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延迟退休方案

2020年延迟退休方案

1.延迟退休将“分步走”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2.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

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3.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2017年男女职工

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

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

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1、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对此表示,总的考虑是,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

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这个方案,将适时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报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李忠说。

2、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

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

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额都超过

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

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

要的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

地省份,国家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

3、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李忠称,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基金稽核征缴,不断提高参保缴费率;二是提高统筹层次,

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在全国范围内

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增强基金的共济能力;三是进一步拓宽基金筹

资渠道。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推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还将采取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划拨国有资产充实

社保基金等方式增强筹资能力;四是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

延迟退休年龄对哪些人有影响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

影响。

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

的女性);

2、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

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

的男性)。

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

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

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1、劳动力供给总量逐步减少

据调查显示,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

2、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至2030年左右,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达

到30%左右。延迟退休年龄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应该允许仍

能工作又不占用社会行政资源的人继续工作。

3、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

关于养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个数据是2012年发布的《化解国

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达

到18.3万亿元。

4、早退休是人力资源巨大浪费

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

延迟退休方案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渐进式原则。他举例说:“5年后你如果是60岁退休,方

案实施后,可能是60岁零3个月;另一个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后

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国家将会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出区别对待的延迟退休方案。

三是事先预告,做好公示。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都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将会公布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具体到每个人会工作到何时退休?比如说,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每年延迟六个月,按照现行的退休框架(女职工50岁、

女干部和男工人55岁、男干部60岁),那么2022年退休年龄将分

别是50.5岁、55.5岁和60.5岁。原本在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

半年。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

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退休

每年延迟几个月,那么到底是几个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长,那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缩短。反之,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短,比如两个月或三个月,那

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比较长。

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对普通大众来说,过渡时间长的话,适应期相对就要长一些;过渡时间短则适应时间更短,到底如何改,这部分

也应考虑民意。

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期养老金

支出大于基金征缴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待遇水

平连续上调,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参保人员中

退休人数增速高于缴费人数;部分地区抚养比较高,负担较重。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2015年前10个月,全

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

额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

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

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

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

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