肠带可找到阑尾[图1 ⑴]。有时需将其前方的小肠或大网膜推开,方能找到盲肠和阑尾。

秋季腹泻 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和治疗(仅供参考)

秋季腹泻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和治疗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特点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临床特点①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②起病急,病情重,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③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④处理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如鹅口疮、中毒性肝炎。 合理用药 1、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的,自己会好,及时吃药也是不能明显缩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新博林+思密达+培菲康。 秋季腹泻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说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了。 2、主张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如司迈特1克儿童装和思密达3克装),司迈特1克儿童装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达3克装需手工分3次口服,疗程3~6天。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

阑尾炎术后护理常规

阑尾炎术后护理常规 外一科卢晴芳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护理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内出血、腹腔残余脓肿等术后并发症。 一、术后护理 1 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2 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 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 饮食: (1).禁忌任何食物的摄入:阑尾炎切除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须禁食。在手术后2-3天后,如肛门排气,则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这段时间内,流质应清淡富于营养,并且要温服,避免将食物粗渣带入流质中摄入。改用少渣半流质饮食时,忌食带鸡肉、火腿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即使这些食品已经煮得很烂,也须等到手术后10天才能酌情给予。 (2).忌油腻食物:即使到了手术后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也不能过早食入油腻食物。 (3).忌发物:手术两周后,尽管恢复得很好,也已经拆线,但是这段时间机体抵抗力还是很弱的,炎症发生的危险依然存在,故必须禁忌发物。 5 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不同腹泻的类型 腹泻包括短期的急性腹泻和长期的慢性腹泻。几乎每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中的某段时间都会经历严重的突然发生的急性腹泻。它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可能整个过程不需要药物治疗,大多数急性腹泻是由感染引起,也可能多种药物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慢性腹泻,通常持续四周或更长时间,往往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肠易激综合症(IBS) 是慢性腹泻最通常的原因。 根据驱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可分类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大便在消化道的迅速通过所引起的腹泻常伴随运动性紊乱,如IBS。食物过快的或大量的通过肠道而使之不能完全吸收也是腹泻的常见原因。腹泻的类型主要包括: ?渗透性腹泻。当肠道中的糖(如乳糖,果糖)、糖醇(如山梨(糖)醇)和一些矿物质(如镁、硫、磷等)无法被身体吸收,这些不吸收的物质因为含有较高的渗透压,容易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引起水样腹泻。乳糖不吸收引起的腹泻就是渗透性腹泻一个例子,山梨(糖)醇也是这个类型腹泻的的通常原因。一般地,当食物种不再含有上述成分时,患者的渗透性腹泻症状消失。 ?分泌性腹泻。当肠道分泌更多的放水和盐分予进入肠道时,大便变松软多水,引起腹泻。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罹患了释放毒素的感染,毒素干扰肠道,促使他们分泌水和盐。良性肿瘤也能刺激分泌从而导致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也可能由于肠道对胆汁酸和脂肪酸的吸收过少引起。这可能在某医疗情况的人群中发生,例如,腹腔疾病和肠道炎症疾病(IBD)。 消化食物过快地通过消化道排泄产生的腹泻极可能是分泌性腹泻。因为肠没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液体,即使患者禁食,分泌性腹泻仍可持续。 ?渗出性腹泻。当内层结肠发炎或激惹时,引起血、黏液或其他的液体的释放,这个类型的腹泻能由于很多条件引起(例如IBD、肺结核、一些癌症)。 注意不同类型的腹泻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一点很重要,例如,由于腹泻去看医师的病人很少单独患有渗透或分泌性腹泻,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往往同时发生。 积粪性腹泻看似有腹泻一样的症状而实际上是粪便嵌顿性便秘的并发症。积粪性腹泻的病人,液体大便在直肠内部压紧大便的附近流动,造成腹泻的一种错误印象,积粪性腹泻在孩子,老年人或运动或心智的能力有障碍的成人中最普遍存在。 松散的水样便能将腹泻与下述两种相关的情况区分开来。一是排便过多(也叫做假性腹泻) 包括小块的,坚硬的大便次数增多,同时还存在失控性肠蠕动的便失禁。另一个是人为造成的腹泻,它不同于病理性腹泻,因为是病人服泻药所致结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厌食症或者食欲过盛的病人,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体重,或者病理假装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的病人,这么做可以引起别人注意。 腹泻可能的原因 腹泻可能是各种疾病和治疗手段引起的一个症状,或某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还可能是特定的饮食造成结果,可能的原因包括:

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病人常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其中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腹痛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当阑尾穿孔时炎症扩散,波及全腹,可出现全腹痛。 一、术前指导 1、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给予安慰,以减轻病人忧虑。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方法和术前后的配合要求,使病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7。术前准备:遵医嘱备皮,上尿管,如有明显呕吐和腹胀,给予胃肠减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镇静剂 二、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3.活动行为指导: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咳嗽或起身时,稍微弯着腰,轻按手术部位,可以减轻疼痛 4.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药物 5.病情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湿敷料,以免伤口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伤口愈合情况。如有腹腔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三、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病人签名: 年月日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与控制

感染性腹泻病的预防和控制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一、临床表现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二大类: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 炎症性腹泻为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

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二、治疗原则 (一)一般及对症治疗:尤其注意改善中毒症状及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 (二)病原治疗: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必要时给予相应的病原治疗。 (三)营养治疗: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如病情允许,应继续进食(喂养)适宜的食物。 三、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 改变有些农村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 免疫接种:本组传染病病原体种类多,尚没有理想的免疫制品。 4 加强饮用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 5 抓好饮食卫生:加强宣传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

急性阑尾炎手术方法操作步骤

急性阑尾炎手术方法操作步骤 急性阑尾炎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1、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2、切口宜选择在右下腹部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右下腹斜切口(McBurney切口)或右下腹横斜切口。皮肤沿皮纹方向切开,对血管和神经损伤少。这种斜切口,因三层腹壁肌的纤维方向不同,术后切口愈合牢固,不易发生切口疝。但因这种切口不便探查腹腔其他部位脏器,故对诊断不明的探查性手术,宜选用右下腹直肌旁切口,且切口不宜太小。 3、寻找阑尾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先找到盲肠,再沿三条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应考虑盲肠后位阑尾的可能,再剪开侧后腹膜,内翻盲肠寻找阑尾。寻到阑尾后,用阑尾钳夹住阑尾或用止血钳夹住阑尾系膜,将阑尾提到切口外切除。如不能提出医`学教育网整理,也需严格保护好切口各层组织后,切除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阑尾动脉一般在阑尾系膜的游离缘,感染炎症加剧时系膜脆弱较易钳断,故尽可能在阑尾根部切断结扎阑尾动脉。如果系膜较阔又很肥厚时,应将系膜逐段分别切断结扎。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5cm处的阑尾根部轻轻钳夹后用丝线结扎之,在扎线远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后,用荷包缝合将其包埋入盲肠壁内。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残留肠壁内死腔。最后,用阑尾系膜或邻近脂肪结缔组织覆盖加固。 (1)切断阑尾系膜; (2)在盲肠壁上作浆肌层的荷包缝合;

(3)在阑尾根部切除阑尾; (4)收紧荷包缝合,将残端埋入盲肠壁内; 6、特殊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 (1)阑尾在腹膜后并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勉强切除,而宜行逆行切除方法,即先在根部切断阑尾,残端包埋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切除整个阑尾。 (2)盲肠壁炎性水肿严重,不能按常规将阑尾残端埋入荷包缝内,可在阑尾根部切断阑尾,用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方法埋入阑尾残端。如仍无法埋入时,则用阑尾系膜或附近的脂肪结缔组织覆盖残端。 (3)阑尾炎性水肿很重,脆弱易于撕碎医`学教育网整理,根部又无法钳夹结扎时,可用盲肠壁的荷包缝合,将未能结扎的阑尾残端内翻埋入盲肠腔内,外加间断丝线浆肌层内翻缝合。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愈标准: 1、手术切除阑尾,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急性阑尾炎手术好转标准: 1、阑尾未能切除,症状减轻,有待再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减轻。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题目: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11年11月23日 主讲人:刘卫军 腹泻常见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感染与细菌性食物中毒,非感染性腹泻无论起症状和危害均次之。在进行急性腹泻的诊断时,首先应重视流行病学资料,而症状和体征要仔细甄别,血常规及便常规有助于早期诊断,粪便中分离出病原体是感染急性腹泻的确诊依据。 1、感染性腹泻 (1) 、病毒性肠炎其特点为季节性强,高度传染性,临床症状轻,病程自限。其中,人轮状病毒(RV)感染较为常见。在高发季节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腹泻、黄色水样便,且同时伴有腹痛,除外其他腹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电镜发现RV。其他病毒如诺沃克病毒、肠腺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引起水样腹泻,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原学检查。治疗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轻度脱水予口服补液(ORS),中重度脱水伴电解质紊乱者宜静脉补液。 (2)、细菌性痢疾是近年成人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患者急性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腹泻初起为水样便,每日十余次,后为粘液脓血便,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外周血象呈现血液浓缩表现,自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粪便镜检见满视野散在的红细胞,以及大量成堆的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5个),粪便培养见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急性菌痢抗菌治疗常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抗生素。毒血症症状重者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者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 (3)、霍乱好发于夏秋季,多数有进食海鲜及海产品史,或接触霍乱患者史。起病急,先泻后吐,多为无痛性腹泻,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后喷射状呕吐,初为水样,后期可为米泔水样,并由此引起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外周血象呈现血液浓缩表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粪便涂片显微镜下见鱼群样排列的革兰染色阴性弧菌,动力试验阳性,制动试验可区分01群及哦0139群感染,以上2项粪便检查可作为霍乱流行期间的快速诊断方法。粪便培养霍乱弧菌生长,或血清凝集效价呈4倍以上生长可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常见的四个原因: 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一般为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平均一天5至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