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成 部 分 我 国水 产 品 的供 给经 历 了 以追 求 数 量 为 主 、强调 数量与 质量并 重 到全 面提高水 产 品质 量安 全水 平 3个发展 阶段 与 发达 国家相 比.我 国水 产 品质 量安 全 全 程 控 制 工 作 起 步 较 晚 .基 础 相 对 薄
体进行 养殖 操作 ;部分 养殖 环境 、养殖 水 体污染 严
重 ,影 响养殖 产 品 的质 量安 全 :大部分 养殖 区域 无 规 划或 规划设 置不 合理 .养殖 设施 条件 差 .进排 水 不分 、淤积 严重 的现象 比较 普遍 。
发现其 中 的关键 环 节和根 本 问题 .并 从宏 观管 理 的
角度提 出监管 的政 策建议
一
、
我 国水产 品质 量 安 全监 管 对 象及现 状
在 药 物 残 留 监 控 方 面 ,产 地
( )养 殖 品 种 目前 ,水 产 养 殖 品 种 多 达 四
2 0余 种 .而且仍 在持 续增 多 我 国历来 对水 产 品 0 有 “ 求新 ” 的心态 ,不 断引进 、繁 育新 品种 ,以获 取 高额利 润 .但对 于新 品种 的风险评 估 和审批 制度
水 产 品质 量安全 隐患 。 由于 苗种 阶段 使用 了违禁 药
物 ,导致 成 品无 法代谢 ,最终 也能 检 出违禁 药 物的
( )主要 问题 目前行 业 监管 的主要 问题 在 二
于 4个 方 面 的管 理 不 到 位 ,即对 养 殖 者 、养 殖 环 境 、养殖 品种 、流通过 程 的监 管不到位 。 1 养殖 者开放 .未对 养殖 者开展登 记 和准人 工 . 作 养殖者 是养殖 活动 的主体 和养殖 产 品质 量安 全
观 。重金 属 ( 、铜 )超标 是造 成产 品不合 格 的主 镉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1. 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一些地区和单位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给人们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 检测手段单一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主要依靠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手段。
虽然这些手段可以检测出一些常见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但仍存在一些难以检测的污染物或者微生物,导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准时发现。
3. 检测周期长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通常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这导致了在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困难,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改进建议1. 统一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标准,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提供依据。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技术标准的宣扬和推广,提高这些标准的权威性和普及性。
2. 多元化检测手段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实行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除了传统的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手段外,可以引入新的技术,如基因检测、质谱分析等,以检测更多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3. 加快检测速度针对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周期长的问题,可以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
例如,进步快速检测仪器和试剂盒,可以缩减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快速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4. 推行溯源制度构建完善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行溯源制度,可以使监管更加全面和有效。
通过溯源,可以快速追踪水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准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5. 强化宣扬教育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宣扬教育,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卫能力。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宣扬活动、制作宣扬片等形式,普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教育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水产品。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和意见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和意见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对水产品质量监管的建议和意见,旨在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了有效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需要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监管要求。
其次,要加强对水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水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安全。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处罚制度,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
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检查机制,对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并加强日常巡查。
此外,还要加大对市场上水产品的抽检力度,确保市面上销售的水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同时,对于发现问题的企业要及时进行约束和处理,确保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三、提高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必须加强它们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强水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确保生产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确保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原材料生产水产品。
四、加强与农渔民的沟通和培训农渔民是水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培训对于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渔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养殖、捕捞技术和卫生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农渔民的沟通,及时传达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五、加强消费者教育和监督意识消费者作为最终的使用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起着监督和期盼的作用。
因此,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监督意识。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消费信心。
为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加强监管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就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体系不完善: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监管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较为单一,监管规范缺乏刚性约束等问题阻碍了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监管力度不够:尽管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违法生产企业存在漏洞,难以被有效追责,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无法彻底得到解决。
3.监管信息不透明:消费者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缺乏了解,监管信息公开度不高,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了解产品的安全情况,容易购买到具有潜在风险的水产品。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建议1.健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监管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
同时,建立统一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和规范,明确监管事项和责任,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2.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追责机制,对违法企业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违法生产行为受到有效制止,并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加大对违法生产企业的巡查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水产品,坚决保护消费者权益。
3.提高监管信息透明度:建立统一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消费者公开监管结果和评估报告。
推动建立可追溯体系,加强与供应链相关方的信息共享,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网络,使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情况。
4.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引导消费者理性、科学地选择安全的水产品。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食品安全态势。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 水体污染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包括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
化学污染包括重金属、农药、化学品等对水产品造成的潜在危害。
微生物污染则主要来自于水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污染物对水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均带来潜在威胁。
2. 养殖环境不良水产品养殖环境的不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例如,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爆发,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会被水产品摄取和蓄积,从而危害食品安全。
另外,养殖场的消毒、清洁等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水产品的安全性。
3. 加工环节问题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保存条件不足、加工设备卫生状况差、加工过程中添加不合格的添加剂等。
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增加。
二、解决方法1.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农田、养殖场的管理,控制农业和工业排放,加强污水处理,以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负荷。
2. 完善养殖环境改善水产品的养殖环境同样重要。
一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避免蓝藻爆发;另一方面,要规范养殖场的管理,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减少污染源。
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水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完善加工设备的管理,保证加工过程的卫生与安全。
同时,加强对添加剂使用的监管,确保添加剂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不超过安全使用限度。
4.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养殖技术水平,减少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监管机构的职能和授权,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建议

P o lms n C i a S u t r d c ai aeya d C u tr a u e r be hn ’ i Aq ai P o u t c Qu lyS ft n o ne me s r s t
Z N o gJA G Q-u HA G C n , N ijn I ( oeef cnm s n aae et h ga OenU i rt, aga2 10 ,h a Clg oEoo w dM ngm n, a hi ca n e i S nhi036C i ) l a Sn v sy h n
山西农业科学 2 1 ,8 3 : 1 4 00 3 ( )6 ~6
di 03 6  ̄i n10 — 4 1 0 00 .9 o: .9 9 .s. 2 2 8 . 1.31 1 s 0 2
Jun h ni giut a c ne o rd o ax A r l rl i c s fS c u Se
Ke o d : q ai po u t Q a t sc r y S p ri yw r s A u t rd c ; u i u t u ev e c s l ye i ; s
20 0 6年 1 1月 1 7日 ,上 海食 品药 品监督 管 理 局 对 市售 大 菱 鲆 ( 称 多 宝鱼 ) 专 项抽 检 中 俗 的
食 品药 品 监督 管 理 局 等 相关 部 门也 迅 速 参 与事 件 的调 查处 理工 作 。一 时 间 , 地方 政 府纷 纷下 各
将3 4家 中 国水 产 品养 殖 场 列 入 进 口黑 名 单 , 并 立 即禁止 这些 水产养 殖 场 向韩 国出 口水 产 品。 且
宣布 扣 留 中国水产 品事 件 之后 , 盟立 即宣 布启 欧 动对 中国的人 工养 殖海 产 品 的审查 , 国也 宣 布 韩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水产品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使得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升高。
水产品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受到了污染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水产品中存在着铅、汞、镉等重金属物质的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是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但其残留在水产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农药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使用和管理,导致了水体中农药的大量积累。
这些农药残留在水产品中,摄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导致慢性中毒。
三是水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生长和预防病害,人们常常使用各种兽药。
然而,兽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并不普及,导致了兽药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问题。
这些兽药残留会严重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以上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环境污染是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使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通过水体的食物链作用,进入到水产品中,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农药和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和管理也是造成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农药和兽药知识,以及监管不力,很多农药和兽药的使用超出了合理范围。
这导致了水产品中残留物质的积累,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
改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处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信心。
本文将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水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养殖环境污染。
养殖水域中的污染物如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等会进入水产品体内,导致水产品污染。
因此,应加强水域的污染源监管,并定期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其次,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表现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
一些不合格的饲料可能含有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而污染水产品。
因此,应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严禁生产、销售不合格的饲料,并建立饲料产地追溯体系,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此外,水产品质量安全中还存在着检验检测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水产品检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
因此,应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法的研发力度,提高对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水产品质量安全中还存在假冒伪劣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往往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来获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水产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水产品的行为,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法律惩处。
同时,加强对水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建立起从养殖、捕捞到销售的全程追溯体系,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最后,水产品质量安全中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和重视,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辨别能力。
同时,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宣传,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认证,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
总而言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心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3※专题论述食品科学2009, Vol. 30, No. 2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孙月娥1,李 超1,王卫东1,2,*(1.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2. 徐州市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产业兴衰。本文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出发,分析水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以期对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扩大水产品出口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Aquatic Product Safety Problems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SUN Yue-e1,LI Chao1,WANG Wei-dong1,2,*(1.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2. Xuzhou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quatic products is crucial for people’s health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main reasons for current aquatic product problems in China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Detailed discussions are alsopresented on countermeasures and controlling methods for heightening the quality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therefore facilitatetheir export trade.Key words:aquatic product;quality and safety;problem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21-0493-06
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孙月娥(1973-),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sunyuee416@yahoo.com.cn*通讯作者:王卫东(1971-),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性食品配料。E-mail:wwd.123@163.com
水产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平衡性好的特点,成为风靡全球的健康食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及其加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渔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并促进了各地渔业经济、出口创汇等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给我国水产养殖者和相关出口贸易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02年氯霉素事件[1]、2005年孔雀石绿
事件[2]、2006年大闸蟹、福寿螺、桂花鱼和多宝鱼事件[3-4]、2007年出口美国的鳗鱼被扣事件以及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水产品加大进口控制等,给我国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形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本文对我国水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其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与完善的相应建议。
1水产品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及其来源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生
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天然有毒物质。1.1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水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5-6],其中致病菌是生物性危害最主要的来源,来源于水产品中的致病菌包括其自身原有致病菌和非自身原有致病菌,即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致病菌,自身原有致病菌包括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等,鱼体携带的致病菌数量比较低,除非在鱼的贮藏过程中,体内的微生物开始繁殖,否则这些少量致病菌导致疾病的危险性可以忽略;非自身原有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志贺氏菌(Shigella spp.)、金黄色葡萄(Staphylococcus aureus)球菌等,几乎全部是由原料被污染或不讲卫生的带菌加工者造成的。病毒性疾病爆发的载体以双壳软体动物为主,只有少数种类的病毒会引起与水产品有关的疾病,如甲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或者类诺沃克病毒等。水产品中的病毒是由带病 2009, Vol. 30, No. 21食品科学※专题论述494
毒的食品加工者或者被污染的水域造成的。常见的寄生虫有线虫、绦虫、吸虫等[7-8],一般是由于人们食用了生的或未经烹调且伤口被感染的鱼类而造成的。1.2化学性危害化学性危害指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物的危害[8],包括水产品加工中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不当、药物残留、重金属、石油烃、洗涤剂、酚类等。主要来源于水产品生产中用以防腐、发色、保水等的化学添加剂,受污染的水域,以及用作杀虫剂的农药残留、渔药残留、清洁用化学药品残留、包装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等。1.3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指金属物质、玻璃碎片等在食品中发现的不正常的有害外来物[7],多数来源于捕捞工具及照明灯、消毒灯、玻璃温度计等器具。1.4天然有毒物质水生生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包括鱼类毒素(如河豚毒素、组胺)和贝类毒素(如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等[9],主要来源于有毒的海藻、鱼和贝类。2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严重性随着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2.1.1药物残留超标尽管2002年3月5日, 农业部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将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列为禁用渔药,《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 18406.4—2001) 中要求氯霉素、硝基呋喃“不得检出”、甲醛为限用渔药,《无公害食品水发水产品》( NY 5172—2002 ) 中规定合格的甲醛含量为≤10.0mg/kg(即不超过10×10-6),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添加含有激素或者腐烂变质的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品疾病;捕捞前不执行渔药的休药、停药制度;销售时浸泡氯霉素药液以获得较好的感官品质等不良行为仍大量存在。违规使用饲料、药物、水质改良剂、消毒剂、保鲜剂、防腐剂等投入品,使药物残留超标成为引起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常见的因残留超标引起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药物主要有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甲醛等。近年来,药物残留带来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瓶颈[10],欧盟、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针对药物残留的贸易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在人体内不断蓄集的残留药物所产生的毒性作用[11-12]、过
敏反应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等不仅会破坏胃肠道内微生物平衡,使机体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而且水产品内的耐药菌株能够传播给人体,危及人体健康。
2.1.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是指无意或者偶然混入水产品中的化学物质。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工业废气、废渣、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任意排入水体。工业三废中的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使食品造成严重污染。其中,工业污水中有毒重金属和有机氯的半衰期长,水生生物的富集作用强,是主要的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2007年太湖无锡水域爆发的蓝藻污染产生严重的饮用水危机和带来食品安全隐患。海洋赤潮期间,人体摄入富集藻类毒素的鱼贝类会导致贝类毒素的暴发,我国浙江、广东等地先后发生过多次贝类中毒[13-14]。2007年北京、
浙江、福建等省相继发生了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2004年深圳发生四宗深海鱼类引发的中毒事件;2004年香港、广东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进口石斑鱼而引起的西加毒素中毒事件;2006年广东中山市和汕头市发生因进食“老虎斑”等海鱼而引发的中毒事件[15]。
广泛大量使用农药而使空气、水、土壤受到污染,并使许多水生动植物体内残留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 等有机氯农药在我国已经禁用,敌百虫、乐果等有机磷农药逐渐成为主要的农药污染源,它们通过皮肤、呼吸等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引起人类运动失调、昏迷、呼吸中枢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此外,水产品还可以通过对水中的汞、镉、铜、锌、铅、砷等重金属进行蓄积而危害人体健康[16]。
2.1.3富集致病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水产品中的生物性危害主要是致病菌和寄生虫。某些鱼类、螺类、虾蟹中存在寄生虫,并且富集了能够引起甲肝、霍乱和副溶血性中毒的甲肝病毒、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是水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在微生物引起的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居各种病因之首[17]。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
水产品后引起食物中毒的案件也有报道[18]。李斯特菌在
生食水产类食品和淡水活鱼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4%[19]和20%[20],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应予以重视。此外,
2006年北京的福寿螺事件就是因为人们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导致中毒和感染。
2.1.4毒性物质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