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思想文化会考复习学案有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思想文化会考复习学案有答案

必修三思想文化会考复习学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考点1、一、春秋战国(先秦)“百家争鸣”

一、含义:战国时期,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针对宇宙、社会的各种问题进行解释,发表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

2、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三、诸子百家

1、儒家:春秋:孔子,战国:孟子和荀子;

2、道家:春秋:老子,战国:庄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代表作是《老子》又名《道德经》。

①主要思想:

A、世界本原:“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B、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政治: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②身份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庄子:名周,代表作是《庄子》。

①主要思想:

A、“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

B、“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

C、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3、墨家:墨子,名翟,代表作是《墨子》。

①主要思想:

A、兼爱、非攻;

B、尚力;

C、反对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②身份地位: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③影响: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4、法家:战国:韩非子,代表作是《韩非子》。

①主要思想:

A、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B、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

C、主张“法治”

②身份地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5、兵家:春秋:孙子(兵圣),战国:孙膑;

(1)孙子:名武,春秋时期齐国人,代表作《孙子兵法》;

(2)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代表作《孙膑兵法》

(四)百家争鸣的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考点2: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孟子、荀子

1、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代表作是《论语》。

(1)主要思想主张及成就:

①核心主张:

A、“仁”:“仁者爱人”;方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礼”:“克己复礼”;方法——“正名”;评价:体现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②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

④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

B、“因材施教”;

(2)影响:

①对当时: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求,未受重视;

③对后世:传统文化主流;

2、奠基人——孟子:春秋时期邹国人,名轲,代表作是《孟子》。

(1)主要思想主张:

①政治:“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②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③“养浩然之气”和先义后利的精神品格。

3、百家集大成者——荀子:名况,代表作是《荀子》。

(1)主要思想主张:

①天人观:“致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礼法并施”。

(2)评价: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

1、西汉初的治国思想——黄老之学

(1).兴起的原因

①汉初,百废待兴,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盛行的时间: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3)内容:无为而治

(4)评价:

①积极: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西汉政权。

②局限: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独尊)

(1)原因

①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不适用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董仲舒改造、发展儒学。

③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董仲舒的新儒学:

②主要内容:

A、“天人感应”学说。(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B、“君权神授”。(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

C、提出“大一统”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标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P13末段)

(1)对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2)对文化: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传统文化主流;

三、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1、宋明理学形成背景:

(1)“三教并立”、“三教合一”;儒学出现危机。

2、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颐、程颢;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

(2)特征: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形成理学。(宋代出现的新儒学)(3)主要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世界的本原是“理”。(儒家伦理道德。)

②方法论:格物致知。

③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陆王心学:

(1)陆九渊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方法论:“发明本心”(内心的反省求理。)

(2)王阳明思想主张:“致良知”。

4、理学的影响:

①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②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