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NCCN 前列腺癌指南V2版更新

合集下载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5.3 诊断与临床分期PCa的严重程度由DRE和PSA评估,可辅以mpMRI、骨扫描和CT。

5.3.1 T分期风险表中使用的临床T分期仅指DRE结果。

到目前为止,局部分期的影像学和活检结果还不属于危险分层的一部分。

5.3.1.1 TRUS经直肠超声在预测器官局限性疾病方面并不比DRE更准确,部分单中心报道了用3d和多普勒超声在局部分期上的优势,但缺乏大样本验证。

5.3.1.2 mpMRIT2加权成像仍是mpMRI局部分期最有效的方法。

在1.5T时,mpMRI 对T3分期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

综合分析EPE、SVI和整个T3期的数据显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7(95%CI:0.49-0.64)和0.91(95%CI:0.88-0.93)、0.58(95%CI:0.47-0.68)和0.96(95%CI:0.95-0.97)和0.61(95%CI:0.54-0.67)和0.88(95%CI:0.85-0.91)。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不能检测到微观EPE。

其敏感性随前列腺周围脂肪扩张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在一项研究中,当侵犯范围从<1mm增加到>3mm时,EPE检测率从14%增加到100%。

在另一项研究中,mpMRI检测pT3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0%、95%和76%,对于局灶性(即显微镜下)EPE 为62%。

除了T2加权成像外,使用高场强(3T)或功能成像可提高EPE或SVI 检测的灵敏度,但是读片者的经验仍然是最重要的,读片者之间的共识也很重要,kappa值从0.41到0.68不等。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虽然不适合于局部分期,但结合临床资料对病理分期有帮助。

其他由MRI测量的参数,如肿瘤体积或肿瘤与包膜的周径长度或通过MRI TBx获得的ISUP分级,可以进一步改善局部分期。

鉴于mpMRI对局灶性(显微镜下)EPE的敏感性较低,不推荐用于低风险患者的局部分期。

2020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20v1

2020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20v1
2019.v1 版 肾癌 较 2018.v4 的更新要点 一、KID-1 1.初始检查
第四个栏目修改:腹部±盆腔 CT 或腹部 MRI 第七个栏目修改:如果怀疑尿路上皮癌(如:中央肿块)考虑尿细胞学,经输尿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 2.脚注 a 从“当临床提示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改为“首选增强,例如 renal protocol” 3.增加脚注 c 如果患者已经有远处转移或者或者不能耐受输尿管镜 二、KID-3 1.复发或 IV 期和不可手术
NCCN 指南——肾 2020.V1
8.移除两个脚注 七、KID-C 2 of 2 复发或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1.修改脚注:对于集合管或者髓质亚型病例,使用细胞毒性的化疗方案(卡铂+吉西他滨,卡铂+紫杉醇,或顺铂+吉西他滨)以及近来使用的铂类为基 础 的治疗泌尿上皮癌的化疗方案中观察到了部分反应。在肾髓样癌患者中,口服靶向治疗通常不产生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以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应是 治疗肾髓样癌的首选方案 八、KID-D 1.移除:“对于可使用西罗莫司治疗的部分短期生存患者” 九、ST-1 1.表 2,“N0-N1”改为“NX,N0-N1” 2.新增表 3 十、CAT-1 新增页面
· 将“组织学主要为透明细胞癌”改为“透明细胞癌”。 · 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更改为下列的形式
临床试验 or 见一线治疗 or 转移灶切除术 orSBRT 或对寡转移灶进行消融治疗 and 最佳支持治疗 · 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后其后续治疗改为下列的形
6.修改第四条:如果未累及肾上腺,可以不切除肾上腺。 7.现将热消融放到积极检测前 8.积极检测
◊新增栏目:推荐对 T1a(≤4cm)且有一个主要囊性成分的肿瘤病人进行积极监测 ◊修改栏目:且在发现肿块变化后(如肿瘤大小,生长速度,浸润生长,这些意味着远处转移可能性的升高)应该积极地治疗 。 五、KID-B 1.此章节进行了广泛的修改。 六、KID-C 1 of 2 复发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

一文概览:2021版CSCO泌尿肿瘤指南更新要点解读csco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肿瘤膀胱癌2021年4月23日-24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首都北京顺利召开。

作为国内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典之一,全国大咖群聚一堂,共同见证多部指南更新。

在23日下午的泌尿系统肿瘤专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崔传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分别解读了2021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和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021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0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获得与标准膀胱癌根治术相似的10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可作为不适宜或拒绝行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缘不净、局部病变较晚,仅行姑息手术的患者,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对于pT3/4和/或淋巴结阳性,且无远处转移(M0)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仍有争议。

基于CheckMate-274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2021年CSCO尿路上皮癌计划增加PD-1单抗的术后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02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表一线治疗目前,化疗仍是尿路上皮癌治疗的基础。

基于IMvigor210研究和KEYNOTE-052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不耐受铂类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

在KEYNOTE-052研究中,PD-L1阳性患者的获益更明显。

目前,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适应证,仅适用于PD-L1表达或不能耐受铂类化疗的患者。

在新版CSCO尿路上皮癌指南一线治疗中,对于不适合顺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III级推荐仍保留了阿替利珠单抗(2A类证据)和帕博利珠单抗(2A类证据)。

03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表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其适应证不断前移。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

EAU2020】诊断与临床分期| 前列腺癌指南(四)5.3 诊断与临床分期PCa的严重程度由DRE和PSA评估,可辅以mpMRI、骨扫描和CT。

5.3.1 T分期风险表中使用的临床T分期仅指DRE结果。

到目前为止,局部分期的影像学和活检结果还不属于危险分层的一部分。

5.3.1.1 TRUS经直肠超声在预测器官局限性疾病方面并不比DRE更准确,部分单中心报道了用3d和多普勒超声在局部分期上的优势,但缺乏大样本验证。

5.3.1.2 mpMRIT2加权成像仍是mpMRI局部分期最有效的方法。

在1.5T时,mpMRI 对T3分期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

综合分析EPE、SVI和整个T3期的数据显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7(95%CI:0.49-0.64)和0.91(95%CI:0.88-0.93)、0.58(95%CI:0.47-0.68)和0.96(95%CI:0.95-0.97)和0.61(95%CI:0.54-0.67)和0.88(95%CI:0.85-0.91)。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不能检测到微观EPE。

其敏感性随前列腺周围脂肪扩张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在一项研究中,当侵犯范围从<1mm增加到>3mm时,EPE检测率从14%增加到100%。

在另一项研究中,mpMRI检测pT3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0%、95%和76%,对于局灶性(即显微镜下)EPE 为62%。

除了T2加权成像外,使用高场强(3T)或功能成像可提高EPE或SVI 检测的灵敏度,但是读片者的经验仍然是最重要的,读片者之间的共识也很重要,kappa值从0.41到0.68不等。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虽然不适合于局部分期,但结合临床资料对病理分期有帮助。

其他由MRI测量的参数,如肿瘤体积或肿瘤与包膜的周径长度或通过MRI TBx获得的ISUP分级,可以进一步改善局部分期。

鉴于mpMRI对局灶性(显微镜下)EPE的敏感性较低,不推荐用于低风险患者的局部分期。

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完整版)1、前言随着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包括前列腺癌等肿瘤临床诊疗中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对NGS在前列腺癌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检测内容、检测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处理及解读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已出台了诸如《基因检测对遗传性前列腺癌风险评估作用:2017年费城前列腺癌会议共识》[1](以下简称《费城共识》)等共识以规范该技术在前列腺癌患者诊疗及筛查中的应用;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也相继出版了《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2018年版)》[2]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2019年版)》[3]。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2020年版)》(以下简称《2020年版共识》)在综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的基础上,参考最新发表的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相关研究数据和文献,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前列腺癌基因检测的对象、内容、技术、数据处理和解读。

推荐有意愿进行基因检测的受检者以指导治疗决策或以遗传咨询为目的进行基因检测。

随着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及精准治疗数据的不断产出,未来将继续结合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精准诊疗数据更新本共识;同时继续呼吁建立医院、基因检测实验室(公司)等相关机构共同参与的协作数据共享平台或数据库,以明确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分子特征及其与转移、复发、疗效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等信息。

《2020年版共识》专家委员会也倡导各单位组建生殖泌尿肿瘤精准医学专家团队(genitourinary molecular tumor board,GU-MTB),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选项,优化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并建立生物标志物引导的临床治疗路径。

2、适宜进行基因检测的对象不同病情和治疗阶段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各异[4],基于前列腺癌临床实践及药物研发现状,推荐基于“提供遗传咨询”和“制定治疗决策”为目的的NGS基因突变检测(表1)。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亚洲共识(V2.2013版)要点解读与分析

NCCN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亚洲共识(V2.2013版)要点解读与分析

疗中的作用,但考虑到ADT在亚洲国家的广泛应
用,仍不失为一个现实的选择。挽救性RP为放疗 后局部复发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一项国际多中心
研究的分析显示,404例挽救性RP术后5年的PSA
无进展率、无转移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可达到 48%、83%和92%嵋…。但挽救性RP的并发症风险 不容忽视,尿失禁发生率为36%~81%,其他并发 症如膀胱颈挛缩(47%比5.8%)、尿潴留(25.3%比 3.5%)、尿瘘(4.1%比0.06%)和直肠损伤(9.2%
与亚洲男性中的疗效确实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
欧洲开展的三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SPCG-7将
875例单用ADT的患者分为加用和不加用放疗组,
加用放疗组的整体生存(HR=0.68,95%C/:0.52~ 0.89,P=0.04)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0.44, 95%C/:0.30~0.66,P<0.001)均明显优于不加用 放疗组016]。但该研究中ADT方案为3个月联合阻 断雄激素治疗(combined
万方数据
空堡处型盘查!Q!i生!旦筮ii鲞箜!塑垦!i!』!!蝎:』!!!!翌!Q!!:!!!:i!:№:!
比0.6%)等较RP也明显升高。2“。挽救性RP可能 会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的无病生存,但必须考虑潜 在的并发症风险,需要全面权衡利弊后有选择地开 展。虽然冷冻治疗和近距离放疗已经应用于放疗复 发后的治疗,但一方面在亚洲并没有广泛开展,另一 方面疗效也不如挽救性RP确切忙8I。在亚洲,无论 是RP后复发或放疗后复发,观察等待可能只适用 于预期寿命较短或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不适合进一 步接受治疗的患者。 三、ADT在亚洲前列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共识着重强调ADT在亚洲已成为治疗前列腺 癌的主要手段,其对于亚洲男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同于西方男性,特别是单纯ADT可能在亚洲更为 有效。ADT在亚洲前列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一方 面源于其良好的疗效。Fukagai等‘29。比较了高加索 人种与日本男性ADT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日本男 性在总体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方面均显著优于高 加索人种男性(P=0.001和0.036),在多因素分析 中,种族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素(P=0.03)。后续 研究将研究人群扩大至中国、菲律宾和日本男性,结 果显示中国和日本男性的预后基本一致,菲律宾男 性的预后较差,但这3组亚洲男性预后均优于高加 索人种男性’30。。另一项对单纯ADT疗效的研究显 示,调整发病危险因素和ADT方式后,日本男性的 前列腺癌特异性病死率仅为美国男性的3l%

2020NCCN胃癌诊疗指南中文版v2护理课件

2020NCCN胃癌诊疗指南中文版v2护理课件

2020nccn胃癌诊疗指南中文版v2的更新内容
病理学诊断
强调了病理学诊断在胃癌诊疗中 的重要性,并更新了病理学诊断
的相关标准。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分期的胃癌,提出了更为 具体的治疗策略和建议。
随访和监测
对胃癌患者的随访和监测方案进行 了更新和完善。
nccn指南的解读和使用方法
解读
需要深入理解nccn指南中的各项建议和策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2020nccn胃癌诊疗指南中文版v2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胃癌概述 • 胃癌的症状和诊断 • 胃癌的nccn指南解读 • 胃癌的治疗和护理 • 胃癌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 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
01
胃癌概述
胃癌的定义
01
02
03
胃癌
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 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 化道肿瘤之一。
临床试验和研究的进展
新药研发
01
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
02
加强临床试验的开展和研究,为胃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
方案和策略。
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推动
胃癌诊疗水平的提高。

提高健康意识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关 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提供心理支持
针对胃癌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 持,帮助他们面对和克服治疗过
程中的困难。
提高胃癌的公众认知度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胃癌的预防和 早期发现知识。
社区活动
组织胃癌防治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胃癌防 治意识。

2020版NCCN指南发布:肺癌、结直肠癌解读

2020版NCCN指南发布:肺癌、结直肠癌解读

2020版NCCN指南发布:肺癌、结直肠癌解读导读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

NCCN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肺癌】NCCN官网发布了2020年第一版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疗指南。

当中有多项治疗理念的重点更新,一起来看看。

1.强调免疫和EGFR靶向互不相容新增了EGFR敏感突变(19del/L858R)一线治疗的脚注说明。

如果治疗方案中包含免疫药物(PD1/PDL1),则医生要注意免疫药物的长半衰期,以及清楚PD1/PDL1在跟奥希替尼结合使用时的不良反应数据。

这也是体现了美国专家对PD1/PDL1与EGFR靶向药同用时可引起更大毒性的重视,因此临床上大家确实应该尽量避免或谨慎这种药物搭配。

2.PDL1表达≥1%-49%的一线治疗更新①肺鳞癌一线方案中,移除了顺铂的联合方案,留下卡铂+紫杉醇(或白紫)+PD1单抗K药。

而K药单药可作为体能差或不适合化疗的患者。

1-49%的首选还是PD1+化疗,非PD1单药。

②一线治疗达到病情稳定(CR/PR/SD)后,移除“密切观察”的选项,继续维持治疗是唯一方案。

另外,维持治疗中移除了“阿特珠单抗或贝伐单抗”,保留“阿特珠+贝伐单抗”,推荐双药维持。

PDL1表达1-49%的患者介于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范围之间,专家也给出了严谨的治疗方案。

3.无基因突变的治疗注意事项(包括鳞癌和非鳞癌)①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进展后,不推荐换成另一种PD1/PDL1(既往指南为“不常规推荐”),这项更新直接否定了免疫交叉治疗。

②对于耐受性良好的患者,若4个周期一线治疗效果不错,可以考虑继续治疗至6个周期,之后才进行维持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NCCN 前列腺癌指南V2版更新
5月15日,FDA加速批准卢卡帕利(Rucaparib)用于治疗预先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靶向疗法和紫杉烷类化疗的BRCA突变(胚系和/或体系)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5月19日,FDA批准了奥拉帕利(Olaparib)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恩杂鲁胺(enzalutamide)或阿比特龙(abiraterone)治疗的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随着两款PARP抑制剂连续获批,NCCN于2020年5月21日发布了前列腺癌指南2020V2版。

指南更新要点
将奥拉帕利二线治疗HRRmmCRPC患者的推荐等级从2B级提升至1级。

并且在脚注部分将HRR基因突变人群明确为BRCA1、BRCA2、ATM、BARD1、BRIP1、CDK12、CHEK1、CHEK2、FANCL、PALB2、RAD51B、RAD51C、RAD51D、RAD54L基因胚系和/或体系突变患者。

另外,由于临床试验中奥拉帕利用于PPP2R2A突变患者存在不利风险,奥拉帕利不推荐在PPP2R2A突变患者中。

指南增加卢卡帕利作为BRCAmmCRPC患者二线治疗方案,推荐等级为2A级。

如果患者不适合化疗,即使未使用紫杉烷类药物也可以考虑使用卢卡帕利。

指南更新基于的临床试验
针对奥拉帕利的指南更新主要基于III期PROfound临床试验。

该研究评估了奥拉帕利用于既往接受过新型内分泌治疗(例如恩杂鲁胺或阿比特龙)后进展的mCRP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所有患者都有HRR基因突变,其中队列A患者携带BRCA1、BRCA2、ATM突变,队列B患者携带任何其他12种基因突变。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奥拉帕利或新型内分泌治疗。

队列A患者中,奥拉帕利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6个月(HR=0.34,95% CI, 0.25–
0.47,P<0.001)。

队列A+B患者中,奥拉帕利组中位PFS为5.8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5个月(HR=0.49, 95% CI, 0.38–0.63, P<0.001)。

队列A(上),队列A+B(下)
然而,亚组分析中显示,奥拉帕利治疗PPP2R2A患者PFS显著更差。

基于此原因,指南不推荐奥拉帕利用于PPP2R2A突变患者。

指南针对卢卡帕利的更新主要基于 II期TRITON2临床研究。

该研究纳入包括BRCA1/2 在内的15 个DNA 损伤修复(DDR )基因突变患者,评估了卢卡帕利用于既往接受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和化疗后进展的mCRP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在可评估的62例患者中,BRCA1/2突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4%,并且研究者评价的胚系和体系BRCA1/2突变患者的ORR相似[38.1%(8/21; 95% CI, 18.1%–61.6%) vs. 48.6% (17/35; 95% CI,31.4%–66.0%)]。

基于该研究,FDA加速批准卢卡帕利用于晚期经治mCRPC患者,NCCN指南作2A级推荐。

卢卡帕利对比阿比特龙、恩杂鲁胺或多西他赛的III期临床试验TRITON3(NCT02975934)正在进行中。

总结
随着两款药物的获批及NCCN指南的推荐,PARP抑制剂成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

靶向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针对包含BRCA1/2等基因在内的HRR基因的检测也成为PARP 抑制剂用药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HRR基因种类多、突变频率高,一次性检测多个基因的NGS平台成为最佳检测方法。

仁东医学在前列腺癌基因检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项前列腺癌检测产品(普
晟泰、前腺安、前腺长安、欧可安等系列)均包含全面的HRR基因,可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精准检测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