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和矿石密度

岩石和矿石密度
岩石和矿石密度

密度表

岩石颗粒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颗粒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2 目的及范围 2.1目的 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准确的完成对岩石的颗粒密度的试验。 2.2范围 岩石颗粒密度试验可分为比重瓶法和水中称量法。比重瓶法适用于各类岩石,水中称量法适用于除遇水崩、溶解和干缩湿胀以及密度小于1g/cm3的其他各类岩石 3试件制备 3.1比重瓶法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岩石用粉碎机粉碎成岩粉,使之全部通过0.25mm筛孔,用磁铁吸去铁屑。 (2) 对含有磁性矿物的岩石,应采用瓷研钵或玛瑙研钵粉碎岩石,使全部通过0.25mm筛孔。 3.2水中称量法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可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2) 试件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颗粒粒径的10倍 (3) 每个试件质量不宜小于150g 3.3试件描述 (1) 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风化程度。 (2) 试件粉碎方法。 (3) 试件形状。 4仪器设备 (1) 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 (2) 粉碎机、瓷研钵或玛瑙研钵、磁铁块; (3) 筛(孔径为0.25mm); (4) 天平(感量0.001g);

(5) 烘箱和干燥器; (6) 真空抽气设备和煮沸设备; (7) 恒温水槽; (8) 短颈比重瓶(容积100mL); (9) 温度计(量程0~50℃)。 (10)水中称量装置。 5试验步骤 5.1比重瓶法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制备好的岩粉置于105~110℃的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不得少于6h,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2)用四分法取其中两份岩粉,每份岩粉质量为15g。 (3)将称量后的岩粉装入烘干的比重瓶内,注入试液(纯水或煤油)至比重瓶容积的一半处对含水溶性矿物的岩石,应使用煤油试液。 (4)当使用纯水作试液时,可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当使用煤油作液时应采用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 (5)当采用煮沸法排除气体时,煮沸后加热时间不应少于1h (6)当采用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时,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应抽至无气泡逸出,且抽气时间不少于1h。 (7)将经过排除气体的试液注入比重瓶至近满,然后置于恒温水槽内,使瓶内温度保持稳定,上部悬液澄清,测量瓶内试液的温度。 (8)塞好瓶塞,使多余的试液自瓶塞毛细孔中溢出,将瓶外擦干,称瓶、试液和岩粉的总质量。 (9)洗净比重瓶,注入经排除气体并与试验同温度的试液至比重瓶内,按本条7、8款规定称瓶和试液的总质量。 (10)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 (11)称量精确至0.001g。 5.2水中称量法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不含矿物结晶水的岩石,应在105~110℃的恒温下烘24h。对于含有矿物结晶水的岩石,应降低烘干温度,可在40±5℃恒温下烘24h (2)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试件质量。

岩石的密度

第五章岩(矿)石的密度 岩石、矿物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其单位为g/Cm3或 kg/m3。地壳内不同地质体之间存在的密度差异,是开展重力勘探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也是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不可缺少的参数。而且,密度资料对于重力异常的解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岩石密度的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是重力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大量测定和长期研究结果认为,决定岩石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1.岩石中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 2.岩石中的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多少; 3.岩石所受压力的大小。 下面分别对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密度特点作一介绍。 一、火成岩的密度 火成岩的密度主要由矿物成分及含量多少来决定。从图1.5— 1中可以看出,火成岩的矿物成分与其密度有一定关系。从酸性岩 向基性岩过渡时,其密度值是随岩石中铁镁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 的逐渐增加而变大。 对于同一种侵人的火成岩体,在岩浆侵人后的冷凝过程中, 结晶分异作用使得在岩体边部和顶部与其内部矿物结晶先后的不 同,导致形成不同的岩相带。一般而言,在周围偏基性,向中心 逐渐发育为偏酸性。图1.5—2为江西蒙山花岗间长岩和九岭花岗 岩侵入体的不同岩相带的密度分布曲线。由图所示,边缘相的密 度要比过渡相和内相的密度大些。 对于同类侵人岩体,不同时期侵人,其矿物成分虽然相同, 但因含量有所变化时,则其密度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同源岩浆, 尽管其化学成分可能一样,但由于成岩环境不同时,也可能形成 不同的矿物和岩石,当然其密度亦不同。由此可知,侵人岩与喷 出岩之间密度有较大差异。 二、沉积岩的密度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对岩石密度的影响虽然没有象对火成岩那样明显,但由于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孔隙度,因而它们的密度往往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我们从图1.5—3可以看出这一点。 一般而言,近地表的沉积岩由于受到的压力较小,其孔隙度较大,则密度较小;随着埋深增加上层负荷压力加大时,使其孔隙度相应减小,因而密度就要增大。图1.5一4表明,沉积岩的密度随孔隙度的

常见岩石密度

花岗石:2.63~3.3,正长岩:2.5~3.3,闪长岩:2.5~3.3, 斑岩:2.8,安山岩:2.5~3.3,辉绿岩:2.7、2.9, 流纹岩:2.5~3.3,花岗片麻岩:2.7~2.9,片麻岩:2.5~2.8, 石英岩:2.61、2.8~3.0,大理岩:2.5~3.3,千枚岩(板岩):2.5~3.3,凝灰岩:2.5~3.3,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2.5~3.3, 砾岩:2.2~3.3,石英砂岩:2.6~2.71,砂岩:1.2~3.0 岩石密度( t/m 3 ) 辉石 2.7 ~3.7 泥质岩 2.0 ~2.5 橄榄石 2.2 ~3.4 粉砂岩 2.0 ~2.4 花岗岩 2.5 ~2.75 砂岩 2.1 ~2.65 石英岩 2.5 ~3.6 灰岩 2.3 ~2.9 片岩和角闪岩 2.5 ~3.7 岩盐 1.95 ~2.20 石膏 2.3 ~2.5 砂土一般是1.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1.4 g/cm3 路面材料计算基础数据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1.75 水泥砂2.05 水泥砂砾2.2 水泥碎石2.1 水泥石屑2.08 水泥石渣2.1 水泥碎石土2.15 水泥砂砾土2.2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1.68 石灰砂砾2.1 石灰碎石2.05 石灰砂砾土2.15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2.1 石灰土砂砾2.15 石灰土碎石2.1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粉煤灰1.17 石灰粉煤灰土1.45 石灰粉煤灰砂1.65 石灰粉煤灰砂砾1.95 石灰粉煤灰碎石1.92 石灰粉煤灰矿渣1.65 石灰粉煤灰煤矸石1.7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1.28 石灰煤渣土1.48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碎石1.8 石灰煤渣砂砾1.8 石灰煤渣矿渣1.6 石灰煤渣碎石土1.8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2.1 碎(砾)石2.1 土1.7 土砂1.94 粒料改善砂、粘土1.9 砾石2.1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级配碎石2.2 级配砾石2.2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填隙碎石1.98

《工程岩块试验》

工程岩块(岩体、岩石)试验岩石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样应在现场采取,不得使用爆破法;2、试样在采取、运输、储存和制备试件过程中,应保持天然状态,避免产生裂缝。3、试件最小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矿物颗粒直径的10倍。(在物理和力学性质试验中对岩石的尺寸和精度还另有要求) 第一部分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一、岩石的含水率试验 岩石的含水率是岩石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量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与岩石固体颗粒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岩石的含水率可间接地反映岩石中空隙的多少、岩石的致密程度等特性。实验时每个试件的质量为40-200g,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为5个。 1、试验步骤: ⑴、称量试件烘干前的质量; ⑵、将试件置于烘箱内,在105-110℃下烘24h(对含结晶水易逸出矿物的岩石,一般采用烘干温度为55-65℃【60±5℃】,或在常温下采用真空抽气干燥方法); ⑶、将试件从烘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烘干后的质量。 ⑷、称量应准确至0.01g。 2、计算:(应精确至0.01。)

岩石的含水率W=(M1-M2)100/ms M1—烘干前试件的质量g; M2—烘干后试件的质量g; 二、岩石的密度(颗粒密度)试验 岩石颗粒密度是岩石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量时岩石固相颗粒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岩石的颗粒密度是选择建筑材料、研究岩石风化、评价地基基础工程岩体稳定性及确定围岩压力等必须的计算指标。 试验一般采用容积为100ml的短颈密度瓶进行。颗粒密度试验的试件往往采用块体密度试验后的试件粉粹成岩粉来完成。 1、试验步骤: ⑴、制样。将岩石用粉粹机粉粹成岩粉,使之全部通过0.25mm 的筛孔,并用磁铁吸去铁屑; ⑵、将岩粉放在瓷皿内,放入烘箱用105-110℃烘至恒重,烘干时间一般为6h-12h; ⑶、用四分法称取烘干的岩粉两份,每份15g(m1),用漏斗灌入洗净烘干的密度瓶中,注入试液(蒸馏水、对含水溶性矿物的岩石用煤油)至比重瓶容积的1/2处; ⑷、用蒸馏水为试液时,可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当使用煤油作试液时,应采取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 ⑸、将经过排除气体的密度瓶取出擦干,冷至室温,再向密度瓶中注入排除气体且同温条件的试液至近满,然后置于恒温水槽(20

岩石及岩体的基本性质[详细]

第一章岩石及岩体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概述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造岩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 一、岩石的分类 自然状态下的岩石,按其固体矿物颗粒之间的结合特征,可分为: ①固结性岩石:固结性岩石是指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间成刚性联系,破碎后仍可保持一定形状的岩石. ②粘结性岩石、③散粒状岩石、④流动性岩石等. 在煤矿中遇到的大多是固结性岩石.常见的有砂岩、石灰岩、砂质页岩、泥质页岩、粉砂岩等. 按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同,常把矿山岩石分为: ①坚硬岩石②松软岩石两类. 工程中常把饱水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大于10米Pa的岩石叫做坚硬岩石,而把低于该值的岩石称为松软岩石. 松软岩石具有结构疏松、密度小、孔隙率大、强度低、遇水易膨胀等特点. 从矿压控制角度看,这类岩石往往会给采掘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岩石的强度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关. 1.岩石的结构指决定岩石组织的各种特征的总合.如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颗粒间的联结特征、孔隙情况,以及胶结物的胶结类型等. 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差别很大,在沉积岩中,有的颗粒小到用肉眼难以分辩(如石灰岩、泥岩、粉砂岩中的细微颗粒),有的颗粒可大至几厘米(如砾岩中的粗大砾石).组成岩石的物质颗粒大小,决定着岩石的非均质性.颗粒愈均匀,岩石的力学性质也愈均匀.一般来说,组成岩石的物质颗粒愈小,则该岩石的强度愈大. 2.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集合体之间,以及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

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 1.整体构造——岩石的颗粒互相紧密地紧贴在一起,没有固定的排列方向; 2.多孔状构造——岩石颗粒间彼此相连并不严密,颗粒间有许多小空隙; 3.层状构造——岩石颗粒间互相交替,表现出层次叠置现象(层理). 岩石的构造特征对其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如层理的存在常使岩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上,岩石承受拉力的性能很差,沿层理面的抗剪能力很弱.受压时,随加载方向与层理面的交角不同,强度有较大差别. 第二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相对密度(比重) 岩石的相对密度就是岩石固体部分实体积(不包括空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w c d V G γ?=? (1-1) 式中 Δ—岩石的比重; G d —绝对干燥时岩石固体实体积的重量,g; V c —岩石固体部分实体积,厘米3; γw —水的密度,g/厘米3 岩石比重的大小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比重,而与岩石的空隙和吸水多少无关.岩石的比重可用于计算岩石空隙度和空隙比.煤矿中常见岩石的比重见表1-1. 二、岩石的质量密度 岩石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岩石的质量. 根据含水状态不同,岩石的密度分为天然密度、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天然密度是岩石在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岩石在105~110℃烘箱内烘至恒重时的密度. 饱和密度是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饱和密度和天然密度的表达式如下: V G d d = γ

岩石的密度

第五章 岩(矿)石的密度 岩石、矿物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其单位为g/Cm 3 或 kg/m 3 。地壳内不同地质体之间存在的密度差异,是开展重力勘探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也是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地形校正和中间层校正不可缺少的参数。而且,密度资料对于重力异常的解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岩石密度的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是重力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大量测定和长期研究结果认为,决定岩石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1.岩石中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 2.岩石中的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多少; 3.岩石所受压力的大小。 下面分别对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密度特点作一介绍。 一、火成岩的密度 火成岩的密度主要由矿物成分及含量多少来决定。从图1.5—1中可以看出,火成岩的矿物成分与其密度有一定关系。从酸性岩向基性岩过渡时,其密度值是随岩石中铁镁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的逐渐增加而变大。 对于同一种侵人的火成岩体,在岩浆侵人后的冷凝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使得在岩体边部和顶部与其内部矿物结晶先后的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岩相带。一般而言,在周围偏基性,向中心逐渐发育为偏酸性。图1.5—2为江西蒙山花岗间长岩和九岭花岗岩侵入体的不同岩相带的密度分布曲线。由图所示,边缘相的密度要比过渡相和内相的密度大些。 对于同类侵人岩体,不同时期侵人,其矿物成分虽然相同,但因含量有所变化时,则其密度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同源岩浆,尽管其化学成分可能一样,但由于成岩环境不同时,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矿物和岩石,当然其密度亦不同。由此可知,侵人岩与喷出岩之间密度有较大差异。 二、沉积岩的密度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对岩石密度的影响虽然没有象对火成岩那样明显,但由于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孔隙度,因而它们的密度往往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我们从图1.5—3可以看出这一点。 一般而言,近地表的沉积岩由于受到的压力较小,其孔隙度较大,则密度较小;随着埋深增加上层负荷压力加大时,使其孔隙度相应减小,因而密度就要增大。图1.5一4 表明,沉积岩的密度随孔隙度的

常见岩石密度

花岗石:~,正长岩:~,闪长岩:~, 斑岩:,安山岩:~,辉绿岩:、, 流纹岩:~,花岗片麻岩:~,片麻岩:~, 石英岩:、~,大理岩:~,千枚岩(板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 砾岩:~,石英砂岩:~,砂岩:~ 岩石密度 ( t/m 3 ) 辉石~ 泥质岩~ 橄榄石~ 粉砂岩~ 花岗岩~ 砂岩~ 石英岩~ 灰岩~ 片岩和角闪岩~ 岩盐~ 石膏~ 砂土一般是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 g/cm3

粘土为 g/cm3 泥炭沼泽土: g/cm3 路面材料计算基础数据 1.多种材料混合结构,按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单位:t/m3 路面名称干密度 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土 水泥砂 水泥砂砾 水泥碎石 水泥石屑 水泥石渣 水泥碎石土 水泥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土 石灰砂砾 石灰碎石 石灰砂砾土 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碎石土 石灰土砂砾 石灰土碎石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粉煤灰

石灰粉煤灰土 石灰粉煤灰砂 石灰粉煤灰砂砾 石灰粉煤灰碎石 石灰粉煤灰矿渣 石灰粉煤灰煤矸石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 石灰煤渣土 石灰、煤渣稳定土基层石灰煤渣碎石石灰煤渣砂砾 石灰煤渣矿渣 石灰煤渣碎石土 水泥石灰稳定砂砾 碎(砾)石 土 土砂 粒料改善砂、粘土 砾石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级配碎石 级配砾石 嵌锁级配型基、面层填隙碎石 泥结碎(砾)石

磨耗层砂土 级配砂砾 煤渣 沥青碎石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 沥青混凝土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 砂粒式 摘自交公路发[1992]65号《公路工程预算定额》附录一。 2.各种路面材料松方干密度如下:单位:t/m3 材料名称干密度 粉煤灰 煤渣 土 矿渣 煤矸石 砂 碎石 石屑 碎石土

各种物料堆积密度表

各种物料堆积密度表 物料名称堆积密度(kg/l) Q 夸克粉0,45-0,55 石英粉1,00-1,20 石英粉尘1,12-1,28 R 油菜籽0,56-0,60 水稻0,65-0,75 大米,糙米0,57 稻壳0,105 米磨面0,35-0,40 树皮碎片,云杉/松木,潮湿0,70-0,85 油炸洋葱,干燥的0,45-0,60 黑麦(沙地)0,72-0,76 黑麦麸皮,精细0,34-0,38 黑麦面粉0,47-0,55 磷矿石1,50 原盐0,72-0,83 葡萄干0,62 迷迭香,干燥0,25-0,35 甜菜根,块茎0,60 甜菜籽0,74 烟灰0,35 S 锯末0,29-0,45 锯屑0,35-0,55 盐(氯化钠)0,75 砂,精细,湿润1,00 水洗砂1,32-1,62 粘土1,80 泡沫片0,02 板岩,破碎1,38-1,56 高炉炉渣0,85-1,00 研磨粉2,30 快速煮饭米,长粒0,40-0,60 巧克力粉0,65 巧克力豆0,60-0,80 红茶0,30-0,45 皂片0,20-0,40 皂粉0,58 散装物料堆积密度 (kg/l) 石英砾石1,60 石英砂1,50 源面粉0,40-0,55 草坪肥料0,86-0,95 大米,精制0,75 米片0,19-0,21 米粉0,38-0,45 稻壳0,11-0,12 蓖麻子0,40 黑麦(山区)0,66-0,70 黑麦粗粉0,52-0,55 黑麦麸皮,粗糙0,29-0,32 黑麦面粉(中间产物)0,35-0,45 稻米(水稻),预净化0,51-0,60 原糖0,95 迷迭香,研磨0,36 鲈鮋鱼粉0,59 甜菜0,65 圆砾石,洗过的1,52-1,62 烟尘(碳黑颗粒)0,10 锯末,干燥0,11-0,19 硝铵1,30 盐(岩盐)1,40 砂,精细,干燥1,30-1,40 沙丁鱼鱼粉0,58 泡沫玻璃颗粒0,12-0,16 洗衣粉1,00 板岩粉1,10-1,30 炉渣,多孔性,破碎0,45-0,50 除蛞蝓药0,82 快速煮饭米,中粒0,55-0,65 巧克力片0,50-0,65 砾石(卵石)1,40 重晶石1,20 肥皂条0,60 块根芹0,60 硅胶0,68

矿物比重

金的常见矿物为,比重15.6~18.3;分(比重5.5~6.5)、(4.9~5.2)、(3.3~4.0)、(3.7~3.9)几种;比重7.4~7.6;比重3.9~4.2;煤矿分(0.5~1.3)、(1.1~1.4)、(1.4~1.7)几种。 以上单位均为吨/立方米,且是为百分之百的时候的比重。当不为百分之百时,则根据矿石的百分含量和杂质的百分含量平均计算出具体的矿石比重(也叫体重)。原生矿石!指的是硫化矿一般是2.7-3.2吨/立。煤矿1.5吨/立 而铜矿石密度可在下表中进行查询,常见的黄铜矿密度范围为:4.1—4.3。除铜 矿石密度外,下表还有其它多种常见矿石的密度范围。 主要岩石和矿石密度表: 名称密度范围名称密度范围 纯橄榄岩 2.5—3.3 锰矿 3.4—6.0 橄榄岩 2.6—3.6 钨酸钙矿 5.9—6.2 玄武岩 2.6—3.3 铬铁矿 3.2—4.4 辉长岩 2.7—3.4 赤铁矿 5.1—5.2 安山岩 2.5—3.8 磁铁矿 4.8—5.2 辉绿岩 2.9—3.3 黄铁矿 4.9—5.2 玢??? 岩 2.6—3.9 黄铜矿 4.1—4.3 花岗岩 2.4—3.1 钛铁矿 4.5—5.0 石英岩 2.6—2.9 磁黄铁矿 4.3—4.8 流纹岩 2.3—2.9 表??? 土 1.1—2.0 片麻岩 2.4—2.9 粘土 1.5—2.2

云母岩 2.5—3.0 铝钒土 2.4—2.5 千枚岩 2.7—2.8 干砂 1.4—1.7 蛇纹岩 2.6—3.2 白垩 1.8—2.6 大理岩 2.6—2.9 硬石膏 2.7—3.0 白云岩 2.4—2.9 石??? 膏 2.2—2.4 页岩 2.1—2.8 煤 1.2—1.7 石灰岩 2.3—3.0 褐煤 1.1—1.3 砂岩 1.8—2.8 钾盐 1.9—2.0 闪长岩 2.7—3.0 岩??? 盐 2.1—2.2 重晶石 4.4—4.7 刚玉 3.9—4.0 氟??? 石 3.1—3.2 厘米.克.秒

岩石的密度

岩石的密度: 大多数造岩矿物如长石、石英、辉石等具有离子型或共价型结晶键密度为2.2~3.5克/厘米3(极少数达4.5克/厘米3)。 结晶键为离子-金属型或共价-金属型的矿物,如铬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密度较大,为3.5~7.5克/厘米3。 在金属矿区,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矿区花岗岩的密度有的就高达2.7克/厘米3以上。 矿物的密度是由构成该矿物各元素的原子量和矿物的分子结构决定的。 岩石按其磁性的不同可分为3类: 1、反磁性矿物,如石英、磷灰石、闪锌矿、方铅矿等。磁化率为恒量,负值,且较小。 2、顺磁性矿物大多数纯净矿物都属于此类。磁化率为恒量,正值,也比较小。 3、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等含铁、钴、镍元素的矿物。磁化率不是恒量,为正值,且相当大。也可认为这是顺磁性矿物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岩石的磁性主要决定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磁性,并受成岩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影响。一般说,橄榄石、辉长石、玄武岩等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的磁性最强而变质岩次之,沉积岩最弱。 岩石具有的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勘探方法所依据的是岩石和矿石中放射性元素成分和含量的差别。 放射性矿物如铀矿等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最高,锆石等稀有副矿物和磁铁矿等金属矿物次之,绝大多数造岩矿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都比较低。 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最高,沉积岩次之。岩浆岩中,按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顺序,放射性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人工放射性勘探方法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元素的热中子俘获截面。氢、锂等元素的热中子俘获截面较小;镉、钆等元素的热中子俘获截面较大,钍、铀等元素的热中子俘获截面次之。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矿)石物性资料 (2008年12月11日) 一、密度: 表1-1 常见矿物的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cm -石英 2.65 金刚石 2.6-2.9 正长石 2.55-2.63 重晶石 4.4-4.7 钠长石 2.63 刚玉 3.9-4.0 钙长石 2.76 岩盐 3.1-3.2 方解石 2.72-2.94 硬石膏 2.7-3.0 白云石 2.86-2.93 石膏 2.2-2.4 白云母 2.77-2.88 霞石 2.55-2.65 黑云母 2.7-3.3 绿高岭石 1.72-2.5 角闪石 3.62-3.65 白榴石 2.45-2.5 透闪石 2.99-3.00 硅灰石 2.79-2.91 阳起石 3.1-3.2 蛇纹石 2.5-2.6 星叶石 3.0-3.15 赤铁矿 4.5-5.2 钠闪石 3.3-3.46 磁铁矿 4.8-5.2 纳钙闪石 3.3-3.46 黄铁矿 4.9-5.2 钛铁矿 4.5-5.0 磁黄铁矿 4.3-4.8 铬铁矿 3.2-4.4 黄铜矿 4.1-4.3 辉铜矿 5.5-5.8 斑铜矿 4.9-5.2 海绿石 2.2-2.9 石墨 2.09-2.25 多水高岭土 1.9- 2.6 蛋白石 1.9-2.5 钾盐 1.99 叶绿泥石 2.6-3.0 硬绿泥石 3.3-3.6 金红石 4.18-4.23 锰矿 3.4-6.0 钨酸钙矿 5.9-6.2 铝矾土 2.4-2.5 煤 1.2-1.7 褐煤 1.1-1.3 表1-2 常见岩石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cm -纯橄榄岩 2.5-3.3 橄榄岩 2.5-3.6 玄武岩 2.6-3.3 辉长岩 2.7-3.4 安山岩 2.5-2.8 辉绿岩 2.9-3.2 鞍山玢岩 2.6-2.9 花岗岩 2.4-3.1 石英岩 2.6-2.9 流纹岩 2.3-2.7 片麻岩 2.4-2.9 云母片岩 2.5-3.0 千枚岩 2.7-2.8 蛇纹岩 2.6-3.2 大理岩 2.6-2.9 白云岩 2.4-2.9

矿物的密度表

矿物的密度 矿物名称分子式 主要元素或氧化物密度 t/m3名称含量% 铁Fe Fe 100.0 7.87 磁铁矿Fe3O4Fe 72.4 4.9~5.2 赤铁矿Fe2O3Fe 70.0 3.4~4.4 褐铁矿2Fe2O3·3H2O Fe 57.1 4.8~5.3 菱铁矿FeCO3Fe 48.2 3.8~3.9 镜铁矿Fe2O3Fe 70.0 4.8~5.3 针铁矿Fe2O3·H2O Fe 63.0 假象赤铁矿γFe2O3Fe 70.0 锰Mn Mn 100.0 软锰矿MnO2Mn 63.2 7.44 硬锰矿MmnO2·MnO·nH2O Mn 49.0~62.0 4.7~4.8 水锰矿Mn2O·H2O Mn 62.5 3.7~4.7 菱锰矿MnCO3Mn 47.8 4.2~4.4 褐锰矿3Mn2O3·MnSiO3Mn 63.6 3.3~3.6 黑锰矿Mn3O4Mn 72.0 4.7~4.8 锰方解石(Ca,Mn)CO3Mn 35.5 4.7~4.9 黝锰矿MnO2Mn 63.2 4.8~4.9 硫锰矿MnS Mn 63.1 铬Cr Cr 100.0 7.14 铬铁矿FeO·Cr2O3Cr2O368.0 4.3~4.6 铬酸铅矿PbCrO4CrO330.9 钒V PbO 69.1 5.9~6.1 绿硫钒矿Vs4或V2O5V 100.0 钒钛磁铁矿Fe2O3中Fe部分 被V,Ti置换 V 19.0 6.11 钒铅矿Pb5Cl(VO4)3 2.6~2.7 钒云矿H2K(Al,V)3(SiO4)3V2O519.4 6.7~7.2 钒铅锌矿(Pb、Zn)2(OH)VO4V2O520.0 2.9~3.0 钒铜矿6(Cu,Ca,Be)OV2O5·15H2O V2O522.7 5.9~6.2 钒铅铜矿PbCu(VO4)(OH)V2O515.8 5.8 钛Ti Ti 100.0 4.5 金红石TiO2Ti 60.0 4.1~5.2 钛铁矿FeTiO3Ti 31.6 4.5~5.5 钛磁铁矿Fe2O3中Fe部分被Ti置换TiO225.0 榍石CaTiSiO5Ti 24.5 3.4~3.6 钙钛矿CaTiO3Ti 35.2 铜Cu Cu 100.0 8.96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JTG]

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是一个间接反映岩石致密程度、孔隙发育程度的参数,也是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及确定围岩压力等必需的计算指标。根据岩石含水状态,毛体积密度可分为干密度、饱和密度和天然密度。 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可分为量积法、水中称量法和蜡封法。 量积法适用于能制备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水中称量法适用于除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外的其他各类岩石;蜡封法适用于不能用量积法或直接在水中称量进行试验的岩石。 二、仪器设备 切石机、钻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天平、烘箱、石蜡、水中称量装置。 三、试验步骤: 水中称量法: 1、将试件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一般为12-24h,取出试件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试件质量。精确至0.01g。量测精确至0.01mm。 2、将干试件进入水中进行饱和,饱和方法可依岩石性质选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 3、取出浸水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4、将试件放在水中称量装置的丝网上,称取试件在水中的质量。在称量过程中,称量装置的液面应始终保持同一高度,并记下水温。 蜡封法: 1、将试件放入烘箱,在105℃±5℃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一般为12-24h,取出试件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2、从干燥器内取出试件,放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0.01g。 3、将石蜡加热熔化,至稍高于熔点,用软毛刷在石料试件表面涂上一层厚度不大于1mm的石蜡层,冷却后准确称出涂有石蜡试件的质量。 4、将涂有石蜡的试件系于天平上,称出其在水中的质量。 5、擦干试件表面的水分,在空气中重新称取蜡封试件的质量,检查此时蜡封试件的质量是否大于浸水前的质量m1。如超过0.05g时,说明试件蜡封不好,水己浸入试件,应取试件重新测定。 量积法: 1、试件的直径或边长 2、量测试件高度 3、测定天然密度 4、测定饱和密度 5、测定干密度 四、试验结果处理: 毛体积密度试验结果精确至0.01g/cm3,3个试件平行试验。组织均匀的岩石毛体积密度应为3个试件的结果之平均值;组织不均匀的岩石,毛体积密度应列出每个试件的试验结果。

岩石块体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块体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 (2)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2 目的及范围 2.1目的 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准确的完成对岩石的块体密度的试验。 2.2范围 岩石块体密度试验可分为量积法水中称量法和密封法:量积法适用于能制备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水中称量法适用于除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外的其它各类岩石,密封法适用于不能用量积法或直接在水中称量进行试验的岩石。当采用密封法进行块体密度试验时,应同时测定岩石的天然含水率密封材料可选用石蜡或高分子树脂胶涂料。 3 仪器设备 (1) 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和车床; (2) 烘箱和干燥器; (3) 天平(感量0.01g); (4) 测量平台; (5) 石蜡及容蜡设备; (6) 水中称量装置;

(7) 高分子树脂胶涂料和配置涂料的用具。 4试验步骤 4.1试件制备 4.1.1量积法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圆柱体直径或方柱体边长宜为48~54mm。 2)、含大颗粒岩石的试件直径或边长应大于最大颗粒尺寸的10倍。 3)、试件高度与直径或边长之比宜为2.0~2.5。 (2) 试件高度直径或边长的允许偏差为±0.3mm。 (3) 试件两端面的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0.05mm。 (4) 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允许偏差为±0.25°。 (5) 方柱体或立方体试件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允许偏差为±0.25°。 4.1.2水中称量法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可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2) 试件尺寸应大于组成岩石最大颗粒粒径的10倍。 (3) 每个试件质量不宜小于150g。 4.1.3蜡封法试件宜为边长40~60mm的近似立方体或浑圆状岩块。 4.1.4进行块体干密度试验时每组试件数量不得少于3个,进行块体湿密度试验时试件数量不宜少于5个。

岩石的密度

第五章岩(矿)石的密度 岩石、矿物的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其单位为g/Cm3或kg/m3。地壳内不同地质体之间存在的密度差异,就是开展重力勘探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也就是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地形校正与中间层校正不可缺少的参数。而且,密度资料对于重力异常的解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岩石密度的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就是重力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大量测定与长期研究结果认为,决定岩石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 1.岩石中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多少; 2.岩石中的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多少; 3.岩石所受压力的大小。 下面分别对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的密度特点作一介绍。 一、火成岩的密度 火成岩的密度主要由矿物成分及含量多少来决定。从图1、5 —1中可以瞧出,火成岩的矿物成分与其密度有一定关系。从酸性岩 向基性岩过渡时,其密度值就是随岩石中铁镁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 的逐渐增加而变大。 对于同一种侵人的火成岩体,在岩浆侵人后的冷凝过程中,结 晶分异作用使得在岩体边部与顶部与其内部矿物结晶先后的不同, 导致形成不同的岩相带。一般而言,在周围偏基性,向中心逐渐发育 为偏酸性。图1、5—2为江西蒙山花岗间长岩与九岭花岗岩侵入体 的不同岩相带的密度分布曲线。由图所示,边缘相的密度要比过渡 相与内相的密度大些。 对于同类侵人岩体,不同时期侵人,其矿物成分虽然相同,但因 含量有所变化时,则其密度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同源岩浆,尽管其化 学成分可能一样,但由于成岩环境不同时,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矿物 与岩石,当然其密度亦不同。由此可知,侵人岩与喷出岩之间密度有 较大差异。 二、沉积岩的密度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对岩石密度的影响虽然没有象对火成岩那样明显,但由于沉积岩具有不同的孔隙度,因而它们的密度往往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我们从图1、5—3可以瞧出这一点。 一般而言,近地表的沉积岩由于受到的压力较小,其孔隙度较大,则密度较小;随着埋深增加上层负荷压力加大时,使其孔隙度相应减小,因而密度就要增大。图1、5一4表明,沉积岩的密度随孔隙度的减小而呈线

岩石的密度

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由数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等。没有一定外形的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其中,长石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2],石英则是数量第二多的矿石。 岩石根据其成因、构造和化学成分分类,大多数岩石含有二氧化硅(SiO2),而74.3%的地壳成分都是后者。岩石中硅的含量是决定岩石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岩石是人类早期工具的重要来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类的第一个文明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岩石一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材料和工具。 基本含义: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岩称喷出岩或火山岩,在地下冷凝的则称侵入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

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大约占95%,沉积岩只有不足5%,变质岩最少,不足1%。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岩石学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化过程等。它属地质科学中的重要的基础学科。 什麼是三大岩石类? 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岩石可以由一种矿物所组成,如石灰岩仅由方解石一种矿物所组成;也可由多种矿物所组成,如花岗岩则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集合而成。组成岩石的物质大部分都是无机物质。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但由于自然界是连续体,很难真正依据我们的分类分成三种岩性,因此会存在一些过渡性的岩石,好比说凝灰岩(火山灰尘与岩块落入地表或水中堆积胶结而成)就可能被归于沉积岩或火成岩,但大抵我们还是可以分为主要的三大类:沉积岩占地表的66%,为地表的主要岩类。由原来已形成的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后变为碎屑,或由生物的遗迹等,再经过侵蚀、沉积、及石化等作用而造成的岩石。这类岩石都成层状,最先沉积者在下部,时代较老,层次愈上者,则时代愈新,这叫做叠置层法则。当岩石沉积的时候往往含有生物的遗骸埋没后常

岩石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岩石的密度(颗粒密度)是选择建筑材料、研究岩石风化、评价地基基础工程岩体稳定性及确定围岩压力等必需的计算指标。 本法用洁净水做试液时适用于不含水溶性矿物成分的岩石的密度测定,对含水溶性矿物成分的岩石应使用中性液体如煤油做试液。2仪器设备 (1)密度瓶:短颈量瓶,容积100ml. (2)天平:感量0.001g. (3)轧石机、球磨机、瓷研钵、玛瑙研钵、磁铁块和孔径为 0 .315mm(0.3mm)的筛子。 (a)砂浴、恒温水槽(灵敏度±1℃ )及真空抽气设备。 (5)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一110℃。 (5))干燥器:内装氯化钙或硅胶等干燥剂。 (7))锥形玻璃漏斗和姿皿、滴管、中骨乳和泪彦许等_ 3试样制备 取代表性岩石试样在小型轧石机上初碎(或手工用钢锤捣碎),再置于球磨机中进一步磨碎,然后用研钵研细,使之全部粉碎成能通过0 .315mm筛孔的岩粉。 4试验步骤 4.1将制备好的岩粉放在瓷皿中,置于温度为105℃一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烘干时间一般为6h一12h,然后再置于于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20℃±2℃)备用。 4.2用四分法取两份岩粉,每份试样从中称取15g(m1),精确至0.00lg(本试验称量精度皆同),用漏斗灌人洗净供干的密度瓶中,并注人试液至瓶的一半处,摇动密度瓶使岩粉分散。 4.3当使用洁净水作试液时,可采用沸煮法或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当使用煤油作试液时,应采用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采用沸煮法排除气体时,沸煮时间自悬液沸腾时算起不得少于1h;采用真空抽气法排除气体时,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维持1h一2h,直至无气泡逸出为止。 4.4将经过排除气体的密度瓶取出擦于,冷却至室温,再向密度瓶中注人排除气体且同温条件的试液,使接近满瓶,然后置于恒温水槽(20℃±2℃)内。待密度瓶内温度稳定,上部悬液澄清后,塞好瓶塞,使多余试液溢出。从恒温水槽内取出密度瓶,擦干瓶外水分,立即称其质量(m3)。 4.5倾出悬液,洗净密度瓶,注入经排除气体并与试验同温度的试液至密度瓶,再置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试液的温度稳定后,塞好瓶塞,将逸出瓶外试液擦干,立即称其质量(m2)。 5结果整理 5.1按式(T0203一1)计算岩石密度值(精确至0.01g/cm3时): m1 ρt=───────×ρwt (T0203一1)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各类岩石物性参数

各类岩石磁参数(数量级)一览表 沉积岩、冲积物及水的电阻率(单位:Ω.M) 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电阻率(单位:Ω.M)

金属元素及常见矿物电阻率(单位:Ω.M)

部分岩石、矿石极化率实测数据统计结果 明显不含电子导电矿物的岩石石墨化岩石含浸染状硫化物的岩石 浸染状硫化物矿石 块状硫化物矿石 梯形下底边两端点位置表示极化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梯形上边两端点位置是不同作者得到的极化率平均值。 主要岩石和矿石密度表

组成岩石和矿石的矿物磁性 绝大部分矿物属逆磁性和顺磁性,只有少部分的矿物具有铁磁性。 一、属于逆磁性的矿物 岩盐石膏方解石石英石油大理石石墨金刚石及某些长石等,其值的数量级为-10-6CGSM单位。基本上可视为接近于零。但有时在某些简单的地质条件下,在某些盐丘和石英脉上能观测到微弱的负异常。 二、属于顺磁性的矿物 如黑云母、辉石、角闪石、蛇纹石、石榴子石、堇青石、褐铁矿等。磁化

率变化范围由0—5000×10-6CGSM单位。有时,由于矿物中掺有磁铁矿而出现较高的磁化率。 三、自然界并不存在纯铁磁性矿物,主要是铁淦氧磁性的(也有反铁磁性的)矿物 如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及铁的氧化物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结晶体。这些矿物虽然数量不多,但磁性很强。 1. 磁铁矿(FeO.Fe 2O 3 ):它是典型的铁淦氧磁体。在弱磁场中的磁化率为 0--29CGSM,Jr=4--20 CGSM,Tc=560—5650C。饱和磁化Js=485 CGSM。Hc=7—30Oe。 2. 氧化铁Fe 2O 3 : 有两种类型,即γFe 2 O 3 和αFe 2 O 3 。前者是磁赤铁矿к =0.1CGSM,Tc=7200C,Hc=30—400Oe。后者是赤铁矿,为菱形晶体系,具有反铁磁性,к=20-100×10-6CGSM,Tc=6750C,Hc=7600Oe。天然的赤铁矿常含有铁磁 性杂质(γFe 2O 3 和Fe 3 O 4 )使к及Jr增加。赤铁矿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当其从高温 冷却下来时,会得到很强的温差剩磁,比感磁大数千倍。 3. 钛铁矿(FeO.TiO 2 ):顺磁性,к=500×10-6CGSM。钛铁矿常与磁铁矿形成钛磁铁矿,表现铁磁性。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铁淦氧磁体差不多都有FeO、 Fe 2O 3 及TiO 2 三种成分组合而成,称之为FeO—Fe 2 O 3 —TiO 2 三元系。在矿物组合中, 这三种化合物的比例不同组成不同性质的磁性矿物。 4. 磁黄铁矿FeS (1+X): 铁和硫的化合物有特殊的磁性, FeS 2 为黄铁矿,具有 顺磁性。而FeS (1+X),(Fe 11 S 12 —Fe 6 S 7 )一般具有铁淦氧磁性,称为磁黄铁矿 Tc=300—3250C,Hc=15—20Oe。 5. 褐铁矿(Fe 2O 3 .nH 2 O): к=50--500×10-6CGSM。但有铁磁性杂质时有明 显的铁磁性。Hc=100Oe,Jr=0.01 CGSM。 6. 针铁矿(α—Fe 2O 3 .H 2 O),纤铁矿(γ—Fe 2 O 3 .H 2 O)及菱铁矿(FeCO 3 )。前 二者为顺磁性,к=40×10-6CGSM。后者是反铁磁性矿物。

岩石密度测量报告

岩石密度测量报告 一、岩石密度统计表 岩石标本号辉绿岩(g/cm3)花岗岩(g/cm3)石灰岩(g/cm3) 1 3.00 2.63 2.78 2 2.74 2.6 3 2.73 3 2.78 2.59 2.73 4 2.84 2.60 2.77 5 3.11 2.61 2.74 6 2.80 2.48 2.74 7 2.77 2.63 2.71 8 3.06 2.63 2.72 9 2.76 2.57 2.77 10 2.90 2.56 2.73 11 3.08 2.63 2.74 12 3.05 2.64 2.73 13 3.13 2.59 2.74 14 2.82 2.57 2.77 15 3.09 2.57 16 2.80 2.60 17 2.79 2.58 18 2.77 2.60 19 2.76 2.54 20 2.75 2.62 21 3.06 2.59 22 2.81 2.63 23 3.10 2.64 24 3.12 2.57 25 2.80 2.61 26 3.11 2.59 27 3.08 2.58 28 2.59 29 2.57 30 2.62

PS :红色为计算时小于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差所舍去的数据,蓝色为未知岩石所以舍去,辉绿岩和花岗岩在刘家河村附近采集,石灰岩在侯庄附近采集。 二、岩石密度计算 1、计算平均值 n x x n i ∑== 1 2、计算标准差 n x x n i i ∑=-= 1 2 ) (σ 3、确定舍去标本 当平均值与标本密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标准差的时候,舍去此标本密度。 4、再次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 当需再次舍去的标本数较多时,就保留这些数据,本次计算的平均值即为岩石的平均密度 5、计算结果 辉绿岩 花岗岩 灰岩 第一次计算平均值 2.92 2.60 2.74 第一次计算标准差 0.152 0.034 0.021 第二次计算平均值 2.95 2.61 第二次计算标准差 0.145 0.025 31 2.60 32 2.65 33 2.57 34 2.61 35 2.65 36 2.63 37 2.59 38 2.76(灰色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