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理念

1、教材分析

《营养午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综合应用知识,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综合应用活动。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尤为感兴趣,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有较为严谨的思维习惯,学生的兴趣和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对排列组合、统计知识的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感受祖国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以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

2、学法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体现人文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等。

(2)注重过程评价,用恰当的、合理的、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进行师生或生生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具

学生:10种菜肴图片

教师:菜谱多媒体课件画有统计表的小黑板

4、课时:1课时

五、教学互动设计

(一)总观全课,明确任务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本节课我们要达的学习目标,仔细阅读并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好吗?

(设计意图:在进行新课前,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达让学生更有目的性。)

(二)以“趣”切入

1、师: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上展示的10岁儿童的照片(特胖和特瘦的),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这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怎样用餐才不会让我们的身材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用餐中是有很大的学问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点菜中的奥秘。

(三)活动一

1、如果今天中午学校食堂为你们准备了你手中那10种菜肴,没人可以点三道菜,你会点哪三道呢?(学生自己把所点的菜写下来)

1、师:请同学们阅读大屏幕中每份菜的营养含量

2、师:请听听营养专家给我们的忠告吧!(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3、师:请同学们从脂肪和热量两个角度对你刚才点的菜是否符合标准做一个评判。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点菜,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菜做出评判,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四)活动二

师:请同学们再次用手中的菜肴图片,4人1小组合作搭配出脂肪和热量这两个条件符合标准的午餐菜肴。(共有24种符合标准的搭配方案)(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划问题,问题虽然开放,但同时又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五)活动三

1、师:现在我们已经把你们搭配出的所有符合标准的方案都罗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评选出你自己最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并把评选出的结果填入黑板上的统计表中(特别说明:尽管满足条件的午餐组合有24种,在进行这一活动时,只根据学生已经搭配出的结果进行评选,如果全班学生搭配的方案比较少,则老师可再增加几种,最好使可供选择的方案不超过10种)。

2、师: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统计表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统计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请同学们找找哪种搭配方案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设计意图:渗透了简单的极值思想,即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找出满足于相应条件的极值方案,旨在教给学生这种重要的数学该方法)。

4、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班哪些同学偏胖或偏瘦,问问他们的饮食习惯,你要给他们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也教育学生要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等)。

(六)、知识拓展

1、师: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鸡蛋和牛奶的营养价值。

2、师:国家为什么要为我们实施营养早餐工程,“蛋奶工程”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党和国家对我们下一代的关心和呵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七)全课总结、课堂评价

1、师: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畅谈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内化信息)。

2、师:你认为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谁的表现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与他评,让学生从小就能够博采众长,促进虚席积极性,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与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的认识、理解与提高:通过最后的采访与总结,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营养专家提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采访”“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更具生活化、趣味化。通过激趣引入、巧妙设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下引入课题、产生疑问,在学生愉悦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做菜、评菜,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办公室营养午餐食谱

办公室营养午餐食谱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上班族很容易产生疲劳,有时为了赶时间,早餐吃不好或者不吃。营养不到位,工作效率怎能让人满意?此时,午餐就显得格外重要。 采用合理、平衡的饮食营养,对于缓解或消除头脑不爽、睡眠不良、心烦意乱都有好处。但是很多单位不设食堂,而是由餐厅、宾馆、饭店供应工作午餐,或是自己点个盒饭,或到外面吃碗面,甚至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等等,对付一下饥饿的胃肠。在多数情况下,工作午餐的食物构成不合理,品种单调,特别是蔬菜较少。如果蔬菜摄入不足,又不吃水果,就会缺乏维生素C和食物纤维。所以,建议午餐的食物尽量要多样化,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 如果选择面食,应尽量避免炒面、方便面,以清汤面加些蔬菜和肉类食品为宜,并能吃些新鲜的水果。 如果可以自行选择午餐,则主食用米饭类,应在150~200克为宜,可能时选择添加有杂粮(玉米、麦片、燕麦片、高粱米等)的更好。 荤菜以鱼类最好,白肉(鸡、鸭、鹅等禽类)次之,尽量少用红肉(猪、牛、羊等畜类)。 每周最好能吃2次以上的猪肝,以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可以由蔬菜和水果中的胡萝卜替代,但维生素D对于不能经常与阳光直接接触的都市上班族来说,很容易缺乏。因此,维生素D应由食物供给,最主要来源就是动物的肝脏。 蔬菜、水果要新鲜,每天500克。总体食物要清淡,不要油腻,也不能太咸。午餐食物的数量可以按全天供给量1/3~2/5计算。 如果误了午饭就餐时间,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找地方用餐,不要等到晚餐一起吃。如果经常误餐,很容易损害胃肠功能,久而久之,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病。建议随身备些零食,如面包、点心、饼干、巧克力、糖果等,在误餐时食用。也可以在办公室里放些零食,以备急需。体重已经超重者应注意,不能由此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沪科版八年级)

7.5《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看一看: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 二、新课学习 (一)、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2.活动10.2 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首先根据活动10.1实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问题。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 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 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设计实验方案: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议一议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 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重力G。 (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综合与实践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教材通过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 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吃好午餐的重要性,能根据营养午餐的标准,合理搭配营养午餐。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通过分析发现午餐菜肴要荤素搭配,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午餐时间到了!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套餐菜肴作为今天中午的午餐,看看你们会喜欢哪一种套餐?为什么?(课件出示三份套餐) A B C 炸鸡排猪肉粉条辣子鸡丁 鸡蛋西红柿家常豆腐土豆炖牛肉 香菇油菜香菜冬瓜韭菜豆芽 师:看来同学们选择的原因各式各样。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午餐在生活中很重要。怎样衡量一份午餐才是否健康合理呢?大家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营养午餐”。 二、展开研究 1.科学理解“营养午餐”。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营养午餐的要求我们首先来看看营养专家的建议。 课件演示: 明确:一份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需要考虑两个数据,一个是热量,另一个是脂肪。 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含义:不低于即大于等于,板书热量≥2926千焦,不超过即小于等于,板书≤50克。 2.“营养午餐”判断活动。 展示各种菜肴的营养成分表,说说你从图表上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 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浮与沉》教学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3、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关于物体本身大小和轻重关系的认识;初步了解到在物体大小(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在物体轻重相同的条体下,物体大的容易浮上来,小的容易沉下去。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 四、教法与策略 教师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让学生对物体沉浮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建立“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一科学概念。学生

的认知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和不断探究中向前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知识的促进者、活动的引领者的角色。教学中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创设相关探究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五、材料 铅球、橡皮泥、泡沫、回形针、橡皮、大头针、蜡烛头、硬币、铁钉、木块、乒乓球、相同大小的玻璃瓶、相同大小不同重量的圆柱体、相同重量不同大小的正方体、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使用动画导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旁边的深坑里,坑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教师问:“如果是我们上体育的铅球掉进深坑,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接下来,教师拿起一个瓶盖,让学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教师做演示实验,就会发现无论怎么放置,瓶盖都会浮在水面上。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是把物体轻轻放在水面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 (二)提升原有认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提问“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猜测是浮的物体贴在板书“浮”的后面,猜测沉的物体贴在板书“沉”的后面,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预测后逐个实验,并填好活动记录单。

(完整word版)营养午餐教案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雷雨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运用简单排列组合等知识,会判断、会搭配营养午餐。 2.经历自主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培养读取信息的能力和符号意识,会用数据表达,发展几何直观,形成理性思考。 3.增强应用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简单排列组合等知识,会判断、会搭配营养午餐。 教学难点:培养读取信息的能力和符号意识,会用数据表达,发展几何直观,形成理性思考。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问题引入 播放学生午饭视频。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针对视频中的现象各抒己见。如“挑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多吃肉会引起肥胖”、“不好好吃饭会引起营养不良”“挑食、偏食,容易造成获取的营养不全面”等等。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午饭怎么吃才合理呢?”这样的问题。 2.激活原有认知,明确营养成分 (1)说一说我们常吃的菜肴中都有什么营养成分?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2)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自主阅读营养成分的含义和作用。

今天我们就围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这几个营养成分,来研究午餐中的营养问题。 二、围绕主题,展开研究 1.感悟标准的重要,产生需求 (1)出示9种菜肴的图片,你最喜欢哪种菜肴呢? (2)食堂的厨师叔叔根据这9种菜肴搭配出了三种套餐,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出示图片) 学生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简单的营养知识做出选择。 (3)有的同学提到:在选择菜谱时,除了好吃,还要关注营养,如何判断这三种套餐是否有营养呢? 学生1:需要知道每种菜肴里面有什么营养成分和分别有多少。 学生2:需要知道营养有什么标准。 2.多维解读,理解营养标准 (1)怎样才叫一份有营养的午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 出示营养专家建议: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g。 (2)你怎么理解“不低于”、“不超过”这两个词的意思?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学生1:“不低于”、“不超过”就是给出了最低值和最高值。学生2:“不低于”、“不超过”就是这两种营养的上限和下限。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热量≥2926千焦脂肪≤50克。 (3)找出坐标系中对应的位置,利用几何直观理解营养标准。 出示图片: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名称:我是小司机 重点领域:健康 活动方式:分组 预设目标: 1、能依据交通指示标记,看信号改变走跑方向。 2、初步建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胶圈若干、交通指示标记(停车P拐弯)、绕杆4支 活动预设: 1、幼儿手握方向盘(胶圈)做开车状,随音乐进入操场。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2、“小司机”练本领。 教师扮“警察”叔叔扮“小司机”。 3、幼儿在教师的囗令下走跑交替。出示相应的交通指示标志,幼儿按指挥信号做模仿动作。 “绿灯”:小司机做开车快跑状。 “红灯”:小司机原地走跑状。 “弯道”:小司机转动方向盘做转弯状。 “停车场”:小司机模仿刹车动作。 教师出示不同交通标志,幼儿做“小司机”游戏。4.游戏:过隧道

让幼儿自由两人搭成“小隧道”,轮流当小司机穿过小隧道。 5.放松动作。带领幼儿做擦车、洗车的动作。 观察记录: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握着方向做钻走跑的动作,一会停一会开,提议钻过滑梯的山洞。 2、在门囗的斜坡来回“开汽车”(提醒孩子注意控制上下坡的速度)。 3、我先向孩子认识所要懂的交通标记,他们很聪明,马上领会其游戏的要领,分成两组进行游戏。 有个别的孩子为争着排第一,碰撞到旗杆,于是与他们讨论怎么解决。前一组上的幼儿和后一组上的幼儿有不同的表现,先上的孩子要教师来解决,后上的孩子则提出解决的方法。 4、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玩“过隧道”时,我马上调整游戏方案,和他们一起定下规则。他们在自己定的规则中愉快的游戏,并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5、放松的环节幼儿则跟着教师做同样的动作。 活动反思: 在这个游戏设计上,孩子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因此玩起来很容易进入角色,教师不仅是他们的设计者、支持者,还是他们的监督者。在发现孩子违规时

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营养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一)分析菜谱 :(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师(1)欣赏饮食精美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说一说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青菜。 【设计意图: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 (3)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有科学、合理吗?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学习一些科学的配餐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午餐(板书课题: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1、到模拟的叮当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 编号菜名 1 猪肉粉条 2 炸鸡排 3 土豆炖牛肉 4 辣子鸡丁 5 红烧鱼块 6 鸡蛋西红柿 7 香菜冬瓜 8 家常豆腐 9 香菇油菜 10 韭菜豆芽 2、说说这些菜中,自己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不合理点菜做伏笔。(学生容易点出低热量或高脂肪)(2)对这十种菜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后面合理调配时做到荤素结合做好铺垫。 (3)通过欣赏漂亮而丰富的图片,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积极发表。】 (二)初次点菜

苏科版《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10.1物体的浮与沉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3、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4、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看一看: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 二、新课学习 (一)、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幼儿园安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安全教案及反思 让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时、乘车过程中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WTT 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安全教案及反思篇一 《安全乘车》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时、乘车过程中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 2、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用小椅子搭建一个公共汽车的场景,方向盘一个。 2、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乘车时应该注意什么。 1、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地方秋游。乘什么车去呢?乘车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内容,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操作卡片,让幼儿分析原因,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2、你们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的呢? 3、小结。

我们乘车时,首先要依次排队上下车,不能拥挤;上车后找到座位坐稳或用手抓住扶手站稳;乘车时不能哄闹,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在车上不能吃带壳、核、小颗粒的或棒状食品;车停稳后才可以依次下车。 二、组织幼儿在设置的汽车情境中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乘车常识。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2、将幼儿扮演乘客和安全检查员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幼儿园安全教案及反思篇二 《拉小车》活动反思 《拉小车》活动课程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托班幼儿语言中“重复性”和“模仿性”等特点设计。希望通过此课程,丰富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能边看大书边学说儿歌。

《浮与沉》教学设计

《浮与沉》教学设计 观音堂小学王冬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研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并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沉浮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基础,加之本课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探究性极强,学生在一次次经历中对原有认知不断修正、完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科学素养获得和谐发展。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把握深广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有条不紊地操作、用符号记录、体验感受到用语言表达、比较归纳、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浮和沉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2、实验设计:了解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材料准备: 教师:食盐、瓶子、乒乓球、铁块、纸、桃 学生:橡皮泥、木块、石块、螺丝钉、泡沫塑料、橡皮、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一不小心把皮球踢进树洞里了,洞很深洞口又小,用手拿不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有的能回答出用水灌进树洞。)想一想,这与什么自然现象有关呢?(浮与沉)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浮与沉 1 、了解什么是浮和沉 (1)提问:一件物体在水中,怎样叫浮?怎样叫沉? (2)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2、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一定要用实验 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普遍认为把物体投入水中就可以观察出结果。 (1)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个实验,探索一下物体的浮沉情况。把橡皮泥、木块、石块、螺丝钉、泡沫塑料、树叶、橡皮放在水槽里,看看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物体沉在水底。请把仔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内。

幼儿园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教学设计与反思一 大班安全教案:遇到危险怎么办 一、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所以,安全问题是时时存在,危险处处可能发生,这足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教师的重视。正如《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时时防护幼儿的安全顾然重要,而教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漫长的暑假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家长无暇照管幼儿,会让幼儿单独在家,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幼儿园教师势在必行、责无旁代的任务。于是,在本学期我就设计了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掌握必要的、正确的自护常识,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让每个幼儿都能平安、健步康、快乐的成长。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活动难点:使幼儿掌握一些自护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四、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五、活动过程: 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生营养午餐的配餐原则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 长期摄取一种主食。主食可做些小花样,如金银卷、佛手包、小糖窝头、枣饼、紫米面馒头、可可花卷、小点心、蒸白薯、煮老玉米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隔周给猪肝(鸡肝、鸭肝、羊肝)一次, 以补充维生素A。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 种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食谱设计形式一荤一素、一荤两素、一主荤一半荤一素、一荤一素一小菜等形 式。 2 营养午餐标准 以一周五天为单位的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午餐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占《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40%。 3 学生营养午餐所用食物原料的卫生要求:食物质量应符合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不得采用有毒、有害、变质的食物。 4 各类食物应经常调换品种,尽可能地做到食物多样化。 5 食盐要限量,每人每日食用量以不超过 10 g为宜。午餐不宜超过3克。

6 学生营养午餐中的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脂肪量的三分之一。午餐不得以糕点、甜食取代副食。 4营养教育在本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应向学生进行营养教育,使学生了解何谓平衡膳食,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还应每周公布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带量食谱。 二、学生营养午餐的食谱一定要由营养师与厨师长共同三、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营养 素配比要合理。 1、主食要粗细搭配,大米、面粉、玉米面、紫米、小米、干豆类交替食用,不要长 期摄取一种主食。蒸白薯、老玉米也是孩子们喜欢的。 2、副食中动物类(畜、禽、鱼、蛋)、植物类(根、茎、叶、花果)、菌藻类(海 带、紫菜、木耳)、豆类及其制品。 3、调味料合理搭配,荤素兼备、干稀适度、易于消化、保证卫生安全,每餐食物种 类要达到8种以上(不包括葱、姜、蒜等调味料), 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 晚餐占30% 青少年每天的食物量谷类食物 - 400~500克(米饭、面条、馒头) 新鲜蔬菜 - 500克(绿色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100克 牛奶 - 至少300毫升鸡蛋 - 1~2个 鸡、鸭、鱼、肉 - 100~150克 大豆及其制品 - 50~75克食用油 - 15克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营养午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懂得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对比照片,并提出问题。(预设为何有这么大变化?)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爱吃) 3.学生试着追问。(预设:怎样饮食才科学?) 4.谈话:这是老师以前的一张照片,和现在老师的样子对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6.教师小结变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学饮食,所以才变得这么胖) 7.谁还能追问? 8.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9.课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0.学生对老师的身材对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1.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小结,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亲身经历的身材变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活动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0分钟) 1.了解营养与健康常识,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学生齐读营养专家的话。 4.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讨论后汇报。 5.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6.学生分组检验,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用计算器计算)。 7.学生汇报检验过程、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尽可能荤素搭配方能符合营养标准) 8.学生独立思考配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检验、修改,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本组最满意的方案来。写好的由汇报员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9.学生分工合作,统计全班最喜欢的菜式。 10.究竟怎样吃才有营养,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是怎么说的?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7.5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肇源县古龙镇第一中学王金辉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体的浮与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重点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本节课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浮力的计算。有利于为今后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而且这里还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初步的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基本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求解简单的浮力,但是大家都知道与浮力的相关内容一直为学生所害怕,其实浮力与学生生活相当紧密。我分析,(1)因为他们很多来自于生活的前期经验及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可能这正是学生倍感困惑的原因。由于有了主观想象性的干扰,自然会对结论产生影响。(2)在学习了浮力之后要求学生要有具备分析问题,分析物理过程和原理的能力,还要有教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个只有感性认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是应该来说,学生现在还是略微具备了从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这节课就是强化和巩固了学生的这一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和重要应用。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浮力,会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初步形成力与运动的关系。 3、通过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判断物体的浮与沉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如何判断物体的浮与沉的基本思想; 4、能利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浮沉条件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猜想的验证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营养午餐(新课标)

营养午餐(新课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P48P49 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镇中心学校为方便学生就餐特开设了学校餐厅,提供了一些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 创设情境,开展活动 1、点菜;师: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种,直接在它们的编号上做记号,点好的可以向我示意。(出示多媒体课件:菜谱)师:你在点菜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什么?(请学生口答)师:大部分同学在点菜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点的菜。服务员告诉我们这家菜馆正推出一个特色服务,向每位顾客提供一份家常的营养成分表。(出示多媒体课件:成分表。)你从中获得那些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畅所欲言) 师:请你利用这张营养成表,估计一下你刚才点的三道菜的热量总和、脂肪总和和蛋白质总和分别是多少?(请学生说说三道菜的营养总和。教师要相机板书。)师: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出

示多媒体课件:营养学家) 2、了解营养成分。师:营养学家的话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例子吗?不超过呢? 教师板书: 不低于2926 千焦 2926 千焦 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师: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能时,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 脂肪细胞中。) 师:蛋白质呢?(它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 3、科学配菜。 (1)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 4、实践活动。 1、提出分组讨论问题:如果让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种合格的午餐菜肴来?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57 人为宜每组选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组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教案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系统广播)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板书)

三年级科学浮与沉教学设计

《浮与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在《水》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习了《水与生命》之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第一课时我计划完成活动1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为体现《新课标》中关于“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这一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②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 ③能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给物体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合作完成科学实验。 3、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观察实验活动,获得关于物体浮沉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四、教法与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下面的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是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知识的促进者、活动的引领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五、教具与学具: 本课准备的教具有玻璃瓶两个、小塑料球一个、小铁球一个、烧杯一个、乒乓球、木片、砖头、铁钉、蜡烛、曲别针、铅笔、塑料尺、山楂、棉花、带盖的空塑料瓶、橡皮泥、水槽等和多媒体课件。 各小组准备的学具有乒乓球、木片、砖头、铁钉、蜡烛、曲别针、铅笔、塑料尺、山楂、棉花、带盖的空塑料瓶、橡皮泥、水槽等方便找到的物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熊猫和小袋鼠一起踢皮球,玩得正起劲,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了树洞里,树洞很深,洞口又小,这可怎么办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给学生演示当向烧瓶中倒水时,放入烧瓶中的小塑料球会浮出水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 教师接着问:“如果是小铁球,还能用这个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样演示当向烧瓶中倒水时,放入烧瓶的小铁球会沉在水底,这样学会很直观的看到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浮与沉。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三篇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三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使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 : 二、幼儿学唱歌 1、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注重歌词内容。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注重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 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 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但注意动作还能够使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 翘嘴巴。 活动延伸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能够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 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 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篇二:颠倒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 2、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尝试使用绘画的方式记忆歌词。 3、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营养午餐

《营养午餐》课后反思 《营养午餐》这节课我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旨,依据营养午餐的标准来设计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一、从现实入手,解决午餐配送方案 同学们,济南市教育正在实施有温度的教育,要解决中小学生的午餐问题。我们学校没有食堂,需要一家优秀的配餐公司为我们配餐。我们今天给配餐公司设计方案。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从自主选择到科学搭配,引发冲突 从课伊始,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点菜”的形式,从九种菜品中选择三种不同的菜品作为的午餐,孩子们兴趣盎然;接着用营养专家的标准去衡量是不是营养午餐?引发认知冲突,然后进行二次搭配。我觉得比验证课本上的第二食堂更有兴趣,这是在解决自己的午餐问题。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我力图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把探究、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过程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 三、从搭配中注重方法指导,数学味 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经历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比较、选择、判断、调整、统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此活动,并且自己喜欢去验证自己搭配营养午餐的实践活动。在小组合作汇报中,引出估算,比较,有序思考的方法,特别是估算的引导,感受估算的价值。为了让孩子们再一次用比较和估算的方法进行调整出新的营养午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对于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过有序思考?学生能想到课本

第42页的拓展题目“用2,3,4和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其实还有数线段,数三角形,数长方形;还有一年级写出和是10的所有算式;……整理这些知识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四、现场采集数据,分析,预测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选择一种喜欢的套餐作为你的午餐,现场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的应用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五、关注个人成长,树立榜样 在课堂上,对于估算、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方法,利用鼓掌作为激励,树立身边的榜样。在总结评价的环节,我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榜样。“例如张某某同学不挑食,我要向他学习……”,寻找身边的榜样,让孩子们更加的自信,幸福。 六、课外拓展,活学活用 最后设计的课外拓展题目:对自己的午餐进行评价或者是给四年级学生设计一周的营养午餐。让孩子提示大家,一周的菜谱,关注营养的同时,要注意尽量不重复菜品。让孩子们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关于调查学生喜欢的午餐方案,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看清楚套餐,有点跟风的感觉。如果在套餐ABC下面的菜品图片再加大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小组合作搭配的过程,速度太慢

营养午餐教案

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成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对人体的作用,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课件),找一名同学来 读一读。 2、学习了这段文字,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3、原来,看似简单的吃饭,其中的学问还真大,我们正在长身体的 进修,如何才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营养午餐” 问题(板书:营养午餐) 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探究新知。 (一)了解午餐的合理搭配 1、老师这里有一份民主路小学今天提供给学生的三种午餐菜谱(课 件)。 2、你喜欢哪份套餐呢?能说一说你的理由吗? 3、你选的套餐营养搭配合理吗?让我们先来听听营养专家的建议 (课件)。找学生读一读。 4、专家提到的不低于怎么理解?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板书) 5、如果有一份套餐热量是3000千焦,脂肪是56克,化的营养搭配 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看来要想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套餐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6、老师这里有一份各种菜的营养含量表(课件)你能看懂吗?比如看炸鸡排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7、因为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不同,我们暂不考虑,只看热量、脂肪的数据。刚才大家先的套餐营养合不合理呢?请同学们先在营养表中找到相关的数据,再计算出和,营养专家给出的标准进行对比。 8、学生计算后汇报。(课件) 9、小结:看来我们顾口味选菜是不行的,首先钉考虑营养。 (二)学习合理搭配午餐 1、如果让你做一名小小营养题,来支后搭配菜谱,你会怎样做呢?(课件出示要求)我们先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搭配快。 2、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3、小组合作搭配菜谱,看哪组搭配的方案多,计算准确。 4、学生汇报搭配情况。(课件出示学生方案)。 (三)统计学生喜欢的菜谱。 1、如果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一份又营养又合品味的菜谱不是更好吗?因此学校想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的菜谱,请同学们在我们搭配的菜谱中选出你喜欢的5种菜谱。 2、请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3、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图。(学生画图,汇报画图情况) 4、哪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四)合理饮食 1、老师这里有两名同学,看了这两名同学,能想对他们提出些什么建议吗? 2、学生提建议。 3、小结:良好的饮食习惯。(板书:合理饮食) 三、全课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2、在课的最后,老师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大于或等于) 合理饮食 脂肪不超过50克(小于或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