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场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Vo1.29 No.6 2010 
肉种鸡场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试验研究 
张永第,杨增岐,陈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为研究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茵对鸡的危害,无茵采集某鸡场送检的死亡肉仔鸡和鸡胚样 
品,进行病原茵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除大肠杆茵外,还伴有沙门氏 
菌的混合感染。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11日龄冻死鸡样品、18日龄冻死鸡样品、活鸡泄殖 
腔拭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分别为:66.7%、0%、36.4%和100%。沙门氏茵分离率分别为:88. 
9%、100%、63.6%和13.3%。其中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混合感染率为55.6%。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茵;混合感染 
[中图分类号]¥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704(2010)06-0042-03 

Mixed Infection of PIlllorosis and Colibacillosis in 
Broiler Chicken Breeder Farm 
ZHANG Yong—di,YANG Zeng-qi,CHEN Sheng—li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harm of E.coli and salmonella on chicken,samples were collected aseptically from the 
dead broiler chickens and chicken embryo,according the pathogen isolated and identif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linical ca¥e 
caused by avian E.coli but also associated with mixed Salmonella pullomm.Among those samples isolated from 1 1一day—old died 
broiler chicken,1 1一day—old frozen died chicken,1 8一day—old frozen died chicken and cloacal swabs of living broiler chicken,the 
pathogen isolation rates of E.coli were 66.7%,0%,36.4%and 100%,respectively;Salmonella pullomm isolation rates were 88. 
9%,100%,63.6%and 13.3%,respectively.And the mixed infection rate of E.coli and Salmonella pullorum of 1 1一day—old was 
55.6%. 
Key words:Avian E.Coli;Salmonella pullorum;mixed infection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与高度集约化饲养,鸡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 性疾病。禽沙门氏菌病已被国际兽疫局列为B类 传染病,幼雏病死率10%~20%,严重者可达80%。 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 病率可达30%~60%,病死率几乎达100%。这2 种病单独发生时,鸡的死亡率较低,容易治疗。混合 感染时,鸡的死亡率较高,用药难度较大,禽类大肠 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是当前禽病流行中的主要 趋势,其中以发病率、死亡率显著增高为主要特征, 从而引起了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两种细菌血清型 种类较多,不同地区差别较大;不同菌株之间不产 生交叉保护作用,极易产生耐药性。 为了控制和预防某些细菌感染,在饲料添加剂 及治疗中常盲目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导致产生许多 耐药菌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易产生对抗生素 [收稿日期] 2010-05—18 [作者简介] 张永第(1969-),男,陕西武功人,本科,助理研究 员,从事动物医学教学管理工作。 的耐受性,而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尤其是大肠杆 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病例。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出现的许多耐药及变异菌 
株,对其所造成的疾病越来越难预防和有效的治 
疗。究其原因:①大肠杆菌带有可传导的抗药性质 
粒,本身容易变异;②沙门氏菌依据不同的O、H、K 
和菌毛抗原分为许多种血清型,耐药性存在差异可 
能是因为不同的血清型所致。 
养殖户长期滥用抗生素,且使用剂量在不断加 
大,致使抗药性日益严重,且造成了菌株间的耐药 
性差异。 
由于各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血清型,特别 
是优势血清型存在差异,有效而通用的菌苗尚未出 
现,因此筛选地区性免疫原性优良的菌株制作菌 
苗,乃是免疫预防的基础。有条件的肉种鸡场,最 
好采用自家灭活苗,这样效果可靠,更适用于血清 
型复杂的地区。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E.Coil)引 
畜牧兽医杂志 第29卷 第6期 2010年 43 
起的以临症表现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关节 炎、心包炎等多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该病病原最常见的血清型为O 、O 和O ,80年代 以来该病不断在我国蔓延和扩散。据统计,广东、江 苏、吉林、青海、河南、北京、湖南、黑龙江、福建、贵州 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已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 并且,发病Et龄趋小(1月龄左右),传播途径增多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蛋穿透、交配、经蛋传播等)。 这些报道足以证明该病对我国养鸡业的危害性。 鸡白痢病是由鸡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生极为 普遍和危害极为严重的鸡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均 有易感性,以2~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与病死率 最高,呈流行性,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随着日龄 的增加,鸡的抵抗力增强,成年鸡多表现为生殖系 统的慢性或隐性传染。在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条件 下,不仅鸡白痢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且在流行、 发生、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药敏及用药途径等方面 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因此对其诊断和危害也应重新 认识,以有助于对此病的综合防治。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某鸡场送来的死亡肉仔鸡和鸡胚样品若干灭 菌接种环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三糖铁培 养基。 1.2实验方法 病原的实验室分离鉴定。按常规方法,无菌 采取濒死期或病死鸡的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用灭 菌接种环接种普通琼脂平板。37 cc培养24 h,在 所有接种的平板培养基上均有细菌生长。平板上长 出两种菌落,一种大小中等、边缘整齐、圆形、光滑、 突起、湿润、半透明且在阳光下呈铅灰色的菌落;另 一种细小、圆形、形似针尖的粘液性菌落,特点是表 面光滑、透明、边缘整齐。将这两种细菌接种在麦康 凯琼脂平板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菌落:一种在麦 康凯培养基上形成中心凹陷的砖红色菌落,而另一 种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无颜色的菌落。将这两 种菌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37℃培养过夜,一种细 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上,斜面部分保持原来的碱性红 色,而垂直部分变为黄色并有黑色的硫化铁存在, 产酸产气;另一种细菌使三糖铁培养基的斜面部分 和垂直部分全部变为黄色,基底部不变黑。根据以 上实验得出结论: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现砖红色菌 落,使三糖铁培养基变为黄色的细菌是大肠杆菌, 而另一种则为沙门氏菌。 
2结果 
从每只鸡采集肝、脾、肺、心血等病料,进行细菌 
的分离鉴定。结果表示为:d(大肠杆菌)S(沙门氏 
菌)一(未检出菌)。 
表1 11日龄死亡鸡细菌分离结果 

表2 11日龄冻死鸡细菌分离结果 
编号 G(肝) P(脾) F(肺) x(心血) 
S S S S 
— 
S S — 
S S S S 
一 一 
S — 
S S S S 
S S S — 
S — S S 
S S S S 
S S S S 
表3 18日龄冻死鸡细菌分离结果 
G(肝) P(脾) F(肺)X(心血) 
l8一(1) s S S 一 
18一(2) S S s S 
18一(3) S S S S 
18一(4) 一 一 一 一 
l8一(5) S s S S 
18一(6)d d d d 
18一(7) s S S s 
18一(8)d d d 一 
18一(9) S S S d 
l8一(10) 一 S 一 一 
18一(11) S S — S 

));))))一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卜卜卜卜卜卜卜卜卜一l 1 l 1 1 1 1 l 1一 一 
44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Vo1.29
. 
No.6 2010 

注:鸡胚A1一A30(20日龄鸡胚冻死)鸡胚B1一B30(20日龄鸡胚自然死)①一自然死(1)一冻死H一活鸡泄殖腔拭子 
3讨论 
11日龄自然死亡鸡样品9份,11一①一11一 
⑨,有9份分离到沙门氏菌,分离率力88.9%;有6 
只鸡分离到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6.7%;5只大肠杆 
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55.6%。 
11 13龄冻死鸡样品l0份,11(1)一11(11),沙 
门氏菌分离率未100%(10/10),大肠杆菌分离率为 
0(0/10)。 
18日龄冻死鸡样品11份,18(1)一18(11),沙 
门氏菌分离率63.6%(7/11),大肠杆菌分离率为 
36.4%(4/11)。 
活鸡泄殖腔拭子样品3O份,H1一H30,大肠杆 
菌分离率为100%(21/21),沙门氏菌分离率为 
13.33%(4/30)。 
经以上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本次小鸡死亡的 
原因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主 
・・
+・・+・・— ”+・・+“— ・・+・・—+_“+”+” 

来稿摘登・ 

要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周蛟.目前影响中国养鸡业的主要疫病及免疫预防 
[J].中国家禽,2000(11):7—10. 
[2]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o01. 
[3]刘娟,吉文汇,闫芳.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J].畜禽业,2007,(1): 
14—16. 
[4] 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0. 
[5]李富金.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及防治对策 
[J]j.中国家禽,2004,26(9):19—20. 
[6] 张洪波,赵明君.近年来鸡白痢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 
防治措施[J].禽业导航,2007.5.37—38. 
[7]俞树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2. 

猪便秘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方法 
1 病因 3 防治 

是食物粗硬,饮水不足,饲料中混杂多量泥沙 或其他异物(多见是垫草),饥饱不均,食盐不足等 原因引起;二是全价料、浓缩饲料或预混料中药物过 多引起的药源性便秘是目前规模化养猪主要原因, 此外,也可出现于许多热性传染病和部分中毒性疾 病的过程中。 2症状 时时出现排大便的姿势,用力努责,干硬粪便很 难排出。严重的不见排粪,少食或停食,肚胀,起卧 不安,以手按压腹部有痛感,甚至精神沉郁,腹部胀 满。如无并发感染,则体温正常;有时由于肠道内粪 块压迫膀胱,可伴尿闭。 传染病和中毒病以治疗原发疾病为原则,其他 
便秘按下面方法防治: 
3.1杜绝饲喂粉碎不好的粗硬饲料喂猪,防止饲料内 
混入泥沙,供给充足饮水,提供含0.4%食盐的饲料。 
3.2毛果云香碱2%溶液0.5—1 mL,皮下注射(孕 
猪禁用)。注意:量不要加大,只注一次。 
3.3芒硝100 g,大黄50 g,共研细末,拌少量稀饭 
内,一次内服。(孕猪禁用)。 
3.4 45 ̄C左右的肥皂水2~2.5 kg加压深部灌肠。 
3.5饲料配方中适量添加麦麸(10%~30%)油糠 
(10%~30%),可预防便秘发生。 
(盛彦武,周瑞英 巴里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新疆巴里坤839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