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一、强直性脊椎炎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dylitis)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主要累及中轴骨骼的特发性炎症疾病,约20%~25%并发急性前葡萄膜炎。

【临床表现】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男性占大多数,常诉有腰骶部疼痛和僵直,于早晨最为明显,活动后减轻。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多为双眼受累,但一般先后发病,易复发,双眼往往呈交替性发作。

【诊断】主要根据腰骶部疼痛、骶髂关节、脊椎改变和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X线检查可发现软骨板模糊、骨侵蚀、骨硬化、关节间隙纤维化、钙化、骨化及骨性强直等改变,HLA-B27抗原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消炎药(详见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脊椎病变应由有关科室治疗。

二、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综合征)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此病也被称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Vogt-小柳原田病”,是国内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

【病因】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还与HLA-DR4、HLA-DRw53抗原相关。

【临床表现】此病有典型的临床进展过程:①前驱期(葡萄膜炎发病前约1周内),患者可有颈项强直、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和头皮过敏等改变。②后葡萄膜炎期(葡萄膜炎发生后2周内),典型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脉络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乳头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视网膜脱离等;③前葡萄膜受累期(发病后约2周~2个月),除后葡萄膜炎期的表现外,出现尘状KP、前房闪辉、前房细胞等,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改变;④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期(约于发病2个月后),典型表现为复发性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常有眼底晚霞状改变、Dalen-Fuchs结节(图12-8)和眼部并发症。上述4期并非在所有患者均出现,及时治疗可使疾病中止于某一期,并可能获得完全治愈。

除上述表现外,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还可出现脱发、毛发变白、白癜风等眼外改变。常见的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诊断】根据典型的病史及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FFA 检查,早期出现多发性细小的荧光素渗漏点,以后扩大融合,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治疗】对初发者主要给予泼尼松口服,一般开始剂量为1~1.2mg/(kg.d),于10~14d开始减量,维持剂量为15~

20mg/d(成人剂量),治疗多需8个月以上。对于复发的患者,一般应给予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等,通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三、Behcet病

Behcet病(Behcet’sdisease)是一种以复发性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此病主要发生于远东、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也是国内葡萄膜炎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病因】可能与细菌、疱疹病毒感染有关,主要通过诱发自身免疫应答导致IL-23/IL-17、IL-12/IFN-γ激活而引发疾病。

【临床表现】

1.眼部损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全葡萄膜炎,呈非肉芽肿性,约25%的患者出现前房积脓,部分患者出现寒性前房积脓(即不伴睫状充血)。典型的眼底改变为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后期易出现视网膜血管闭塞(幻影血管)。常见并发症为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萎缩和视神经萎缩等。

2.口腔溃疡为多发性,反复发作,疼痛明显,一般持续7~14d。

3.皮肤损害呈多形性改变,主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痤

疮样皮疹、溃疡性皮炎、脓肿等。针刺处出现结节或脓疱(皮肤过敏反应阳性)是此病的特征性改变。

4.生殖器溃疡为疼痛性,愈合后可遗留瘢痕。

5.其他可出现关节红肿、血栓性静脉炎、神经系统损害、消化道溃疡、副睾炎等。

【诊断】日本Behcet病研究委员会和国际Behcet病研究组制定的标准最为常用,前者将患者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出现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形性皮肤病变和生殖器溃疡4种主征称为完全型;出现3种主征或2种主征及其他一些病变则称为不完全型。不完全型的诊断标准为:

1.复发性口腔溃疡(一年内至少复发3次)。

2.下面四项中出现两项即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或生殖器瘢痕;②眼部损害(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玻璃体内细胞或视网膜血管炎);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假毛囊炎或脓丘疹或发育期后的痤疮样结节);④皮肤过敏反应试验阳性。

【治疗】

1.免疫抑制剂苯丁酸氮芥0.1mg/(kg.d)或环孢霉素A3~5mg/(kg.d),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一般治疗时间在一年以上。此外尚可选用秋水仙碱(0.5mg,Bid)、硫唑嘌呤(1~2mg/(kg.d))。在治疗过程中,应每两周行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减药或停药。一些生物制剂已开始试用于顽固性Behcet病的治疗,如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或可溶性受体等,但有关这些制剂的适应证、治疗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尚需更多的研究始能确定。

2.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使用:①眼前段受累,特别是出现前房积脓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②出现严重的视网膜炎或视网膜血管炎,在短期内即可造成视功能严重破坏,可大剂量短期使用;③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使用剂量一般为20~30mg/d。

3.睫状肌麻痹剂用于眼前段受累者。

4.其他出现并发性白内障,应在炎症完全控制后考虑手术治疗。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应非常慎重。在炎症未完全控制时,手术易诱使葡萄膜炎复发。

四、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ophthalmia)是指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被称为交感眼。

【病因】主要由外伤或手术造成眼内抗原暴露并激发自身免疫应答所致。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5d至56年内,但多发生于2周至2个月内。一般发病隐匿,多为肉芽肿性炎

症,表现为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其中以全葡萄膜炎为多见。可出现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相似的晚霞状眼底和Dalen-Fuchs结节,也可出现一些眼外病变,如白癜风、毛发变白、脱发、听力下降或脑膜刺激征等。

【诊断】眼球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史对此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相鉴别的重要依据。FFA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水平的早期多灶性渗漏及晚期染料积存现象,可伴有视盘染色。

【治疗】对眼前段受累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点眼和睫状肌麻痹剂等治疗。对于表现为后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者,则应选择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参考VKH 综合征的治疗)。

【预防】眼球穿通伤后及时修复创口,避免葡萄膜嵌顿及预防感染,对此病可能有预防作用。有关摘除伤眼眼球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尚有争议。对有望保存视力和眼球者,应尽可能修复伤口。对修复无望的眼球破裂伤,可慎行眼球摘除术。

五、Fuchs综合征

Fuchs综合征(Fuchssyndrome)是一种以虹膜脱色素为特征的慢性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90%为单眼受累。此病也被称为Fuchs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或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等。

【临床表现】可有视物模糊、眼前黑影,并发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时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检查可见中等大小KP或星形KP,呈三角形分布、瞳孔区分布或角膜后弥漫分布,前房轻度闪辉和少量细胞,虹膜脱色素或萎缩,由于国人虹膜色素浓集,虹膜脱色素一般不会引起虹膜异色。可出现Koeppe 结节,但不发生虹膜后粘连。易发生晶状体后囊下混浊和眼压升高,前玻璃体内可有混浊和细胞,少数有下方周边部的视网膜脉络膜炎症病灶。

【诊断】主要根据:①轻度的前葡萄膜炎;②特征性KP;

③虹膜弥漫性脱色素;④缺乏虹膜后粘连。单眼受累、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眼压升高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轻微的虹膜脱色素易被忽略,应仔细对比检查双侧虹膜,以免误诊和漏诊。

【治疗】一般不需要糖皮质激素点眼,更无须全身治疗。前房炎症明显时,可给予短期点眼治疗。非甾体消炎药可能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对并发性白内障,可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多数病例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对眼压升高者,给予降眼压药物,个别需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六、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的确切病因不清,可能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血管炎、玻璃体混浊和后

期的视网膜脱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5~75岁多见,性别差异不大,多单眼受累。

【临床表现】多隐匿发病,出现眼红、眼痛或眶周疼痛,早期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病变累及黄斑区时可有严重视力下降。眼前段可有轻至中度的炎症反应,易发生眼压升高。视网膜坏死病灶呈黄白色,边界清晰,早期多见于中周部,呈斑块状(“拇指印”状),以后融合并向后极部推进。视网膜血管炎是另一重要体征,动脉、静脉均可受累,但以动脉炎为主,可伴有视网膜出血。疾病早期可有轻度至中度玻璃体混浊,以后发展为显著的混浊,并出现纤维化。在恢复期,坏死区常形成多个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但对于不典型病例,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如血清、眼内液抗体测定、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活检等。聚合酶链反应可用于检测眼内液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DNA。此病应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弓形虫病等相鉴别。

【治疗】

1.抗病毒制剂无环鸟苷15mg/kg,静脉滴注,每日3次,治疗10~21d,改为400~800mg口服,一日5次,连用4~6周;或丙氧鸟苷5mg/k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3周后改为维持用量5mg/(kg.d),治疗4周。

2.抗凝剂可选用肝素,也可选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口服

(100~400mg/d)。

3.糖皮质激素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选用泼尼松1mg/(kg.d)口服治疗,1周后逐渐减量。

4.激光光凝及手术光凝对预防视网膜脱离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发生视网膜脱离时,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气体填充、硅油填充等手术有一定的作用。

七、伪装综合征

伪装综合征(masqueradesyndrome)是一类能够引起葡萄膜炎表现而又非炎症性疾病的疾病,在临床上多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葡萄膜黑色素瘤、恶性肿瘤眼内转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所致的临床症候群,可表现为前房积脓、虹膜结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或视网膜下肿块病灶等。此类疾病往往呈进行性加重,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或不敏感。对可疑患者应进行超声、CT、MRI、眼组织的活组织检查以及全身有关检查,以确定或排除诊断。

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导读: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葡萄膜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病因治疗,但因病因诊断困难,现常采用非特异性治疗,通常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以下请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局部治疗对前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常用疗法为: (1)散瞳:应用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使眼休息和止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瞳孔开大,防止虹膜后粘连,或及时拉开后粘连,保持瞳孔的活动性。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后马托品、新福林、托品卡胺等。为充分散瞳、拉开虹膜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如1%阿托品、4%可卡因和0.1%肾上腺的混合剂或0.5%新福林、0.4%后马托品和1%普鲁卡因的等量混合剂,每次0.1~0.2ml,注射于靠近虹膜后新粘连部位的角膜缘附近的结膜下。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滴眼与注射用药。①滴眼剂:主要用于前葡萄膜炎。常用的有0.5%醋酸可的松液、0.025%地塞米松液、0.1%艾氟龙液、点必舒(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液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②结膜下注射:用于严重的前节炎

症。如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3~0.5ml(25mg/ml),可每周注射1次,因吸收慢,注射1次可保持2 ~3 周的效果;急性病人也可用地塞米松,每次2.5~5mg,每1~2日注射1次。③眼球周围注射:用于全葡萄膜炎或后节炎症。为全身用药的辅助疗法或慢性炎症不能长期服药者,可间断做眼球周围注射,常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5~1.0ml,每周或隔周注射1次;急重病例,则用地塞米松2.5~5mg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④地塞米松离子透入法:可用于治疗眼前节炎症。 (3)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常用于不能使用皮质激素的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炎。常用佳贝眼液、欧可芬眼液等。 (4)热敷:有湿热敷、干热敷、蜡疗,以及超短波透热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毒素和炎症产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有止痛作用。 全身治疗。常用激素类、非激素消炎类、免疫制剂等药物及相应方法。 (1)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适应症:局部治疗无效的严重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注意有无全身用药禁忌症,小儿和老人要慎用。用药方法:要根据炎症程度和发病急缓以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药量,尽量采用短期应用,但对严重病例要早用,用量要足,以便及时控制炎症,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在2周以上者

眼科考试试卷及答案

眼科考试试卷及答案 眼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40 分) [A 型题] 1.泪道冲洗时,水由下泪小点进入,自上泪小点流出,未见脓性泌物,其诊断为 () A.泪小管阻塞B.泪小点阻塞C.泪小管炎D.慢泪囊炎E.鼻泪管阻塞 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时,局部治疗首先应该点用() A.抗生素B.抗病毒药C.麻痹扩瞳剂D.抗生素加抗病毒药E.抗真菌药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瞳孔开大是由于高眼压使() A.瞳孔括约肌麻痹B.瞳孔开大肌兴奋C.副交感神经抑制 D 交感神经兴奋E.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4.沙眼的病原体是() A.细菌B.病毒C.真菌D.衣原体E.螺旋体 5.交感性眼炎一般发生在穿透性眼外伤后() A.2 周B.2—8 个周C.1 周D.2—8 月 E.2—8 天 6.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 A.虹膜周边前粘连、瞳孔闭锁B.房水分泌过多C.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D.玻璃体大量炎症细胞E.炎症反复发作使房角后退 7.下列哪项不属视觉电生理检查? () A.EOG B.ERG C.VEP D.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E.FM-100 色觉检查 8.眼球钝挫伤的常见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砖、石块及拳头B.球类打击、跌撞C.交通事故 D.离子辐射性损伤E.爆炸伤的冲击波 9.晶状体半脱位时,临床检查见() A.晶状体向悬韧带断裂的相对方向移位B.晶状体向悬韧带断裂方向一致移位C.虹膜震颤、前房一致性变深D.在瞳孔区可见360~范围的晶状体赤道部E.在前 房可见油珠状物 10.酸性物质致伤原因为() A.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B.使角膜上皮坏死脱落 C.与组织的类脂质起皂化作用D.使组织溶解E.使组织细胞分解坏死 11.急性前葡萄膜炎导致瞳孔缩小的最重要因素是() A.交感神经兴奋B.副交感神经兴奋C.瞳孔开大肌麻痹D.睫状肌痉挛和瞳孔括约肌持续性收缩E.睫状肌麻痹

葡萄膜炎护理查房

眼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5-2-12 地点:眼科42床 主持人:叶慎菊护士长 参加人: 内容:《葡萄膜炎患者的护理》 护士长: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康琴:病史:患者,女,84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4个月,于是2015年2月10日入院,门诊拟“左眼葡萄膜炎”收住院,查体:VOD无光感,VOS光感,左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混沌,角膜后大量KP,前房中深,房水闪辉,瞳孔圆形,对光反射迟钝,瞳孔区见渗出膜,眼内突窥不清,右眼角膜全白,余窥不清。目前治疗:散瞳、抗炎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护理措施:1、药物治疗的护理:a.散瞳:一旦诊断明确,立即进行散瞳,使瞳孔扩大,这是治疗的首要关键性措施。散瞳药主要用阿托品类药物,即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3~6次,待瞳孔扩大,炎症稍解后,每日1~2次,以保持扩大瞳孔至炎症消退后半月至1月。

阿托品的作用主要是睫状机松弛减轻对动脉的压力,以增强色素膜的血液循环,减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使渗出减少,起到消炎作用,促使炎症吸收。此外,散大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或使已形成的消除、解除或减轻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使眼很好休息,达到止痛目的。滴用阿托品时,必须压迫泪囊部,以免泪囊和鼻腔膜吸收后引起全身反应; b.若出现明显的心跳、面红、口干等到症状是药物的反应,休息片刻可缓解,若口干欲饮水,继而心跳、面色潮红、头晕、烦燥不安,胡言乱语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通知医生,病人卧床,多饮水,保温,补液; 2.向病人介绍本病特点,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帮助病人掌握疾病的保健知识,树立信心;3.热敷: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血液循环,促进毒素和炎症产物吸收,并有止痛作用。 二、下病房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带上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记录纸和笔、快速手消毒剂以上物品放在治疗车上推入病房) 1.责任护士测T、P、R、BP 2.护士长检查双眼、查患者双眼视力、有无光感,询问患者患眼有无疼痛、饮食、二便情况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三、办公室:结合该典型病例学习《葡萄膜炎患者的护理》 叶慎菊:责任护士病史介绍详细,介绍一下葡萄膜炎的分类。 刘国春:1.按病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起感染;后者包括特发性、自身免疫类、风湿性疾病、创伤性、伪装综合征等;2.解剖分类: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病程进行了规定,小于3个月为急性,大于3个月为慢性。 叶慎菊:我们科最常见的是虹膜睫状体炎,虹睫炎的临床表现。 黄敏:表现1、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2、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3、房水混浊、角膜后有沉着物,甚则前房纤维渗出或前房积脓。4、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后粘连。 5、伴见全身病变表现。 叶慎菊:虹膜改变有哪些? 刘悦:虹膜与晶状体前表面的纤维蛋白性渗出和增殖使两者粘附在一起,称虹膜后粘连;出现广泛虹膜后粘连,房水不能由后房流向前房,导致后房压力升高,虹膜被向前推移而呈膨隆状,称虹膜膨胀;虹膜与角膜后表面的粘附称虹膜前粘连。 叶慎菊:角膜后沉着物是什么? 欧阳璐:是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称为KP。它分为三种类型: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 叶慎菊:什么是前房闪辉? 冯宇梅:是由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前房内白

眼科学考试试题

单选及填空:1. 前葡萄膜炎的诊断至少必须具备的体征是:房水闪辉2. 关于虹膜囊肿的叙述,错误的是:以原发性多见3. 交感性眼炎一般较多发生在穿通性眼外伤后的:2~8 周4. 有关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急性前葡萄膜炎多数需抗生素治疗5. 对Behcet 病而言,错误的是:不发生关节炎6. 关于V ogt-小柳-原田综合征,错误的是:仅累及眼部7. 关于中间葡萄膜炎,叙述错误的是:治疗中间葡萄膜炎应首选细胞毒性制剂8. 与葡萄膜炎继发的青光眼无关的是:虹膜红变9. 关于晶状体核硬度分级,错误的是:Ⅰ级核为硬核,裂隙灯下为透明或淡灰白色10. 最常见的白内障是:老年性白内障11. 眼的屈光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视网膜12. 视觉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失明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其中全球第一致盲眼病是下列的哪个:白内障13. 以下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应用的药物哪项是错误的:阿托品14. 青光眼中心视野的损害表现不包括下列的哪项:颞侧视岛15. 角膜感觉神经十分丰富。其支配的神经为:三叉神经第1 支16. 黄斑中心凹处的细胞组成:只有视锥细胞17. 正常成人玻璃体腔容积约为:4.5ml 18. 涡静脉收集:部分虹膜睫状体和全部脉络膜的血液19. 巩膜最厚处位于:视神经周围20. 能引起生理性瞳孔缩小的是:光反射、近反射、调节反射、辐辏反射。21. 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次层右互相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22. 睑缘炎主要分为(眦部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鳞屑性睑缘炎)三种。23. 我国眼球突出的正常值为(12~14)mm、两眼相差不超过2mm。 24.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25. 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角膜缘)和(血管网)。26. 瞳孔直径(2.5~4)mm。27. C/D 正常值为(0.3~0.5)。28. 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29. 眼球壁中层为葡萄膜,这一层共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两部分。30.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它们与(角膜)组成眼的屈光间质。31. 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32. 中国人正常的眼球突出度为(12-14mm),两眼相差一般不超过(2mm)。33. 泪膜是通过瞬目运动将泪液图布在眼表的一层超薄膜,从外向内分别由(脂质层)、(水样层)和(粘蛋白层)构成。34.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群体防盲治盲的角度出发,将晶状体混浊且矫正视力低于(0.5)者才成为白内障。35. 目前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法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36. 白内障术后的视力矫正(人工晶状体、眼镜、角膜接触镜)。37. 青光眼是一种重要的致盲眼病,其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缩小甚至失明)38.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39. 沙眼是由何种微生物引起的:衣原体40. 沙眼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有(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41.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最主要的鉴别是(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关闭或是开放)。42.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性白内障、屈光不正、虹膜睫状体炎、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年发病的糖尿病与开角型青光眼有相关性、眼球运动神经麻痹)。43. 视网膜脱离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三大类型。44. 近视按屈光成分分类为(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按近视度数分类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45. 屈光不正的矫治方法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46.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47. 眼球穿通伤治疗原则为(角膜穿通伤、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穿通伤)48. 切开排脓时,内麦粒肿切口应与睑缘(垂直),外麦粒肿应与睑缘(平行)。49. 角膜炎的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判断题: 1. 角膜组织结构分5 层,其中上皮细胞层和前弹力层可以再生。(错) 2. 巩膜的厚度各处不同,后极部视神经周围最厚,直肌附着处最薄。(对) 3. 对于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采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同时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

葡萄膜炎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葡萄膜炎患者饮食上注意什么 如病人为阴虚体质,常有虚热表现,或疾病属阳症、热症者,葡萄膜炎饮食应忌食辛辣、温热、助阳之品。如辣椒、茴香、肉桂、狗肉、羊肉、及煎炒煨炸的干果之类。 可见患者葡萄膜炎饮食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相同。 葡萄膜病应视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配合食物的性味来考虑是否忌口。凡于病不利的葡萄膜炎饮食皆应有所忌。对于肿瘤病人都应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制品。如辣椒、香烟、烈酒、生食、冷荤及含大量动物脂肪的食品. 一些能使疾病加重或诱使疾病发作的食物,民间习惯称之为“发物”,如带鱼、鳝鱼、蛤蜊、海参、螃蟹、虾、狗肉、羊肉、公鸡辣椒、韭菜等,也是不能吃的。另外根据中医的五行原则,指导病人饮食,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等。 葡萄膜炎患者有哪些饮食注意?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葡萄膜炎患者的饮食注意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葡萄膜炎时能有所帮助. 食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它讲究“养”和“疗”两方面的功效,且自古就有“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之说。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食疗治疗葡萄膜炎的方式方法。 1、银花菊花茶:银花50克,菊花50克,绿茶20克。上药混合共为粗末,用纱布分装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代茶饮用。可清凉解热、疏风明目。用于头眼胀痛、目睛红赤者。 2、蔓荆子粥:蔓荆子15克,粳米50克。将蔓荆子捣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剂。可辛凉解散,用于目赤头痛者。 3、青葙子茶:青葙子15克,绿茶5克。将青葙子和绿茶置于纱布袋中,沸水泡10分钟饮用。每日1剂。可祛风热、清肝火、适用于目赤肿痛者。 4、石膏粥: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先将石膏水煎半小时,去渣后放入粳米熬粥。每日1剂。可辛凉清热、除烦止渴,适用于眼红痛、口干重的患者。 5、绿豆藕羹:藕1节,绿豆30克。将藕洗净切成小块,与绿豆同煮至熟烂后食用。每日1剂。可清热凉血、去赤止痛,适用于眼热赤痛者。 6、二仁粥:生薏仁30克,杏仁6克(捣碎),粳米100克。三物共用水煮,至米开粥稠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清热利湿,宣畅气机,适用于葡萄膜炎反复发作者。 7、香菇烧冬瓜:冬瓜300克,香菇20克,调料适量。冬瓜去皮瓤、洗净、切片。香菇浸泡透,洗净。二味用油炒后,烧熟。每日1剂。可清湿热、益胃气,适用于脾胃湿热重的葡萄膜炎患者。 葡萄膜炎的治疗,西医主要用激素冲击疗法,见效快,但无法根治,易于反复.

前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年4月第23卷第2期 ·基层园地· 3讨论 光动力的方法诱导血栓形成,能复制与临床相 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病理过程〔6〕。在光动力方法中,通过静脉注入孟加拉红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550nm ),激活原子态的氧产生单分子氧,依次损伤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当血管内皮受损与皮下组织暴露时,血小板于该部形成黏附,这里即是血栓形成开始的部位。机体修复损伤血管首先是血小板黏附在暴露的内皮下表面,随后其它循环血小板又粘连到已经黏附的血小板上形成聚集。ADP 是体内非常重要的血小板聚集诱导物质,它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RVO 发生后的治疗技术,但尚无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1-3〕。如若转换思路到预防RVO 的发生,可有效降低RVO 的治疗成本,改善RVO 患者的生活质量。 丹参通常和三七混合使用,中医认为其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4〕。本文通过血小板黏附、聚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三七混合液口服可明显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明显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随后的视网膜静脉血栓诱导试验中,实验组静脉完全阻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其具 有促进血液循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这为临床预防RVO 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传统中草药二次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 [1] McIntosh RL ,Rogers SL ,Lim L ,et al.Natural history of central reti -nal vein occlusion:an evidence-based systematic review[J].Oph -thalmology ,2010,117(6):1094-1123.[2]周小煦,吴建国.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8,8(2):1361-1364. [3] Coscas G ,Loewenstein A ,Augustin A ,et al.Management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onsensus Document[J].Ophthalmologica ,2011,226(1):4-28. [4]张丽琼,崔浩.丹参在眼科的应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 15(4):242-244. [5]徐叔云,卞如镰,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l :1119. [6] Leki Y ,Nishiwaki H ,Miura S ,et al.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blood-retinal barrier breakdown in experimental retinal vein occlu -sion produced by photodynamic thrombosis using a new photosensi -tizer[J].Curr Eye Res ,2002,25(5):317-323. [7]Wu J ,Zhou X ,Hu Y ,et al.Video Microscrope Recording of the dy -namic course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of the retinal vein in rabbits[J].Retina ,2010,30(6):976-980. 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3种类型,约占我国葡萄膜炎发病总数的 50%~60%〔1〕。该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青壮年, 常累及双眼,容易复发,由于失治、误治可造成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严重者可继发青光眼而最终失明〔2〕。前葡萄膜炎属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等范畴〔3〕。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局部及全身激素治疗,激素有较多副作用,长期使用可造成多脏器损害,危 害患者身体健康。中医治疗从局部及全身辨证出发,可标本兼治,在减少激素使用、提高疗效及预防复发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笔者师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郝小波教授用中药治疗本病,获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1前葡萄膜炎的辨证 前葡萄膜炎的初期以眼局部辨证为主。瞳孔紧 小者,乃火邪攻目,黄仁受灼;睫状充血、虹膜肿胀为肝胆有热;角膜KP 可依据其性状分辨病邪,灰白色点状多因风热所致,羊脂状多为痰湿;房水轻度混浊是风热外袭,房水重度混浊,甚至前房积脓是热毒壅 作者单位:1广西玉林市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玉城医院),玉 林537000 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郝小波,E-mail :hxb2468@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64758.html, 前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 张丽芳1 郝小波2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前葡萄膜炎中医辨证和治疗用药,并附有2则验案。【关健词】前葡萄膜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13)02-0090-02 90··

葡萄膜炎病人的护理

葡萄膜炎病人的护理 葡萄膜炎(uveitis)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病因有感染、外伤和自身免疫应答等因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多发生于青中年人,常反复发作:按发病部位可分为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中间葡萄膜炎(包括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的炎症)、后葡萄膜炎(包括脉络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和全葡萄膜炎(指炎症侵犯眼前、后段)。本节主要介绍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护理评估】了解有无感染、外伤和免疫性疾病病史。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和视力减退。常见体征:①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是重要特征;②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KP):房水中炎性细胞、渗出物沉积于角膜内皮;③房水闪辉或称Tyndall现象是活动性炎症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前房积脓;④虹膜水肿、纹理不清、粘连、膨隆,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⑤可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 【治疗要点】立即扩瞳,积极防治并发症,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可选用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感染药。 【主要护理诊断和问题】 1、舒适改变:眼痛、畏光、流泪与睫状神经刺激有关。 2、感知改变:视力障碍与房水混浊、角膜后沉着物、晶状体色素沉着、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及黄斑水肿有关。

3、潜在并发症:晶状体混浊、眼压升高。 【护理目标】 1、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2、视力稳定或逐步提高。 3、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症状。 【护理措施】 1、药物护理 (1)睫状肌麻痹和散瞳剂:作用原理是预防虹膜后粘连和解除睫状肌痉挛,减轻疼痛。根据医嘱选用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后马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滴眼液,或混合散瞳剂(阿托品十肾上腺素十可卡因)等。使用时要注意药物浓度,滴用后按压泪囊区3-5min,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出现口干、心跳船陕、面色潮红、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症状要立即停药,同时通知医师,让病人卧床,多饮水,静脉补液。心脏病病人要特别观察病情变化。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常用有1%、0.5%、0.25%的醋酸泼尼松龙,0.5%氟米龙或氟美瞳。注意观察角膜上皮情况,如出现上皮损伤,容易引发感染。根据炎症严重程度选择眼药浓度及频率,严重者15min -次,以后改为1h、2h -次,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和减频率。 (3)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或全身绐药,对于很严重的病人,为了使房水中药物达到一定浓度,进行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但一般不要重复注射。特殊情况根据医嘱短时间给予泼尼松口服。 (4)非甾体类抗炎药,因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代谢产物而发挥抗炎作用。常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注意药物反应。

规培考试题库-眼科试题 (4)

眼科练习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主要治疗措施除外 A . 眼部保护治疗 B . 药物抗感染治疗 C . 眶减压术 D . 放射治疗 E . 视神经鞘切开 2 .眼球向正前方平视时,最前端突出于眶外缘约 A . 9~11mm B . 11~13mm C . 10~12mm D . 12~14mm E . 14~16mm 3 .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哪三层 A . 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 . 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C . 纤维膜、巩膜、视网膜 D . 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E . 纤维膜、虹膜、视网膜 4 .患者女性。27岁,发现右眼视力下降1~2年,最近视力下降加重。前房、玻璃体均无明显炎症改变。视盘稍有充血,围绕视盘有明确的RPE萎缩,伴有不规则RPE增生的暗红色脉络膜萎缩性病灶,病灶颞侧缘接近黄斑中心凹,边界不规则但比较清晰,且有少量视网膜内出血。首诊后应首先进行何种检查 A . FFA,彩照眼底照片,OCT,验光 B . FFA,ICGA,彩照眼底照片,验光 C . VEP,ERG,彩照眼底照片,FFA D . 视野检查,VEP,ERG,彩照眼底照片 E . FFA,彩照眼底照片,眼球A、B超声波检查 5 .角膜映光法检查时,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中间,提示斜视角约 A . 15°~20° B . 20°~25° C . 25°~30° D . 30°~35° E . 以上均不是 6 .受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除外 A . 上直肌

B . 下直肌 C . 下斜肌 D . 内直肌 E . 外直肌 7 .全球最主要的致盲性疾病是 A . 白内障 B . 青光眼 C .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D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 . 角膜混浊 8 .角膜组织学上从外到内分为 A . 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前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B . 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C . 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前弹力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D . 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E . 前弹力层-上皮细胞层-实质层-内皮细胞层-后弹力层 9 .正常成年人的锯齿缘在角膜缘后的距离正确的描述是 A . 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2mm左右 B . 鼻侧在角巩膜缘后6~7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8.5mm左右 C . 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4mm左右 D . 鼻侧在角巩膜缘后5.5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9mm左右 E . 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8~20mm左右 10 .患者,男性,26岁,左眼巩膜外填压术联合环扎术后8天,出现左眼痛。查体:左眼眼压25mmHg,角膜上皮轻度水肿,Tyndall(++),KP(+),虹膜节段性萎缩,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睫状体区的巩膜变薄,透见其下色素膜,眼底红光可见,考虑正确的诊断为 A . 虹睫炎 B . 脉络膜脱离 C . 眼内感染 D . 眼前段缺血病变 E . 植入物排斥反应 11 .一例患者怀疑眼球内有铁屑击入,下列哪种仪器不适合于该患者的检查 A . CT B . B超 C . UBM D . CDI E . MRI 12 .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时,泪道冲洗时最常见 A . 冲洗通畅 B . 冲洗液由原泪点反流 C . 冲洗液未进入鼻腔,亦未见反流 D . 冲洗液由另一泪点反流,伴有黏性分泌物

【实用】-虹膜睫状体炎护理常规

虹膜睫状体炎护理常规 虹膜睫状体炎是一种由外伤,手术,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等外源,内源性因素所致的葡萄膜炎症。 【护理评估】 1.病史感染性如:细菌,真菌等。非感染性如:机械性,化学性及热烧伤等。 2.症状急性期:眼痛,眼红,畏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慢性期: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很少或没有急性症。 3.临床表现:眼结膜高度充血,眼睑痉挛,畏光流泪,痛苦面容,严重时伴有额面颊部疼痛,巩膜压痛等。 4.辅助检查:询问病史,确定病因,全面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散瞳眼底检查,玻璃体细胞计数等,化验常规加血沉,胸片,结核菌素实验。 5.心理社会反应:因感染,红,肿,热,痛,流泪,怕光等,引起患者焦躁不安。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眼部刺激征明显。 2.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3.焦虑,恐惧。 4.有眼压升高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主动听取病人疼痛性质的反应,并给予安慰,支持。 2.遵医嘱积极应用糖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3.给病人佩戴色眼镜,减少强光刺激,减轻疼痛。 4.球结膜下注射时应充分麻醉下进行,避免加重病人的疼痛。 5.帮助病人分散注意力,如与他人交谈,听音乐,散步等。 6.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病人休息。 【健康指导】 1.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按时交替使用眼药水。

2.指导病人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如何观察用药后反应。 3.指导病人采手指腹自测眼压法观察眼压是否升高。 4.指导病人避免一些引起眼压升高的诱因,如,便秘,一次性饮用大量水,长期向下低头等。 5.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强强光刺激。 【护理评价】 1.病人对待疼痛的态度。 2.病人主诉疼痛缓解或者是消失。 3.观测眼压。 4.病人情绪稳定情况。 5.病人睡眠状况的改善。

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眼科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导致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病因是 A. 泪总管阻塞 B. 泪囊狭窄 C. 泪小点闭合 D. 泪小管阻塞 E. 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答案:E 2. 急性泪囊炎不应该进行下列哪项处理 A. 热敷 B. 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 C. 泪道冲洗 D. 切开排脓 E. 全身应用抗生素 答案:C 3.眼球壁分为哪三层: A. 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 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C. 纤维膜、巩膜、视网膜 D. 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E. 纤维膜、虹膜、视网膜 答案:D 4.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 A. 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 B. 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 C. 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D. 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E. 内皮层和后弹力层 答案:C 5.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

A. 乳酸、维生素C B. 葡萄糖 C. 氧气、二氧化碳 D. 钠、钾、氯 E. 尿酸、蛋白质 答案:C 6.、正常玻璃体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A.支持作用 B.保持透明 C.促进眼球发育 D.促进细胞增殖 E.代谢作用 答案:D 7.玻璃体后脱离时: A.多数有急性症状 B.多伴有视网膜裂孔的发生 C.多有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D.无眼前漂浮感 E.有闪光感 答案:E 8.下列哪项最容易诱发视网膜脱离:A近视者玻璃体后脱离 B闪辉性玻璃体液化症 C星状玻璃体病变 D玻璃体液化 E飞蚊症 答案:A 9.轴性近视主要及何有关 A. 角膜曲率过大 B. 晶状体曲率过大 C. 前房过深 D. 玻璃体曲率过大

E. 眼轴过长 答案:E 10.下列不属于屈光不正的是 F. 近视 G. 远视 H. 散光 I. 老视 J. 屈光参差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角膜接触镜从材料上分为软镜和硬镜。 2.散光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取决于散光的度数和轴位 3.5~9岁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4.双眼向正前方平直注视时的眼位称为原眼位(或第一眼位),此时眼肌的主要动作称为主要作用,其次要动作称为次要作用。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调节:一个正视眼如欲看清近距离物体,就必须增加眼的屈光力,缩短焦距,使落在视网膜之后的焦点前移到视网膜上。这种为了适应看近距离,而增加眼的屈光力的现象,叫做调节。 2.视轴:光从进入瞳孔到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所经过的轴线。 四、简答题(每题15分) 1.六条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是什么? 答案:内直肌的主要作用为内转,无次要作用。外直肌的主要作用为外转,无次要作用。上直肌的主要作用为上转,次要作用为内旋、内转。下直肌的主要作用为下转,次要作用为外旋、内转。上斜肌的主要作用为内旋,次要作用为下转、外转。下斜肌的主要作用为外族,次要作用为上转、外转。 2.弱视的定义、分类。 答案: 定义: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分类:斜视性、屈光性、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

葡萄膜炎的中医药治疗

葡萄膜炎 古书中对葡萄膜炎没有明确的类似病名。 根据本人的经验,葡萄膜炎的治疗法则,在急性发作期,可作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处理,所以当角膜后有细小的沉淀物和房水相混时,可用滋阴降火法,如前房有积脓,也可用神消散,当然还须辨证为阴虚火旺者。如辨证为风湿热者,另外如肝火旺,可用平肝清热法,“瞳缺泻肝汤”,也有效果。 瞳缺泻肝汤——养阴清热活血祛瘀 条芩 6克地骨皮 9克麦冬 12克赤芍 9克知母 9克茺蔚子 9克元参 9克 但是葡萄膜炎如充血不明显、kp羊脂状者,主诉有痰,可用金水六君子汤或加连翘,条芩,效果明显;如虹膜炎症消退,视网膜脉络膜有炎症或者玻璃体有混浊时,可继续用金水六君子汤,效果明显,或知柏地黄汤。前者肺虚不足后者肝肾亏损。 但是中药对葡萄膜炎大脑炎和毕夏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很差,虽然中医认为葡萄膜炎大脑炎是肾亏,因为《素问》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发始堕,六七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发鬓颁白......八八则齿去......,”从这经文证明,人体毛发的生长发育以致脱落的过程,也就是肾气生长发育以致衰竭的过程,所以说肾其华在发。而葡萄膜炎大脑炎,表现在发白发脱,似乎肾亏无疑,所以在治疗方面一般以补肾为主,如杞菊地黄汤,明目地黄汤之类。可是效果不肯定,尤其是小柳氏病也许一点效果也没有。 而毕夏氏综合症的葡萄膜炎,中医古书中可能认为是“狐惑病”,“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蚀干喉为惑,蚀干阴为狐”,医宗金鑑中之狐惑“每因伤寒病后余毒与湿蝱为寄也”,如发热皮下,结节红肿疼痛为湿热郁干下焦痰浊留滞经络所致,因此毕夏氏综合症认为口腔阴部眼睛之溃疡似与肝经经脉循行路线有关,结合患者体征,本病可属于肝阴不足,阴虚生内热,湿热郁久形成溃疡,认为本病发病之机制主要由于营血气亏,血虚不涵肝是其本,痰湿凝结经络阻滞形成结节是其标,故初期用真人活命饮合西黄醒消丸以行血退热止痛消散先治其标,后期则重以调肝补肾为主,以归芍地黄汤加减,根据文献报告,曾治愈病人四例一年半未发作,口腔阴部溃疡及皮肤结节,但未提及葡萄膜炎。 在临床上,我认为此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最差,尤其舌苔厚腻者双眼预后更差。虽然舌苔象角膜炎的湿热型,但是用角膜炎的湿热型方剂无效,用虹膜炎的神消散效果也不显,如西黄醒消石斛夜光丸真人活命饮与瞳缺泻肝汤等效果也不显,有时候滋阴地黄汤在早期有效。 1971年有一安徽患者用滋阴地黄汤,当时是通讯治疗,(我写信将方剂给他),他自己认为发作的时间间隔延长了。该病人在1970年在本院西医治疗无效。到了1972年来上海,到本院门诊,当时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底看不清,发作时候前房积脓,在治疗期,眼外未见发作,舌赤而干,诉口干,鼻干,用活血祛除瘀生新滋阴之法: 麦冬 12克石斛 12克枳壳 6克赤芍 9克丹参 9克当归 9克生地24克杞子 9克白菊花 9克川芎 3克川连 3克茜草 3克 服药二周后,眼底能见到乳头,已苍白,血管极细,主诉好转而回安徽。我告诉他左眼视神经已经萎缩,视力难以提高,但右眼可以保住不发作。 毕夏氏综合症目前虽然无明确治疗方剂及有效的药物(整理者注:该文写于1976年),但是我相信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将来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附方剂:

眼科病人的护理学练习进步题

眼科患者的护理 单项选择题 1.正常成人在正常状态下瞳孔直径约为 A.4~6mm B.2.5~4mm C.8~10mm D.1~2mm E.6~8mm 2.角膜组织学上分为五层,具有再生功能的是: A.上皮细胞层 B.前弹力层 C.基质层 D.内皮细胞层 E.实质层 3.对脉络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前接虹膜 B.基质由血管网构成 C.感染后不易扩散 D.主要营养玻璃体 E.具有遮光作用 4.眼的屈光介质不包括 A.瞳孔 B.晶状体 C.角膜 D.玻璃体 E.房水 5.“眼球的血库”是 A.视网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 D.巩膜 E.脉络膜 6.正常平视时睑裂高度约 A.8mm B.4mm C.10mm D.5mm E.6mm 7.我国眼球突出正常平均值为 A.11~12mm B.14~16mm C.14~15m D.12~14mm E.12~13mm 8.某学生在距视力表5m远检查距离时右眼仍看不到最大一行视标,当其前移至距视力表3m 远时始可看清该行视标,该生右眼视力为 A. 0.15 B. 0.06 C. 0.3 D. 0.03 E. 0.1 9.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是: A.视乳头 B.生理凹陷 C.视网膜赤道部 D.黄斑 E.黄斑中心凹 10.远视力的检查距离是: A.33厘米 B.30厘米 C.1米 D.3米 E.5米 11.关于角膜说法错误的是 A.透明 B.无血管 C.无神经 D.有屈光作用 E.氧气来自于空气 12.具有遮光和营养眼内组织作用的是 A.纤维膜 B.结膜 C.巩膜 D.葡萄膜 E.房水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视盘是眼视力最好的地方 B.视杆细胞主要分布的是黄斑 C.感觉强光和色觉的细胞是视锥细胞 D.眼内视觉信息室通过四级神经元传到 E.黄斑中心凹无视细胞分布也称为生理盲点 14.房水的循环途径是 A.睫状体产生~前房~瞳孔~后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 B.睫状体产生~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后房~巩膜静脉窦 C.睫状体产生~后房~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瞳孔~巩膜静脉窦 D.睫状体产生~瞳孔~后房~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 E.睫状体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静脉窦 15.关于结膜充血正确的是 A.紫红色 B.血管显放射状、轮廓不清 C.越近穹隆部充血越明显 D.近角膜缘充血明显 E.结膜囊滴入1%肾上腺素时充血不消失 16. 滴眼药水时,滴管距离眼的距离为 A. 1~2cm B. 2~3cm C. 3~4cm D. 4~5cm E.5~6cm

眼科考试试题答案

眼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角膜组织中,没有细胞成分的是:( B ) A、实质层 B、前弹力层 C、上皮层 D、后弹力层 E、内皮层 2、关于正常人的角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中央薄,周边厚 B、水平径小于垂直径 C、周边2/3称为光学区 D、在眼的屈光系统中,屈光力仅次于晶状体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葡萄膜的是( C ) A、虹膜 B、睫状体 C、视网膜 D、睫状突 E、脉络膜 4、脉络膜血管丰富,血管容量大,约占眼球血液总量多少( C ) A、1/2 B、1/3 C、2/3 D、3/4 E、4/5 5、视神经分四段,不包括( D ) A、眼内段 B、眶内段 C、管内段 D、视交叉段 E、颅内段 6、关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A、它与神经连接紧密 B、可传递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营养 C、具有支持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作用

D、能够吞噬和消化锥体和杆体的外节膜盘 E、以上均不对 7、会导致突然视力下降但不伴有眼痛的疾病不包括下列哪一种疾病( C ) A、视网膜动脉阻塞 B、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C、开角型青光眼 D、视网膜脱离 E、玻璃体出血 8、房水是由下列哪一项形成的( A ) A、睫状体 B、脉络膜 C、小梁网 D、虹膜 E、视网膜 9、晶状体的营养主要来自( B ) A、房水和脉络膜 B、房水和玻璃体 C、房水和虹膜 D、房水和睫状体 E、房水和视网膜 10、在视交叉处,来自两眼视网膜的哪侧纤维交叉到对侧(C ) A、上方 B、下方 C、鼻侧 D、前侧 E、颞侧 11、视路是指视觉信息传导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径路,其开始部位起自于:(A) A、视网膜光感受器 B、视乳头 C、视神经 D、视交叉 E、视盘 12、在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中感强光和色觉的是( B ) A、视杆细胞 B、视锥细胞 C、视圆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综合治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年2月第21卷第1期 ·临床经验·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中医医院,诸城262200通讯作者:张健,E-mail :Zj10060232@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64758.html,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类风湿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累及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主要标志,髋、肩关节以外的关节很少累及〔1〕。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亦称为前葡萄膜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全葡萄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约25%并发急性前葡萄膜炎〔2〕,这种葡萄膜炎患者的眼睛受累常在强直性脊柱炎之前出现,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生与HLA-B27密切相关,大约50%的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患者携带该基因。急性前葡萄膜炎通常是单侧,但是反复发作可转为双侧,男性多发,预后较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无关。 1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1.1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下腰痛:隐袭起病的慢性下腰痛是最具特征 性的早期症状;(2)晨僵:背部发僵,以晨起为著;(3)肌腱端炎:指肌腱在骨的插入点部位的炎症,表现为关节附近骨压痛;(4)外周关节炎:是本病常见症状,43%以此为首发症状,受累关节以肩、髋居多,膝、踝次之,肘、手、足也可累及。 1.2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 (1)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2)睫状充血或 混合充血;(3)房水混浊、角膜后沉着物,甚则前房纤维渗出或前房积脓;(4)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后粘连。 2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骶髂关节、脊 椎的改变,X 线检查可发现软骨板模糊、骨侵蚀、骨硬化、关节间隙纤维化、钙化、骨化及骨性强直等,血沉、C-反应蛋白、HLA-B27阳性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前葡萄膜炎绝大多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炎症。男性占大多数,多为双眼受累,一般先后发病,易复发,双眼往往呈交替发作,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于眼科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照相系统。 3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综合治疗3.1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 要,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病变局限在骶髂关节和局部椎间关节;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可明显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可辅以免疫抑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不作首选。但强直性脊柱炎常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自发缓解与加重往往交替出现。而非甾体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因有破坏胃肠粘膜和损伤肝肾的副作用,不能长期应用。故治疗应以中医中药为主,补虚壮督,驱邪行滞为其治疗大法,其中补虚重在温补肾阳,填补肾精,祛邪包括温散寒湿,清利湿热,行滞包括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活动期治疗一般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方以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汤源自《类证治裁》,方中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甘草、生姜健脾和中。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我们临床上常在薏苡仁汤基础上加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等藤类药物加强祛风除湿之功,加延胡索、白芷以通络止痛,具有化热之象加露蜂房、蚕砂、虎杖、半枝莲等,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综合治疗 张 健 吕玉萍 朱艳玲 【摘要】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进行了探讨,认为急性期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缓解期则使用益肾壮督,驱邪行滞药物,标本兼顾,同时配合散瞳及局部抗炎等治疗。这样既能避免长期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又能发挥中医专长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盲目用药和不规范用药,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前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中图分类号:R773.1;R59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11)01-0032-02 32·· DOI:10.13444/https://www.360docs.net/doc/e01264758.html,ki.zgzyykzz.0027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