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TDI第三代高压共轨工作结构原理

发动机TDI第三代高压共轨工作结构原理
发动机TDI第三代高压共轨工作结构原理

奥迪A6L柴油发动机TDI第三代高压共轨工作结构原理

采用共轨喷射系统的3.0I-V6-TDI发动机是Audi公司新一代V型发动机中的第四种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结构紧凑,总重约220kg,堪称目前最轻巧的V6柴油发动机。本文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该款发动机的结构。

一、机械构造

1、曲轴箱发动机缸体由GGV-40(蠕虫状石墨铸铁)制成(如图1所示),汽缸间距为90mm (以前是88 mm)。汽缸孔壁采用紫外线光子(UV-Photonen)珩磨工艺制造,这种工艺有助于增强耐磨性并减少初始阶段的机油消耗。

紫外线光子(UV-Photonen)珩磨工艺是在珩磨后再用激光束对汽缸镜面进行的精加工。高能量激光束会以毫微(10-9)量级来熔化仍然突出的金属尖点,这样加工后,就可以立即形成光滑的汽缸镜面(以前需通过活塞的工作才能形成)。

2、曲柄连杆机构

曲轴用调质钢锻造而成,通过4个轴承支承在一个主轴承框架内(如图2所示)。分体式梯形连杆用一个飞溅轴承(上部)和一个三元轴承(下部)固定在曲轴上。

3、活塞

这种箱式活塞(如图3所示)没有用于气门的凹槽,但活塞的中央有一个凹坑,活塞通过环形沟槽经机油喷嘴得到冷却(与3.3I-V8-CR一样)。

4、机油泵

新一代V6发动机上装有可靠的双中心式机油泵,该机油泵由链条经一根六角轴驱动(如图4所示)。

5、凸轮轴

两根凸轮轴(如图5所示)是用精密钢管制成的,凸轮环和两个钢堵是用IHU(内高压成型)法制成的。排气凸轮轴由进气凸轮轴经圆柱齿轮来驱动,该圆柱齿轮是直齿齿轮(以前的圆柱齿轮都是斜齿齿轮)。使用这种辊式凸轮推杆对改善噪音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该推杆与凸轮轴驱动齿轮(已张紧且无间隙)一起可以起到降低配气机构噪音的作用。

另外,该配气机构具有齿面间隙补偿功能(如图6所示)。排气凸轮轴上的圆柱齿轮(从动圆柱齿轮)是双体式的,宽的圆柱齿轮是热压到凸轮轴上的,其前面有三个斜面;窄的圆柱齿轮上有与此相应的凹槽,并且可以在径向和轴向移动。碟形弹簧可以产生一个轴向力,与此同时通过斜面将轴向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这会引起这两个从动圆柱齿轮相互错开一点,于是就可以形成间隙补偿。

V6发动机的新一代传动机构(如图7所示)是通过链条来实现的,因而也就取消了齿形皮带,这样就可以在更多的车型上使用短结构形式的发动机。这种链条传动机构是单排套筒链,布置在变速器一侧,链条传动机构有:中央链条(传动机构A),从曲轴到中间齿轮;右侧和左侧汽缸盖上的进气凸轮轴各有一根链条(传动机构B+C)。还有一根链条是从曲轴到机油泵和平衡轴(驱动机构D)。每根链条都有自己的液压弹性链条张紧器及链条导轨,具有免维护且在发动机寿命内不必更换的优点。

7、进气管

进气管(如图8所示)上集成有节流阀,该阀可进行无级调节,这样就可以使得进气状况按照当前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与排放、油耗和扭矩/功率相适应。节流阀调节器上有电位计,它向发动机控制单元报告节流阀的位置。

节气门和节流阀在超速运行状态时会被打开,以便检查空气流量计并调整λ传感器。带有电动节流阀调节器的进气歧管,为了使扭矩输出和燃烧状况达到最佳状态,在负荷较低时关闭涡旋通道可以增强涡旋运动; 在负荷较高时打开涡旋通道有助于汽缸更好地充气。在发动机启动时,节流阀被打开,且在怠速时才关闭(在占空比约为80%时)。从怠速转速直到约2750r/min(在占空比约为20%时),节流阀一直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另外,在无电流以及超速状态时,节流阀也是处于打开状态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更换了节流阀调节器,那么必须进行节流阀调节器与节流阀的适配;如果是两辆车之间的互换,那么节流阀也必须更换。

8、VTG涡轮增压器

为了能保证涡轮增压器在较低转速时做出快速响应,其导向叶片是通过一个电动调节器来实

现调节的,这就能实现导向叶片的准确定位,从而达到最佳的增压压力。

另外在涡轮壳体内的涡轮前部还集成了一个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增压空气的温度,发动机管理系统利用这个信息可以防止涡轮增压器过热。当温度超过450℃时,还可以启动颗粒过滤器的还原功能。

涡轮增压器在小负荷、低转速的情况时,处于可控调节状态,以便快速产生增压压力;大负荷、高转速的情况下会被调节,以便将增压压力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9、废气再循环

为了能提高废气再循环流量,安装了一个废气再循环阀,该阀控制进气管内的废气再循环流量。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接口在叉形管内,这个叉形管将两侧的汽缸汇集到排气一侧。这是一个高压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也就是说:废气再循环压力总是高于进气管压力的。进入进气管内的废气气流与吸入的空气气流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就可以使得新鲜空气与废气均匀而充分地混合。为了能有效减少废气中的颗粒和氮氧化物(NOX),在发动机暖机时,废气由一个冷却器来冷却,该冷却器内部充满流动的水且可由开关控制。

发动机冷机状态时,旁通阀打开(如图10所示),废气再循环直接进行,以便能以最快速度加热催化净化器;发动机暖机状态时,旁通阀关闭(如图11所示),废气被强制通过用水来冷却的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10、λ调节

这是第一次在Audi柴油发动机上使用了λ传感器(如图12所示)。这种λ传感器就是汽油发动机上使用过的宽频带λ传感器,其特点是在整个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均可接收λ信号。通过λ传感器可以调节废气再循环流量并校正烟雾排放。λ测量值(约1.3或更稀)可将废气再循环率调节到烟雾排放极限值,从而提高废气再循环率。

λ调节也用于验证空气流量计信号的可信性(HFM),空气流量是采用一个计算模式根据λ值计算出来并与空气流量计值相比较的。这样就可以对整个系统(废气再循环、喷射、供油始点)进行校正。

如果λ信号发生故障,自诊断系统就会记录一个故障代码,同时指示灯(MIL,即多功能指示灯)亮起。

11、预热装置

这种预热装置(如图13所示)称为柴油机快速启动系统,它采用新型的陶瓷预热杆,该预热杆可在2s内达到1000℃,这就保证了该款发动机可以像汽油机那样快速启动,而不会再出现一般柴油机的那种“1min的延迟”。为了减轻车上电源的供电负荷,这种预热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和相位偏移的方式来启动。奥迪A6L柴油发动机TDI第三代高压共轨工作结构原理(三)

二、燃油供给系统新款奥迪A6L 3.0I-V6-TDI型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采用了Bosch (博世)公司的第3代共轨技术,如图14所示。该系统配有一个由齿形皮带驱动的高压泵,左、右气缸座各有一条分配管。喷油压力提高到了1600bar(1bar =100kPa),比以前的第二代共轨系统提高了250bar。

1.压电喷油阀

新一代共轨系统上最重要的改进就是燃油喷射系统采用了如图15所示的压电喷油阀(Piezo-喷油阀)。这种喷油阀是利用压电效应来控制的。压电效应是指当离子构成的晶体(电气石、石英、酒石酸钾钠)发生变形时,会产生一个电势。压电效应也可以反过来用,即加上电压后晶体会被拉长。

采用压电喷油阀的好处在于:每个工作行程可产生多个触发周期;大大缩短多个喷油阀之间的切换时间;可以产生很大的力以对抗共轨压力;燃油卸压时可精确地控制行程;触发电压为110~148V,这取决于轨道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维修时,如果更换了喷油阀,则必须对喷油阀进行与喷射系统匹配的操作,同时,还要进行喷油量对比(IMA)试验。

喷油阀中的液力转换器(连接模块)将执行元件模块长度的增长转化为液体压力和位移,然后作用到切换阀上。连接模块(如图16所示)的作用就像液压缸,它的上面通过压力调节阀总是作用有10bar的燃油压力,该压力使这个液压缸反向运动。如果没有这个反向压力,则喷油阀就会失效。燃油在连接模块中的连接活塞 A和阀活塞 B之间起压力缓冲垫的作用。当喷油阀有动作但不喷油时(系统内进入了空气),喷油阀就会以启动转速来进行排气。喷油阀中的切换阀(如图17所示)由阀门板、阀门芯、阀门弹簧和节流片组成。燃油经节流片上的入口节流阀(Z)流到喷嘴针阀处并进入该针阀上部的腔内,于是喷嘴针阀的上部和下部压力就平衡了,喷嘴针阀就被喷嘴弹簧的作用力保持在关闭的位置上。当压下阀门芯时,回流通路就打开了,轨内的压力油首先流过喷嘴针阀上部的一个较大的出口节流阀(A),于是喷嘴针阀就被该压力抬离针阀座,然后就开始喷油。

由于压电元件的切换脉冲非常快,因此在每个工作行程中可以完成多次连续的喷油过程。当发动机冷机且以怠速运行时,喷油阀要进行两次预喷油和补充喷油。是否进行预喷油取决于发动机的负荷、转速以及变速箱的挡位。随着负荷的增加,预喷油逐渐减少,直至全负荷时只有主喷油在工作了。两次补充喷油都是用来还原颗粒过滤器的。

高压钠灯工作原理

高压钠灯工作原理 当灯泡启动后,电弧管两端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高温作用使管内的钠汞齐受热蒸发成为汞蒸气和钠蒸气,阴极发射的电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撞击放电物质有原子,使其获得能量产生电离激发,然后由激发态回复到稳定态;或由电离态变为激发态,再回到基戊无限循环,多余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便产生了光。高压钠灯中放电物质蒸气压很高,也即钠原子密度高,电子与钠原子之间碰撞次数频繁,使共振辐射谱线加宽,出现其它可见光谱的辐射,因此高压钠灯的光色优于低压钠灯。高压钠灯是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泡。由于气体放电灯泡的负阻特性,如果把灯泡单独接到电网中去,其工作状态是不稳定的,随着放电过程继续,它必将导致电路中电流无限上升,最后直至灯光或电路中的零、部件被过流烧毁。 高压钠灯同其他气体放电灯泡一样,工作是弧光放电状态,伏—安特性曲线为负斜率,即灯泡电流上升,而灯泡电压却下降。在恒定电源条件下,为了保证灯泡稳定地工作,电路中必须串联一具有正阻特性的电路无件来平衡这种负阻特性,稳定工作电流,该元件称为镇流器或限流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受器等均肯有限流作用。电阻性镇流器体积小,价格便宜,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会发生启动困难,工作时电阻产生很高的热量,需有较大的散热空间、消耗功率很大,将会使电路总照明效率下降。它一般在直流电路中使用,百交流电路中使用灯光有明显所闪烁现象。电容性镇流器虽然不象电阻性镇流器自身消耗功率很大,温升低,在电源频率较低时,电容器充电时,

会产生脉冲峰值电流,对电极造成极大损害,灯光闪烁,影响灯泡使用寿命;在高频电路中工作,电压波动能达到理想状态,成为理想的镇流器。电感性镇流器损耗小,阻抗稳定,阻抗菌素性偏差小,使用寿命长,灯泡的稳定度比电阻性镇流器好,目前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的镇流器均为电感性镇流器。其缺点较苯重及价格偏高。另外,电子镇流器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其价格昂贵,可靠性还不能与高压钠灯相匹配,除特殊场合使用外,一般情况下很少被采用。所以,高压钠灯必须串联与灯泡规格相应的镇流器后方可使用。高压钠灯的点灯电路是一个非线性电路,功率因数较低,因此在网路上考虑接补偿电容,以提高网路的功率因数。 高压钠灯特点和启动特性 白炽灯泡工作时发出暖色光,而且显色性极佳(显色指数Ra=100 ),从它诞生至今的相当长时间时里,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照明光源。虽然使用高压钠灯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光色(Ra=30 )、色温约2000K 。为了保持高压钠灯的长寿命、高发光效率和暖色调气氛;在改善显色性方面,人们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已研制出符合上述要求的高显色高压钠灯(又称白光高压钠灯)。高显色高压钠灯是在高压钠灯的基础上,采用提高钠蒸气压和增大电弧管管径,同时在电弧管两端裹上一层铌箔,提高冷端温度等措施来改善显色性;另外,提高充入电弧管内氙气压力,使电弧中心部分温度升高,而其余放电部分温度较低,通过改变电弧温度分布的途径来改善显色性,其显色指数已提高到Ra =70 ~80, 发光效率可达80

汽车发动机理论与构造复习重点

《内燃机理论与结构》复习参考题 1、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分类的? 2、发动机功率是根据什么标定的? 3、什么叫发动机排量?如何计算?它有什么意义? 4、怎样计算发动机压缩比? 5、什么是发动机的特性曲线?什么是速度特性?什么是外特性?外特性有什么重 要意义? 6、从工作冲程角度,化油器式汽油机与柴油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7、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 8、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化油器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9、汽车发动机由哪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10、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部件组成?工作特点如何? 11、汽缸体结构形式?缸套的形式? 12、汽缸衬垫的作用是什么? 13、气环的断面形状有哪些(主要的三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14、活塞环间隙有哪些?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 15、扭曲环优点是什么? 16、活塞分哪几部分?活塞常用什么材料? 17、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连杆小头的连接配合为什么常采用全浮式? 18、常用连杆材料? 19、曲轴的作用是什么?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材料? 20、曲轴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1、曲轴的形状除了与承受的载荷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2、曲轴轴承有哪两种? 23、飞轮的作用? 24、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配气机构的分类有哪些? 25、在配气机构中凸轮轴的结构与什么因素有关? 26、凸轮轴上置与凸轮轴下置相比较有何优点? 27、什么是充气效率?什么叫配气相位?什么是发动机配气相位图? 28、发动机进排气门为什么要早开、晚关? 29、液压挺柱工作原理? 30、何谓气门间隙?为什么要留有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引发什么问题? 3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 32、爆震是怎样产生的?产生爆震的原因有哪些? 33、什么是汽油的抗爆性?汽油的辛烷值怎么得到? 34、国产汽油有哪些牌号?怎样合理选择发动机所用汽油? 35、化油器的作用是什么?对化油器有什么要求? 36、什么是过量空气系数?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原理基本分析 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那么,它是怎样完成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呢?也就是说它是怎样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呢?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把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引入气缸;然后将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压缩,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将柴油高压喷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引燃);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把这四个过程叫做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不断地重复,就实现了能量转换,使发动机能够连续运转。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72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四次,称为四行程发动机。而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360°),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两次,称为二行程发动机。下面介绍一下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汽油机的运转是按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的顺序不断循环反复的。

(1) 进气行程(图1-22) 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

常见电源的工作原理

常见电光源的工作原理 自19世纪初电能开始用于照明后,电光源技术经历了几次有代表性的发展,人们相继制成了白炽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卤钨灯,近年来又制成了高压纳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新型照明电光源,电光源的发光效率、寿命、显色性等性能指标不断得到提高。 1、第一次电光源技术革命——白炽灯 以爱迪生为代表发明的白炽灯,经过几代科技人员120多年的努力,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平均每年增长0.11lm/W,至今灯发光效率增加了10倍、寿命提高了500倍、价格下降了10倍,满足了人们对400~2000lm光通量的室内照明的需要。 (1)普通白炽灯 普通白炽灯(简称普通灯泡),一般内部安装有金属钨做的灯丝,内部被抽成真空或充入少量惰性气体,灯丝通电后,钨丝呈炽热状态并辐射发光。灯丝温度越高,辐射的可见光比例就越高,即灯将电通转换为可见光的效率就越高。随着白炽灯发光效率的增加,灯丝温度的升高,钨灯丝的蒸发速度也增加,从而使灯的寿命缩短。较大功率的白炽灯泡内充有约80kPa气压的惰性气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属钨的蒸发,从而延长了白炽灯的使用寿命。普通白炽灯的典型发光效率为10lm/W,使用寿命为1000h左右。 (2)卤钨灯 1959年人们发明了卤钨循环原理的石英白炽灯,给普通白炽灯注入了新的活力,卤钨石英白炽灯具有体积小、灯发光效率维持率在95%以上,灯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卤”字代表元素周期表中的卤族元素,如氟、氯、溴、碘这类元素。卤钨灯就是充有卤素的钨丝白炽灯,现在常用的卤钨灯有碘钨灯和溴钨灯。根据卤钨循环原理制造出的卤钨灯,给热辐射光源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类灯的体积小,光通量维持率高(可达95%以上),灯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明显优于白炽灯,卤钨灯的外壳一般采用耐高温并且高强度的石英玻璃或硬质玻璃,灯内充有2~8个大气压的惰性气体及少量的卤素气体,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 普通白炽灯灯丝上的钨原子蒸发出去后,沉积在玻璃泡壳上,时间一长,灯丝越来越细,泡壳越变越黑。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找到了卤族元素——氟、氯、溴、碘。比如碘,它在250℃以上的温度下和钨很亲近,会和钨结合在一起变为碘化钨分子;而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碘化钨又分解成碘和钨原子。如果在白炽灯内充上碘,灯泡壁上温度超过250℃时, 碘就会把泡壳上的钨化合成碘化钨蒸气,从泡壳上将钨拉走,向灯丝方向移动。在灯丝附近因为温度高了,碘化钨分解,把钨交还给灯丝,剩下的碘又移到温度较低的泡壳上去拉钨原子,这样,人们也就不必担心钨的蒸发了。消除了灯丝钨蒸发的问题后,就可以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了。灯丝工作温度提高,意味着通过灯丝的电流增加,也就增加了灯的功率,这样小小体积的碘钨灯就能比体积大很多的普通白炽灯更亮。卤钨灯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发光效率可提高到30%左右,高质量的卤钨灯寿命可以提高到普通白炽灯寿命的3倍左右。 由于卤钨循环(见图1),减少了灯泡玻璃壳的黑化,卤钨灯的光输出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基本可以维持不变。 正是由于卤钨灯的以上优势,使其用途日趋广泛。低压卤钨灯的工作电压一般为 为95~100,12V/24V,灯功率从10~50W不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色温为2900K,显色指数R a

【精品】汽车发动机原理知识点+试题

最全复习资料知识点+考试真题 不过都难! 知识点部分 第一章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答: 2画出四冲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它与理论示功图有什么不同?说明指示功的概念和意义。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随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变大,而且实际循环中还存在泄露损失.换气损失燃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循环放热率低于理论循环。指示功是指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发动机气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的数量.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强化系数PmeCm. 第二章 1。为什么发动机进气门迟后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提前与迟后的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进气门迟后关闭是为了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动能,从而实现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增加进气量。排气门提前开启是由于配气机构惯性力的限制,若在活塞到下止点时才打开排气门,则在排气门开启的初期,开度极小,废弃不能通畅流出,缸内压力来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回行时形成较大的反压力,增加排气行程所消耗的功。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同样的自由排气时间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使气缸内废气及时排出,应加大排气提前角。 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时如何界定的? 答:1)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 强制排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 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期。 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由于排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所以进。排气门同时打开这段时期. 3。影响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进气门关闭时气缸内压力Pa’,其值愈高,фc值愈大。 进气门关闭时气缸内气体温度Ta',其值愈高,фc愈低.

高压钠灯的基本知识

高压钠灯的基本知识 高压钠灯的基本知识 高压钠灯使用时发出金白色光,它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透雾能力强和不锈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船坞、车站、广场、街道交汇处、工矿企业、公园、庭院照明及植物栽培。 高显色高压钠灯主要应用于体育馆、展览厅、娱乐场、百货商店和宾馆等场所照明。 1.1 工作原理当灯泡启动后,电弧管两端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高温作用使管内的钠汞齐受热蒸发成为汞蒸气和钠蒸气,阴极发射的电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撞击放电物质有原子,使其获得能量产生电离激发,然后由激发态回复到稳定态;或由电离态变为激发态,再回到基戊无限循环,多余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便产生了光。高压钠灯中放电物质蒸气压很高,也即钠原子密度高,电子与钠原子之间碰撞次数频繁,使共振辐射谱线加宽,出现其它可见光谱的辐射,因此高压钠灯的光色优于低压钠灯。高压钠灯是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泡。由于气体放电灯泡的负阻特性,如果把灯泡单独接到电网中去,其工作状态是不稳定的,随着放电过程继续,它必将导致电路中电流无限上升,最后直至灯光或电路中的零、部件被过流烧毁。 1.1.1 伏—安特性高压钠灯同其他气体放电灯泡一样,工作是弧光放电状态,伏—安特性曲线为负斜率,即灯泡电流上升,而灯泡电压却下降。在恒定电源条件下,为了保证灯泡稳定地工作,电路中必须串联一具有正阻特性的电路无件来平衡这种负阻特

性,稳定工作电流,该元件称为镇流器或限流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受器等均肯有限流作用。电阻性镇流器体积小,价格便宜,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会发生启动困难,工作时电阻产生很高的热量,需有较大的散热空间、消耗功率很大,将会使电路总照明效率下降。它一般在直流电路中使用,百交流电路中使用灯光有明显所闪烁现象。电容性镇流器虽然不象电阻性镇流器自身消耗功率很大,温升低,在电源频率较低时,电容器充电时,会产生脉冲峰值电流,对电极造成极大损害,灯光闪烁,影响灯泡使用寿命;在高频电路中工作,电压波动能达到理想状态,成为理想的镇流器。 电感性镇流器损耗小,阻抗稳定,阻抗菌素性偏差小,使用寿命长,灯泡的稳定度比电阻性镇流器好,目前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的镇流器均为电感性镇流器。其缺点较苯重及价格偏高。另外,电子镇流器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其价格昂贵,可靠性还不能与高压钠灯相匹配,除特殊场合使用外,一般情况下很少被采用。所以,高压钠灯必须串联与灯泡规格相应的镇流器后方可使用。高压钠灯的点灯电路是一个非线性电路,功率因数较低,因此在网路上考虑接补偿电容,以提高网路的功率因数。 1.2 结构和材料 1.2.1 电弧管电弧管是高压钠灯的关键部件。电弧管工作时,高温高压的钠蒸气腐蚀性极强,一般的抗钠玻璃和石英玻璃均不能胜任;而采用半透明多晶氧化铝和陶瓷管做电弧管管体较为理想。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菌素钠蒸气腐蚀性能,还有良好的可见光穿越能力。另外,单晶氧化铝陶瓷管在耐高温、抗菌素钠蒸气腐蚀和透光率等性能均优于多晶扪化铝陶瓷

发动机原理知识点

1.发动机的定义。 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气体膨胀做功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设备。 2.发动机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 ①20世纪70年代之前(提高生产力) 目标:追求良好的动力性能。 措施:提高压缩比,提高转速。 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三个指标均取决于发动机及其它动力装置。 ②20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 目标:追求良好的经济性能。 措施:降低油耗、增大升功率、减轻比重量。 指标:百公里油耗。 ③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污染) 目标:追求良好的环保性能。主要解决排放与噪声问题。 3.常规汽车能源和新型替代能源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①汽油机:汽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由火花塞点燃。 ②柴油机:柴油和空气混合经压缩自行着火燃烧。 ③天然气发动机LNG ④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 ⑤酒精发动机 ⑥双燃料、多燃料发动机 4.热力系统基本概念; 在热力学中,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构成一个热力系统。 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称为外界,热力系统和外界的分界面,称为界面。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能量守衡。吸收的能量-散失的能量=储存能量的变化量 6.理想气体的四个基本热力过程; ①定容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容积(比容)保持不变的过程。 ②定压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压力保持不变。 ③定温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的温度保持不变 ④绝热过程:热力过程进行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传递 7.四行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进气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过程、排气过程 8.发动机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的简化条件; ①忽略进、排气过程(r-a,b-r), 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 ②压缩、膨胀过程(复杂的多变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 ③把燃料燃烧加热燃气的过程简化成工质从高温热源的吸热过程,分为定容 加热过程(c~z’)和定压加热过程(z’~z); ④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高压共轨喷油器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喷油器工作原理 2017-06-14 高压共轨喷油器工作原理 2011-03-13 00:09:27| 分类: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喷油时刻和喷油量的调整是通过电子触发的喷油器实现的。这些喷 油器取代了喷油嘴-帽总成(喷油嘴和喷油嘴帽)。 与已经存在的直喷柴油机中的喷油嘴-帽总成相类似的压具同样被应用于气缸顶部用于安装喷油器,也就是说,共轨的喷油器可以在发动机无需变动的情况下,就安装在已存在的直喷柴油机的气缸顶部。喷油器可以被拆分为一系列功能部件:孔式喷油嘴,液压伺服系统和 电磁阀。 燃油来自于高压油路,经通道流向喷油嘴,同时经节流孔流向控制腔,控制腔与燃油回路相连,途径一个受电磁阀控制其开关的泄油孔。泄油孔关闭时,作用于针阀控制活塞的液压力超过了它在喷油嘴针阀承压面的力,结果,针阀被迫进入阀座且将高压通道与燃烧室隔离,密 封。 当喷油器的电磁阀被触发,泄油孔被打开,这引起控制腔的压力下降,结果,活塞上的液压力也随之下降,一旦液压力降至低于作用于喷油嘴针阀承压面上的力,针阀被打开,燃油经喷孔喷入燃烧室。这种对喷油嘴针阀的不直接控制采用了一套液压力放大系统,因为快速打开针阀所需的力不能直接由电磁阀产生,所谓的打开针阀所需的控制作用,是通过电磁阀打开泄油孔使得控制腔压力降低,从而打开针阀。 图8 共轨系统喷油器 1-回油管;2-回位弹簧;3-线圈;4-高压连接; 5-枢轴盘;6-球阀;7-泄油孔;8-控制腔;9-进油 口;10-控制活塞;11-油嘴轴针;12-喷油嘴 图1-喷油器关闭图2-喷油器打开 此外,燃油还在针阀和控制柱塞处产生泄漏,控制和泄漏的燃油,通

氙气灯和高压钠灯

一、氙气灯的概念 氙气灯是一种含有氙气的新型大灯,又称高强度放电式气体灯,英文简称HID (Intensity Discharge Lamp )。它的原理是在UV-cut 抗紫外线水晶石英玻璃管内,以多种化学气体充填,其中大部份为氙气(Xenon )与碘化物等惰性气体,然后再透过增压器(Ballast )将车上12 伏特的直流电压瞬间增压至23000 伏特的电流,经过高压震幅激发石英管内的氙气电子游离,在两电极之间产生光源,这就是所谓的气体放电。而由氙气所产生的白色超强电弧光,可提高光线色温值,类似白昼的太阳光芒,HID 工作时所需的电流量仅为3.5A ,亮度是传统卤素灯泡的三倍,使用寿命比传统卤素灯泡长10 倍。 二、氙气灯(HID)的发光原理 汽车氙气灯与传统卤素灯不同,这是一种高压放电灯,它的发光原理是利用正负电刺激氙气与稀有金属化学反应发光,因此灯管内有一颗小小的玻璃球,这其中就是灌满了氙气及少许稀有金属,只要用电流去刺激它们进行化学反应,两者就会发出高达4000K-12000K 温度的光芒。它采用一个特制的镇流器,利用汽车电池12V 电压产生23000V 以上的触发电压使灯启动。启动时0.8 秒的亮度是额定亮度的20% ,达到卤素灯的亮度,并使大灯4 秒以内达到额定亮度的80% 以上。在灯稳定后镇流器向灯提供约80V 供电电压,保持灯以恒定功率运转。 三、氙气灯(HID)的性能特点 1、亮度高:一般的55W 卤素灯只能产生1000 流明的光,而35W 氙气灯能产生3200 流明的强光,亮度提升300% ,拥有超长及超广的视野,为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驾车舒适感;让夜晚不再黑暗,视野更清晰,可大大减少行车事故率。 2、寿命长:氙气灯是利用电子激发气体发光,并无钨丝存在,因此寿命较长,约为3000 小时,大幅度超越汽车夜间行驶的总时数,而卤素灯只有250 小时。 3、节能:氙气灯只有35W ,而发出的是55W 卤素灯 3.5 倍以上的光,大大减轻了汽车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损耗节省40% ,相应提高了车辆性能,节约能源。 4、色温性好:有4300K-12000K 等,6000K 接近日光,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而卤素灯只有3000K ,光色暗淡发红。 5、安全可靠:安全性才是HID 的最大魅力,很多使用过HID 的车主反应,安装了HID 灯视线良好,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主要是因为HID 灯带来的多重光束和强度会比简单的远、近光设置更有效,能大幅提高车前方的照明,照亮路边的标志,这些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6、应急性,由于氙气灯与卤素灯的发光原理不同,当蓄电池供电出现问题时,它会延长几秒才熄灭,以便让车主有一定的时间去处理紧急情况。 四、造成氙气灯缺点的真正原因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李明诚,《电控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011 1、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简介 它是由燃油泵把高压油输送到公共的、具有较大容积的配油管——油轨内,将高压油蓄积起来,再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器,即把多个喷油器,并联在公共油轨上。在公共油轨上,设置了油压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由于微电脑对油轨内的燃油压力实施精确控制,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因柴油机转速变化所产生的波动明显减小(这是传统柴油机的一大缺陷),喷油量的大小仅取决于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特点: ①、将燃油压力的产生与喷射过程完全分开,燃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过程无关。燃油从喷油器喷出以后,油轨内的油压几乎不变; ②、燃油压力、喷油过程和喷油持续时间由微电脑控制,不受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影响; ③、喷油定时与喷油计量分开控制,可以自由地调整每个气缸的喷油量和喷射起始角。 2、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结构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燃油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高低压油管、高压油泵、带调压阀的燃油共轨组件、高速电磁阀式喷油器、预热装置及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等装置。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低压供油部分包括:燃油箱(带有滤网、油位显示器、油量报警器)、输油泵、燃油滤清器、低压油管以及回油管等;共轨喷射系统的高压供油部分包括:带调压阀的高压油泵、燃油共轨组件(带共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式喷油器等。 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曲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针阀行程传感器等检测到的实时工况信息,再根据ECU内部预先设置和存储的控制程序和参数或图谱,经过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确定适合柴油机当时工况的控制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相应的执行器,执行元件根据ECU的指令,灵活改变喷油器电磁阀开闭的时刻或开关的开或闭,使气缸的燃烧过程适应柴油机各种工况变化的需要,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柴油机输出功率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污的目的。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某些参数或状态超出了设定的范围,电控单元会存储故障信息,并且点亮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向操作人员报警),必要时通过电磁阀自动切断油路或关闭进气门,减小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甚至停止发动机运转),以保护柴油机不受严重损坏——这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应急保护模式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https://www.360docs.net/doc/e02933600.html, 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汽车配件https://www.360docs.net/doc/e02933600.html, 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 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e02933600.html,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

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 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 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 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喘振:空气流量减小到某一值后,气流发生强烈脉动,压气机工作不稳的现象。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e02933600.html, 喘振线:各种转速下的喘振点连起来。 涡轮机膨胀比:指在与外界没有热、功交换的情况下,气流速度被滞止到零时的气体参数。

浅谈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

浅谈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 一、高压共轨技术简介 我们先来了解下传统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局限性: 传统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过程是:柴油通过高压油泵提高油压后,再按照一定的供油定时和供油量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燃烧室。在燃油喷射过程中,由于压力波动,存在二次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油耗也增高。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 随着发动机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解决柴油机燃油压力变化所造成的燃油喷射燃烧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使柴油机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柴油机在机械喷射、增压喷射和普通电喷后,近几年来出现了共轨高压喷射。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相比于一般的喷油系统,它的压力建立、喷射压力控制和喷油过程相互独立,并可以灵活地控制。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另外,共轨喷油系统的高精度零部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要求高,几何精度高,特殊要求多,其加工都是微米、亚纳米级的精度,代表了目前机械制造行业的最高加工水平。 二、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组成 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共轨管、电控喷油器、各种传感器和电控单元ECU 等组成,如图1所示。发动机工作时,高压油泵上自带的齿轮泵通过负压从油箱中吸油,并以一定的压力(约5~7bar)将过滤后燃油送入高压油泵。燃油进入高压柱塞腔后被压缩,通过高压油管进入共轨管形成高压,每缸喷油器通过高压油管与共轨管相连,以实现高压喷射。 2.1.1 高压油泵(High pressure pump) 高压油泵是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低压燃油加压成为高压燃油,储存在油轨内等待ECU的喷射指令。高压油泵由齿轮泵、油量计量单元、溢流阀、进出油阀和高压柱塞等部分组成。以Bosch目前广泛应用于中国商用车市场并已开始本地化生产的CPN2.2BL为例,其结构如图2所示[12]。

气体放电光源之高压钠灯篇

高压钠灯 一、气体放电与光源简介 气体放电光源是利用气体放电发光原理制 成的。 外界电场加速放电管中的电子,通过气体(包括某些金属蒸气)放电而导致原子发光的光谱,如日光灯,汞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气体放电有弧光放电和辉光放电两种,放电电压有低气压、高气压和超高气压 3种。弧光放电光源包括:荧光灯、低压钠灯等低气压气体放电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此种光源具有分立的线状谱。 正常状态下气体不是导体。当气体原子受到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碰撞时会被激发和电离而发光。当放电电流很小时,放电处于辉光放电阶段;放电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体放电呈低电压大电流放电,这就是弧光放电。 我们可把气体放电光源分为三类: 1) 低压放电光源 灯内气体的总压强约1%大气压左右。 低气压放电光源有两种:辉光放电光源(霓虹灯、氖灯等)和弧光放电光源(低压钠灯、荧光灯、紫外线灯合部分感应无极灯等)。 低压气体放电灯发光体较大,发光均匀。其工作电流较小,辉光放电灯在几百毫安以内,弧光放电灯在1安培以内。灯功率因而也较小,一般在200瓦以内。低压气体放电灯从启动方式看有冷阴极和热阴极两种。冷阴极灯不需预热可直接高电压启动,如霓虹灯。热阴极灯需进行预热,当灯丝达到电子发射温度时再启动,如预热式荧光灯,需配用适宜的启动器进行预热启动。低压气体放电灯在灯点燃熄灭后一般可以立即再启动点燃。 2) 高压放电光源 灯内气体的总压强在1个~10个大气压。 光源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和微波硫灯、长弧氙灯等。 高压气体放电灯工作电流可以较大,是大电流工作,因而灯功率可以做得较大。它不需预热启动,可配用适宜的触发器直接启动。但高压气体放电灯在灯点燃熄灭后一般不可以立即再启动点燃,需间隔一段时间待灯冷却后再启动。 3) 超高压放电光源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下面是收集的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欢迎阅读。 我们以单缸汽油发动机为例,讲解一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活塞 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为了吸入新鲜气体和排出废气,设有进气门和排气门。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即活塞最高位置,称为上止点。活 塞顶部离曲轴中心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称为下止点。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曲轴与连杆下端的连接中心至曲轴中心的距离称为曲轴半径。活塞每走一个行程相应于曲轴转角180°。对于气缸中心线通过曲轴中心线的发动机,活塞行程等于曲柄半径的两倍。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或 发动机排量,用符号VL表示。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既进气行程、压 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进气行程 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然后再吸入气缸。进气行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气缸内

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力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这样,可燃混合气便经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 为使吸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即需要有压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 压缩终了时,活塞到达上止点,活塞上方形成很小空间,称为燃烧室。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以ε表示: 压缩比愈大,在压缩终了时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便愈高,,燃烧速度也愈快,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愈大,经济性愈好。但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向外传播,甚至在气体来不及膨胀的情况下,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量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表面点火是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与炽热处(如排气门头,火花塞电极,积炭处)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也称为炽热点火或早燃)。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击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件负荷增加,寿命降低。

高压钠灯

目录 一、高压钠灯的工作原理 二、高压钠灯的构造 高压钠灯的工作原理 低压钠灯、标准高压钠灯和高显色性高压钠灯的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不同,对应的钠蒸气压强分别为1Pa,15kPa和65kPa。随着钠蒸气压强升高,那光谱线逐渐展宽,连续光谱成分逐渐丰富,同时出现钠D线的自吸现象。 增加钠D线自吸引宽度可以改进高压钠灯的光色,提高其显色性。为此可以增加放电管内钠蒸气压强和放电管的直径,或者增加管内氙气压强。当采取以上措施将自吸收宽度扩大到45nm时高压钠灯的色温从2000k-2100k提高到2400k,显色指数Ra从15-30提高到80.这种灯泡称为高显色性高压钠灯,但是此时灯泡发光效率下降一半左右,仅60lm/w。高显色高压钠灯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使用范围有限。 高压钠灯的放电管内除钠外还必须冲入适量汞,汞基本上不参与发光,但是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提高电位梯度 钠蒸气放点的电位梯度很低,一只400W高压钠灯的如果不充汞,管压降只有40-44v,工作电流约10A。充入汞后,由于汞蒸气压强比钠蒸气压强高的多,减少了电子迁移率,电位梯度提高至10V/cm,这样400W高压钠灯的管压降上升到110V,工作电流下降到3.7A。管压降提高后不仅改进了放电管发光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功率因数,缩小镇流器的体积和重量。 2)、减小热导率,降低电弧热损耗,提高发光效率。 3)、汞原子影响钠原子的共振能级,使展宽了的钠谱线像长波方向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灯的显色性。 此外高压钠灯放电管中充入帮助启动的惰性气体,一般充入10-30氩或氙,氙气热导率低,灯泡发光效率比较高,但启动电压比较高。 高压钠灯的构造 1)放电管 高压钠灯的放电管用耐高温、抗钠蒸气侵蚀的多晶氧化铝陶瓷管制成。多晶氧化铝陶瓷管用氧化铝粉经模具成型后再以2100k高温烧结而成,严格控制氧化铝粉的纯度和粒度,管子的透明度可以达90%-97%。加入氧化镁可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为了减少钠谱线的自吸收,放电管直径仅7-8mm。放电管两端各封一只电极,抽真空之后充入钠、汞,并且充入惰性气体。 2)电极 高压钠灯采用锆酸钡或钨酸钡作为电子发射物质,发射材料涂复在五四螺旋的内层,外螺旋保护发射材料。 钨电极于氧化铝管的封接采用金属铌过渡,铌化学性质稳定,热膨胀系数于多晶氧化铝陶瓷管的热膨胀系数非常接近。钨杆和铌管焊接,铌管再通过陶瓷塞与陶瓷封接。 3)、外玻壳 为减少放电管的热损失,保证放电管温度从而保证放电管内的钠蒸气压强,外玻壳与放电管之间抽成高真空,并且使用消气剂维持其真空度。大部分高压钠灯外玻壳是透明的,少部分灯泡外玻壳内壁涂二氧化钛或荧光粉,涂层对光色没有影响,而且光通量减少5%-7%,但可以减少眩光,获得比较柔和的光线。 本文出自于https://www.360docs.net/doc/e02933600.html,

汽车发动机原理考试复习

第二章 三种循环: 发动机有三种基本理论循环,即定容加热循环(加热循环很快,仅与有关)、定压加热循环(缓慢,负荷使)和混合加热循环(之间)。发动机的循环常用示功图来说明(等容线斜率大,因此Q1同,Q2 )理论循环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来衡量和评定的。循环热效率是工质所做循环功W(J)与循环加热量Q1(J)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的经济性。循环平均压力pt(kPa)是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用以评定发动机的循环做功能力。(ρ。是初始膨胀比,k是初始等熵指数)柴油机(汽油机)的压缩比- 一般在12-22(6-12),最高循环压力=7-14mpa(3-8.5),压力升高比在1.3-2.2(2-4)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所组成. 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比热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等多原子气体,这些气体的比热容又大于空气,使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由于实际循环还存在泄漏,合工质数量减少,这意味着同样的加热量,在实际循环中所引起的起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要比理论循环要低得多,其结果是循环热效率底,循环所做的功减少.) 2换气损失 (换气损失:燃烧废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吸入是使循环重复进行所必不可少的,由此而消耗的功为换气损失。) 3燃烧损失(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烧非瞬时完成,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之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提前排气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在高温度下部分燃烧产物分解而吸热,使循环的最高温度下降,由此产生燃烧损失。) 4传热损失(传热、流动损失:实际循环中,气缸壁和工质间自始至终存在热交换。综上,实际循环热效率低于理论循环。)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评定,概念:发动机的指示性能指标是指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计算基础的指标,简称指示指标。表示循环动力性、经济性。 发动机的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础的性能指标,称有效指标。 有效指标被用来直接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性能的优劣。代表发动机的整机性能。 第三章 换气过程阶段、特点、特征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括从排气门开启到进气门关闭的整个时期。约占410o~ 480o曲轴转角。换气过程可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和燃烧室扫气四个阶段。4进排气门早开晚关,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进、排气门早开、晚关的原因:进气门早开晚关是为了增大进入汽缸的混合气量和减少进气过程所消耗的功;排气门早开晚关是为了减少残余废气量和排气过程消耗的功。同时减少残余废气量会相应地增大进气量。 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定义) 由于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因而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换气损失,是由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两部分组成。 1.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到进气过程开始,缸内压力达到大气压力前,

【精品】汽车发动机原理重点

1.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指示功、平均指示压力、指示燃油消耗率、指示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热效率) 2.有效性能指示: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 3.机械损失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等,灭缸法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 4。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比值. 5.过量空气系数: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称为换气损失 7。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强制排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间;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由于进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所以进排气门同时打开这段时期 8。增压度:指发动机在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9。增压比:指增压后气体压力与增压前气体压力之比 10。废弃涡轮增压器组成:压气机、涡轮、中间体 11。增压器空为何进气中冷:对增压器出口空气进行冷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进气管内空气密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发动机压缩始点的温度和整个循环的平均温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热负荷和NOx的排放 12。废气涡轮增压:有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脉冲涡轮增压系统两种基本类型 13.汽油抗爆性评价:辛烷值;柴油自然性评定:十六烷值;汽油根据辛烷值来确定牌号,轻柴油按凝点 14.二次喷射:指喷油器针阀落座以后,在压力波动的影响下再次升起的喷油现象 15。柴油燃烧四阶段: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汽油燃烧三阶段: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 16。不灵敏度大于一,E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原理与故障诊断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柴油发动机电控共轨系统的原理及检修姓名: 吴晓波 学院: 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2班 学号: 115236432 成绩: 指导教师: 巴寅亮职称: 副教授 2015 年3 月6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柴油发动机电控共轨系统的原理及检修 作者:吴晓波指导教师:巴寅亮 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压共轨柴油机是柴油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传统柴油机,采用高压共轨技术可使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都可以达到最佳燃烧状态,显著地改进了柴油机的经济性与噪音,文章主要对柴油发动机电控共轨系统原理,故障检测及分析作出简单阐述。 关键词:柴油机;高压共轨;故障检测分析; The principle of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common rail system and maintenance Name: Wuxiaobo Tutor: Bayanliang Abstract: With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diesel engine is a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diesel engin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iesel engine, the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technology can make diesel engin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can achieve best combustion stat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conomy and the noise of diesel engine, the paper mainly principle of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common rail system, fault detection and analysis briefly Key words: diesel engine;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fault detection is analyzed; 随着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等各类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数量骤增,设备尾气排放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减排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再者则随着能源危机日益加重,石油越来越匮乏,对柴油机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寻找和探究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和方法。电控共轨燃油喷射技术正是从众多方法和措施中脱颖而出的一项较为成功的控制柴油机污染排放,提高其燃烧效率的新技术[1]。在国内随着国Ⅲ、国Ⅳ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电控共轨系统在工程机械、运输车辆上的柴油机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此对电控共轨系统的结构原理作一个初步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