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六章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第六章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第六章参考答案

一、

I/O接口的作用是使微机处理器与外设之间能够有条不紊地协调工作,打到信息交换的目的。I/O接口的功能有:数据缓冲、设备选择、信号转换、接收、解释并执行CPU命令、中断管理、可编程等功能。

二、

I/O端口是接口信息流传送的地址通道。

一般接口电路中有数据端口、命令端口、状态端口等。

三、CPU对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80X86对I/O端口的编址方式属

于哪一种?

CPU对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

统一编址的微机系统中,存储器、I/O接口和CPU通常挂接在同一总线上,CPU对I/O端口

的访问非常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端口数据的处理速度;但是减少了有效的存储空间。

独立编址的微机系统中,I/O地址空间和存储器地址空间可以重叠,CPU需要通过不同的命

令来区分端口的存储器。

80X86采用独立编址方式。

四、某微机系统有8个I/O接口芯片,每个接口芯片占用8个端口地址。若起始地址为9000H,8个接口芯片的地址连续分布,用74LS138作译码器,请画出端口译码电路图,并说明每个

芯片的端口地址范围。

74LS138

分析下表所列的地址分配情况,可知系统地址信号的译码情况为(图略):

●字选:A2~A0直接与接口芯片上的地址信号线连接以寻址每个接口芯片内部的8个端口;

●片选:

?A5~A3接3-8译码器输入端,译码器输出端分别作为8个接口芯片的片选信号;

五、

由于CPU与外设之间的速度不匹配,所以输入需要缓冲,输出需要锁存。

输入缓冲器就是输入时在外设和CPU之间接一数据缓冲器,当读该缓冲器的控制信号有效时,才将缓冲器的三态门打开,使外设的数据进入系统的数据总线,而其他时间,三态门处于高阻状态,不影响总线上的其他操作。

输出锁存就是在CPU和外设之间接一锁存器,使得有输出指令并且选中该I/O端口时,才使总线上的数据进入锁存器,此后不管总线上的数据如何变化,只要没有再次使锁存器的信号有效,锁存器的输出端就一直保持原来的锁存信息。

六、

CPU与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有:

1.直接程序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又可以分为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编程简单,缺点是CPU的利用率不高;无条件控方式用在简单外设的输入/输出中;查询方式用在需要CPU与外设异步的场合中。

2.中断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CPU的利用率高,缺点是编程比较复杂且需要比较复杂的接口电路;主要用在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3.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这种方式的优点只需要CPU的少量干预,缺点是需要更复杂的电路来控制;用在处理内存与外设有大量数据交换的场合。

七、

便于CPU随机处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I/O方式是:中断控制方式。

数据传送最快的是:直接存储器控制方式。

八、假设一台打印机的数据输出I/O口地址为378H,状态口地址为379H,状态字节的D0位为状态位(D0=0,表示打印数据缓冲区空,CPU可以向它输出新数据;D0=1,表示数据区满)。试编写一段程序,用查询方式从内存中以BUF为首址的单元处开始,将连续1KB的数据传送给打印机,每次送1字节。

答:参考程序如下:可参考P299

LEA BX,BUF; BX指向第1个待打印的数据

MOV CX,1024; 一共要送1K个字节数据

AGAIN: MOV DX,379H

IN AL,DX; 读打印机状态端口

TEST AL,01H

JNZ AGAIN; 若D0位不为0,则继续查询等待

MOV AL,[BX]

MOV DX,378H

OUT DX,AL; 将BX所指的数据发送到打印机

INC BX; BX指向下一个待打印的字节

LOOP AGAIN; CX不为0,继续送下一个字节

九、

DA TA1 SEGMENT AT 4000H

BUF1 DW 1024 DUP(?)

DA TA1 ENDS

DA TA2 SEGMENT AT 5000H

BUF2 DB 2048 DUP(?);

DA TA2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A:DATA1 ES:DATA2

MAIN: MOV AX,DA TA1

MOV DS,AX

MOV AX,DA TA2

MOV ES,AX

LEA SI,BUF1

LEA DI,BUF2

CLD

MOV CX,1024

MOV DX,OUTPUT

AGAIN: LODSW;端口可以十六位操作的可以使用OUT DX,AX代替下面5句命令MOV BL,AL

MOV AL,AH

OUT DX,AL

MOV AL,BL

OUT DX,AL

LOOP AGAIN

MOV CX,2048

MOV DX,INPUT

AGAIN2:IN AL,DX

STOSB

LOOP AGAIN2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MAIN

十、简述线性键盘和矩阵键盘的区别。如何消除键盘抖动?

线性键盘的每一个按键要占用I/O端口的一根口线,而矩阵键盘比线性键盘节约了更多的口线;若口线的数目为M×N,则矩阵键盘数为M+N,而线性键盘的按键数为M×N。

去抖方法:

硬件法

用单稳态电路消除机械抖动的影响

用傍路电容减小机械抖动的影响

软件法

中断方式时,在中服程序的开始关中断

查询方式时,用延时的方法获得键的稳定区

十四、

LED静态显示原理:当数码管显示时,相应的段(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或者截止,直到显示另一个字符为止。

LED动态显示原理:当要显示时,采用扫描法,轮流点亮各个LED数码管,即在某一时刻断选控制端口输出相应的字符显示码,使某一位数码管显示字符,在下一时刻断选控制端口输出另一个字符的显示码,使另一个数码管显示字符;由于扫描的速度很快和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就能同时看到各个数码管显示出的不同的字符。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

CPU 与外设的输入、输出接口

I/OI/OCPU 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直接程序控制方式

无条件程控传送方式

有条件程控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中断控制方式,我们第九章会讲一个例子。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方式基本I/O接口的应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8259A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中断技术和中断控制器8259A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8088微处理器最多能处理256种不同类型的中断。 2.8088系统的中断向量表位于从内存地址 00000H 开始,占1K字节存储单元。 3.8088CPU响应INTR中断时,将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和断点(或CS:IP)进堆栈保存。 4.8259A可管理8级优先级中断源,通过级联,最多可管理 64 级优先级中断源。 5.若8259A的IRR(中断请求寄存器)的内容为10H,说明IR4请求中断。 二、选择题 6.8088CPU的标志寄存器中IF=1时,表示允许CPU响应______中断。C A.内部中断 B.外部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不可屏蔽中断 7.CPU在响应中断时,保存断点是指______。D A.将用户设置的程序指令地址入栈保存 B.将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入栈保存 C.将程序状态字PSW入栈保存 D.将返回地址即程序计数器PC(CS:IP)的内容入栈保存 8.8088的中断向量表用于存放______。B A.中断类型号 B.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C.中断服务程序的返回地址 D.断点地址 三、判断题 9.8086的可屏蔽中断的优先级高于不可屏蔽中断。 [ ] × 10.通常8259A芯片中的IR0优先级最低,IR7的优先级最高。 [ ]× 11.在8088系统中,所谓中断向量就是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 ] √ 四、简答题 12.CPU响应INTR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答:(1)INTR信号为有效电平 (2)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3)CPU开中断(IF=1) (4)没有更高级的请求(RESET , HOLD ,NMI) 13.一般CPU响应中断时自动做哪些工作? 8088CPU呢? 答:一般CPU在响应中断时,关中断,保存断点,识别中断源,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入中断服务程序。 8080CPU在响应中断时,首先把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入栈保存,其余同一般CPU. 14.8088CPU在执行中断返回指令IRET时,执行什么操作? 答:(1)弹出断点送CS:IP (2)弹出PSW送标志寄存器 15.中断控制器8259A中下列寄存器的作用是什么? (1) IRR (中断请求寄存器) :保存中断源的中断请求

微机原理习题答案-第六章

习题6 1.什么是接口?接口的功能是什么? 答:位于主机与外设之间,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控制任务的逻辑电路称为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对输入/输出过程起缓冲和联络作用。接口的功能是有,数据缓冲功能,联络功能,寻址功能,预处理功能,中断管理功能。 2.计算机对I/O端口编址时通常采用哪两种方法?在8086系统中,用哪种方法 进行编址? 答:I/O端口和存储器统一编址;I/O端口单独编址。8086系统采用I/O端口单独编址方式。 3.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的信息有哪几类? 答: 数据信息,控制信息,与状态信息。 4.简述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的几种常用方式. 答: 程序控制方式: 特点是依靠程序的控制来实现主机和外设的数据传送,可分为无条件传送方式和查询方式. 中断控制方式: 每次输入和输出一个数据,CPU都要检查外设的状态。 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方式:cpu不参加数据传送,而是由DMA控制器来实现内存与外设,外设与外设之间的直接传递。 通道方式:可以实现对外围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外围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 外围处理机方式:由PPU独立于主机工作,减少了CPU控制外设的负担。 5.无条件传送方式适用哪些场合?查询方式原理怎样?主要用在什么场合?答:无条件传送适用于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CPU可以随时读取或接受状态。这些信号变化缓慢,当需要采集数据时,无需检查端口,就可以立即采集数据,直接用输入/输出指令完成。无条件传送方式主要用于控制CPU与低俗I/O接口之间的信息交换。

6.现有一输入设备,其数据端口的地址为FFE0H,并于端口FFE2H提供状态,当其D0位为1时表明输入数据准备好。请编写采用查询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程序段,要求从该设备读取100B并输入到1000H:2000H开始的内存中。 MOV DX, 0FFE2H L1:IN AL, DX 这是习题6的第6题的答案,TEST AL, 01H 这个程序写不出来,建议删这一问 JZ L1 MOV AX, 1000H MOV DS, AX MOV DX, 2000H MOV CX, 100 MOV DX, 0FFE0H L2: IN AL, DX MOV [DX], AL INC BX LOOPN L2 7.查询式传送方式有什么优缺点?中断方式为什么能弥补查询方式的缺点?答:查询传送方式CPU通过程序不断查询相应设备的状态,状态不符合要求,则CPU需要等待;只有当状态信号符合要求时,CPU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中断方式提高了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并行和处理器效率,中断可以实现同步操作,实时处理等功能。 1.8088/8086中断向量表的作用是什么? 答:中断向量表建立了不同的中断源与其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之间的联系,它是CPU在响应中断时可以依据中断类型码自动转向中断服务程序。 2.什么叫中断向量?它放在哪里?对于1CH的中断向量在哪里?如果1CH的 中断程序从5110H开始:2030H开始,则中断向量应该怎样存放? 答:中断向量即用来提供中断入口地址的一个指针。 3.8259中IRR, IMR, ISR三个寄存器的作用是什么?

微机原理第七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七章练习题及解 一:单项选择题 ●中断号16H 的中断向量表地址的首址为()。 A:58H B:60H C:62H D:64H ●从8086RAM地址0002CH开始存放四个字节中断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 B )。 A:0AH B:0BH C:0CH D:0DH ●8086可屏蔽中断INTR输入( B )时获得中断请求。 A:L电平B:H电平C:上升沿触发D:下降沿触发 ●8086非屏蔽中断NMI输入( C )时获得中断请求。 A:L电平B:H电平C:上升沿触发D:下降沿触发 ●8086CPU中断优先级顺序为( D )。 A:NMI中断、INTR中断、软中断B:NMI中断、软中断、INTR中断 C:软中断、INTR中断、NMI中断D:软中断、NMI中断、INTR中断 ●808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 D )。 A:IF = 0、TF = 0 B:IF = 1、TF = 1 C:IF = 0、与TF无关D:IF = 1、与TF无关 ●响应NMI请求的必要条件是( C )。 A:IF=1 B:IF=0 C:一条指令结束D:无INTR请求 ●CPU响应中断请求的时刻是在( B )。 A:执行完正在执行的程序以后B: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指令以后 C: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机器周期以后D:执行完本时钟周期以后 ●8086CPU响应两个硬中断INTR和NMI时,相同的必要条件是( C )。 A:允许中断B:当前I/O操作执行结束 C:总线空闲D:当前访问内存操作结束 ●在PC/XT中,NMI中断的中断矢量在中断矢量表中的位置( C )。 A:是由程序指定的B:由DOS自动分配的 C:定在08H开始的4个字节中D:在中断矢量表的表首 ●IBM PC/XT机开机后,中断向量表将存放在( D )。 A:ROM地址高端B:ROM 地址低端 C:RAM地址高端D:RAM地址低端

微机原理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 1.CPU与外部设备通信为什么要使用接口? 答: CPU要与外部设备直接通信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速度问题,CPU的运行速度要比外设的处理速度高得多,通常仅使用简单的一条输入/输出指令是无法完成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其次,外设的数据和控制线也不可能与CPU直接相连,如一台打印机不能将其数据线与CPU的管脚相连,键盘或者其他外设也是如此,同时外设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也不可能直接与CPU 连接。所以,要完成CPU与外部各通信设备的信息交换,就需要接口电路以解决以上问题。 2. I/O接口有什么用途? 答: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a完成地址译码或设备选择,使CPU能与某一指定的外部设备通信。 b状态信息的应答,以协调数据传输之前的准备工作。 c进行中断管理,提供中断信号。 d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如正负逻辑转换、串行与并行数据转换。 e进行电平转换,如TTL电平与MOS电平间的转换。 f协调速度,如采用锁存、缓冲、驱动等。 h时序控制,提供实时时钟信号。 3.I/O端口有哪两种寻址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答: I/O端口的寻址方式有存储器映像I/O和I/O映像I/O两种寻址方式。存储器映像I/O 方式是将系统中存储单元和I/O端口的地址统一编址,这样一个I/O端口

地址就是一个存储单元地址,在硬件上没有区别,对I/O端口的访问与存储器的访问相同。其缺点是占用了储存器的地址空间,同时由于存储器地址和I/O 端口在指令形式上没有区别,增加了程序设计的难度。其优点是不需要专门为I/O端口设计电路,可与存储器地址访问硬件混合设计。另一个优点是,由于I/O端口和存储器地址是相同的形式,就可以直接使用与存储器相同的指令,这将会丰富对I/O端口的操作指令。 与存储器映像I/O相反,I/O映像I/O就必须为I/O端口设计专门的硬件电路,其端口地址也是独立于存储器,也有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等其优缺点与存储器映像I/O正好相反。 4.在8086微机系统中有个外设,使用存储器映像的I/O寻址方式该外设地址为01000H。试画出其译码器的连接电路,使其译码器输出满足上述地址要求,译码器使用74LS138芯片。 答: 见图6-1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七章输入输出接口

第七章: 输入, 输出接口 §7.1 输入, 输出(I/O)接口 一: I/O接口的作用 1: 高速CPU与低速外设数据传送的同步及配合 2: 并行数据传送与串行数据传送之间的转换 二: I/O接口中的信息流 1: 数据信息 A: 方向CPU ←→I/O接口←→外设双向 B: 类型1): 数据量二进制形式的数据 例: CPU ←→磁盘 CPU ←→键盘 CPU ←→显示器 2): 开关量两种状态的物理量 例: 开关的通断, 水位的高低 3): 模拟量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例: 交流电, 温度, 气压 2: 状态信息 A: 方向CPU ←―I/O接口←―外设单向 B: 方式 1): 对输入接口, CPU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 READY 准备好吗. 2): 对输出接口, 外设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 BUSY 外设忙吗. 3: 控制信息 A: 方向CPU ―→I/O接口―→处设单向 B: 方式 1): CPU要求外设开始工作, 即启动外设 2): CPU要求外设终止工作, 即停止外设 注: 数据信息是CPU与外设经I/O接口传送的有用信息, 状态, 控制信息是CPU经I/O接与外设传送的配合信息, 为了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 加入握手信息(状态, 控制) 是必要的 三: I/O接口芯片的特点 I/O接口芯片是构成I/O接口电路的关键 1: 类型A: 并行接口芯片与串行接口芯片 B: 通用接口芯片与专用接口芯片 C: 不可编程接口芯片与可编程接口芯片

2: 可编程接口芯片对信息的处理 A: 可编程接口芯片有多个不同应用的寄存器 B: 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写入的控制字 C: 数据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与外设交换的有用信息 状态, 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CPU 与外设间的配合信息 3: 可编程接口芯片寄存器的使用 A: 访问外设即访问对应的芯片寄存器 B: 不同的寄存器有不同的端口地址,即用地址访问,而非用名访问 C: 编程中使用 IN, OUT 指令访问寄存器 4: 接口与端口 A: 接口 — 接口芯片或完成一个外设的操作所用的接口电路 B: 端口 — 一个接口中不同信息流传送所需的地址通道 注: 一个接口中有多个端口 §7.2 CPU 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一: 程序控制方式 ? 无条件程控方式 — 无需状态,控制信息配合,仅有数据信息传送 ? 有条件程控方式 — 需状态, 控制信息配合, 三种信息均要传送 1: 无条件程控方式 A: 应用条件 1): 外设输入的物理量变化缓慢, 即无跳变信号输入 2): CPU 输出的数据外设可直接使用 B: 接口特点 1): CPU 的DB ―→ I/O 接口(输出锁存器) ―→ 外设 2): CPU 的DB ←― I/O 接口(输入缓冲器) ←― 外设 C: 例7.1 用DB 中的 D0, D1, D2 获得 A, B, C 三路波形 硬件: 电路: 数据输入 波形输出 A7 A0 口地址 = 8CH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和8088的引脚信号中, D 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CLK B.INTR C.NMI D.ALE 2. 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 B A . 4LOOP: B. DELAYIS: C. MAIN A/B: D. GAMA$1: 3. 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V B≈V DD。 A. E(ENABLE)=1, A=1 B. 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 E(ENABLE)=0, A=0 4. 设(SS)=2000H,(SP)=0100H,(AX)=2107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D 。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 A 。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D.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ADD AX,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 ,(BX)= 。 A. 5050,99 B. 2500,100 C. 5050,101 D. 2550,102 8. 假设V1和V2是用DW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A 。 A.MOV V1, 20H B.MOV V1, V2 C.MOV AL, V1 D.MOV 2000H, V2 9. –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A 。 A. 1100 1111 B. 1110 1101 C. 00010001 D. 1110 1100

单片机与微机原理 第六章

单片机与微机原理第六章 2. 80C51单片机有哪几种寻址方式?这几种寻址方式是如何寻址的? 7种 立即寻址:在这种寻址方式中,由指令直接给出参与操作的数据。 直接寻址:在这种寻址方式中,操作数项给出的是参加运算的操作数的地址。寄存器寻址:由指令指出某一寄存器的内容做为操作数。 寄存器间接寻址:在这种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所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的不是操作数本身,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变址寻址:这种寻址方式以DPTR或PC为基址寄存器,累加器A为变址寄存器。变址寻址时,把两者的内容相加,所得到的结果作为操作数的地址,这种方式常用于查表操作。 相对寻址:通常用于相对转移指令中。 位寻址:是指对片内RAM的位寻址区和某些可位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任一二进制位进行位操作时的寻址方式。 3.要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和片外数据寄存器,应采用哪些寻址方式? 特殊功能寄存器: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和位寻址 片外数据寄存器:间接寻址 5.外部数据传送指令有哪几条?试比较下面每一组中两条指令的区别。 MOVX A, @DPTR ;((DPTR))→A MOVX @DPTR, A ;(A)→(DPTR) MOVX A, @Ri ;((Ri))→A MOVX @Ri, A ;(A)→(Ri) (1)MOVX A, @R0;MOVX A, @DPTR 前者只占用P0口,输出8位地址;后者占用P0、P2口,输出DPTR中的16位地址。 (2)MOVX @R0, A;MOVX @DPTR, A 写外部存储器指令,寻址范围不同。 (3)MOVX A, @R0;MOVX @R0, A 前者是读外部指令,后者是写外部指令。 6.在80C51系列单片机的片内RAM中,已知(30H)=38H,(38H)=40H,(40H)=48H,(48H)=90H,请分析下段程序中各指令的作用,并翻译成相应的机器码,说明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按顺序执行每条指令后的结果。 MOV A,40H ;A=48H;直接寻址;E540

微机原理第7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_______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A.无条件传送 B.查询传送 C.中断传送 D.以上均可 答案:C 2.在8086的中断中,只有______需要硬件提供中断类型码。 A.外部中断 B.可屏蔽中断 C.不可屏蔽中断 D.内部中断 答案:B 3.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从数据总线上获取______。 A.中断向量的偏移地址 B.中断向量 C.中断向量的段地址 D.中断类型码 答案:D 4.执行INTn指令或响应中断时,CPU保护现场的次序是______。 A.FLAGS寄存器(FR)先入栈,其次是CS,最后是IP B.CS在先,其次是IP,最后FR入栈 C.FR在先,其后一次是IP,CS D.IP在先,其次是CS,最后FR 答案:A 5.在PC/XT中,NMI中断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_______。 A.是由程序指定的 B.是由DOS自动分配的 C.固定在0008H开始的4个字节中 D.固定在中断向量表的表首 答案:C 6.中断调用时,功能调用号码应该_______。 A.写在中断指令中 B.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H C.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X D.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DL 答案:B 7.若8259A的ICW2设置为28H,从IR3引入的中断请求的中断类型码是_____。 A.28H B.2BH C.2CH D.2DH 答案:B 8.8259A有3中EOI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 A.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1 B.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0 C.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MR=1 D.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MR=0 答案:B 9.8259A特殊全嵌套方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A.屏蔽所有中断 B.设置最低优先级 C.开发低级中断 D.响应同级中断 答案:D 10.8259A编程时,中断屏蔽可通过______设置。 A.ICW1 B.OCW1 C.OCW2 D.OCW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楼顺天第二版)第六章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楼顺天第二版)第六章习题解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楼顺天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6章总线及其形成 6.1答:内存储器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随机存储器或RAM)和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允许随机的按任意指定地址向内存单元存入或从该单元取出信息,对任一地址的存取时间都是相同的。由于信息是通过电信号写入存储器的,所以断电时RAM中的信息就会消失。计算机工作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等都存储在RAM中,如果对程序或数据进行了修改之后,应该将它存储到外存储器中,否则关机后信息将丢失。通常所说的内存大小就是指RAM 的大小,一般以KB或MB为单位。 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是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意写入信息的存储器。ROM中的内容是由厂家制造时用特殊方法写入的,或者要利用特殊的写入器才能写入。当计算机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当计算机重新被加电后,其中的信息保持原来的不变,仍可被读出。ROM适宜存放计算机启动的引导程序、启动后的检测程序、系统最基本的输入输出程序、时钟控制程序以及计算

机的系统配置和磁盘参数等重要信息。 6.2 答: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存储容量、读写速度、非易失性、可靠性等。 6.3答:在选择存储器芯片时应注意是否与微处理器的总线周期时序匹配。作为一种保守的估计,在存储器芯片的手册中可以查得最小读出周(R)(Read Cycle Time)和最小写周期期t cyc t (W)(Write Cycle Time)。如果根据计算,微cyc 处理器对存储器的读写周期都比存储器芯片手册中的最小读写周期大,那么我们认为该存储器芯片是符合要求的,否则要另选速度更高的存储器芯片。 8086CPU对存储器的读写周期需要4个时钟周期(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因此,作为一种保守的工程估计,存储器芯片的最小读出时间应满足如下表达式: t cyc(R)<4T -t da-t D-T 其中:T为8086微处理器的时钟周期;t da 为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延时时间;t D为各种因素引起的总线附加延时。这里的t D应该认为是总线长度、附加逻辑电路、总线驱动器等引起的延时时间总和。 同理,存储器芯片的最小写入时间应满足如下表达式: t cyc(W)<4T-t da―t D―T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七章习题解答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1. 8086系统采用向量式中断,试简述 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 表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中断类型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即系统中每个中断源都应该对应一个唯一的类型 码。8086系统中的中断类型码以 8位无符号数(00H ?0FFH )表示,一共可以区分 256个 不同的中断源。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ISR )的入口地址,也就是 ISR 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 位置。8086系统中的中断向量由两个字(4个字节)组成,低位字表示入口的偏移地址,高 位字表示入口的段基址。显然,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则 8086系统中共应有 256个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存放地。 8086系统将最低的 1KB (00000H ?003FFH ) RAM 空间用于存放这256个中断向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中断类型码 n 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断向量表中找到该中断源所对 应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向量存放的起始地址 m = nX 4,从中断向量表的 m 地址单元开始 连续取出的四个字节就是 n 号中断的ISR 入口地址。8086CPU 正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中断索 引的。 系统将广义中断分为异常和狭义中断两大类。 (5)对。 4. 8086系统的RAM 存储单元中,从 0000H:002CH 开始依次存放 23H 、0FFH 、00H 和 0F0H 4个字节的 中断向量,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是多少?而中断类型码为 14H 的中断 向量应存放在哪些存储单元中? 答:中断向量0F000:0FF23存放在0002CH 双字单元中,说明其对应的中断类型码 N = 2CH - 4= 0BH 。 14H 号中断向量的起始存放地址为 4X 14H = 00050H ,即该中断向量的偏移量部分存放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1) (2) (3) (4) (5) 答: (1) 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 ROM 地址最高端。 PC 系统中的主机总是通过中断方式获得从键盘输入的信息。 80486系统和8086系统一样,将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种。 IBM PC/XT 中,RAM 奇偶校验错误会引起类型码为 2的NMI 中断。 可以算对。不过这个题说法本身就不太明确,应该是: 源同时 提出中断请求时, (2) 错。应该是: (3) 对。 (4) 错。应该是: 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 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 RAM “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中断 地址最低端。” “8086系统将中断分为内(软)中断和外(硬)中断两大类,而8048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 8259A练习题及答案

中断技术和中断控制器8259A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8088微处理器最多能处理256种不同类型的中断。 2.8088系统的中断向量表位于从内存地址 00000H 开始,占1K字节存储单元。 3.8088CPU响应INTR中断时,将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和断点(或CS:IP)进堆栈保存。 4.8259A可管理8级优先级中断源,通过级联,最多可管理 64 级优先级中断源。 5.若8259A的IRR(中断请求寄存器)的内容为10H,说明IR4请求中断。 二、选择题 6.8088CPU的标志寄存器中IF=1时,表示允许CPU响应______中断。C A.内部中断 B.外部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不可屏蔽中断 7.CPU在响应中断时,保存断点是指______。D A.将用户设置的程序指令地址入栈保存 B.将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入栈保存 C.将程序状态字PSW入栈保存 D.将返回地址即程序计数器PC(CS:IP)的内容入栈保存 8.8088的中断向量表用于存放______。B A.中断类型号 B.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C.中断服务程序的返回地址 D.断点地址 三、判断题 9.8086的可屏蔽中断的优先级高于不可屏蔽中断。 [ ] × 10.通常8259A芯片中的IR0优先级最低,IR7的优先级最高。 [ ]× 11.在8088系统中,所谓中断向量就是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 ] √ 四、简答题 12.CPU响应INTR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答:(1)INTR信号为有效电平 (2)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3)CPU开中断(IF=1) (4)没有更高级的请求(RESET , HOLD ,NMI) 13.一般CPU响应中断时自动做哪些工作? 8088CPU呢? 答:一般CPU在响应中断时,关中断,保存断点,识别中断源,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入中断服务程序。 8080CPU在响应中断时,首先把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入栈保存,其余同一般CPU. 14.8088CPU在执行中断返回指令IRET时,执行什么操作? 答:(1)弹出断点送CS:IP (2)弹出PSW送标志寄存器 15.中断控制器8259A中下列寄存器的作用是什么? (1) IRR (中断请求寄存器) :保存中断源的中断请求 (2) IMR (中断屏蔽寄存器) :屏蔽/允许中断源请求中断,由程序写入,1为屏蔽,0为允许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8259A练习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8259A练习题及答案

中断技术和中断控制器8259A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8088微处理器最多能处理256种不同类型的中断。 2.8088系统的中断向量表位于从内存地址 00000H 开始,占1K字节存储单元。 3.8088CPU响应INTR中断时,将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和断点(或CS:IP)进堆栈保存。 4.8259A可管理8级优先级中断源,通过级联,最多可管理 64 级优先级中断源。 5.若8259A的IRR(中断请求寄存器)的内容为10H,说明IR4请求中断。 二、选择题 6.8088CPU的标志寄存器中IF=1时,表示允许CPU响应______中断。C A.内部中断 B.外部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不可屏蔽中断 7.CPU在响应中断时,保存断点是指______。D A.将用户设置的程序指令地址入栈保存 B.将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入栈保存 C.将程序状态字PSW入栈保存 D.将返回地址即程序计数器PC(CS:IP)的内容入栈保存 8.8088的中断向量表用于存放______。B A.中断类型号 B.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C.中断服务程序的返回地址 D.断点地址 三、判断题 9.8086的可屏蔽中断的优先级高于不可屏蔽中断。 [ ] × 10.通常8259A芯片中的IR0优先级最低,IR7的优先级最高。 [ ]× 11.在8088系统中,所谓中断向量就是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 ] √ 四、简答题 12.CPU响应INTR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答:(1)INTR信号为有效电平 (2)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3)CPU开中断(IF=1) (4)没有更高级的请求(RESET , HOLD ,NMI) 13.一般CPU响应中断时自动做哪些工作? 8088CPU呢? 答:一般CPU在响应中断时,关中断,保存断点,识别中断源,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入中断服务程序。 8080CPU在响应中断时,首先把PSW(或标志寄存器内容)入栈保存,其余同一般CPU. 14.8088CPU在执行中断返回指令IRET时,执行什么操作? 答:(1)弹出断点送CS:IP 第 - 8 - 页共 12 页

微机原理及应用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CH04 存储系统 习题与思考题 1.存储器的哪一部分用来存储程序指令及像常数和查找表一类的固定不变的信息?哪一部分用来存储经常改变的数据? 解答: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 2.术语“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什么意思?PROM和EPRO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解答:“非易失性存储器”是指当停电后信息会丢失;PROM--可编程序的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EPROM--可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Erasible Programmable ROM)。 3.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 解答: 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 MOS存储器(静态、动态) 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EPROM 只读存储器(ROM)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 快擦型存储器 存储器磁盘(软盘、硬盘、盘组)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磁带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 缓冲存储器 4.现代计算机中的存储器系统采用了哪三级分级结构,主要用于解决存储器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解答: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级存储器结构,即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由这三者构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系统。从整体看,其速度接近高速缓存的速度,其容量接近辅存的容量,而位成本则接近廉价慢速的辅存平均价格。三级结构主要用于解决速度、容量和成本的问题。 5.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的优缺点,并说明有何种方法可解决掉电时动态RAM中信息的保护。 解答:静态RAM----存储一位信息的单元电路可以用双极型器件构成,也可用MOS器件构成。双极型器件构成的电路存取速度快,但工艺复杂,集成度低,功耗大,一般较少使用这种电路,而采用MOS器件构成的电路。静态RAM的单元电路通常是由6个MOS 管子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可以用来存储信息“0”或者“1”,只要不掉电,“0” 或“1”状态能一直保持,除非重新通过写操作写入新的数据。同样对存储器单元信息的读出过程也是非破坏性的,读出操作后,所保存的信息不变。使用静态RAM的优点是访问速度快,访问周期达20~40ns。静态RAM工作稳定,不需要进行刷新,外部电

第六章微机原理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存储单元是指______C____。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_D___。 A、RAM存贮器 B、ROM存贮器 C、主存贮器 D、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3.主存贮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____A_____。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贮器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既扩大主存贮器容量,又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4.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______C____。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 5.采用虚拟存贮器的主要目的是___B___。 A、提高主存贮器的存取速度 B、扩大主存贮器的存贮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 C、提高外存贮器的存取速度 D、扩大外存贮器的存贮空间 6.静态存储单元是一个双稳态触发器,每个触发器储存一个_____A_____进制位。 A、二 B、八 C、十六 D、十 7.____C______读写选择线分开,并且要另加刷新电路。这样,存储器和外加电路的连接 增加了,外加电路本身也增加了。 A、4管动态RAM B、单管动态RAM C、3管动态RAM D、静态RAM 8.段是用户定义的虚拟地址空间的一部分。段的长度是______A____。 A、可变的 B、不可变,长为4k C、不可变,长为4M D、不可变,长为4G 9.每个段由3个参数进行定义,其中不是段的参数的是____B______。 A、段基地址 B、线性地址 C、段界限 D、段属性 10.通过在线性地址空间的页与物理地址空间的页之间建立的映射,分页管理实现 ___C_______的转换。 A、物理地址到线性地址 B、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 C、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 D、线性地址到逻辑地址 二、判断题 1.外存储器直接参与计算机的运算,它存放CPU当前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F) 2.对存储器的读或写称为访问。对ROM和RAM的访问都可以按地址直接进行,而和访 问顺序的先后无关,即访问是随机的。(T )

微机原理第六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开关量数字量脉冲量模拟量 2.控制信息状态信息数据信息 3.统一编址单独编址 4.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中断控制传送方式DMA传送方式 5.16 65536 32768 二.选择题 1.C 2.B 3.C 4.C 5.D 三.应用简答题 1.接口电路的主要作用有: 接收外设的数据传送给CPU或把CPU的数据送给外设 接收CPU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外设的工作方式 接收外设的状态信息,,传送给CPU 2.见附不同体系结构中端口设定不同。 3. MOV DX, 201H L1: IN AL,DX TEST AL,04H JZ L1 MOV DX, 200H OUT DX,AL 4.CPU进行中断响应前,将程序的当前状态保存起来(包括CS,IP和主要的数据寄存 存器内容),保存方式为将它们压入堆栈,中断结束时再弹出堆栈,这两个过程成为保护断点、保护现场和恢复断点、恢复现场。意义在于可以在中断结束时恢复原来指令,继续执行工作。 5. DMA传送方式是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它是在内存和外设之间开辟一条直接数据传 送的通道,并把传送过程交给DMA控制器来管理。特点是CPU本身仅仅接收DMA 控制器的控制请求并发送DMA允许信号,不参与实际的数据传送。 附:000-00F 8237 DMA controller: 000 Channel 0 address register 001 Channel 0 word count 002 Channel 1 address register 003 Channel 1 word count 004 Channel 2 address register 005 Channel 2 word count 006 Channel 3 address register 007 Channel 3 word count 008 Status/command register 009 Request register 00A Mask register 00B Mode register 00C Clear MSB/LSB flip flop 00D Master clear temp register

微机原理第七章练习题及解

一: 单项选择题 中断号16H的中断向量表地址的首址为()。 A:58HB:60HC:62HD:64H 从8086RAM地址0002CH开始存放四个字节中断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B )。 A:0AHB:0BHC:0CHD:0DH8086非屏蔽中断NMI输入(C )时获得中断请求。 A: L电平B: H电平C: 上升沿触发D: 下降沿触发8086CPU中断优先级顺序为(D )。 A: NMIxx、INTRxx、软xxB: NMIxx、软xx、INTRxxC: 软xx、INTRxx、NMIxxD: 软中断、NMI中断、INTR中断808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 (D )。 A: IF =

0、TF = 0B: IF = 1、TF = 1 C: IF = 0、与TF无关D: IF = 1、与TF无关 响应NMI请求的必要条件是(C )。A: IF=1B: IF=0 C: 一条指令结束D: 无INTR请求 CPU响应中断请求的时刻是在(B )。A: 执行完正在执行的程序以后B: 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指令以后C: 执行完正在执行的机器周期以后D: 执行完本时钟周期以后

8086CPU响应两个硬中断INTR和NMI时,相同的必要条件是(C )。A: 允许xxB: 当前I/O操作执行结束 C: 总线空闲D: 当前访问内存操作结束 在PC/XT中,NMI中断的中断矢量在中断矢量表中的位置(C )。A: 是由程序指定的B: 由DOS自动分配的 C: 定在08H开始的4个字节xxD: 在xx矢量表的表首 IBM PC/XT机开机后,中断向量表将存放在(D )。 A: ROM地址高端B: ROM 地址低端 C: RAM地址高端D: RAM地址低端

微机原理习题集第六章总线习题

第六章 简答题 1、按照总线所处的物理位置分,总线可分成哪几类? 2、总线规范一般包括哪些?分别做简要说明。 3、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分别做简要说明。 4、说明下列名称或概念的含义: (微机)内部总线,外部总线,设备总线,处理器总线,存储器总线,局部总线,I/O扩展总线,串行总线,并行总线 5、回答下面与ISA总线有关的问题: ① AEN为高电平表示什么? ②系统对ISA总线上I/O端口地址译码的范围有何规定? ③一个典型的存储器读/写周期由几个时钟周期所组成? ④一个典型的I/O读/写周期由几个时钟周期所组成? ⑤ ISA总线时钟信号CLK的最高频率为多少? ⑥ISA总线上没有IRQ1和IRQ0,它们在主板上分别被用于键盘和软时钟。这句话对吗? ⑦对于16位ISA总线,地址线的第17线到第19线有两套,一套是锁存的,另一套没有被锁存。这句话对吗? ⑧为什么把ISA总线归类于I/O扩展总线? ⑨ 8位ISA总线和16位ISA总线(插槽和板卡)分别有多少个引脚? 6、简述AGP总线与PCI总线的关系。 7、RS-232C总线的逻辑电平是如何定义的?它与TTL电平之间如何转换? 答案 1、答:按照总线所处的物理位置分,总线可以分成四种:①片内总线;②模板内部总线;③板间总线;④模板与设备之间、计算机与设备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总线。 2、答:总线规范一般包括 4个方面: ① 逻辑规范——引脚的定义、信号的描述等; ② 时序规范——信号的时序、相互之间的配合等; ③ 电气规范——信号的电平,如TTL电平、CMOS电平等; ④ 机械规范——模板的尺寸、插槽、插头的结构、总线引脚的宽度以及间距等。对于外部总线,机械规范是指总线连接器的结构、尺寸等。对于串行总线,总线规范还 包括 通信协议。

微机原理第七章题库资料

微机原理第七章题库

第七章 注意的问题:本章中控制信号后面的#表示此信号低电平有效。 一、选择 1、 8086/8088CPU对I/O端口使用()编址方法。 A、独立 B、统一 C、直接 D、间接 2、 8086/8088CPU使用()根地址线对I/O编址。 A、 8 B、 10 C、16 D、20 3、 8086/8088CPU对I/O端口的最大寻址空间为()。 A、 8KB B、 16KB C、64KB D、1MB 4、 8086有一个独立的I/O空间,该空间的最大范围是() A、 8KB B、 16KB C、64KB D、1MB 5、 8086CPU采用I/O独立编址方式,可使用()线的地址信息寻址I/O 端口。 A、 AD7-AD0 B、 AD15-AD0 C、 AD19-AD0 D、 AD23-AD0 6、某8088CPU构成的系统中,用10根地址线对I/O端口寻址,因而I/O端口的地址空间为() A、 1KB B、 10KB C、16KB D、64KB 7、某8088CPU构成的系统中,占用地址空间0-1FFH,因而至少需用()根地址线对I/O端口寻址。 A、 8 B、 9 C、 10 D、 11

8、若某8086CPU构成的系统中,具有1024个8位端口,则至少需用()根地址线对I/O端口寻址。 A、 4 B、 8 C、 10 D、 16 9、 8086/8088CPU读写一次存储器或I/O端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 A、总线周期 B、指令周期 C、时钟周期 D、基本指令执行周期 10、 8086/8088CPU的基本I/O总线周期为()个时钟周期 A、 6 B、 5 C、 4 D、 3 11、在8088CPU构成的系统中,组合16位的I/O端口时,最好将其起始地址选为 ()地址 A、奇 B、偶 C、页 D、段 12、在8088CPU构成的系统中,组合16位的I/O端口时,最好将其起始地址选为 偶地址是为了() A、减少执行指令的总线周期 B、减少执行指令的字节数 C、节省占用的内存空间 D、对内存单元快速寻址 13、 8086/8088CPU按I/O指令寻址方式得到的地址是( ) A、物理地址 B、有效地址 C、段内偏移量 D、 I/O端口地址 14、 8088 CPU对地址为240H的I/O端口读操作指令为() A、 MOV AL,240H B、 MOV AL,[240H] C、 IN AL,240H D、 MOV DX,240H IN AL,DX

微机原理与应用作业答案知识讲解

微机原理与应用作业 答案

1. 若二进制数为 010111.101,则该数的十进制表示为( B :23.625 )。 2. 11000110为二进制补码,该数的真值为( C +58 )。 3. 01000110为二进制补码, 该数的真值为( A +70 )。 4. 8位二进制数的原码表示范围为( C -127 ~ +127 )。 5. n 位二进制数的原码表示范围为( C 12~1211-++---n n )。 6. 8位二进制数的反码表值范围为( C -127~ +127 )。 7. n 位二进制数的反码表示范围为( C 12~1211-++---n n )。 8. 8位二进制数的补码表值范围为( B -128 ~ +127 )。 9. n 位二进制数的补码表示范围为( B 12~211-+---n n )。 10. 8位二进制数的无符号数表值范围为( A 0 ~ 255 )。 11. 决定计算机主要性能的是( A 中央处理器 )。 12. M I P S 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含义是( C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 13.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D 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14.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C P U 、内存、I /O 设备和( B 三总线 )组成。 15. 包含在8086C P U 芯片内部的是( A 算术逻辑单元)。 16. 在机器数( B 补码)中,零的表示形式是惟一的。 17. 程序计数器P C 的作用是( A 保存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18. 8086当前被执行的指令存放在( D CS :IP )。 19. 运算器执行两个补码表示的整数加法时,产生溢出的正确叙述为( D 相加结果的符号位与两 同号加数的符号位相反则产生溢出)。 20. 8086中,存储器物理地址形成算法是( B 段地址左移4位/16/10H+偏移地址 )。 21. 下列逻辑地址中对应不同的物理地址的是( 03E0H :0740H )。 A :0400H :0340H B :0420H :0140H D :03C0H :0740H 22. 存储字长是指( B 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个数)。 23. 8086系统中,每个逻辑段的最多存储单元数为( C 64K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