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分析

(朝阳区司法局刘勇闫景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2003?12号)的工作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共同研究,自2009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决定实行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

一、基本情况

宣判前社会调查是指区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后,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及悔罪表现,拟依法适用缓刑,在开庭审理前,委托被告人固定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对其个人情况、一贯表现和社会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对被告人是否适用缓刑的建议和意见,向区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社会调查报告的活动。主要是针对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可能被判处缓刑并在朝阳区接受社区矫正的刑事案件被告人。

工作职责:宣判前社会调查由区人民法院负责提出宣判前社会调查。被告居住地的街乡社区矫正机构负责进行宣判前社会调查,并作出宣判前社会调查报告。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矫正办)负责审核街乡社区矫正机构上报的宣判前社会调查报告,并报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检察宣判前社会调查工作。

工作程序:区人民法院经过初步审理确定拟对被告人判处缓刑

的,及时向区矫正办发出委托宣判前社会调查函和起诉书副本,同时将委托宣判前社会调查函抄送区人民检察院备案。区矫正办接到委托宣判前社会调查函后,应当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被告人经常居住地街乡社区矫正机构开展调查工作。街乡社区矫正机构接到通知后,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共同指派两名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村)委会、家庭、有关单位、学校及被害人等开展调查。调查后,司法所与派出所共同研究,提出能否判处缓刑的意见和建议,填写宣判前社会调查表,撰写宣判前社会调查报告。经司法所长、派出所主管所长共同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后,将宣判前社会调查表(一式三份)和宣判前社会调查报告(一式三份)报区矫正办。调查和报告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上报。区矫正办审定后,在一个工作日内将报告提交区人民法院。同时,抄送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收到宣判前社会调查报告后,应及时审阅,作为法院对被告人判决缓刑的一项参考意见。

二、取得的效果

一是增强法院缓刑判决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审查,个别犯罪嫌疑人由于居无定所、日常表现恶劣等情况不符合判处缓刑、接受社区矫正的条件,在参考了司法所出具的不适合判处缓刑的建议后,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监禁刑的判决,从而有效增强了判决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截止目前,我区共开展缓刑社会调查211件,其中办结109件,12件正在办理中。其中法院在采纳缓刑社会调查意见后,对2人判处了实刑。

二是使社区矫正关口前移,完善了社区矫正的衔接制度。通过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工作,使得基层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在犯罪嫌疑人未参加社区矫正前就对该人有了全面的了解,有效避免了

在档案移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管现象,确保对缓刑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到位。同时,通过缓刑审判前社会调查,树立了矫正组织的威信,加大了对缓刑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有效的提高了对缓刑人员的教育管理质量。

三是对犯罪嫌疑人起到了教育作用,有利于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做好缓刑宣判前的社会调查工作,对被告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有利于被告人认罪伏法。调查的过程,也是一次法制教育的过程,民警在被告人家里的询问,使被告人认清了自己的罪行,家属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有利于今后司法所、派出所对被告人今后的管理教育。同时,工作人员提前直接接触被告人以及家庭,能够深刻了解被告人的实际情况。为日后的社区矫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我区第一例进行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的李某,男,21岁,由于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使得他性格有些内向、生活懒散、无主见。因参与了一起敲诈勒索案,分得赃款400元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接到社会调查的通知后,司法所与派出所民警、村干部一起到其家中,民警首先对他进行了教育,从怎样做人、到怎样做事,都进行说明,并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讲解,使他逐步明白,法院对他予判缓刑,是对他的宽大处理,必须要听从司法所和民警的话,改正自己的陋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在犯罪。目前,李某正在接受社区矫正,近日参加了司法局中途之家组织的法律培训班,还主动为矫正干警洗衣服,干警非常感动地说:这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缓刑审判前社会调查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调查时间过短,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规定,

街乡司法所、派出所应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完成调查并上报,实际的调查时间只有一天左右。实践中,工作人员仅能对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户籍地、日常表现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详细深入的核实。导致调查报告过于简单,很难起到真正的社会调查作用,对该人是否判处缓刑的参考意义有限。

二是调查报告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受损。由于此项制度属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一项探索,缺乏《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支持和认可,调查报告对于法院缓刑适用没有法律约束力,只具有参考意义。实践中,曾经出现过司法所经过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不适合判处缓刑,所以建议法院对该人判处实刑。但法院没有采纳司法所意见,也没有说明原因,严重挫伤了调查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当犯罪嫌疑人得知司法所曾经不同意对其判处缓刑后,对工作人员表现出强烈的仇视和反感,拒不配合社区矫正工作。

三是调查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专业性。由于本项工作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所以在调查人员的专业性、在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在调查内容的系统性、在调查报告的规范性以及在整个调查工作的法律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整个缓刑调查过程缺乏专门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容易滋生由于其他因素而影响调查的公正性、公平性,从而可能影响缓刑的适用。这些缺点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工作的继续发展。

四、国内外经验借鉴

1、国外情况介绍

美国是审前调查制度的开山鼻祖,其雏形可追朔到1840年,由现代缓刑之父——约翰.奥古斯图斯(John Angustus)最先提出,

后来伴随着美国缓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之配套的缓刑资格调查也得到不断完善。到1930年,缓刑资格调查演变成为整个量刑提供判决前的调查报告,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审前调查制度(英美国家称the presentence report)。审前调查制度是美国决定是否对有关犯罪人使用社区矫正的重要制度依据。法院在做出判决前要求社区矫正机构对犯罪人进行调查,以评估犯罪人可能给社区带来的危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犯罪人的矫正要求。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犯罪人个人信息,犯罪对被害人的经济和情感影响,犯罪原因、犯罪后有无悔改自责的态度和表现,重新犯罪的危险性评估,使用监禁刑或非监禁刑的建议等。调查报告非常规范,通常都有固定的表格,法院根据该报告最终确定是否对犯罪人进行社区矫正并规定履行矫正义务的期间,以及在期间内必须遵守的条件。美国创立的这一制度,于1950年在海牙召开的第12届国际刑法及监狱会议上被积极倡导,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也颇具特色,作为社区矫正前臵程序的审前调查在量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2003年刑事司法法案》规定:“法庭在判处监禁刑、社区刑时必须获得判刑前报告,法庭有责任获得并考虑判刑前报告,如果法庭认为没有必要,也可以在没有报告的情况下量刑。”根据此规定,判决前报告虽然不是强制令,但在法院判决社区矫正时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英国缓刑局根据社会调查资料提出的司法建议,有60%能够被采纳。

在日本,在未成年人案件上,审前调查的运用非常规范、系统和科学。日本1948年《少年法》第9条规定:家庭法院调查少年事件时,务须就少年、保护人或关系人之现状、经理、素质、环境

等,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其他专门知识,努力为之。审理少年案件的家庭法院调查官必须将调查结果用书面形式报告给家庭法院法官,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处遇意见。

整体而言,国外的审前调查制度相对完善成熟,其核心目的就是在刑罚个别化的基础上充分关注犯罪人的个体情况,全面评价其人身危险性,为犯罪预防和罪犯矫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国家在移植、借鉴该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也有着不断抉择、筛选、改良直至完全本土化这样一个过程。

2、国内发展现状

审前调查制度在我国尚未实现刑事立法化,但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有所涉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明确提出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控辩双方可以提供书面调查报告并明确了调查的主题、内容以及调查时间。因此审前调查在我国的实践探索首先开始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2004年司法部发布《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该办法第10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人民法院就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裁定或者决定听取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时,积极配合。”据此有关试点省市开始积极尝试、探索审前社会调查,将审前调查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展到成年人案件。如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在2007年将审前调查制度引入成年被告刑事诉讼,委托被告居住地的司法所对被告进行社会调查,并成功采信司法所的调查结论。上海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也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建立了缓刑、假释征求社区矫正机构意见制度,并在《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指导手册》中做出了规定。江苏省2006

年出台了《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审前调查实施办法(试行)》,委托社区矫正机构对未成年被告人危害社会行为的北京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被委托机构对未成年被告人是否具有在犯罪危险性、是否可以使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出具评价意见。湖北省在2007年制定了《湖北省适用非监禁刑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人民法院拟对被告人判处非监禁刑或对服刑人员拟裁定假释的,应在开庭审理前委托社区矫正机关对其个人情况、一贯表现和社会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

从各省市的试行情况看,审前调查制度在中国具有存在的必要,它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适用社区矫正刑罚的合理性,提高监狱机关假释建议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准确性,降低社区矫正的适用风险。特别是我们国家社区矫正的实践时间还不长,人们对于社区矫正普遍感到陌生,相关机关重视度也不够,而审前调查的前臵介入可以让社区矫正机关提前了解犯罪行为人的情况、社会背景等,有利于以后采取科学的矫正措施,同时通过走访调查,还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讲解社区矫正有关知识,争取社区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朝阳区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工作的完善

一是明确法律性质。通过制定各种形式,对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进行规定,明确其法律性质,确立其合法的地位。特别是对法院在是否采用审查报告以及不采用报告的后续行为等方面予以规定,从而逐渐完善审前社会调查程序,更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等作用。

二是提前调查时间。目前三天的调查时间过于短暂,应进一步提前审查时间,至少应保证一周的调查时间。这样能够尽可能提高

调查的完整性,避免工作人员在调查中不负责任、胡乱填写,甚至根本不实际走访了解,凭空猜测填写调查报告。

三是规范调查制度。应根据一年来的实践,对现有调查内容、标准、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整,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等方式,对调查内容、调查程序、调查要求、报告填写标准等方面予以详细规定,进一步完善整个调查工作。

四是加强队伍培训。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基本是司法助理员、矫正干警、矫正社工、居委会干部、派出所民警等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都有着从事社区矫正的经验,但是还未就社会调查工作接受过专业培训。应当聘请有关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并建立交流、督导制度,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随时向有关专家请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阳区的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制度虽然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但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区的缓刑宣判前社会调查工作必将不断发展、完善,必将为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法律硕士开题报告

法律硕士开题报告 在法律的硕士在需要进行相关的论文研究时,需要写好相关的开题报告,那么应该如何写开题报告的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法律硕士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选题目的 1、本课题以缓刑制度的内容为核心,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缓刑制度的基本理论及立法、司法状况,分析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 2、以中外学者对缓刑制度的研究为背景,探求我国缓刑制度的新趋势,结合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根据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需要,不断予以丰富和发展。提出司法改革建议,以突显该制度的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价值。 选题意义 1、缓刑是指对于判处某种刑罚的犯罪分子,在遵守一定条件下,不执行原判的刑罪制度。我国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现代缓刑制度构建过于原则和抽象,加强缓刑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完善我国缓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2、缓刑制度的立法、司法建设相辅相成,立法为司法提供依据,司法为立法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完善缓刑制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在缓刑适用和执行方面提出完善意见,对提高我国缓刑适用的

质量,充分发挥缓刑能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3、缓刑制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在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各国司法改革,我国缓刑制度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举步维艰,为把握缓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值得且有必要对该制度加以研究。 国外发展现状 1、英美法系 正式的缓刑制度是近代才发展起来,但是它的早期萌芽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时期。而“教士恩赦”、“司法暂缓”和“具结释放”三项制度则被认为是现代缓刑制度的先声。 2、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暂缓执行主义,一般选择附条件有罪判决主义,有的选择附条件赦免主义。 国内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1、适用缓刑的条件不断放宽。这种趋势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得到了体现,纵观各国,缓刑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重刑犯,并赋予他们诸多的自由;缓刑的刑种逐渐增加,罪种限制不断减少 2、缓刑适用的广泛性。基于各国的立法和司法改革,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限制死刑的立

浅谈我国的缓刑制度

浅析我国的缓刑制度 内容提要:缓刑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刑罚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制度,它体现了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权有着积极意义,对我国刑法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缓刑,不断完善缓刑制度就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缓刑制度特点适用完善 缓刑最先由英国法官希尔(Hill)提出。作为一项刑罚制度,则最早于1870 年在美国波士顿被采用。缓刑制度自创立至今,各国刑法规定的缓刑主要有刑罚暂缓宣告、刑罚暂缓执行和缓予起诉三种。而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一.缓刑制度的本质特点 缓刑制度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方法,是一种有条件的延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刑罚的制度。首先,缓刑不是一种刑罚,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惩罚犯罪以国家名义强制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财产、生命或其它权利的强制方法。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①。缓刑只规定刑罚确定的强制内容怎么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执行,而不规定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及财产等具体强制内容。其次,缓刑依附于原判刑罚,刑罚是缓刑的前提和基础,适用缓刑必须以判处刑罚为前提,缓刑不能独立于刑罚之外存在。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已明确规定,对于被判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刑罚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条

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课程描述: 市场调研收集来的数据,大多是杂乱无章的,要从这一大批杂乱无章的数据中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正确的数据归纳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判定市场动向,制定合适的生产及销售计划。然而,错误的数据归纳分析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以至严重的损失。如何正确的归纳分析调查数据呢? 本课程将从实战出发,透过鲜活有趣的案例,为您一一阐述如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调查数据归纳分析的方法尽管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认真筛选、复核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做好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并应用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就一定能得出科学有用的分析结果。 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少走弯路! 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可分为如下三步: 首先要筛选、复核数据;

其次归纳整理调查数据; 最后加工分析数据。 筛选数据的方法有: 1.经验筛选。 2.条件筛选。 3.逻辑性筛选。 复核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具体的方法有: 1.1.多方求证。 1.2.逐一核对。 2.引用数据及免责。 3.及时补充完善数据。

归纳整理数据的方法主要包括: 1.划分信息集群。划分依据包括: 1.1.按调查目的划分。 1.2.按数据来源划分。 1.3.按数据类型划分。 2.整理数据的逻辑关系。数据的逻辑关系有: 2.1. 管控从属型。 2.2. 因果致因型。 2.3. 作业流程型。 2.4. 密度分布型。 3.建立数据的索引关系。 对于数据的加工分析的内容有: 1.加工数据。方法有: 1.1. 转换数据。具体包括:(1)数据的提炼。(2)转换表达方式 2.推导论证。主要包括(1)推算法。(2) 总结规律。(3) 逻辑判断 3.统计分析。包括(1) 数理统计。(2) 分析趋势。 4.消除误差。

简论我国的缓刑制度

简论我国的缓刑制度 论文摘要缓刑,是指对被判处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我国现行的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它为推动我国法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立法规定上过于原则,实践中主观随意性较大,经验不足,措施不当等,缓刑在适用及执行上还存在着不足与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三年有关缓刑数据的分析,拟就缓刑适用及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缓刑缓刑制度监督社区矫正 缓刑,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刑罚适用制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矫正形式,一直被认为是当前社会中代替监禁刑的最好方法。可以说缓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被刑罚者的人格尊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比实体刑更具有优势,更能体现刑罚的人道性和经济性原则。 一、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一)缓刑适用逐渐增多,适用条件过于笼统 缓刑,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刑罚制度,它体现了我国刑法上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罚原则,目前我国刑法关于缓刑的规定是:“对于被判处拘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该规定过于笼统,现实中如何判断“适用缓刑确实

不致再危害社会”,现有法律及其司法解释并未作进一步规定,实践中如何适用缓刑没有统一、具体的标准,这就给予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也导致了缓刑适用比例的增多。据统计,我院2009年缓刑适用人数与判决人数的比例为16%,2010年则上升为21%,2011年上升为23%,缓刑适用比例的上升,与立法规定的过于原则、弹性过大造成缓刑适用上的随意性有一定的关系。 (二)缓刑适用与罚金刑挂钩 刑罚在规定了人身和自由罚的同时,还规定了金钱罚,即罚金和没收财产,罚金本身是一种附加刑,它的处罚不应触及到主刑的判决和执行,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执法者因为经济诱惑力的引导,盲目追求罚金刑,而忽略了主刑的自由裁量,为了能够实现罚金刑而大幅度使用缓刑,将罚金的数额大小及其到位率作为决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据统计,我院2009年至2011年期间,适用缓刑的同时判处罚金刑的比例高达30.2%,从而导致有些人民群众产生错误理解,认为缴纳了一定的金钱就能免除刑罚,歪曲了缓刑的目的与作用,也容易导致司法的腐败。 (三)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所占比例减少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情节,随着我国轻缓刑事政策的提出与贯彻执行以及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未成年人犯罪在刑罚上更应予以重视、保护,但据统计,2009年我院未成年人判处缓刑占全部缓刑人员的比例为19.8%,而2010年未成年人所占比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 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4.个案管理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社区工作的技巧 4.我国的社区工作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社会服务评估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 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北京市学年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某链条传动装置如图所示,已知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其半径是从动轮半径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动轮是逆时针转动的 B.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角速度相等 C.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2.(3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抵子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谱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取Ox方向为正方向,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振动图象。则()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 B.在t=t1时刻报子的速度为零 C.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 D.从t1到t2时间内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 3.(3分)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此波的传播速度v=4m/s。则()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1.0s C.x=2.0m处的质点在t=0.25s时速度最大 D.x=1.0m处的质点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cm 4.(3分)如图所示,篮球运动员接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将球引至胸前以廷长接球过程的时间,这样做可以() A.减小球对手的平均作用力 B.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 C.减小球的速度变化量 D.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5.(3分)如图所示,为火车在水平路基上拐弯处的截面示意图,弯道的半径为R,轨道的外轨略高于内轨,轨道平面倾角为θ(θ很小)。当火车以大小为v=的速度通过此弯道时,则火车()

《调查数据分析》word版

调查数据分析: (一)韶关学院低年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本次调查共有210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并且参加调查的学生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调查问卷共有26道问题(问卷见附表),大部分受访的学生能够如实的接受调查。我们从中也能得到很多有用的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关于学生社会实践的频率 统计结果见表1、表2,两表中显示有95.5%的同学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只有4.5%的同学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而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中,大多数同学每月一次或一个学期一次。当问及大学期间总共参与几次社会实践时,52%的同学是2-5次,14.5%的同学是6-10次,11.5%的同学是11次以上,可见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还是比较低的。这些同学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实践平台少,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参加、或当心上当受骗,还有些同学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沉浸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迈不出实践的步伐。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建议社会与学校加强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宣传,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同时也要对社会实践进行规范,保障学

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学生们也应该摆正态度,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实自己的同时,更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防止上当受骗。 表1 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 表2 在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 2.关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段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天的时间中,更多同学选择下午(占49%)或全天(占22.5%)参加社会实践,而选择中午或晚上的只占2%和占7%,大多数同学更愿意在下午或全天这个时间段参加社会实践。而问及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段,36.5%的同学倾向周末,40%的同学倾向暑假,而仅有2.5%的同学倾向寒假。可见社会实践设置的时段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午、全天、周末、暑假,这四个时段是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最多的几个时段,同学们可能在这些时间里比较少课,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意愿更高。因此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或相关机构可以更多的考虑一下同 学们的意愿时间,把社会实践安排在一下的时间如下午、周

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摘要]缓刑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立法上,缓刑适用条件和监管机关的设定存在制度缺陷;司法实践中,对缓刑犯的考察及监管方式较为单一,难以适应现实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和中国司法实践,提出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缓刑制度;现状;完善;社区矫正 缓刑作为一项具体的刑罚执行制度,给予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改过自新的机会,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中的具体应用,在教育改造罪犯、预防其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缓刑制度在立法规定上和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使得缓刑制度的功效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有必要对缓刑制度之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我国缓刑制度进步与完善的发展道路。 一、缓刑制度简介 缓刑由英国法官希尔首创,但其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源于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当时缓刑仅适用于青少年犯罪。1889年的布鲁塞尔国际刑法会议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般犯罪的刑罚执行制度。此后,缓刑作为一项集中体现了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刑罚社会化精神,被主张目的刑、教育刑的刑法新派学者支持,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成为现代刑法的一项通行制度。 我国缓刑制度最早被规定在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但该规定只适用于贪污犯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立了缓刑制度,1997年刑法更全面地规定了缓刑制度。我国刑法采取的是世界各国刑法立法中比较普遍的狭义缓刑制度即暂缓执行制度,即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其特点是以判处一定刑罚为前提,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 二、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一)缓刑制度的意义 在近现代刑法理念中,刑事制裁被认为是最后的手段,“刑罚种类的轻缓化、处罚的轻刑化和开放化是刑法发展的进步表现和必然结果”,[1]我国缓刑制度起步较晚,但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实践和改进,在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缓刑能更好地体现刑罚人道主义精神和实现刑罚的目的。一般而言,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是通过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实现的,而缓刑,在肯定原判刑

【法律分析】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律分析】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推行刑事轻刑化的司法理念,作为在判刑的同时暂不执行刑罚的缓刑,无疑成为我国现行刑罚制度的宠儿。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它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刑罚的可能性。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推动我们刑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缓刑的具体实施及如何去实施、如何监督等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往往使该适用缓刑的却未适用,不该适用却适用,导致缓刑的目的无法实现,甚至有些法官、有些地方使缓刑成为有钱、有权人的避难所,大大破坏了罚当其罪的立法原则,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和司法的公正性,因此有必要完善缓刑制度。 一、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缓刑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殊的刑罚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制度,它体现了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我国刑法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法院对公诉案件判决时适用缓刑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某市法院统计:2012年缓刑适用人数与判决人数的比例为12%, 2014年则为19%,2015年为35%,这样快速提高比例,未免有滥用之嫌。 (一)适用缓刑较多的几种罪名 有职务犯罪,据统计,恩平法院在此类案件的宣判上,90%以上案件适用了缓刑;交通肇事罪,交通肇罪犯罪属于过失犯罪,大部分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小,且犯罪后又能及时报案、积极抢救被害人和赔偿其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危害社会,有利于维护被害人亲属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判决后群众认同度高,占缓刑案件总数的25%;故意伤害罪,缓刑适用率也很高,法院在进行宣判时,同民事赔偿挂钩,并决定着是否去适用缓刑;其它的侵犯财产罪,像犯盗窃罪等侵犯财产犯罪的被告人,盗得的数额没有达到巨大时,法院也经常会有宣判缓刑的。 (二)适用缓刑与罚金刑挂钩 罚金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其本身与适用缓刑无必然的联系,但不少审判人员将罚金的数额大小及其到位率作为决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有时也会误导一些不懂法的人认为违法犯罪不要紧,只要交钱就不用坐牢,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主要是地方财政差,法院依靠罚金上缴后返还使用来弥补经费不足。 (三)适用缓刑对未成年人犯罪较普遍 2006年上半年,对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案件占未成年犯罪案件的70%,比往年未成年犯罪案件

社会调查理论与实务

1.社会的功能 (1)感知功能 (2)描述功能 (3)解释功能 (4)预测功能 2.社会调查的社会作用 (1)提供最新社会信息的作用 (2)发现现存社会问题的作用 (3)制定有效社会政策的作用 (4)编制合理社会规划的作用 (5)梳理良好社会形象的作用 3.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筹划准备阶段 1)确立调查任务 2)开展调查设计 3)准备调查条件 (2)资料收集阶段 1)实际收集资料 2)争取多方支持 (3)整理分析阶段 1)整理调查资料 2)分析调查资料 (4)总结评估阶段 1)撰写调查报告 2)评估调查成果 3)总结调查工作 4.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1)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集体对待 2)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3)坚持客观态度,力排主观因素干扰 4)提高认识水平,注意识别虚假现象 (2)科学性原则 1)坚持科学的态度 2)尊重科学的理论 3)采用科学的方法 (3)系统性原则 (4)实用性原则 (5)时效性原则 课后习题: 1.什么叫社会调查?如何多角度理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又称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的系统考察、全面了解、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具体地把握现实社会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简单地说,社会调查是指通过开展深入社会实际的各种科学考察

活动把握现实的社会状态。 (2)社会调查的实质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考察。社会调查的基本目的是要把握现实社会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因而,它与其它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的认识活动有明显的区别,即不同于对社会现象的直觉感悟,也不同于对社会现象的日常观察。 (3)社会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把握现实社会状态。 (4)社会调查的过程是典型的社会信息处理过程。 (5)社会调查的方法是一整套完整的科学认识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1)功能 ①感知功能,即社会调查所具有的的通过感性认识活动考察社会现象,感知社会现象,以实现对社会的真实情况有确实了解的功能。 ②描述功能,是指社会调查所具有的对现实的社会状态进行客观、精确的描述的功能,包括对社会现象所处状态和社会系统所处状态的描述。 ③解释功能,是指社会调查所具有的的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系统所处状态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解释的功能。 ④预测功能,可以理解为社会调查者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在已掌握的社会知识和社会信息的挤出上,借助一定的科学预测方法,所能具体发挥出来的预先推知社会现象或社会系统的发展趋势、遇见社会现象或社会系统的未来状态的功能。 (2)作用 ①提供最新社会信息的作用 ②发现现存社会问题的作用 ③制定有效社会政策的作用 ④编制合理社会规划的作用 ⑤梳理良好社会形象的作用 3.社会调查的“四步工作法” (1)筹划准备阶段 ①确立调查任务 ②开展调查设计 ③准备调查条件 (2)资料搜集阶段 ①实际搜集资料 ②争取多方支持 (3)整理分析阶段 ①整理调查资料 ②分析调查资料 (4)总结评估阶段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评估调查成果 ③总结调查工作 4.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在社会调查中,客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①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具体对待 ②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③坚持客观态度,力排主观因素干扰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物理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 物 理 2018.1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并用以解释物质磁性及磁化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奥斯特 B .安培 C .欧姆 D .法拉第 2.下列各式中,体现了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是( ) A .S l R ρ= B .q F E = C .qvB f = D .Uq W = 3.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两点.分别用A E 、B E 表示A 、B 两点 的电场强度大小.用A F 、B F 表示同一点电荷q 处于A 、B 两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A E E <,B A F F < B .B A E E <,B A F F > C .B A E E >,B A F F < D .B A E E >,B A F F > 4.在下面的四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电荷运动速度v 的方向以及电荷所受洛伦兹力f 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三者方向关系的图是( ) A . B . C . D . 5.一个闭合导体圆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根条形磁铁沿圆环的轴线运动,使圆环内产生了感应电流.下列四幅图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条形磁铁的运动情况相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情况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导体A B 顺着磁感线运动 B .如图乙所示,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时 C .如图丙所示,小螺线管A 置于大螺线管B 中不动,开关S 一直接通时 D .如图丙所示,小螺线管A 置于大螺线管B 中不动,开关S 一直接通,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 7.穿过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在6s 内均匀地增大了12wb ,则在此过程中( ) A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将均匀增大 B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将均匀增大

调查问卷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最终版

调查问卷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 为了更客观、真实地了解我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以便于日后更好地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我们特地进行了题为《关于我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度》的问卷调查,以下为此次调查的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黄淮学院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对黄淮学院第二课堂的更好开展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二)意义 1、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利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有时可能会脱离实际,需要进行较多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发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对课堂上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轻松地找到具体的模型,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老师授课的困难,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和巩固知识之目的。 2、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看。首先,第二课堂活动改变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其次,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再由老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发现,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样,学习就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探索式学习。 3、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造就合格的全面人才。第二课堂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讲话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具备合格人才的全部素质,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调研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了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以问卷调查为主。在黄淮学院校园内对学院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65份,通过筛选和逻辑校验,排除各种情况的废卷,共得到有效问卷505份,有效率为89.38%,基本符合问卷统计的一般标准,保证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代表性。走访25人,在一定范围内对其他调研方面的完善和补充。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理论分析等多角度结合的分析方法。 (一)样本概况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36.3%,女生占63.7%,调查主要对象是我校大二、大三以及少数大四在校生。 (二)样本分析 黄淮学院学生在对黄淮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了解程度上,不了解的占39.1%,基本了解的占54.1%,非常了解的占6.8%。 黄淮学院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呈枣核型分布,即处于两极(长期参加和几乎不参加)的学生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总计13%左右),而偶尔参加

最新论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

论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 论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 我国97《刑法》第72条至第77条的规定,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给予规定一定的考验期限,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如果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再犯新罪或没有被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也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1、我国缓刑适用现状。 一、适用率偏低,没有广泛使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缓刑是刑法的“第三根支柱”,是“特殊的刑罚手段”,缓刑的适用在整个刑罚体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英美等国家受犯罪情势、公众舆论等影响,监禁率和监禁人口有明显上升,但与我国相比,缓刑率仍远高于我国。据联合国1994年的统计,美国有1,397,505人处于缓刑之中,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0万中有536.16处于缓刑监督之中,而同年,美国的监禁率仅为10万分之389;在加拿大,其监禁率为10万分之95,其缓刑率为10万分之217;苏格兰的监禁率为10万分之109,原创:其缓刑率为10万之117.12;荷兰的监禁率为10万分之57,其缓刑率为10万分之79.14;日本的监禁率和缓刑率都很低,但是缓刑率也超过了监禁率,其监禁率为10万分之30,而其缓刑率高达10万分之47.17.

同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缓刑率低得多,1999年仅有14.86%,全年才有9万名罪犯被判处缓刑,即使以平均三年的缓刑期计算,我国现在处于缓刑之下的总人口也只有27万,而我国目前的在押罪犯已经超过了141万。近两、三年来,我国适用缓刑情况有所改善,但缓刑适用率仍远低于上述其他国家。 二、没有正确使用,社会观感不好。缓刑适用因人因时而异,量刑标准不统一。即使是性质相同的案件,有时候能适用,有时候不能适用; “严打”时期缓刑适用较少,非“严打”时期缓刑适用相对较多;有关系的人能适用,没有关系的人没法适用。缓刑有时成为平衡各方关系的工具。还有对本地人适用得多,外地人适用得少,甚至不用。一些外地人即使符合适用条件,但当地的法院却因为是他外地人不予适用缓刑,而判处拘役或较短的徒刑。刑种适用过于集中,特别是贪污、受贿案件适用率太高,与我国反腐败形势相悖,使得老百姓不解,甚至产生误解。 三、缓刑考察监管效果差。公安机关监管不力,脱管、漏管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公安机关内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考察机构,而是把考察的任务压给基层派出所,基层派出所一般配置5至7名警察,警力薄弱,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办理已经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实际上无暇顾及行刑工作。况且缓刑考察工作在业务上与公安机关的业务并无实质联系,公安干警缺乏专业监管考察素质,所以该建档没建档,该跟踪监督的没跟踪监督,把缓刑考察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没有也不会主动地做好此项工作,因而无力有效地监督、改造在社会上服刑的缓刑犯,

缓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是附有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通常适用于判处短期剥夺自由的犯罪。我国刑法中的缓刑,采用的是司法制的缓执行制度。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我国自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刑法以来的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缓刑制度在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加强犯罪改造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的重要体现。象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缓刑制度也存在一些法律上面的不足,因而产生一些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研究缓刑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采取相应对策逐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加强我国司法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缓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一)缓刑制度的积极作用 缓刑是我国刑法适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而确立的重要刑罚制度之一,是这一基本的刑事政策在刑罚制度中运用的具体化,也是依靠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同犯罪作斗争的方针在刑罚具体适用中的体现。适用缓刑,既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分子及其犯罪行为否定的评价,同时又体现了对犯罪分子一定的宽大政策。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基础上给犯罪分子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有利于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充分体现我国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缓刑制度的积极作用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缓刑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最优化地发挥刑罚的功能,符合刑罚经济的思想。缓刑的具体适用,能够使犯罪分子在感受到刑罚的威慑力,畏惧暂缓执行的刑罚可能被实际执行的条件下,在不被关押、由特定机关予以考察的过程中,更自觉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改恶从善、争取光明。从而避免了被实际执行短期自由刑而带来的与社会隔绝、重返社会困难、罪犯间交叉感染等现象的弊端,并能较好地以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刑罚的惩罚、威慑、教育、改造等功能。 第二,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实现刑罚目的的途径,主要是对犯罪人判处并执行刑罚。但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判处缓刑,是判处刑罚并保持执行可能性的条件下,暂缓刑罚的执行。是否被撤销缓刑,取决于缓刑犯对自己的自律,即取决于犯罪人的主观努力,在以自律为主的社会生活中,有利于促使犯罪分子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获得刑罚特殊预防的效果。较之将罪犯收押于监禁设施内执行刑罚,在以他律为主的监禁生活中获得的特殊预防效果,相对更为科学。 第三,缓刑是实现刑罚社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脱离家庭、社会,可以继续从事原有的工作,避免了因执行实刑给其本人和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可以使其不致因犯罪而影响履行自身负有的家庭和社会义务;使其既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也亲身体会到法律、国家和社会的宽容,从而较自觉地完成改造任务,收到比执行实刑更好的效果。 第四,缓刑的适用能减少国家经济支出。从经济角度看,刑罚执行是一种经济投入,即国家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投放,以实现预防犯罪目的实现。对缓刑者附条件不执行刑罚,无需国家增加监舍建设费用、监管人员费用,因此,缓刑具有减少国家经济支出的价值。

社会调查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2017.12《社会调查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参考复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 1971年,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了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模型“(科学环)”。 C. (典型调查)侧重于对事物的质的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它可以反映调查对象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C. (雪球抽样)常常用于研究者无法了解总体情况的时候。 C. 抽样调查的样本规模通常不超过总体规模的(1/3)。 C. 从某高校抽取1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时,其抽样单位是(班级)。 C. 从某高校抽取10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时,其抽样框是(该校所有班级的名单)。 C. 从某高校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3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C. 从事儿童教育研究或实践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或实践需求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的研究是一个(自选课题)。 D. 当量表等级描述使用的形容词强度弱些时,就会使答案分布(更加均匀)。 D. 对经常旷课的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原因,属于(判断抽样)。 D. 调查问卷封面信篇幅(两三百)字最好。 G. (局外观察)更具有客观性,但通常只能获得比较表面甚至是偶然的现象。 G. 根据访谈的性质,(无结构访谈)可以细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 J. "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应用课题)。 J. (编码)就是用数字作为每个问题及答案的代码。 J. (分析单位)即社会调查所要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J. (调查对象)即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J. (调查范围)即调查对象所取自的总体。 J. 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人为宜。 J. 将可以得到的反映总体中某些重要特征及其分布的资料与样本中的同类指标的资料进行对比,若二者之间的差别(很小,较高),则可以认为样本的质量较(A)。 J. 将阅读文献后的心得、感想、评论、意见等集中记录下来的记录方法是(札记)。 J.(评估量表)就是通过试调查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陈述,保留分辨力高的陈述,从而形成正式量表。 L. 李克特量表通常是(5)个等级。 L. 立案后所确定的调查对象称为(案主)。 L. 量表采用奇数等级还是偶数等级是由被调查者是否会对调查内容持有(中立态度)决定的。 M. 民意结构图可用(3)条垂直相接的直线来表示。 M. 民意调查的(回收率)是调查成败的重要标志。 M. 民意调查的资料搜集方法通常采用(问卷法)。 N. 能够测定事物间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方法是(定比测量)。 N. 能够测定事物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的测量方法是(定距测量)。 R. 任何一项具体的调查研究,都是以(研究问题)作为其逻辑起点的。 R. 如果需要使用综合统计技术分析数据,就需要(7)个或者更多的等级。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命题“,”的否定是 A.,B., C.,D., 2.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为 假命题的是 A.若,,,则B.若,,则 D.若,,,则C.若,,则 3. “”是“直线与圆相切”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如图,在三棱锥中,,,分别是侧棱,,的中点.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平面;②平面平面;③三棱锥与三棱锥的体积比为.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B. C.D. 5. 若函数,,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B.C.D. A. 6. 已知如图为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B. C. D. 7. 设是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上一点,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若,则直线的方程为 A.B. C.D. 8. 已知点,过点作直线,不同时为的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小值为 A.B.C.D. 二、填空题 9.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10. 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则的值为_________.

11. 如图,若三棱柱的底面面积为,高为,则三棱锥 的体积为_________.(用,表示) 12. 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为圆心,且,则的值为_________. 三、双空题 13.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①如果为短轴的一个端点,且,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②若椭圆上存在点,使得,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四、填空题 14. 已知平面内圆心为的圆的方程为,点是圆上的动点, 点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于点,则点的轨迹可能是_________.(请将下列符合条件的序号都填入横线上) ①椭圆;②双曲线;③抛物线;④圆;⑤直线;⑥一个点. 五、解答题 15. 已知圆:且的圆心在直线: 上,过点的直线与直线垂直,交圆于,两点. (Ⅰ)求的值及直线的方程; (Ⅱ)求弦的长.

我国缓刑制度存在问题现状思考对策

我国缓刑制度存在问题现状思考对策

如果再有自首、从犯等从轻情节,法院一般都会判处缓刑。在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犯罪中,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但由于具有法定减轻情节而适用缓刑的,也有一定比例。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相信以后对未成年犯适用缓刑的判决会继续上升。 总之,缓刑是我国重要的刑罚制度之一,正确适用缓刑制度,不仅能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减少社会矛盾,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滥用这项制度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从我国目前缓刑制度适用和执行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问题和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缓刑适用条件的问题 缓刑适用条件过于笼统,难于操作。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期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转,可以宣缓刑。”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被判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2)不是累犯。(3)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刑法的这一规定,对缓刑适用的具体情节、罪犯的悔罪表现、是否不致再危害社会等等方面,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什么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践中不好掌握,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缓刑的适用。有使司法机关在适用缓刑的问题上实际是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很可能会致使法官在考虑是否对犯罪人适用缓刑时陷入无所适从的状况,同时又容易误导法官过度滥用刑罚的自由裁量权,而且也极有可能为一些徇私枉法者提供了借口,这不符合量刑标准的统一和公开、公正,容易导致对一些。(二)缓刑适用程序的问题 程序公正是做到实体公正最有力的保障。程序公正可以排除在选择和适用法律那过程中的不当意向,而且还能保障法律的准确适用。我国虽然有一些司法解释对缓刑适用的程序性内容有所提及,但我国缓刑制度上没有设置程序性规范,极大地影响了缓刑裁量的公正性,从而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 1、缺少透明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犯罪

2017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2017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1. “对于‘教育'这个词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国 际教 育标准分类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为了避免歧义,适合各国调查人员的实际需 要,联合国住 户调查手册又为这个定义提供了若干补充说明”,以上内容说明了社会经济调查的哪项特征 ()? (4 分 ) A. 广泛性 B. 不确定性 C. 复杂性 D. 规范性 正确答案: C 2. 统计报表按其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 ( ) ? (4 分 ) A.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 面统计报表 B.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 定报和年报 D. 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 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正确答案: A 3. ( ) 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 (4 分 ) A. 定类尺度 B. 定 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 C 4. 下面的哪一种抽样方法是属于介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之间的抽样方法 ( ) (4 分 ) A. 分层抽样 B. 判断抽样 C. 连带抽样 D. 便利抽样 正确答案: A 5. 在考虑课题的 ( ) 时,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另外还需考虑物的因素? (4 分 ) A. 价值 B. 可行性 C. 初步研究 D. 课题的表述 正确答案: B 6. 将局部的观察结果和事实材料经过归纳,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这种方 法称 为( ) ? (4 分 ) A. 综合分析法 B. 逻辑推理法 C. 归纳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 正确答案: C 您的回答: 7. 将一组受访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称为 ( ) ? (4 分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 C 8. 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将社会经济调查分为 ( ) ? (4 分 ) A. 实用性调查与 确定性调查 B. 委托性调查与自主性调查 C. 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D. 大规模调查, 中等规模调查和小规模调查 正确答案: A 您的回答: A 9. 访员语言方面 ( ) ? (4 分 ) A. 应当尽量使用普通话或与受访者相同的方 言 B. 应使用自己熟悉的方言 C. 只能用普通话 D. 避免使用普通话 正确答 案: A 10. 设计一组有两个不同选项的问题,要求受访者从每个问题的一对选项中选择 一项 作为答案,这种回答方法称为 ( )? (4 分 ) A. 顺序选择法 B. 双向列联法 C. 评 定尺度法 D. 配对比较法 正确答案: D 11. 市场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6 分 ) A. 室内试验法 B. 市场试 验法 C. 神秘购物者测验 D. 市场测试 正确答案: C-D 案: A-B-C-D-E 12. ( )? 斥观点 13. 方案确定 14. 若用传统的“立场、 观点、 方法”论来分析调查的涵义, 以下表述哪 些是正确的 (6 分 ) A. 调查本身不涉及立场 B. 调查本身涉及立场 D. 调查本身包含观点 E. 调查谨守方法 问卷设计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分为 C. 事前准备 D. 实际设计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的方法有 ( ) D. 模拟训练方法 ( ) 三个阶段? E. 事后检查 ? 分 正确答案: (6 分 ) 正确答案: A. 集中讲授法 E. 哈雷斯培训法 正确答案: 方法 C. 随机抽样法 15. 预实验和试点调查可以在 ( ) 方面发现问题以便改进设计? 样方案 B. 问卷设计 C. 调查的组织实施 D. 时间与经费 C. 调查本身排 A-C-E A. 前期论证 B. C-D-E B. 以会代训 A-B-D-E 分) A. 抽 E. (6 应答率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