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公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L全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

3.年移动幅度约为10°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即地轴的倾角不变)

详细介绍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 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 —15°、35。一45° 60。一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南北纬30°为无风带。

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同理可推知;地球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中文名

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

30 si&s.耳气压粕_______ :

信风帝

区域就是气压带

30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假设地球表面是平滑、均匀的,气压水平分布表现出纬向带状。地球上的水平气压带有七个,它们是:

①2个极地高压带: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 使空气受冷收缩、积聚,而高空气流辐合,质量

增多,在低空形成的高压带。冬季强度增大,范围扩展;夏季势力减弱,范围收缩。

②2个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各约五度。由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热空气向北移动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冷空气南下(北半球)两者相遇热空气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压而形成的。

③2个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强大高压带,是自低纬高空向极流动的气

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质量辐合形成。它随季节南、北移动达几十个纬度,活动范围约占地球的一半,是对大气环流影响最大的气压带。

④1个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由于终年高温,空气受

热膨胀上升,到高空向两侧外流,引起气柱质量减少,低空形成低压带。全球七个纬向气压带排列规则,而且高、低压带交错分布。

气压带可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南北平移。

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

季偏南。上下移动各约五度。

理解记忆

在理解三圈环流成因的基础上可采用以下简易记法。

一,掌握气压带的分布与名称。气压带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高低压相间。

二,掌握风带名称、分布及风向。相邻两个气压带之间为风带,风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运用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来画风向。风带也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三,高气压带均为下沉气流,晴天为主;低气压带均为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但通过分析三圈环流成因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均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属于热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动力成因。

四,注意上图所绘的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时的风、压状况,而实际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五,假设地表均匀状况,而事实上受海陆分布的

影响,气压带、风带要复杂得多。

移动规律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 5 °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

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 5 °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

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

以在南北纬5° —15°、35。一45、60。一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再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而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七个气压带中,三个低压带,四个高压带。关于风向的确定,主要依据高低气压的相对位置和风带所在的半球(南或北),因为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高压带一定是风的辐散区,而低压带一定是风的辐合

地。

气压带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