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以下简称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管理,防止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对广播电视、导航、移动通信及射电天文等无线电业务产生干扰,确保各种无线电设备正常、有序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微功率无线电设备是指符合本规定附件中各项技术要求的无线电设备。

第三条凡研制、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均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使用不得对其它合法的各种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如产生有害干扰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设法消除有害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五条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避让或忍受其它合法的无线电台站的干扰或工业、科学及医疗应用设备的辐射干扰,遇有干扰时不受法律上的保护,但可向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

第六条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需办理无线电电台执照手续,但必须接受无线电管理办事机构对其产品性能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查或测试。

第七条研制微功率无线电设备须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生产、进口微功率无线电设备(或含有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其它设备)须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生产、进口的设备应在其显著部位上标明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核准代码(其第三位字母为“D”)。

生产厂商应接受国家或所在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产品性能指标的检查和测试。所生产产品的性能指标须符合本规定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得出厂。

第九条凡未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型号核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得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十条已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型号核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任何厂商和用户不得擅自更改使用频率、加大发射功率(包括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不得擅自外接天线或改用其它发射天线,或改变原设计特性及功能。

第十一条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装在完整的机壳内,其外部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仅用于在型号核准的技术指标范围内进行调整或控制。

第十二条各类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见附件。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视具体情况对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及技术指标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用下列微功率无线电设备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无线传声器、生物医学遥测设备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

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2、起重机或传送机械专用遥控设备、电子吊秤无线传输专用设备

设备安装前须进行电磁环境测试,以免受到干扰或干扰其他同类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生产事故;

当受到有害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的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为保护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业务,在北京辖区内不得使用229.0-235.0MHz频率的设备。

3、工业用无线遥控设备

限在工业厂房(或建筑物内)使用,两次发射的间隔时间不小于5秒。

4、无线数据传送设备

限在建筑物内使用,两次发射的间隔时间不小于5秒。

为保护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业务,在北京辖区内不得使用229.0-235.0MHz频率范围内的设备。

5、防盗报警无线控制设备

每次电波发射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秒;两次间隔时间不小于1分钟;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

6、通用无线遥控设备

必须具有自动控制装置,使周期性工作的无线控制设备的电波发射持续时间不超过1秒,两次间隔时间不小于60分钟;或使非周期性工作的设备每次电波发射的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两次间隔时间不小于60分钟;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

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7、模型玩具无线电遥控设备

限单向控制;

不得在机场附近及航空管制区内使用;

不得在军事管制区内使用;

第十三条进口和生产厂商在其产品的说明书或使用手册中,应刊印下述有关内容:

1、标明附件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和使用范围,说明所有控制、调整及开关等使用方法;

2、不得擅自更改发射频率、加大发射功率(包括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不得擅自外接天线或改用其它发射天线;

3、使用时不得对各种合法的无线电通信业务产生有害干扰;一旦发现有干扰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措施消除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

4、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忍受各种无线电业务的干扰或工业、科学及医疗应用设备的辐射干扰;

5、不得在飞机和机场附近使用。

第三章附则

第十四条凡研制、生产、销售和进口微功率无线电设备违反本规定者,或擅自改变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频率、发射功率者,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无线电管理处罚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凡进口、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由国家或所在省(区、市)无线电管理办事机构、技术监督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凡进口、生产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在其设备说明或使用手册中未刊印本规定第十三条内容的,由国家或所在省(区、市)无线电管理办事机构、技术监督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办事机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地下管线探测设备:一种用于寻找、测定埋在地下的各种电缆、管道及类似结构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该设备使用时将无线电射频信号耦合至电缆、管道等上面,并在地面用接收机来探测这些电缆的位置。

1、使用频率:14.0-95.0kHz;105.0-200.0kHz;

2、发射功率:在14.0-45.0kHz(不含)内,其(峰值)功率≤10W;

在45.0-200.0kHz内,其(峰值)功率≤1W;

3、调制方式:任意非话音调制。

二、通用微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用于玩具、车门、车库门、防盗、报警、数据传送、无线话筒等用途的小型无线电发射设备。

(一)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1.700-2.100MHz,2.200-3.000MHz,3.100-4.100MHz,4.200-5.600MHz,5.700- 6.200MHz,7.300-8.300MHz,8.400-9.900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5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频率容限:≤100×10

4、6dB带宽不得超过200kHz

(二)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6.765-6.795MHz,13.553-13.567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0020μV/m(采用准峰值检波);

3、频率容限:≤100×10

(三)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26.957-27.283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00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频率容限:≤100×10

(四)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40.66-40.70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0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频率容限:≤100×10

(五)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24000-24250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2500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杂散发射功率衰减:≥60dB

三、通用无线遥控设备:用于各种窗、门的无线遥控及各种遥控开关等。

1、使用频率:470.0-566.0MHz,606.0-798.0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25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杂散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25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4、占用带宽:≤1.0MHz;

四、无线传声器:一种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声音的无线电收发设备,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疾人士的听觉辅助使用。

1、使用频率及发射功率:

① 使用频率:88.0-108.0MHz,发射功率:≤3mW;

② 使用频率:75.4-76.0MHz,84.0-87.0MHz,发射功率:≤10mW;

③ 使用频率:470.0-510.0MHz,702.0-798.0MHz,发射功率:≤50mW;

2、调制方式:F3E

3、占用带宽:≤200kHz

4、频率容限:≤100×10

5、杂散发射功率衰减:≥30dB(对84-87MHz频段为≥40dB);

五、生物医学遥测设备:一种用于传送人类或动物生理现象测量信号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仅限医院或医学研究机构内使用。

1、使用频率:175.0-215.0MHz

2、占用带宽:≤200kHz

3、频率容限:≤100×10

4、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5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5、杂散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15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六、无绳电话机

1、使用频率:

信道序号座机发射频率(MHz) 手机发射频率(MHz)

1 45.000 48.000

2 45.025 48.025

3 45.050 48.050

4 45.07

5 48.075

5 45.100 48.100

6 45.125 48.125

7 45.150 48.150

8 45.175 48.175

9 45.200 48.200

10 45.225 48.225

11 45.250 48.250

12 45.275 48.275

13 45.300 48.300

14 45.325 48.325

15 45.350 48.350

16 45.375 48.375

17 45.400 48.400

18 45.425 48.425

19 45.450 48.450

20 45.475 48.475

2、座机和手机的发射功率不得大于20mW;

3、最大频偏为:5kHz;

4、占用带宽:≤16kHz;

5、杂散发射功率:≤25μW;

6、频率容限:≤1.8kHz;

7、邻道功率:≤0.5mW;

8、占用带宽以外的调制产物必须衰减40dB以上(与没有调制的载波电平相比);

9、天线与座机或手机的联接必须是永久固定式的,其长度不得大于1米。

七、起重机或传送机械专用遥控设备

1、使用频率:

230.700MHz,223.700MHz,230.975MHz,223.975MHz,

231.600MHz,224.600MHz,232.325MHz,225.325MHz,

230.100MHz,223.100MHz,232.025MHz,225.025MHz

2、发射功率不得大于20mW;

3、占用带宽:≤16kHz;

4、杂散发射功率:≤2.5μW;

5、频率容限:≤4×10

八、电子吊秤无线传输专用设备

1、使用频率及占用带宽:

① 使用频率:223.300MHz,224.900MHz,230.050MHz,233.050MHz,234.050MHz;

占用带宽:≤50kHz;

② 使用频率:450.0125MHz,450.0625MHz,450.1125MHz,450.1625MHz,450.2125MHz,

占用带宽:≤20kHz;

2、发射功率不得大于50mW;

3、杂散发射功率:≤2.5μW;

4、频率容限:≤4×10

九、工业用无线遥控设备:用无线方式传送遥控信息的无线电收发设备。

1、使用频率:

418.950MHz,418.975MHz,419.000MHz,419.025MHz,

419.050MHz,419.075MHz,419.100MHz,419.125MHz

419.150MHz,419.175MHz,419.200MHz,419.250MHz,

419.275MHz;

2、发射功率不得大于10mW;

3、占用带宽:≤16kHz;

4、杂散发射功率:≤2.5μW;

5、频率容限:≤4×10

十、无线数据传送设备:用于传送数据信息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1、使用频率:

228.050MHz,228.100MHz,228.200MHz,228.275MHz,

228.425MHz,228.575MHz,228.600MHz,228.800MHz,

223.150MHz/230.150MHz,223.250MHz/230.250MHz

223.275MHz/230.275MHz,224.050MHz/231.050MHz

223.350MHz/230.350MHz,224.250MHz/231.250MHz

2、发射功率不得大于10mW;

3、占用带宽:≤16kHz;

4、杂散发射功率:≤2.5μW;

5、频率容限:≤4×10

十一、防盗报警无线控制设备:用于短距离的汽车、车库、贵重物品、紧急情况等安全、防盗和报警无线电控制设备。

1、使用频率:315.0-316.0MHz,430.0-432.0MHz;

2、所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60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3、杂散发射的电场强度在距设备3米处不得超过600μV/m(采用平均值检波);

4、占用带宽:≤25kHz;

十二、模型玩具无线电遥控设备:用无线电波遥控的航空模型飞机,水面模型船只、地面模型汽车等非载人的模型玩具。

1、使用频率:

26.975MHz,26.995MHz,27.015MHz,27.045MHz,27.065MHz

27.095MHz,27.115MHz,27.145MHz,27.195MHz,27.225MHz;

2、发射功率:≤1W;

3、调制方式:任意调制;

4、占用带宽:≤8kHz;

5、频率容限:≤20×10 ;

6、杂散发射功率衰减:≥45dB;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1.7- 2.1MHz,2.2- 3.0MHz, 3.1- 4.1MHz,4.2- 5.6MHz, 5.7- 6.2MHz, 7.3- 8.3MHz, 8.4-9.9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 26.957-27.283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 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40.66-40.7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频率容限:100×10-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i.r.p) 3.频率容限:75kHz G类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25GHz 2.发射功率限值:不大于20mW(e.i.r.p) (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 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70-566MHz,614-787MHz 2.发射功率限值:5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0MHz (三)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等类型设备 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

常识业余无线电常用术语

业余无线电常用术语 (版本:2011-0703) 业余无线电的活动和管理离不开接触一些常用的术语,正确了解这些“行话”的含义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功。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下面列出一些术语的正式定义及其来源供参考。 我们以后将可能不断补充有关内容,请注意本文件的修改日期。 什么是各国无线电“主管部门(administr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2条: 主管部门:负责履行《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国际电信联盟公约》和行政规则内所规定的义务的任何政府部门或机关(《组织法》第1002款)。 什么是“电信(telecommunic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3条: 电信:利用导线、无线电、光学或其他电磁系统进行的对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组织法》)。 什么是“无线电(radio)”? ITU《无线电规则》第1.42条: 无线电:对无线电波的使用的通称。 什么是“无线电波(radio waves)”? ITU《无线电规则》第1.5条: 无线电波或赫兹波:不用人工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频率规定在3000GHz以下的电磁波。 讨论:几十年以前由于探测能力限制的影响,无线电技术界常常把频率在数十千赫以上的电磁波才称为无线电波,现在在某些专门领域中也可能沿用一些比较狭义的关于无线电频率的定义。 但是随着器件的改进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可利用于通信的电磁波频率越来越低,例如军事、矿业和业余无线电通信所用的频率已经向低端延伸到数千赫甚至更低。按照ITU的这一定义,无线电波的频率没有设置下限。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只要不是零频率的交变电场或者磁场,空间就会有电磁波存在,也就有无线电波。 什么是“无线电通信(radiocommunic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6条: 无线电通信:利用无线电波的电信(《组织法》)(《公约》)。 无线电频谱细分为那些频段(Frequency bands)和波段(wavelength bands)? ITU《无线电规则》第2.1条: 无线电频谱应细分为九个频段,按照下表以递增的整数列示。因频率单位为赫兹(Hz),所以频率的表达方式应为: – 3 000 kHz以下(包括3 000 kHz),以千赫(kHz)表示; – 3 MHz以上至3 000 MHz(包括3 000 MHz),以兆赫(MHz)表示; – 3 GHz以上至3 000 GHz(包括3 000 GHz),以吉赫(GHz)表示。

业余无线电B类资格考试题库

B.1 无线电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2、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3、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4、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5、《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6、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基本依据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出自于下列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7、国家鼓励和支持业余无线电台开展下列活动: [A]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普及活动以及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活动 8、关于业余电台管理的正确说法是: [A]依法设置的业余无线电台受国家法律保护 9、我国对无线电管理术语“业余业务”、“卫星业余业务”和“业余无线电台”做出具体定义的法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10、业余电台的法定用途为: [A]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 11、业余无线电台供下列人群设置和使用: [A]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其兴趣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利润 12、“我不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申请设置业余电台只是为了行车方便,不需要遵守业余无线电的规范”。这种说法: [A]是错误的,也是不具备“熟悉无线电管理规定”设台条件的表现 13、个人提出设置使用业余无线电台申请,就是表示自己对无线电技术发生了兴趣,确认了自己在有关业余无线电台活动中的身份是: [A]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但可以是正在起步的初学者 14、无线电业余业务是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作下列用途的无线电通信业务: [A]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 15、符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基本条件的人群是: [A]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并经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设置使用业余无线电台的人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参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的智能技术,其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 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认知无线电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 )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 ng )。本文主要分析认知无线电的起源,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要,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化进程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进行一个概述,从而加深对无线电的认知与了解。关键字:认知无线电、起源、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提高频谱效率,但仍受限于Sha nnon理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大量研究表明:ISM频段以及适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的2GHz 左右授权频段过于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却经常空闲。因而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感知频谱环境、智能学习并实时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再利用,进而显著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1.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

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标准现场验证测试工作方案

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标准现场验证测试 工作方案 根据国网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营销计量[2013]3号)以及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启动会会议纪要》(营销纪要[2013]5号)的工作要求,中心负责组织属地公司开展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样品的现场安装、测试和试点应用测试评价报告。 前期,中心与通州供电公司共同协商,并进行现场勘查后,初步确定了现场试点应用具体地址、户数及工作进度安排。目前,根据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营销纪要[2013]26号)工作安排,结合国网计量中心组织开展的互联互通样品检测情况,中心与通州供电公司共同确定在通州地区选取居民塔楼、板楼、平房三种现场环境,分别针对六个供应商的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样品进行现场安装、测试,并制定、完善了本《现场工作方案》,计划现场试点应用时间为6月3日至7月15日。 一、工作目标 按照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的计划安排,结合样机在试验室测试情况,选择北京地区典型的

实际现场环境进行小批量互联互通产品的试点应用,验证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考察互联互通产品的组网时间、数据抄读及电费下发成功率,以及不同供应商产品的互换应用效果,为加快互联互通产品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李海涛 副组长:李之彧、张松 成员:李冀、吴小林、马阳波、杨凤海 职责:负责组织审核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现场工作方案,指导督促相关工作开展,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技术组 组长:杨凤海 成员:李蕊、邢宏伟、田鹏、王猛 职责:负责互联互通试点验证工作方案的制定、现场验证工作的开展以及测试评价报告的编制。 3、现场组 组长:吴小林、马阳波 成员:王显峰、李蕊、马顺发、刘恒、邢宏伟、田鹏、刘然、刘凡

无线电设备用语规范

很多无线电爱好者在刚刚购买设备后,都急切的想按下发射键说点什么。殊不知,良好的通联习惯就在此刻即将养成。“一步错、满盘输”,没有正确的通联习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轻则招致其它HAM的反感,减少了通联次数;重则破坏正常的通联秩序,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日常通联(U段400MHz/V段140MHz)的规范用语及操作方法。 首先,要在频率上“守听”。打开机器后,无论在哪个频率,都要等待几秒钟,听听是否有其它朋友正在使用该频率。如果有朋友正在通联,应该等他们说完。确认暂时没有朋友使用频率,可以开始呼叫了。正确的呼叫用语:“CQ、CQ、CQ,这里是BG1XXX(此为呼号)呼叫,并等待回应。”听到有朋友回答:“BG1XXX,这里是BG1ZZZ(另一呼号),抄收您的信号,您请讲。”这时,您就可以将所要说的事情讲出,注意语句一定要简短。例如:“您好BG1ZZZ,这里是BG1XXX,我想询问。。。”通联过程中,不必每句都重复双方呼号,但至少在通联四、五句以上时重复一下,以便其它在频率上守听的朋友可以知道是谁在使用,也使通联对象清楚您是在和谁讲话。通联结束后,应该礼貌的报出结束语:“BG1ZZZ,这里是BG1XXX,很高兴与您通联,73!再见。”至此,一段正确的通联结束。

如果在守听的过程中,对其它朋友通联的事情很有兴趣,或是想加入他们的通联,可以选择“插入”。正确的方法是:在双方谈话的间隙,最好是一件事情说完的时候呼叫:“插入、插入、插入”。等待通联的任意一方提出:“插入的朋友请讲”后,方可加入通联。最好首先感谢通联双方,然后再说出自己的事情。通联结束,还应该再次感谢通联双方,并讲话语权交还给他们。 如果想在频率上呼叫某一位HAM(对方呼号是BG1AAA),在呼叫时不要呼叫“CQ”,应该直接呼叫对方呼号。例如:在确认频率暂无人使用时:“BG1AAA、BG1AAA、BG1AAA,这里是BG1XXX.”,对方抄收到您的信号,通联正式开始。 注解: 另外,900兆联系是指手机联系。 “守听”--在频率上听其它朋友通联,并不发射说话。 “抄收”--可以理解为收到、听到、明白了。

认知无线电技术

现代通信系统 论文 题目:认知无线电技术 姓名:朱雪峰 学院:潇湘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001 学号: 1254040121 指导教师:钟斌 2015年11月1日

目录 一、引言 (2) 二、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2) 三、认知无线电的功能与实现 (4) 1.认知无线电的主要功能 (4) 2.认知无线电的实现关键 (5) 四、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化 (7) 五、认知无线电的管制与应用情况 (8) 六、未来发展与展望 (9)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摘要】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一个特殊扩展,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该技术能够自动检测无线电环境,调整传输参数,从空间、时间、频率、调制方式等多维度共享无线频谱,可以大幅度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本文首先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定义入手,分别讨论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实现、标准化的进程。然后介绍了当前应用状况,最后分析了未来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一、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获得的带宽不断地增加,移动通信的数据速率从10 kbit/s增长到2 Mbit/s,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提高到上百兆比特每秒。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线接入需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一方面,人们不断开发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利用新的频段来提供各种业务;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各种编码调制方式,提高频谱效率。但由于移动终端天线尺寸和功率的限制,可以用于无线接入的频段很有限。在提高频谱效率方面,目前较为先进的CDMA空中接口技术,如HSDPA可以达到1 bit/(s·Hz)的频谱效率,将来OFDM和MIMO技术的应用也只能达到3-4 bit/(s·Hz)的频谱效率。3-4倍的频谱效率的提高对于人们成百上千倍的带宽需求增长是微不足道的。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实现频谱动态管理及提高频谱利用率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二、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的概念是由Joseph Mitola博士提出的,他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1]中描述了认知无线电如何通过一种“无线电知识表示语言(RKRL)”的新语言提高个人无线业务的灵活性。随后在200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中详细探讨了这一理论[2]。 认知无线电也被称为智能无线电。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无线终端具备足够的智能或者认知能力,通过对周围无线环境的历史和当前状况进行检测、分析、学习、推理和规划,利用相应结果调整自己的传输参数,使用最适合的无线资源(包括频率、调制方式、发射功率等)完成无线传输。认知无线电能够帮助用户自动选择最好的、最廉价的服务进行无线传输。甚至能够根据现有的或者即将获得的无线资源延迟或主动发起传送。 由定义可以看出。认知无线电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无线用户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频谱共享”。目前大多数频谱已经被划分给不同的许可持有者(又称为首要用户),包括移动通信、应急通信、广播电视等。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简单地通过开发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和使用新的频点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监测分析当前无线频谱使用状况发现,虽然大部分频谱已经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但是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频谱的使用却非常有限。常常是大部分频点未被使用,而某些热点频率又处于超负荷运行。美国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FCC)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于2002年11月出版了频谱政策任务组撰写的一份报告[3],该报告指出,当前分配的绝大多数频谱的利用率为15%-85%。因此FCC认为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不是没有频谱可用,而是现有的频谱分配方式导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只有彻底改变当前固定频谱分配政策,部分甚至全部采用动态频谱分配政策,使多种技术可以实现“频谱共享”,才能

无线电呼叫方法

无线电呼叫方法 业余无线电呼叫基本常识 1.1 沟通联络以前的一般呼叫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前的呼叫格式为:CQ +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CQ、CQ、CQ,BA1AAA呼叫、BA1AAA 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后的呼叫格式为:对方呼号+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BA1BBB、BA1BBB、BA1BBB,BA1AAA呼叫、BA1AAA 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1.2 回答呼叫回答对方呼叫的格式为:对方呼号+“我是”本台呼号+“你的信号”+对方信号报告+“听到请回答”,例如: “BA1AAA、BA1AAA、BA1AAA,我是BA1XYZ、我是BA1XYZ、我是BA1XYZ,你的信号五勾、信号五勾,听到请回答。” 1.3 “×××呼叫”与“我是×××”的区别在上述程序中,“×××呼叫”表示自己还没有确认听到对方的回答。“我是×××”则表示自己已经听到对方信号,有了特定的联络对象。1.3 “听到请回答”与“请回答”的区别“听到请回答”表示自己还没有收到对方的回答,或者在联络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对方信号。“请回答”则表示在自己确信对方能听到的情况下要求对方回答。 1.4 呼叫时必须报清本台呼号每次呼叫必须报清本台呼号,除了情况紧迫时的VHF/UHF频段本地联络可以只报后缀外,呼叫时应报出完整呼号。沟通联络后,也必须经常在每次发信开头或末尾报清本台呼号,以便对方确认,并便于在本频率上守听、特别是刚刚调谐到本频率的其他友台了解情况。 1.5 沟通联络后每次发信的起始用语双方沟通联络之后,每个回合发信前应加上“完全抄收(或抄收、Roger)”、“基本抄收”、“部分抄收”、“抄收困难”、“没有抄收(或无法抄收、No copy)”的用语,以便对方了解上一轮联络的情况,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重复或者核对先前的内容。 1.6 沟通联络后每次发信的结尾用语双方沟通联络之后,每个回合发信结束时的用语应为“请讲”、“请回答”、“请过来”、“完毕”、“Over”等简洁的词语。避免使用“现在我把话筒交还给您”之类冗长的结尾语。 1.7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时的对策 1.7.1 当自己对上一轮对方信息不是“抄收”或“全部抄收”时,应该首先明确要求对方重发的内容,然后再说自己要说的内容。 1.7.2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或“无法抄收”时,如果发信方认为刚才发出的信息特别重要,为避免差错,可以主动要求接收方核对。例如:“抄收。请核对上次报文。请讲。” 接收方应复读刚才收到的内容。例如:“抄收。请核对:×××××××。完毕。” 发送方应明确加以确认。例如:“抄收。核对正确。这里继续发送,请抄收:×××××。抄收如何?请过来。” 1.7.3 遇到对方“抄收困难”或“无法抄收”时,应立即压缩掉非十分必要的通信内容,以免因反复重发或核对次要信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1.7.4 遇到“抄收困难”或“无法抄收”时,双方都应当缩短每个回合发出的信息,以便及时确认或者请求重发,有利于保证联络的效率及准确性。1.8 “请求”和“请”的区别“请求”带有征求对方同意的意思,例如“请求改频两幺四幺洞”,表示自己不能确定这个建议是否合适,需要征求对方意见。“请”则是一种礼貌的直接指示,没有征求意见的成分。例如“请改频幺四五洞洞”,只希望对方照办就是。 1.9 对“请求”或“请”的回答 1.9.1 同意对方“请求×××”时,其回

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2017年最新)

A类题库 卷面题数:30涉及题数:370 [题号]LK0001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 [题号]LK0002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B]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C]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 [题号]LK0003 [题目]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答案][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B]各级体育管理机构 [C]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 [D]各地电信管理局 ------------------------------------------- [题号]LK0004 [题目]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答案][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在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业余无线电协会 [C]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和地方体育管理机构[D]国家和地方公安部门 ------------------------------------------- [题号]LK0005 [题目]《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答案][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地方业余无线电协会或者类似组织机构 [C]地市县(区)及以下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D]各地方与无线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无线电应用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 ------------------------------------------- [题号]LK0011 [题目]国家鼓励和支持业余无线电台开展下列活动: [答案][A]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普及活动以及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活动 [B]休闲娱乐性交谈 [C]机动车辆行车服务性通信活动 [D]作为日常公益活动的通信工具 ------------------------------------------- [题号]LK0012 [题目]关于业余电台管理的正确说法是: [答案][A]依法设置的业余无线电台受国家法律保护 [B]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一切行为都受国家法律保护 [C]通过法律手段限制业余无线电台的设置 [D]在业余电台与其他业务电台遇到干扰纠纷时无条件优先保护其他业务电台 ------------------------------------------- [题号]LK0104 [题目]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基本依据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出自于下列法律: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 -------------------------------------------

认知无线电技术介绍

认知网络课程学习报告题目:认知无线电技术简介

目录 1、认知无线电简介 ………………………………………………………………………………………………………….- 1 - 1.1 技术产生背景.................................................................................................................. - 1 - 1.2 基本理念和平台结构..................................................................................................... - 1 - 1.3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 3 - 2、认知网络关键技术................................................................................................................... - 4 - 2.1 频谱检测技术.................................................................................................................. - 4 - 2.2 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技术............................................................................................. - 5 - 2.3 认知无线电下的频谱管理............................................................................................. - 5 - 3、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化............................................................................................................... - 6 - 4、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 - 7 - 5、结语............................................................................................................................................ - 9 - 参考文献........................................................................................................................................ - 10 -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 信部无〔2005〕4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 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二○○五年九月五日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9kHz-50kHz 72dBμA/m(10米处)(准峰值) 50kHz-190kHz72dBμA/m(10米处)(每倍频程下降3dB)(准峰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

,, ,,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 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 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杂散辐射:对于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 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 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 2.发射功率限值:10mW 3.频率容限:100×10-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无线电的一些简单用语

自驾游车队行车电台使用规则 本帖最后由留非去否于2012-5-4 22:20 编辑 电台是保障编队行车安全的重要装备,每次出游时,各车均应配备电台(车载或手持电台)。请自驾活动参与者积极配合,按照要求使用电台,行车中安全隐患将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将拥有一个快乐、健康、无忧的旅途。1、参加活动的车辆建议装备电台,保证其在活动期间正常工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2、在车队行驶过程中,非紧急情况不要随意占用频道,以免影响紧急情况时的通讯需要;3、头车和尾车定时联络,通报路况,引导车队行动,其余车辆和人员保持电台正常收听,需要回应头车或者尾车时,应及时回应;4、由于电台频道为公用频道,如有非本车队的人员讲话,不要随意搭话或受其干扰,以免影响驾驶安全;5、在加油站或潜在爆炸的大气环境下,电火花会导致爆炸或火灾,须关闭对电台,加油完毕应及时打开电台;6、在手台使用时,不要用手拿握天线。对讲机发射时天线不能拧下,否则在发射时容易把功率管烧坏,并且如果损坏的天线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7、不要随意拆卸电台电池,也不要用金属导体如珠宝首饰、钥匙或珠链触及电池的裸露电极,否则都可能引起破坏或人身伤害;8、车载电台功率较大,应讲天线置于车外,防止电磁辐射;9、为避免电磁干扰,在贴有"关闭对讲机"标识的场合应关闭对讲机。例如医院、机场等场合;10、持手台发射时,对讲机、天线距离头部或身体至少2.5厘米;11、在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上,不要将对讲机放在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范围内。如果对讲机处于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区域范围,一旦气囊迅速展开,对讲机可能会随着极大的冲击力伤及车内的人员; 12、使用电台时需要注意电台规范用语,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进行通联。 无线电通联总则 1.强信号礼让弱信号,互相尊重,互相礼让。 2.双方通联时,一方结束通话时另一方请稍等1-2秒钟,方便插入信号。 3.弱信号呼叫对方无法抄收时,强信号应帮助中转。 4.通联过程中语言简短,明了。 5.当强信号相互通联时,如弱信号插入不成功的情况下,请另外的强信号给与帮助插入。 基本通联术语 1、CQCQCQ (表示你要讲话,广泛的呼叫) 2、插入插入 (也表示你要讲话) 3、请讲(你,或者多方答应话语) 4、59+ (表示信号强) 5、73 (送去美好祝福,常用于再见等) 6、57 (表示信号良好) 7、不起表 (表示抄收有一定难度) 8、满表(信号处于最好状态) 9、覆盖(一般指车台覆盖手台现象较多) 10、眼球(见面的意思) 11、抄收(表示你已经收到对方的信号) 12、背噪(指对方说话不清楚,信号传播不稳定或者是有设备的交流音) 13、守听(表示只听不讲话) 14、设备(指车台,或手台及全套通联设备)

认知无线电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 相信童鞋们都对大名鼎鼎的认知无线电技术有所耳闻,那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下面射频君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认知无线电的基本知识。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伟大的香农同志所提出的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问题出现了,解决发法捏?因此,伟大的科学家筒子们提出了采用认知无线电(CR,全称Cognitive Radio)技术,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通过智能学习以及对频谱环境的感知对传输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能够对频谱的利用率进行显著的提升。 “无线电之父”Mitola的概念模型包括硬件和软件。其软件部分由基础软件和智能软件构成。硬件部分重点使用软件无线电的基本体系结构,由安全模块、调制解调器、天线、射频、基带信号处理和用户接口部分构成。调制解调器可以解决收发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均衡信号的问题;天线是为了接收并发射无线电信号;射频前端由无线电信号的放大以及其必要变换构成;基带处理模块能够解决网络中的各种协议与控制问题,兼容不同的网络;用户接口部分可以根据RKRL语言满足不同的接口服务,同时使用关于用户需要的支持自动推理的方

法,实现个人通信服务。 1. 频率侦听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应用中,能够对频谱进行连续的侦听,以此对没有占用的频谱进行及时的发现,在不对主用户造成干扰的情况下对用户的再次出现进行快速的检测,以此便于为用户腾出相应的带宽。要想对该功能进行实现,就需要对一种新的功能-频谱侦听技术进行运用,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检测率。而受到检测能力的限制以及阴影衰落以及多径情况的影响,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对用户不同的接收功率进行检测,该技术在带宽频率捷变以及前端灵敏度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在早期,其对周期平稳过程以及导频信号技术进行应用,并不能够对频谱检测的可靠性进行满足。而就目前来说,则可以通过DF、AF以及CF协议的应用对其频谱侦听能力进行提升。 2. 动态频谱分析 在现今的频谱研究中,欧洲地区的很多项目已经对不同网络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进行了研究,而对于认知无线电网络来说,用户在可用信道、位置以及数量方面的需求具有着变化的特征,并因此使这部分技术存在着不完全适用的情况。考虑到目前动态频谱分配在标准、政策以及接入协议等方面的限制,基于频谱统筹策略是现今应用较多的频谱共享技术,在该技术中,其思想即首先将不同业务的频谱合并成一个公共的频谱池,之后再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信道。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则可以对这部分空闲的信道进行临时的占用。对于该策略来说,对信道应用的公平性以及利用率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可以说是一个受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Matlab仿真 免费分解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研究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20分太坑爹了。老子放个免费的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摘要 无线业务的持续增长带来频谱需求的不断增加,无线通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线电频谱资源一般是由政府统一授权分配使用,这种固定分配频谱的管理方式常常会出现频谱资源分配不均,甚至浪费的情形,这与日益严重的频谱短缺问题相互矛盾。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它通过感知时域、频域和空域等频谱环境,自动搜寻已授权频段的空闲频谱并合理利用,达到提高现有频谱利用率的目的。频谱感知技术是决定认知无线电能否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对认知无线电在 WRAN 系统、UWB 系统及 WLAN 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分别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影响认知网络正常工作的相关因素及认知网络对授权用户正常工作所形成的干扰。从理论上推导了在实现认知无线电系统所必须面对的弱信号低噪声比恶劣环境下,信号检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并进行了数字滤波器的算法分析,指出了窗函数的选择原则。接着详细讨论了频谱检测技术中基于发射机检测的三种方法:匹配滤波器检测法、能量检测法和循环平稳特性检测法。为了检验其正确性,借助 Matlab 工具,在Matlab 平台下对能量检测和循环特性检测法进行了建模仿真,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能量检测法检测正确率较低,检测性能远不如循环特征检测。 其次还详细的分析认知无线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概念,并指出了目前频谱感知研究工作中受到关注的一些主要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感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匹配滤波器感知;能量感知;合作式感知;

无线电规范的呼叫方式

无线电规范的呼叫方式(转载) 广泛呼叫法: 中文呼叫法:CQ CQ CQ,这里是BG1XXX ,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 ,BG1XXX 呼叫CQ并等待回答。 英文呼叫法:CQ CQ CQ,This is BG1XXX,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BG1XXX calling CQ and standing-by。 U/V段简易中文呼叫法:CQ CQ CQ,这里是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 ,BG1XXX 呼叫并等待。 U/V段简易英文呼叫法:CQ CQ CQ,This is BRAVO GOLF ONE X-RAY X-RAY X-RAY,BG1XXX calling standing-by。 无论是用中文还是用英文呼叫,呼号部分一定要用字母解释法解释最少一遍。这样看起来似乎是繁琐,然而在实际通联中,往往不用解释法呼叫的,双方常常为个别发音容易混淆的英文字母反复重复,或者始终就没有抄收正确对方呼号,以致将错就错做一个无效的通联。 在英文字母中发音如:“A与I”、“B 与G D E J P T”、“F与M”、“J与Z”、“O与U”的发音由于业余无线电台音频带宽窄,以及中国人英文发音普遍不够准确,很容易产生混淆。 还有些个别的电台为了区分呼号中英文“J”与”Z”、“S”与“X”的读音,故意把“J”读做“钩”,把“X”读做“叉”。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混乱情况,是完全能够避免发生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解释法对呼号解释,否则通联双方为抄收、确认呼号所耽误的时间,比一开始就用解释法呼叫要麻烦的多。 沟通联络以前的一般呼叫 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前的呼叫格式为:CQ +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CQ、CQ、CQ,BA1AAA呼叫、BA1AAA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在听清对方呼号以后的呼叫格式为:对方呼号+本台呼号+“呼叫”+“听到请回答”,如:“BA1BBB、BA1BBB、BA1BBB,BA1AAA呼叫、BA1AAA呼叫、BA1AAA呼叫,听到请回答。” 回答呼叫 回答对方呼叫的格式为:对方呼号+“我是”本台呼号+“你的信号”+对方信号报告+“听到请回答”,例如: “BA1AAA、BA1AAA、BA1AAA,我是BA1XYZ、我是BA1XYZ、我是BA1XYZ,你的信号五勾、信号五勾,听到请回答。” “×××呼叫”与“我是×××”的区别 在上述程序中,“×××呼叫”表示自己还没有确认听到对方的回答。“我是×××”则表示自己已经听到对方信号,有了特定的联络对象。 “听到请回答”与“请回答”的区别 “听到请回答”表示自己还没有收到对方的回答,或者在联络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对方信号。“请回答”则表示在自己确信对方能听到的情况下要求对方回答。 呼叫时必须报清本台呼号 每次呼叫必须报清本台呼号,除了情况紧迫时的VHF/UHF频段本地联络可以只报后缀外,呼叫时应报出完整呼号。沟通联络后,也必须经常在每次发信开头或末尾报清本台呼号,以便对方确认,并便于在本频率上守听、特别是刚刚调谐到本频率的其他友台了解情况。 沟通联络后每次发信的起始用语

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2017年新颖)

A类题库 卷面题数:30 涉及题数:370 [题号]LK0001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A]中华人民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中华人民国无线电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C]中华人民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D]中华人民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 [题号]LK0002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B]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C]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D]中华人民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 [题号]LK0003 [题目]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答案][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B]各级体育管理机构 [C]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 [D]各地电信管理局 ------------------------------------------- [题号]LK0004 [题目]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答案][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在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业余无线电协会 [C]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和地方体育管理机构 [D]国家和地方公安部门 ------------------------------------------- [题号]LK0005 [题目]《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答案][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地方业余无线电协会或者类似组织机构 [C]地市县(区)及以下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D]各地方与无线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无线电应用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微功率(短距离) 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对广播电视、 导航、 移动通信及射电天文等无线电业务产生干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微功率无线电设备是指符合本规定附件中各项技术要求的无线电设备。 第三条 凡研制、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均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使用不得对其它合法的各种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 用,并设法消 除有害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五条 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避让或忍受其它合法的无线电台站的干扰或工业、 科学及医疗应用设备的辐射干扰, 遇 有干扰时不受法律上的保护,但可向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 第六条 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需办理无线电电台执照手续, 但必须接受无线电管理办事机构对其产品性能指标进行必要 的检查或测试。 第七条 研制微功率无线电设备须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 生产、进口微功率无线电设备 (或含有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其它设备 ) 须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 《进口无线电 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生产、进口的设备应在其显著部位上标明微功 率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核准代码(其第三位字母为“ D ”)。 生产厂商应接受国家或所在省 ( 区、市) 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产品性能指标的检查和测试。 所生产产品的性能指标须符合本规 定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得出厂。 第九条 凡未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型号核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得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十条 已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型号核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 任何厂商和用户不得擅自更改使用频率、 加大发射功率 ( 包 括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 ) ,不得擅自外接天线或改用其它发射天线,或改变原设计特性及功能。 第十一条 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装在完整的机壳内, 其外部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仅用于在型号核准的技术指标范围内进行调 整或控制。 第十二条 各类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见附件。 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视具体 情况对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及技术指标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用下列微功率无线电设备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第一条 为促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微功率 (短距离 )无线电设备 (以下简称微功率无线电设备 )的管理, 防止 确保各种无线电设备正常、 有序的工作, 如产生有害干扰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