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68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杨明 农行审计局成都分局 610043

摘要: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该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从区块链接技术入手,对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解析,希望可以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关键词:区块链接技术;金融领域;研究现状;创新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际金融事业的发展,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也应该结合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适当的探究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设方案,为金融领域逐步实现创新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一、区块链接技术的概念和定义

区块链接技术最初是在比特币相关研究中提出的,并且认为比特币是在区块链接方面的第一次尝试应用。现阶段,虽然在世界上已经对区块链接技术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和解析,但是各项研究成果仍然没有得到系统的认同,大部分研究者将其看作是在比特币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具有明显保密性的货币序列交易数据库技术。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可以将其看作是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基础上形成的语序数据块系列并且在数据库系列的综合作用下姓曾了可靠的数据库技术体系。

二、区块链接技术的特点

在对金融领域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基本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对其形成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还应该结合其特点因素加以考察。在对其进行统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如果以金融支付业务为例,其表现出明显去中心化的特征,是新时期形成的较为典型的去中心化支付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支付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区块链系统的作用下,每一个电脑的主机都转变为相对平等的节点,在整个系统体系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有效交互,并且不会形成中心节点的概念。在应用区块链接技术后,不同两个节点之间的交互信息能得到保密,并且所有节点区域内形成了相应的存储系统,能够完成对交易信息的全部记录,增强交易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在对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其特点集中表现在四个基本的方面:其一,去中心化特征,既不会在整个系统中形成核心系统,也不会设置中央支付清算机构,而是要促进各个节点之间实现有效的交互,如果其中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确保不会对整个网络体系产生不良影响。这样就能够凸显系统效率高、成本低的特征,系统的发展程度也能得到明显的强化。其二,去信任化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政府信用亦或者法律规则所构建的强制性信任模式,区块链接技术下构建的模式能在开源算法支持下实现公开化运作,因此不需要不同节点开展数据交换过程中相互信任,甚至不同节点之间可以匿名进行操作,但是每一笔交易基本情况都能够被真实的记录下来,确保不会出现数据控制和篡改的情况,有效规避出现信任主体行为违规的问题。其三,集体维护的特征。对整个金融系统起到支撑作用的交际活动,不需要借助庞大的计算能力完成。在对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发现单个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然而按照分布式对点模式开展工作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会显著的提升,如果将这一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就能够促进众筹、分包和分享金融发展模式的构建。

三、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实践研究现状

在对区块链接技术基本内涵和特点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想发挥出区块链接技术的重要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为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综合考察国内外情况,发现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新时期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应用成果。首先,全球银行业已经积极探索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并且借助构建独立创新实验室和产品孵化器的方式,引入试验和技术设备,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以花旗银行为例,其在构建创新实验室的过程中一直加强对花旗币虚拟电子货币系统的探索,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对3条区块链进行开发,并全面推进内测工作的开展。其次,全球银行业初期关注工作基点落实到支付领域。全球银行业在对区块链基础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将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到支付领域系统中,是一种典型中心化发展模式,能够为国际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支付领域应用区块链接技术后,能够将所有的交易活动实时记录到全球共享电子表格平台体系中,确保每一户用户都能够凭借凭证查询交易活动的基本状态,资金实时清算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三,在应用区块链接技术后,审计和数字资产领域逐渐开始实现创新化发展,除了最基本的支付领域,金融业在审计、数字资产以及信用体系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整体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如对于Rubix基础平台的构建,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有效对接,能够自动获取并完成对客户财务信息的有效记录,为全球金融系统服务体系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实践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金融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区块链接技术的应用,争取能够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下面就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情况,对区块链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应用进行细化解读。

(一)区块链接技术在国际支付接榫中的应用

传统的跨国结算方式以托收、以及委托收款等主要的方法

中国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

年10月28日

目录 一、区块链概述 (2) 1、区块链定义 (2) 2、区块链特点 (2) 3、区块链应用 (3) 4、区块链分类 (3) 二、投资分析 (4) 1、VC投资 (4) 2、ICO (4) 3、ICO的价值与风险 (5) 4、VC与ICO (6) 三、产业分析 (7) 1、产业现状 (7) 2、产业关键 (8) 3、产业全景 (9) 四、竞争格局 (12) 1、上市公司 (12) 2、BAT布局 (13)

五、项目分析 (14) 1、项目指标评判 (14) 2、项目介绍 (15) 六、问题和趋势 (16) 1、区块链挑战 (16) 2、行业展望 (18)

一、区块链概述 1、区块链定义 1)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记录技术 广义定义:区块链是以区块结构存储数据、多方维护的、使用密码学技术保证传输和访问的实现数据存储的技术体系,代表了目前火热的比特币、以太坊背后的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技术。 狭义定义:当结合具体的产品谈区块链时,指的是以区块连接而成的链式数据存储方式。 2、区块链特点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构筑区块链核心应用能力 特点一: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意味着,在区块链网络中分布着众多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自由连接进行数据、资产、信息等的交换,而无需通过第 三方中心机构。例如我们目前常规的转账需要通过银行这个中心机构,在区块链网络中,我们将能实现直接点对点的转账。 特点二:不可篡改 区块链使用了密码学技术来保证区块链上的信息不被篡改,主

要用到的是密码学中的哈希函数以及非对称加密。 特点三:可追溯 区块+链的形式保存了从第一个区块开始的所有历史数据,连接的形式是后一个区块拥有前一个区块的HASH值,区块链上任一一条记录都可通过链式结构追溯本源。 3、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的首个应用-比特币 公认最早关于区块链的描述出现在2008年中本聪撰写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14年后,人们开始关注 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随后引发了分布式账本的革新浪潮,接下来我们以比特币为例来看看区块链网络如何运作。区块链在比特币网络中可以看做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每一个区块就是账本的一页。这个账本有着以下特点: 特点一:账本上只记录每一笔交易,即记载付款人、收款人、交易额。交易记录具有时序,无论什么时候,每个人的资产都 特点二:账本完全公开,只要任何人需要,都可以获得当前完整的交易记录。

主流区块链技术对比分析

主流区块链技术对比分析

前言 本文介绍了当前几种主流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彼此的区别,并提出了企业区块链技术选型的要点。 一、比特币 比特币是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头羊,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应用。专业人士对于比特币的看法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而比特币的市值却一路攀升。从企业实施区块链项目的角度,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属性都及其明显。笔者认为比特币本身如下特点决定了比特币的技术架构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于商业应用的需求: 1. 匿名,反监管。在任何一个商业网络内,匿名都是不可接受的;对任何一个政府而言,监管都是必须的。 2. 工作量证明的共识算法。这种算法对企业应用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3. 智能合约缺失。比特币只能处理很简单的脚本,并不具备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执行能力,因此除了能很好的实现数字货币的属性,很难胜任其他更加复杂的商业逻辑。 因此笔者不推荐用比特币作为企业区块链的技术框架,除非贵司的应用是一款纯粹的数字货币。 二、以太坊 根据以太坊官方的宣称,以太坊(Ethereum)目标是打造成一个运行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平台(Platform for Smart Contract),平台上的应用按程序设定运行,不存在停机、审查、欺诈、第三方人为干预的可能。以太坊平台由Golang、C++、Python 等多种编程语言实现。当然,为了打造这个平台,以太坊提供了一条公开的区块链,并制定了面向智能合约的一套编程

语言。智能合约开发者可以在其上使用官方提供的工具来开发支持以太坊区块链协议的应用(即所谓的DAPP)。 以太坊区块链的特点主要包括: 1) 单独为智能合约指定编程语言Solidity; 2) 使用了内存需求较高的哈希函数:避免出现算力矿机; 3) uncle 块激励机制:降低矿池的优势,减少区块产生间隔为15 秒; 4) 难度调整算法:一定的自动反馈机制; 5) gas 限制调整算法:限制代码执行指令数,避免循环攻击; 6) 记录当前状态的哈希树的根哈希值到区块:某些情形下实现轻量级客户端; 7) 为执行智能合约而设计的简化的虚拟机EVM。 以太坊的核心概念: 1) EVM:以太坊虚拟机,轻量级虚拟机环境,是以太坊中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 2) Account:账户,分两类:合约账户存储执行的合约代码;外部账户为以太币拥有者账户,对应到某公钥。 3) Transaction:交易,从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的消息,包括以太币或者合约执行参数。 4) Gas:燃料,每执行一条合约指令会消耗一定的燃料,当某个交易还未执行结束,而燃料消耗完时,合约执行终止并回滚状态。 共识算法:目前采用了PoW 作为一致达成保证,未来可能迁移到PoS 上。 降低攻击:设计核心思想是通过经济激励机制防止少数人作恶。所有交易都要提供交易费用,避免DDoS 攻击;程序运行指令数通过gas 来限制,所消耗的费用超过设定上限时会被取消,避免恶意合约。

区块链金融应用10个场景

1:资产证券化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特别是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产现金流管理有待完善、底层资产监管透明性和效率亟待提高、资产交易结算效率低下、增信环节成本高昂等问题。 ◎区块链技术能够改善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出售结算效率,增强证券交易的透明度,降低增信环节的转移成本,同时有利于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 ◎国内已有企业在车贷资产证券化的区块链应用进行了具体实践,能够实现资产池统计、切割、结构化设计、存续期管理等功能系统的全流程线上化,不仅使资金方能穿透地了解底层基础资产,而且提升了整个交易流程的效率,有效降低了各方成本。 一、资产证券化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监管部门推出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ABS”)备案制后,国内ABS发行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在监管环境不断变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ABS 特别是消费金融ABS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ABS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2017年来,受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债券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下滑明显,然而ABS发行量却实现了逆势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7年,ABS共发行产品644单,同比增长31.7%;发行规模高达14346.59亿元,同比增长63.71%。 同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ABS行业的发展规模和体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2017年我国ABS市场存量为1.8万亿,占信用债比例为9.82%,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31%。 (二)资管新规带来的政策红利 在近期发布的央行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要求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符合相关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但明确提出ABS产品不受该规定约束,ABS产品将对非标准化产品产生替代。在“非标转标”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成为转标过程中的重要途径,这将为做

区块链+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年10月29日

一、市场背景分析 近两月,比特币迎来大涨,涨幅达110%。此外,比特币期货于2017年12月18日在全球最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线交易,而此前比特币期货已于美国中部时间12月10日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交易,这意味着比特币正式得到认可。不过,ICO仍然受到美国SEC监管,几乎所有ICO都声明禁止美国公民参与。目前虽然ICO还未被SEC定性为证券类产品,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对于比特币在海外形势的一片大好,国内相关政策却在收紧。2017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银监会等7部委共同对对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作出规定,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虽然代币在国内遭遇封杀,但政策方面对区块链技术仍持支持态度。 二、区块链在行业应用分析 2017年可以看做区块链应用开始逐步落地的元年,这一年里不

仅包括Microsoft、Oracle、BAT等科技巨头,各初创公司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区块链相关产品,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 1)、IBM于2015年开始筹备Open Blockchain项目并于2016年完成整体框架,2017年7月中标七大欧洲银行核减的区块链贸易融资系统,2017年10月IBM发布了全球跨境支付区块链网络。 2)Microsoft宣布联合Intel在Azure中部署开源区块链计划。 3)Oracle在旧金山的OpenWorld2017年会议上发布了基于全面的分布式分账类平台的企业级区块链云平台,支持使用智能合约。 4)京东金融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汽车融资租赁项目,能够实现放款、还款现金流实施登记于区块链,提高投资机构对资产的把控能力。此外,京东金融还与银联合作,构建联盟链,未来将共同开发在供应链金融、保理、电子票据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区块链技术有望在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游戏、跨境支付等领域率先落地。 1、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融资类别可分为应收账款类、预付类及存款类,其中应收账款类融资规模最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已超过13万亿元。

2018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可以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比特币,即一套账本体系和货币发行机制,不支持其他应用开发;第二阶段是以太坊,以太坊在改进比特币区块的基础上加入了智能合约机制,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开发应用;第三阶段是类似以太坊的扩展阶段,区块链将完成价值的交换。 1.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领用块链式数据构建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 构与技术范式。 2.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透明、可追踪、不可篡改、数据安全等特点,可以用来解决现有业务的一些痛点,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 区块链本质上市一种健壮和安全的分布式状态机,典型的技术构成包括共识算法、P2P通讯、密码学、数据库技术和虚拟机,而其必不可少的5项核心能力分别为存储数据、共有数据、分布式、防篡改与保护隐私以及数字化合约。 3.区块链政策 2016年,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国务院和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和规范区块链的发展。最近,工信部又出台了《2018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到持续推进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标准研制工作,意味着我国区块链规范性将进一步提高。 以下为区块链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区块链项目分布情况 1.全球区块链项目分布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月,全球区块链项目合计1286个,其中美国占36.0%,排名第一;英国项目占比14.3,排名第二;中国仅占4.6%,据全球第三位。 数据来源:36Kr、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全球区块链项目类型分布方面,全球范围均以金融领域据首位,信息与通信领域占比30.7%,位居第二;底层技术与基础设施据第三位;其后分别为文娱、能源、教育等细分场景。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借助数学算法生成一种有序账本,并由所有参与用户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技术。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了风投基金的竞相追捧,各国金融机构也相继助力研究开拓新技术的应用市场。今年初,由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标志着人民银行率先启动了对区块链技术在货币发行中实际应用的探索。 一、金融领域存在若干问题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运行整体平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受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务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金融领域仍存在若干问题有待优化与完善。在支付领域,我国的核心支付清算系统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大小额支付等支付清算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金融市场及第三方服务组织支付清算系统等。在完成一笔跨行支付清算业 务的过程中,资金数据流要经历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上下账、人民银行跨行清算轧差等繁琐的中间环节,其间产生的跨行费用、大额交易延时等容易造成支付清算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还可能存在系统故障风险和少数权责边界模糊的争议隐患。在征信领域,我国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金融信用数据。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经客户授权从征信系统获取信用信息数据,权威性较高。但目前这种数据集中化管理的信用体系,并未实现与互联网金融数据平台等资源信息的共享,适用范围有限,难以有效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等难题。相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数据平台,征信数据来源覆盖面小、信息不全,有助于判断主体授信能力的水、电、煤气、通信等非金融信息尚未纳入征信系统范畴。在反洗钱领域,我国相关制度法规和技术手段还有待完善。如客户信息中除了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以外,其他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客户通过网上银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 业的应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应用概要: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体间的信息交换越来越紧密,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信任鸿沟。目前现有的主流数据库架构都是私密且中心化的,在此架构下交易双方的数据孤立,需要引入第三方中介保证交易的真实性,然而这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作为新兴的数据共享机制,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信息交互的底层架构,通过分布式技术实现算法背书、全球互信这一巨大进步,全面提升资产交易效率和安全等级。作者 | 区块链铅笔创始人龚鸣 来源 | 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一、区块链的本质:构建可信任的数据共享机制 (一)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理念,帮助解决信用中介问题区块链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思想的统称,并不是某种特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基于密码学技术设计的共识机制方式,在对等网络中多个节点共同维护一个持续增长的、由时间戳和有序记录数据块所构建的链式列表账本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该技术方案可以让任意多个节点接入系统,把一段时间内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全部信息交流数据,通过密码学算法记录到一个数据块(block)中,并且生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信息校验时通过系统的所有参与节点共同认定记录是否为真。

通俗来讲,我们可以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想象成一个账本:比如支付宝就是典型的账本,任何数据的改变就是记账。这个账本记录了A有多少钱,B有多少钱,A支付给B多少钱等等。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记账,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选择十秒钟,也可能十分钟,选出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他会把这段时间数据库的变化和账本的变化记录在一个区块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区块想象成一页纸,系统在确认记录正确后,然后把这张纸发给整个系统里面其他所有人。这样周而复始,在下一个时间段系统会寻找下一个记账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统中的其他所有人都会获得整个账本的副本。这也就意味着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模一样的账本,这种技术,我们就称之为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区块链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信息共享的信用问题。传统的共享有两大弊端:一是能够共享出来的信息量有限(因为对自己重要的都会掖着藏着),二是共享范围很小(一般都是熟人之间)。传统的共享适合小范围的熟人之间,但这种共享不能满足大量业务开展需求。于是需要借助权威的第三方(比如交易中心),利用权威性,让各方都放心在交易中心开户、支付清算、登记结算等等数据都在中心,却也带来了交易效率的下降和操作风险的上升。

区块链市场分析

2018 区块链市场分析 2018年一月

目录 一、币圈预热,巨头入局,区块链热潮再起 (3) 图1、比特币近两月涨幅达110% (3) 图2:区块链相关政策一览 (4) 图3、科技巨头、上市公司等纷纷布局区块链 (4) 二、区块链在产业界逐渐实现应用落地 (4) 图4、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5) 图5、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 (6) 三、行业公司区块链研发仍处初期,应用落地仍待长期验证 (6) 图6、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7) 图7、区块链的运作流程 (7)

一、币圈预热,巨头入局,区块链热潮再起 近两月,比特币迎来大涨,涨幅达110%。此外,比特币期货于2017年12月18日在全球最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线交易,而此前比特币期货已于美国中部时间12月10日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交易,这意味着比特币正式得到认可。不过,ICO仍然受到美国SEC监管,几乎所有ICO都声明禁止美国公民参与。目前虽然ICO还未被SEC定性为证券类产品,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图1、比特币近两月涨幅达110% 相对于比特币在海外形势的一片大好,国内相关政策却在收紧。2017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银监会等7部委共同对对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作出规定,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虽然代币在国内遭遇封杀,但政策方面对区块链技术仍持支持态度。

2018年我国区块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8年我国区块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正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 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把区块链作为一项重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持续创新,区块链产业初步形成,开始在供应链金融、征信、产品溯源、版权交易、数字身份、电子证据等领域快速应用,有望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我国区块链产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业者和资本不断涌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区块链应用加快落地,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助推传统产业规范发展。此外,区块链技术正在衍生为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区块链技术正在推动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变革,成为打造诚信社会体系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积极从产业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政策体系和监管框架逐步发展完善。 产业呈现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快速增加 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2013-2017年我国新增区块链公司数量 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新成立公司数量变化来看,2014 年该领域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显著提高,超过100家,是2015年的3

区块链产业概况分析

区块链产业概况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1、区块链技术的特性: 来源于广泛传播的比特币的实现技术,区块链技术汇集了以下四个主要的计算技术,使得区块链这个崭新的数据库技术具有了以往的数据库所不具备的特性。

P2P网络:去中心化、点到点平等的记账网络;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所有的数据备份;一般要有超过半数的节点被同时控制住才能篡改正在被验证(记账的过程)的区块中的数据; 区块链:区块是记账数据的基本单位,验证后的新增数据块总被加在数据链条的末端,历史数据从不被修改; 工作量证明:用智能算法计算预增区块中加密后的链接指针数据是否不正确或被修改过; 数字签名:区块数据所记录的交易人的身份都经系统验证过。 区块链底层技术

由于全面运用了这些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拥有近乎于绝对的数据安全和可信性,对内对外的透明度都极度提升的特点,具体地来说就是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开放性和自治性。 区块链最突出的特点

区块链是一个能够跨越公司或个人之间信任壁垒的高可信的、有高透明度的数据库系统。以往的数据库系统,无论是结构化数据还是大数据时代的非结构化数据服务器,因为由一家公司或一个联盟主体控制,所以都有其自身的数据安全保管能力问题和数据可信性的问题,对其数据的信任是要在第三方或多方的反复认证下才能实现的。而区块链数据库技术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个联盟或一个完全公开的数据体系内,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可以拥有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参与到整个系统中,技术和系统保证了这些数据的同一性和可信任性。使得使用区块链数据库系统能够达到安全、透明、各方使用数据时不需新增投资、人力、计算能力去验证这些数据,因此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数据完全可信,系统的有效性大幅提高。 2、应用领域及例证: 由于该技术为多方参与者提供近乎于绝对的数据安全性和高效性,很多的分析认为:区块链极具颠覆性,可以运用在诸多的交易、结算、认证、互信互助等等的系统里面,甚至可以完全将以往的数据库技术取代掉。 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

区块链技术在P2P行业中的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972679.html, 区块链技术在P2P行业中的应用 从2010年至今,区块链技术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区块链一词首先起源于中本聪和比特币,目的在于解决网络别匿名点对点的交易时的信任问题。 更广义的范畴,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的一种,准确的说,是一个具有全网共识的基础账本的分布式账本。 2018年,区块链因为徐小平的一则信息,再次大火。 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呢?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和其他技术相比,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数据加密、分布式存储、多个实体共同维护啊同一套数据、以及预设机制使实体间大成共识等鲜明特征,使得区块链天然具有重塑金融、数据安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基因。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972679.html, 在互联网映射的虚拟世界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共识机制能大大减少信息互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构建集体协作提供技术支撑。 区块链在P2P金融领域的应用 具体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支付、身份认证和资产数字化。区块链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成本,从而显著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速度及效率,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作用更是明显。 第二,区块链可以实现数字化身份的安全、可靠管理,在保证客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升客户识别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点在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证签章及电子存证领域尤其应用广泛。 第三,各类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收益凭证、仓单等均可被整合进区块链中,成 为链上数字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无需通过各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发起交易。

区块链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区块链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区块链被视为构建未来互联网业态的核心关键技术,可实现互联网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联的升级。事实上,区块链是一个采用共识机制、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共享账本或数据库,通过密码学加密技术,保证这一账本或数据库的全网公开、透明的一致性,其分布式组网方式以及加密不可撤回及篡改的特性,保证了加密信息可以用点对点的方式,安全、保密地进行快捷传输和交易。尽管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作为去中心化记账平台的核心技术,区块链被认为在金融、征信、教学、医疗、物联网、经济贸易、智能设备等众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基础架构及关键技术 区块链是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互联网上任何达成一致的交易双方直接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的参与。本质上,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一)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和模式。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包含了从底层数据结构到共识机制到顶层应用协议的众多内容。其中,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区块链系统每层分别完成一项核心功能,各层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即为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 按参与对象范围的不同,区块链可粗略区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划分的标准不是参与节点的多少,而是整个系统中记账节点的门槛和记账权的分散度。 (二)区块链的核心和关键技术。1.共识机制。机器共识机制即区块链节点就区块信息达成全网一致共识的机制,是区块链的核心理论和技术。FLP不可能定理已经证明,在存在故障进程的异步系统中不存在有限时间内达成“共识”理论解。这也意味着,理论上,在存在“女巫”节点的异步网络环境中,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有达成一致共识的精确算法,因而必须寻找其可行的“工程解”,而目前出现的在特定环境中的各类共识机制就是求解“工程解”具体算法。区块链常用的共识机制主要包括: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PoS(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权证明)等。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越来越广受国 内外学者关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中国经济展现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供给体制,激发微观实 体经济,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中,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优化意义 重大。自供应链金融发展以来,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现有的文 献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研究多侧重于供应链本身、内容较为单一,运用互联网 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优化仍有待研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 安全、方便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优化 引言: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兴概念,自2005年以来,其研究热度持续升温,2015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了风险 评估与模式优化,仍然无法弥补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但近年来区块链技 术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选路径,利用区块链技术,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流程监控等问题将得到解决,通过技术创新,将促进 供应链金融效率的提高与系统风险的降低。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技术探索与完 善阶段,其算法与共识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引入区 块链技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其概念理论体系与背后的机制原理,探讨其结合可 能性。 1区块链技术的构成和功能 1.1区块链及其构成区块链 在短短1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发展初始阶段的可编程货币,而是逐渐丰富,囊括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提出的区块链标准1.0版中,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系统的通用模型由区块、账户、共识、智能合约4个主要部分构成。每隔一段时间,区块链将链上各参与主体产生的数 据打包为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通过非对称密钥将参与者身份生成“账户”,用于记录当前的信息,各参与主 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有经过约定比例 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这些 规则通过算法在多节点之间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区块链上的编码定义参与者 之间的承诺,并自动执行,这部分被称为“智能合约”。 1.2区块链的功能 1.2.1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系统信任模式 区块链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的新规则,提供了基于信 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信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信任模式多种多样。卢曼(N.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将信任区别为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两大模式:人际信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系统信任则体现人对群体、对机构组织或 对制度的信任。区块链提供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不必依赖机构或中介,这 种信任既不同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又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的系统信任。区块 链提供的交易信任由机器和算法确定,通过构建一个依赖于机器和算法信任的交

2019年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区块链行业分 析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一、区块链的核心优势在于作为可信基础设施 (5) 1、区块链是一种可信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 (5) 2、区块链适合缺乏可信主体的场景,承载高价值高信任成本业务 (6) 二、应用场景落地是区块链发展的关键 (7) 1、基于资产的中小企业融资 (7) 2、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 (9) 3、跨境支付 (10) 4、商品溯源 (12) 三、多个应用落地案例 (13) 1、能链科技为分布式资产提供金融级服务 (13) 2、众享比特帮助银行开发的一些应用 (16) 3、Facebook发起的Libra项目 (17) 4、易见股份与IBM合作的供应链金融应用 (19) 5、蚂蚁金服的跨境支付应用 (21) 四、行业加速发展,未来空间很大 (22)

区块链从诞生之初就颇受争议,极客带来的全新理念,比特币持续的暴涨暴跌,币圈、链圈不停的创造概念吸引舆论,鱼龙混杂。一系列的原因导致资本市场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停留于炒作、投机阶段。 我们判断任何新事物的产生过程均是如此,但更多的还是要认知其本源。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全网账本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尤其对于需要信息可信度支撑的行业,例如金融、法律等等。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为了增强判断的可信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高质量的底层数据可以使收益率大幅提高。正是基于以上认知,我们认为区块链场景落地是一定的。 从目前情况看,这一趋势在持续演进。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在快速推进,Facebook计划发行Libra,伊朗、土耳其、津巴布韦等拥抱数字货币。能链科技与云南能投合作利用区块链对电动汽车产业进行数字化创新,众享比特为建行开发的系统运行良好。 由于区块链本身的平台属性,一旦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则后续就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续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落地企业出现,从二级市场本身看,相关公司在后续也将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我们翘首以待。 区块链是具有潜力重塑社会运作方式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其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征,可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在多个场景应用。目前各种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始逐步落地,未来将是加速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很大。

区块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区块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6年,互联网金融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行业冰火两重天,生死两部曲。一边是,网贷行业面临监管收紧,大浪淘沙;一边是,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金融崛起,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开始慢慢落地。 一本财经将对互金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进行全年盘点——分析模式,解析现状,寻找突围,预测风口。以下是第五篇,2016年,区块链的浮躁与自醒。时下最火的FinTech(金融科技),非区块链莫属。这个从比特币中涅槃而生的创新技术,被认为可以重塑金融和生活架构。而2016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因为这一年,区块链技术的真正价值,开始被关注和挖掘。2016年,资本热捧,巨头入场,行业高呼,行业峰会不断;和热络的呼声不同的是,区块链实际落地寥寥无几,大多号称做区块链的公司,只停留在概念和实验阶段。区块链行业,变得雷声大雨点小。2017年,区块链行业将洗尽铅华,从浮躁中抬起头来。01 资本版图 2015年,区块链成为了美国创投中获得融资最高的板块,突破10亿美元。2016年,在中国,投行、金融巨头、互联网巨头全都磨刀霍霍,融资和关注力度,都空前盛大。 十大VC:

巨头布局: 投资区块链的,主要来自3方面的玩家: 1、投行:成立专门区块链投资基金 着力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自然对区块链技术持续关注。

万向集团,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在2015年9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区块链技术专业机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并成立了专项投资区块链基金,共5000万美金。 近日,以实业投资为主的汇银集团,成立了一家专门的比特币投资基金,汇银区块链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达到2000 万美元。 2、金融巨头:从担忧到拥抱 区块链是分布式记账技术,有不可篡改的特性,降低了金融领域的价值交换成本和信用的成本。 这就意味着,金融链条中,所有的中介机构,都将面对“被革命”的命运。2015年,美国区块链融资10亿美元中,投资最多的,反而是传统的银行机构,譬如摩根、花旗等巨头。 银行动作频频,开启防御型进攻:与其被革命,不如自我革命。 近日,国内银行也开始区块链落地现实的尝试:中国平安,在资产交易和征信领域嫁接区块链; 中银香港推出按揭区块链应用; 浙商银行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已经在2017年初,正式推出。 3、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重点布局 BATJ等互联网巨头,在扩展自身的业务版图,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提升自身金融科技实力的勋章。 拥有雄厚的技术团队,他们往往亲自上阵,组建联盟、测试场景,一举一动都受到行业关注。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应用案例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应用 案例分析

目录 概述 (1) 1.1 区块链特性 (1) 1.2 商业银行区块链技术业务应用框架 (2) 供应链金融 (3) 2.1 业务背景 (3) 2.2 应用案例 (3) 2.2.1 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 (3) 2.2.2 中国农业银行——E链贷 (4) 2.2.3 平安银行——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 (4) 2.2.4 华夏银行——星云贝链 (4) 信用证业务 (6) 3.1 业务背景 (6) 3.2 应用案例 (6) 3.2.1 巴克莱银行——信用证与提货单流转 (6) 3.2.2 中国民生银行——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 (7) 3.2.3 汇丰银行——Voltro平台 (8) 票据业务 (9) 4.1 业务背景 (9) 4.2 应用案例 (9) 4.2.1 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 (9) 4.2.2 浙商银行——移动数字汇票平台 (10) 福费廷业务 (12) 5.1 业务背景 (12) 5.2 应用案例 (12) 5.2.1 建设银行 (12) 5.2.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U链平台 (12) 5.2.3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 (13) 交易清算业务 (14) 6.1 业务背景 (19)

6.2 应用案例 (19) 6.2.1 招商银行——跨境直连清算 (19) 6.2.2 微众银行——机构间对账平台 (19) 6.2.3 Ripple——跨境结算 (20) 积分系统 (22) 7.1 业务背景 (22) 7.2 应用案例 (22) 7.2.1 中国银联——跨行银行卡积分通兑平台 (22) 7.2.2 农业银行——“嗨豆”积分体系 (23) 7.2.3 北京银行——“贵宾”积分体系 (23) 资产证券化 (25) 8.1 业务背景 (25) 8.2 应用案例 (25) 8.2.1 交通银行——聚财链 (25) 8.2.2 招商银行——资管ABS区块链系统 (26) 银政直连 (28) 9.1 业务背景 (28) 9.2 应用案例 (28) 9.2.1 工商银行——银政直连平台 (28) 养老金管理 (30) 10.1 业务背景 (30) 10.2 应用案例 (30) 10.2.1 农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管理平台 (30) 房屋租售 (31) 11.1 业务背景 (31) 11.2 应用案例 (31) 11.2.1 工商银行——房屋租售平台 (31) 11.2.2 建设银行——区块链租房平台 (32) 未来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 (33)

浅谈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972679.html, 浅谈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作者:魏源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不断运用,它已成为金融行业的一个“亮点”,不少学者纷纷将区块链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中看到,一些国家为了规范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还制定了一些协议和规范,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运用提供依据和遵循。加强金融行业中区块链技术运用的研究,对促进金融行业发展,深化金融技术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定义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它是在点对点数据传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现金系统,有的学者将比特币的诞生比作区块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运用。换句话说,比特币就是依据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比特币电子现金系统中看到,储存单元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区块,然后通过随机散列的加密算法将区块链接起来,于是就形成了区块链。其实,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它是把现有的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出现的。虽然当前国际上对区块链技术还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但从实质上看,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也是一种数据库(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分享)。目前区块链主要分为公共区块链、联盟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三个类别。公共区块链,它是在中心分布式基础上出现的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权益证明或工作量证明机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部署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可在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使用,不受访问权限的影响。从参与者的权限看,匿名用户也能参与公共区块链,完成读取、写入和交易验证等。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银行业 由于区块链具有安全、透明和不可随意更改等技术优势,被银行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银行业引进了区块链技术后,银行体系的核心准则可能出现改变,比如说银行体系之间的信任问题。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目标来看,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主要方向。这种情况下,中介对银行体系之间的信任机制不起作用,数字货币出现以后,促进银行业实现数字化交易。从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预测报告看,全球银行业如果在2020年全部使用区块链技术,那么每年能够节省各种成本200亿美元,由此看到,区块链技术必将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改变。因为银行业需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系统故障防范需求,同时还要严格审计,这样增加了运营成本。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之局部地区出现政局不稳,银行业的监管深度进一步增大,银行业管理的门槛进一步提高,从而也增加了银行系统的监管成本。

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

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4月

▍行业投资展望:政策持续支持区块链发展 本周币价迎来大幅提升,市场活跃度略降,预计后续币价将持续震荡。近期,Libra 2.0白皮书正式发布,与旧版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新增单币种稳定币,建立全面的合规和风险管理框架。表明Libra 积极拥抱监管要求。 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布局区块链技术的行业龙头、信息技术公司、科技巨头公司有望享受红利。我们建议关注有一定技术储备且能将技术应用到所在行业的龙头公司:公有云巨头提供BaaS 基础设施,如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计算机行业公司主攻各行业应用,应用领域重点推荐金融IT、司法行政信息化和数字货币标的:恒生电子、东方财富、华宇软件、数字认证。 风险因素:币价波动风险;政策落地低于预期;产业化应用低于预期;基础设施搭建缓慢等。 ▍本周市值走势:数字货币总市值提升1.63% 比特币市值走势:市值上升3.44% 本周(2020 年4 月11 日-4 月17 日,下同),流通中的比特币市值达1300.78 亿美元,较上周上升43.23 亿美元,环比+3.44%。 图1:过去一年里流通中的比特币总市值(单位:亿美元)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18972679.html,,市场部

图 2:本周 TOP10 数字货币占总市值比例 其他数字货币市值 EOS 1% Tezos Binance Coin 1% 1% 11% Litecoin 2% Bitcoin SV 2% Bitcoin Cash Tether 2% 3% XRP 4% Ethereum 9% Bitcoin 64% 资料来源:coinmarketcap ,市场部 表 1:本周 TOP10 数字货币市值变化情况(截至 2020 年 4 月 17 日) #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字货币 市值 本周环比 3.44% 8.44% 1.72% 0.59% 0.26% 4.22% 1.21% 14.54% 5.64% 10.61% 7.20% 16.57% 8.18% Bitcoin 130,078,472,088 18,976,660,194 8,385,919,739 6,403,916,828 4,294,640,509 3,571,876,826 2,758,454,401 2,447,383,046 2,432,528,733 1,487,405,266 180,837,257,630 22,923,198,157 203,760,455,787 Ethereum XRP Tether Bitcoin Cash Bitcoin SV Litecoin Binance Coin EOS Tezos top10 数字货币市值 其他数字货币市值 数字货币总市值 资料来源: coinmarketcap ,市场部 TOP10 数字货币市值走势:TOP 10 上升 7.20% 数字货币总市值提升 8.18%,TOP10 数字货币市值上升 7.20%。本周 TOP10 数字货 币总市值为 1808.37 亿美元。其中 BTC 稳居第一,占总市值比例为 64%;ETH 位列第二, 市值 189.76 亿,环比+8.44%,占总市值维持 9%;XRP 位列第三,市值为 83.85 亿美元, 环比+1.72%,占总市值维持 4%;Tether 位列第四,市值为 64.04 亿美元,环比+0.59%, 占总市值 3%;BCH 位列第五,市值为 42.95 亿美元,占总市值的比例维持 2%。 ▍ 数字货币行情走势:币价整体回升 BTC :币价微涨 3% 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本周五收盘价为 7096.18 美元/个,单价较上周五上升 230.69 美元,环比 3.36%。本周日均交易量 518.93 万个币,环比-4.50%; 本日均成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