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层的伤害与防治-最新文档
浅析低渗透油田储层保护技术

浅析低渗透油田储层保护技术【摘要】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低渗油藏在整个油气资源中的占得的比重越来越大,低渗油藏是未来油气田开发的主战场。
但由于低渗油藏一般具有储层物性差、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开发难度大,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储层的保护,避免储层损害对于提高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论述了在低渗油藏钻井、完井、试油、储层改造中相应的保护技术,以期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高指导。
【关键词】低渗储层保护钻井完井试油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近年来国内外发现了一大批低渗透油气资源,并且在每年新探明储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低渗透油田的产量在原油总产量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从2006年的34.8%,到2008年增长为37.6%。
总体来看:低渗透油田具有分布分散、储量丰富的特点。
虽然开发难度很大,但从资源储量来分析,低渗透油田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
从目前的低渗透油田的生产实践来看,低渗透油田具有不同于中高渗油藏开发的特点,低渗透油田的自然产能低,单井产量有的不及中高渗油藏的三分之一,一般需要进行压裂增产,此外还存在产量递减快,注水压力高,有的注水压力甚至高于底层破裂压力,以至于“注不进”,开发难度大。
低渗油田本身的渗透率就很低,若不开展储层保护,钻井、完井、试油、储层改造等作业将给后续开发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研究低渗透油田的储层保护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低渗油藏特点(1)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孔喉微细,油水渗流阻力大,油水界面性质明显,渗流规律复杂。
当喉道半径很小时,流体通过喉道的压力梯度与渗流速度的关系曲线可分为两部分:非线性部分和线性部分。
原油通过很小的喉道流动时,将出现压力梯度。
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在低渗油藏中,流体产生流动时的临界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的渗透率、流体性质有关。
储层的渗透率越低,流体的粘度越高,则相应的临界启动压力梯度也越大。
(2)应力敏感性。
低渗透油田地质开发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低渗透油田地质开发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摘要:石油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石油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油田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快,一些高渗透以及易于开采的油田几乎已经快被开采殆尽,于是人们便把目光放在了那些低渗透的油藏当中。
开发低渗透的油田的难度往往比较大,要想达到理想的开发效果比较困难。
本文对影响低渗透油田稠油地质开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关键词:低渗透;地质开发;因素;对策1.影响低渗透油田地质开发的因素1.1地神油层、油层渗流能力差低渗透油田难以开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油层的空隙比较细小,平均的直径只有三四十微米这么大,加上空隙比原油的表面积还有原油边界层的厚度稍微大一些,所以就会使得渗透率非常低,在进行开采的时候就会很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1.2渗流的规律低渗透油田在开采的时候具有启动压力梯度,这个并不符合定西定律的特点,低渗透油田在表面的分子力作用非常强烈,而且原油的边界层也比较厚。
启动压力梯度指的是原油的渗流直线段的延长线还有压力梯度在坐标轴的交点,延长线通常不会经过原点,这也就说明了渗透率非常低,在开采的时候启动压力梯度很大。
1.3弹性能量低渗透油田的弹性能量一般采收率都比较小。
造成弹性能量不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油田储层渗流具有较大的阻力,而且连通性也很差。
在进行开采的时候消耗的天然能量会造成弹性能量压力还有产量下降得非常快,进而使得原油的生产还有管理都比较被动。
1.4油井注蒸汽效果缓慢在启动的过程中压力也会逐渐升高,进而使得注蒸汽井附近的地层压力也会出现相应的上升,在注蒸汽井的周边就会出现一个高压的区域,然后注蒸汽井周围的实际压力就会和泵压之间出现失衡的情况,最终就会发生停止蒸汽注入的现象。
所以在实际的开采当中,有些油井就是因为停止注入蒸汽而不得不停止开采,有的油井会采取间歇性的注蒸汽方式来进行开采,但是实际的开采效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储层伤害机理分析及油层保护配套技术研究

54一、低渗透油藏储层伤害分析1.固相颗粒堵塞原因。
(1)中低渗区块黏土含量普遍较高,油井在开采过程中,地层中的黏土颗粒及其他机械杂质会随着油气运移而移动,这样在油井的近井地带会发生固体颗粒的堆积使储层发生堵塞,阻碍流体的流动,降低储层渗透率,导致油井产量下降。
(2)由于开发过程中时常采取维护性作业及进攻性措施,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能污染储层的固体颗粒及机械杂质,这些物质沉积在射孔炮眼周围或随滤液进入储层,在孔喉半径较小的地方沉积引起堵塞,造成地层的有效渗透率下降。
中低渗油藏由于地层孔道相对较小,固相颗粒容易在地层小孔喉处发生堵塞,且一旦发生固相颗粒的堵塞,就会导致固相颗粒越聚越多,将地层孔道堵死,造成地层渗透率急剧下降。
2.有机物沉淀堵塞。
中低渗区块注水系统很不完善,地层能量损失无法得到有效弥补,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采,这样在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就呈现逐渐下降的状态,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原油发生脱气,原来的流体平衡被破坏,原油中的蜡和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析出,并沉积下来,形成有机物沉积堵塞,降低地层的渗透率。
由于部分中低渗区块黏土含量都比较高,有机物堵塞多伴随黏土堵塞发生,黏土的存在会加剧流体平衡的破坏,导致有机物析出沉淀加剧,同时有机物会吸附在黏土表面,将黏土颗粒间的缝隙完全堵死,两者结合会导致堵塞加剧,最终地层堵塞率在80%以上。
3.水敏。
中低渗区块岩性成分复杂,储层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钙质,钙泥质含量较高。
储层黏土矿物组合多为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
通过对岩心取样分析,主要中低渗区块为中水敏。
地层中的黏土矿物由微小的片状或棒状硅铝酸盐矿物组成,主要结构是硅一氧四面体和八面体,结合方式与数量比例不同,使黏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水敏特性。
水敏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
强水敏矿物中的硅、铝常被其他阳离子所取代,造成正电荷不足,负电荷过剩,因而产生了带负电荷的表面,能吸引流体中的极性水分子,矿物的表面水化能撑开晶层,导致黏土矿物的体积膨胀。
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我国低渗透储层非常的丰富,但是低渗透储层的开采难度比较大,所以了解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对提高采收率非常有帮助,也是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重点,应该对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改善我国现有的开采技术和方法,实现我国石油能源的重复利用。
标签:低渗透油层;渗流特征;油田开发目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能源在社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功能,受到了世界上许多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实现油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越来越重要,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石油能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想要增加石油的开采量,需要提高了石油开采的规模和强度,但是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渗流特征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才能提高开采效率,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才能帮助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开采。
1低渗透储层的渗流特征低渗透储层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非达西渗流特征具有两种特征曲线,在低压力梯度范围内低渗透储层中的渗流量与压力梯度呈线性关系,在高压力梯度范围内低渗透储层中的流量与压力梯度呈拟线性关系。
1.1启动压力梯度在低渗透储层渗流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含渗透率、孔隙度和流动速度等影响,但是在这其中还会有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这个影响因素是油田开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当启动压力梯度比较低时会造成油田原油不流动的情况出现,因为原油不能克服这种阻力,导致原油不会出现流动,如果说启动压力梯度比较大,则说明该储层的自然产能比较低。
通过对启动压力梯度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发现,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值和渗透率有关,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公式,利用不同的渗透率来决定启动压力梯度,该方式也是形成非达西渗流的主要机理。
1.2流动孔隙数在整个低渗透储层中存在无数个细小孔隙,其中流体的流动具有启动压力。
孔隙越大,则需要的启动压力越小,孔隙越小则需要的启动压力越大。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随着我国石油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随着石油开采研究的深入,开采的难度也日趋增大,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开发价值非常高,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储层受到损害,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来进行解决,钻井液保护技术在这一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必须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标签: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钻井液保护技术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开发价值非常大,并且此储层具有黏土多、孔隙小、非均质性强以及渗透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入井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会使气藏储层造成各种损害,从而使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加大,如若不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会形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本文主要通过对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钻井液的保护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
1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主要的损害特征分析1.1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反凝析损害反凝析这种现象一般出现于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试井和试采过程中。
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会导致凝析气藏在开采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损害,从而使气藏储层的渗透能力得到降低。
反凝析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重要的作用机理,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反凝析损害在压力降速最迅速的区域内发生,通常来讲近井筒较为容易出现,并且在油气开发的过程中,压力降速会降到露点之下,这个时候会开始形成液态物质析出,并且井底在流压方面也会得到下降,并且降低到小于露点压力;其次,这种情况形成之后,井筒区域就会存在凝析油的出现,当凝析油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会超过相应的临界值,这时地层中就形成了油气和油液混合渗流的这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附加的阻力,致使凝析气藏储层产生低渗透的效果,最后导致储层反凝析的损害。
1.2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的敏感性损害这种敏感性损害与储层地质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地质因素及措施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地质因素及措施摘要:随着油田开采,低渗透油田的储量在我国油田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天然气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不仅保证了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石油产量的稳步增长。
勘探开发的进程进一步加深,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因素不断暴露出来,不仅影响着石油行业开发的经济效益,更是为石油气的开发埋下了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主要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进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因素;注水;井网前言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特殊油田,这种油田的特點是采油及注入剂注入都相对困难,最终采收率低。
一般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技术瓶颈在于储层物性较差,还有可能存在天然裂缝,导致渗透环境更加复杂,大大降低了产能。
目前低渗透油田渗流阻力大、产能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
因此,研究合理的开采技术对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1)油藏类型单一我国低渗透油田属于常规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为主,主要为弹性驱动油藏。
(2)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总体上看,岩屑含量高、粘土或碳酸盐胶结物较多是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普遍现象。
据统计,低渗透油田油层孔隙度分布而言,平均孔隙度10%-20%。
(3)孔喉细小,溶蚀孔发育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以粒间孔隙为主,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粒间孔隙都发育,但溶蚀孔隙相对较发育,另外还有微孔隙,晶间孔和裂隙孔。
低渗透储层以中孔、小孔为主;喉道以管状和片状的细喉道为主,根据大量低渗透油田砂岩储层的统计,喉道半径一般小于1.5μm,非有效孔隙体积在整个孔喉体积中所占比例较大,直接影响储层的渗透性.(4)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主要是由于水进、水退形成储层纵向上的沉积旋回规律而造成储层不同微相之间的储层物性差异。
层内非均质性受沉积韵律的变化和成岩作用而表现明显的不同。
低渗透油藏欠注井注水难点分析及防治措施

低渗透油藏欠注井注水难点分析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1-10-18T00:59:27.67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8期作者:张华[导读] 低渗透油藏区块分布较多的欠注井张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 262700摘要:低渗透油藏区块分布较多的欠注井,该类油藏的高比例也反映出低渗透油藏对入井液的高要求,同时也说明欠注井治理的难度。
低渗透油藏欠注井陆续实施过多种增注措施,目前并没有十分高效、长效油层改造技术。
为此,针对低渗透类型油藏中欠注井占比高的问题,在详细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欠注井注水开发面临的难点基础上,在油价下降、成本压缩的形势下,通过源头水质把关、稳定沿程井口、强化预警、优选增注工艺等措施,围绕欠注井针对性增注、预警井恢复注水、正常注水井精细管理开展工作,降低欠注率。
技术上优选药剂配方和方案设计,推进技术集成,降低措施成本,实现了有效低渗透油藏欠注井有效控制的目标。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难点;防治措施前言面对油价长期低位运行的严峻形势,采油厂采系统人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思想上摈弃“重油轻水”,行动上践行“油水并重”,坚持“注水优先,以水促油”的技术路线不动摇,在增量不足、投资规模减少的情况下,加强注采管理系统精细管理,强基固本,强化注水结构调整,突出注水质量,促进注水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
1低渗透油藏欠注井注水难点1.1油藏物性复杂低渗特低渗油藏孔喉半径小、吼道细,即使缓慢的结垢、少量的固体悬浮物或者轻微的油层敏感对其影响也很大;渗流阻力大,启动压力高、压力传导慢,易在近井地带形成高压区,有效注水难度大;排液不彻底的井残余油形成的分散油滴会产生严重的贾敏效应,导致注水压力进一步升高。
1.2注水水质要求高低渗特低渗油藏对注入水水质要求高,按照悬浮物粒径与储层孔喉的匹配关系,悬浮物直径在平喉直径的1/3到1/7会在孔喉内聚集形成堵塞,因此虽然水质标准要求特低渗油藏悬浮固体含量小于≦1mg/l,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1μm,但实际上即使达到此标准仍不能满足油藏需求。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对低渗透油藏进行深入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然而,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实施油层保护技术,以确保油田资源的持久开采。
本文将探讨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油层保护技术的必要性(1)水侵蚀:注入的水可能导致原本存在于油层中的油被水冲出,从而损失油田资源。
(2)油水混合:如果注入的水质量不合格,可能与地下油层中的油混合,导致地下油层的污染。
(3)地质破坏:高压注水可能导致地下地质构造的破坏,对地下油层及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油层保护技术对于低渗透油藏的长期开发至关重要。
2.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水质量控制:通过加强注水水质监测、提高注水过程控制精度等措施,确保注入水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地下油层的受损。
(2)注水量控制:根据不同油层的特点,合理控制注水量,避免地下油层因过量注水而受到损害。
(3)油水分离技术:利用油水分离设备,将地下油层中的油和注入的水充分分离,减少油水混合的可能性。
(4)地质监测技术:通过地质勘探和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地下地质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保护油层的完整性。
3.油层保护技术的改进建议尽管油层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改善油层保护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科研合作:不同单位、学科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技术的跨界创新,为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2)完善监测手段:开发更加精准、灵敏的地下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下油层的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3)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通过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规范油田开发行为,保护地下油层资源。
(4)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油层保护技术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油层保护技术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层的伤害与防治
面我们首先分析下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对低渗透性油
田到底有哪些潜在损害。
这些潜在损害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呢?研究发现对低渗透性油田的损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油层本身具有一些的因素如岩石表面特性、敏感物矿物等等导致油层渗透率降低,致使油层遭到损害。
另一类是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如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钻井、射孔、酸化等等,导致对低渗透性油田的损害。
面我们具体分析下对低渗透性油田造成损害的这些因素。
1 油层本身具有一些潜在的损害因素
1)低渗透性油田储层渗透能力低,油层薄井点平均空气
渗透率和平均有效孔隙度都比较低,由于油层物性差,油井自然产能低或根本无自然产能,必须压裂改造才能出油。
这样就会对油层产生一定的损害。
2)粘土矿物质点微小、比表面积大,是低渗透砂岩储层
的重要胶结物,其存在和发育对低渗透性油田储层性质(特别是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大影响。
同时,粘土矿物通常会在颗粒或孔隙表面生成,在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易与入侵流体发生比较强烈而快速的物理化学反应,发生膨胀、运移、水化、溶解等反应,使储层容易呈现水敏、酸敏、速敏等特性,对油藏开发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 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低渗透性油田的损害
2.1射孔过程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
在射孔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是相当大的!如射孔过程中,井内液柱压力过大或者说液体性能比较差,通过射孔孔眼进入到油层的深层部位就会对油层产生巨大的损害。
还有就是射孔?的碎小物体很容易堵塞射孔的孔眼,造成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2.2压裂过程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
压裂过程中很容易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对油层的损害,这种损害一方
面会大大降低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另一方面还会损害储层本身的渗流能力。
那么压裂过程中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对油层的破坏呢?比如压裂液性能不符合要求和压裂工艺的不当,压裂过程中必然会留有压裂液残渣,这些残渣会大大损害填砂裂缝导流能力。
压裂后不及时排液,压裂液的滤液长时间在地下停留也会造成对油层的巨大破坏,对岩心的渗透率的伤害非常巨大。
2.3酸化过程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避免不了要对储层做酸化处理,酸化后很容易会释放出大量微粒,继而溶解释放出的这些离子会发生大量的沉淀,将对储层的流通通道造成堵塞。
从而会削弱后期的酸化效果,甚至会导致酸化已失败告终。
而且对于孔渗条件差的低渗透率低的储层也会有极大地破坏作用,导致油水界面张力降低。
2.4井下作业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
井下作业过程中对储层的污染主要源于井液污染,有些井液
性能不太好,滤失量高,不能适应储层不同压力变化,从而造成对储层的损害。
上面分析了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原因,下面我们主要谈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低渗透油层。
2.4.1 射孔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1)选用如89 弹、102 弹、127弹等新型无杵堵、穿透能
力又强的聚能射孔弹。
1)射孔过程中要选用性能比较好、不容易堵塞射孔孔眼
的射孔夜,还有就是射孔液要不容易与地层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不容易损害地层性能。
3)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积极改进相关的工艺技术,如
采用先进的油管传输射孔工艺和负压射孔工艺等,提高射孔技术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2.4.2 在压裂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技术措施
1)选用如蚕豆粉等这些性能比较好,残渣低,滤失量小
的压裂液。
2)压裂后要及时返排压裂液,使压裂液在地下停留时间
降低到最短时间内,而且要把压裂液彻底的返排干净,把对油层的破坏降低到最低。
2.4.3 酸化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对于酸化过程中容易造成沉淀,防止沉淀伤害储层而采取的措施有:对PH值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可在酸液中加入适量的助排剂,以及要及时而彻底的排酸。
2.4.4并下作业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要想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将对储层的损害降低到最低就需选用优质性能的洗井液,这种洗井液需流变性好,配置相对简单,对储层伤害比较小。
对于压井液的选用需选密度可调,能适应储层不同压力的变化,渗透率恢复值较高的等等。
2.4.5优化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需要经过缜密的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开采方式,已达到较高的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一般采用初期利用天然能量开采,选择适合时机补充能量开发。
一般都是采用注水方式补充能量开发,这样根据油藏特点周期注水可以有效的改善开发效果。
2.4.6大力推广先进的油层保护技术
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我们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油层保护技术,防止油层遭到损害。
通常在完井作业时,采用比水的密度还低的压井液和固井水泥,以达到保护油层的自然产能,对油层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4.7建立相关的油层伤害机理和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
国内需结合油区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伤害机理和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发展并建立相关的微观机理研
究与宏观模拟实验相结合、相关的实验与专家系统分析相结合、科学的室内研究与油田现场实施相结合的研究路线与配套研究技术。
这样可以有效的对油层的实际保护行动具有了科学的指
导。
随着石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对石油的合理科学的开采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目前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高科技设备,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力度和提高开采效率,使得低渗透油田的产量占石油总产量的比例越来越大。
我们在科学开采低渗透油田的同时,科学合理的保护低渗透油田,相信将会对我们油田的未来开采之路以及将来的人们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