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理综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理综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理综试卷(附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V 51Sn 11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

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得到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实际数值

B.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都要在人群中进行

C.研究暗反应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不可混合使用

3.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4.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A.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B.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

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

D.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

5.硒在土壤中主要以硒盐酸的形式存在,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植物活性硒。为探究硒对植物叶绿素前体物合成的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硒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根细胞吸收

B.较低浓度的硒溶液能促进叶肉细胞中ALA的合成

C.用较高浓度的硒溶液处理水稻幼苗可能会使其出现黄化

D.稀溶液促进水稻叶肉细胞中ALA合成的最适浓度是0.01mmol·L-1

6.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亙影响中共同进化

7.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2。已知锌

的熔点420 ℃、沸点906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N A

B.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 A

C.28 g C16O与28 g C1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9.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难溶于乙醇

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C.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有5种

D.X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2

10.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11.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将镍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H2-2e-===2H+

D.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和Y同主族,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一种单质的沸点比X的高

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W

C.W与Y可形成一种硬度很大的化合物

D.W、X、Y三种元素均可以与Z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13.常温下,现有0.1 mol·L-1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H+4)>c(HCO-3)>c(NH3·H2O)>c(CO2-3)

B.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4)+c(NH3·H2O)+c(H+)=c(OH-)+2c(CO2-3)+c(H2CO3) C.往NH4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H+4和HCO-3浓度逐渐减小

D.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 b(NH3·H2O)>K a1(H2CO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

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

15.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半径分别为R A和R B。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卫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则

A.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B.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

C.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行星B的第一宇宙速度

D.当两行星的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向心加速度

16.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二者运动的v -t图象均为直线,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在4 s末相遇。则关于它们在0~4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

C.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t=0时刻,a物体在b物体前方3 m远处

17.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不等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两个质量不等的球(从半径大的轨道下滑的小球质量大,设为大球,另一个为小球,且均可视为质点)分别自轨道左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在各自轨道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球的速度可能小于小球的速度

B.大球的动能可能小于小球的动能

C.大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D.大球所受轨道的支持力等于小球所受轨道的支持力

18.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6 m/s的初速度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两点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

B .t 3时刻两点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 .0~t 2时间内,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D .0~t 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19.用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 0,遏止电压为U c ,电子的电荷量为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

B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C .甲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均为eU c

D .乙光的频率为W 0+U c e

h

20.如图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3

5

,木箱在轨道A 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度滑下,在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A 端,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3M

B .m =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过程的运动时间大于下滑过程的运动时间

D .若货物的质量减少,则木箱一定不能回到A 处

21.如图所示,在x 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在x 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原点O 与x 轴成30°角斜向上射入磁场,

且在x 轴上方运动的半径为R 。则

A .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O

B .粒子完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πm

3qB

C .粒子射入磁场后,第二次经过x 轴时与O 点的距离为3R

D .粒子在x 轴上方和下方的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1∶2

第 II 卷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活动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开始时,直径为d 的小钢球被电磁铁吸住。断开开关,钢球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钢球静止时球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为h ,由数字计时器测出钢球通过

光电门的时间为Δt。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试完成如下实验内容:

(1)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b)所示,则d=________mm。

(2)钢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要验证机械能守恒,需比较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3.(9分)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欧姆表电路,通过控制开关S和调节电阻箱,可使欧姆表具有“×1”和“×10”两种倍率。所用器材如下:

A.干电池:电动势E=1.5 V,内阻r=1.0 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I g=1 mA,内阻R g=150 Ω

C.定值电阻R1=1 200 Ω

D.电阻箱R2和R3:最大阻值都为999.9 Ω

E.电阻箱R4:最大阻值为9 999 Ω

F.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

(1)该实验小组按图(a)正确连接好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电阻箱R2=________Ω,使电流表达到满偏,此时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叫做欧姆表的内阻R内,则R内=________Ω,对应欧姆表的倍率是________(选填“×1”或“×10”)。

(2)闭合开关S:

第一步:调节电阻箱R2和R3,当R2=_________Ω且R3=________Ω时,将红、黑表笔短接,电流表再次满偏;

第二步:在红、黑表笔间接入电阻箱R4,调节R4,当电流表指针指向图(b)所示的位置时,对应的欧姆表的刻度值为________。

24.(12分)

如图所示,物块A和B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 A=2 kg、m B=1 kg。初始时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悬于空中。现将B竖直向上再举高h=1.8 m (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取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

(2)A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

(3)初始时B离地面的高度H。

25.(18分)

如图甲所示,光滑导体轨道PMN和P′M′N′是两个完全一样的轨道,均由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

轨道和水平轨道组成,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M 和M ′点相切,两轨道并列平行放置,MN 和M ′N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为L ,PP ′之间有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开关K 是一个感应开关(开始时开关是断开的),MNN ′M ′是一个矩形区域且其中有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水平轨道MN 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金属棒a 和b 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在水平轨道某位置放上金属棒b ,静止不动,a 棒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圆弧轨道下滑,若两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当两棒的速度稳定时,两棒距离x =m 2grR 2B 2L 2,两棒速度稳定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b 棒离开轨道做平抛运

动,在b 棒离开轨道瞬间,开关K 闭合。不计一切摩擦和导轨电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两棒速度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两棒落到地面后的距离是多少;

(3)整个过程中,两棒产生的焦耳热分别是多少。

26.

亚硝酸钠(NaNO 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

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控制B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上述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________。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则E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

(6)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 g Na2O2完全转化成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g。

27.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ΔH=+180.5 kJ·mol-1

C(s)+O2(g)===CO2(g)ΔH=-393.5 kJ·mol-1

2C(s)+O2(g)===2CO(g)ΔH=-221 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的ΔH=____________kJ·mol-1。

(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0.1 mol,n(NO)=0.2 mol,n(N2)=a mol,且平衡时混合气体压强为初始气体压强的0.8。

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若保持温度及容器容积不变,平衡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2a mol 的N2、0.2 mol的NO,平衡将_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下列各种情况,可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v(CO2)生成=v(CO)消耗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碳氧双键的同时消耗n mol N≡N

③在t2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电解原理的方法消除汽车尾气,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净化汽车尾气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28.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锡及锡的化合物的部分性质。经查阅资料知:Sn的熔点231℃;SnCl2易被氧化,且易水解;Sn(OH)2常温下易分解,SnCl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33℃,沸点114.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用以下流程制备SnSO4晶体:

①操作Ⅱ所需的实验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使用的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Ⅰ为沉淀的洗涤。请简述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熔融的锡与干燥的氯气制备SnCl4,提供的装置如下:

①装置Ⅲ为冷凝管,则水流从________进入。

②请用大写英文字母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组装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指出②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锡粉质量分数的步骤:取锡粉1.226 g溶于盐酸中,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再用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Fe2+,消耗K2Cr2O7溶液32.00 mL,发生的反应: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则锡粉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___。

29.(10分)

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_______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_______(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F对酶A有________作用,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是。

30.(8分)

食盐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量约为5~6g,盐摄入过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

(2)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还会促使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一种激素)转化为活性较强的血管紧张素Ⅱ,促使血管收缩,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另一原因。血管紧张素调节作用具有通过体液运输,

等特点。

(3)据研究,高盐饮食能促进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一种T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病情加重。自身免疫病是而引起的,T细胞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所起的作用

是。

31.(11分)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的作用是。

(2)若鼠以甲为食,则鹰处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若鹰的捕食对象为鹰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lkJ的能量最多需要生产者同化________kJ的能量。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50只鼠,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30只,其中带标记的有10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只/hm2。

(4)图中鼠、蛇和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蛇和鹰的存在,一般不会发生鼠害,同时,鼠的数量也会影响蛇和鹰的数量。由此可见,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

某二倍体植株自交的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高茎和矮茎分别用基因A、a表示,红花和白花分别用基因B、b表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的实质为。

(2)针对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假说一:亲本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若该假说成立,则子一代高茎红花植株中,Aa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另有人提出假说二:亲本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卵细胞不育。请利用子一代植株设计杂交实验对上述两种假说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不需要对不育配子的基因型进行探究。)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的温度越高,微粒的布朗运动越显著

B.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其内能一定会增大

C.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D.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E.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

(2)(10分)在水平面有一个导热汽缸,如图甲所示,活塞与汽缸之间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最初密封气体的温度为23 ℃,气柱长10 cm;给气体加热后,气柱长变为12 cm。已知汽缸内截面积为0.001 m2,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大气压强p0=1.0×105 Pa,g取10 m/s2。

(ⅰ)求加热后气体的温度;

(ⅱ)若保持加热后气体的温度不变,将汽缸直立后(如图乙所示)气柱长度又恢复为10 cm,求活塞质量。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测量周期时,时间t内全振动的次数少数了一次

B.测量周期时,时间t内全振动的次数多数了一次

C.摆线上端固定不牢固,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D.在测量摆长时,将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E.小球没有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形成了圆锥摆(圆锥摆周期T=2π L cos θg)

(2)(10分)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C 为半径R =10 cm 的四分之一圆弧,AB 与水平屏幕MN 垂直并接触于A 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束a 射向圆心O ,在AB 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 =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 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 1=425

,n 2=2。

(ⅰ)通过计算判断分别在AM 和AN 两处产生亮斑的光的成分; (ⅱ)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35.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钒(23V)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我国四川的攀枝花和河北的承德有丰富的矾矿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钒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它应位于第________族。 (2)V 2O 5常用作SO 2转化为SO 3的催化剂。当SO 2气态为单分子时,分子中S 原子价层电子对有________对,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SO 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1所示,此氧化物的分子式应为________,该结构中S —O 键长有a 、b 两类,b 的键长大于a 的键长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 2O 5溶解在NaOH 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Na 3VO 4),该盐阴离子中V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2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钒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它的晶胞参数为x nm ,则

(完整版)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第1卷 (选择题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u 63.5 1.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2.北美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以肉食为主,他们的排泄物中含量偏高的物质是( )。 A.H2O B.CO2 C.尿素D.无机盐 3.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则这时能产生( )基因重组的染色体。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果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地改造了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并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A、全部正常B.一半正常C.全部有病D.不能确定 5.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动物,其动物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下表是生活在不同纬度地区企鹅的体长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适应性B.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应激性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具有遗传性、变异性和应激性 6.下图是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观察植物在SO2浓度为28mg/L的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与此实验不相符的是( )。 A、实验前植物幼苗需要阳光照射 B.植物叶片首先受害的是成熟叶 C.植物受害程度与植物接触SO2的时间成正比 D.植物受害程度与玻璃罩中SO2的浓度成反比 7.下面是农作物I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试验结 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农作物I的氮素来自共生固氮菌 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I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9.由实验测得,把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人CuS04溶液中,两者体积比为1.5:1时(残存在溶液中的Cu2+极少,可认为全部转入沉淀中),所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 A.Cu(OH)2B、Cu(OH)2·CuS04 C.2Cu(OH)2·CuS04D.3Cu(OH)2·CuS04 10.用铝分别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所转移的电子数大小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11.某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这种物质( )。 A、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B.肯定是一种单质 C、肯定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D.肯定是分子晶体 12.已知一溶液中有四种离子:X+、Y—、H+、OH—,下列分析结果肯定错误的是( )。 A.c(Y—)>c(X+)X(H+)>c(OH—) B。c(X+)>c(Y—)>c(OH—)>c(H+) C c(H+)>c(Y—)>c(X+)>c(OH—) D.c(OH—)X(X+)>c(H+)>c(Y—) 13.在硫酸生产中,若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S027%,O211%,N282%,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6.7%,则此时S02的转化率为( )。 A.56.7%B.74.3%C.82.4%D.94.3% 14.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反应是: (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0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政治(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政治(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为确保我国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局继续加强税务协作,加快落实出口退税进度。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表明,国家采取出口退税措施是为了鼓励企业 A.增加出口 B.减少进口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产品质量 2.国家加快落实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出口稳定持续增长。这体现了 A.国家直接控制经济,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B.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C.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3.国家通过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确保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从哲学常识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国家正确履行了其经济职能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我国对外贸易是顺差状态 D.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据此回答4~6题。 4.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体现了 ①国家由过去重视积累转到重视消费②国家重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③我国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应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坚持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所增长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③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④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中央与地方必须做到完全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届高三理综一模试卷附答案河南新乡市

2018届高三理综一模试卷(附答案河南新 乡市) 新乡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匀后再加入到组织样液中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用染色剂直接染色 C.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材料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用低倍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雄性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核糖体和中心体参与水稻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C.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D.RNA在细胞核内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一个mRNA 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B.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有水的生成 C.若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则翻译时一定需要51种tRNA参与 D.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不变 4.下图是人类某甲病(A、a)、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个体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基因B、b位 于常染色体上 B.个体5的基因型是BbXAXA,产生的 正常卵细胞的比例为1/6 C.个体7的甲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个体 1 D.个体10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

高三理科综合一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0级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模拟) 理科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5页。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Cl—35.5 Na—23 Li—7 本卷有两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右图所示,物质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是一种淋巴因子,可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物质C由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 B.与A、B、C、D四种物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A、B、C、D四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干扰素、抗体、抗利尿激素 D.物质A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物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植株 B.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枝条的表现型一致 D.动物细胞的培养基中,一定要加入动物血清 3.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 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②.(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 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中高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Ni 59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细胞或细胞的部分结构、成分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无关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2.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I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3.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B.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C.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D.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5.基因组成为X b X b Y的色盲患者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一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 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和第Ⅱ卷(共12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膨胀.涨.价徜.徉苌.弘化碧 B.赝.品端砚.吊唁.构筑堤堰. C.深邃.瑞.雪老纳.方枘.圆凿 D.焗.油飓.风拮据.含英咀.华 答案:D(D项分别读作“jú、jù、jū、jǔ”;A项,分别读作“zhàng、zhǎng、cháng、cháng”;B项,均读作“yàn”;C项,分别读作“suì、ruì、nà、ru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被媒体称为经贸之旅、和平之旅和缅怀之旅的连宋大陆之行,有利于_________两岸关系,并促进两地的交流和发展,这是_________的。 (2)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3)3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发布的《电力监管条例》,_________使电力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_________使电力企业从此必须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A.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又 B.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也 C.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也 D.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又 答案:C〔(1)句“和缓”的意思是“使缓和、平和”,“和解”的意思是“不再争执

或仇视,归于和好”。连宋大陆之行,客观地讲只能“使两岸的关系缓和、平和”,而很难在短期内就使两岸“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否则就夸大了其作用。“毋庸置疑”的意思是“用不着怀疑”,而“无可辩驳”指“不可争辩反驳”。两词虽然都起对被陈述对象加以强调的作用,但前者强调的程度更深。(2)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3)句的整体意思是陈述《电力监管条例》的施行带给企业的益处和压力,前后分句为一正一反的并列关系,“又”表过去的行为,“也”可表将来的行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面对严峻的安全问题,德国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世界杯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 风声鹤唳 ....的味道。 ....、草木皆兵 B.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东南亚国家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的损失表示同情和慰问, 对邻国所受苦难,中国感同身受 ....,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C.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 ....,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 处分,就金蝉脱壳 ....,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答案:B(A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C项:茅塞顿开:指原来心里好像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理解、领会。D项: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福娃是北京2020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个谜,有关谁将获奖的传闻通常证明是错的,比如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202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以前就从未被舆论看好。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了时代的

广东省2018届高三理综一模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2018届高三理综一模试题(含答 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省理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38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CO59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b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

染色体 2.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应 B.将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有利于DNA与吡罗红结合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3.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 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旷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2021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选 项 事实化学方程式 A 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 用 HClO+H++Cl-=Cl2↑+H2O B 可用生石灰做工业废气脱硫剂2CaO+2SO2+O2=2CaSO4 C 可用蘸硫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 漏气 H++ NH3=NH4+ D 侯德榜用饱和食盐水、氨气、CO2 制备纯碱2NaCl + 2NH3+ CO2 + H2O=2NH4Cl + Na2CO3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B.1mol 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數均为3 N A C.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 A 时,阳极质量减少6.4g D.1mol CH3COONa 和少量CH3COOH 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 A 10.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酞,再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 浅直至消失 非金属性:Cl>C B 将氯化铝溶液蒸干析出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氯化铝 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 量苯,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 I- D 将铜片放入浓碗酸中,加热产生大景气体,溶液变为蓝 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地理(一) 本试题卷共8页,2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1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颁布,安徽省合肥市抓住机遇从三大家电基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国内每3台冰箱,每5台电视中就有1台产自合肥,形成了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完整产业链。目前,合肥正着力打造世界级家电产业集聚地。据此完成1~3题。 1.合肥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良好的产业基础 B.高素质的劳动力 C.研发能力强 D.国家政策的调整 2.家电产业给合肥市带来的影响是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促进对外贸易 D.生态破坏 3.为打造世界级家电产业集聚地,合肥市应重点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生产规模 B.清洁生产 C.智能化制造 D.以研发为主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 理综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元素的半衰期是3天,12g该元素经过6天后还有4g未衰变 B.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增大 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则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D.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 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1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x t t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8m/s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汽车在前25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汽车在前5s内的位移为15m 16.“套圈圈”是亲子游戏中深受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如图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抛出圈圈并恰好套取前方物体,若大人也想抛出圈圈套取前方同一位置的物体,则

A.大人可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等大的速度抛出圈圈 B.大人可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等大的速度抛出圈圈 C.大人可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D.大人可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17.如图所示,为一儿童在玩滑板车的情景,他一只脚用力蹬地后,可使车与人一起向前加速而获得相等的速度,儿童的质量为M,滑板车的质量为m,儿童与滑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儿童蹬地过程获得向前的动力恒为F,滑板车向前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恒为f,则儿童蹬地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儿童与滑板车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Mg B.儿童与滑板车之间的摩擦力一定等于Mf mF M m + + C.F一定等于f D.若儿童能成功完成该动作,则 f Mg μ< 18据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假设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在演变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双星平均密度可视为相同。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二)英语试题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英 语 (二) 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 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 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 C 。 1. What does the man play? A. Sports. B. Musical instruments. C. Computer games.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oday? A. Attend the wedding. B. Go over her lessons. C. Eat out with the man. 3. What‘s the man‘s major? A. Journalism. B. Business. 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 bus stop. B. At the railway station. C. At the airport.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has been to the restaurant many times. B. He heard about the restaurant from Tom. C. He intends to try a better restaurant.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o says organic food tastes better?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The woman‘s friend. 7.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doing? A. Only buying organic products. B. Trying some organic vegetables. C. Asking Joe for advice about food.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washing clothes by herself? A. Troublesome. B. Fun. C. Not a big deal. 9. Why will she take her clothes to the laundry tomorrow? A. It‘s too tiri ng to hand-wash sheets. B. She has too much work to do. C. She just heard about the laundr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happened to Tony today? A. He lost his job. B. He was criticized by his boss. C. His vacation in summer was cancelled. 11. How did he feel about it? A. Astonished. B. Extremely angry. C. Sad but not surprised. 12. What is he going to do? 此 卷只 装 订 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全国市级联考】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IGF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B. IGF可在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 IGF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 D. IGF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宮、靶细胞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不能合成IGF,B错误;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C正确;据题意可知,IGF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因此其类似于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宮、靶细胞,D错误。 【点睛】根据题意,IGF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蛋白质,由此可推知,该物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因其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其结构可能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功能也可能相似。 2. 下图示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集气管中的气体全部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 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C. 可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D.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 【答案】D 【解析】由于发酵瓶没有装满培养液,因此其内有氧气,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集气管中的气体产生于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A错误;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于

ATP中,B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可以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应该取出部分发酵液在试管中鉴定,C错误;发酵的开始阶段,由于营养物质充足,酵母菌数量增长快,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趋于稳定,营养物质进一步消耗,代谢废物积累使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进入衰退期,D正确。 【点睛】本题以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为素材,考查了细胞呼吸方面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场所、产物及产物的鉴定等知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3.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下图示PER蛋白作用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PER蛋白可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 B. permRNA的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C. 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D. 一个per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PER蛋白与TIM结合后,进入细胞核,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A正确;因为permRNA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其合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内,B正确;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错误;据图可知,在合成蛋白质时,多个核糖体可以相继结合到permRNA分子上,形成多聚核糖体,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蛋白质的翻译效率,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条件,明确一条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可以加快蛋白质的翻译速度。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20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2)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 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 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七)理综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S 32 Cl 35.5K 39 Fe 56 Pb 2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此卷只装 订不 密封 班 级姓名 准考 证号考 场号座 位号

2. 甲硫酸乙酯(EMS )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 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 EMS 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EMS 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 B. EMS 的处理可使DNA 序列中的G ﹣C 转换成A ﹣T C. 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 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D. EMS 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 3.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B. 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 人红细胞中K +吸收量随O 2浓度变化的情况 4. 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B. 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 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D.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5.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 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指标 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μmol ·m-2·s -1)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 ·m-2·s -1)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 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 强)A. 光强大于140μmol ·m-2·s -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 2全部进入线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