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2)产业组织理论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8研发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8研发行为


8.3
R&D竞争的动态性
谁更倾向于投资R&D? R&D能帮助小企业赶超大企 业吗? R&D能使处于领先地位的大 企业进一步强化优势,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吗?
大企业(领先者)
小企业(跟随者)

产业
8.3.1 效率效应和垄断的持续性
一个在位者(垄断企业)和一个潜在竞争者 一个R&D实验中心完成一项创新并申请专利,欲将其卖给出价最高的企业 如果垄断企业获得专利,其将继续保持垄断利润RM. 如果对手企业获得专利,进入市场与垄断企业竞争,二家企业均获利RD. 垄断企业愿购买专利的最高支出: RM- RD 对手企业愿购买专利的最高支出: RD 垄断企业买到专利的条件: RM- RD > RD RM> 2RD 双寡头垄断时的利润肯定低于垄断时的利润.垄断者对研发投入的动机 比潜在进入者更高.
存在垄断的行业
8.2 .1 熊彼特(Schumpeter)假说

一旦我们开始进入细节并且研究那些进步最为明显的 单个企业时,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在相对自由的竞 争环境下生存的公司,而是那些大型康采恩。
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是最优的,不是一 个完美效率的模型.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50
在市场当中,自发的创新投资会低于社 会最优水平。(AJ模型)
8.2
市场结构及研究开发(R&D)动机
从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最优的市场结构是将 市场支配力最小化 完全竞争,或在非完全竞争状态下,由政府采 取管制措施降低其市场支配力。

分散行业
什么样的市场结构能够 最大限度地刺激R&D投 入呢?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模〕。 市场绩效会影响市场行为,并经过市场行为影响市场结构〔如技术提高对市场行为、
结构的影响〕。 市场绩效会直接影响市场结构〔如技术提高使原垄断型结构转变成竞争型结构〕 供认在SCP范式中,市场结构仍处于主要位置。
2021/7/24
思索经济开展临时性后的新SCP框 架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新SCP框架图
❖结构主义学派剖析方式的两个典型特征: ❖一是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传统SCP框架图〕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二是在研讨方法上侧重实证研讨
❖结构主义学派剖析得出的基本结论:
❖ 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会构成垄断的市场行为, 进
❖而招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 效率
❖ 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构成和维 护2021/7/24
四、当代产业组织实际的新开展
新产业组织实际的特点 : 1.从注重市场结构的研讨转向注重结构与行为的双
重研讨,尤其以为市场行为处于市场结构与市场 绩效之间,使两者发生互举措用,因此是最关键 的要素;
2.树立了双向的、静态的研讨框架〔图2-2〕;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3.搏弈论与定量剖析在实际研讨中占有重要位置 。 4.可竞争 2021/7/24 市场实际出现。什么是可竞争市场?
退壁垒较低〕 结论:产业组织实际重点研讨具有竞争、协作关
系的寡占型市场中的企业与市场关系。
2021/7/24
❖ 产业组织实际研讨的市场与产业: ❖ 市场对象——既定市场〔寡占型市场〕
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行为及由此 带来的市场效果。 ❖ 产业对象——特定产业〔主要是第二 产产业业组,织特实别际是研以讨制的造主业要为内主容要:研讨对 产象业〕的规模经济性 产业外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协作、垄断 关系 ➢ 产业组规模织经实济际与研竞讨争的效目益的:基础上的最终 ➢ 市 追场求效规模果经济与竞争生机相兼容的有效 竞争市场格式 ➢ 为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提供实际依据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施蒂格勒对于哈弗学派的“进入壁垒 ”理论也进行了修改,认为:所谓的进入 壁垒,只是新进入的企业必须承担而市场 中现存的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不存在“ 少数现存企业的共谋、协调行为”产生的 进入壁垒。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外,真正 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传统的 如“产品差别化”等不被看做进入壁垒, 而是实现经济效率性的手段。因此市场中 的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 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 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 ,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 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鲍莫尔、帕恩查和 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 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哈佛学 派的理想的市场价格以外仍然可以实现, 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 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 进入的完全自由,不存在特别的市场进出 成本,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 场结构也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
主要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 源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经济理论。 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以贝恩 (Joe S.Bain)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 书为标志,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 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最早萌芽于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生产要素理 论”,奠基于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 论”,最终体系形成于贝恩等人的系统研 究。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在对哈佛学 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德姆 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 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 业分析中的实用性。 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 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 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 的。只要没有政府的规制,高集中度的产业产生的高 利润率会因为新企业的大量进入或卡特尔协定的破裂 而难以长期为继。因此,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 润率,完全可能是该产业的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而不是哈佛学派认为的存在垄断势力。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140页)

产业组织理论课件(ppt 140页)
替代品进入竞争)。 • C、进入该市场非常困难,
或者是不可能。 • D、垄断者(的价格、成本)信息是充分的。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
(3)Cause of Formation
成因
• A、自然的进入壁垒,也称自然垄断。
• 一个企业提供了全部市场供给:
垄断
P P
SAC
寡头
完全竞争
P
D
MC
Q
Q
Q
B、
• 由法律设制的进入壁垒。 • 公共特许权(public franchise):
• 有厂商退出或原厂商减少产量。
• S曲线左移,价格上升。
P
P
• 直至P=MR=LAC。
Q
Q
因此,长期均衡的条件: P=MR=LMR=MC=LMC=LAC=SAC
• 在均衡时,会计利润=R-C,此时大于零,
而经济利润=R-w L-r K=0
C
LAC
SAC
LMC
SMC
P=MR=LMR Q
6.1-4 The Long-run Supply Curve of Industry
(3)The Kind of Discriminative Price
• 差别价格的种类
A、Primary Discriminative Price
第一级差别价格
• 又称完全差别价格,由 Pigou 所提出。 P • 定义: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产品对每一消费者的
效用大小逐一确定不同的价格。
• 在使用第一级价格歧视后生产者
剩余增加了一大块。
• 由于均衡产量有所增加,所以消费
者也得到了一定的消费利益。
Q
B、Second-degree Discriminative Price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体系。

它主要聚焦于解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以及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垄断理论和卡尔·曼格斯特的“机会成本”理论。

1. 垄断理论垄断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早起源之一。

19世纪末,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垄断现象展开研究。

此时,一些领域出现了少数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这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兴趣。

他们试图分析导致垄断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市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垄断理论的代表之一是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他认为,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供给,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他强调了企业规模经济和生产效率对垄断的重要性,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2. 曼格斯特的“机会成本”理论卡尔·曼格斯特是20世纪初期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机会成本”理论对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曼格斯特认为,企业决策是在可用机会边际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

他指出,当市场存在限制竞争的因素时,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机会成本。

这些机会成本会影响企业的决策,进而影响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效率。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包括了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新产业组织经济学和创新与竞争力研究。

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研究者们通过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该范式。

研究者们认为,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上,企业会积极寻求创新、提高效率以及主动控制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绩效。

相反,较为垄断的市场上,企业会通过限制竞争、操纵价格等方式获取超额利润。

2. 新产业组织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2产业组织分析与市场结构知识分享

2产业组织分析与市场结构知识分享

8/22/2020
河南大学
13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A.可竞争市场理论
在存在竞争或者潜在进入者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 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 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 性市场行为,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潜在进入者的“打了就跑”的策略
B.博弈论
河南大学
12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2.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 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
在方法和工具上,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 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
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在不完全市场结构 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研究,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 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
8
二、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产生原因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期对哈佛学派批判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J.stigler),波斯纳
(R.posner),德姆塞茨(H.Demsetz)等。
2.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 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因为新
(3)芝加哥学派和哈佛学派相比,更加注重厂商行为的分析
(4)在政策主张方面,哈佛学派主张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 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芝加哥学派则主张消极的反 托拉斯政策,指出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率即社会 福利的最大化。
8/22/2020
河南大学
1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长途 费率:AT&T,MCI和Sprint
AT&T
MCI
Sprint
变动日期 新费率 延迟月数 新费率 延迟月数 新费率
91年1月 0.228 1 91年7月 0.227 5 92年1月 0.228 0 92年6月 0.227 0 93年3月 0.228 1 93年8月 0.229 93年9月 0.235 0 94年1月 0.256 0
企业之间的竞争被视为竞争的博弈
可竞争理论
如果存在少数其他企业的进入威胁,仅有 少数企业〔或一个企业〕的行业也可能是 很具竞争性的。
第二章. 企业理论
弄明白什么是企 业是研究企业行 为的根底
企业的性质及分类 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边界 企业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异
2.1. 企业的性质及分类 2.1.1 什么是企业
美国7产业的主导厂商的市场份额
领导厂商
sears US Steel Goodyear General Electric Kodak Xerox HarleQDavidson
行业
零售业 型钢 轮胎 冰箱
胶卷 复印机 摩托车
行业份额(%) 比重变化
1962 1982
5
5
0
24 18
-6
29 27
-2
40 53
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 垄断厂商的价格决策和产量决策 几种特定情形的垄断
学习产业组织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产业的 类型。
市场结构:决定一个产业市场竞争或垄 断的程度.
垄断程度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竞争程度
3.1 垄断的定义及成因
一家企业控制了100%的市场分额。 形成垄断的原因:

产业组织理论要点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要点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要点整理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企业竞争行为、市场结构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些要点进行整理。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度集中度反映了市场中企业规模的分布情况。

通常用行业内最大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来衡量,如 CR4(行业内前四家最大企业市场份额之和)和 CR8 等指标。

集中度高的市场往往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少数大企业可能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外观、品牌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存在差异。

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的市场,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价格竞争,通过产品特色吸引消费者。

3、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障碍,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技术壁垒、品牌忠诚度等。

退出壁垒则是企业退出市场时面临的困难,如资产专用性、沉没成本等。

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会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企业的数量。

二、企业行为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1、定价策略企业的定价策略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等。

成本加成定价是根据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价格;掠夺性定价是指企业通过暂时降低价格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然后再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价格歧视则是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2、产品策略企业的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组合等。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3、广告和促销策略广告和促销活动可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4、并购策略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扩张、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目标。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是指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1、资源配置效率考察资源是否在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得到了合理配置,是否存在资源浪费或短缺的情况。

2、生产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