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南阳市食用菌菌渣利用现状与展望

2021年,我国食用菌产量(鲜重)达到4134万t ,位居世界第1位[1]。
按照郭远等提出的方法测算,我国食用菌年菌渣产出量(湿重)达到4117万t ,干重约2164万t ,食用菌菌渣产生量巨大[2]。
河南省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第一大省,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是河南省食用菌主产区之一,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
食用菌菌渣的合理高效利用对于南阳市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和种植环境不同,食用菌菌渣的组成成分会有较大差异[3]。
一般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使用木屑、秸秆、棉籽壳、麦麸及米糠等,并少量添加石灰、石膏等矿质辅料作为栽培基质。
食用菌菌渣常为疏松多孔的固体结构,呈棒状或碎屑状。
干菌渣具备有机质含量高、密度低的特点[2-4]。
食用菌菌丝可将栽培基质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供自身吸收利用[2-6],但在实际生产中菌丝对基质营养物质的利用并不充分,食用菌菌渣中仍然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而且存在多种微生物、酶等活性物质[7-8]。
食用菌菌渣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作物根系营养物质的吸收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9-15]。
食用菌菌渣具有可燃性和一定营养价值,也有将其用作燃料、饲料或栽培其他食用菌的尝试和研究[3-5,16-18]。
1利用现状1.1食用菌种植概况食用菌种植是南阳市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
南阳市气候适宜种植香菇、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但规模化食用菌种植以香菇为主。
2021年,南阳市食用菌干重为29.36万t ,折合干菌渣约56.1万t [1,19]。
西峡县为南阳市食用菌种植第一大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淅川县、内乡县、南召县、桐柏县等也是南阳市食用菌种植大县[19]。
南阳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坚持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南阳市《“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到“十四五”末食用菌收稿日期:2023-03-07基金项目:2021年度南阳市科技攻关、基础与前沿计划项目“食用菌菌渣多用途开发工艺研究”(KJGG132)。
南阳市蔬菜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阳市蔬菜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许金华(南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河南南阳473000)[摘要]传统蔬菜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河南省南阳市蔬菜的播种和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应用水平较低。
加大机械化应用程度,对南阳市蔬菜种植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对南阳市蔬菜产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南阳市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蔬菜;机械化;南阳市[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9-121-2河南省南阳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带,兼具南北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温、水、土资源丰富,传统农业及瓜果蔬菜等作物生产均十分发达。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菜篮子工程”和“四优四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南阳市蔬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南阳市蔬菜产业产值在种植业中位居第2位,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1南阳市蔬菜种植概况数据显示,南阳市蔬菜常年播种面积100005.0hm2,总产量超400.0万t。
其中,供港蔬菜1933.4hm2,产量9.4万t。
南阳市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甘蓝、广东菜心、洋葱、大蒜、生姜、辣椒、芹菜、大白菜、马铃薯及胡萝卜等,南北品种齐备,涉及11类、上百个品种。
南阳市蔬菜产业由以秋菜为主快速朝着以冬春菜为主的方向发展,由以大路菜为主快速朝着以精细菜为主的方向发展。
南阳市蔬菜保护地面积不断增加,露地面积不断减少,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南阳市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9334.8hm2,其中,温室大棚4080多座,大、中棚16.8万栋,小拱棚26.1万栋,反季节蔬菜生产初具规模。
新野县的甘蓝、洋葱、广东菜心,卧龙区石桥镇的大葱、宛城黄台岗镇的胡萝卜、马铃薯和芋头,淅川的小辣椒、西峡的香菇等已初步形成规模优势。
2南阳市蔬菜产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南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域,当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
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现状与改进措施探究

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现状与改进措施探究南阳市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之一。
特色种植业是南阳市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提升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一、现状分析南阳市特色种植业主要包括葡萄、花椒、石榴、核桃等优势品种。
在全市范围内,特色种植业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南阳市将特色种植业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近年来,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的成效明显。
例如,2019年南阳市花椒种植面积达到20.3万亩,产值超过50亿元,带动了贫困户6400余户增收致富。
然而,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资源整合不充分南阳市特色种植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整合不充分。
当前,南阳市特色种植业发展面临着土地、水源、市场等方面的瓶颈。
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产业集聚能力还不够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导致贫困地区的特色种植业发展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南阳市在特色种植业的技术研发、品种改良、产业化推广等方面需要人才支撑。
目前,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这制约了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3.品牌建设亟待加强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品牌建设还有待加强。
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品牌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外部知名度不够高,品牌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
南阳市特色种植业的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扩大特色种植业在市场中的份额。
二、改进措施南阳市特色种植业发展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南阳市应该鼓励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增加生产要素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南阳市应该搭建起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推广平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公信度。
南阳油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南阳油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南阳油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是中国重要的油田之一。
自1959年南阳油田投产以来,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南阳油田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
本文将对南阳油田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各方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南阳油田发展现状目前,南阳油田已形成6个油田区块,即黄柏、梁山、宛城、方城、社旗和镇平油田。
其中,宛城油田是南阳油田最重要的开发区块之一,储量潜力巨大。
南阳油田的日产油量稳定在百万桶以上,较其他油田来说规模较大,产量相对稳定。
南阳油田的勘探开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油田的勘探成本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勘探效率得到提高。
现代技术和设备的引入,使得南阳油田的开采效率更高、油井的开发周期更短,能够有效提高产能。
二、南阳油田未来趋势分析1. 分析油田储量与产量趋势南阳油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但由于多年开采,油井逐渐进入后期开发阶段,老油田的储量逐渐减少,开采条件也日益复杂。
因此,未来南阳油田的发展将更多依赖于新油田的发现和勘探。
追加储量的开发将成为南阳油田开采的重要目标。
2. 研发新技术提高开采率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南阳油田在研发新技术方面需加大投入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油技术和设备,提高油井的开采率,降低成本,在有限资源内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同时,为了降低环境污染,可以开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动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油气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油气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南阳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油田地质调查和监测,确保油田开发的及时响应和科学决策。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油田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积极推动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4. 推动油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南阳油田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优化油田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同时,积极推进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在油气开采的同时,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南阳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92南阳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李明义1 焦凤宾2 李士豪3 杨梦勇4 南阳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生产条件、南阳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该市农业发展前景。
文章主要从南阳市农业生产现状分析该市农业发展的优缺点,并从“政府+创新”模式、“物联网+生产”模式、“互联网+营销”模式、“环保+农业”模式四种模式对河南省南阳市农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南阳市;农业;创新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2-0492-01一、南阳市农业区域概况与农业区位1.南阳市农业区域概况南阳市地理位置在豫西南,河南,湖北,陕西省交汇处,该地境内山脉、丘陵和平原各占1/3,该地海拔在72.2到2212.5米之间。
地势逐次向中部和南部倾斜,是一个类似于马蹄形的盆地,三面环山,南部有缺口。
南阳盆地位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跨越了长江、黄河和淮河流域。
年平均降水量为826.7毫米,水资源总量为64.3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690立方米,总储水量、亩均及人均水量均位于本省前列。
二零一六年全年南阳市种粮面积为987.34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9.35千公顷;夏粮种植面积542.4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444.9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13.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59.1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6.80千公顷。
[1]2.南阳市农业区位南阳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替地带,是很典型的半湿润季风气候,季节交替明显,日照充裕,水量丰富。
年平均气温14.4℃到15.7℃,年降雨量在300到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220到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
境内分布着许多丘陵与山地,发展立体农业的基础优良。
南阳市交通运输便利。
南北向焦枝铁路与东西向宁西铁路交叉,纵横南北;全市高速公路里程550公里,稳居河南省第一。
位于南阳姜营的南阳机场是本省三大民用机场之一。
南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调研

D O I:10.19904/14-1160/s.2021.21.003南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调研赵群友,王育楠,张磊(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南阳473000)摘要:为查清南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掌握其数量、分布、特性等情况,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指导各县(市、区)有序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南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005-02中国图书分类号:S324文献标志码:B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
南阳盆地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群山拱卫,盆地边缘岗地波状起伏,岗顶平缓宽阔,盆地中部为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等。
复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特征,漫长而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活动形成了南阳盆地特有的、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1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开展情况1.1制定方案2020年7月8—9日,经河南省普查办培训后,南阳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积极配合,第一时间制定行动方案(宛农通〔2020〕38号文件),13个县(市、区)依据市局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动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各县(市、区)要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每个县(市、区)征集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20~30份,将普查数据录入数据库,普查表、征集表和征集的种质资源汇总分类后上报。
一体化示范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高新区的普查任务分别由建立前的各行政区负责普查。
2021年,南阳市接到《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后,在2020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各项工作,查漏补缺,完善方案。
1.2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成立以南阳市农科院副院长为组长的技术指导服务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服务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种子管理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开展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并负责普查与收集的日常事务及管理工作。
南阳经济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阳经济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
南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南阳市经济农业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下面我将就南阳市经济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近年来,南阳市坚持创新
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
升级。
南阳市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其次,南阳市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南阳市地处黄河中
下游平原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
近年来,南
阳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业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南阳市的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进展。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南阳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加大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融
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南阳市的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南阳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外资、外商投资,促进南阳市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南阳市经济农业发展情况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强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努力实现南阳市经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南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南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张庆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第1期张庆力南阳素称“南阳盆地”,地形地貌、生物资源、产业类型具有多样性,田园风光秀丽,农业资源丰富,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发展休闲农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南阳市把休闲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途径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使市民能够“春天到来四处赏花,炎炎盛夏避暑消夏,期盼秋到采果摘瓜”休闲农业已成为南阳市乡村产业的新亮点和城乡居民的极乐园。
全市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双节”精品游、都市生态农业园区赏花基地游、“消夏避暑好去处,生态农业园区行”活动及“全市赏花地图”被多家媒体报道,吸引数十万人关注、留言、点赞。
一、发展现状目前,南阳市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95个,其中农家乐259个、休闲农庄61个、休闲农业园区53个、园林观光园19个、民俗村3个,从业总人数6.8万人,带动农户8.6万户,年接待游客51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35.8亿元,形成了农业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美丽乡村游等品牌,涌现出李寨都市农业生态园等一批典型。
西峡县简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归纳起来,南阳市休闲农业的形态有5种类型:(一)农家乐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依托龙潭沟等景区,建成180多套农家别墅和农家宾馆,修建了文化广场,开辟了漂流项目,形成了一个综合性旅游村,可容纳9000多人就餐,6000多人住宿,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年收入2000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化山村由此也从贫困村变成了全省闻名的美丽乡村。
(二)休闲农庄休闲农庄依托景色优美的景观、舒适宜人的气候、环保生态的空间,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度假、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满足城市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田园生活的需要。
如唐河县朱店生态园,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发展无公害葡萄6.67多hm2,带动18户农户30多人开展葡萄种植和农家乐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王虹 李金玲 崔炯 周晓静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南阳473000)
摘要:介绍了南阳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有效、合理开发野菜资源提出了
对策。
关键词:野菜;南阳市;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
注意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绿色食品很受人
们的欢迎,山野菜就是其中的一类。在我国,食用野
菜已有千年的历史。山野菜食品属于一种纯天然的
“绿色食品”,富含维生素和常量或微量元素,适量食
用有益健康。与栽培蔬菜相比更具营养价值,备受人
们推崇。从第一届、二届中国野菜专业会议看,国内
市场年需求野菜已达300万t,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在国际市场上,山野菜同样受到青睐,我国山野菜出
口到日本、韩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
区,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每年就需从我国进口野菜
30万~50万t。因此,山野菜具有相当大的商业开发
价值,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1 南阳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扶桐
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
盆地,属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气候特
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
113°49′。自然条件优越、复杂,生境条件多样,孕育了
丰富多样的野生植物资源。特别是伏牛山区的南召、
西峡等县,桐柏山区的桐柏县,种类最多,蕴藏量最
大,且海拔500~800m的低山、丘陵区野菜数量最
多,资源最丰富且多数具有片状分布特点[2]。同时南
阳内乡县境内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共有山野菜120多
种,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3]。
南阳市山野菜种类有刺菜、野香菜、刁河芽、荠
荠菜、面条菜、野苋菜、马齿苋、灰灰菜、刺角娅、拳
菜、野韭菜、野葱、杨槐花、榆钱、香椿、香娘叶、山荆
芽、柳絮、蒲公英、水芹菜、茼蒿菜、猫妮菜、百合、野
山药、宝塔菜、苦菜等。山野菜具有天然纯净、营养价
值高,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等特色。另外,一些野菜
也是防病治病的良药。例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的
作用,是糖尿病、肝炎病人的佐餐佳肴;马齿苋可以
消炎解毒,有预防痢疾的作用;野苋菜有清热利湿的
作用,可治痢疾、肠炎、膀胱结石等。因此,山野菜备
受青睐。
南阳野菜利用历史悠久,但多数自采自食,只有
少数野菜被开发利用且多数鲜菜上市,有的以干菜
等加工上市或出口创汇。目前,南阳市专门的野菜开
发机构极少,主要靠群众自发来摘野菜,也很少引进
驯化栽培。总体上目前多数野菜开发仍处于自然采
集、自食阶段,或任其自生自灭,加工零星分散,利用
的种类和数量不多。南阳市桐柏山已开始由自食阶
段转向群众采集,外贸部门和工厂收购加工与产品
销售阶段。目前主要有蕨菜、香椿、荠菜、马齿苋等
10余种野菜形成了一定的利用与加工规模。各地集
贸市场以鲜菜季节性销售的山芹菜、米瓦罐等野菜
种类,尚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民间食用广泛而市
场上少见的刺槐、野蒜、蒲公英、野山药、野苋等野
菜,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大量的山野菜资源没有被
开发利用,年复一年自生自灭,不能变为财富,所以
南阳市规模开发山野菜资源时机已到。
基金项目: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项目(项目编号:Z2010-03-02)。
作者简介:王虹(1980-),女,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