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芬兰教育一点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会

读芬兰教育一点体会

芬兰教育特点之一点体会

暑假我又把参加北京市第九期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的书拿出来翻了翻,不是因为要写读书体会而翻看,是因为芬兰的教育特点确实有引人之处。我读的书是《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再读后虽没有第一次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但也还是有一点儿想写些东西的冲动!于是便有了以下的散言。

一、他的教育成就:芬兰是全世界教育落差最小的国家。

截至到2006年,“国际学生评量计划”(简称PISA)①陆续公布的三次评量报告,让芬兰这个人口仅有530万的“小国”,跃升为国际媒体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原因就在于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太出色了!

芬兰学生们不只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可贵的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②评量计划的57个参与国的学生中,没有通过PISA测验的平均比例超过20%,但芬兰学生受测的失败率却不到5%!这种均衡的教学成果,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小!

“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

报导中引述了一句OECD派驻巴黎官员史来瑟先生的话:“多数国家的教育就像是汽车工厂;但是在芬兰,老师却像是真正在开拓的创业家。”

二、教育特点之一:先见林再见树

芬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有着一种和亚洲或俄式训练上很不同的风格。打个比喻,就如同大自然森林中的“树”与“林”;我们习惯的教育是“先见树,再见林”,但芬兰,或不少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则是“先见林,再见树③”!

举个实例,例如教小朋友学习游泳。有的地区的教师一堂课下来可能就是让大家在池边双腿打水,或是双臂滑啊滑的练习,偶尔带一点水母漂啊漂的。通常一节课就重复演练某段基本动作,几堂课程就一段接一段地制式化地结束了!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地先“见林”。基础游泳班让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样地在开朗、轻松的情境下,先“玩水”,而不是马上学“游泳”。不是一直强调要学什么自由式、蛙式的“标准”动作,而是先让大家在水波中沉浮自如、快乐逐浪,

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轻松游泳的乐趣!

这在家长或教师评鉴会上,可能会看到错愕,甚至晕倒,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姿势、一种游法的反复练习、强调标准。老师是不是太偷懒了点?这样的教法,会有效果吗?有用吗?姿势不标准,会不会太丢脸了?但是,孩子们在历经一段好像没有真正“练习”游泳的课程后,他们却真的喜爱上了游泳课,不仅学会了游,学会了跳水、潜水和自信满满的在深、浅水区换气前进,还随心所欲地从蛙泳变仰泳、仰泳翻成自由式,一举游上三五百米!这种教育理念真不可小觑!

三、我的分析与理解

芬兰的教育成就如此之高,果真全都归功于其教育模式吗?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显然不是这一点功劳的。芬兰教育的辍学率在5%——15%(这是我看到的数字),平均的话应在10%吧。换句话说,一个班若30人,那就有3个学生辍学了。显然辍学的绝大多数不是学习优秀的,学习优秀的辍学还是微乎其微的。测评其芬兰成绩显然没有辍学的学生参加,其出色结果我想还是打问号的。

备注:

①国际学生评量计划:简称PISA,是指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针对全球40余国的数十万名15岁中学生的数学、科学及阅读等项目,进行持续、定期的国际性比较测试研究。PISA由OECD会员国共同参与,但也开放给非会员国加入。这项规模庞大的国际评量,每三年举行一次,第一次是2000年,共43国参与;第二次是2003年,共41国参与;第三次是2006年,共57个国家与地区参与,台湾是在第三次PISA评量时加入。

②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成员共计全球30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总部设在巴黎。目前该组织为全球经济与社会相关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针对各项经济指标、劳动、贸易、就业、移民、教育、能源、健康、工业和环境等,经常进行全球研究调查与评估。

③“先见树”与“先见林”:

“先见林”,是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理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先见树”是先着重于对“树”的细节描写。它们的差异在“先见树”这种教育模式,有可能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森林时,不少学生已经在既漫长又着重于“树”的细节过程

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从此会错过透过一株株高耸树木,欣赏到整座丰硕美丽的“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