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浅谈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浅谈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了电力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城市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74-01一、前言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了电力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城市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实质就是用最科学、最经济的方式,充分发挥发、供电设备的潜力,保证向全部用户不断供给质量合格的电力,从而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安全管理。
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户停电故障中的80%是由于配电网故障引起的。
因此,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它指在统计期间内,10kv配电网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供电可靠性=[1-σ(每户每次停电时间)/(总用户数×一年的小时数)]×100%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系统可靠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配电系统直接与用户相连,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
中压配电网覆盖每条街道,再通过低压配电网延伸至每个用电客户,一旦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试验,就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的中断,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一)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故障: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关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探析

关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探析摘要:本文针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所谓供电可靠性,其实就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供电的持续性能力以及可靠性。
不管是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还是电力客户,电力系统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各种设备,对其进行控制和保护,它们所存在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所处的环境也完全不一样,这样的话,故障或者事故所出现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并且用户也无法实现正常用电。
一、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对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用户密度和分布;第二,非故障停电以及线路故障率;第三,故障修复时间。
用户密度其实就是指每一单位长度能够接多少用户。
因为我国并不是每一个地区都实现了均衡发展,这样一来,每一个地区的用户在负荷上显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各回线路上,通常体现出来的用户密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可以准确估计出供电可靠性受到接线方式的影响程度,平均密度的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运用的接线方式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与现行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结合,然后在准确地了解到用户的分户情况,最终选择出适当的配电质量服务指标。
从用户的分布模式上进行分析,有很多用户都在线路前段进行分布,当线路的中后段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利用分段断路器将其进行完全隔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这样的隔离方式,前段线路的运行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
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者变电站检修、改造、预试和配电网改造检修,这些内容都有可能出现非故障停电的现象。
当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实施架设跨越的时候,配电网络就应该与其进行配合,实施停电措施。
当变电所出现过载、设备改造检修情况的时候,对于配电网而言,很有可能会出现停电的现象。
大部分配电网长时间所处的环境是在室外,这样的话,线路很容易出现故障。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是各个行业正常运转的基础,而供电可靠性的分析和优化策略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供电可靠性的定义与指标、分析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定义与指标的分析是供电可靠性研究的起点。
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以可接受的方式、按照要求提供电力服务的能力。
主要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停电次数、故障停电时间、平均服务不可用时间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和评估,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并为后续的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其次,供电可靠性的分析方法是真正解决问题并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故障分析是供电可靠性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为故障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支持。
此外,还可以借助概率统计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来对供电可靠性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和故障特性,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天气条件、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保养、设备运行状态等。
天气条件是电力系统运行中最为重要的外界因素之一,例如风力、温度、湿度等均会对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
设备老化和维护保养是供电可靠性的内部因素,通过合理的设备管理和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另一个因素,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针对供电可靠性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设备更新、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其中,优化调度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负荷预测和合理的运行调度,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能力和响应能力。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电力供应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
然而,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问题一直是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供电可靠性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供电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其中的关键挑战和应对措施,以期加深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理解。
1. 供电可靠性分析的原理供电可靠性分析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1 故障分析:故障是导致电力系统供电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供电可靠性分析需要通过收集并分析历史故障数据,识别出系统中存在的潜在故障点,并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故障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1.2 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是评估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频率、故障持续时间、中断次数、电源可用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供电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水平。
1.3 强度分析:供电系统中的各类设备都具有一定的故障率和平均故障时间,这些数据对于供电可靠性分析至关重要。
通过对设备强度的测算和分析,可以确定设备在供电系统中的可靠性贡献,并为系统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1.4 可靠性评估模型:供电可靠性分析需要建立合适的评估模型,来描述和模拟电力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包括传统的Markov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师预测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并评估不同参数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2. 供电可靠性分析的关键挑战供电可靠性分析涉及的问题和因素极其复杂,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克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供电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挑战:2.1 数据质量:供电可靠性分析的结果依赖于准确、完整和可靠的数据。
然而,由于各个电力公司和地区之间的数据收集方式和标准不同,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浅析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由目前配网供电可靠率较低的现实出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各种途径,为进一步搞好配网建设、运行及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标签: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前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电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高。
供电配网作为向用户供电的直接手段,它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已成为电力部门和用户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
可靠性也成为了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它体现了一个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
我们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技术及管理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倡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想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首先要分析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念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的量度,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两个方面。
电力系统可靠性又可分为发电系统可靠性、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输电系统可靠性、配电系统可靠性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配电变电站、一次配电线路(馈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二次配电线路、继电保护设施等,是连接发、输电系统与用户的重要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用户停电故障中80%以上是由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它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也最大。
二、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不合理;由于电网设计得不合理,而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转供能力等,使供电可靠性降低。
2、配电网的过电压;电气设备在电网中运行必须承受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及大气过电压的作用,特别是环境条件恶劣,早期建设的设施,先天不足、爬距不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威胁。
在一些早期建设的配网中,绝缘靠一个针式瓷瓶,这是电网中绝缘等级较低的环节,它不能承受直击雷,感应过电压也会引起闪络。
浅谈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电网调茺 、 运行操作 、 检修工作及工作 中存在的
问题,在必要时绘制事故树及事故处理流程图 。 使可靠性分析形象化 , 暴露问题一 目 了然 。 1 加强基础资料的积累和 善 . 3 完 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 ,在可靠性行动的同 时不忘整理及管理好 内业资料 ,为编制运行方 式、检修计划和制定有关生产管理措施提供详
我公司经过长期 以 的努力,供电可靠性 来 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但可靠性管理是项任重 而道远的工作 , 我们将通过电网建设、 科技进步 、 可靠性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 不断进步 , 从而为 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 为企业及社 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责 任编 辑 : 玉萍 才
23 备 监测 _设
用 的时 间。
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现输 、 、 电设备的 变 配 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 , 通过在线检测 、 盐密指导 清扫 、 带电测温、 油务监督等先进 的测试手段和 科学的分析评估方法 , 掌握设备的性能 , 指导设 备的检修 ; 变电设备涂刷 R V 延长清扫周期 。 T , 2 A积极开展带电作业 实、 准确的决策依据 , 同时也为 电网可靠性评估 充分利用带 电作业 的优势 , 在保证安全的 提供计算依据。 前提下 , 能够实行带电作业的, 尽量带 电作业 , 如 1 A数据准确 , 管理规范 带电断接火 、 处理缺 陷等 , 以有效地减少线路停
科 j江 技信总 —! — —龙 — 《 ;
科 技论坛 J J I
白玉 彬
浅谈 1 KV配 电网供 电可靠性 的提 高 0
尔滨第二 电业局 , 黑龙江 哈 尔滨  ̄o o) 5o o
摘 要: 文从 实际工作 出发 , 本 以电网现状 管理及科技发展 的眼光对提 高供 电可靠性提 出了一 系列的整改措施 。 关键词: 管理: ; 电可靠性 科技 供 引言 可靠性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其统 电时间 , 从而提高供 电可靠性。 2 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事故处理能力 . 5 目 , K 前 1 V配电网多采用架空线路或以架 计和评价需要有一套剥学合理的办法和手段。 0 可 空线路为主 的混和结构 ,一般为放射形 供电方 以在 /i dS系统中加人相应软件功能,使可靠性 针对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 更换绝缘导线; 式 :且 由于 1K 0 V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 管理现代化, 更为科学合理 的统计及评价。同时 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仪 ,缩短故障查找时间: 做好可靠 积极进行职工技术素质培训, 提高职工事故处理 杂, 线路绝缘水平低、 点多线长 , 导致线路故障率 要依据统计报表体 系及指标考核体系, 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 , 指导 高 ;更由于 1 K 0 V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 线 性指标 的 4 钡 算与分解工作。 要以可靠性指标为指 水平 ; 新 路作业 、停 电的机会 较多——因此如何 提高 导统筹安排 电力生产和基建计划, 合理安排停 、 用户进行安全用电,向用户推荐 电力新技术、 尽力减少因用户原因造成的系统故障; 大 1K 0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电网改造 和建设 送电 , 是 推行 “ 零点检修” 方式 , 最大限度地减少客 设备、 提高全社会对公共电力设施的 的重 要 课题 。 户电, 加强数据指标的分析 , 加强考核 , 做到闭环 力加强社会宣传 . 真正实现从“ 停着算” 算_ 向“ 者停” 的实质性 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 减少因外力破坏及不安全 可靠性管理方法的定量性 、预见性是 以数 管理 , 理统计为基础的, 是适合电力工业特点的行之有 转变 , 使供 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 因素造成的停电事故发生。 3 通过组织技术管理措施提高供电可靠性 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而电力可靠性管理则是一项 1 . 5强凋专业问的配合 可靠性管理要广泛参与到杨电管理 、 新增 3 认真做好运行维护工作 . 1 基础性、 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加强可靠性管 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 , 输配电线路以 理有利于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 提高管 用户送 电 方案审批 、 停电计划会签与审核、 划 计 及保护和 自 动装置 , 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 响 理措施的针对性、 经济性和有效性 , 提高企业经 外停电批准、 城网改造设计等各项工作中去。 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 电。 提高设备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从而提高 电力企业在市场环 1 . 6加强停电计划的合理性、 周密性 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 境中的竞争能力。 各基层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坚持计划 的健康水平 。 减少设备故障的有效方法。运行人 1 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停电“ 先算后停”凡涉及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各种 备安全运行 , , 1 .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完善管理网络 停电工作 , 由 均 设备运行单位统一申报月停电计 员加强巡视质量 ,可 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 把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作为系统管理 的重 划,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检修计划会进行协调、 合 患, 提高供电可靠性 。 q之重 , 不断加大可靠性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供 并 , 做到“ 一线停 电多处干活 、 一家 申请多家工 3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 2 结合定期检修, 积极开展状态性检修工作 , 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专项小 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停电、 , 缩短计划停电 合理调整对设备的检查重 组, 建 管理网络。管理 阿络要结合企业实际情 时间。同时 , 对重复性停电、 临修、 超时检修等各 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 利用绝缘在线监测 、 带电测试和红外 况, 由分管领导负责 , 、 生技 调度、 、 运行 检修、 用 项指标重复考核 , 使可靠性考核力度大大提高。 点和范围 , 线热像仪监测发点等措施 , 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 电等相关部 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专业横向到 2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边, 领导纵向到底 , 、 、 专业 专层 专员管理 , 形成一 21 .提高电网装备水平 作。 3 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 用户的 . 3 个网状的管理体系。 积极采用新技术 、 新设备 , 如断路器 、 真空 有 了管理网络 ,每年定期如开指标分析会 开关、 避雷器 、 绝缘子、 电缆等设备元件 , 年代久 停 电 围绕供电可靠性 目 , 标 充分发气潜力 , 从生 议, 组织、 指导、 总结、 分析可靠性数据, 制订可靠 远技术指标落后的尽量更换 , 在选用先进可靠 的 设备运行方式 、 计划停 电制度上 按最佳 性 工作计划 ,保证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的放 新产品, 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 、 试验周期短等因 产计划、 矢, 做到年初有 计划 、 季度有分析、 有措施 、 年终 素造成的不必要 停电。 采用新技术 、 新设备、 新产 方案控制对用户的停电时数 , 按照能带电作业的 能倒运行方式少停电的 , 绝不 停和坚 有总结。同时制定《 供电可靠性管理规定》 明确 品和新工艺 ,重视设备缺陷诊断技术的应用 , , 积 绝不停 电; 0 先算后报”“ 、先算后停”“ 、先 各部门在可靠性管理工作 中的标准和职责 . 以充 极试行和推广设务状态检修技术 ,开展带电作 持对停电计戈实行“ 的原则 , 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来减少 分发挥各单位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保证供电 业 , 应用自动化技术, 采用少维护、 免维护和智能 算后干 ” 可靠性 目标的实现。 就研究采取临 型设备 , 不断提高电网结构、 装备水平 , 为全面提 对用户的停电。对不能坚实的物质基础 。 时供电的技术措施。 报告 3 . 4缩短停电时间, 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 2 . 2不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新规程 ,加强可靠性专业 的 改善城乡 1K 0 V线路网络结构 ,逐步实现 备工作 培训 , 做好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在做好可靠 手拉手供电, 根据供电可靠性承包方案 ,停电期间的工 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 , 电负荷分 供 性调查的基础上填写可靠性专业分析报告 , 分析 配合理 , 为配网 自 动化打基础。加强电网改造从 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问 , 为变电所 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 报告要 内容全面,既要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分 而提高供 电可靠 性更有利于全面推进安全管理 值班人员 的承包时间。 析, 又要有计划检修、 协调停电、 故障停电及重复 和质量管理 , 运行 提前 提高管理措施的针对性 、 经济性和 送电工作 , 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 性停电情况, 又要有分析故障原因、 故障设备及 有效 性 。 做好准备工作, 减少由于操作或办理工作票所 占
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

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供电可靠性在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供电可靠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从供电可靠性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供电可靠性的概念供电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全天候、全方位供电的能力。
它是一个综合指标,既包括电源的可靠性,又包括输配电设备的可靠性。
二、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1. 供电设备的故障率: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的故障率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
通常来说,故障率低的设备其可靠性较高。
2. 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定期的设备维护保养能够有效地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3. 电网接地方式:合理的电网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类故障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
4. 电力负荷:负荷过重会导致电力设备过载,从而降低供电可靠性。
5. 路径的数量和建设规模:一条可靠性较低的路径可能导致供电中断,增加路径的数量和建设规模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供电可靠性分析方法供电可靠性的分析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故障树分析法、可靠性模型、斯蒂薇法等。
1.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 FTA)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将供电系统故障的发生看作是一个树状结构,从而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
该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并确定改进措施和维护计划。
2. 可靠性模型(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 RBD)可靠性模型是一种图形化、符号化的描述方法,将供电系统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表示为一个框图。
通过分析框图,有助于了解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3. 斯蒂薇法(Steedy State Equivalents Method, SSE)斯蒂薇法将全年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分析转化为稳定状态下的容量干扰计算问题,通过计算供电系统的干扰程度,从而评估其可靠性。
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对策1. 选择可靠的供电设备和材料,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力行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电力行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稳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供电可靠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为确保电力供应稳定采取的措施。
1.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电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电力都是支撑产业运转的基础。
如果供电不稳定,将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生产活动的瘫痪和社会秩序的失控。
2.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电力行业需要不断优化电网建设与运营,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首先,电力行业应该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电网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电网故障并进行修复,以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此外,加强电网的调度管理、配电管理,提高供电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3.发展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电力行业应推动多元化能源供应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也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4.加强电网安全保障电力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电网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对电网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能力。
此外,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防止恶意破坏和非法入侵,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5.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行业需要加大对电力设施的投资力度。
投资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可以用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同时,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效率。
6.推进智能电力系统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智能电力系统建设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 雨. 1 省部产学研 合作展五年 创新成果 [ ]南 方 日报, 0 0 N. 21—
72. — 7
费 占总科 研经 费 比重 ”、 “ 与合作 科研 的人员 素质 ”和 参 “ 合作科研 成果 数 ”四个评价 因子 。其 中,前两个评 价 因 子 主要考 察高校 、科研 院所参 与省部 产学研 合作 的投 入程 度 。第三个 评价 因子主 要考察科 研人 员的素质 水平对 合作
高校 、科研 院所 自身发展规 律 的合 作模式 有助于 提高合 作 效益 。激励机 制主要 就过去 高校 、科研 院所 对应 用研 究的 重视不 够 ,对 搞应用研 究 的人员支 持不够 而言 的,希望通 过这个 指标体 系的设 置检查 高校 、科 研 院所 对省 部产学研
组 织的健全 程度 、合作运 行 的顺 畅程度 ,制度 的完善程度
几种 :变压 器绝缘故障 ;电压 、 电流互感器绝 缘故障 ;电力 电缆绝缘 故 障 。这 其 中引 发绝 缘故 障 的主要 因素 是设 备老 化 ,密 封不严 ,容 易受外 界异 物侵 蚀 ,使设 备丧 失绝 缘 能 力 ,其 中以高压 电流互感器 最为关键 。因为电压 电流互感器 属于 电气 设备的核心 部位 ,承受负荷最大 ,老化速度快 ,而 高压 电流互感器 的绝缘 为电容均压结构 ,高压引 出部件 ,特 别 是6 k 及 以上 的高压 套管均 采用绝 缘材 料为油浸 材料 和 0V 胶纸材 料 电容型 结构 ,密封效果不是很好 ,运行时进水 受潮 这 种事 故约 占事 故总数 的百分 之三十 。 ( ) 由于 电气 设备 2 进 行的是能量 的转换 和传递程序 ,发热 因素 。对 电气 设备的
Absr c : i p p ra ay e h an fco swh c fe td t er l bl yo o rs p l,n u o wa d me s r st ta tTh s a e n lz d t em i a t r ih afc e h ei it fp we u pya d p tfr r a u e o a i
亲密程 度 。 “ 技术创 新收入 ”包括 技术转 让和专 利 出售 的 所得,是开展省部产学研合作是否成功有效 的重要依据 。
[] 赵 晨 光 . 学 研 知 识 网 络 构 建于 评 价 研 究 [] 硕 士 学 位 论 5 产 D.
文。094. 2 0 :4
/
功能 。
( 接 第6 页)步实现 “ 上 2 手拉手 ”环 网配 电,为重要用户采
摘
要: 本文 分析 了影响供 电可 靠性 的主要 因素 ,给 出 了 高供 电可 靠性 的有 力措 施 ,并针对供 电企业 可靠性 管理评估 提
进 行 了论 述 ,提 出了做好 可靠性 管理 工作 的具体解 决方案 。 关 键词 : 电力 系统 ;供 电可靠性
D : 1 . 9 9 Ji n1 71 5 62 1 . 80 0 OI 5 6 / .s.6 —6 9 .0 1 . 5 o s 1
首先 ,建立完备 的供电可组,编制科学 的供 电可靠性管理制 度,严格 实行供 电可靠性 的 目标管理 。每个 季度对运行数据 做可靠性 分析 ,并撰 写报 告 ,以指导下季度 的工作 :合 理安排停 电开
关 ,做 好 预 停 电 计 划 ,尽 量 采 取 综 合 停 电模 式 , 以 最 大 限度 减 少 非 故 障 停 电 次 数 。针 对 配 电 线 路 中容 易发 热 的 部 位 进 行
以及基地建设 的数 量和 质量 。 省部产 学研合 作评价 机制 的建立与完 善是 一个不 断发 展 的过程 ,合作评 价机制 能否有 效地进行 评价涉及 多方面 的因素 。为使我 国的省部 产学研合 作沿着 健康 的道路深化
合作的重视和决心 。
45 合作科研 .. 2
合 作 科 研 部 分 设 计 了 “ 向课 题 数 ” 、 “ 向 课 题 经 横 横
发展 ,需要 政府 、企业 、高校和科研 院所 共 同努 力从省部
产学 研合作 相关规 章制度 的制订 与执行做起 ,不 断完善省 部产 学研合 作评价机 制 ,使省部产 学研合 作评价机 制真正 起到 促进合 作各方利 益共享 ,风 险分担 、以诚相待 ,最终 实现提升我 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的 目标 。
绩 效的影 响程度 ;第 四个 评价 因子考 察高校 、科研 院所对
省部产学研重视程度及投 入产 出的关系。
455 ..合作 绩 效 合 作 绩 效 包 含 两 个 评 价 因 子 “ 果 转 让 率 ” 和 “ 术 成 技
[]陈 2
劲. 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 [] 北京 : M. 中
方法 比起来 ,针对性 更强 ,而且更 加快捷 。发 电机 组、变
压器 、输 电线 路 ,各 处的状态 数据 除与总控 室的数据 终端 相连 ,还有各 自独立 数据服 务器 ,能快速针对 各 自不同 的 故障形 态进行 针对性地 诊断 ,形成及 整合有独 立 的完 备 的 诊断体系 。 ( )快捷性 :信息化之 后的 电气设备诊 断一般 只需监 3 控 终端数 据就行 ,能最 大 限度 发挥人 的潜力 ,形成人工 智
配 电网的优化 ,调整 陈旧的配 电模式 ,改善配 电网结构 ,逐
( 转 第6 页) 下 1
收稿 日期:2 1 — 4 1 修 回 日期:2 1 - 5 1 010— 9 0 10-4
作者简介:陈劲达 ( 9 3 18 一), 助理 工程 师。
6 2
研 院所长 期处于象 牙塔 中,进行 的科学研 究 多是为 了学术
设备诊断走 向人工智能化 。 ( )针对性 : 电气 设备诊断 的信 息化 ,与传统 的诊 断 2
取 “ 电源 ”或 “ 电源 ”配 电模式 ,保 持线路配 电半径 双 三
适中 。合 理 的网架结 构能有效对 停 电线路进 行转供 电 。最 后 ,采用 配 电 自动化 管理系统 。配 电系统 中采 取计算 机监
破 坏性 极 大 ,热故 障在 电气 设备 故障 诊断 中起 到关 键性 作
用 。 ( )设 备 机 械 故 障 主 要 有 电气 设 备 的 振 动 、 磨 损 、 疲 3
劳等,特 别是电机的故障 。 2 采 取措 施 为 了提 高供 电可靠性 ,应该从三 个方面着手进 行处理 。
l 影响因素
影 响供 电可靠性 的常见因素主要为 以下三 个:用户密 度和分 布,非故障停 电以及线路故障率和 故障修复时 间。 用户密度 为每单位长度所 接用户 的数量 。 由于我 国地域发
展 不平 衡,导致各地 的用户负荷不 同,因此各回线路上 的
用户密度 通常各不相 同。为 了估计接线方 式对 供 电可靠性 的影 响,可 以采取平 均密度 。对于 同一接 线方式 ,按照现 行供 电可靠性指标 ,用户分布情况 为不同 ,需要采取不 同 的配 电质量服务指标 。根据用户分布模 式分析 ,大部分 用 户 分布在线路前端 ,则线路 的中、后 段故障可通过 分段 断
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0 9() 2 1 2 0 1 :2 . []毕世宏 , 3 王 健. 发地区产 学研 战略联盟 建设 的现状及对 策 先
创新 收入 ”。科研 成果研 究 出来 ,如果 不能转化 为商 品, 不 能产 业化 ,其价值 就会大 打折 扣 ,因此 ,用 “ 成果转 让
善 配 电 网 网 架 。其 次 ,根 据 经 济 优 质 、安 全 可 靠 等 原 则考 虑
缘损坏 是指 高空落物和树木等 与线路 的安全距 离不足而造
成 的故 障,与线路 的沿途地 理环 境有密切关系 ,绝缘损坏
率通常 与线 路长度成正 比。 自然 劣化 引起 的故 障与线路材
料 、设 备有 关 ,对于 同一类 材料和设备 , 自然 老化率与线 路长度 为正比 。雷害所造成 的故障与避雷器 的安装有关 , 雷害故 障率通常与避雷器 自身故障率成正 比,而与避雷器
的安装情况成 反 比。 电气设备长 期处于高 电压和 强 电场作用 下 ,电气绝缘 是一项重大 问题 ,这也是 电气设备 故障诊断 的 重 中之重 ,因为一旦绝缘 问题 出现隐患 ,不仅 影响正常 的供
电用 电 ,更 易 引 发 重 大 事 故 。 ( )绝 缘 故 障 主 要 分 为 以下 1
配 电网都长 期在露天下运行 ,极 易发生线路故 障。线路故 障通常是 因为绝缘损坏 、 自然劣 化、雷害等 因素造 成 。绝
编号建档 并落实责任管理 ;建立 详细 的巡视记 录,按轻重缓 急 的原 则为查处的缺 陷安排检修 计划 ;做好 防雷措施 ,尽量 普及对 防爆 脱离型成氧化锌避 雷器的应用 ;经 常针对防雷装 置 引下 线和接地体 的锈蚀情 况进 行检查 ,检测 密封开关 、变 压器 、接地电阻、计量箱接 线柱 。缩小停 电范围 ,进一 步完
中 国西 部科 技 2 1 年0 月 ( 0 1 6 下旬 ) 1 卷 第1 期 总 第2 1 第 0 8 5 期
浅谈电力系统供 电可靠性
陈 劲 达
崔 泰琰
姚腾 飞
(. 1黑龙 江省 大庆 市 电业局 ,黑龙 江 大庆 1 5 5 ;2中国石 油天然 气股份 公 司管道 分公 司,河北 廊坊 0 5 0 ) 4 8 . 6 6 0 0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J. 高等教育版) 2 1 , 2 4 : 1 4 , 0 0 1 () 8 ~8 . [ 黄 泽霞 . 点大学 产学 研合 作绩 效评 价研 究 [] 硕士 学位 论 4 ] 重 D.
文, 0 7 2  ̄2 . 2 0 :7 8
率 ”来 考察 高校 、科 研 院所 的研 究成果 与经济社 会发展 的
路 器来隔离 ,因此前端线路可保证恢 复运行 。造成 非故障
停 电的 因素包括 3k 及 以上 的输变 电线路或变 电站检修 、 5V 改造、预试和配 电网改造检修 。当3 k 及 以上 的输变 电线 5V 路 架设跨越 时,要求配 电网配合停 电 。变 电所发 生主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