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辅导书排行榜 哪些辅导书值得买

高中数学辅导书排行榜 哪些辅导书值得买
高中数学辅导书排行榜 哪些辅导书值得买

高中数学辅导书排行榜哪些辅导书值得买

高中数学辅导书推荐数学辅导书推荐 1.《高中数学精编?代数》《高中数学精编?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郑日锋浙江教育出版社这套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风靡一时了,堪称经典。之前一直是四本,后来改成了两本,内容上也有更新,目前还是四校学生争先恐后刷掉的第一套书,可见其在高中教辅之中的地位。可作为同步教辅。

数学辅导书推荐2.《多功能题典?高中数学》(第三版)况亦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主编况亦军为上海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各章编写者大多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老师,可以保证该书品质。该书非常厚(1000页),每个题目后配有详细解析,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阅读,否则只看解析不动笔做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状况。

数学辅导书推荐3.《高中五星级题库?数学(课改版)》《高中五星级题库难题解析?数学(课改版)》(红皮) 沈子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还有一套蓝皮的五星级题库不推荐给各位,因为那本书是全国教材的编写顺序,而红皮的是上海教材的编写顺序。该书为华师大二附中学生用于提高的教辅,部分五星题目达到高中联赛难度。

数学辅导书推荐4.《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为部分中学同步教辅,号称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经常遇到学生问到该书上的问题,如果学校要求做就做,

不要求做的话建议刷《精编》。

数学辅导书推荐5.《龙门专题?高中数学》(12本专题+1思想方法) 付荣强龙门书局

高中教辅精五门之一(精编,五星级题库,龙门专题),这是高中常规体系教辅材料里面少有的分专题呈现的教辅,专题之间穿插很多,综合性强,不适合作为同步教辅,当然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可用该书自学。

高中数学选什么辅导书数学辅导书推荐:《王后雄教案》此书讲解详细,例题经典而且涉及考点较为全面,唯一不足就是某些地方过于啰嗦,看的时候可以选择性略过。

做这本书时,我的建议是先做习题,再做例题,并对照着例题的考点分类,把习题再过一下,主要是能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法,以保证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能马上反应过来用什么方法解决,毕竟高考中大部分是一般题,掌握通法是很有必要的。全部做完后可以反思一下有什么比较新颖特殊的解题方法并予以归类记录,方便日后复习。

数学辅导书推荐:《重难点手册》

这是一本比较经典的辅导书了,比王后雄教案简洁一些,里面会有一些比较新颖的解法例题及解读,用的方法跟上一本也差不多。

数学辅导书推荐:《考点》

这本书好在知识点与考点明晰且全面,用的方法与上面介绍的差不多。

数学辅导书推荐:《高考题库》

此书量大且多,分类详尽,选题精,答案详细,与高考难度相当,收集的是各地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及模拟题。大家做的时候可以挑着做(做不完的可以留到高三)建议高一高二可以先把里面的高考题做完,学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把里面相关题做做,遇到太综合的题,涉及到未学的知识点,可以暂时跳过,留到以后再做。

数学辅导书推荐:《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

这本书综合性较强,专题分类清楚,许多题目都配有很多解决方法,可以开拓思路,开阔视野,某些精妙之处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建议从高一开始可以一周挑两道题出来,多花一点时间,尽力尝试看能不能完整地做出来,且尽量不要出错误。再仔细研读答案,找出自己与书上解法的不同,认真总结。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及答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点及答案 1、角的概念的推广: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的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称它形成一个零角。射线的起始位置称为始边,终止位置称为终边。 2、象限角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1)α终边与θ终边相同(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射线上)?2()k k αθπ=+∈Z , 注意: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如与角 1825-的终边相同,且绝对值最小的角的度数是___,合___弧度。 弧度:一周的弧度数为2πr/r=2π,360°角=2π弧度,因此,1弧度约为57.3°,即57°17'44.806'', 1°为π/180弧度,近似值为0.01745弧度,周角为2π弧度,平角(即180°角)为π弧度, 直角为π/2弧度。(答:25-;5 36 π- ) (2)α终边与θ终边共线(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直线上) ?()k k αθπ=+∈Z . (3)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x 轴对称?2()k k αθπ=-+∈Z . (4)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y 轴对称?2()k k απθπ=-+∈Z . (5)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原点对称?2()k k απθπ=++∈Z . (6)α终边在x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k k Z απ=∈; α终边在y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2k k Z παπ=+∈;α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可表示为:,2 k k Z π α=∈. 如α的终边与 6 π 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α=____________。 (答:Z k k ∈+ ,3 2π π) 4、α与2α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如若α是第 二象限角,则2 α 是第_____象限角 (答:一、三) 5.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 S lR R α==,1弧度 (1rad)57.3≈. 如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答:22cm ) 6、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α是任意一个角,P (,)x y 是α的终边上的任意一点(异于原点),它与原点的距离是220r x y =+>,那么 s i n ,c o s y x r r αα==,()tan ,0y x x α=≠,cot x y α=(0)y ≠,sec r x α=()0x ≠, ()csc 0r y y α=≠。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终边上点P 的位置无关。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全套 人教A版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高三一轮复习 5.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教学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2.教学难点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达到系统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

2.前n 项和公式S n =????? na 1 ,q =1,a 1-q n 1-q =a 1-a n q 1-q ,q ≠1. 1.必会结论;等比数列的性质 (1)对任意的正整数m ,n ,p ,q ,若m +n =p +q =2k ,则 a m ·a n =a p ·a q =a 2k . (2)若数列{a n },{b n }(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 n },{|a n |},???? ??1a n ,{a 2 n },{a n ·b n },???? ??a n b n (λ≠0)仍然是等比数列. (3)在等比数列{a n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 等比数列,即a n ,a n +k ,a n +2k ,a n +3k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k . (4)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 n ,当公比为-1时,S n ,S 2n -S n ,S 3n -S 2n 不一定构成等比数列. (5)若等比数列{a n }共2k (k ∈N *)项,则S 偶 S 奇 =q . 2.必清误区;(1)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 =1与q ≠1分类讨论,与等差数列不同. (2)由a n +1=qa n (q ≠0)并不能断言{a n }是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 1≠0. 考点分项突破 考点一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1.(2015·全国卷Ⅱ)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3,a 1+a 3+a 5=21,则a 3+a 5+a 7=( ) A .21 B .42 C .63 D .84 【解析】 ∵a 1=3,a 1+a 3+a 5=21,∴3+3q 2 +3q 4 =21.∴1+q 2 +q 4 =7.解得q 2 =2或q 2 =-3(舍去). ∴a 3+a 5+a 7=q 2(a 1+a 3+a 5)=2×21=42.故选B. 【答案】 B 2.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5=128. (1)求通项a n ; (2)若b n =log 2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360,求n 的值.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第1页 共6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归类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归类——献给2012年高三(理科)考生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lg }x y x =—函数的定义域;{|lg }y y x =—函数的值域; {(,)|lg }x y y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A 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注意:条件为A B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 =?的情况 如:}012|{2=--=x ax x A ,如果A R + =?,求a 的取值.(答:0a ≤) ④()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⑤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U C A B R ?=. ⑥A B 元素的个数:()()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⑦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 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 3.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 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答:32 (3,)-) 4.原命题: p q ?;逆命题: q p ?;否命题: p q ???;逆否命题: q p ???;互为逆否的两 个命题是等价的.如:“βαsin sin ≠”是“βα≠”的 条件.(答:充分非必要条件) 5.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q 是p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6.注意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p q ?的否定是p q ??;否命题是p q ???. 命题“p 或q ”的否定是“p ?且q ?”;“p 且q ”的否定是“p ?或q ?”. 如:“若a 和b 都是偶数,则b a +是偶数”的否命题是“若a 和b 不都是偶数,则b a +是奇数” 否定是“若a 和b 都是偶数,则b a +是奇数”. 二.函数 1.①映射f :A B →是:⑴ “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⑵集合A 中的元素必有象且A 中不 同元素在B 中可以有相同的象;集合B 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象(即象集B ?). ②一一映射f :A B →: ⑴“一对一”的对应;⑵A 中不同元素的象必不同,B 中元素都有原象. 2.函数f : A B →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定义域A 和值域B 都是非空数集!据此可知函数图像与x 轴

高中数学各书本的联系

高中数学各书本之间的联系 高一数学上学期(必修一、二) 必修一: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图象等问题;函数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非常重要!!! 必修二: 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问题;对于文科同学而言,该部分会直接应用到高考大题中;对于理科同学而言,该部分的牢固掌握,会有助于理解空间向量的解法。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相关问题。直线问题将于后期圆锥曲线有紧密结合。 高一数学下学期(必修三、四) 必修三: 整体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文科生要尤其关注,该部分会直接产生高考大题,与后期学习选修1-2有密切关系。理科生在选修2-3中,会深化学习该部分知识。 必修四: 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形,平面向量。其中三角函数部分与必修5正余弦定理关系密切,会产生综合问题。平面向量与与后期空间向量的运算规则完全一致,需要牢固掌握。 高二数学上学期(必修五、文-选修1-1/理-选修2-1) 必修五 数列通常会单独命题,近年较为流行与必修四平面向量相结合,或与必修一函数相结合命题。 正余弦定理部分与必修四三角函数关系密切,会产生综合问题。 不等式中基本不等式通常会与函数相结合,产生最值问题;线性规划部分通常会独立命题,文科同学尤其需要注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会与必修一集合部分相结合命题。

文-选修1-1 圆锥曲线与导数为本书的重难点,其中圆锥曲线难度较大,高考会单独命一大题。该部分与必修二直线与圆结合广泛,尤其是直线。 导数部分是函数的难点,在高考中属于压轴题。命题形式较为灵活。与函数各部分知识相结合均有可能。 理-选修2-1 圆锥曲线与导数为本书的重难点,其中圆锥曲线难度较大,高考会单独命一大题。该部分与必修二直线与圆结合广泛,尤其是直线。 高二数学下学期(文-选修1-2/理-选修2-2、选修2-3) 文-选修1-2 本书与必修三结合紧密,框图,复数均会独立命题,属于较易得分题目。 理-选修2-2、 导数部分是函数的难点,在高考中属于压轴题。命题形式较为灵活。与函数各部分知识相结合均有可能。 选修2-3 本书与必修三结合紧密,排列与组合所产生的概率模型会在高考大题当中直接应用。复数部分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得分。注意数形结合的特殊解法即可。 高三数学全学年(复习)

人教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全套—(含答案)及参考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练习题全套 (附参考答案) 1. 已知:函数()()2411f x x a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 设,x y 为正实数,且33log log 2x y +=,则 11 x y +的最小值是 . 3. 已知:()()()()50050A ,,B ,,C cos ,sin ,,αααπ∈. (1)若AC BC ⊥,求2sin α. (2)若31OA OC +=OB 与OC 的夹角. 4. 已知:数列{}n a 满足()2 1 123222 2 n n n a a a a n N -+++++=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 (2)若n 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的和n S .

姓名 作业时间: 2010 年 月 日 星期 作业编号 002 1. 2 2 75157515cos cos cos cos ++的值等于 . 2. 如果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22 110,220x x y x y x y ≥??-+≤+??--≤? 则的最小值是 . 3. 北京奥运会纪念章某特许专营店销售纪念章,每枚进价为5元,同时每销售一枚这种纪念章还需向北京奥组委交特许经营管理费2元,预计这种纪念章以每枚20元的价格销售时该店一年可销售2000枚,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在每枚20元的基础上每减少一元则增加销售400枚,而每增加一元则减少销售100枚,现设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为x 元(x ∈N *). (1)写出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销售这种纪念章所获得的利润y (元)与每枚纪念章的销售价格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当每枚纪念销售价格x 为多少元时,该特许专营店一年内利润y (元)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4. 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 x ,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条:①对任意的[]0,1x ∈,总有()0f x ≥;②(1)1f =;③若12120,0,1x x 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成立,则称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 (1) 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求(0)f 的值; (2)判断函数()21x g x =-])1,0[(∈x 是否为理想函数,并予以证明; (3)若函数()f x 为理想函数,假定?[]00,1x ∈,使得[]0()0,1f x ∈,且00(())f f x x =,求证 00()f x x =.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1):感知器-激活函数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1):感知器,激活函数本文章来自于阿里云云栖社区 摘要: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1) - 感知器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2) - 线性单元和梯度下降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3) - 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4) - 卷积神经网络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5) - 循环神经网络。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6) -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无论即将到来的是大数据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亦或是传统行业使用人工智能在云上处理大数据的时代,作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1) - 感知器(原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94418.html,/p/9ca2c1b07e0e?spm=5176.100239.blogcont69850.11.QPQa sR)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2) - 线性单元和梯度下降(原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94418.html,/p/c9938d7a5209?spm=5176.100239.blogcont69850.12.QPQ asR)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3) - 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原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94418.html,/p/5187635c7a2d?spm=5176.100239.blogcont69850.13.QPQ asR)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4) - 卷积神经网络(原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94418.html,/p/722202df94fd?spm=5176.100239.blogcont69850.14.QPQa sR) 零基础入门深度学习(5) - 循环神经网络。(原文链接: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04194418.html,/hanbingtao/note/541458?spm=5176.100239.blogcont69850.15.Q PQasR)

高中数学 怎样进行一轮复习

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复习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考生在数学首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埋头做题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学在做题时,只要结果对了就不再深思做题中使用的解题目方法和题目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二是只注重课堂听课效率,而不注重课后练习,这在文科生中显得尤为普遍,这往往会导致考生看到考题觉得自己会,可一做就错。 为了避免高三数学总复习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笔者结合近几年自身高三数学教学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重视预习。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已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高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 集合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 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 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x lg |=与{}x y y lg |=及 {}x y y x lg |),(= 3.数形结合.... 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4.(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 -1; (2);B B A A B A B A =?=??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5.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2222b a b a ab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x a 、x sin 、x cos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 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x g f y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 数)(x g u =与外函数)(u f y =;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推荐)高中数学各本书占分值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四90分)必修一(30分左右) 一、集合(5分,必考,选择题形式) 1.集合元素互异性 2.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3.集合的运算(交、并、补,以交集和补集为主) 二、函数(15分+)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填空题形式,解答题中会用得到,所在题型分值5分+) 2.函数性质:奇偶性、单调性(选择题形式,解答题中会用得到,所在题型分值5分+) 3.函数图象(选择题形式,5分) 三、基本初等函数(5分+)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3.幂函数 注:1.选择题形式结合函数性质、函数图象考查,或者用于比较函数值大小 2.解答题形式,最后一道解答题,结合导数考查,所在题型分值14分四、函数的应用(5分+) 1.函数的零点(必考5分填空题形式,或者结合最后一道解答题14分) 2.函数模型(有可能出解答题,可能性不大,与实际生活、热点结合) 2.必修二(文20+、理30分+)一、空间几何体(5分+) 1.利用三视图求集合体表面积、体积(选择、填空形式,5分) 2.表面积、体积的求解(选择、填空形式,5分) 二、点、线、面关系(5分+) 1.直线与直线平行、垂直 2.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 注1.选择、判断形式,与向量、命题判断结合,5分 2.在立体结合的解答题中出现,所在题型分值12分 三、直线与方程(5分+) 1.斜率、直线方程 2.直线焦点坐标:点点距、点线距注1.选择、填空中与圆结合,5分 2.解答题中结合圆锥曲线,所在题型12分 四、圆与方程(5分,选择、填空) 1.圆的方程 2.直线与圆 五、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结合立体几何,所在题型分值12分) 必修三(文25分+,理15分+) 一、算法(5分,选择、填空) 1.程序框图 2.算法结构 二、、统计(文15分+,理5分) 三、1.随即抽样(文解答题12分、里选择判断5分) 四、2.样本估计总体:方差、标准差(选择、填空,5分) 五、三、概率(5分,选择,填空)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古典概型 3.集合概型 六、必修四(22分+) 七、一、三角函数(17分+) 1.诱导公式 2.图象变换 3.图象性质 4.三角恒等变换注1.选择、填空5分 八、 2.解答题,有可能结合向量,12分 九、二、平面向量(5分+) 1.线性运算 2.基本定理 3.数量积 十、注1.选择、填空结合命题,5分 十一、2.解答题结合三角函数,12分高二数学(文)(50分) 十二、必修五(25分) 十三、一、解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考查) 1.正弦定理 2.余弦定理 3.应用 十四、二、数列(17分) 1.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 3.数列求和注1.选择填空,5分 2.解答题,12分三、不等式(5分+) 十五、1.不等式求解(5分+,选择填空,或者出现在最后一道解答题中) 2.不等式与线性规划(5分,选择填空)选修1—1(20分)

高中数学第一轮复习资料(学生版)

第一章集合 第一节集合的含义、表示及基本关系 A组 1.已知A={1,2},B={x|x∈A},则集合A与B的关系为________. 2.若?{x|x2≤a,a∈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集合A={y|y=x2-2x-1,x∈R},集合B={x|-2≤x<8},则集合A与B的关系是________. 4.(2009年高考广东卷改编)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 ={x|x2+x=0}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________. 5.(2010年苏、锡、常、镇四市调查)已知集合A={x|x>5},集合B={x|x>a},若命题“x∈A”是命题“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原创题)已知m∈A,n∈B,且集合A={x|x=2a,a∈Z},B={x|x=2a+1,a∈Z},又C={x|x=4a+1,a∈Z},判断m+n属于哪一个集合? B组 1.设a,b都是非零实数,y=a |a|+b |b|+ ab |ab|可能取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2.已知集合A={-1,3,2m-1},集合B={3,m2}.若B?A,则实数m=________. 3.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a∈P,b∈Q},若P ={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个. 4.已知集合M={x|x2=1},集合N={x|ax=1},若N M,那么a的值是________.5.满足{1}A?{1,2,3}的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个.

高一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一基础要点归纳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集合的特性与表示法:集合中的元素应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表示法 有: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等。 2、集合的分类: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②数集:{ } 2 2y y x =- 点集: (){},1x y x y += 3、子集与真子集:若x A ∈则x B ∈?A B ? 若A B ?但A ≠B ?A B 若{}123,n A a a a a = ,,,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n 个 4、集合的运算:①{} A B x x A x B =∈∈ 且,若A B A = 则A B ? ②{}A B x x A x B = ∈∈ 或,若A B A = 则B A ? ③ { } U C A x x U x A =∈?但 5、映射:对于集合A 中的任一元素a,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b 与之 对应,则称:f A B →为A 到的映射,其中a 叫做b 的原象,b 叫a 的象。 二、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概念:对于非空的数集A 与B ,我们称映射:f A B →为函数,记作()y f x =, 其中,x A y B ∈∈,集合A 即是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B 的子集。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称为函数的三要素。 2、 函数的性质: ⑴ 定义域:0 1 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使函数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例: y = 的定义域为:25053302x x x ->??<? 2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若()y f x =的定义域为[),x a b ∈,则复合函数 ()y f g x =????的定义域为不等式()a g x b ≤<的解集。 0 3 实际问题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定义域。

高考数学零基础提分秘笈

高考数学零基础提分秘笈 数学是高考拉开分数的最主要学科。高分的同学130、140,低分的同学40、50,又由于数学讲究逻辑性和推理性,讲究层层推导,一个地方卡住,就做不下去,因此很多同学在数学上饮恨考场。 是不是数学基础差就没得救呢?其实不是的。数学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方法得当,你会发现数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因为数学学科很特殊,它的条理脉络非常清晰,复习的时候,顺着脉络,是很容易抓住整个主干的。 其实,对数学基础的构建,是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容易的多。因为数学知识点的起点、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应用案例非常明确,所以只要从数学公式入手,找到其公式的起点和过程,就能把基础知识拿下。 一、夯实基础的重点方法 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课本开始,不要求快,要复习一个章节,掌握一个章节。具体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记熟,然后看课后习题,用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为什么产生的。如集合、映射的数学意义是为了阐述两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函数就是立足于集合。并由此产生的充要条件等知识点。通过这么去理解,你会发现,数学基础很快就能掌握。但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因为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更加困难。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二、提高基础知识应用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要将高中数学合理分类。分类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课本大章节进行分类即可。 高三复习过程中,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同学,会有听了没办法记,记了来不及听的无所适从现象,但是做好笔记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那就应该记关键思路和结论,不要面面俱到,课后整理笔记,因为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 再谈做题,做题大家都认为是高三复习的主旋律,其实不是的。不论对于哪种层次的学生,看题思考才是复习数学的主旋律。看题主要是看你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尤其是卡住你的那一个步骤。为什么答案中这道题这个步骤这么写,为什么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从那几个条件确立的,它的出现时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思考方向。很多同学都有这个问题,题目不会做,往往就是一步卡死,只要这一步解决了,后面都会。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应用的要点。

高中数学复习第一轮知识点大汇总

高中数学复习第一轮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1讲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y|x2+y2=1}和集合B={y|y=x2},则A∩B等于() A.(0,1) B.[0,1] C.(0,+∞) D.{(0,1),(1,0)} 解析∵A={y|x2+y2=1},∴A={y|-1≤y≤1}. 又∵B={y|y=x2},∴B={y|y≥0}.A∩B={y|0≤y≤1}. 答案 B 2. 设全集U=M∪N={1,2,3,4,5},M∩?UN={2,4},则N=() A.{1,2,3}B.{1,3,5} C.{1,4,5} D.{2,3,4} 解析由M∩?UN={2,4}可得集合N中不含有元素2,4,集合M中含有元素2,4,故N={1,3,5}. 答案 B 3.设集合U={x|x<5,x∈N*},M={x|x2-5x+6=0},则?U M=().A.{1,4} B.{1,5} C.{2,3} D.{3,4} 解析U={1,2,3,4},M={x|x2-5x+6=0}={2,3}, ∴?U M={1,4}. 答案 A 4.若A={2,3,4},B={x|x=n·m,m,n∈A,m≠n},则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是().A.2 B.3 C.4 D.5 解析B={x|x=n·m,m,n∈A,m≠n}={6,8,12}. 答案 B

5.设集合M ={1,2},N ={a2},则“a =1”是“N ?M”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若N ?M ,则需满足a2=1或a2=2,解得a =±1或a =±2.故“a =1”是“N ?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6.设集合 A =? ????? ??? ?x ??? x 24+3y 2 4=1 ,B ={y |y =x 2},则A ∩B =( ). A .[-2,2] B .[0,2] C .[0,+∞) D .{(-1,1),(1,1)} 解析 A ={x |-2≤x ≤2},B ={y |y ≥0},∴A ∩B ={x |0≤x ≤2}=[0,2]. 答案 B 二、填空题 7.设集合A ={-1,1,3},B ={a +2,a 2+4},A ∩B ={3},则实数a =________. 解析 ∵3∈B ,又a 2+4≥4,∴a +2=3,∴a =1. 答案 1 8.已知集合A ={0,2,a2},B ={1,a},若A ∪B ={0,1,2,4},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若a =4,则a2=16?(A ∪B),所以a =4不符合要求,若a2=4,则a =±2,又-2?(A ∪B),∴a =2. 答案 2 9.给定集合A ,若对于任意a ,b ∈A ,有a +b ∈A ,且a -b ∈A ,则称集合A 为闭集合,给出如下三个结论: ①集合A ={-4,-2,0,2,4}为闭集合; ②集合A ={n |n =3k ,k ∈Z }为闭集合; ③若集合A 1,A 2为闭集合,则A 1∪A 2为闭集合.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①中,-4+(-2)=-6?A ,所以不正确. ②中设n 1,n 2∈A ,n 1=3k 1,n 2=3k 2,n 1+n 2∈A ,n 1-n 2∈A ,所以②正确.③令A 1={n |n =3k ,k ∈Z },A 2={n |n =2k ,k ∈Z },3∈A 1,2∈A 2,但是,3+2?A 1∪A 2,则A 1∪A 2不是闭集合,所以③不正确.

(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1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零基础考生提分策略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零基础考生提分策略 201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零基础考生怎样次啊能快速提升分数呢?高考冲刺网小编整理了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零基础考生提分策略,总结了高考数学低分到高分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学习方法 1、预习是聪明的选择 最好老师指定预习内容,每天不超过十分钟,预习的目的就是强制记忆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是根本 基本概念要一个字一个字理解并记忆,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只有思维钻进去才能了解内涵,思维要发散才能了解外延。只有概念过关,作题才能又快又准。 3、作业可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不要为节约时间省步骤,作业不要自检,全面暴露存在的问题是好事。 4、难题要独立完成 想得高分一定要过难题关,难题的关键是学会三种语言的熟练转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二、复习方法 1、加倍递减训练法 通过训练,从心理上、精力上、准确度上逐渐调整到考试的最佳状态,该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否则达不到效果。 2、考前不要做新题 考前找到你近期做过的试卷,把错的题重做一遍,这才是有的放矢的复习方法。 三、考试方法 1、良好心态 考生要自信,要有客观的考试目标。追求正常发挥,而不要期望自己超长表现,这样心态会放的很平和。沉着冷静的同时也要适度紧张,要使大脑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2、考试从审题开始

审题要避免“猜”、“漏”两种不良习惯,为此审题要从字到词再到句。 3、学会使用演算纸 要把演算纸看成是试卷的一部分,要工整有序,为了方便检查要写上题号。 4、正确对待难题 难题是用来拉开分数的,不管你水平高低,都应该学会绕开难题最后做,不要被难题搞乱思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无论什么考试,你都能排前几名。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函数(带答案)

一轮函数(第二章) 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f (x )(x ∈R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g (x )=f (log a x )(00. ∴????? a 2≤2,4-2a +3a >0, ∴-40)在(3 4 ,+∞)上是单调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 解析:∵f (x )=x +a x (a >0)在(a ,+∞)上为增函数,∴a ≤34,0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V R 3 4 3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2011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 图象关于y=x 对称。 3、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 4.奇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必修二 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 R S π= 3、柱体h s V ?=,锥体 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 (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 V s h 1 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