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处理技术实验四-数字视频特效处理

音视频处理技术实验四-数字视频特效处理
音视频处理技术实验四-数字视频特效处理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

实验室:6102

实验台号:25

班级学号:

姓名:吴前斌

实验日期:2018 年11 月07 日

图1

二、将多段素材进行裁剪根据鼓点(标记部分)拼接

将多段视频素材先进行裁剪,执行剃刀工具(快捷键C),把视频素材分成若干份,按照片段内容的先后(情节)进行重组裁切的视频素材,俩段视频之间的衔接对应的刚刚打下

图3.1 图3.3

图4.1

图4.2

图4.3

片尾部分做一个画面缩放的效果,将播放视频的画面收到手机屏幕上,执行【视频效【边角定位】先裁剪部分片段进行将最后的画面固定到手机屏幕上,通过时间关键帧的调整来控制运动画面缩放的效果,如下图5.1,图5.2:

图5.2

五、对短片进行基础的调色

为了让独白部分的内容增添色彩情感变化的节奏,将俩段基础粗剪好的俩段视频进行调色,用视频过渡做色彩变化,前提是要对画面进行调色分别调出俩种差别大的颜色,

这里是通过黑白和原色进行比较的)执行【颜色】工作区下的【lumetri】擦除效果的话

里提供一个简便的方法),执行【视频过渡】-【擦除】-【划出】在效果控件下调整划出方式为左右即可,如下图6.1、图6.2、图6.3:

图6.1

图6.3

六、视频渲染,导出

基本短片通过前期的粗剪、编排、添加视频效果、运动特效、增加片头片尾以及独白部分、接着进行调色、细节调节就可以进行最后的一步视频的导出,选择【文件】

【媒体】格式这里注意一下默认的avi单一般用到的H.264就够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应

h.264预设为高比特率即可,如下图7:

图7

视频编辑实验报告

视频编辑实验 一.实验题目:电影的设计与制作 二.实验目的: 1.学会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和编辑视频 2.通过实际演练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步骤: 1.拍摄照片和视频素材; 2.导入媒体文件 (1)打开会声会影,单击界面上的“编辑”按钮 (2)单击“导入媒体文件”按钮 (3)选择媒体文件(视频、音频、图片等)所在的路径,选择要导 入的媒体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导入各种素材。 (4)“单击”选中媒体文件,直接拖到视频轨上,单击界面左上方 “预览窗口”中的播放按钮可以预览选中的文件 (5)拖动视频轨上方的滑块可以改变预览窗口中视频进度。 (6)如果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拖动上述滑块至选定的起始位置,单 击预览窗口中的剪刀按钮 (7)同理,选择结束位置,再单击剪刀按钮,如此可将视频剪辑成若 干片段,对于无用的片段可以先选中,然后右键鼠标,单击“删除”。 (8)若要产生快/慢镜头效果,可以选中媒体文件,然后压缩/拉伸文 件即可。 3.转场 选中转场方式,拖至视频轨,放在两个媒体文件之间,单击预览窗口可 以预览其效果。

4.标题 (1)如果需要在媒体文件上添加文字,单击“标题”按钮 (2)选中标题,拖动至标题轨,标题文字可以叠加在画面上。 (3)双击修改标题内容 (4)点“编辑“参数来编辑标题 (5)点“属性“来增加动画效果,设置完毕后单击”应用“ 5.滤镜 (1)选中滤镜,直接拖动至视频轨,叠在目标图片 (2)右击图片,选择“摇动和缩放”,可以使图片产生镜头推拉的效果。 6. 处理视频中的背景声音 法一:(1)右击视频片段,选择“分割音频”。 (2)可以看到声音已经被分离,此时可以右击声音文件,直接删除法二:右击视频片段,选择“静音”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这两种方法都用到了。 7、添加背景音乐 (1)选中音频文件,将文件直接拖至音乐轨即可。 (2)通过上述的剪辑方法对音乐的长短进行剪辑。 8、录制画外音 点击选中声音轨道,点击录制/捕获选项,选中画外音,就可以进行录制了。 9、创建视频文件 (1)单击“分享”,单击“创建视频文件” (2)任选一种格式,导出制作好的视频 四.实验体会: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试用)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简要讲义 适用专业:电气专业 编写人:于云华、何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2015.3 目录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 (3)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4) 实验三: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5) 实验四:触发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7) 实验五:计数器的功能测试及其应用 (8) 实验六:计数、译码与显示综合电路的设计 (9)

实验一:基本仪器熟悉使用和常用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建议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仪器与设备,学会识别常用数字集成芯片的引脚分配; 2、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 3、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测试常用数字集成逻辑芯片的逻辑功能:74LS00,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86等(预习时查出每个芯片的逻辑功能、内部结构以及管脚分配)。 2、采用两输入端与非门74LS00实现以下逻辑功能: ①F=ABC ②F=ABC③F=A+B ④F=A B+A B 三、实验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步骤和内容)主要包括: 1、实验电路设计原理图;如:实现F=A+B的电路原理图:

2、实验真值表; 3、实验测试结果记录。如: 输入输出 A B F3 0 0 灭 0 1 亮 1 0 亮 1 1 亮 四、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情况,简要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注:本实验室提供的数字集成芯片有: 74LS00, 74LS02,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74,74LS90,74LS112,74LS138,74LS153, 74LS161 实验二: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建议实验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视频处理技术

S3 视频处理 S1.1 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信息是连续变化的影像,通常是指实际场景的动态演示,例如电影、电视、摄像资料等。视频信息带有同期音频,画面信息量大,表现的场景复杂,通常采用专门的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 S3.1.1 视频设备 常用的视频设备主要有采集卡(用于采集模拟信号)、1394卡(用于采集数字视频信号)、DVD/CD 刻录机(存储视频)。 S3.1.2 视频格式 1、AVI AVI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 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DV-AVI格式: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2、MPEG MPEG-1制定于1992年,为工业级标准而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带宽的设备,如CD-ROM、Video-CD、CD-i。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对于NTSC制为352X240;对于PAL制为352X288)的图象进行压缩,传输速率为1.5Mbits/sec,每秒播放30帧,具有CD(指激光唱盘)音质,质量级别基本与VHS相当。MPEG的编码速率最高可达4-5Mbits/sec,但随着速率的提高,其解码后的图象质量有所降低。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象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MPEG-2所能提供的传输率在3-10Mbits/sec间,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达720X486,MPEG-2也可提供并能够提供广播级的视像和CD级的音质。MPEG-2的音频编码可提供左右中及两个环绕声道,以及一个加重低音声道,和多达7个伴音声道(DVD可有8种语言配音的原因)。由于MPEG-2在设计时的巧妙处理,使得大多数MPEG-2解码器也可播放MPEG-1格式的数据,如VCD。 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分辨率176X144。 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与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

视频测量技术指导书课程编码103005

“视频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一) 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05 二、实验课程名称:视频测量技术 三、实验项目名称:监视器调整与反射损耗测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四、实验目的 学习图像监视器的日常调整方法。了解反射损耗的意义及对图像的影响,掌握电缆延时法测量反射损耗。通过测量信号的幅度和时间参数,学习使用视频综合测试仪和测试信号发生器。了解2T脉冲参数,了解100%和75%彩条的区别。 五、主要设备 VM700T视频综合测试仪,TSG271测试信号发生器,PVM-14M4E图像监视器。 六、实验内容 1.调整监视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度、色温等参数。 2.测量100%和75%彩条信号。 3.测量2T正弦平方脉冲。 4.使用延时电缆法测量100欧终端电阻的反射损耗。 5.测量反射波延时,估算电缆长度。 七、实验步骤 1.系统连接:被测设备为长电缆和100欧终端电阻。 2.监视器的日常调整: (1)利用PLUGE信号调亮度。 (2)利用阶梯波信号调对比度。 (3)利用100%彩条信号和监视器BLUE ONLY功能调色饱和度。 (4)利用监视器菜单调色温为D93。 3.100%和75%彩条信号测量: (1)使用VM700压差复位“Reset Diffs”功能测量两种彩条的白条幅度。 (2)利用低通滤波器分别测量两种彩条的黄条亮度电平。 (3)利用高通滤波器分别测量两种彩条的黄条色度电平。

(4)计算两黄条亮度/色度电平之间的比值(低比高)。 4.2T 正弦平方脉冲的测量: (1)选2T 正弦平方脉冲和条信号。 (2)测量2T 脉冲的幅度,确定其半幅度。 (3)使用VM700光标功能测量时间,测量其半幅宽。 (4)测量填充副载波脉冲宽度(使用冻结功能)。 5.反射损耗的测量: (1)选2T 正弦平方脉冲和条信号。 (2)取下电缆终接电阻,测量终端开路全反射波幅度A1。同时观察反射波对图像的影响。 (3)电缆终端接上100欧终端电阻,测量反射波幅度A2。代入公式计算: 反射损耗2 1 A A lg 20 ρ dB 6.测量反射波延时,估算电缆长度: 测量入射波A0与反射波A1的时间间隔,估算电缆长度。电缆延时量取每20cm 延时1 ns ,注意反射波A1走了两倍电缆长度。 八、实验结果 1.画出系统连接图,注明仪器及接口名称。 2.说明监视器4个参数如何调整,分别调的是什么(信号/参数)。 3.记录两种彩条信号测量参数,说明其同异处及“75%”的由来。 4.记录两个正弦平方脉冲宽度,说明该2T 脉冲是属于哪个制式(PAL/NTSC )。 5.填充副载波的脉冲是多少T 脉冲。 6.测量并计算100欧终端电阻的反射损耗值,通过观察说明反射波对图像的影响。简要分析反射损耗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7.测量反射波延时量并估算出电缆长度。 执笔人:王世平 实验室主任: 系主任:姜秀华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定稿版

南邮广播电视工程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课 程设计实验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块名称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陈超 指导教师姚锡林 日期: 2016 年 11 月 21 日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软件premiere进行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本文首先就本次实验主题归纳总结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方法,接着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软件工具进行系统介绍,主要涉及实验相关借本操作的详细阐述;接下来两大章节部分先从取材、构思角度详细分析此次课程设计所做的主题内容与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再从具体操作上分步骤、多角度实现视频序列的制作;最后对本次课程设计的体味与收获进行思考。 此次作品《再次出发》电影鉴赏是将导演约翰卡尼的一部经典音乐影视作品利用premiere软件,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了转场特效,关键帧,字幕,音频等功能,并运用多种素材,重新删减编辑,形成一部情节连贯,内容完整、主题明确的电影鉴赏短片。短片的片长时间为9分40秒,大小为720*576,AVI格式,PAL制式(48Khz)。

关键词: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制作;premiere;视频制作;

目录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1) 1.1 电视节目制作一般流程 (1) 1.1.1 前期制作流程 (1) 1.1.2 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2) 1.2 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方法 (2) 1.2.1 ENG方式 (2) 1.2.2 EFP方式 (2) 1.2.3 ESP方式 (3) 第二章 Premiere的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4) 2.1 Premiere概述 (4) 2.1.1 概述 (4) 2.1.2 基本操作界面 (4) 2.2 Premiere的基本操作 (5) 2.2.1 新建项目 (5) 2.2.2 新建序列 (6)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电13)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杨延宁编 延安大学信息学院 2015年5月

前言 数字电路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十分重视。 本实验讲义是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作数字电路实验而设计和编写的。编写时考虑了本专业的现行计划学时、所用教材内容及后续课程内容等。本讲义编写了八个实验,每个实验计划用时180分钟。 一、数字电路实验目的 1、验证、巩固和补充本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本课程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并能正确使用仪器及熟悉基本测量方法。 3、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准备要求 实验准备包括多方面,如实验目的、要求、内容以及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要写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可以简明扼要地写一些要点,而不需要按照什么格式,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内容以逻辑图与电路图(连线图)为主,附以文字说明或必要的记录实验结果图表。在预习报告中要求将逻辑图与连线图同时画出,这是因为,只有逻辑图则不利于连接线路,而只有连线图则反映不出电路逻辑图。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出了问题,不便进行理论分析。特别当电路较复杂时还应将逻辑图与连线图结合起来。 三、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数字电路实验过程的第一步,一般都是连接线路,当线路连接好后,就可以加电进行试验。若加电后电路不能按预期的逻辑功能正常工作,就说明电路有故障,产生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路设计错误。 2、布线错误。 3、集成块使用不当或功能不正常。 4、接触不良。 5、电源电压不符合要求。 在我们的实际实验过程中,故障最多的情况当属接触不良和布线错误。为了使实验能顺利进行,减少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实验过程必须做到仔细、认真、有步骤地进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插集成元件时,应注意校准其所有引脚,使其端、直、等距。然后慢慢插入实验板,以免用力过猛而折断或弯曲集成元件的引脚。并注意集成元件方向,以免倒插。双列直插式集成元件一端具有半圆形定位标记,其下方为第1引脚,上方为最后一个引脚,引脚序号以逆时钟方向递增。 2、在布线之前,最好先对实验所用集成元件进行逻辑功能测试,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实验中因元件功能不正常而产生电路工作不正常。实际上预先检查元件的逻辑功能并不需花费多少时间。 3、布线所用导线为单芯直径约0.6nm的导线,布线时注意导线不要垮接在集成元件的上面,也不要使其交叉连接在空中搭成网状,而应使导线贴近实验板连接,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正交方向走向。 4、布线时应有顺序地进行,以免漏接。连接时,首先连接固定电平的引脚,如电源正负极、门的多余输入端、工作过程中保持高电平或低电平的置位、复位和选通端等。然后再按照信号流向顺序依次布线。 5、对于使用集成元件较多的大型实验,应分块连接,调试,最后总体连接。 在实验电路设计正确的情况下,布好线又经检查后,一般出问题的机率是不多的。并且数字电路中的故障一般比模拟电路中的故障较易检查和排除。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除时,要保持头脑冷静,有分析地逐步进行,避免抱着侥幸心理乱碰,或在几分钟内找不到故障所在,则束手无策,甚至把连线全部拨掉,从头开始,这样太浪费时间。

音视频技术方案

电影院音视频系统 技术方案 启拓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全国热线电话:400 1818 026

一、概述 1、引言 数字电影指的是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是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实现的。 2、发展状况 电影院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 电影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它的每一次进步都缘于科技的推动,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是电影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改进,数字技术的介入,将使电影从制作到表现手法、运作方式、发行方式、播映方式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电影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全球统一的标准,一部影片可以在全球任何影院放映。数字影院发展初期,由于没有标准,各系统不能兼容,阻碍了数字影院成规模发展。在建立统一的数字影院标准的呼声

下, 2002年4月,好莱坞七大电影制作公司宣布成立名为DCI (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 LLC)的组织来共同制定数字电影技术的标准,并鼓励电影院采用数字式放映设备。 2005年7月DCI 《数字影院系统规范1.0》发布,全球数字影院标准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之后,SMPTE DC28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委员会) 以DCI规范为基础,研究和制定数字影院行业标准,迄今为止,超过50%的数字影院标准已经发布。 3、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2月中国开始了发展影院的进程。目前,我国已建成60多家2K数字影院,成为世界上数字电影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发行了《天上草原》、《星战前传Ⅰ》、《哈利波特》、《海底总动员》《太行山上》、《蜘蛛侠III》等十几部数字电影。2002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制定了《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实施。目前,电影科研所还密切追踪国外标准制定组织的进展,参考各项国际规范并结合我国现状及市场需求对已颁布的《电影技术要求(暂行)》进行修改。在城市影院的发展中,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标准。 二、需求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着电影院能给观众带来的更直接逼真视觉传达和舒适身临其境的听觉冲击,从1996年以来,出现了利用双音箱音响系统来产生虚拟环绕声的虚拟环绕声技术。虚拟环绕声主要原理是基于人的“双耳效应”原理和“耳廓效应”原理。它是一种利

浦喆科技音频处理器

音频处理器 品牌:浦喆 是一款高性能、多种音频处理技术高集成的8路输入8路输出的数字音频处理器,采用DSP 音频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声音品质;内置反馈抑制、回声消除、噪声消除等功能,还原高品质声音。主要应用于中大型场所,可以满足远程视频会议、体育场馆、会议中心、礼堂、宴会厅、展厅、多媒体会议、指挥中心等公共扩声系统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 功能特点: 1. 输入每通道:8路平衡式话筒/线路,采用裸线接口端子,平衡接法。 2. 输出每通道:8路平衡式线路输出,采用裸线接口端子,平衡接法。 3. 提供24bit/48KHz卓越的高品质声音。 4. 全功能矩阵混音,提供用户灵活、简单的信号路由操作,路由路径和电平大小可在一个按钮上完成。 5. 面板具备USB接口,支持多媒体存储,可进行播放或存储录播 6. 配置双向RS-232接口,可用于控制外部设备。 7. 配置RS-485接口,可实现自动摄像跟踪功能。 8. 配置8通道可编程GPIO控制接口(可自定义输入输出)。 9. 支持断电自动保护记忆功能。 10. 支持通道拷贝、粘贴、联控功能。 11. Enternet多用途数据传输及控制端口,可以支持实时管理单台及多台设备。 12. 支持通过浏览器访问设备,下载自带管理控制软件;软件界面直观、图形化,可工作在XP/Windows7、8、10等系统环境下。 13. 支持iOS、iPad、Android的手机/平板APP进行操作控制。 技术参数: 1. 输入通道:前级放大、信号发生器、扩展器、压缩器、5段参量均衡、AM自动混音功能、AFC自适应反馈消除、AEC回声消除、ANC噪声消除 2. 输出通道:31段参量均衡器、延时器、分频器、高低通滤波器、限幅器 3. 采样率:48K 4. 幻像供电:DC 48V 5. 频率响应:20Hz-20KHz 6. 总谐波失真+噪声:<0.002% @1KHz ,4dBu 7. 数/模动态范围(A-计权):120dB 8. 模/数动态范围(A-计权):120dB 9. 输入阻抗(平衡式):20KΩ; 10. 最大输出阻抗(平衡式):100Ω; 11. 通道隔离度:1kHz,100dB 12. 输入共模抑制:60Hz,80dB 13. 最大输出电平:+24dBu,平衡 14. 最大输入电平:+24dBu,平衡 15. 工作温度:0℃-40℃ 16. 工作电源:AC110V-220V,50Hz/60Hz 17. 电源功耗:<40W 18. 尺寸(宽x深x高):482×258×45(mm)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3160553.html,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倾力打造的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处理集群和专业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稳定流畅、低时延、高并发的视频直播、录制、存储、转码及点播等音视频的PaaS服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娱乐秀场、在线金融等各行业及企业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发即可打造在线音视频平台。现在,网易视频云总结网络上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 与画质、音质等有关的术语 这些术语术语包括帧大小、帧速率、比特率及采样率等。 1、帧 一般来说,帧是影像常用的最小单位,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段视频的一幅幅图片。电影的播放连续的帧播放所产生的,现在大多数视频也类似,下面说说帧速率和帧大小。 帧速率,有的转换器也叫帧率,或者是每秒帧数一类的,这可以理解为每一秒的播放中有多少张图片,一般来说,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时,那些东西的影像会在眼睛中停留大约十六分之一秒,也就是视频中只要每秒超过15帧,人眼就会认为画面是连续不断的,事实上早期的手绘动画就是每秒播放15张以上的图片做出来的。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视频中有较快的动作时,帧速率过小,动作的画面跳跃感就会很严重,有明显的失真感。因此帧速率最好在24帧及以上,这24帧是电影的帧速率。 帧大小,有的转换器也叫画面大小或屏幕大小等,是组成视频的每一帧的大小,直观表现为转换出来的视频的分辨率的大小。一般来说,软件都会预置几个分辨率,一般为320×240、480×320、640×360、800×480、960×540、1280×720及1920×1080等,当然很多转换器提供自定义选项,这里,不得改变视频长宽比例。一般根据所需要想要在什么设备上播放来选择分辨率,如果是转换到普通手机、PSP等设备上,视频分辨率选择与设备分辨率相同,否则某些设备可能会播放不流畅,设备分辨率的大小一般都可以在中关村在线上查到。 2、比特率 比特率,又叫码率或数据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视频数据量的大小,音视频中的比特率,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和画质就越好;音视频文件的体积就越大,对系统配置的要求也越高。 在音频中,1M以上比特率的音乐一般只能在正版CD中找到,500K到1M的是以APE、FLAC等为扩展名的无损压缩的音频格式,一般的MP3是在96K到320K之间。目前,对大多数人而言,对一般人而言192K就足够了。 在视频中,蓝光高清的比特率一般在40M以上,DVD一般在5M以上,VCD一般是在1M 以上。(这些均是指正版原盘,即未经视频压缩的版本)。常见的视频文件中,1080P的码率一般在2到5M之间,720P的一般在1到3M,其他分辨率的多在一M一下。 视频文件的比特率与帧大小、帧速率直接相关,一般帧越大、速率越高,比特率也就越大。当然某些转换器也可以强制调低比特率,但这样一般都会导致画面失真,如产生色块、色位不正、出现锯齿等情况。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多媒体技术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09教育技术 学号20092299 姓名ljh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2. 多媒体素材采集 3. 片头动画 4. 多媒体制作 5. DVD视频光盘制作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年级班学号姓名李进辉同组姓名实验日期2010年月日成绩 实验一: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一、实验课程名称 多媒体技术 二、实验项目名称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 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相关知识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分析并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 五、主要仪器设备 PC计算机HP PRO20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 动画制作: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 、goldwave 视频处理: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ts Ulead Media Studio 2、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 ⑴新一代的处理器(CPU)。 ⑵光盘存储器(CD-ROM,DVD-ROM)。 ⑶音频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声卡、麦克风、音箱、耳机等。 ⑷视频信号处理子系统。 ⑸其它交互设备。如鼠标、游戏操作杆、手写笔、触摸屏等。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了解了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数字视频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视频技术实验 实验一编程实现块匹配算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并验证: 整象素精度穷尽块匹配算法; 半象素精度穷尽块匹配算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C或Matlab),给定两幅CIF格式(352×288)灰度图像(无色度信号),分别为参考帧(Ref)与当前帧(Cur),对应文件为Ref.dat与Cur.dat。要求: 用整象素精度穷尽块匹配算法与半象素精度穷尽块匹配算法分别求出参考帧中每一个8×8块的运动矢量,搜索范围为±32,结果保存为MV.dat。 根据运动估计结果对当前帧进行运动补偿,求出误差图像,结果保存为Error.dat。 三、实验代码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二编程实现DCT变换与量化

一、实验目的 掌握并验证: DCT变换与逆变换; 量化表设计。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C或Matlab),给定一幅CIF格式(352×288)灰度图像(无色度信号),记为试验帧(Test),对应文件为Test.dat。要求: 对试验帧中每一个8×8的块进行DCT,至少设计两个量化表分别进行量化,对量化后的结果进行DCT逆变换,结果取整为Result图像,并加以显示,体会不同的量化步长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三、实验代码 clc; clear; fid=fopen('F:\Test.dat','r'); ma=fread(fid,[352,288],'uchar'); ma=ma'; figure imshow(mat2gray(ma)); I=ma; II=double(I); T=dctmtx(8); %返回8*8DCT变换矩阵 B=blkproc(II,[8 8],'P1*x*P2',T,T'); %进行8*8分离块的DCT的变换操作 %mask=ones(8); mask1=[16 11 10 16 24 40 51 61 %量化表 12 12 14 19 26 58 60 55 14 13 16 24 40 57 69 56 14 17 22 29 51 87 80 62 18 22 37 56 68 109 103 77 24 35 55 64 81 104 113 92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 学时:64 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专业学生开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 随着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使用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来处理各种媒体在师范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显 得十分重要。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1. 使学生了解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理论 知识; 2. 使学生掌握专业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音视频的采集与编辑操作,并能进行典型 的艺术特效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本课程总授课64学时,在第六学期开设,为考查课程,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实践教学为

32学时。 二.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 第一章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 第二章音频技术概述 2 第三章音频处理 8 第四章视频技术概述 2 第五章视频处理 12 第六章音视频处理技术综合应用 6 实验一音视频软件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2 实验二音频采集与编辑 4 实验三数字音频特效与合成 6 实验四视频采集与编辑 4 实验五数字视频特效 8 实验六音视频处理技术综合应用 8 合计 64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第一章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 1.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 数字音视 频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4. 数字音视频处理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1.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过程; 2.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的技术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3. 了解数字音视频处理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4. 了解常见的音视频处理软件及其功能特点。

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图像增强 1.简述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原理和目的。拍摄一幅较暗的图像,用直方图均衡化方 法处理,分析结果。 原理: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中心思想”是把原始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从比较集中的某个灰度区间变成在全部灰度范围内的均匀分布。也就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素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素数量大致相同。把给定图像的直方图分布改变成“均匀”分布直方图分布 目的:直方图均衡化是图像处理领域中利用图像直方图对对比度进行调整的方法。它通常用来增加许多图像的局部对比度,尤其是当图像的有用数据的对比度相当接近的时候。通过直方图均衡化,亮度可以更好地在直方图上分布。这样就可以用于增强局部的对比度而不影响整体的对比度,直方图均衡化通过有效地扩展常用的亮度来实现这种功能。 Matlab程序如下: clc; RGB=imread('wxf.jpg'); %输入彩色图像,得到三维数组 R=RGB(:,:,1); %分别取三维数组的一维,得到红绿蓝三个分量 G=RGB(:,:,2); %为R G B。 B=RGB(:,:,3); figure(1) imshow(RGB); %绘制各分量的图像及其直方图 title('原始真彩色图像'); figure(2) subplot(3,2,1),imshow(R); title('真彩色图像的红色分量'); subplot(3,2,2), imhist(R); title('真彩色图像的红色分量直方图'); subplot(3,2,3),imshow(G); title('真彩色图像的绿色分量'); subplot(3,2,4), imhist(G); title(' 的绿色分量直方图'); subplot(3,2,5),imshow(B); title('真彩色图像的蓝色分量'); subplot(3,2,6), imhist(B); title('真彩色图像的蓝色分量直方图'); r=histeq(R); %对个分量直方图均衡化,得到个分量均衡化图像 g=histeq(G); b=histeq(B); figure(3), subplot(3,2,1),imshow(r); title('红色分量均衡化后图像');

冈萨雷斯_数字图像处理第3版第4章的习题.doc

4.16 证明连续和离散二维傅里叶变换都是平移和旋转不变的。 首先列出平移和旋转性质: 002(//)00(,)(,)j u x M v y N f x y e F u u v v π+?-- (4.6-3) 002(//)00(,)(,)j x r M y v N f x x y y F u v e π-+--? (4.6-4) 旋转性质: cos ,sin ,cos ,sin x r y r u v θθω?ω?==== 00(,)(,)f r F θθω??+?+ (4.6-5) 证明:由式(4.5-15)得: 由式(4.5-16)得: 依次类推证明其它项。 4.17 由习题4.3可以推出1(,)u v δ?和(,)1t z δ?。使用前一个性质和表4.3中的平移性质证明连续函数00(,)cos(22)f t z A u t v z ππ=+的傅里叶变换是 0000(,)[(,)(,)]2 A F u v u u v v u u v v δδ= +++-- 证明:

000000002()2()002()2()2() 2()2()2()2((,)(,)cos(22)[]222j ut vz j ut vz j u t v z j u t v z j ut vz j u t v z j u t v z j ut vz j u F u v f t z e dtdz A u t v z e dtdz A e e e dtdz A A e e dtdz e e πππππππππππ∞∞ -+-∞-∞ ∞ ∞ -+-∞-∞ ∞∞+-+-+-∞-∞ ∞∞+-+-+--∞-∞==+= +=+? ??? ????) 00000000(,)(,)22[(,)(,)]2t vz dtdz A A u u v v u u v v A u u v v u u v v δδδδ∞∞+-∞-∞=--+++=--+++?? 4.18 证明离散函数(,)1f x y =的DFT 是 1,0 {1}(,)0,u v u v δ==??==? ?其它 证明:离散傅里叶变换 11 2(//)00(,)(,)M N j ux M vy N x y F u v f x y e π---+===∑∑ 11 2(//) 00 11 2(//) 00 {1}M N j ux M vy N x y M N j ux M vy N x y e e ππ---+==---+==?==∑∑∑∑ 如果0u v ==,{1}1?=,否则: 11 00{1}{cos[2(//)]sin[2(//)]}M N x y ux M vy N j ux M vy N ππ--==?=+-+∑∑ 考虑实部,11 00 {1}cos[2(//)]M N x y ux M vy N π--==?=+∑∑,cos[2(//)]ux M vy N π+的值介于 [-1, 1],可以想象,11 00 {1}cos[2(//)]0M N x y ux M vy N π--==?=+=∑∑,虚部相同,所以 1,0 {1}(,)0,u v u v δ==??==?? 其它 4.19 证明离散函数00cos(22)u x v y ππ+的DFT 是 00001 (,)[(,)(,)]2 F u v u Mu v Nv u Mu v Nv δδ=+++--

视频流媒体实验报告

湖南大学开放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记分 实验名称视频流媒体采编网络播放演示实验 时间 2010年 10 月 26 日 上午()下午()晚上() 预习思考题 1.什么是流媒体?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流媒体? 2.初学者使用摄像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目的 了解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及视频素材的采集、编辑过程;掌握视频素材格式转换的方法、流媒体传输原理及其运用。 实验原理流媒体的传输原理: 实现流式传输需要使用缓存机制。因为音频或视频数据在网络中是以包的形式传输的,而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数据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到达客户端所需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有可能会出现先发的数据包却后到。因此,客户端如果按照包到达的次序播放数据,必然会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使用缓存机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客户端收到数据包后先缓存起来,播放器再从缓存中按次序读取数据。当传输流数据时,需要使用合适的传输协议。在实际的流式传输方案中,TCP协议一般用来传输控制信息,而实时的音视频数据则是用效率更高的RTP/UDP等协议来传输。 目前实现流媒体传输主要有两种方法: 1、顺序流传输 顺序流传输采用顺序下载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下载的同时用户可以在线回放多媒体数据,但给定时刻只能观看已经下载的部分,不能跳到尚未下载的部分,也不能在传输期间根据网络状况对下载速度进行调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就可以发送这种形式的流媒体,而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的支持,因此也常常被称作HTTP 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于高质量的多媒体片段,如片头、片尾或者广告等。 2、实时流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保证媒体信号带宽能够与当前网络状况相匹配,从而使得流媒体数据总是被实时地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现场事件。实时流传输支持随机访问,即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者后退操作来观看前面或者后面的内容。从理论上讲,

数字视频实验一、二

实验一:读取YUV视频文件学时安排:2 实验类别:课内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熟悉MA TLAB软件开发环境,了解YUV色彩模型,编写MA TLAB程序读取YUV 格式视频文件及各分量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函数,在MATLAB编程环境下,实现YUV序列图像及各分量数据的读取。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运行MA TLAB集成开发环境,编写MATLAB程序读取YUV视频文件,对YUV各分量进行提取、观察和比较。 2.编写RGB和YUV视频文件转换程序 3.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读取YUV格式视频并提取分量 1)读取YUV格式文件 程序如下: %?áè?YUV??ê????tD??¢ function YUV_ReadShow(filename,frameNumMax,formatT) if nargin==0 frameNumMax = 100; formatT = 'qcif'; %yuv??ê????tààDí filename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à??\akiyo_qcif.yuv';%'foreman.qcif';%YUV??ê????t end % 3?ê??ˉ????ê? switch formatT case'qcif' H = 144; % ?? W = 176; % ?í case'cif' H = 288; % ?? W = 352;% ?í otherwise H = 480;% ?? W = 720;% ?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