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

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成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二、癌症转移的方式

癌细胞是非常“贪婪”的,它会跑到它可能到达的任何地方,而路径主要有3条:1、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最早,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及首选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

2、血行转移

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

3、种植

还有一种转移比较少,就是种植转移。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生根发芽”。发生地一般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

4、直接蔓延

肿瘤从原发部位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

三、转移步骤

1、原发肿瘤的生长和增大;

2、侵袭周围组织并穿入淋巴管和血管;

3、淋巴管和血管内瘤栓形成并随淋巴液、血液而运行;

4、在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停留;

5、穿出停留处的淋巴管和血管壁并侵袭周围组织;

6、癌细胞在此增殖、生长,转移灶形成。

恶性肿瘤转移举例:

1 肺癌脑转移

2 肺癌骨转移(50%)

3 肺癌肝转移(28-33%)

4 肺癌肾及肾上腺转移

5肺癌其它部位转移

四、骨转移介绍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途径转移到骨骼所发生的继发性骨肿瘤。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等。骨转移的分布特点是多发多于单发,躯干骨多于四肢骨及颅骨,四肢骨转移中以近端骨多见,远端罕见。由于脊椎静脉系统有广泛的静脉分支和交通支,且血流缓慢,没有瓣膜,当胸腹腔压力增加时,可造成血流变缓、停滞甚至逆流,导致脊柱骨转移最为多见。骨转移常并发疼痛、高钙血症、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受压甚至瘫痪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骨破坏的机制如下:

破骨细胞:是骨组织成分的一种,行使骨吸收的功能,可以吸收骨基质的有机物和矿质,造成骨基质表面不规则,形成近似细胞形状的陷窝。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不断地进行着重建,骨重建过程包括破骨细胞贴附在旧骨区域,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质,形成骨吸收陷窝;其后,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质,骨基质矿化而形成新骨。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处于平衡状态,协同完成骨的不

断重建。但是当病理状态下,肿瘤细胞转移至骨,可以造成骨的破坏,引起骨痛、骨折,破坏骨组织时可以释放出骨钙,骨钙进入循环系统引起高钙血症。恶性肿瘤造成骨破坏有两种途径:1、癌细胞直接破坏骨的矿物质基质;2、通过间接刺激破骨细胞,增强骨溶解吸收过程,打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不能进行正常的骨重建,引起骨破坏。

骨转移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缓解骨痛,防治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增强骨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五、氯膦酸二钠简介

注射用氯膦酸二钠是第一代不含氮类双磷酸盐的代表药物。双膦酸盐是一组结构与焦膦酸盐类似的药物,后者系内源性化合物,能调节骨矿物质的沉积和吸收。与焦膦酸盐相同,双膦酸盐与羟基磷灰石晶体结合,但不易被体内的焦膦酸酶降解,与骨组织亲合力更强、更稳定,影响破骨细胞与骨表面的结合过程,阻止骨组织的生长和分解。通过抑制骨重吸收,这些药物对癌症患者的骨代谢可产生有利的效果。因此,双膦酸盐类药物成为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可以使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患者的血钙恢复正常,减少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改善骨质疏松。

氯膦酸二钠中含有双膦酸盐特征性P- C- P 结构,这一结构非常稳定,耐高温,对许多化学物质稳定,体内还没有能将其水解的酶类,以原形方式在体内吸收、贮存和排泄。已吸收的氯膦酸二钠约20%吸附于骨,多分布于骨形成活跃部位,吸附于骨上的氯膦酸二钠半衰期较血中明显延长。肾脏对该药的清除率高,主要以超滤方式清除,口服或静脉使用具有相似的血浆清除半衰期( 2.44h 和2.31h),用药48h时有80%的药物已由尿液排出。肾功能障碍时,肾脏对该药排

泄减少,患者需慎用。与金属离子的复合物排泄时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临床使用中要控制输入速度和浓度。

在分子水平,氯膦酸二钠主要通过与细胞内含ATP 的化合物结合,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另外,有研究提示氯膦酸二钠可能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和扩散、诱导凋亡、减缓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活性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