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PID调节与应用

S7-300PID调节与应用
S7-300PID调节与应用

S7-300多回路过程控制及PID调节讲解

本实训的知识点:

过程控制中,D槽的液位高度是靠PID调节变频器的补水速度来实现恒定的,其实就是恒压供水的意思。完成本实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呢?

1、两台PLC要用MPI通信,则可选择全局数据通信;

2、需要将液位转换成高度值;

3、需要使用OB35、OB100、SFB41块;

4、需要对三菱变频器进行设置;

现在分述上述问题:

1、全局数据(Global data, GD)通信:

全局数据通信使用CPU的MPI接口,不需要增加通信硬件,对CPU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这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通信方式,但是只能传输少量的数据。在同一个MPI子网中允许最多15台S7-300/400和C7之间周期性地交换少量数据。

全局数据通信采用广播方式来传输数据,数据的接收没有确认信息,因此不能保证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不需要对全局数据通信进行编程。只需要在STEP7的MPI网络中用全局数据表对全局数据通信组态。方法如下:

法一:组态好MPI网络后,在项目处右击MPI进行全局变量设置;

法二、打开任一CPU站点的硬件配置,点击组态网络,右击MPI进行全局变量定义;

2、液位转换:既可用库(通过下载得到)程序,也可自己写程序;

转换公式:

3.PID控制程序的编制和采样周期的选择,以及相关的OB块:

可在FB或FC里调用系统功能块SFB41~SFB43,注:

调用SFB41~SFB43 的FB或FC必须放在定时循环中断OB35 (OB30~OB38)中被调用。

OB35的循环中断时间即为PID控制器的采样周期TS 。

采样周期TS 与CPU性能有关,需要根据运算速度和控制周期折衷选择。可以在CPU 属性中设置。

调用系统功能块必须指定背景数据块,例如:

STL:CALL SFB “CONT_C”, DB41

背景数据块保存了功能块的输入/输出结果,可以在PLC程序中或WINCC软件访问相应的数据。

关于SFB41解释如下:

4、需要对三菱变频器进行设置:

变频器应设为:Pr79=2;外部运行模式;(启/停、频率都由外部控制)

Pr73=0;设为0-10V电压控制;(注意:三菱默认为0-5V)

Pr251=0;取消缺相保护;(默认值为1,有缺相保护的)注意:在S7-200配方中,Pr79=3即可,此时为“外部/PU组合模式”,即启/停由外部接通STF/STR,频率由PU面板设定。

调试时,PQWxx的值只能MOV传送写入,而不能在变量表中强制。

程序存在缺陷:如果目标槽的液位到达后,变频器的启停信号也得复位,不能只靠电压来控制,防止模式设置错误后的不停抽水现象。

附:用于闭环控制的系统功能块

(1)除了专用的闭环控制模块,S7-300也可以用控制功能块来实现PID控制。但是需要配置模拟量输入模块和模拟量输出模块(或数字量输出模块)

系统功能块SFB41-SFB43用于CPU313C/314C和C7的闭环控制。SFB41“CONT_C”用于连续控制,SFB42“CONT_S”用于步进控制,SFB43“PULSEGEN”用于脉冲宽带调制。(2)闭环控制软件包

程序编辑器左边窗口的文件夹“\库\Standard Library(标准库)\PID Controller(PID控制器)”中的FB41-FB43适用于所有S7-300的CPU的PID控制。

5 .使用FB41“CONT_C”实现连续控制

5.1 FB“CONT_C”用于在SIMATIC S7可编程控制器上,控制带有连续输入和输出变量的工艺过程。在参数分配期间,用户可以激活或取消激活PID控制器的子功能,以使控制器适合实际的工艺过程。

5.2 带有死区的PID控制算法

?在某些控制系统中,当偏差比较小时,为了避免控制动作过于频繁,以消除由此所引起

的振荡给设备带来危害,可采用带死区的PID控制系统。

?死区的PID概念:是人为地设置一个不灵敏区域B,

?当偏差| ev(t) |≤B 时,减弱或切除控制输出

?当偏差| ev(t) |>B 时,正常控制输出

?这里的死区B对应SFB41中的DEADB_W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试题部分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x)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x)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x)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x)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x) 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x) 8、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x)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x) 12、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4、可逆热机的效率高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x) 15、非平衡系统虽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其状态参数是确定的。(x) 16、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x) 17、只要无容积变化,设备就不对外做功。(x) 18、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19、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20、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

里循环。(∨) 21、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x)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 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x) 25、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温差成正比,与传热热阻成反比。(∨) 26、传热有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 27、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x) 28、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x) 29、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30、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31、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x) 32、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33、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34、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X) 35、表压力是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和。(X) 36、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37、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38、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X) 39、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X) 40、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 第一部分 问答题 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 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 第二部分 习题 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 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压力为0.1Mpa ,如果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①在寒冷的冬季,人在室外说话时,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这是什么原因?⑤冬季室内供暖,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 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一样,但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 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让1kg 温度为t ℃的水吸收空气的热全部蒸发,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 图上又如何表示?

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应怎样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 8.空气温度是20℃,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501=?,如果空气经过处理后,温度下降到15℃,相对湿度增加到%902=?,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 9.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1?=50%,空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 和湿量W=2kg/h 后,温度为t2=25℃,利用h-d 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2?,h2,d2各是多少? 10.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2?=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kJ/kg 5000=ε。试用h-d 图求空气状态点的各参数1?、h1、d1各是多少? 11.某空调房间的长、宽、高为5m 33.3m 33m ,经实测室内空气温度为20℃,压力101325Pa ,水蒸汽分压力为1400Pa ,试求:①室内空含湿量d ;②室内空气的比焓h ;③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④室内干空气的质量;⑤室内水蒸汽的质量?⑥如果使室内空气沿等温线加湿至饱和状态,问变化的角系数是多少?加入的水蒸汽量是多少? 12.空调房间内气压为101325Pa ,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0℃,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为7℃,为了不使墙面上产生凝结水,求室内空气最大允许相对湿度和最大允许含湿量是多少? 13.将空气由t1=25℃,%701=?冷却到t2=15℃,%1002=?。问:①每公斤干空气失去水分是多少克?②每公斤干空气失去的显热是多少kJ ?③水凝结时放出的潜热是多少kJ ?④空气状态变化时失去的总热量是多少kJ ? 14.当大气压变化时空气的哪些状态参数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15、试求t=26℃时干空气的密度。当地大气压力B=101325Pa 。 16、已知空气温度t=-10℃,大气压力B=101325Pa ,相对湿度φ=70%。试比较干空气和湿空气的密度。 17、已知房间内空气温度t=20℃,相对湿度φ=50%,所在地区大气压力B=101325Pa ,试计算空气的含湿量。 18、某地大气压力B=101325Pa 。测得当时空气温度t=30℃,相对湿度φ=80%。试计算该空气的含湿量。若空气达到饱和状态(φ=100%),试计算该空气的饱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 《制冷技术与应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1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CF 2 Cl 2 的代号为()。 1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制冷剂,()是吸收剂。 13、制冷装置中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和()。 14、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内进行的是()过程,膨胀阀中进行的是()过程。 15、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16、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 17、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一定的()。 18、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19、选择制冷剂时,临界温度要()一些,以便于用一般的环境介质进行冷凝,凝固温度要()一些,以便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20、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压缩机实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A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A 得分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湖南城市学院 1、对于绝热节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绝热节流过程有摩檫,因而工质的熵增加 2007—2008学年第2期(B)由于流道截面突然缩小,工质要克服局部阻力,因而压力下降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C)工质在节流装置进、出口处焓相等 (D)由于过程绝热,所以温度不变 A 卷时间: 120 分钟年级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503201-02【考试】【开卷】 2、供热循环的供热系数是指() 题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A)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循环消耗外功的比值 (B)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与循环消耗外供的比值分数 20 20 24 36 (C)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的比值 得分(D)比相同热源下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少1 3、工质流经冷凝器冷凝()合分人签名:(第页,共页) 得分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共20分,每小题1分)(A)放出热量,且放热量等于其焓值减少 (B)放出热量,焓值增加 1、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C)吸收外界热量,焓值增加 2、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3、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D)由于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所以焓值不变 4、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

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o o4、某逆卡诺循环的高温热源温度为28C,低温热源温度为-18C。则此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5、《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度性物质HCFCs。()() 6、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A)0.39 (B)5.5 (C)-0.39 (D)6.5 7、吸收式制冷所用的“工质对”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为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为制冷剂。() oo5、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的温度为5C,相同压力下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为15C,则压缩 8、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冷冻机油不能用通用机油来代替。()o机的吸气过热度为()C。 9、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由于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由于破坏 (A)15 (B)10 (C)5 (D)-10 作用。() 6、空调器中的蒸发器属于()换热器。 10、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1、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要对设备做任何改动。() 7、大、中型冷水机组中的水冷式冷凝器多采用()换热器结构。 12、离心式压缩机不属于容积型压缩机。()(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3、离心式压缩机的单机制冷能力大,运转震动也大。() 8、风冷热泵型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属于()换热器。 14、活塞式压缩机在家用、商用、中小型制冷空调中应用广泛。()(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5、加大蒸发器,就吸收热量多,温度降低的快。() 9、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转子是由()组成的。 16、已知节流阀孔径大小,制冷设备产冷量大约就可以估计出来。()(A)两个阳转子(B)两个阴转子 17、制冷系统回气管结霜至压缩机机体上比较有利,可以冷却压缩机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12周 星期四 上午10:00-12:00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分光计的方法; 2、测量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 分光计,三棱镜,准直镜。 三、实验原理 1.测折射率原理: 当i 1=i 2'时,δ为最小,此时 21 A i =' 22 11 1min A i i i -='-=δ )(21 min 1A i += δ 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 ,则

2sin sin sin 1 1A n i n i ='= 故 2 sin 2sin 2 sin sin min 1 A A A i n +== δ 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折射率n ,必须测出其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min δ。 四、实验步骤 1.调节分光计 1)调整望远镜: a 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b 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 c 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时,反射象落在 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2)使载物台轴线垂直望远镜光轴。 a 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是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 b 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 和AB 返回的十字象,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象都落在上十子线处。 注意): 1、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

空气调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 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图1-0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在一家印刷厂设计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906年,开利博士获得了“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喷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即喷水室图1-0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得出了空气干球、湿球和露点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空气显热、潜热和比焓值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绘制了湿空气焓湿图图1-03焓湿图得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缩写ASME)的工程师们的广泛认可,成为空调行业最基本的理论,成为今日所有空调计算的基础,它是空气调节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里插一句:现在开利博士发明的这种传统的常规空调方式正在接受挑战,一种叫“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非常节能的空调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其独立的理论,也将成为空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书上第七章也有简单介绍)当然它的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开利博士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0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开利的介绍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他是一位对空调发展史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是一位多面手工程师〕图1-05他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了60项专利。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condition vt调节,使达到所要求的情况,限制,以…为(先决)条件。〔它的“调节”有主动、强制之意。〕 adjust vt调节,调整,使…适应。〔它的“调节”是被动、无奈之意〕 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调先驱”。 美国的舒适空调的发展,远远迟于工业空调。开利博士认为只是在1923年以后,空调才真正成了一件大事!舒适空调才得到发展。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是在芝加哥(1911年) 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 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 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内(1935年) 我国的空调发展并不太迟,工业空调和舒适空调几乎的同时起步。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2) 一、填空 (2) 二、名词解释( (2) 三、简答 (2) 四、计算题 (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作业 (4)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4)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5)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5)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7)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7)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性能调节 (8)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0) 制冷技术复习大纲 (10)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10)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10)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10)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11)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11)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 (11)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1) 第八章水系统与制冷机房 (11) 制冷技术试题集 (1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14) 一、判断题 (14) 二、选择题 (23) 三、判断题:(25分) (38) 四、简答题: (38) 五、选择题2 (39) 问答题 (43)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及答案 (47)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 (47) 一、填空题 (47) 二、选择题 (50) 三、名词解释 (59) 四、判断题 (60) 五、问答题 (64) 六、计算题 (65)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集答案 (66) 填空题 (66) 选择题 (67) 名词解释 (67) 判断题 (68) 问答题 (68) 计算题 (74)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⒉对制冷剂的物理化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粘度尽可能(小),纯度要(高),热化学稳定性要(好),高温下不易分解。 ⒊目前广泛采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等三大类。 ⒋为了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有时需采用复叠制冷循环。 ⒌半导体制冷属于(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氟利昂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 ⒉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相互不形成共沸溶液(2分)的单组分制冷剂混合(1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单位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1分)每输送1kg制冷剂(1分)经循环(1分)从低温热源中制取的冷量(1分)。 ⒋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是理论制冷循环中(1分)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循环净功(单位理论功)之比(2分),即理论制冷循环的效果和代价之比(1分)。 ⒌中间完全冷却 中间完全冷却是指在中间冷却过程中(1分),将低压级排出的过热蒸汽(1分)等压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1分)的冷却过程(1分)。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吸收式制冷循环由发生器(1分)、吸收器(1分)、冷凝器(1分)、蒸发器(1分)以及溶液泵(1分)、节流器(1分)等组成。 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吸收器内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在总压力(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水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传质推动力减小,影响了吸收器的吸收速度;(3分) 二是由于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制冷剂水蒸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减小,也影响了吸收速度。(3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化学分子式相对应的符号规定式 (1)CCI3F (2)CCIF2 CCIF2 (1)CCI3F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1 n=0 Х=1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0 n+1=1 Х=1(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1分) (2)CCIF2 CCIF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2 n=0 Х=4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1 n+1=1 Х=4(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4(1分) 四、计算题(共18分) 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0=-15℃,冷凝温度为30℃,工质为R12,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12的热力性质图表,查出有关状态参数值: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制冷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40分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2、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3、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4、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5 、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 6、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7、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8、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0、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11、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12、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 13、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14、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 15、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 16、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17、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8、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19、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20、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21、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22、吸收式制冷所用的“工质对”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为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为制冷剂。(X ) 23、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24、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25、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要对设备做任何改动。() 26、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制冷剂蒸汽,可防止湿压缩的发生。() 27、在采用氟里昂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安装干燥器,() 28、在采用氨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不必干燥器,() 29、只要知道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就可在相应制冷的压焓图上做出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饱和)循环图。() 30、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是采用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工质对,其中低沸点的物质作制冷剂,高沸点的作吸收剂。() 3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是溴化锂。() 3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水冷式)的制冷量相同时,它们的冷水量也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1.分光计的结构 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分度盘及游标盘组成,其结构见 图1; 1)望远镜 望远镜的目镜为自准直目镜,在其焦平面上装有带有双十字准线的分划板;分划板刻有十字叉丝,打开目镜照明小灯,可在目镜视场看到带有十字叉丝的绿色窗;望远镜可通过调节螺丝进行高低与水平的调节; 2)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平行光管的一端装有宽度可调的狭缝,当狭缝调到物镜的焦平面上时,由狭缝射出的光线经物镜便成为平行光; 3)载物台 载物台为双层结构,上层平台用于放置待测光学元件;两层之间有3个调平螺丝。用于调节上层平台的倾斜度;载物台高度可调,可单独转动,也可与游标盘固联一起同步转动; 图1分光计结构图 1.狭缝; 2.狭缝锁紧螺丝; 3. 狭缝宽度调节螺丝; 4.平行光管; 5.载物台; 6.载物台调平螺丝; 7.载物台锁紧螺丝; 8.望远镜; 9.望远镜锁紧螺丝;10.自准直目镜;11.目镜视度调节手轮;12. 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丝;13.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丝;14.望远镜微调螺丝;15.望远镜锁紧螺丝;16.分度盘与望远镜固联螺丝;17.游标盘;18.分度盘;19.游标盘微调螺丝;20.游标盘制动螺丝;21.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

4)分度盘与游标盘 分度盘与游标盘为读数装置;测量时分度盘应与望远镜同步转动,游标盘应与载物台同步转动;分度盘被等分为720格,每格为0.5, 即30';游标盘游标的最小分度值为1'(读数方法参 照游标卡尺读数原理)。如图2所示的读数应为15038';为消除仪器的偏心差,游标盘设有两个游 标; 2.分光计的调节 分光计调节前,应熟悉分光计的各部件及各螺丝的作用和用法。 调节要求:望远镜接收平行光(即聚焦无穷远);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望远镜与平行光管同轴,且与分光计的转轴垂直; 1)粗调 用眼睛目测,调节望远镜、平行光管和载物台,使三 者大致垂直于分光计的转轴;此步是进一步细调的基础; 2)自准直法调节望远镜 a .调节目镜;打开目镜照明灯,转动目镜视度调节手 轮,使分划板在目镜视场中清晰成像; b . 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转轴垂直:将平面镜按图11-7放置在载物台上,望远镜对准平面镜;慢慢转动载物台,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1B 或2B )以及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丝(图5中的15),使在目镜中能清楚的观察 到由平面镜反射回来的绿色十字叉丝像,并左右移动眼睛, 观察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是否有视差;用“各半调节法” 使十字叉丝像位于分划板上十字线中心(见图8)。具体 方法如下: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1B 或2B ,使十字叉丝像 与上十字线中心的距离减小一半,然后调节望远镜光轴高 低调节螺丝(图5中的12),使十字叉丝像位于分划板 上十字线中心;将载物台旋转180,使平面镜的另一面对 准望远镜,重复上述步骤;反复重复调节,直到平面镜的 任意一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叉丝像都位于分划板上十字线中心的位置,且无视差为止;此时,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转轴垂直。调好后,望远镜的调平螺丝不可再动; 游标 0 10 20 150160分度盘 图2 游标的读数 3B 图7 平面镜的放置 图8 衍射光栅的调节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解析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1 一、选择题 1、使空气的温度下降达某一程度时,开始有水珠凝结,称此温度为( )? (A) 绝热冷却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D) 临界温度。 2、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的比,称为( )? (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百分湿度(D) 饱和湿度。 3、以每公斤干空气为基准,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 )? (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饱和湿度(D) 百分湿度。 4、湿度不同的两空气,其干球温度相同,则湿球温度高者,其湿度为( )? (A) 湿度较高(B) 湿度较低(C) 湿度相同(D) 不一定,须视其它情况而定。 5、以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某一空气的湿度,发现其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相同,则此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A) 0% (B) 50% (C) 100%(D) 不一定,视情形而定。 6、下列( )项空气的性质无法从湿度图上查得? (A) 绝对湿度(B) 百分湿度(C) 露点(D) 体积膨胀系数。 7、25℃,一大气压下某空气含水蒸气的分压为14mmHg。已知25℃的饱和水蒸气压为21mmHg,则该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A) 14%(B) 21%(C) 33%(D) 67%。 8、下列( )种操作可以使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同时增高? (A) 空气与喷淋的冷水接触(B) 空气与热的水蒸气接触(C) 空气与冷的金属面接触(D) 空气与热的金属面接触。 9、下列( )种操作无法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低? (A) 空气与多孔性硅胶接触(B) 将空气恒温加压(C) 空气与无水氯化钙接触(D) 将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上。 10、路易斯证明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湿球温度等于( )项温度? (A) 干球温度(B) 绝热冷却温度(C) 露点温度(D) 临界温度。 11、于某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水蒸气压,此混合气体的湿度称为( )? (A) 相对湿度(B) 饱和湿度(C) 百分湿度(D) 绝对湿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___膨胀过程______和两个___压缩过程____组成。 2、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是_______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______、______蒸汽的压缩在过热区进行而不是在湿蒸汽区内进行_______ 、___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且具有传热温差______。 3、制冷压缩机的工况分为__蒸发温度___、__吸气温度___、__冷凝温度___和__再冷温度___。 4、通常单级压缩P K/P0比的合理范围大致为:氨≤________,R22和R12≤________。 5、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_运动部分_、__吸、排气部分_、_密封部分_、_润滑部分_、_机体部分__和_安全部分、能量调节部分_等组成。 6、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_吸气__、__压缩__、__排气__三个过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制冷: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者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 2、过冷度:在一定压力下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3、制冷剂:制冷装着中进行循环制冷的工作物质 4、载冷剂: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工质 5、活塞行程: 6、工作容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画图并说明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2、为什么要停止使用CFC类型的制冷剂 CFC类物质就是不含氢的氟里昂。CFC物质对大气忠的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用CFC类物质的使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 验报告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12周星期四上午10:00-12:00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分光计的方法; 2、测量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 分光计,三棱镜,准直镜。 三、实验原理 1.测折射率原理: 当i 1=i 2'时,δ为最小,此时 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 ,则 故 2sin 2sin 2sin sin min 1A A A i n +== δ 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折射率n ,必须测出其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min δ。 四、实验步骤 1.调节分光计 1)调整望远镜: a 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b 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

c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时,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2)使载物台轴线垂直望远镜光轴。 a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是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 b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和AB返回的十字象,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象都落在上十子线处。 注意):1、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 2、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一起公共轴。 3、调节动作要轻柔,锁紧螺钉锁住即可。 4、狭缝宽度1mm左右为宜。 2.测量最小偏向角 (1)平行光管狭缝对准前方水银灯。 (2)把载物台及望远镜转至(1)处,找出水银灯光谱。 (3)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望远镜跟踪谱线运动,直到谱线开始逆转为止,固定载物台。谱线对准分划板。 (4)记下读数1θ和2θ转至(2),记下读数1θ'和2θ',有 五、实验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如下:

《空气调节技术》试卷

空气调节技术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简答题 1. 热湿比线有何作用? 2. 在计算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时,为什么要采用逐时温度? 3. 用液体吸湿主要有哪些优点? 4. 空调房间的新风量确定应该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最小新风量是多少? 5.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有哪些? 二填空 1. 在空调室内喷蒸汽调节空气湿度是一个( )过程. 2. 空调系统的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规定: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冬季 风速不应大于( ), 夏季风速不应大于( ); 工艺性空 气调节工作区风速宜采用( ). 4. 当边界层空气温度高于主体空气温度时,将发生( )过程; 当 边界层空气温度低于主体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将发生( )过程, 5. 表冷器的排数一般以不超过( )为宜,表冷器的迎面风速最好取 ( ). 6. 空气加热器设计计算时,低温热水系统中,水的流速一般取 ( ). 7. 空气加湿的主要方法有( ).( ). ( ).( ).( ). 8. 商场空调送风口宜采用( )风口. 9. 集中空调装置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 ( ).( ). ( ).( ) ( ). 10. 常采用的空间气流分布形式主要有( ). ( ). ( ).( ). 三判断题 1. 刘伊斯关系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空气处理过程. 2. 对喷水室而言,喷水方向并非逆喷比顺喷好. 3. 双级喷水室的全热交换效率和通用热交换效率都可能大于1. 4. 喷水室的全热交换效率E是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的.而通用热交换 效率E`也是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的. 5. 表冷器的安全系数大于1. 6. 硅胶的颜色为兰色,说明硅胶已经失去吸湿能力. 7. 表冷器无法对空气进行加湿. 8. 对空气的局部处理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是属于集中空气处理方式. 四. 作图分析与计算题 i 图上作出二次回风系统夏季空调过程分析图,并推导有关参数计算 1. 试在d 公式.

空气调节技术

《空气调节技术》项目报告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班级制冷1211 学号2012050723 姓名鹿怀亮 组别第三组

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第三小组 一、任务 完成手表装配车间空调系统选型设计 二、设计条件 已知条件:房间尺寸60(南)320(东)m,层高5m;地点:武汉 1、屋顶:结构同附录表2中序号2,属Ⅲ型,K=1。163W/(m22K); 2、窗:南、北面双层全部玻璃,挂浅色窗帘,F= 120m2; 3、墙:红砖墙,K=1。55W/(m22K); 4、室内设计温度t n=27℃; 5、室内有100人在工作(上午8时~下午6时) 6、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 三、设计要求 1、要求用新回风混合的一次回风系统; 2、要有详细的设计计算过程; 3、空调设计图要字迹工整,尺寸标注规范,手工画出。

目录 负荷计算 (4) 送风量 (12) 选取散流器 (14) 选取风管 (16)

项目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选型设计 解:根据已知条件,只有前三项围护结构和人员需要分别计算冷负荷。由于室内 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所以不需要考虑由于室外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现分项 计算如下: 一、屋顶冷负荷 由附录表4查的北京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因为本题条件地点为武 汉,所以由附录表5查的Ⅲ型结构地点修正值t d,然后求得出武汉屋顶冷负荷 计算温度逐时值,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2K﹙t l.n- t N﹚算出屋顶逐时冷负荷, 计算结果于下表1中。 表1屋顶冷负荷 时间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t d 1.3 1.3 1.3 1.3 1.3 1.3 1.3 t l.n 36.8 35.4 34.4 34 34.3 35.3 37.1 t N 27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9.8 8.4 7.4 7 7.3 8.3 10.1 F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K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LQ 13677 11723 10327 9769 10188 11583 14096 时间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t d 1.3 1.3 1.3 1.3 1.3 1.3 t l.n 39.4 42 44.8 47.4 49.6 51.2 t N 27 27 27 27 27 27 t l.n- t N 12.4 15 17.8 20.4 22.6 24.2 F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K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1.163 LQ 17305 20934 24842 28470 31541 33774 二、外墙冷负荷 由附录表3查得Ⅱ型南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因为表中数据为北京外墙冷负 荷计算温度,所以由附录表5查得Ⅱ型外墙结构地点修正值t d ,最后求出武汉 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求出后即可按公式LQ n﹙q﹚=F2K﹙t l.n- t N﹚算出南外墙冷负

最新《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学习一-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试题部分 —、判断题(是El V,错LSI X)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x ) 2、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过程。(V ) 3、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焰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x ) 4、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x ) 5、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x ) 6、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x ) 7、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x ) &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o (V ) 9、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爛的变化量△ S=Q (V ) 10、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温度、质量体积成正比。(x ) 11>热力过程中功的大小与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只是初、终状态的函数。(x ) 12、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V )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V ) 14、可逆热机的效率高于不可逆热机的效率。(x ) 15、非平衡系统虽然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其状态参数是确定的。(x) 16、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是可逆的。(x ) 17、只要无容积变化,设备就不对外做功。(x ) 18、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V ) 19、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V ) 20、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 为热里循环。(V ) 21 >液体内部任一点处的静压力与作用面方位无关。(V ) 22、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x ) 23、不同管径、不同物性的流体的临界流速雷诺数ReC基本相同。(V ) 24、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