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出版社5册美术教案

河北美术出版社5册美术教案
河北美术出版社5册美术教案

《美术》第五册教案

第1课我的美术“百宝箱”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我的美术“百宝箱”》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设计·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领域,它对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课以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百宝箱”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充满童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设计和制作,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和设计活动的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通过美术“百宝箱”的制作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条理化的做事习惯。美术“百宝箱”可以作为学生评价档案袋来使用,使学生能够及时关注自己的美术学习。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生作品丰富,从制作材料和形式上都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提示,帮助学生开阔创作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从而增强他们在设计和制作物品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为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打下基础。教材第4页左上图和第5页的作品还从使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工艺与造物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与应用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

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

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使学生通过范例了解设计制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进行个体的指导,对学生在制作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引导学生从设计的创意、实用等角度去评价。

课后总结

实际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美术“百宝箱”,用来盛放自己收集的综合材料和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这节课的起点不是很高,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创意、构思上。

第2课奇妙的倒影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奇妙的倒影》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在我们的自然生活中,我们只要悉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每当看到宁静的水面,我们就会被水中那奇妙的倒影深深吸引。风清月朗的夜晚,漫步在湖畔,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岸边的楼房和闪烁的灯光以及随风摇曳的垂柳,都在水中摇荡。这些奇妙的视觉现象就是水中倒影。“奇妙的倒影”

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们既可以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也可以尝试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以及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分析

课本中提供了对印的步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本第7页左上图的倒影除采用对印的方法外,还在倒影上加上了一些横线,以便更好地表现水面。除了表现倒影外,课本还提示了一些其他表现内容,如照镜子。还有对印具有对称特征的形象,如瓶花、蝴蝶等。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干,加之打湿纸后再对印,效果也会不同。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的尝试。

教学目标1、了解对印的方法。

2、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

课前

准备

收集各种有关倒影的图片,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出示几幅对称形的图片,欣赏;

2.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对印的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印出来!”

二、发展

了解对印方法:把纸对折,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即:调色——绘画——对印

尝试对印:引导学生在纸上尝试着对印一个图案。

发现、解决问题:学生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师举例相关学生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让大家出主意,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

欣赏,讨论,表述:欣赏老师的范作及教材上的作品,思考:这些图案在内容、形式和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

添画作品。

印完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远些,看一看,印出的东西像什么?进行添画

提示: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还可以用几次对印的方法来完成一幅作业。

展示与评价。进一步开扩学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增强其感性认识。

尝试总结倒影的特点,从中体验倒影带给他们的乐趣。

对印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由于作品容易成形,风格独特,富有童趣,有时还具有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欣赏同学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称的图形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在对印的过程中产生的偶然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三、收拾与整理

将毛笔、调色盘、水罐清洗干净,将桌子擦干净。

四、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卡片或书签送给朋友或师长。对印中最大的问题是水与色的关系问题,在评价中要关注着点。

课后总结

学生对印、添画后,展示作品,启发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评价作品,引导学生说说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在评价形式上,可结合具体作品采用先自评、互评,后大家评,从对印作品的内容、表现方法和产生的肌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并是目的,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手段。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作适当提示,小结时应注意措辞,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所学知识及时得以提炼。

第3课蜡染花布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蜡染花布》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蜡染的出现,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唐宋以前,蜡染技艺流行于我国的广大地区。而唐宋以后,随着各种加工便捷的染色工艺逐渐推广,依靠手工绘染的蜡染在很多地方便弃而不用,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交通不便、封闭自给的贵州山区,蜡染却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代代相传,延续下来

学生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油画棒)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来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学生对出现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把握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而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掌握、喜爱蜡染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目1. 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标 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课前

准备

油画棒、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学流程

一、魔术激趣

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蜡(白油画棒)在纸上涂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导入本课——蜡染花布。

二、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等。

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蜡染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感受民族艺术之美。

三、指导操作

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

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

(2)用蜡或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

(3)调色;

(4)涂上较深的颜色;

(5)给作品命名。

四、学生实践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画的图案看不清?为什么我画的不像“蜡染”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尝试让学生发现:用蜡或油画棒画图案时要用力,涂色要均匀。蜡或油画棒最好使用浅色,而使用的水性颜料最好是与之不同的深色。用“魔术”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分析、去探究,使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看到大量的蜡染作品后常常会被深深地吸引,因此便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很强的学习动力,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用适合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课后总结

学生兴趣浓厚,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也可以完成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白布来代替白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鼓励学生结成小组,

大家一起把完成的“蜡染”作品制作成一件件独特的工艺品,如:简单的电话巾、手绢、盖布、小窗帘、壁布等。

第4课蚂蚁的巢穴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蚂蚁的巢穴》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蚂蚁是孩子们童年里的一个玩伴,有时孩子们会蹲在地上几个小时津津有味地看蚂蚁筑巢、觅食、打架,有时会给蚂蚁一些食物,有时甚至想挖开土壤看看它们的家里边。蚂蚁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乐趣,也为孩子们探索自然提供了一种可能。蚂蚁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是一种社会组织发达的动物,和蜜蜂有许多相同点。它们彼此分配食物,腹部可发出气味,触角相互碰触以传达信息,这些都是为过着有规律的团体生活所必需的。蚂蚁的身体构造分为头部、胸部及腹部,有六只脚、两对翅(雄蚁和雌蚁),有触角,感觉器官灵敏。

本课左页展示了蚂蚁巢穴的剖面图,是想给学生关于蚂蚁巢穴内部构造的一个初步认识,以提示学生制作时对泥塑蚂蚁巢穴的内部有更多的设计。白蚁的巢穴外观是想提示学生在制作时不必拘泥于作品外观的整洁。

学生分析

本课以泥土为制作材料,通过学生制作蚂蚁巢穴,发现和运用压、捏、搓、团等基本泥成型方法。教学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情感需求。让学生在玩中做,在玩中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既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及研究创造的能力,也达到了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此外,通过“孩子——泥土——蚂蚁——蚂蚁的家”的链条关系,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学目标1. 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2. 通过练习,了解和运用压、捏、搓、团等泥成型的基本技法。

3. 让学生对泥塑产生兴趣,并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

准备

陶泥,泥塑刀等

教学流程一、引导主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蚂蚁的了解,随着学生的讨论,展开对蚂蚁知识的探索。

播放有关蚂蚁的声像资料,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关于蚂蚁的知识,了解蚂蚁与泥土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引导设计

把用泥土制作的蚂蚁巢穴展示给学生看。为开展后面的蚁巢制作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①看一看,猜一猜: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作品的特征及制作方法。

②找一找,试一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并掌握压、捏、搓、团等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方法,看谁找得最多。

③想一想,做一做: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蚂蚁的巢穴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的巢穴里有娱乐设施吗?蚂蚁们也要上学吗?

④评一评,说一说: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辅导作品

尝试用笔棱压出横条纹,用铅笔尖扎出点状花纹,用瓶盖、尺子、手指……压出各种图形。

手指和这些平常的物品,此时变成了多用途的制作工具,而且使用方法不同,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另外,还可利用其他物品装饰蚁穴周围,使之更合理,更富有创意。

提醒学生: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把作品放在指定位置,不能随意乱丢乱抹泥巴,要保持室内卫生清洁,不要弄脏衣物;作品完成后要把手洗干净。

四、展示评价

选出造型夸张、构思独特的作品。

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

由学生为主参评,同学间互相评价,讲一讲作品的优缺点

五、作品保管

泥工作品保存有一定困难,提醒学生要把作品安置在阴凉通风且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待晾干后才便于保存。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发挥想象力,拓展思路,使创作的内容既新颖又丰富多彩。

把问和评的权力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工具,使作品更富有创意。

安全和卫生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插接经验,能者为师。

加强巩固对新材料的认识和保管。

课后总结

泥工课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总会出现一些偏离教学目标的不和谐音符,值得深入的思考的研究。

第5课插插接接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插插接接》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插接是纸立体造型的一种常用表现技法,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制作中称为卯榫结构。纸工制作的技法很多,以前学过的剪、刻、卷、折、粘等方法,都是本课的学习基础。插接制作技法和工序比较简单,教学时应着重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注意插接的形式美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难点是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学生分析

儿童插接玩具,操作简单,变化丰富,更是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学生运用合适的纸质材料进行插接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特色的纸插接雕塑,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纸插接雕塑的特殊审美情趣和插接的技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 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

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

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由学生回答、发现。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插接经验,能者为师。

课后总结

学生在创作时往往会遇到重心不稳的问题,这一点虽然已经在教学时重点处理,但是还应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例如,可以采取加大底盘的面积,作品完成后粘贴底座等方法。

另外,在进行具象物的插接制作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外形特征,坚持简单、夸张、概括、形象的原则,不要刻意追求细节。

第6课形形色色的线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形形色色的线》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开始系列学习用线条造型的第一课,要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观察生活中丰富的“线”和美术作品中的线是怎样的。用心灵去感受,感受“线”的灵动,感受“线”无穷的艺术魅力及独特的美,并开始尝试用丰富多彩的线条去表达自我,从而对“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印象。

学生分析

线条是绘画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儿童从开始涂鸦起,就会本能地运用线条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观察到线感比较强的物象:田野里一道道的沟壑、伸向天空的丛丛树枝、城市空中架设的电缆…… 生活中这些随处可见的“线”,使我们眼中的世界有时看起来更加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对于艺术家而言,线条是他们进行创作时不可缺少的语言,他们用灵动、多变的线条表达着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目标1. 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感比较强的景物,欣赏美术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线,体味其美感。

2. 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生喜欢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喜欢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感受。

课前

准备

纸、笔

教学流程

课前作业: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线感比较强的生活图片。

一、认识线

引出话题:“调皮的线藏在哪儿?它都告诉了你些什么?”

让同学们互相观察,从大家的身上开始寻找线条,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用线条试着来表达;还可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野逐渐扩大到自己的教室、操场、马路、公园等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二、了解线

转化话题:这些线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会发现,炼钢炉前,钢花飞溅,形成许多短促而绚丽的线,是那么地热烈而奔放;山的对面,层层梯田由弯曲的线条组成,显得流畅自然而富有动感;树叶的背面,网状交织的叶脉的线显得纤细而灵巧……使学生认识到线也是有性格的和情感的。

三、研究线

引申话题:在艺术作品中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来表达画家情感的?

欣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是怎样用灵活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四、体验线

尝试着自己做线条练习,学生作画时可选用各种适合表现线条的笔。

提出要求:观察不同树皮上的花纹,试着用线条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先认真观察、感受,去摸一摸、比一比、想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线的美感。

引导学生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线,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美。

学生感受线、认识线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生活与审美密切结合。

认识线的一般特性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美。

侧重于感受性的线条练习。

想,然后再尝试用合适的线条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用线作画时进一步要求:用线要大胆、肯定,要

轻松、活泼自如,要探索,尽量使其富有变化。

五、品评线

对学生作品进行欣赏与点评时,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是否敢于生动地用线条表达,是否能探索出不同的线条形式,是否能发表自己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不苛求技法,侧重于对线条的感受和表达。

课后总结

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的重点,我力求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每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经历一个时间和创新的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体验和审美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美术课中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情智过程,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的活动,也是陶冶性情,娱乐身心的过程,即动手动脑的同时更要动心,我有意识的加强了对线条表达情绪的引导,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这本应是一个有难度的审美活动,但我观察发现平时学生的作品中有大量体现,线条已成为传递情感宣泄的纽带,只是学生的认识上处于一种潜意识层次,本着大胆引入,小心引导的原则,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一个“度”,感觉到学生在体会时并没有什么认知障碍。

第7课美丽的陶瓷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美丽的陶瓷》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与《形形色色的线》、《用线造房子》构成潜在的单元,课本选用的陶瓷图片种类多样,有盆、钵、壶、瓶,外形特点非常鲜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纹饰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更是各具特色。课本上的学生作品,线的运用非常丰富,有直线、曲线、折线、涡线,并用各种各样的点或面进行了黑白处理,体现了线的美感和韵味。通过这些作品欣赏,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想像空间。

学生分析

在学生充分了解线的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线的魅力,通过利用不同形态的线在陶瓷上进行排列组合,以体验线条的纯粹美感。在进行教学时学生也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1. 学会用线条进行陶瓷的设计和装饰。

2. 欣赏陶瓷作品,了解陶瓷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国陶瓷的艺术魅力。

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

准备

纸、笔

教学流程

课前体验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陶瓷的图片、资料,观察和了解生活中的陶瓷制品。

一、认识陶瓷

图片展示,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他们所知道的陶瓷知识。通过对陶瓷实物的聆听、敲击、手摸等形式进一步了解陶瓷。

在学生对陶瓷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深入的了解陶瓷的年代、质地、外形、色彩、线条等。

出示造型优美,艺术性较强的现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去欣赏、去评述,打开他们的思路。

二、感受线条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器皿的外轮廓线的平直弯曲给人带来的视觉变化,还要重点地把构成图案的线条抽出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线的不同状态,线的不同组合变化。

利用比较的方法,在黑板上绘出不同状态的线条,引发学生联想。

将无数线条密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面”,把线条变得很短很短就像一个个“点”,让学生体会线条疏密变化,

三、创作表现

创设“小小陶瓷设计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展”的情境。提出要求:设计、“生产”瓷器时,注意形体粗和细、起和落、收和放的变化,在花纹设计时,运用不同的线条,尝试不同的独特的组织形式,还要注意线的疏密。

辅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表现,积极肯定学生好的创意,对有个性的表现形式给予及时表扬。四、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陶瓷艺术作品展”交流活动。

1、请小设计师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作品中最得意的地方。

2、请小评委们或购买者评判哪个陶瓷制品造型优美,设计最独特,线条的表现力丰富。

3、让大家谈一谈在这节课中什么时候最高兴。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对陶瓷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审美感受,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

将知识融于各种教学活动,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体会线条的美感是本课的重点。

让学生体会线的不同给人的视觉变化和心理感受的不同。使学生在实际的设计中,更加关注线条,更加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增加学习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使学生换种角度重新体会,再次回顾整个过程,培养学生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意识。

课后总结

我国的陶瓷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这一课正是感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很好的内容,充分的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在陶瓷的欣赏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上面的图案,特别是传统吉祥图案的含义。

我国悠久的陶瓷史以及很多世界领先的陶瓷技艺,英文单词China和china的介绍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不由得萌生民族自豪感。

建议学生课后亲自到“陶吧”体验,将自己的想法用立体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绘制花纹,进一步体验本课的学习内容。还用自己制作的陶瓷作品美化家里的环境,增添生活情趣。

第8课用线造房子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用线造房子》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房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画房子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房屋建筑因时代、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欧洲式的,尖尖的房顶直插云端,显得矫健挺拔;中国式的古建筑,不同颜色的墙壁配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庄重秀丽;也有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直指青天。

学生分析

孩子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人们已告别了火柴盒式的单调的建筑样式。在农村的房屋虽说构造简单,但那富有变化的窗棂、屋门以及屋顶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给人以美感。侧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并从形的组合和线条的组织上去观察、认识、分析、想像,表现多种多样的房子,对线条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描绘漂亮房子的欲望。

教学目标1. 进一步深刻理解线的表现力和美感,提高线的组织运用。

2. 学习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3.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课前

准备

纸、笔

教学流程课前活动: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房子,丰富学生对房子的认识和感受,还可以搜集有关房屋建筑的图片、知识。

一、初步感受

分组举行“竞聘房屋销售员”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典型的、有特色的图片进行推销,学到很多有关房屋建筑的要注意图片的多样性,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让学生对房屋建筑有一个深入、直观的感受,形成初步构

常识。

二、重点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造型之外,还要体会建筑结构线和装饰线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如,瓦房的瓦片、墙砖由许多密集曲线和直线构成,廊檐、柱子线条比较简单,这本身就构成了线的疏密变化等等。

通过示范,用线的不同排列方式去表现一个相同的物体,让学生体验线的魅力。

出示学生作品利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线的角度去分析比较,看这些别人在表现房屋的时候,谁的线条流畅大胆,谁的线条装饰变化丰富,线的排列是不是越满越好,每个人线条的疏密是怎样安排的等等,引起学生注意。

三、表现感受

提出要求:用几何形概括房子的外观,各部分的大小搭配要和谐,高低错落有秩序,造型要别致新颖,做到与众不同。用线添画细节时,要大胆、肯定,线的长短、疏密要组织好,要有节奏和韵味。

鼓励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黑白处理,使其更加完美,最后,还可以为房子添画环境。

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对作业中的闪光点要加以肯定,对构思好的作品随时表扬,给其他同学启发。根据不同的作业进行提示、引导。

四、分享感受

在房屋设计好以后,可以组织一个房屋竞买会。

看一看:谁设计的房屋更受大家的欢迎?谁喜欢哪幅作品?

把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说一说。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线条的运用。思。

利用房屋为载体进行线的练习,应侧重于线条的组织和运用的讲解。

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大胆想像。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打开思维,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总结

线是绘画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关于线的认识和感受以至能灵活运用,不是能在两个课时内就能够完成的。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蝴蝶、大树等等。让学生用线描的方式去组织和表现,以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线的美感体验。另外,在今后的绘画造型课中,也应不断地提示学生关注线条的合理运用。

第9课蔬果巧打扮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蔬果巧打扮》

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蔬果巧打扮”一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探究、制作和游戏中学习。教材中出现的学生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创作思路,提醒学生不要模仿,鼓励他们要有更多的奇思妙想。教材中还出示了切、插、挖、嵌等制作方法,教师最好边讲边演示,这样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并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安全意识。

学生分析

蔬菜和水果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甜蜜而鲜艳的记忆,它以品种繁多、色彩鲜丽及形状各异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愉悦的心理感受。这些在生活中每天都可接触到的物品,在大部分人眼里只是食物而已,正是在这些熟视无睹的形象、色彩与质感中,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切、插、挖、嵌等基本方法加工水果。

2. 愿意利用蔬果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形象。

3. 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设计意识。

课前

准备

蔬菜、水果、刀、牙签、图钉和塑料袋等

教学流程

一、认识水果

说说自己都见过哪些蔬菜和水果,谈谈自己吃水果的感受或故事。

出示有关蔬果的图片,让学生们看一些他们没有说到的或平常不太常见的蔬果,简单介绍产地、味道、特点等。

引导学生观察:一个蔬菜或水果的外形像什么?怎样能让它更像呢?

二、分析作品

欣赏教师带来的范例和书上的学生作品。

说一说:做成的是什么?用哪些蔬果做成的?是怎样做的?

学生分组商量一下要做什么,说说本组的构思。鼓励学生不时提出疑问,寻找解决办法。

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切、插、挖、嵌等,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合适等。

三、创作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不局限主题。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不要伤着自己和他人,同时注意爱护公物。

四、欣赏作品

完成创作以后选几个小组从构思、制作过程和意图等方面自然地引出课题。

在分组对话中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索。

来评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五、清理善后

把小刀等尖利的工具收好,剩余的废弃物品装到塑料袋中,扔进垃圾箱里。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课后总结

在一个充满快的课堂上,教师成功地组织活泼且有序的教学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对教学的评价尤其应该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看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究、大胆想象、求新求异;是否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是否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是否能够默契地与人合作;是否发现别人的优点。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激励,从而保护并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热情。

第10课我爱我家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插插接接》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5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由以下内容组成:用黑白纸版画的形式为自己的家人印张像或表现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为家庭制作小装饰品,讨论自己家的家居布置的方式。这三个学习活动虽然相互独立,但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我爱我家”这一主题。

学生分析

家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爱我家”是一节富有深厚情感色彩的造型表现课,在本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感受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爱家的情感,并努力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目标1.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爱家爱家人的感情。

2. 学习黑白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 能制作简单的小相框来装饰自己的家。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前

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的音乐,设问:为什么要想有个家呢?创造出温馨美好的交流气氛。

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家充满温暖、乐趣、祥和、安宁和关怀。

二、引导记忆

1、设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2、分组充分讲述后教师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有房子、家具等;人的部分,有父母、家人等。

3、教师提出并告诫:不论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应该相互尊敬,听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任何嫌家、怨家、不尊敬父母的心理、言行都是不应该的。

三、技法传授

设问: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1、要充分熟悉了解自己家的陈设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陈设上是朴素的、艺术化的还是富裕的,家人的形象是严肃的、慈祥的还是快乐的,应从他

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型、脸形、穿戴和爱好上加以把握。

2、如果要同时画家居陈设和家里的人,应该选取家人平常最爱进行的活动,如会餐、看电视、做美食等。先画出人的面貌与活动,后画(添加)家具陈设,可以相互遮挡、映衬。

3、如果只画家里的家具陈设,应该取最能表现自己家气氛特点的一个房间或一角,主次有别,恰当地安排好前后关系、陈设间的构图位置关系。

4、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家具的样式与构图关系示意图,补充说明以上创作指导,之后观摩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四、表现创作。

作业要求:可用记忆画的形式初画家居一隅,或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

第二课时

进一步创作第一课时的作品,画家人的生活物景。

第三课时

一、欣赏范画

1、测览课本中的范图,思考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板书课题,简介纸版画

版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早期主要用于印刷,材料唤起学生深厚的情感体验,为下面的学习活动铺垫厚重的情感基础。

一般为木板。到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版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版画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战斗

武器,材料也更丰富了,有石版画、铜版画、丝漏版画、木刻版画等。纸板画则是二次大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由于资源贫乏,日本画家根据这一情况,发明了用纸板进行版画创作,不仅效果好,且简单易学,成本又低,所以很快在世界各地得以广泛传播。

二、分析技法

1、指导学生认真读图,教师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1)这四幅画的画面上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2)画面效果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剪贴制版

提出要求:

1、画出主要人物,要求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简练。

2、把设计好的任务剪贴在底板上。

第四课时

一、示范印制

1、在底版上滚好油墨,再盖上白纸,用手均匀的拓一遍。覆纸不要移动,手用力方向要一致,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太猛。

2、把覆盖在底板上的白纸轻轻揭下,注意不要弄花画面,放在一边晾干。

3、制好的底板可以反复印制多次。

二、学生尝试

按步骤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

印的效果不理想的学生可让他多实践几次。

三、作品点评

1、展示作业,并进行分析。

2、用优秀作业布置一个“我爱我家”作品展。

第五课时

一、探究方法

分小组学习:相框的折法和折剪立体纸花边的基本方法。

教师到各组进行指导。

二、解决问题

纸立体花边在制作时要细心折、勒(即压划折痕)、学生第一次接触版画。

欣赏一些优秀的版画作品,并讲解版画的一般特点,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提醒学生不要过分注重细节刻画。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直观,并有条理地工作,教师可示范黑白凸版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独立探究创作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剪、粘,使之立起后美观大方;像框的框撑(即支撑像

框立起的支架物)可以多样。

三、学生制作。

提示学生:创造性的利用综合材料可以使作品变得

充满趣味和吸引力。

四、交流欣赏

作品制作完毕后,要悬挂或摆放在家里的适当位置。

重点关注安全和卫生问题。

课后总结

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是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和感受,回忆家的温馨、家的和睦,结合家的图片以及音乐让学生充满感情的绘画,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家庭的美化做出贡献。要求学生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自己家的家居布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术活动,提醒学生在与家长讨论自己家的家居布置时,要运用自己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同时吸收家长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利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11课做个存钱罐

学科美术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做个存钱罐》

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当人们有了多余的钱时,就会把它放到一个器皿中,让它积少成多,这就是存钱罐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存钱罐的外观和材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造型也更生动,有的做工精致,有的雅拙朴实,今天的存钱罐已经不仅仅是存放零钱的器皿,同时,它也是装点美化生活环境的艺术品。

教材中出现的范例,从造型、色彩以及材料的选择上都做了很好的提示。教师应该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出发,触类旁通,指导学生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物品进行设计制作,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的周围,设计与应用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慢慢意识到设计应用活动与造型活动的区别。

学生分析

存钱罐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留下过记忆,尤其对于儿童,当把一枚枚的硬币投进存钱罐中,当掂着手中的存钱罐越来越重,听到里面“哗哗”的声响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本课的设计就是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手、脑、眼相互配合,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发现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激发也有促进作用。另外,本课将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寓于美术创作之中,教师也应很好地把握,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零用钱积少成多,并能够合理的运用。

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特色的存钱罐。

2. 在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课前

准备

综合材料、剪刀、胶带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

学生将自己的存钱罐拿到课堂上,引发有关存钱罐的话题:

1、存钱罐的造型、色彩、材料有何特点?

2、存钱罐的取放是怎样设计的?

3、你带来的存钱罐适合什么人使用?

4、如果购买存钱罐,除了考虑它的用途,在造型等方面有何考虑?

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师将造型与实际应用巧妙地结合,使他们感受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我们的使用。

二、探讨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示范作品,也可以出示范例实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用了怎样的材料?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适合用来制作存钱罐?存钱罐是怎样把设计与应用巧妙结合的?它适合给谁使用?

分析讨论的话题逐渐转到:如何将自己的设想转化成实际的物品呈现出来?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大家的意见收集起来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了解设计活动的特点,明确实用美观是设计存钱罐的关键。

三、操作

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如:怎样在纸盒上开洞,塑料瓶要如何切割、塑料瓶的粘连等问题。

四、实践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分层次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创新,大胆尝试;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更要关注,施以必要的示范和指导。

五、延伸

在制作完成之后,提出问题:

平时有了零用钱或者过年时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你会用来做什么?

除了购买学习用品之外,余下的钱你会存起来吗?从现实生活开始,通过观察、交流、引导学生产生设计意识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制作活动中,这也为以后的教学环节的开展打下基础。

通过讨论同学们可以充分地吸收广大同学的意见,并从中选择好的意见。

要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点,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很帮助。

要关注每个学生,使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让他们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渗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及胡锦涛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四.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六.教学用具 水彩笔,油画棒,色纸,胶水,橡皮泥,剪刀、陶泥等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第一课偏旁(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木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这三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三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难点: 木字旁、三点水、两点水的书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 1.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可得仔细看哦。 2. 最后一幅是书法家卢中南的作品,欣赏了这些书法作品,小朋友有什么想说的吗?其实这么美观的书写都是书法家们一天一天坚持不懈地练出来的,如果你们也能坚持认真练字,肯定也能把字写好,可能将来也会成为书法家哦!咱们上课吧。 二、基本功练习。 1.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写字大本营”,我们的写字目标是:(书写美观汉字,争做写字能手。)有信心吗? 2.今天我们要练写的内容是三个左偏旁——,认识他们吗?谁说说他们的名字。一起读读他们的名字。

3、书写指导。 木字旁:横短、竖长,捺改写成点。 三点水:第一点偏右,末笔是提,三点呈左弧形。 两点水:末笔是提,两点相应。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书写小技巧 “冫”作左旁形稍窄,捺宜伸展。“氺”作字底时形窄小,四点画匀称。“氵”作左旁形宜窄。 四、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左偏旁——木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还写好了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看了大家进步美观的字,木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宝宝满意极了,她们要送大家一句话:小小方块字,书写有方法;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 “字是人的第二外表”,“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只要坚持认真练字,你的第二外表会越来越美! 第二课偏旁(二) 教学目的: 1.掌握草字头、竹字头、羊字头及6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了解带有这三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将汉字笔画间的关系引申到学生的日常表现,教育学生要谦让互助,团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任课:

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利用生活中的点线面以及和色彩的结合)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完整打印版】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第一课笔画相接(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竖接横中、横接竖中的书写要领。 2、了解这两种笔画相接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安”、“堂”、“世”、“代”等字,写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竖接横中、横接竖中的笔画书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导入:欣赏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两个笔画相接:竖接横中、横接竖中。 2、观察:这两个笔画相接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竖接横中,竖要跟横的中间相接;横接竖中,横要跟竖的中间相接。 3、练习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书写小技巧。 “堂”字属于上下结构,书写时,“ ”要写得大些,能够盖得住下边的笔画。这就是大书法家黄自元所提到的“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四、课堂总结 我们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双姿,写字要认真读帖,要一气呵成。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写字,处处可以练习,但不要乱涂乱画。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 第二课笔画相接(二)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横接竖尾、横接竖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这两种笔画相接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口、日、回、桦、榕、壮”等字和词语,写得正确、端 正、比例恰当。 教学重难点 写好横接竖尾、横接竖头这两类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 、欣赏: ( 1 )出示课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 2 )比较 : 相同的主体 , 不一样的背景 , 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 、发现: ( 1 )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 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 ( 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 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 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 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 1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 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 、引导欣赏: ( 1 )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 2 ) 出示课题 ——“ 色彩的和谐 ” 。 ( 3 )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 1 )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 黄绿 —— 绿 红紫 —— 紫 —— 蓝紫 黄橙 —— 橙 —— 红橙 ( 2 )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大。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注意渗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现代建筑的挂图等,让学生有对近现代建筑特点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让学生比较,得到更为鲜明的对比感知。 3、师介绍:现代建筑重视功能,具有鲜明的个性,那鲜颖简洁的外面,仿佛是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章。 二、欣赏,感受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重咪选择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广州会展中心、中华世纪坛作重点讨论。 ·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简洁、宏伟、稳重。 ·广州新会展中心:流畅、气派。 ·中华世纪坛:庄严、精致、独特。 3、对于不同规格的现代建筑,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4、总结:现代建筑大量采用新工艺及钢、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轻、光、透、薄的特点,大幅度地延伸空间、体现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学生创作 1、运用几何形体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现代建筑。 2、要求:1、简洁、明快、气派 3、用色鲜艳、透明。 四、作品展评。

冀教版三年级5册美术教案

3、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掌握折纸染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立即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了解宣纸特性,弄清染纸原理) 1、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爱运动吗?今天有两滴小水滴要进行赛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师操作实验 将一条普通白纸和一条宣纸比喻成两条特殊的跑道,让学生观察水在哪条跑道上跑的快。 3、小节原因:说明宣纸的吸水性比较强。 4、转入新课可以给宣纸染上各种颜色,制作出精美的染纸。 二、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方法 1、组织学生欣赏感知,并发表自己对染纸的印象和看法。 (1)欣赏染纸作品(配乐)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染纸作品,想看看吗? 生:想! (2)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染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这些染纸作品实在是太漂亮了! 生:染纸作品的图案非常的丰富、漂亮。生:……师: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这么漂亮的染纸,我们能学会吗?生:染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2、了解染纸的过程 (1)猜测染纸过程 师:如此精美的染纸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谁愿意来猜一猜? 生:可能是用毛笔点上去的。生:应该是画上去的。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想一想我们上节课撕纸窗花是怎么制作的。生:应该是先将纸折起来再进行染色的…… (2)师生共同操作,验证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先折起来再进行染色呢?让我们大家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 过程一:教师请学生跟自己一样,将纸横竖对折四次,不要打开。 过程二:请学生将折好的纸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观察有何现象发生?(墨水迅速沿纸角往上跑) 过程三: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总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师:通过实验的验证,染纸的方法是什么? 生:先折后染!!(教师出示板书:折、染。) 师:刚才那位同学猜对了没有? 生:猜对了! 3、学习各种染纸的方法,解决难点之一 (1)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颜色) 师:染纸的方法有很多种,象我们刚才把纸的四个角浸在染料中,给纸染上了颜色,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书法上册教案(供参考)

河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第一课笔画相接(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竖接横中、横接竖中的书写要领。 2、了解这两种笔画相接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安”、“堂”、“世”、“代”等字,写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竖接横中、横接竖中的笔画书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导入:欣赏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两个笔画相接:竖接横中、横接竖中。 2、观察:这两个笔画相接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竖接横中,竖要跟横的中间相接;横接竖中,横要跟竖的中间相接。 3、练习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书写小技巧。 “堂”字属于上下结构,书写时,“”要写得大些,能够盖得住下边的笔画。这就是大书法家黄自元所提到的“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四、课堂总结 我们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双姿,写字要认真读帖,要一气呵成。我们时时刻刻可以写字,处处可以练习,但不要乱涂乱画。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的汉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

第二课笔画相接(二)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横接竖尾、横接竖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这两种笔画相接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口、日、回、桦、榕、壮”等字和词语,写得正确、端 正、比例恰当。 教学重难点 写好横接竖尾、横接竖头这两类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新学期第一堂写字课,仍要提出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要求:一是仍要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学生同桌间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二是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二、新课指导 1、横接竖尾有两种。 第一种:框内无画时,底部的横画一定要托住右边的竖画。 第二种:框内有画时,右边的竖画要包住底部的横画。 2、横接竖头 书写横接竖头时,横不能超过竖头。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全版)

五年级上册 \ 任课: '

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

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河北美术出版社6册美术-教案

教案 三年级下册

原色和间色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在大自然中,光就像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最富有表现力的美术语言,他们在创作时,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画笔调和出丰富变幻的色彩,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感受色彩变幻的动人魅力,是这节色彩课的主要意义之一。在本课中,要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用眼睛,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色彩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并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大胆尝试涂抹调配色彩,做一个能够调控色彩的魔术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实验,愿意探索色彩的魅力。 教学准备: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然后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理解“间色”的含义。 3. 收拾与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1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及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色笔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4、动手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设计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知识的延续性。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 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 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如:线条系列的《画人像》;色彩系列的《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泥塑系列的《杯子的设计》;版画系列的漏印版画《唱起来跳起来》。欣赏系列的《肖像艺术》、《飞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9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但大多随堂教学相对比较薄弱,“综合·探索”领域有两课,但其他课中也渗 透了综合,如:《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中剪贴画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 再如: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是美术与数学的结合,在教学中不讲比例的定义,讲 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 3、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美术与自我”主题,为0课,“美术与社会”主题有5课占总数29.4% ,“美术与自然”主题有2课占总数的11.8%,“纯学科表现”主题有5课《肖像艺术》、《画人像》、《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明度》,体占总数的29.4%,在其他主题方面(包括生活用品、机械等)共有6课,占总数的35.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册教科书淡化了“美术与自我”主题, 而“纯学科表现”主题比前几册有了强化, 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同时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编排了《飞天》、《有趣的汉字》、《偶戏》;内页大开本介绍了《帕特农神庙》,《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一 课中重点欣赏了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的比例之美,体现了教材的多元化。《立体贺卡》《造型别致的椅子》《校园合影》《防灾减灾》等课紧密联系学生 的生活,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 第1课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 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1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内容: 1、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 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 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 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

书法五下教案河北美术出版社

书法五下教案河北美术 出版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课时左宽右窄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左宽右窄的字的布局。 教学重、难点:学会左宽右窄的字的布局。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字:欤(繁体) 请学生观察其构字特点,交流。 2.小结:书写左宽右窄、高低基本相等的字时,右部横向笔画宜收,为左部部件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搭配要协调。 3.教师范写:引欲欤 4.看看其他书法家是如何书写左宽右窄结构的字的。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则”(繁体) 颜真卿《多宝塔碑》“戏”(繁体) 颜真卿《颜勤礼碑》“观”(繁体) 赵孟頫《三门记》“欤”(繁体)

学生欣赏,交流,教师小结。 5.知识链接:认识草书 学生默读书中知识链接。 交流:你对草书的了解。 欣赏:西晋陆机《平复帖》(局部) 东晋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三、学生练习:引欲欤(繁体) 四、作品展评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左短右长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左短右长的字的布局。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左短右长的字的布局。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字:绘(繁体)

请学生观察其构字特点,交流。 2.小结:书写左短右长、宽窄基本相同的字时,左部部件一般略向上提,左右两部分比例要协调。 3.教师范写:雄绘(繁体)练(繁体) 4.看看其他书法家是如何书写左宽右窄结构的字的。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淳”(繁体) 颜真卿《多宝塔碑》“外”(繁体) 颜真卿《颜勤礼碑》“外”(繁体) 赵孟頫《三门记》“邦” 学生欣赏,交流,教师小结。 5.知识链接:欣赏经典碑帖《急就章》 学生默读书中知识链接。 交流:你对章草的了解。 欣赏:三国(传)皇象《急就章》(松江本局部)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雄绘(繁体)练(繁体) 四、作品展评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左长右短

书法五下教案河北美术出版社

第一课时左宽右窄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左宽右窄的字的布局。 教学重、难点:学会左宽右窄的字的布局。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字:欤(繁体) 请学生观察其构字特点,交流。 2.小结:书写左宽右窄、高低基本相等的字时,右部横向笔画宜收,为左部部件避让,左右两部分高低搭配要协调。 3.教师范写:引欲欤 4.看看其他书法家是如何书写左宽右窄结构的字的。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则”(繁体) 颜真卿《多宝塔碑》“戏”(繁体) 颜真卿《颜勤礼碑》“观”(繁体) 赵孟頫《三门记》“欤”(繁体) 学生欣赏,交流,教师小结。 5.知识链接:认识草书 学生默读书中知识链接。 交流:你对草书的了解。 欣赏:西晋陆机《平复帖》(局部) 东晋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三、学生练习:引欲欤(繁体) 四、作品展评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左短右长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左短右长的字的布局。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左短右长的字的布局。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字:绘(繁体) 请学生观察其构字特点,交流。 2.小结:书写左短右长、宽窄基本相同的字时,左部部件一般略向上提,左右两部分比例要协调。 3.教师范写:雄绘(繁体)练(繁体) 4.看看其他书法家是如何书写左宽右窄结构的字的。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淳”(繁体) 颜真卿《多宝塔碑》“外”(繁体) 颜真卿《颜勤礼碑》“外”(繁体) 赵孟頫《三门记》“邦” 学生欣赏,交流,教师小结。 5.知识链接:欣赏经典碑帖《急就章》 学生默读书中知识链接。 交流:你对章草的了解。 欣赏:三国(传)皇象《急就章》(松江本局部)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体验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交流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四、教学反思: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的一节知识性内容占主体的课程,总体讲来,这一课的进行有两大难点,一是色彩的对比概念,二是对比色所表现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对比知识,主要在于三个方面:色调、明度、饱和度。本课只提到了色相,并且是在复习色相的基础上,在色相环上找到强烈对比色,教学中顺便把弱对比的概念介绍给学生。色彩对比的知识非常繁杂,并且贯穿于身边的方方面面。对比色使用的视觉感受是结合书本中的《林中之路》、《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两幅作品进行分析。在色彩的面积方面,原来打算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简单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