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卷1 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1 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1 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1答案

一、填空

1.地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2.220°∠45°

3.地形(或坡角)、(岩层)产状(仅回答倾角不正确)、(岩层)厚度

4.核部、翼部、转折端、枢纽、轴面、轴迹、脊和槽。

5.圆弧(状)褶皱、箱状褶皱、尖棱褶皱、扇形(Ω形)褶皱、挠曲

6.核上构造、核下构造和地辟核

7.切断错开、限制终止、相互切断错开、追踪(回答3个即为正确,可以不完全与答案一致,只要意思正确)

8.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

9平行式、雁列式、帚状、环状、放射状、斜交式

10.伸展盆地、压陷盆地、走滑盆地、克拉通内盆地

11海沟、斜坡盆地、弧前盆地、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12一级、亚一级(或次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名词解释(根据回答相关程度给分,只回答部分内容扣1分)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力的作用下变形的产物,即地质构造,简称构造。

2、岩层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3、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产状不同。

4、潜山:由古老的岩石组成被后期的沉积地层所覆盖的山。

5、闭合度:背斜顶到溢出点之间的高差。在构造等高线图上,则是最高等高线与最低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6、穹窿构造:形态大致呈圆形,中部呈穹窿状,长宽之比小于3:1的背斜构造。

7、断层面:切断岩石并使两侧岩石发生位移的断裂面。

8、飞来峰:逆冲断层上盘被剥蚀,使下盘岩石出露,如果上盘岩石被剥蚀成孤岛状,则称为飞来峰;

9、平移断层:断层面产状一般陡立,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运动的断层。

10、龟背构造:当两个或多个盐底辟核大致同步生长时,盐底辟核之间的盐上层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下凹上凸的龟背构造。

11、生长断层: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表现在沉积岩的岩性、厚度和岩

相等均受断层控制。

12、正花状构造:在压剪性应力场下产生,断层向上分枝,构成背形构造,主断层及分支断层多具逆滑距,撒开的断层间具地垒断片。

13、含油气盆地:指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的沉积盆地。

14、弧后盆地:弧后盆地位于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水深小于或近于大洋盆地的正常水深,地壳结构属于或近于大洋型的沉积盆地。

15、反转构造:指在构造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伸展构造系统和挤压构造系统相互转换、叠加、复合形成的构造样式,其形成主要受地球动力学条件的变化控制。

三、简答

1、简述不整合的类型及其识别标志?(回答定义正确1.5分,标志部分第一和第二个各1分,其它0.5分)

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即两套地层间缺少了一部分地层。根据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可以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识别标志主要有:(1)地层标志:时代、岩性、古生物;(2)地层产状的不同;(3)古风化壳、底砾岩;(4)变形特征;(5)变质作用和岩浆岩特征。

2、简述褶皱的里卡德分类。(回答正确一种类型名称0.5分,回答特征0.5分。回答5种以上满分,也可画图)

答:是根据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综合分类,可以分为7种类型:

(1)直立水平褶皱(Ⅰ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近水平(倾伏角0~10°) ; (2)直立倾伏褶皱(Ⅱ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倾斜(倾伏角10°~70°); (3)倾竖褶皱(Ⅲ区):轴面近于直立(倾角为90?~80?)枢纽也近于直立(倾伏角为70?~90?);

(4)斜歪水平褶皱(Ⅳ区):轴面倾斜(倾角80?~20?),枢纽近水平,倾伏角为0?~10?);(5)平卧褶皱(Ⅴ区):轴面和枢纽均近水平,倾(伏)角0?~20?

(6)斜歪倾伏褶皱(Ⅵ区):轴面和枢纽都倾斜,但倾向和倾斜程度不一致;

(7)斜卧褶皱(Ⅶ区):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为20?~80?,枢纽倾伏角为10?~70?。

3、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主要特征。

根据引起褶皱的作用力的方式分为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

(1)纵弯褶皱作用是指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即侧向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其主要特点为:

①当单一岩层(或一套粘结很牢的岩层)受纵弯褶皱作用时,外凸一侧处于顺层拉伸状态,内凹一侧则处于顺层挤压状态,两者之间有一个既不拉伸也不压缩的中和面。岩层越弯曲,中和面的位置就越向核部移动。②随着岩层褶皱的加剧,弯曲凸侧转折端附近岩层变薄并发生与层正交,呈扇形排列的楔形张节理。凹侧若岩层为脆性,则因挤压往往产生逆断层,若岩层为塑性,则厚度变大。③若岩层中夹有塑性岩层,可以形成次级小褶皱。这种层间小褶皱的轴面与其上,下相邻的主褶曲的层面所夹的锐角指向相邻岩层相对滑动方向。

(2)横弯褶皱作用是指岩层受垂直层面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其主要特点为:①岩层整体处于侧向拉伸状态,各层无中和面。②横弯褶皱作用往往形成顶薄褶曲,在其顶部还可能造成放射状断裂或同心环状断裂。③横弯褶皱作用使岩层弯曲顶部受到垂直于层面的挤压,物质从顶部向两翼流动,塑性岩层在翼部形成轴面向外倾倒的小褶皱,指示向下滑动。④一般形成单个褶皱,常为短轴背斜或穹窿。

4、简述剪节理与张节理的主要区别。

剪节理与张节理主要是根据行程节理的应力所划分。其主要区别如下:

(1)形成的力学性质不同张节理主要有张应力行成,而剪节理是主要有剪应力形成。(2)节理产状不同:张节理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若干条呈侧列。剪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

(3)节理面不同,张节理形成的节理面裂缝面粗糙不平,无擦痕,常被矿物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剪切滑动擦痕。未被矿物充填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充填,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

(4)张节理在胶结程度中等的砾岩或砂岩中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 如切穿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发育于砂、砾岩等岩石中的剪裂,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5)张节理发育稀疏,很少密集成带。剪节理常常组成共轭“X”型共轭裂隙,锐角平分线指示主压应力方向往往成等距排列。

(6)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追踪“X”型共轭剪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组合。剪节理的尾端变化有: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

5、简述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

答:该模式认为:不同的应力状态形成不同运动性质的断层。

存在条件(1)地面与空气间无剪应力作用;(2)形成断层的三轴应力状态中的一个主应力轴趋于垂直地平面,其余两个主应力轴呈水平状态。(3)假定内摩擦角为30°,且应力在垂直于水平方位上均无变化;(4)岩石的各项力学性质相等(2分,回答两个即可)

正断层形成模式为:σ1直立、σ2和σ3水平σ2∥断层走向,上盘沿锐角角顶(顺断层倾斜方向向下)滑动。1分

逆断层的形成模式为:σ1、σ2水平,σ3 直立,σ2∥断层走向,下盘沿锐角角顶(顺断层倾斜方向向下)滑动。1分

走滑断层的形成模式为:σ1和σ3水平,σ2直立,断层面走向⊥σ2,滑动方向⊥σ2,两盘顺断层走向滑动。1分

6、简述伸展盆地构造样式及主要特征。

答:伸展盆地的构造样式包括基底伸展构造样式和盖层伸展构造样式。

基底式构造样式是由基底拆离断层和伸展断块组成。基底拆离断层是岩石圈伸展构造系统中大型低角度正断层,常表现为铲式正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其上盘主要为中层次的伸展断块,其下盘为变质核杂岩,滑脱带对岩石圈不同层次的伸展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形成一条重要的构造界面。伸展断块是断块为正断层所限,正断层呈平面式,有时呈铲式向下并入韧性剪切带中。2分

盖层构造样式是由伸展正断层、断块和相应的背斜组成。伸展正断层分为平面式、铲式、坡坪式等类型,它们组成一个发展序列,即由平面式变为铲式,再变为坡坪式;铲式正断层与伴生构造可组成叠瓦状铲式正断层系,从盆地边缘向轴部发展,时代也向盆地轴部变新;基岩与盖层之间及盖层内部的铲式正断层可形成双层正断层系。2分

伴生构造包括滚动背斜、反向断层、拱楔式正断层系、披盖构造等。1分

四、读图分析题

1、根据下图求岩层S顶面的产状、断层F1产状、判断断层性质并求水平地层断距和铅直地层断距(写出计算依据)(15分)。

地形等高线地质界线地层符号断层线

比例尺:

15000

由图可求出,断层面产状为335°∠80°(2分)

岩层产状为10°∠64°(2分)

断层性质断面西北倾斜,因此西北侧为上盘,上盘海拔高度较低,因此为下降盘,由此知上盘下降,故为正断层(3分)

断层铅直断距为1000m-820m=180m (4分)

水平地层断距为:如图,从下盘S层底面800m处e引一条走向线与断层相交并延伸到下盘交于同一层面的点f.这直线ef与下盘800m的走向先hj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断层水平断距oa。测量可得水平断距为75m。(4分)

其中少步骤或图上分析只能得一半分。

2、根据王村地质图分析研究区存在哪些地质构造,并判断各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15分)

1 50000

:

逆断层正断层侵入岩脉D

地层符号S O C J 1J 2王村地质图

地质界线

地层概况:王村地区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以及侏罗系地层,其中在侏罗系与泥盆系之间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

断层情况:研究区发育三条断层,分别为走向北东52°的F1逆断层,其为走向断层。形成时代最老,走向为北西南东向的F2断层为正断层,属于斜向断层。形成时代最新为中侏罗世以后形成。走向近东西向的走滑断层F3,其切穿F1但被F2所切割,因此形成时间属于中间。由于没有切穿J1地层,因此形成时间在泥盆系以后,侏罗系以前。

岩浆活动,研究区延F3断层发育一个花岗岩侵入体,上被侏罗系地层所覆盖,因此形成时间与F3断层应基本一致。

正确识别一种构造1分,判断正确顺序一个2分。

构造地质学试题[2]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考试日期2007.01.19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穹隆构造 2、倾向节理 3、分期 4、节理组 5、滑距 6、构造窗 7、构造岩 8、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 10、断层效应 11、增长指数 12、转换断层 13、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 15、蛇绿岩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水平面的赤平投影是。 2、褶皱的基本要素包括、、、、、、 、。 3、按照节理与岩石形成的先后关系节理分为、。 4、节理按力学成因分为、两类。 5、通过、、可判断节理形成的先后关系。 6、按照断层两盘的相对方向断层分为、、、 四种类型。 7、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类型有、、、、 、。 8、正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剖面上两盘地

层。 9、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和三种。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剪节理的基本特征。(8分) 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两盘的位移性质?(8分) 3、简述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7分) 4、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7分) 四、读图题(共15分) 1、求闭合度(m)(2分); 2、标出节理的类型(3分); 3、画出平移断层的派生构造(2分); 4、节理有几期,标出第一期反映的主压应力方向(2分); 5、判断断层最大活动时期(2分); 6、求铅直、水平断距(m)(4分)。 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比例尺1:10000 7 8 9 1 1比例尺1:000 2

2011年全科医学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易造成咯血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是 A.冠心病 B.病毒性心肌炎 C.二尖瓣狭窄 D.心包炎 E.心肌病 正确答案:C 2.对腹痛患者,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病因清楚者应给予病因治疗 B.在病因查明前可应用小剂量解痉剂 C.伴发热者可使用抗生素 D.伴有胃肠症状时可对症治疗 E.对原因不明患者可先给镇痛剂止痛" 正确答案:E 3.需要做胃肠减压的疾病是 A.胆囊炎 B.腹膜炎 C.急性迷路炎

D.幽门梗阻 E.神经性厌食症 正确答案:D 4.头痛伴眩晕的疾病最可能是 A.颅内压增高 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C.脑疝 D.青光眼 E.偏头痛 正确答案:B 5.梅尼埃病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 A.耳膜迷路水肿 B.听神经损害 C.椎-基底动脉血栓 D.颈动脉狭窄 E.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正确答案:A 6.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A.脑室

B.丘脑 C.脑桥 D.内囊及基底神经节 E.小脑 正确答案:D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电解质紊乱 B.中毒性休克 C.呼吸衰竭 D.心律失常 E.右心衰竭 正确答案:C 8.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水肿的不适宜处理是 A.皮下注射吗啡5~10mg B.吸氧 C.快速利尿剂 D.西地兰0.4mg静注,半小时后重复使用 E.硝酸甘油静脉给药 正确答案:D

9.上呼吸道感染部位是指 A.鼻腔和咽喉部 B.鼻腔、咽喉部、气管 C.鼻腔 D.咽喉部 E.气管、主支气管 正确答案:A 10.萎缩性胃炎患者因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后阻碍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可导致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正确答案:D 11.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的首选检查是 A.X线钡餐检查 B.胃镜检查 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D.颈动脉狭窄道出血时的首选检查是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2017A.X线钡餐检查 E.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B.胃镜检查正确答案:A 模拟试题及答案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6.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发的D.大便潜血试验部位是E.A.脑室吞线试验一、单选题正确答案:B.丘脑 B 易造成咯血的常见心血管 1.12.克隆病最常见的病变部 C.脑桥疾病是位是 D.内囊及基底神经节 A.冠心病A.小脑食道 E. 病毒性心肌炎B.B.D 正确答案:胃二尖瓣狭窄C.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十二指肠 7. D.心包炎D.主要死亡原因是空肠 E.心肌病E.电解质紊乱回肠末端 A.C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中毒性休克 E 对腹痛患者,以下处理错2.13.呼吸衰竭C.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细菌误的是是 D.心律失常病因清楚者应给予病因治A.A.溶血性链球菌E.右心衰竭疗B.绿脓杆菌正确答案:C 在病因查明前可应用小剂B.C.大肠杆菌8.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水肿量解痉剂D.的不适宜处理是葡萄球菌伴发热者可使用抗生素C.E.真菌5A.皮下注射吗啡~10mg 伴有胃肠症状时可对症治D.正确答案:吸氧B. C 疗14.C.快速利尿剂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见对原因不明患者可先给镇E.于 0.4mg静注,半小 D.西地兰痛剂止痛A.时后重复使用缺铁性贫血 E 正确答案:B.硝酸甘油静脉给药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需要做胃肠减压的疾病是C.肾性贫血正确答案:D 胆囊炎A.D.溶血性贫血 9.上呼吸道感染部位是指 B.腹膜炎E.急性白血病鼻腔和咽喉部A. C.急性迷路炎正确答案:B.鼻腔、咽喉部、气管B 幽门梗阻D.15.鼻腔C.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神经性厌食症E.征为 D.咽喉部D 正确答案:A.尿糖增高气管、主支气管E.头痛伴眩晕的疾病最可能4.B.A 血葡萄糖增高正确答案:是C.血果糖增高萎缩性胃炎患者因内因 10. A.颅内压增高D.肝糖元增高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后阻碍 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E.24B12维生素小时尿糖定量与内因子结合,>150mg 脑疝C.正确答案:B 可导致青光眼D.16.再生障碍性贫血A.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偏头痛E.的类型为溶血性贫血B. B 正确答案:A.C.缺铁性贫血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最可能的发病机5.B.单纯性甲状腺肿恶性贫血D. 制是C. 地中海贫血E.地方性甲状腺肿耳膜迷路水肿A.D.正确答案:甲状腺危象D 听神经损害B.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E.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11. 椎-基底动脉血栓C. 正确答案:E 正确答案:C E.假性黄疸 正确答案:17.胰岛素使用适应证中不22.急性肠梗阻的病理变化D 27.患者女性,30包括不包括岁。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体检:神 A.1型糖尿病 A.肠管迅速膨胀志清楚,颈有抵抗,鉴别其B.肠管压力升高 B.妊娠糖尿病医.学.全.在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C.肠壁变薄、肠管积气积液网..站.提供线的主要措施是 D.肠壁血运障碍 C.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A.测量体温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381427182024157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标√,错误标×) 1. 如果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 倾斜岩层的产状由走向和倾向就可确定()。 3. 岩层走向加上或减去90°就是岩层的倾向()。 4.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是该岩层的走向线()。 5. 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 6. 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 7.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 8. 水平岩层在地面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9. 两套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且两套地层的走向线平行,则该两套地层之间一定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10.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1. 节理的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12. 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13. 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14. 因为在与最大主应力成45°夹角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因此剪裂面沿此方向发育()。 15. 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16. 正阶步的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17. 当断层的走向与褶皱的走向一致时,该断层为走向断层()。 18. 缝合线构造的锥轴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轴()。 19. 褶皱的横截面(或正交剖面)必定垂直地面()。 20. 形成同沉积褶皱的作用主要是横弯褶皱作用()。 21. 枢纽断层是指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 22. 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如果发现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则一定是逆断层()。 23. 最小主应力铅直,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水平,按照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这种应力状态下可形成逆断层()。 24. 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的一定是走滑断裂()。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试题(1-全科医学基础)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参考答案 三、填空题 1. 1984年McWhinney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改革的临床方法”,这个方法被称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 应诊 P41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诊疗病人时要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 果,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P27 3. 医生在以病人为中心诊疗模式下,应诊的主要任务是:确诊并处理现患问题,管理慢性活动性问题,提 供机会性预防,改善病人的就医和遵医行为(P30) 4. 全科医生在收集病史的过程中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患病感受和病患和家庭间的相互影响两个同等重 要的事项。 5.社区构成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P98 6.COPC是一种将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层医疗和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两者 P119 相结合的方法或模式。 7.COPC的基本要素包括:一个基层医疗单位,一个特定的人群,一个确定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实施 过程 P119 8.社区诊断的对象是人群和环境 P108 。 9.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P35 10. 人际构通的要素为:信息源、渠道?、接受者信息解码?P239 11. 人际沟通的三个行为是: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况交流。 12.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是: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13.倾听中的提问技巧包括:提问时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法,提问的速度。网上找的 14.按诊断目的与性质分为:社会人口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和环境诊断·教育和组织诊断,管理 和政策诊断等。另病因诊断,病理形态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网上找的 15.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有:(1)从症状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2)从疾病入 手的诊断思维方法;(3)从系统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网上找的 16.临床处理的基本思维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治疗方案的扩展阶段,要考虑到尽可能全的各种备选 方案;不合适方案的排除阶段;最佳处理方案的认定阶段。网上找的 17.在选择临床诊断试验方法时,应考虑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肯定某种病的存在应选择灵敏度高的检查 方法;为排除某种病的存在应选择特异度。预防P48 高的检查方法。 18.我国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部分内容。P198 19.个人健康档案问题描述中的SOAP中S代表主观资料、O 代表客观资料、A代表评估、P代表处理计划。 P204 20. 医生的态度和病人的愿望促成了医患关系;治病者与患病者双方都是医患关系的主体,这是医患关系 的本质。 21.掌握临床思维,需要医生具备、、、。(医 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经验、人文知识2,医生的基础医学知识3,医生收集病史和查体技术 4,医生的哲学修养) 22.按照卫生部文件精神要求,当前全科医学教育以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以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重 点。 23.按照人事部等五部委文件精神确保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 业要求。 四、名词解释

构造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 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 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 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全科医生考试全套试题集(含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服务 B.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C. 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D. 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E. 提供以家庭病床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 2.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以门诊为主体的照顾 B. 为个体提供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照顾 C. 为服务对象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D. 提供以急诊室和家庭病床为主的服务 E. 提供使社区群众易于利用的服务 3. 对“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描述正确的是 A. 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 在居民社区内设立全科医学诊室 C. 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 对社区内所有居民的进行健康状况普查 E. 组成医-护-公卫团队每日巡回于居民区 4. 对“以家庭为单位照顾”描述最佳的是 A.全科医生将家庭访视作为其日常工作中的最主要内容 B.全科医生必须为社区内所有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C.全科医生负责管理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疾病的诊疗及康复 D.全科医生应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 E.全科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首先应了解并记录其家庭情况 5. 以下何种属性不是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A. 对服务对象责任的持续性与间断性 B. 处理疾病的轻重、常见与少见 C.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心 D. 是否使用高新昂贵的医疗技术 E. 服务人口的多少与流动性 6.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不包括 A.以人为中心提供照顾 B.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照顾 C.提供机会性预防服务 D.主要提供急诊和住院服务 E.以团队的形式提供所需服务 7. 培训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场所不包括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2.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3.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地层重复最可能有下列哪种构造()。 A.褶皱 B.断裂 C.褶皱和断裂 4.在地层层序正常地区,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时,地层时代()。 A.由新到老 B.由老到新 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 5.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6.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A.横断层 B.倾向断层 C.走向断层 D.顺层断层 7.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形成的断层组合是()。 A.阶梯状断层 B.迭瓦状断层

C.雁行式平移断层 D.前面三种都可能 8.应力的概念()。 A.所谓应力实际为内力 B.应力使单位面积的内力 C.应力是外力作用下物体没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D.所谓应力是指物体受力之和 9.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整合 D.假整合 10.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 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 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 D.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11.阿尔卑斯式褶皱的基本特点不具有()。 A.褶皱翼部倾角极缓,构造变形十分轻微,规模很大 B.一系列生成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C.整个带内背、向斜呈连续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各区 D.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瓦状断层 12.主要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的大地构造类型是()。 A.地堑 B.地垒 C.断陷盆地 D.裂谷 13.糜棱岩是指()。 A.较高温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成

2014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标准答案(全科A卷试题)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全科医师专业试卷-A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 A1型题: 每道试题由1个题干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 一位母亲带其17岁女儿来诊,其女受雨淋后,突起发冷、发热,体温达39.4℃,二天后咯痰带血,对此病人,下述哪项处置是不恰当的() A.拍X线胸片 B.痰细菌培养及药敏 C.白细胞总分数 D.血细菌培养 E.胸部超声 2.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哪种处理欠妥() A.对症处理为主 B.戒烟、休息 C.中医中药 D.多饮水 E.及时应用抗生素 3. 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 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积极应用免疫抑制剂、色苷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 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质激素 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 4. 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哪一项症状价值最大?( ) A.寒战 B.持续高热 C.咳嗽、呼吸困难 D.胸痛 E.咯铁锈色痰 5. 治疗支原体肺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 ) A.青霉素 B.磺胺类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链霉素 6.容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的并发出血的肺癌是() A.鳞癌 B.未分化癌 C.腺癌 D.肺泡细胞癌 E.小细胞癌 7. 诊断支气管肺癌最可靠的手段是( ) A.病史、体征 B.胸部X线检查 C.胸部体层摄片检查 D.放射性核素肺扫描 E.痰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8. 患者男性,56岁,嗜烟,慢性咳嗽多年,1年来左胸痛,反复咳少量血丝痰,近2月来声嘶,X线胸片左上第二肋间有结节致密影2×3cm攩2攪,呈分叶状,边缘有短毛刺,侧位位于上叶前段,左肺门结节增大,最可能诊断是( ) A.结核瘤 B.肺炎 C.支气管肺癌 D.纵隔淋巴瘤 E.包裹性胸腔积液 9.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时, 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哪种电解质紊乱( ) A.低钠血症 B.高钾低氯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钾、低氯血症 E.高氯血症 10.关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B.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 C.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10次以上。 D. 每晚睡眠过程中低通气指数≧10次/小时。 E.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5秒以上。 11. 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原则哪项欠妥?() A.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血压饱和度。 B.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C.纠正低氧血症。 D.建立静脉通道。 E.先观察,必要时再考虑转诊。 12. 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停用抗生素的指标一般是( ) A.热退清后至少72小时 B.热退清后1周 C.热退清后2周 D.症状体征消失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拉分盆地: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其短边为正断层,长边为走滑断层。 2. 断弯褶皱:逆冲岩层在爬升断坡过程中引起的褶皱作用。 3. 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的描述岩石的应变形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后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个托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和方位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即应变椭球体。 4. 应力场: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 构造应力场:由构造作用造成的应力场。 5. 应力莫尔圆:在应力分析中,一种重要的图解方法,能完整的代表一点的应力状态。 6. 窗棂构造: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浅状构造。 7.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近于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状构造。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成。 8. 构造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9. 构造置换:岩石中的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过程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想象。 10.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11. 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12. 劈理的域构造:岩石中劈理域和微劈石相间的平行排列构造。 13. S-C组构:韧性剪切带内常发育两种面理: a. 剪切带内面理(s) b. 糜棱岩面理(c) 随着剪应变加大,剪切带内面理(s)逐渐接近以致平行于糜棱岩面理(c)。 14. 花状构造: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 15. 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 16. 褶皱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脊线: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脊形最高点的连线。 17. 断展褶皱作用:与下伏逆冲的断坡密切相关,不过褶皱形成于逆冲断层终端,是在断坡形成同时或近于同时发生的。 18. 位错蠕变:高温下的变形机制,当温度T>0.3Tm(Tm为熔融温度)时,恢复作用显得重要起来,位错可以比较自由的扩展且从一个滑移面攀移到另一个滑移面。 19.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则构成节理系。 20. 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21. 变质核杂岩:被构造上拆离及伸展的未变质沉积盖层所覆盖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 22. 应变椭球:见3题。 23. 糜棱岩:塑性变形的产物,并由塑性变形导致明显重结晶及强烈优选方位,具有流动构造。 24. 褶皱轴:从几何学观点来看,转折端浑圆的褶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通过自身移动而构成的一个曲面,这种褶皱称为圆柱状褶皱,这条直线称为褶皱轴。 25. 逆冲双重构造: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组合而成。 26. 稳态蠕变:应变速率近于常量的蠕变称为稳态蠕变。

全科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以下蓝色字体为正确答案 1.( )英国议会正式批准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卫生服务法”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8年 2.下列不属于与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是( ) A.服务和诊疗的态度 B.医疗管理 C.价值观 D.职业责任感 3.生物医学模式是以( )为中心 A.疾病 B.人 C.健康 D.家庭 4.下列( )不属于病人的个人背景 A.病人的性别、年龄 B.气质与性格 C.家庭的遗传问题 D.病人的经济、文化、宗教 5.( )由一对已婚子女及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同居家庭 6.下列不属于社区参与要素的是( ) A.参与主体

C.参与方式 D.参与时间 7.医患沟通主要是通过( )的接收与反馈来完成的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以上都是 8.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包括( ) A.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疗 B.社区预防 C.社区保健与康复 D.以上都是 9.当18岁以下人群咽痛时不宜服用( )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甲芬那酸 D.红霉素 10.( )由志贺氏菌或阿米巴寄生虫感染引起,以血样便和黏液便为其特征。通常有全身症状和发热 A.霍乱 B.伤寒 C.痢疾 D.肠道肿瘤 11.火灾属于家庭危机中的( ) A.家庭发展伴随的危机 B.家庭内在结构造成的危机 C.与照顾有关的危机 D.意外事件引发的危机 12.制定社区卫生干预计划的具体目标一般要遵循“SMART”原则,其中“T”是指( ) A.具体的 B.可测量的 C.时限性

13.下列( )属于社区卫生干预计划的一级目标人群 A.老年高血压病人 B.病人的家庭成员 C.卫生保健人员、 D.决策者 14.基层全科医生经常使用的临床预防的方法有( ) A.病人教育和咨询 B.筛检、预防接种 C.化学预防、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D.以上都是 15.中国儿童在出生后就应该接种( ) A.百白破疫苗 B.麻疹疫苗 C.卡介苗乙肝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16.( )体现了诊断思维的基本程序:诊断思维的扩展阶段→排除阶段(除外诊断法)→认定阶段 A.刻画诊断法、 B.菱形诊断法 C.危险问题识别法 D.归缩诊断法 17.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全科医疗个人和家庭信息收集中多强调使用( )的记录方式 A.以疾病为导向 B.以医生为导向 C.以问题为导向 D.以环境为导向 18.下列( )不是医生与传染病人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A.营造社会环境 B.病人利益第一和给以支持与希望的原则 C.传播必要信息 D.运用家庭动力学原理 19.早在20世纪70年代,( )就开始尝试针对工作在基层的全科医生开设研究生课程 A.英国、美国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 1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复背斜构造尺度剪裂角 递进变形侧伏角与侧伏向剪应变 节理组与节理系构造窗视厚度 流面与流线节理分期与配套枢纽 叠加褶皱劈理域构造置换 地层断距均匀变形构造层 相似褶皱韧性断层构造应力场 劈理折射蠕变复背斜 飞来峰劈理假整合 张节理断距应力与应变 劈理域协调褶皱正应力与剪应力 横截面节理分期Q节理 地层断距轴迹侧伏角 枢纽与轴迹滑距透入性构造 同沉积褶皱轴面推覆构造 真倾角与视倾角角度不整合轴面 二、选择题 1、纵弯滑作用在层面上所形成的一组擦痕,其产状()。 A、与所在层面的倾斜线一致 B、与所在层面的走向一致 C、与所在褶皱的枢纽一致 D、与所在褶皱的枢纽垂直 2、Q节理是()节理。 A、垂直流面,平行流线 B、垂直流面,垂直流线 C、平行流面,平行流线 D、平行流面,垂直流线 3、对称波痕其波峰()。 A、指向岩层顶面 B、指向岩层底面 C、有时指向岩层顶面 D、有时指向岩层底面 4、逆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是()。 A、б3直立,б1、б2水平 B、б1直立,б2、б3水平 C、б2直立,б1、б3水平 D、б1低角度倾斜 5、旋转节理()。 A、与层面近于垂直 B、与褶皱轴面近于垂直 C、与层面呈45o D、与褶皱轴面呈45o 6、岩层通过山脊时,其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表明该岩层的倾斜是()。 A、与山脊坡向相反 B、与山脊坡向相反,但岩层倾角大于坡角 C、与等高线同向弯曲 D、与山脊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7、不整合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变质作用 B、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 C、岩浆活动 D、沉积间断 8、擦痕线理是()。

全科医师试题及答案

省基层卫生综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精神,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有助于充分落实()方针。 A.预防为主 B.治疗为主 C.临床为主 D.保健为主 E.康复为主 2、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 )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 A.1 B.2 C. 3 D.4 E.5 3、按《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全科医生按()收取服务费。A.签约服务人数 B.门诊工作量 C.服务质量 D.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 E.居民满意度 4、下列问诊内容正确的是() A.你心前区痛反射到左肩吗 B.你右上腹痛反射到右肩痛吗 C.解大便有里急后重吗 D.你觉得最主要的是哪里不适 E.腰痛时反射到大腿内侧痛吗 5、主诉的含义下列哪项正确() A.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看病的时间 B.指病人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起病的时间 C.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的时间(病程) D.指病人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作的频率 E.指病人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严重的程度 6、有关门(急)诊病历书写有误的是() A.急诊病历由接诊医师及时书写,时间具体到分钟 B.凡急诊死亡病人,病历一律由急诊科保留,不得流失和外借 C.留观病人最后的归转,应有记录 D.门诊初诊病历应注明科别和日期(年、月、日),病历记录含主诉、病史、体征,初步处理,诊断意见及签名 E.留观出院者带药及休息可达7天 7、医师开具处方不得使用() A.药品通用名称 B.药品习惯名称 C.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 D.药品的商品名或曾用名 8、医师小李从医院辞职从事医药营销工作已三年,请问有关管理部门应对其( ) 暂停执业活动. D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C.要求变更注册 B.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A. E.予以罚款、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9 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 .不得单独进行门诊 C.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B.不得给予处方权A.D.不得单独外出就诊 E.不得单独进行诊疗活动

构造地质学习题分解

0、绪论 构造地质学—— 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各种地质构造在空间中的基本形态、组合型式和分布规律;在时间上的形成次序、演化过程和发展历史;岩层和岩体的岩石力学性质、地质构造的成因机制。 研究地质构造,要强调以大自然为实验室,投身于实践,充分观察和收集现存的地质构造痕迹,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再到实践中去验证,修正错误的认识,这种方法称为“将今论古”(“反序法”)。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传统的地质测量。 一、分析地质构造的力学基础 ⒈名词解释 附加内力—— 应力状态—— 线应变—— 主应力—— 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 剪裂角—— 递进变形—— ⒉填空 两力作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向,称为()。 两力作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背,称为()。 两力作用非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 在构造地质学中对力的正负的规定:压力为();张力为();顺时针剪切力为(),逆时针剪切力为()。 外力是指岩石受到外界所施加的力,外力可分为()和()。 内力是指同一岩石内部每个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内力可分为()和()。 蠕变是指在(_)的情况下,变形随着(__)而增大的现象。 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__)和(__)三个阶段。 当围压增大时岩石强度(__),当温度升高时则岩石的(__)增强。 变形物体内只有一个方向的应力作用,即(__),而(),这样的变形物体就是处于(_)应力状态。 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轴的夹角是(__)。 (__)、(__)变形,属于非均匀变形。 蠕变是指在应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随时间缓慢增加的现象,松驰是指应变保持不变而()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 ⒊选择题 1、当岩石的应变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作:() A、屈服 B、蠕变 C、松驰 1、当作用于岩石的应力保持长期不变,岩石的应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