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利用风力发电系统实现电网稳定供电

利用风力发电系统实现电网稳定供电

利用风力发电系统实现电网稳定供电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风力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装置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

本文将讨论利用风力发电系统实现电网稳定供电的方法和挑战。

一、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风力发电系统是利用风力驱动风轮旋转,通过风轮和发电机的转动来产生电能。

风能的转化过程包括风轮捕捉风力、旋转并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利用磁场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优点和挑战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 清洁环保: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

2. 节约资源:风能是一种免费且无限的能源,不需要像化石能源一样耗费大量资源。

3. 灵活性:风力发电系统可以根据风力的变化来调整发电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然而,要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还面临着一些挑战:1. 不稳定的风速:风速是影响风力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关键因素,而风速的变化不可预测和不稳定,会导致发电量波动较大。

2. 电力脉动:由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不稳定,容易引起电力系统的负荷脉动,导致电网频率不稳定。

3. 电网接入困难:由于风力发电系统需要接入电网进行电能输送,投资成本较高,也需要满足电网的稳定性要求。

三、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的方法为了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供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元化能源结构:将风力发电系统与其他能源系统(如太阳能、水能等)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以平衡各种能源间的波动。

2. 线路规划优化:通过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和发电场址,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3. 储能技术应用:利用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将过剩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风速不稳定或需求高峰时释放储存的电能,保持电网的稳定供电。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文章编号 :17 —6 9 2 1 ) 50 4 —5 6 40 2 (0 0 0 —0 80
中图分类号:T 1 ;T 1 M72 M6 4
文献标志码 :A
风 力发 电并 网对 电网 的影 响
吴 俊 ,李建 设 ,周 剑 ,刘 春 晓
( 国 南 方 电 网 电力 调度 通信 中心 ,广 州 5 0 2 ) 中 16 3
W U u LIJa s e ZHOU in, U J n, in h , J a LI Chu xio n a
( S o e i ac iga dC mmu i t nC ne, a g h u5 2 , hn ) C G P w r s thn n o D p n c i e t Gu n z o 1 6 3 C i ao r 0 a
b edv l es f n o r e eao rjcs n yp w r r s h ndaig t rjcsoit a n r so o r yt e e p r o dp we gnrt npoeta db o e i e el hpoett e t widf we h o wi i gdw n wi ng e r a tp m
摘 要 : 能 电 网建 设 中的 一 个 重要 方 面是 解 决 以风 能 为代 表 的 可再 生能 源发 电的 接入 问题 。风 力发 电逐 渐 以 大 型风 电场 智
的形式并入电网 , 电网带 来各种影响。由于风 力发 电具有动 态和 随机的特性 ,它给电网运行 的电力 电量平衡 、调峰调 给 频及备用 、电压及 无功控制 、潮流及稳 定性 、电能质量和二次 系统等方 面带来影响。由于电网常规设计和运行 中未特别 考虑风 电接入 的影响, 因此为 了适 应风电接入并满足原有的电网运行标准 , 需要对 电网的运行控制进行一 些相应的调整。

新能源发电对电网影响

新能源发电对电网影响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电71李剑楠)摘要:近年来,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化石能源的最优替代品之一。

随着世界范围的风电大规模兴起,我国的风电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由于风电的随机波动性和其他与传统发电形式不同的特点,风电并网运行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随着风电穿透功率不断增加,风电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安全性,稳定性,波动性,电能质量1.背景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双重危机日益加深,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风力发电是本世纪重要的绿色能源,是化石能源发电的重要替代能源之一。

目前,风力发电是最成熟且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且风能分布广泛,因此受到各国特别是能源消耗大国的重视。

近年来,众多国家正推动风力发电快速发展,装机容量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

1.1.我国风力发电现状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较长,风能资源蕴含丰富。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计算,可开发陆地风能资源10米高度大约为253GW,可利用海洋风能资源大约为750GW,总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约为1000GW[2]。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把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作为推动环境保护、改善能源结构、保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并将风力发电作为风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主要方式[1]。

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风力发电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实施以及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风电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1]。

随着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事业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大型风电场开始接入电网[3]。

为了更好推动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有效利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丰富的草原和荒漠资源,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要求,在沿海地区和“三北”地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规划建设若干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发展目标,打造“风电三峡”,在其它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风电场[4]。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相应的单元结构得到了优化,有关性能得到了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风电正逐步走向产业化。

加速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提高保护环境和减少能源消耗。

事实上,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是非常不稳定的,在风电场并网的时候,会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风电场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明确科学的管控措施,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前言:风力发电是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风电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大型风电机组接入电网是风电发展的必然要求。

风电场接入电网分析是风电技术三大核心问题之一,对风电场的规划、设计、运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大,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1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1.1电压波动和闪变目前大部分风电机组都已实现了软并网,但是,由于风电机组的起动存在着很大的冲击。

当速度大于切断速度时,风扇将在额定输出功率下自动停止运转。

若风电场中全部风机在同一时间运行,则其对配电网络的影响将非常显著。

除此之外,风速的变化以及风机的塔影效应都会造成风机出力的波动,而其波动恰好处于可以产生电压闪变的频率范围之内(小于25 Hz),当风机在正常运转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闪变问题,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风电并网运行时,造成电网电压波动、闪变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风电机组出力不稳定。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有功与无功共同作用于电网电压的变化。

风力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速;对于无功而言,恒速风力机所需的无功会随着有功的变化而变化,而双馈电动机通常都是恒定的功率因子,所以其无功的变化幅度很小。

风电并网后,除了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还会在启动、停机以及机组的切换等过程中发生电压波动与闪变。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作者:段钢陈玮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分析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调度、电能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改善风电场运行性能的对策。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网稳定性质量中图分类号: TM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风电规模占全网容量比例的大幅增加,原有常规电源对电网运行的调整与控制能力被削弱;而风电电源很难像常规电源一样,执行系统的调频、调压任务和抑制系统的功率震荡,所以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风电场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风力发电功率输出随机性很强,波动很大且不可控,而且风电场大多建设在电网的末梢,网络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场并网运行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电能质量、系统可靠性、电源和电网规划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风力发电的特点风力发电之所以在全世界获得快速发展,除了能源需求增加,环保压力加大外,还因为风力发电本身具有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在:风电资源在风能丰富地区可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风电场建设施工周期短;实际占地少,对土地要求低;风电场运行简单;风力发电机技术比较成熟。

但与此同时,风力发电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风能的能量密度小;由于风力和风向时常不稳,导致能量无法集中;风能不能大量存储;风轮机的效率较低;风机产生机械和电磁噪声,对生态环境有影响;风力发电机采购成本高,致使发电成本大幅度攀升;接入电网时对电网有不利影响。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从机组结构上看,风力发电经过多年的发展,曾出现过多种类型。

图1是几种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拓扑,这些拓扑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发电机和电力电子变换器以及有无齿轮箱。

图1 典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拓扑结构图图1(a)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被广泛采用的传统结构。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分析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分析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20-11-05T15:15:36.690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8期作者:刘德福 1 刘明达 2 [导读]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实现了大型风力发电厂的开发和建设。

然而,随着刘德福 1 刘明达 2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1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蒙西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2摘要: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实现了大型风力发电厂的开发和建设。

然而,随着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的增加,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也在增加。

风电场对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在风电场相对集中的地区,风电场随风速的变化是相似的,它还增加了对连接电网的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能质量;闪变;谐波由于风速和风向的随机变化,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与风电机组的固有特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风电场的输出功率波动是随机注入的,风电的不稳定性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使电网闪变。

另外,变速电机组中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向电网注入谐波,因此变频器产生的谐波会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

由于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电能质量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电能质量分析。

风电场接入后风电场应保证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一、风电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1.电压和闪变波动。

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主要是由于输出功率的随机波动。

图1总结了风电并网导致电网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

图1中分别为风电场主供电站高压侧电压和电网电压;z=R+JX是线路的等效阻抗。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流动的正方向是负荷通常在风电场中流动的方向。

根据电力系统分析的知识,它们之间的电压差异如下:在不考虑线路分布电容影响的情况下,风电场吸收的无功功率随着输出有功功率P的增大而增大,也会导致线路电抗消耗的无功功率增加。

当PR+QX>0时,风电场终端电压U1将低于电网电压U2;如果考虑线路分布电容、电容器充电功率、风电场缺电或低功率输出对线路的影响,其效果是使两端电压U1高于电压U2。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风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在电网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根据风电场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影响;解决措施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不仅是最具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也是最具竞争力的非常规能源。我国集中开发的大型风电场大多远离负荷中心,当地电网结构薄弱,吸纳风电的能力差,必须远距离输电;而且风能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及随机性,风电场出力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其有功无功潮流经常发生变化,易发生电压失稳事故,若上述因素不能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风能发电的特点 1、风能的稳定性差。风能属于过程性能源,不可控,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定性特点,风速和风向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电状态及出力大小。

2、风能不能储存。对于单机独立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要保证不间断供电,必须配备相应的储能装置。

3、风电场的分布位置通常较偏远。我国的风电场多数集中在风能资源较丰富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二、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的影响 1、调峰调频容量的影响。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基本无调峰现象,接入电网时多采用软并网方式,系统启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特别是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风机将从额定出力状态解列退出运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时,大量风电机组的解列将对电网造成巨大影响。另外,风速变化和塔影效应会引起风电机组出力波动,导致电网电压闪变。虽然单台风电机组对电网电压影响较小,但单机对电网电压的影响也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基本消失,而大规模风电并网造成的电压冲击往往会造成电网电压的骤降。当风速增大时,系统输入有功功率增大,风电场母线电压先降后升,此种现象在风电场与电力系统间等效阻抗较大时产生的电压波动更为明显。

风力发电对上海电网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上海电网的影响
峰能力 。 .
1 上 海 电 网控 制 模 式
1 1 华东 电网分 区控制 情况 .
在 电网互联 的趋 势下 , 采 用统 一 标 准 对 互 需 联 电网进 行 电能质 量 考核 , 而既 能 保证 整 个 电 从 网的安全稳 定运 行 , 能兼顾 各控 制区域 的利益 。 又
准, 因此 风 电场 的接 人对 上 海 电网 的 电网潮 流 和 暂态 稳定 基本无 影 响 ; 同时 由于 上海 全 部采 用 变 速 变桨距 风机 , 无 功控 制 以 及谐 波 治 理 等方 面 在
此 外 , 海 电网 自身 在 C S调节 中存 在 诸多 上 P 客 观不 利 因素 : ( )冲击负荷 严重 ; 1 ( )高 峰 、 2 低谷 备用 往往 不足 ; ( )上 海 电 网 内 的 机 组 均 为 火 电机 组 , 3 其 AG C调 节速率 相对较 慢 。 受 以上 因素 的综 合影 响 , 海 电 网的 C S均 上 P
维普资讯
上 海 电 力
20 年第 1 07 期
风 力发 电对上海 电网的影响
朱祚 云 孙健 刚 , , 毕毓 良 潘 思安。 ,
(. 1 上海 市 电力 公 司 , 海 上 2 0 2 ;. 海 久 隆 电 力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海 0 12 2 上 上 202) 00 5 207 ; 0 0 0 3 上海 电力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 , . 上海
时平衡 等方 面研 究上海 电 网所 能接 纳的最 大风力 发 电装 机容量 , 且 从 实测 数 据 分析 风 电机组 对 并
电能质 量 的影 响 。 ’
值在 华东 四省一 市 中排 名相 对落 后 。
1 3 调峰 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一、引言:
能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全球能源消
耗的速度逐年增加,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如环境
变暖、生态破坏、大气污染等,并且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过度的
开采利用将加速其消耗力度,在我国由于长期发电结构不合理,火电所
占的比例过大,由此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燃料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
题。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有着重大的前途。
在各种各样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中,风能有很大潜力,风能在发电的
技术上日益成熟,商业化应用的提高,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
可再生自然资源。经济方面,风力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同时常规能源
发电由于环保要求的增高,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风力发电的成本
将有进一步降低。
当风电装机容量占总电网容量的比例较大时对输电网的安全和经
济运行都会带来击。大风天气时风电出力增加,会造成严重的输电瓶
颈。此外,大规模风力发电对系统小干扰稳定、频率稳定及电压稳定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风力发电功率输出的随机波动很大且不可控,预
测精度较差,这对发电运行计划方式以及系统备用容量也都提出了新的
要求。
二、风力发电机的类型
分析风电并网的影响,首先要考虑风力发电机类型的不同。同风电
机组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都不相同,因此分析方法也有所差异。目前
国内风电机组的主要机型有3种,每种机型都有其特点。
2.1异步风力发电机
国内已运行风电场大部分机组是异步风电发电机。主要特点是结构
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便宜。这种发电机组为定速恒频机沮,运行中转
速基本不变,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风能转换最佳状态下的几率比较小,
因而发电能力比新型机组低。同时运行中需要从电力系统中吸收无功功
率。为满足电网对风电场功率因数的要求,多采用在机端并联补偿电容
器的方法,其补偿策略是异步发电机配有若干组固定容量的电容器。
由于风速大小随气候环境变化,驱动发电机的风力机不可能经常在
额定风速下运行,为了充分利用低风速时的风能,增加全年的发电量,
近年广泛应用双速异步发电机。这种双速异步发电机可以改变极对数,
有大、小电机2种运行方式。
2.2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国内还有一些风电场选用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大多来源于国外,
价格较贵。这种机型称为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其风力机可以变速运行,
运行速度能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调节,使风机风能利用系数Cp得到优
化,获得高的利用效率;可以实现发电机较平滑的电功率输出;发电机
本身不需要另外附加无功补偿设备,可实现功率因数在一定范围内的调
节,例如功率因数从领先0.95调节到滞后0.95范围内,因而具有调节无
功功率出力的能力。
2.3直驱式交流永磁同步发电机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齿轮箱是故障较高的部件。采用
无齿轮箱结构能大大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提高风电机
组的寿命。目前国内有风电场使用了直驱式交流永磁同步发电机,运行
时全部功率经A-D-A变换,接入电力系统并网运行。与其他机型比较,
需考虑谐波治理问题。
三、风力发电并网方式
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机能否向电网输送电能以及机组是否受到并网
时冲击电流影响。并网控制装置有软并网、降压运行和整流逆变三种方
式。
3.1软并网:
现代的风电机组主要以软并网的方式。即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在发电
机转轴同电力网频之间建立一种柔性连接。在风电机组启动时,控制系
统对风速不间断地检测。由于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其转速小,切入电
网时其转差率较大。会产生相当于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7倍的冲击电流
电流。此电流不仅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
建议风电机组启动时,其转速接近或达到同步转速时切入电网。尽量避
免冲击电流对电力系统及风电机组本身造成损害。当前一般使用的方式
是当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与电网直接相连的双向可控硅在门极触
发脉冲的控制下按0、15、30、45、60、75、90、120、150、180导通角
逐步打开,冲击电流将并网限制在2倍电机额定电流以内。可控硅完全
导通后,转速超过同步转速进入发电状态,旁路接触器将双向可控硅短
路,风电机组进入稳态运行阶段。
3.2降压运行装置:
软并网装置只是在风力发电机启动时运行,而降压装置是始终运行
的,控制方法也比较复杂,该装置在风速低于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时将
风力发电机与电网切断,避免了风力发电机的电动状态。
3.3整流逆变装置:
整流逆变是一种较好的并网方式,它可以对无功功率进行控制,有
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缺点是造价高。随着风电场规模的不
断扩大和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价格的降低,将来这种并网装置可能会得
到广泛的应用。
四、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4.1电能的质量的影响
风资源的不确定性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是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能质量,如电压的偏差、电压的波动和闪
变、谐波以及周期电压脉动等。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力发电对电网电能
质量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电压波动的危害表现在照明灯光的闪烁、电
视机画面质量下降、电动机转速不均和影响电子仪器、计算机、自动控
制设备的正常工作状况等。影响风力发电产生波动和闪变的因素有很
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风电机组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也不断增大。并
网风电机组在启动、停止和发电机切换过程中也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
风电机组公共连接点短路比越大,风电机组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越
小。另外风电机组中的风电机组中的电力电子控制装置如果设计不当,
将会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引起电压波形发生不可接受的畸变,并可能
引发由谐振带来的潜在问题。异步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没有独立
的励磁装置,并网前发电机本身没有电压,因此并网是必然伴随一个过
渡过程,流过5—6倍额定电流的冲击电流,一般经过几百毫安秒后转入
稳态。风力发电机组与大电网并联时,合闸瞬间的冲击电流对发电机及
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小容量的电网而言,风电场
并网瞬间将会造成电网电压的大幅度下跌,从而影响接在同一个电网上
的其它电气设备的正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稳定与安全。
4.2谐波影响:
风电给系统带来谐波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力发电机本身配
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对于直接和电网相连的恒速风
力发电机,软启动阶段要通过整流和逆变装置接入系统,如果电力电子
的切换频率恰好在产生谐波的范围内,则会产生严重的谐波问题,随着
电力电子器件不段改进,这一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另一种是风力发
电机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路电抗发生谐振,在实际运行中,
曾经观测到在风电场出口变压器的低压侧产生大量谐波的现象。
4.3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大型风电场及其周围地区,常常会有电压波动大的情况,主要有以
下三种。风力发电机机组启动时,仍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单台风力
发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并网过程至少持续一段时
间后(约几十秒)才消失。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同时直接并网会造成电网
电压剧降,因此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需分组进行且有一定的时间。
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或发生故障时,风力发电机会从额定出力状态自动
退出并网状态,风力发电机组的脱网会导致电网电压的突降,而机端较
多的电容补偿由于太高了脱网前风电场的运行电压,引起了电网电压的
急剧下降。
五、保护装置的调整:
为了减少风电机组的频繁投切对接触器的损害,在有风期间风电机
组都保持与电网相连,当风速在启动风速附近变化时,允许风电机组短
时间电动机运行,所以风电机组与电网之间的联络线是双向的,因此风
电场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整定也应是双向的。再有异步发电机发生
近距离的短路故障时不能提供持续的短路故障电流,在不对称故障时提
供的短路电流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是故障电流非常有限,但也会对影
响电网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风电场保护装置与整定方面,目前通常做法是按照终端变电站的
方案进行配置和整定。主要依靠配电网的保护来切除网络的故障,然后
由孤岛保护、低电压保护等措施来逐台切除风电机组,从而在故障期间
断开风电场,以减小对电网的破坏。
六、结论: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
优势,也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一个趋势,风力发电技术要求具有与传
统发电技术相当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其并网性能,降低风电并
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风力发电发电方式、
并网方式和对并网后电网运行时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期待
更加成熟的风力发电技术,以建设具有我国的特色的风力发电技术产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