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曲师大期末参考

本文由bluezero003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史学概论曲师大期末参考 【历史认识论】 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是对史学研究成果作知 识性反思的理论产物。集中回答历史知识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问题。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 题和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形成历史认识的诸 多因素,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认识的检验等。 【理性主义史学】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 在当时的史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 理性主义史学家提倡理性主义史观, 认为普遍的理性是历 史发展的动力,是评判过去的依据,历史就是人类理性的发展史,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批判宗 教愚昧和封建专制,揭示人类理性,启迪民智,提倡写广义的社会文化史,主张探索历史发 展的规律性,相信历史运动的前进行和可预见性。理性主义史学在反对宗教神学,推翻专制 政权的斗争中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但也有过分夸大理性, 强调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和 共性,轻视偶然性和个性,否定中世纪种种非历史主义弊端。 【元史学】史学理论术语,英语为 Metahistory,直译是史学之后,与历史哲学近似又不完 全相同。一般指历史持一种思辨的态度,关注那些广泛的、经验上不可证实的问题。诸如人 类历史的普遍模式和最终意义; 也可指一种脱离通常史学实践的批评形式, 它把史学作为一 种研究和表现的方式而加以分析。1973 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发表《元史学:19 世纪 欧洲的历史想象》一书,促进了人民对于元史学的探讨,并标志着当代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 向。 【柯林伍德】英国现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在哲学上属于新黑格尔派。他的史学 理论集中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他认为所谓史实是历史学家先验的历史想象的产物,历 史的基础不是史实,而是解释历史的思想和先验的历史想象。他反对实证主义的历史理论, 强调不存在普遍使用的客观历史真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勒高夫】法国当代历史学家。主要从事西方中世纪史研究。继承费弗尔和布罗代尔以来年 鉴学派的思路和治学方法,在队中世纪文化、心态、和感觉表象的研究中有所创新,是年鉴 学派-新史学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世 纪的知识分子》 《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 《新史学》 《圣路易》

等。
【历史认识论】 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是对史学研究成果作知 识性反思的理论产物。集中回答历史知识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问题。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 题和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形成历史认识的诸 多因素,历史认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史认识的检验等。 【理性主义史学】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 在当时的史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 理性主义史学家提倡理性主义史观, 认为普遍的理性是历 史发展的动力,是评判过去的依据,历史就是人类理性的发展史,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批判宗 教愚昧和封建专制,揭示人类理性,启迪民智,提倡写广义的社会文化史,主张探索历史发 展的规律性,相信历史运动的前进行和可预见性。理性主义史学在反对宗教神学,推翻专制 政权的斗争中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 但也有过分夸大理性, 强调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和
共性,轻视偶然性和个性,否定中世纪种种非历史主义弊端。 【元史学】史学理论术语,英语为 Metahistory,直译是史学之后,与历史哲学近似又不完 全相同。一般指历史持一种思辨的态度,关注那些广泛的、经验上不可证实的问题。诸如人 类历史的普遍模式和最终意义; 也可指一种脱离通常史学实践的批评形式, 它把史学作为一 种研究和表现的方式而加以分析。1973 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发表《元史学:19 世纪 欧洲的历史想象》一书,促进了人民对于元史学的探讨,并标志着当代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 向。 【柯林伍德】英国现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在哲学上属于新黑格尔派。他的史学 理论集中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他认为所谓史实是历史学家先验的历史想象的产物,历 史的基础不是史实,而是解释历史的思想和先验的历史想象。他反对实证主义的历史理论, 强调不存在普遍使用的客观历史真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勒高夫】法国当代历史学家。主要从事西方中世纪史研究。继承费弗尔和布罗代尔以来年 鉴学派的思路和治学方法,在队中世纪文化、心态、和感觉表象的研究中有所创新,是年鉴 学派-新史学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世 纪的知识分子》 《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 《新史学》 《圣路易》等
【比较史学】 也称历史比较研究法, 是通过对人类历史各方面或者角度相互比较来探寻历史 发展的同异, 或历史发展一

般规律与特殊性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比较史学作为一种史学思 想和流派形成于 20 世纪初, 二战后日益壮大。 比较史学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察同察异求规律, 有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国家间的理解,消除偏见。比较史学须遵循可比性原则,还要强调 比较双方或几方的基本史实的确凿,强调深层的,本质的比较而非表象的肤浅的比较。 【马克思·韦伯】德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 人的社会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为研究对象的“理解”的科学,并系统阐发了理解社会学;认为 资本主义起源于宗教、伦理等精神因素。提出“社会理想类型”的理论。她对东西方历史和 文化的比较研究,对经济、政治、法律、军事、宗教和艺术的综合研究,以及在组织社会学 方面的研究,在西方社会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等。 【德里达】 法国当代哲学家, 后现代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解构主义思想创始人, 他认为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定势;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 则,一个支配性的力,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背离逻 各斯就以为着走向谬误。 这束缚了思想文化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解构主义就是打破这 种霸道的秩序。解构主义理论对哲学、文学、语言学、法学、建筑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著作有《论文字学》 《声音与现象》 《书写与差异》 等。 【史学本体论】 又称历史本体论或历史理论, 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 其核心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诸如历史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或有什 么样的规律等等。 对于此类问题是否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从根本原则上决定这里是研究是否
反映客观历史真相。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关系的一种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以法国的孟德斯鸠为代表。认 为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 在反对封建社会的神意决定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但它只用外部 条件解释社会现象,忽视社会内部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是机械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经常和必需的条件之一,但不起决定作用。 【实证主义史学】19 世纪在德国发展起来的由哲学及史学的以实证主义方法和信念为指导 的史学派别。 主要思想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最大的特点是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 到历史研究中。代表人物有:巴克尔、泰纳、古郎治等。其主要

特征有:在历史研究中运用 心理分析,关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历史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试图解释隐藏在历史 活动背后的规律等。主要影响有:对事实的重视促使历史学家提倡对史料的批判和审查,使 历史研究更为严谨;在历史中寻找科学的规律,促使历史学向自然科学靠拢,形成日后历史 学家向自然科学学习的一种潮流。 主要局限: 只是简单的把已确立了独立学科性质的自然科 学同历史学进行类比,进而忽略了历史学的独特性,使历史学难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兰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客观主义史学的创立者,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 不倚,如是客观。但过于绝对的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和史著的渗入,就会造 成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单一的缺陷。 【福柯】法国当代哲学家, 历史学家, 后现代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著作有《疯癫与文明》 《规则与惩罚》 《知识考古学》 《性史》等。他通过对历史文本的考察,证明启蒙运动以来西 方主流思想体系确认的理性、 真理等观念的含义都是变化的, 真理与谬误之间并无静止不变 的分界线。还认为认知方式、社会形式等自身都有独立的结构和逻辑,人在知识发展和社会 发展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历史认识主体】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现实的人类, 狭义指历史研究者。 一般指狭义。 历史认识主体和历史认识客体共同组成历史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一对基本范畴。 历史认识主 体之所以能够认识历史客体,是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的主体意识结构,包括哲学观点、政治立 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等。不同的历史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主体意识结构,从 而对其各自的历史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阶级分析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 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认为, 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里, 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最本质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时, 要注意考察产生 它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背景,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而不被其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 【历史学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是: ①指导人们社会实践②陶冶人们的 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指挥。 而教育启迪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①增强民族自信心②激 发爱国主义热忱③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什么是历史主?如何在史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主义原则?】 历史主义是指从历史的联系和变 化发展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 在近代欧洲者哲学史上提

出和主张这一原则的有维科、 伏 尔泰、黑格尔等。真正科学的阐明并应用历史主义原则和方法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主
义原则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有: ①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评价历史事务②把问题提到一定 得历史范畴之内③要重视基本的历史联系④把历史事务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⑤历史地对待 历史遗产。 【什么是口述史学方法?它有哪些作用和不足?】 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 也 是指史学家依据这些口头史料撰述历史的方法。 口述史学方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诞 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60 年代以后在西欧和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口述史学 注重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纠正文献史料中存在的偏见,使历史 学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另外也有助于历史学的普及和普通民众的历史 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口述史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如何保证口述史料的可靠性。 这就需要依靠严格的方法和正确的史观为指导, 对口述 史料进行严格审慎的分析甄别。 【当代西方史学有哪些新的特点】当代西方史学从批判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开始, 主要由实证主义,年鉴学派、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等流派所组成。他们的特点是:由传统史 学的迷信史实和史料而提出通过过去和现在的交互作用来考察历史; 从传统史学局限于狭隘 的政治史而提倡总体史,整体史;从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走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当代西方 史学仍然是唯心主义史观占主导地位;主张多元折中论,历史偶然论,否定历史规律;承认 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但陷入了历史相对主义和历史怀疑论;提倡跨学科研究方法, 但往往机械地搬用和模仿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 【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有人认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且受个人意志影响, 是没有规律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唯物史观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背后发现了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 即人们的实践活 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种活动通过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推动者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当然人类历史的规律与自然规 律相比,更复杂,更隐蔽,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历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将整个历史学分为三大类:一是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安研究的空

间范围划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和地区史; 安研究的时间跨度分, 有通史和断代史; 安研究的历史活动领域来划分, 有经济史、 社会史、 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的等等。二是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如以文字史料为 研究对象的就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训诂学、考据学;以实物史料 为研究对象的有考古学。 三是以历史学科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主要是史学史和史学 理论。 【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有哪些、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有三种,即考实性认识,规律性认识, 价值性认识。考实性认识是通过对史料的辨析获得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即确定事实。规律性 认识考实的基础上,通过表象,发现历史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即解释事实。价值性认识是在 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 即评价事实。 历史学的功 能和作用,要通过对历史客体的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以上三种认识形式是相互联系,相 互促进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健康发展来说,三折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一, 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
会的伟大需要;第二,考察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第三,对历史个人进行阶级分析; 第四,分析历史人物对整理提示进程所产生的影响;第五,分析历史局限性,正确对待个人 的历史过错。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当前的史学研究中如何正确运用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也 称历史唯物主义, 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探讨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 它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身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以往唯心 史观相比, 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指出了人们思想动机背 后的客观的物质动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一、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是按照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三、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主要以生产关系为标准,人类 社会由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演进; 四、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 造者,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长期以来,唯物史观在我国史学研究实践中发挥 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正确看待和运 用唯物史观,既

不拘泥僵化,也不轻视抛弃。唯物史观是方法,而不是教义。具体来说,唯 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有:一、承认历史过程的客观存在性,一切研究都仅仅从客观历史事实 出发;二、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三、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以生产发展为基 础,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去研究。总之,我们要“像马克思那 样去思考问题” ,把唯物史观当成史学研究的指南,以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为什么说客观主义史学认识论和主观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史学认识论都是片面的?如何看 待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唯心主义史学认识论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 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出自我” ,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的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 的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 , ,兰克学派是主张这 种观点的突出代表。 事实上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 观点研究历史, 任何史料、 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 ,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 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强调历史已 经一去不复返, 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 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历史现象或 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构建起来的,各有自己的依据和道理, 谁也无权宣称某某著作或论断代表了真理。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和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曾对 历史相对主义理论做过系统表达。后现代主义则把历史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马克思主义 史学认识论认为, 客观历史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是能 够逐渐切近的认识它的真相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使历史认识真理的两个属性, 任何一个历史 认识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某一历史认识真理所包含的 客观性内容,用相对性来表示这些客观性内容的近似性、不完全性;用绝对性来表示一种局 部的完满的历史认识, 用相对性来表示这种局部完满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 用绝对性来 表示历史认识的至上性, 用相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非至上性。 而且由于历史客观的异常复 杂性、非重复性、非直观性、以及其与现实的密切相关性,使得历史认识会比人们对其他失 误的认识具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的相对性。 【试述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 战后西方史学的最大特点, 可以概括为发展迅速和变化不 断。具体说来,它表现为

以下两点:第一,完成了战前开始的新史学取代传统史学的转变。 新史学成为史坛主潮;第二,新史学内部不断嬗变,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而又不乏带有根本
性的变化。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也对新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 20 世纪上半叶,新史 学与传统史学处于新旧交替的状态,战后 50 年代中期,新史学在西方国家之间占据上风, 成为史坛的主潮,并在 70 年代达到鼎盛。特别是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成绩尤 为显赫。这个时期新史学特别重视方法论的探讨和建设,提倡跨学科方法,倡导总体史,长 时段,计量化等结构功能主义思潮和方法。但这时期新史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一是过分强 调超越个人的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 而完全忽略了历史中的人; 二是过分强调表 示结构变动的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 而忽略了表示历史突发事件的短 时段。/70 年代末,新史学逐渐出现了专线个,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逐渐摆脱结构、功能、 长时段、计量、模型等的框架和影响,而转向人的心态、思想、感情、情绪、观念、日常生 活等深层次,以及历史的片段、裂层、微观世界、文化等方面。与过去对全球结构的客观分 析不同, 现在转向研究集团的和个人的具体实践; 与过去把个人看成是与其对立的社会和文 化之间的“中间成员”不同,现在个人本身、他的直觉,他的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独有的 选择,都成了中心范畴。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史学科学性原则认识的改变和修正。/后现 代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它是对西方现在社会的批判与反思的结果。 它对史学提出的 挑战如历史构建的可靠性和限度、历史解释的性质、历史叙述和文学话语的作用和关系,认 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以及文本和语言等, 都是历史学和历史认识中的根本难题。 这就迫 使史学家去重新思考有关自己的职业、 有关历史学在人文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有关历史学内 部结构以及研究任务的传统观念等问题。70 年代末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演变多与此有关。 【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对于当前历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情况你有何看法?你 认为新时期史学出路何在?】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一、阐明历史事实的真相。这是史 学工作者的基本责任。二、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发挥历史借鉴的功用。应注意深入研究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避免简单类比,生搬硬套。三、探索历史运动的规律,为人们的 社会实践提供知道。四、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五、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民众精神文明 素

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