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上海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 1 与字母 X 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有理数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p, q为整数且 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p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 (2) 有理数的分类 :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 1、0、 -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 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自然数0 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a≤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 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 a-b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 a 、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 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a(a0)a(a0) 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 a a (a 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a0) (3)a a 1a0 ; 1 a 0 ; a a (4) |a|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a a ≥ 0;注意: |a| · |b|=|a · b|,. b b 5.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 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 - 小数> 0 ,小数 - 大数< 0. 6.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 0,那么 a 的倒数是1 ;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 、 b 互为倒数;若ab=-1 a 、 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二学期417

地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二学期 祖国篇 第一章农业及其地区差异 1.1、世界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水稻、大豆、茶叶等农作物的栽培、猪、鸡、鸭、鹅等禽畜的饲养都起源于我国。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 现代化农业向“立体式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等方向发展。 1.2农业的分布 1、农作物的分布 水稻第一大粮食作物。喜温喜湿,种植在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的地区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小麦第二大粮食作物。喜温凉、耐寒、耐旱南北方都可以种植。 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三大林区 中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东北林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 西南林区:主要包括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东南林区: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工林和经济林区。 人工造林,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人工造林两个重点地区:一、北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和伊犁马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西藏牧区(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 青海牧区河曲马 1.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各具特色的四大农业区 北方旱地农业区南方水田农业区 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到三熟 农作物小麦、杂粮水稻、小麦 经济作物花生、甜菜、苹果油菜、甘蔗、菜叶、柑橘气候特征降水少,热量较低降水丰沛,热量充足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备知识点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做题技巧: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 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 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 “—”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咏雪

上海教材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小结(16开)

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实数 实数的概念 ????????????????????????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有理数实数负整数分数无理数或者:?????????????????正有理数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无理数 1.有理数:有理数就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有理数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有理数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小数。 2.无理数:无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 3.实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称为实数,实数与______________是一一对应的。 数的开方 4.若2 x a =,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 正数a 有两个平方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零的平方根记作____= ___ 负数_____平方根。 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a 叫做___________; 5.平方根与开平方的性质 (1)当0a > 时,2= _______, 2(=_______ (2)当0a ≥ ______=,当0a < ______= 6. 若3x a =,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记作:______,a 叫做________, 3叫做______. 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______,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零的立方根是_____。即:任意一个实数都有立方根,而且只有___________。 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 7. 立方根与开立方的性质:3=_______ _____= 8.若n x a =(1n >的整数),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 当n 为奇数是,x 叫a 的_____________;当n 为偶数是,x 叫a 的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备知识点

结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 做题技巧: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产有意义 2. 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 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 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 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 a ×5应写成5a; (4)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 a ×应写成a; (5) 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 ÷a写成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2-b2;a 与b 差的平方是:(a-b)2; (2) 若a、b、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 若m 、n 是整数,则被 5 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 三个连续整数是:n-1 、n、n+1; (4) 若b>0 ,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a2-b ,非负数是:a2 ,非正数是:-a2.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 ; 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0 和正整数; a>0 a 是正数; a<0 a 是负数; a≥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 a≤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3.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4.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 的相反数是-a+b-c;a-b 的相反数是b-a;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5.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 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离;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 (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4) |a|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6.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0 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 (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上海七年级数学(下)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下)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梳理 第十二章实数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平方根和开平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偶次方根同)0 = 0 开平方和平方互为逆运算:当a>0时( a )2= a (- a )2= a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只有0 ) 当a≥0时a2= a (-a)2= a 当a<0时a2= -a 3、立方根和开立方:任意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而且只有一个立方根。(奇次方根同) 3 0 =0 ( 3 a )3= a 3 a3= a 4、实数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唯一的实数。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 a、b,那么两点距离:AB=|a-b| 5、实数的运算性质:设a>0 , b>0 则ab = a · b a b= a b 6、分数指数幂规定: n a m=a(a≥0) 1 n a m =a(a>0)(m、n为正整数,n>1) 7、精确度:对近似程度的要求叫精确度。(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往右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的传递性)∵a∥b b∥c ∴a∥c

第十四章三角形 1、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联结一个顶点及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t△、斜边、直角边)、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交点的情况P77 4、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推导) 5、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 6、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7)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角、边(S、A、S),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8)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角对等边 9)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坐标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点O,过点O画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且使它们以 点O为公共原点,这样,就在平面内建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直角坐标平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其中a叫做横坐标,b叫做纵坐标。原点O的坐标是(0,0) 2) 点坐标的含义:直角坐标平面内的每个点对应唯一的有序实数对 3) 点坐标的几何意义:P(a,b)到x轴的距离PE=|b|,点P到y轴的距离PF=|a|。 4) 象限和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x轴、y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记作(x,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记作(0,y) 5)经过点A(a,b)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x= a, 经过点A(a,b)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y=b. 6)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两点A(x1,y)、B(x2, y)的距离:AB=| x1-x2 |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A(x,y1)、B(x, y2)的距离:AB=| y1-y2 | 7) 点坐标的平移:(简称右加左减,上加下减) 一般地,如果M(x,y)沿着与x轴或y轴平行的方向平移m(m>0)个单位,那么向右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m,y);向左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m,y); 向上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y+m);向下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y-m)。 8)点坐标的对称: 与点M(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x,-y)(x轴对称,x不变,y相反)与点M(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x, y)(y轴对称,y不变,x相反)与点M(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x,-y)(原点对称,x、y全相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必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框中学序曲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⑴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⑵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⑴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⑵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下丰富而厚实的底色。体现在: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⑴成长礼物: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与挑战。 ⑵作用:①新机会和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②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⑴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⑵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⑷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5.中学生如何正确面对中学生活? ⑴重新塑造“自我”: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等。 ⑵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⑶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2框少年有梦 1.什么梦想 ⑴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⑵作用(意义):①纺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③能促使我们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④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⑤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⑴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⑵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⑶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中国梦: ⑴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 ⑵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⑶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什么是努力? ⑴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⑵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5.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 而努力? ⑴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⑵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⑶努力,要掌握科学的方法。①要分清轻重缓急,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最新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X1+X2+…+X 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020年中考生物七上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 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排泄)排便是排遗。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高级含毒素越多。叫生物富集。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所有能量最终都来源于太阳能。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有且只能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且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物种类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春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角度(视、听、嗅、味)、多层次地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 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字音:朗润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a抖擞sǒu 窠kē巢黄晕yùn 卖弄(字义)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文首:“盼望着,盼望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春草图:(第三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 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偷偷地”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态。“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侧面烘托春草的生机勃勃。 写景层次:由点到面由物到人正侧结合 春花图:(第4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 一个“闹”字,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动态。“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花数量多,色彩明丽,闪闪发光的特点。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春风图:(第5自然段)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 听觉写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从触觉方面,引用加比喻,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的表现 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 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 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侧面写,表现了春风的和悦。风 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卖弄:原意是炫耀的意思,文中是尽情的表现,形象地写出了鸟鸣叫的声音多,此起彼 伏,连续不断 春雨图:(第6自然段) 在词语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细细、密、亮、绵

上海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及教材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一、考试性质和命题指导思想 上海市初中毕业英语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对象为2012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 二、考试目标 英语科统一学业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侧重对语言能力的考核。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功能。 语言能力包括运用语言获取和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按情景或要求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04年11月版)规定的六年至九年级教学目标,确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试目标如下: I.语言知识 主要测试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常用词汇、基础语法和常用语言功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II.语言能力 1.听 主要测试学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 (1)从所听材料中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 (2)理解所听材料的基本内容及上下文关系的能力; (3)推断所听材料的隐含意思的能力。 2.读 主要测试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1)从各类语篇中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能力; (3)理解和归纳语篇主旨大意的能力; (4)推测语篇隐含意义的能力。 3.写 主要测试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1)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写出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2)用通顺连贯的语言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教材内容为考试的范围,包括《英语》(牛津上海版)六年级到九年级(共八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和牛津版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及《英语》(新世纪版)六年级到九年级(共八本)(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1、基本素材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变化与发展) Cities and countries (城市与国家) Cultures and customs (文化习俗) Earth and space (地球与太空) Famous people (名人) Features (人与事物的特征) Food and drinks(饮食) Historical events (历史事件) Holidays and festivals (假日与节日) Illness and health (疾病与健康) Interests and hobbies (兴趣与爱好) Jobs and employment (工作与就业) Literature and art (文学与艺术) Man and nature (人与自然) Mass media (大众传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必考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必考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