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全球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据此回答1~2题。

1.因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改变能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2排放量

.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

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第2题,为减少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利用技术和能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2。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2浓度。

【答案】 1. 2.B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

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B.日地距离缩短

.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增大,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第4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使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答案】 3.D 4.A

5.(2012•广东会考)下图反映了近2 万年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 )

A.17 千年前后B.11 千年前后

.5 千年前后D.2 千年前后

【解析】海平面下降,是因为水分存留在了陆地上。因此海平面越低,地表冰川覆盖面积越大。

【答案】 A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6~8题。

6.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

7.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答案】 6.B 7.D 8.

(2012•淮安期中)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0.在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

【解析】第9题,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厚。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厚,中间薄,可知A为正确选项。第10题,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9.A 10.D

(2012•江西吉安模拟)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物带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

.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扩大

1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保护人类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2的含量

【解析】第11题,从图中中心事象(X)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与各个选项联系加以分析,不难得出中心事象(X)为海平面上升这一结论。第12题,由上题结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该是通过控制大气中的2含量,以减缓全球变暖。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

13.IP(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比重

(1)读图分析1952~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2的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________季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此谈谈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所占比重一直在40%以上,且变化不大。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消费总量大,矿物能在能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大,而水电等清洁能所占比重较小密切相关。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2。第(3)题,依据原因分析措施即可。

【答案】(1)东部地区比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能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消费构成的比重大。

(2)冬北方冬季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2

(3)提高能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消费比重;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调整产业结构。

14.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部分地质时期曾出现过________次大冰期,________次大间冰期。

(2)该图所反映的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温暖期较______,寒冷期________;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________,但新生代以________期为主。

【解析】冰期是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时期,间冰期是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较温暖时期。

【答案】(1)两两

(2)气候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3)长偏短交替湿润

全球变暖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限时练 一、原创填空题(先默写,不清楚的下课后查阅课本或资料,用红笔进行修改) 1.气候变化是____________ ___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和____ 变化 2. 从19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虽然有___________,但总趋势是在_______________。全球气温的升高,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它能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气温升高。 4海平面上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_____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5.影响农业 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________增加,__________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同时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_________的加重,造成_______________,这又会使作物减产。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________;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_______。 6.影响水循环 (1)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____________过程,可能使________加大,_________减少,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2)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加,气象灾害频发。_______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7.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背诵)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排)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 ②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少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④控制水田.垃圾场甲烷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增吸) ①如植树造林②防止森林火灾③保护原有植被④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①培育新品种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③建沿海防护堤坝 (4)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5)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①实行直接控制②应用经济手段③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二、选择题 1.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CO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 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C.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D.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 3.目前全球正在变暖,如果21世纪全球气温上升2.5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更加活跃,海洋面积缩小 B.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我国部分沿海有被淹没的可能 C. 俄罗斯的农田范围将会减小 D.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普遍增产 4.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气温是直线上升的 B.气温是直线下降的 C.气候总体上是波动式上升的 D.几乎是不变的 5.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外,还会引起的环境变化有()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层大气破坏 C.湖泊减少 D.大量燃烧煤.石油等 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D.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8.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9.为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 A.大规模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湿度 10.距今1万年的气候变化:() ①气候冷暖交替仍十分明显②处于地质时期第四纪冰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的后期 ③气温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④与目前相比,气温要高得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高一A部地理第 1页 (共6页) 1/8/2016 10:03:42 AM高一A部地理第 2页 (共6页)

全球气候变化习题

《全球气候变化》习题 一、单选题 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在墨西哥举行,其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 暖的趋势。读图完成(1) ~(3)题。 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以1880~1884年为基准) 1. 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升高 B. 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年代的气温20世纪40于的来近百 C. 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年 D. 气温升高幅度逐年增加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缓解气候变暖的有2.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3. 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B. A. ①②③①③④②③④D. C. ①②3. 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有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 B. 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会使各地人们气候变暖,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 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厘米。下图为“我2100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年将升高50~4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4.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 5. 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D. ③④C. ①③ 5.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D. C. ③④①③ 6.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 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7. 能严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氟氯烃 D. 碳氧化合物 C. 二氧化硫8. 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 温度升高能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 B. 温度升高导致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全球能源不足的问题 C. 温度升高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也明显减少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D. 温度升高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2001年初,一份以3 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升18—80厘米。在过去十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11月15日,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由9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据悉,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 9. 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A. 城市热岛效应 B. 地质天文原因 D. 地区现代战争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C. )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0. A. 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 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 全球变暖利于美国小麦带的农业生产 D. 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11. 读“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图示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属于() A. 时间跨度较大的气候变化 B. 时间跨度较小的气候变化 C. 历史时期以1万年为尺度的气候变化 D. 比地质历史时期任何时间段内的温度高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读图2-37,完成(1)—(3)题。

全球气候变化试题及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读下图,回答1~3题。 1.20世纪60年代后()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D.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3.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南极臭氧层空洞逐步扩大 (2012·山东临沂高一质检)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回答6~8题。 时间含量 工业化前(1750-1800) 280 1958年315 1990年353 1998年360 单位:体积分数×10-6 6.在近40年时间里,CO2含量增加值和平均年增加速度分别为() A.35×10-6、10×10-6B.45×10-6、10×10-6 C.45×10-6、1.1×10-6D.45×10-6、2×10-6 7.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人体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8.联系上表可知,近50年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A.自然原因造成B.人为原因造成 C.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起主要作用 D.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起主要作用 读下图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回答9~12题。 9.图中正确代表近年来CO 2增长曲线 的是() A.A B.B C.C D.D 10.近年来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小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增多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 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 * 。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 * 。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 * 。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 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 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 * 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 * 。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 4 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60 分)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一一温暖一一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一一寒冷一一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一一暖湿一一暖干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 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A.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 .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 .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雪线上升B .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D .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2010 ?厦门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 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 2 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 题。 图甲图乙

4. 图乙中 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A. ① BP C.③D.④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 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 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 50 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北京时间2010年 2 月27 日悉尼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研究人员 宣布一块面积是中国香港两倍大小的冰山从南极脱落。近几年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此回答6?7题。 6. 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气体增加B .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层空洞扩大D .酸雨危害严重 7.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 —月0 C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 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 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8?9 题。 8.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④ 有利于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 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 C.华北平原 D.横断山脉 2.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是( ) A.计划生育 B.提升城市化水平 C.节约水源 D.开发新能源 解析:1.B 2.D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影响最显著。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下图为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及降水特点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生代以干旱为主 B.第四纪冰川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 4.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流行疫病减少 解析:3.D 4.C 第3题,图中显示新生代全球气候以湿润为主,A错;第四纪气候较寒冷,属于大冰期,冰川覆盖面积应该比现在大,B错;整个地质时期,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D正确。第4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上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热浪、大暴雨等。 下图为美洲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5~6题。 5.加勒比海夏季盛行风为( )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2010·厦门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图甲图乙 4.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悉尼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研究人员宣布一块面积是中国香港两倍大小的冰山从南极脱落。近几年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此回答6~7题。 6.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7.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

24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了解全球气候处在波动变化中。 2. 通过历史时期及近代气候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可能的影响。 3. 联系实际提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带着疑问,学生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多种途径获取的资料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 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对环境产生主人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气候变化的对策。 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怎样使学生理解并认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豫”这个字念什么?你认为它跟那种动物相联系?一一说文 解字中它的一种解释是“牵象之地”而豫恰恰指我国的一个省区一一河南。这里现在有没有大象?没有!河南出土的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象这个字。夏商时期,这里确实有大象的分布。看《不同时期中国野象最北界分布图》,商周、 春秋、唐、宋、现代野象最北界的分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请同学说。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也就是我们课本上这个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商周到清末,气温在波动,但总体是下降的。 v r■■ ir ■■■ ■ ■ F T■■■r ■■ ■ ■ ■ ■ ■ ? 挪威雪线海拨高度t米} 中气温距平变化广C } 公元前公死后

环节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师】展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的图,学生辨认这反映了哪种影响。 (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干旱、中纬度气温升高农作物增产;第二组为干旱、高温、暴雪、洪涝、飓风,看完后用一个词总结这是哪种影响;第三组是海平面上升7米的景观、后天剧照、水资源短缺) 【生】看图,思考,回答。 【师】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哪些影响? 【生】一分钟独立思考,请至少8位同学回答。 【师】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小结。 环节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师】板书“影响”这个问题产生如此多的影响,我们自然要去解决它。所以要寻找原因。请一位预习的很好的学生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但是,斯科特普鲁伊特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不同意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是个“坏协议” ”,看《巴黎协定》相关内容。学校难道教错了? 【师】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 【生】 1. 二氧化碳增多以外,地球增温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2. 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活动过程: 2分钟自主思考一5分钟讨论一发言 【师】在活动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 能力),然后看比较流行的其他的说法及网友的观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近100多年,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一暖一冷一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世纪50年代 20 以,全球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据此回答1?2 题。 1. 因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 影响可能是() A. 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 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 为延缓和减轻由于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A. 改变能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 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2排放量 .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C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第2题,为减少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利用技术和能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2。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2浓度。 【答案】 1. 2.B (2011 •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 3. 1992 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缩短 .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4.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 退缩会导致() A.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2010·厦门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图甲图乙 4.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悉尼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研究人员宣布一块面积是中国香港两倍大小的冰山从南极脱落。近几年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此回答6~7题。 6.南极冰架不断分离,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层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7.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 ℃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8~9题。 8.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①③

高一上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同步测试题解析版语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4全球气候变化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经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解析:本题是根据所提供的地理现象,反推气温特征。由于象、水牛和竹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的动植物,所以当时黄河流域的气温肯定比现在高,降水也比现在多。 答案: D 2.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原理。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导致全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本身虽不能直接吸收很多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但是却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然后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能量反射给地面,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答案: C 3.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形地势方面的地理特征。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首当其冲,中国、印度、南非虽然都是沿海国,但是他们很多国土的地势并不很低。而对于国土主要由岛屿组成的印度尼西亚来说,海平面的上升必将淹没其非常多的国土面积。 答案: C 4. 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 ) A.波动下降现象 B.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平稳 D.变化不定 解析: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气候增暖的时期;20世纪40年代之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又逐步回升,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4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划分的三个气候阶段 2.了解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拓展视野 3.学会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之间的关系,学习历史分析和探究的方法 4.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 5.了解近代气候变化的证据,尤其是当今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6.了解全球增温变暖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潜在的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阅读指导、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资料,课前展示。 【讲解】 通常我们对气候这一概念是这样理解的:在某一定的地区,气温和降

水多年的稳定平均状况,是稳定少变的。但是从大家所展示的资料说明,气候也是在变化的;而且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如何来看待气候的变化呢? 一、全球气候变化 阅读:全球气候变化一段课文概括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可以看出气候变化是一个比较长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也是缓慢变化的地理现象,所以我们要对这种长的时间尺度有个认识。 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到1万年 历史时期——近1万年 近代——近一二百年有观测记录的变化 阅读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主要的手段是: 花粉分析、树木年轮分析、氧同位素分析和海洋沉积物分析。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4-2-3展示了近一万年来气候的波动变化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概念: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限 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与气候的波动有关,阅读课文提供资料。这些资料都说明气候的波动对人类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的分析,人类文明兴衰有其本身的客观历史规律,影响因素也是非常复杂和多方面的,应该综合的看问题,决不能把气候的波动看成是人类文明兴衰的直接原因,而应当在掌握更多的资料的同时加以分析和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全球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C.冷暖干湿交替变化 D.气候变化周期稳定 2.图示①②③④所处时期,地球上冰川面积可能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变化周期长短不一。第2题,读图可知,①②两时期全球气温较③④低,气候寒冷,冰川不易融化,因此冰川面积较大;①②两时期气温相差较小,但②时期降水较①多,因此冰川面积较①大。 2.B 下图示意1960~2009年某地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1960~2009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逐年上升 B.持续下降 C.波动上升 D.波动下降 4.若该趋势加强,则该地( ) A.极端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趋于稳定 C.太阳辐射加强 D.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3题,读图分析可知,1960~2009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第4题,若该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强,则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从而导致极端灾害频发;各地水热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不稳定;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加剧太阳辐射的强弱;各地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故选A。 4.A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协定要求各方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2020年后,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轩然大波。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现象与全球变暖关联性较大的是( ) A.近2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幅达26% B.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 C.武汉市惊现多个“马尔代夫”美景 D.黄河水由“黄”变“清” 6.应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 ) ①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②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③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④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题,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高山冰川融化量增加,融水汇入湖泊,使湖泊面积增大。第6题,应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可以使绿地面积增大,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多,①对。全球变暖使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出现干旱,因此应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②对。③主要是针对全球变暖引起的降水减少采取的应对措施。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因此要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④对。 6.D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第7~9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最新整理)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 班级: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 科学家预测,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 1.4 ℃~5.8 ℃,约是 20 世纪升温幅度的2~10 倍。据此回答 1~2 题。 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 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 3~4 题。

3.公元前 500 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4.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 年~公元1830 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 该历史时期我国 1 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 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 图回答 5~6 题。

5.右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ft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图“某地树木 年轮示意图”,回答 7~9 题。

全球气候变化习题

下图是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期间的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 B.是气候的寒冷期 C.平均气温比距平高2-3℃左右 D.挪威的雪线高度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②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③影响雪线高度的唯一因素是气温 ④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变化 4.研究发现,我国可供水稻生长的安全生长期延长了6-10天,而水稻实际生长期却在缩短,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全球变暖,积温上升 B.科技进步,品种改良 C.市场需求扩大 D.运输条件改善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④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7.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题。 8.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树木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呈负相关 B.树木生长的能量来自太阳活动 C.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 D.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 A.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 B.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和水体运动 C.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 D.光照稳定,利于生物繁衍、演化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图7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题。 10.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11.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