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示范文本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示范文本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2061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示范文本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示范

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煤矿、石油、冶金、纺、医药、及无机盐行业中,都普遍存在着易燃易爆的粉尘危险场所。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粉尘防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一些工厂的爆炸事故屡屡发生。

物质燃烧必须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有可燃物质和空气混合成一定的浓度,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助燃剂,三者缺一不可。在无机盐的生产、贮藏和输送中,要有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在生产车间里要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操作箱、防爆操作柱、防爆磁

力启动器、防爆灯。在贮藏的仓库中要装防爆灯、防爆开关等。以避免点火源与粉尘直接接触,在输送的过程中要注意撞击、摩擦产生静电等因素。

1粉尘爆炸的机理和特点

粉尘爆炸首先是粉尘粒子从点燃源获得能量后(热传导、热辐射)表面受热,另外粉尘粒子获得能量后内外相继受热而产生熔融和气化迸发出炽热微小质子颗粒或火花,也形成粉尘的点火源。而由于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能够充分接触,加之粉尘层的存在,故粉尘粒子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使粉尘粒子加速分解或气化,当与空气混合接触时即可形成气相点火,这样粉尘中既有气相也有固相,两相同时存在燃烧时更加剧烈。当然,静电的积聚摩擦也形成点火

源。当粉尘浓度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时遇到点火源即可燃烧,在初始燃烧时,由于粉尘与空气混合较充分,粉尘即可爆炸,并以压力波的方式释放能量,所以常常把机械装置中的粉尘吹出来,把地面上的粉尘层吹起,形成了飞扬的粉尘云。这些粉尘云再被初始的爆炸的灼热残余物瞬间再次点燃,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同时可产生空气湍流。这次爆炸由于把大量的沉积的粉尘再次吹起,其爆炸的威力比初始爆炸大得多。粉尘的爆炸受到点火源的形成、最小点火能量和粉尘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粉尘爆炸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及温度组别的确定

粉尘种类繁多,但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炸性粉尘和

可燃性粉尘。

2.1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

爆炸危险场所是根据爆炸性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度和持续时间而划分的。根据我国标准

GB12476.1-90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11区(见表1)。

表1危险场所的划分

危险场所

10区

11区

爆炸性粉尘

DT

DT

可燃性粉尘

导电性粉尘

DT

DT

非导电性粉尘

DT

DP

注:DT—尘密型;DP—防尘型

10区是在正常加工处理或清理过程中出现或可

能出现的粉尘云或粉尘层与空气混合能达到爆炸浓度的区。11区是未划分为10区的场所,但在异常条件下,可以在该场所内出现粉尘云或粉尘层与空气混合能达到爆炸浓度的区。

2.2温度组别的确定

温度组别是根据爆炸性和可燃性粉尘的粉尘云的点燃温度和高温表面堆积粉尘层的点燃温度而确定的。根据IEC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该粉尘云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温度的

2/3,防爆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粉尘层的粉尘闷燃温度75K,而粉尘闷燃温度在5mm的厚度测定的随着粉尘层厚度的加厚而温度随之增加。为了安全则进一步降低设备表面的温度,粉尘层在金属外壳表面

的厚度不应超过5mm,应经常擦洗,见表2。

表2温度组别的确定

温度级别

点燃温度/℃

T11

T≥270

T12

270≥T≥200

T13

200≥T≥150

注:确定粉尘温度组别时应取粉尘云的点燃温度和粉尘层的点燃温度两者之中的低值。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要求

3.1防止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壳内

根据国家标准GB12476.1-90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可按外壳接合面的形式制成平面式、止口式、密封式、螺纹式、圆筒式、曲路式以及几种方式的组合。按限制粉尘进入壳内的能力来分为两类。一类是尘密外壳:外壳的结构设计成隔尘结构,粉尘不能进入,外壳的防外物能力为6级;另一类是防尘外壳:不能完全防止粉尘进入,但进入量不足以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外壳防外物能力为5级。

按GB4203-93准试验,判定合格标准:“尘密外壳”壳内无可见粉尘,“防尘外壳”壳内可见微量粉尘,但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2电气设备材料的选择

防尘外壳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紧固接合面时受力破裂或变形,这就要求有一定的厚度,否则达不到密封要求。因此材质可采用金属(如铸铁、钢、铜等),若用铝合金时一定要控制含镁量在0.5%(质量比)以下。若体积小于2L时,可采用塑料材料制造外壳,普通塑料强度不够,热稳定性也不好,不能满足要求,用工程塑料,也要注意其厚度,以增加强度,同时为了防止静电的积聚,其表面电阻应小于109Ω,紧固螺孔应有金属的埋封件。

3.3电气设备的外观要求

粉尘防爆外壳上应铸造Ex永久性标志,以警示人们该设备是防爆设备,不能随意拆卸。设备上还要设有铭牌,明确标出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防爆标志及防爆合格证号,还要有“断电源后开盖”的警告牌,内外接地标志等,以确保生产及人身的安全。

4粉尘外壳允许最高表温度

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限制粉尘外壳最高表面温度的形成,尽管用了“尘密”或“防尘”外壳的设备,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避免电弧火花直接点燃粉尘,但电气元件发热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限

制该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值范围,就能保证其安全性。当然这就取决于粉尘的种类和粉尘的点燃温度及安全系数,因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点燃温度,因此要求限制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范围也不同。现将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值列于表3。

表3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

温度测量

点燃温度/℃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未过负荷时

有认可的过负荷

T11

T≥270

215

190

T12

270≥T≥200

160

145

T13

200≥T≥150

120

110

所以在安装、使用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时,尽可能减少

粉尘泄漏与飞扬,以使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减少粉尘层的积聚,并经常清扫以降低闷燃温度,这些都是降低电气设备表面温度的有效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要打开设备外壳,必须使内部元件温度低于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否则须在外壳上设警告牌,加以明示,以防元件表面高温引起点燃爆炸。当然,对其它可能出现的火花、电弧、高温等因素,仍要采取措施,以降低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5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如何选型

首先识别粉尘防瀑的标志是DIP,类别为

DT(DP),温度组别为T11—T13。然后根据使用场所及温度来选型,在正常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粉尘云或粉尘层的爆炸性和可燃性物质,当与空气混

合达到一定浓度时,这种环境就必须选择“尘密型”的外壳,以使粉尘不得进入壳内。因为壳内电气元件有可能产生电弧、火花点燃粉尘而形成爆炸。当非导电性的哪怕是可燃性物质,用在无粉尘云和粉尘层出现的场所,就可选择“防尘型”的外壳。

而温度组别的确定就要按2.2的原则来确定了。比如:铝粉末,其点燃温度是230℃,经计算后再加安全系数,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只能选择T12。所以说,铝粉车间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就应选择DIPDTT12。

防爆电气设备确定后,安装和使用也是防止粉尘爆炸的重要一环,一定要按安装规范要求的有关条款去执行,才能保证防爆电气设备起到防爆作用。

粉尘安全知识..

粉尘安全知识 一、粉尘的定义 凡是颗粒极微小,粒径在1至76um范围内的固体物质称为粉尘。 粉尘包括易燃粉尘如:糖粉、淀粉、可可粉、硫粉、茶粉、橡胶粉等;可燃粉尘如:米粉、锯末屑、皮革屑、丝、虫胶等;难燃粉尘如:炭黑粉、木炭粉、石墨粉等。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很大的变化。原来是不燃的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难燃的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前提是必须达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粉尘爆炸前无任何征兆,起后果却都能使建筑物毁于一旦。而且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也很多: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到药物、食品、有机物、无机物的生产等很多过程中,粉尘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极大。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各种粉尘都有其自身的特性,粉尘并非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构成粉尘的物质必须是易燃或可燃的,其中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受热后要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性气体,并留下可以燃烧的炭。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

然没有耗能分解过程,升温只能促使其快速氧化,由表面向内部迅速延烧放出高热而使体系快速升温膨胀。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其次是粉尘必须是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要害在于粉尘的粒径。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由外力使它悬浮在空气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粒径越小,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于悬浮在空气中。再加上粒子四周有足够的助燃空气,很轻易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而燃烧或爆炸。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小,即低于爆炸浓度的下限,燃烧放热量太少,难于形成持续燃烧,也就不会发生爆炸。假如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大,即高于爆炸浓度的上限,混合物中因氧气浓度太小,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粉尘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一般为10 mJ至数百mJ ,相当于气体点燃能量的百倍左右。 三、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条件: (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 (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 (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

淀粉包装粉尘爆炸场所分类及防爆措施

淀粉包装粉尘爆炸场所分类及防爆措施 2011-07-13 14:39:05 来源:淀粉协会浏览:2555次 信息来源:《淀粉与淀粉糖》(总第148期)作者:高占争李兆坤 摘要淀粉粉尘属于可燃性非导电爆炸性粉尘,淀粉包装工段有很高的粉尘爆炸危险性,在设计和生产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粉尘爆炸。 关键词淀粉包装;粉尘爆炸;场所分类 粉尘爆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目前机理尚不清楚。粉尘爆炸特点主要有: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要小,但是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破坏程度严重;发生爆炸时,有燃烧粒子飞出,如果飞到可燃物和人身上会造成严重烧伤;如果有静止堆积粉尘容易引起二次爆炸;爆炸燃烧不完全,燃烧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淀粉包装工段,特别是包装秤和淀粉筛的工作场所,经常出现空气和淀粉粉尘混合的粉尘云,有很高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为了便于在生产设计中采取有利措施防止粉尘爆炸或减少爆炸损失,特别是对于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的选择,对淀粉包装的危险场所划分是很有必要的。经淀粉输送系统,进入缓冲仓,根据需要可以加淀粉震动筛,筛后淀粉进入包装系统,包装好的成品淀粉最后送入成品库。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GB 12476.3—2007《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对淀粉包装工段进行爆炸危险场所划分,划分程序如下:

包装秤、震动筛的周围区域,如果连续出现粉尘云应划为20区,但是在生产场所20区是不允许出现的,采取措施后,例如设置吸风罩,增加通风除尘系统,把粉尘云控制在吸风罩内区域,可以降低包装秤和淀粉震动筛周围区域危险等级,划分为21区。正常生产时震动筛、包装秤、气流输送风机、缓存仓内部会有粉尘云,可以划分为20区。淀粉气流输送系统和通风除尘系统外部区域周围可以划分为22区,但是如果系统密封性不好,出现连续的粉尘云,要提高危险区划分等级。淀粉包装车间内如果存在比较厚的粉尘层,出现事故会形成粉尘云,应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如果车间内采取很好的除尘设置,并且及时清理,没有粉尘积累,则该区域就不属于爆炸危险区。 2 防止淀粉包装粉尘爆炸的原则 淀粉粉尘的爆炸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应以安全第一,预防粉尘爆炸为主,尽量减少爆炸带来的损失。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超过爆炸浓度极限;存在足以点燃淀粉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者高温。根据粉尘爆炸的条件,防止淀粉粉尘爆炸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①防止淀粉粉尘/空气爆炸混合物的形成;②严格控制足以点燃淀粉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者高温,③设置泄压设施,爆炸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④切断爆炸传播途径,防止二次爆炸,⑤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⑥检测报警。 根据以上淀粉粉尘防爆原则,在设计、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粉尘爆炸。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爆炸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的安全要求及检查程序。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环境: ——煤矿井下; ——炸药的制造和加工场所; ——医疗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1998)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v IEC 60079-7: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eqv IEC 60079-11:1999)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MOD IEC 60079-2:2001)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eqv IEC 60079-19:1993)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idt IEC 60079-10:1995)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idt IEC 60079-17:2002) GB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idt IEC 61241-1-1:1999) GB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idt IEC 61241-1-2:1999) GB/T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idt IEC 60332) GB/T 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金属导管(eqv IEC 60614-2-1:1982) GB 16895 建筑物电气装置 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IEC 60364 建筑物电气装置 ISO4225:1994 空气质量一般特性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气设备 electrical apparatus 系一切利用电能的设备的整体或部分,如发电、输电、配电、蓄电、电测、调节、变流、用电设备和电讯工程设备等。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管理、生产、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山井下和炸药厂。 2引用标准 GBl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3术语 3.1可燃粉尘 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3.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的场所。 3.3惰化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气体,或将惰性粉尘撤在粉尘层上面。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方法。 3.4抑爆 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5泄爆 有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国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

体上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3.6二次爆炸 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4一般规定 4.1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新建、改扩建企业,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企业,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限期达到。 4.2企业法人必须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3企业应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4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应对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4.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的。 4.6生产粉尘防爆产品,必须经劳动部或其指定的单位许可,并颁发许可证。 4.7安全、通风、防爆、泄爆等设施,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拆除。 4.8建设工程的安全评估,应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和防爆措施等内容。 5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 5.1防止散装粉料自燃 5.1.1能自燃的热粉料,贮存前必须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在室温下能自燃的粉料(自燃材料),应贮存在惰性气体或液体中,或用其他安全方式贮存。5.1.2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大量贮存能自燃的散装粉料时,必须对粉料温度进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537-87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的要求,对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纺织、硫磺厂、轻工、金属加工、化工、粮库、发电、冶金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输送机、筛选机等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包括煤粉、面粉、化纤品、玉米粉、饲料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棉织品、麻织品、塑料粉、树脂及化工有机粉等。 二、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重点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防止爆炸控制的措施。 2.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3.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5.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是否有下列规定: (1)有安全负责人批准的作业证。 (2)明火作业开始前,应彻底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 (3)进行明火作业期间,严禁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doc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 设备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GB 12476 . 1— 90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0 — 08— 27 批准 1991 — 03— 01 实施 第一篇概述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专用规定、试验方法、检 验程序和标志。 1. 2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爆炸性粉尘( 包括纤维 ) 环境用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制 造和检验。 1. 3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需空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物质( 如火药、炸药) 或引火 物质所形成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也不适用于同时存在可燃性粉尘和可燃性气体的 爆炸危险场所。 1. 4 本标准是根据限制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外壳之内,并限制外壳表面温度的 原理制订的。本标准仅适用于外壳防护型式的电气设备。 1. 5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还应符合其它有关标准的规定。 2引用标准 GB 531 橡胶邵尔氏 A 型硬度试验方法 GB 1312 荧光灯座与起辉器座 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 GB 3836 .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 e”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942 . 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ZB K74 003螺口式灯座技术条件 3术语 3. 1 粉尘 dust 能悬浮在空气中或呈堆积层的颗粒物质。 3. 2 粉尘 conductive dust 电阻系数小于10Ω· cm 的粉尘。 3. 3 爆炸性粉尘explosive dust 即使空气中氧气很少的条件下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爆炸的粉尘。 3. 4 可燃性粉尘combustible dust 与空气中的氧起氧化放热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3. 5 爆炸性粉尘混合物explosive dust mixture

家具厂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企业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保证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订粉尘爆炸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企业范围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检查管理。 3.2现场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日常管理。 4程序及要求 1.建筑结构: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危房或违章建筑内;生产场所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向外开启,通道确保畅通;两层以上(含两层)不得设置防盗窗;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单层建筑中,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设置在多层建筑中,多层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墙面处应多开门窗或开口,其中作业面积在30平方以下的,不少于两对门窗;30平方以上,50平方以下的不少于3对门窗,且门窗开启方向应向外。 2.通风除尘:采用机械式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装置和设置收尘设施(严禁直排,推荐采用布袋收尘或湿式收尘装置),收尘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外露天场所,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回收的粉尘应储存在独立的堆放场所。 3.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视尘量及时对收尘装置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清洁时必须停止抛光等产生粉尘的作业。 4.禁火措施: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停止抛光作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5.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立方米的消防沙,可燃爆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6.电气电路: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手册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讲座 压滤车间 2015年9月15日

前言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初步认定为,系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截止8月4日此次事故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2014年12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批复:爆炸事故共计造成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51亿元。 8月4日,昆山中荣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表示,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涉事企业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手册》针对粉尘防爆的相关安全知识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对我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昆山“8·2”事件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企业安全建设,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本手册从粉尘爆炸原理及基础知识、粉尘爆炸火灾的扑救措施、粉尘爆炸预防和监管措施、涉及可燃爆金属粉尘作业场所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 希望各位员工能认真阅读学习,在工作中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将安全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课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五日

一、粉尘爆炸原理及基础知识 (一)粉尘的定义与类别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 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一般是200目左右。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简称为目) (二)燃烧的三要素 燃烧需要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质和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燃烧三要素示意图如图所示。 (三)粉尘爆炸的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氧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达10毫焦耳,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1)哪些粉尘具有爆炸性? 通常认为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金属(如镁粉、铝粉); ·煤炭; ·粮食(如小麦、淀粉); ·饲料(如血粉、鱼粉); ·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 ·林产品(如纸粉、木粉); ·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也有区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的。 2)金属粉末爆炸性的等级排列: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资料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资料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476.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T24626耐爆炸设备 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3.2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3.4 惰化: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3.5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 一、电气设备配置的原则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配置的设计原则除执行本章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所用有可能过负荷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2.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装置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其紧急启动按钮,或与事故信号、报警装置有联锁的启动。 3.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少装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如必须装设时,插座宜安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方;局部照明灯具宜安置在事故发生时气液不易冲击的位置。 二、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应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选型。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 三、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 当选用正压型电气设备时,为达到防爆的目的,必须安设配套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应坚固,连接应严密,并不得有产生气体滞留的死角; 2.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并应在通风量大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的主电源; 3.在运行中,进入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易燃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4.在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运行中,其风压不应低于50Pa。当风压低于50Pa时,应自动

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 5.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的空气。通风系统的进气口应设在非爆炸危险区域。通风过程排出的气体,不宜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当采取有效地防止火花和炽热颗粒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吹出的措施时,可排入2区空间; 6.电气设备的外壳及通风系统的小门或盖子应采取联锁装置或加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7.电气设备必须有一个或几个与通风系统相连的进、排气口。 四、选用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 充油型防爆电气设备应在没有振动、不会倾斜、无高温影响和固定安装的条件下才能选用。 五、隔爆传动措施的技术要求 选用非防爆电气设备作隔爆机械传动时的技术要求: 当选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如大容量电动机)机械传动爆炸危险区域中的生产设备时,为达到防爆的目的,必须设置配套的电机室,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安装电机的房间应用非燃烧体的材料建成,应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爆炸危险区域隔开;2.传动轴通过隔墙处应采用填料函密封或有同等效果的密封措施; 3.安装电机的房间出入口,应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或无火灾危险的环境;当安装电机的房间必须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通时,应对该区域保持相对的正压。

gb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的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T24626耐爆炸设备 GB/T25445抑制爆炸系统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可燃性粉尘: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惰化: 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惰性物质,使粉尘/空气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抑爆: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隔爆: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泄爆: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烧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二次爆炸: 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降未发生爆炸的沉积粉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引燃而发生的连续爆炸。 清理:

气流分级机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物质燃烧必须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有可燃物质和空气混合成一定的浓度,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助燃剂,三者缺一不可。在无机盐的生产、贮藏和输送中,要有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在生产车间里要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如防爆操作箱、防爆操作柱、防爆磁力启动器、防爆灯。在贮藏的仓库中要装防爆灯、防爆开关等。以避免点火源与粉尘直接接触,在输送的过程中要注意撞击、摩擦产生静电等因素。 1 粉尘爆炸的机理和特点 粉尘爆炸首先是粉尘粒子从点燃源获得能量后(热传导、热辐射)表面受热,另外粉尘粒子获得能量后内外相继受热而产生熔融和气化迸发出炽热微小质子颗粒或火花,也形成粉尘的点火源。而由于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能够充分接触,加之粉尘层的存在,故粉尘粒子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使粉尘粒子加速分解或气化,当与空气混合接触时即可形成气相点火,这样粉尘中既有气相也有固相,两相同时存在燃烧时更加剧烈。当然,静电的积聚摩擦也形成点火源。当粉尘浓度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时遇到点火源即可燃烧,在初始燃烧时,由于粉尘与空气混合较充分,粉尘即可爆炸,并以压力波的方式释放能量,所以常常把机械装置中的粉尘吹出来,把地面上的粉尘层吹起,形成了飞扬的粉尘云。这些粉尘云再被初始的爆炸的灼热残余物瞬间再次点燃,接着发生第二次爆炸,同时可产生空气湍流。这次爆炸由于把大量的沉积的粉尘再次吹起,其爆炸的威力比初始爆炸大得多。粉尘的爆炸受到点火源的形成、最小点火能量和粉尘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粉尘爆炸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及温度组别的确定 粉尘种类繁多,但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炸性粉尘和可燃性粉尘。 2.1 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 爆炸危险场所是根据爆炸性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度和持续时间而划分的。根据我国标准GB12476.1-90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11区(见表1)。 表1 危险场所的划分 危险场所 10区 11区 爆炸性粉尘 DT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

行业资料:________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注意事项 根据《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xx)的要求,对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纺织、硫磺厂、轻工、金属加工、化工、粮库、发电、冶金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输送机、筛选机等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包括煤粉、面粉、化纤品、玉米粉、饲料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棉织品、麻织品、塑料粉、树脂及化工有机粉等。 二、粉尘场所防爆安全检查重点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防止爆炸控制的措施。 2.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3.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5.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是否有下列规定: 第 2 页共 6 页

(1)有安全负责人批准的作业证。 (2)明火作业开始前,应彻底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 (3)进行明火作业期间,严禁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生产设备、设施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8.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9.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0.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配备了相应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粉尘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机械性噪声 2.机械外露运动件 3.通风不良 4.防护装置、设施缺陷4.带电部位裸露 5.静电 6.抛射物 岗位可能导发生的事故类型: 第 3 页共 6 页

最新粉尘安全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安全培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A)属于爆炸性金属粉尘。 A铝镁锌钛铁等粉尘 B 水泥粉尘 C 面粉 2、粉尘生产场所(B)对场所进行清理。 A 每周 B每班 C每月 3、金属粉尘燃烧时可以使用(C)灭火,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A水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消防沙 4、对金属类粉尘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应不能产生火花、静电、扬尘,宜采用(C)方式 A 用扫帚扫 B 压缩空气吹扫 C负压吸尘 5、有爆炸性粉尘的生产场所电气线路应当采用(A)套管保护。 A镀锌钢管 B PVC塑料管 C 波纹塑料管 6、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A)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A 75μm B 150μm C 100μm 7、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B) A 马上进行清扫 B停产撤人 C通知领导 8、存在金属类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危房或违章建筑内;厂房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应采用(A) A轻型结构 B重型结构 C 木制结构 9、存在金属类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C)电气设备 A普通 B 安全电压 C防爆 10、 1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检修时应使用(B)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A 绝缘 B防爆 C 普通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5分,共50分) 1、每天对粉尘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进行清尘作业(√) 2、涉及爆炸性粉尘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需要在生产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先停止生产作业,之后就可进行动火作业。(×) 3、爆炸性粉尘除尘系统完全停止后,就可以进行检维修作业。(×) 4、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必须互通互连(×) 5、涉及爆炸性粉尘生产场所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眼镜、护耳器、防尘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配备阻燃、防静电的劳保用品,同时应易清洁和易脱下(√) 6、金属爆炸性粉尘作业场所全部设备停运后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可以进行明火作业

粉尘防爆原理与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 (2) 可燃性粉尘爆炸特性的研究 (6) 粉尘爆炸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7) 粉尘爆炸研究进展 (11) 粉尘爆炸的机理及爆炸产生的直接原因 (17) 与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的特点 (19) 粉尘爆炸火灾的危害 (20) 粉尘爆炸的特点 (21)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选型 (22)

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 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发生在1785 年意大利的一个面粉厂,此后200 多年里,粉尘爆炸事故不断发生,虽然各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粉尘爆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很多物理因素的影响,其爆炸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爆炸危险性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常见可爆粉尘材料包括:农林( 粮食、饲料、食品、农药、肥料、木材、糖、咖啡等) 、矿冶( 煤炭、钢铁、金属、硫磺等) 、纺织( 塑料、纸、橡胶、染料、药物等) 、化工( 多种化合物粉体) 。常见粉尘爆炸场所有:室( 通道、地沟、厂房、仓库等) 和设备( 集尘器、除尘器、混合机、输送机、筛选机、料斗、高炉、打包机等) 。因此研究粉尘爆炸性质和机理对预防和控制爆炸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可燃粉尘爆炸的条件 粉尘爆炸的条件归结起来有以下5 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要有一定的粉尘浓度。粉尘爆炸所采用的化学计量浓度单位与气体爆炸不同,气体爆炸采用体积百分数表示,而粉尘浓度采用单位体积所含粉尘粒子的质量来表示,单位是g/m3 或mg/L,如浓度太低,粉尘粒子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 其二,要有一定的氧含量。( 含能粉尘除外) 一定的氧含量是粉尘得以燃烧的基础。 其三,要有足够的点火源。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比气体爆炸大1~2 个数量级, 大多数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在5 mJ~50 mJ 量级围。 其四,粉尘必须处于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这样可以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其五,粉尘云要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压力和温度才能急剧升高,继而发生爆炸。 2 可燃粉尘爆炸机理研究 粉尘爆炸机理可简单以图1 来描述 图1 粉尘爆炸机理 (1) 供给粒子表面以热能,使其温度上升;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本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粉尘爆炸原理及基础知识(一)粉尘的定义与 类别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 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 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国际标准化组织规 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一般是 200目左右,(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 简称为目)。(二)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质和 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三)粉 尘爆炸的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①粉尘本 身具有爆炸性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氧气中并与空 气混合到爆炸浓度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达

10毫焦耳,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1、哪些粉尘具有爆炸性通常认为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尘?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也有区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的。2、金属粉末爆炸性的等级排列?高爆炸性锆、镁、铝、锂、钠?中爆炸性锡、锌、铁、硅、锰、铜?低爆炸性钼、钴、铅 ?可自燃金属有:铝、钙、铈、铯、铬、钴、铱、铁、铅、铀、锂、镁、镍、钯、铂、钾、銣、钠、钽、钍、钛、铀、锆。3、悬浮粉尘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特征——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定义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 一、粉尘爆炸原理及基础知识 (一) 粉尘的定义与类别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 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一般是200目左右,(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简称为目)。 (二)燃烧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质和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三)粉尘爆炸的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 氧气 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达10毫焦耳,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1、哪些粉尘具有爆炸性 通常认为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金属 如镁粉、铝粉 ·煤尘 ·粮食 如小麦、淀粉 ·饲料 如血粉、鱼粉 ·农副产品 如棉花、烟草 ·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 ·合成材料 如塑料、染料 也有区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的。 2、金属粉末爆炸性的等级排列

·高爆炸性 锆、镁、铝、锂、钠 ·中爆炸性 锡、锌、铁、硅、锰、铜 ·低爆炸性 钼、钴、铅 ·可自燃金属有:铝、钙、铈、铯、铬、钴、铱、铁、铅、铀、锂、镁、镍、钯、铂、钾、銣、钠、钽、钍、钛、铀、锆。 3、悬浮粉尘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特征——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的定义 在火源作用下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 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 也称燃烧下限。同理,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上限和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 可燃物不会爆炸。 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mg/m3。可燃粉尘用:g/m3表示。 例如 PVC粉有爆炸性,爆炸极限的范围下限63-86g/m3,上限500g-/m3 也就是说,当空气中平均粒径为4-5微米的PVC粉尘达到63-86g/m3时 遇明火发生粉尘爆炸。 一般粉尘的爆炸极限下限通常认为是20~60g/m3,低于这个浓度,难以形成持续燃烧,更谈不上爆炸。 在书面资料中多数只列出粉尘的爆炸下限 因为粉尘的爆炸上限较高。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4、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粉尘具有较小的自燃点和最小点火能量,只要外界的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 多数在10mJ-100mJ 或温度超过其自燃点多数在400℃-500℃就会爆炸。 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多种引火源: a、设备内的摩擦撞击火花。设备内部由于机械运转部位缺乏润滑而摩擦生热物料、硬性杂质或脱落的零件与设备内壁碰击打出火星。表面粗糙的坚硬物体相互猛烈撞击或摩擦时,产生的火星撞击或摩擦脱落的高温固体微粒。若火星的微粒直径为0.1—1mm,其所带的能量可达1.76—1760mJ,足可点燃可燃粉尘。据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设计要求

粉尘爆炸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到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破坏力极强。 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粉体加工业的发展,粉尘大量产生,粉尘爆炸以及污染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显著增加。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为防止粉尘爆炸,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措施,以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的形成及爆炸的发生。 那么,粉尘防爆对电气产品的设计一般有哪些要求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设备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 电气设备外壳材料应热稳定性好,具有足够高的强度,能承受爆炸压力而不致损坏和变形,其隔爆接合面应能承受爆炸而不传爆。 二、设备最高表面温度方面的要求 限制粉尘外壳最高表面温度的形成是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电气元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热,所以要保证安全,限制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值范围就显得格外必要。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所以,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范围也应有所不同。气体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与粉尘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一致。 三、非金属部件方面的要求 设备的非金属部件,也应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耐热、耐寒要求。

四、IP防护方面的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12476.1的要求,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还需满足以下2个条件: 1、防尘外壳:虽不能完全防止粉尘的进入,但进入量尚不足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外壳防外物能力为5级; 2、尘密外壳:外壳的结构设计成隔尘结构,粉尘不能进入,外壳防外物能力为6级。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粉尘防爆意识的加强,要求产品进行粉尘防爆认证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外知名品牌厂家,其产品一般都经过粉尘防爆认证。 由于对粉尘防爆认识不够,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厂家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做粉尘防爆方面的设计,更没有进行粉尘防爆方面的认证,这无疑为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深圳中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足于华南地区,是一家专注防爆认证和煤安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业务涵盖防爆3C认证、防爆合格证、防爆检测、ATEX认证、IECEx认证、防爆设计、现场防爆检查、防爆工程、防腐等级测试、煤安&矿安认证、KY认证、防爆培训、SIL认证等。为客户提供从防爆设计、检测、认证、安装、检修、现场检查、防爆施工、防爆改造等一站式防爆技术咨询和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