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精度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几何精度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几何精度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几何精度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几何精度设计实验

英文名称:Designing Experiment of Geometrical Precision

课程编号:0200302

面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时学分: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学分:0.5学分

本大纲主撰人:祝婷(Tel:,E-mail:)

一、课程作用和具体目标

本课程面向全校机械类、近机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开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几何参数测量、常用计量器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加深对互换性和公差基本概念的感性认识,初步具有正确使用常用计量器具以及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和设计几何量测量的初步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必做实验”。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和时间多少,自主选择完成“选做实验”,数量不受限制。

2实验室实施全开放管理,学生实验时间自定(可在相关教学内容讲授之前或之后,但必须在课程结束之前完成16学时的实验项目)并提前预约,以便安排。

3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目的要求及安全事项。教师应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考核,并作必要的讲解和辅导。

4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条例和安全规范,强调安全操作。学生须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四、设备及器材配置

每组配备:

1 测量仪器1台(套)

2 工具若干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1本课程最终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挡评定(相应于百分制为:大于等于90、80--89、70--79、60--69、小于60)。

2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必做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选做实验的数量和完成情况,以及对实验报告的批改,进行评分,并将成绩记录在册。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廖念钊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齿轮几何精度设计

研究性训练载体1-2:车床传主轴箱齿轮的几何精度设计 机电0904 09221117 张忠文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零件的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精度要求高低各不相同;即便是配合表面,其工作性质不同,提出进度要求及公差项目也不相同,针对车床主轴箱齿轮进行几何精度设计。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理解零件几何精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要求; (3)掌握正确的零件公差标注方法; (4)掌握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 3.研究内容: 完成图1所示齿轮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1)对零件各表面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①作为定位的基准内孔Φ40H7表面其粗糙度精度比基准端面的要求高,基 准端面的粗糙度较粗,为5um。但它对基准孔的端面圆跳动0.018um,比一般精度的齿轮要求高,因此在齿坯加工中,尚需留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 ②精加工孔和端面采用磨削的的加工方法。先以齿轮分度圆和端面作为定位 基准磨孔,再以孔位定位基准磨削面,控制端面圆跳动的要求,以确保齿形精加工用的精基准的精确度。 ③该例齿轮精度要求较高,工序安排滚齿后应留有一定磨齿的加工余量。(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包括齿轮的尺寸精度设计、形状精度设计、位置精度设计及表面粗糙度。 ①齿轮的工作面为齿面,齿轮在传动过程中,接触的两齿面会产生一定相 互滑动。发生滑动摩擦,导致齿面发生磨损。磨损严重时,会加大齿侧间隙而引起传动不平稳和冲击。为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并且减小摩擦等要求,应采用较高的表面粗糙度,此处选择2.5um; ②齿轮Φ40H7内孔表面与传动轴为过盈配合,并且其内孔表面为摩擦表面,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2013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互换性; 2. 先疏后密; 3. 十进等比级数(数列); 4. 标准化; 5.互换性; 6.检验; 7.统一; 8.功能;9.3;10.R5;11.位置;12.较低;13.基轴制;14.最大实体尺寸;15.正态分布;16.类比法;17.键;18.小于等于(不大于);19.形状公差;20.唯一的;21.位置;22.几何要素;23.变动量;24.最小条件;25.加工经济性;26.1;27.波纹度;27.5;28. 取样长度;29. 小径定心;30. 载荷分布均匀性;31. 循环负荷;32. 键宽;33. 传递运动准确性;34. 局部负荷;35.基轴制;36. 齿侧间隙;37. 以下(之下);38. 位置度;39. 载荷分布均匀性;40. 对称度 二、选择填空题 1.B; 2.C; 3.C; 4.C; 5.D; 6.B; 7.C; 8.D; 9.D; 10.A; 11.B; 12.A(基轴制);13.C; 14.B;15.C; 16.D; 17.D; 18.D; 19. A(基轴制); 20.D; 21.A; 22.C;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D; 32.D; 33.C ; 34.D; 35.A; 36.B; 37.A; 38.B; 39.A; 40.D 三、简答题 四、标注与改错题 1.标注题 2. 标注题

3. 标注题 4. 标注题

5 .改错题 6. 改错题

7. 改错题 8. 改错题 五、计算题 1. 解:因为Ts=es-ei 所以ei=es- Ts=-0.040-0.021=-0.061mm 由Xmax=ES-ei=+0.013-(-0.061)=+0.074mm 有Xmin =-Xmax+2 Xav=-0.074+2×0.057=+0.040mm 则Tf= Xmax- Xmin=+0.074-0.040=0.034mm 由Ymax=EI-es 有EI=Ymax+es=+0.040-0.040=0 则Th=ES-EI=+0.013-0=0.013mm 由此可知: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尺寸公差带与配合公差带图如下:

普通车床几何精度检测

普通车床几何精度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实验中所检验的车床精度有关项目的内容及其和加工精度的关系。 2、了解车床精度的检验方法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3、掌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检验结果的曲线绘制及分析。 二、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机床:CA6140普通车床 2、测量仪器:合象水平仪、千分表、钢尺、磁力表座、圆柱长检验棒。 三、实验基本原理 根据普通车床精度检验标准,本实验进行其中的五项。 第一、二、三项是检验溜板移动时的轨迹,由于床身导轨的制造误差或因长期使用后的磨损及变形,使得溜板移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空间曲线,这一条空间曲线可以用这三项精度来表示: 第一项:溜板移动在垂直平面内的不直度,检验方法,在溜板上靠近床身前导轨处放一个和床身导轨平行的水平仪,移动溜板,每隔200mm记录一次水平仪读数,在溜板上的全行程检验,见图一。 图一第一项精度检验示意图 根据所测得的各段水平仪读数,绘制溜板移动的运动曲线,以运动曲线二端

点的联线作为基准线,由曲线上各点作基准线的平行线,其中相距最近的二根平 行线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其不直度误差。 溜板移动的运动曲线作法如下: 以溜板行程为1500mm,溜板长度为500mm的车床为例,水平仪纵向安放在溜板平面上,当溜板处于近主轴端的极限位置时,记录一个水平仪读数,如+a (格)(“+”代表水平仪气泡移动方向与溜板移动方向相同,如相反,则为“-”)移动溜板,每隔500mm就记录一次读数,到移动行程为1500mm时得出三个读数,如为+b、-c、-d。以导轨长度(即溜板各段行程所在的导轨位置)为横座标,水平仪读数为纵座标,根据水平仪读数依次画出各折线段,并使每一折线段的起点与前一折线段的终点相重合,即得出运动曲线。(见图二)联接曲线二端点OD, 作为基准线,量出曲线上的B点到OD线的纵座标距离δ 全 为最远,即为溜板在全行程内的不直度误差,如果要求1000mm行程内的不直度误差,则把每个行程为1000mm之间的二端点相连,作为该1000mm行程中的基准线,找出这1000mm行程中的不直度误差,然后取各个1000mm行程的不直度误差中的最大值,即为 1000mm行程内的不直度误差,如图二中的δ m1>δ m2 ,则δ m1 即为1000mm行程内的 不直度误差。 δ δ δ 图二溜板移动的运动曲线

几何精度设计与测试网考试题模板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被测要素是: [选项] A.上表面 B.中心面 C.下表面 D.轴 [答案]B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基准要素是:

[选项] A.圆柱面 B.平面 C.轴的轴线 D.孔的轴线 [答案]C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标注的基准约束的自由度有几个:

[选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难度]难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零件标注的直线度综合公差带是: [选项] A.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C. 圆柱面内的区域 D. 四棱柱内的区域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当孔的轴线与基准轴线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为时,其轴线间的尺寸公差为:

C. D.不确定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若某零件的同轴度要求如图所示,当测得中心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x 为+,最小距离 y 为时,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某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那么该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一定不大于 [选项]

几何量精度的习题.

2 几何量精度复习题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一、填空题(25分) 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_________精度、_______?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尺寸公差带具有和两个特性。标准化后,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 6.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采用其内圈的基本偏差为外圈与外壳孔配合采用制配合。 7.孔φ65 -0.042 -0.072mm 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 ,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 9.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 ,孔的的公差为__mm 。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 ,EI=__mm ,es=__mm ,ei=__mm 。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 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 ,公差为0.01mm ,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 ,下偏差是__mm 。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3.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__的前提下,尽量选用__的公差等级。。 14.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为___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________配合。 15.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 , 其数值等于 ____。 16.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17.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18.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19.定位公差可综合控制、和误差。 20.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 21.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22.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____________,包含了__________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__________尺寸,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度 __________。 3

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测

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测 1.床身导轨的直线度和平行度 ☆纵向导轨调平后,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 检验工具:精密水平仪 检验方法:如0001 所示,水平仪沿Z 轴向放在溜板上,沿导轨全长等距离地在各位置上检验,记录水平仪的读数,并记入“报告要求”中的表 1 中,并用作图法计算出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横向导轨调平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精密水平仪 检验方法:如0002 所示,水平仪沿X 轴向放在溜板上,在导轨上移动溜板,记录水平仪读数,其读数最大值即为床身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2.溜板在水平面内移动的直线度 检验工具:指示器和检验棒,百分表和平尺 检验方法:如0003 所示,将直验棒顶在主轴和尾座顶尖上;再将百分表固定在溜板上,百分表水平触及验棒母线;全程移动溜板,调整尾座,使百分表在行程两端读数相等,检测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3.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垂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百分表 检验方法:如0004 所示,将尾座套筒伸出后,按正常工作状态锁紧,同时使尾座尽可能的靠近溜板,把安装在溜板上的第二个百分表相对于尾座套筒的端面调整为零;溜板移动时也要手动移动尾座直至第二个百分表的读数为零,使尾座与溜板相对距离保持不变。按此法使溜板和尾座全行程移动,只要第二个百分表的读数始终为零,则第一个百分表相应指示出平行度误差。或沿行程在每隔300mm 处记录第一个百分表读数,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第一个指示器分别在图中ab 位置测量,误差单独计算。

4.主轴跳动 ☆主轴的轴向窜动 ☆主轴的轴肩支承面的跳动 检验工具:百分表和专用装置 检验方法:如0005 所示,用专用装置在主轴线上加力 F ( F 的值为消除轴向间隙的最小值),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然后使百分表测头沿主轴轴线分别触及专用装置的钢球和主轴轴肩支承面;旋转主轴,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主轴的轴向窜动误差和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 5.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检验工具:百分表 检验方法:如0006 所示,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使百分表测头垂直于主轴定心轴颈并触及主轴定心轴颈;旋转主轴,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误差

几何精度学复习要点总结

0第一章:几何精度设计概论 ?了解几何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掌握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互换性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了解标准化意义。 ?掌握几何要素的分类方法。 1、几何误差就是指制成产品的实际几何参数与设计给定的理想几何参数之间偏离的程度。 几何误差是由于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实际状态偏离其理想状态所形成的。几何误差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加工原理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 产生几何误差的主要因素有机床、刀具、夹具、工艺、环境、材料和人员等。 2、几何精度就是零、部件允许的几何误差,也称为几何公差,简称公差。几何精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产品功能对零部件的静态与动态精度要求,以及产品生产和使用维护的经济性。 3、一般说来,产品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功能要求。精度设计时,应该考虑使用功能、精度储备、经济性、互换性、协调匹配等主要因素。 4、精度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类比法、计算法和试验法三种.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类比法。 5、互换性:一批相同规格的零部件,任取其一,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特性。 6、互换性的作用: 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简化设计绘图和计算工作,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并能够实现流水线装配甚至在自动线上进行装配。 使用维修方面:及时更换损坏了的零部件,减少了机器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 7、互换性分类:1、完全互换:一批零件可以进行任意的代换使用,装配时不需挑选和修配。 2、不完全互换:装配时允许挑选、调整和修配。 8、标准化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这是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对标准化所做的解释。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标准化的主题是标准,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9、几何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等,简称为要素。 10、几何要素的分类方法 按结构特点:轮廓要素与中心要素按存在状态:实际要素与理想要素 按检测关系: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按功能关系:单一要素与关联要素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

一、填空题 1、优先数系共包含、和三种系列。 2、优先数系中的基本系列包含、、和四个系列。 3、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和。 4、量块的使用方法可以分为和。 5、构成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是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前者由决定,后者由决定。 6、GB/T1800.1-2009规定标准尺寸公差等级分为级,其中IT01 级最高,IT18 级最低,基本偏差分为种。 7、GB/T1800.1-2009中规定了两种等效的配合制,分别是和。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 8、零件的几何要素按检测关系可以分别和。 9、零件的几何要素按结构特征可以分别和。 10、一般情况下,评定长度包含个取样长度。 11、表面粗糙度中的中线包含和两种。 12、滚动轴承内圈的基本偏差为,外圈的基本偏差为。 13、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配合,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配合。 14、平键联结中的配合尺寸是,其配合常采用配合。 15、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采用基轴制配合,其配合类型分为、、和。 16、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必检参数包括和。 17、影响齿轮传动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必检参数包括和。 18、齿轮精度选择的方法主要包括和两种。 二、选择题 1、互换性生产的技术基础是()。

A.大量生产B.公差C.检测D.标准化 2、优先数学中R10/3 系列是()。 A.基本系列B.补充系列C.派生系列D.等差系列 3、相配合的孔、轴中,某一实际孔与某一实际轴装配后得到间隙,则此配合为()。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 C.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D.过盈配合 4、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基准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a ~h 的轴形成()。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5、基本偏差代号为J 、K 、M 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轴可以构成()。A.间隙配合B.间隙或过渡配合C.过渡配合D.过盈配合 6、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就是其()。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体外作用尺寸D.体内作用尺寸 7、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就是其()。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体外作用尺寸D.体内作用尺寸 8、圆度公差带的形状为()。 A.圆内的区域B.圆柱体内的区域 C.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D.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9、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φ”,则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为()。 A.两同心圆B.两同轴圆柱C.圆形或圆柱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1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 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同轴度 11、表面粗糙度是一种()。 A.宏观几何形状误差B.表面波纹度C.微观几何形状误差D.位置误差12、某滚动轴承内圈旋转,外圈固定不动。该轴承承受一个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作用,则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 A.摆动B.静止C.旋转D.摆动和旋转 13、为保证键宽与键槽宽的接触面积,并避免装配困难,对于轴键槽相对于轴的轴线以及轮毂键槽相对于轮毂孔的轴线均应规定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 A.同轴度B.对称度C.平行度D.倾斜度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

第一章几何精度设计概论 1-1 判断题 1.任何机械零件都存在几何误差。(√)2.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3.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4.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Q,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 (×) 1-2 选择填空 1.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2.对于成批大量生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宜采用(完全互换,分组互换,不需要互换)的生产形式。 3.产品标准属于(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4.拟合轮廓要素是由(理想轮廓,实际轮廓,测得轮廓)形成的具有(理想形状,实际形状,测得形状)的要素。 第二章尺寸精度 2-1 判断题 1.公差可以认为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2.只要两零件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认为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3.基本偏差用来决定公差带的位置。(√)4.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5.30f7与30F8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6.30t7与30T7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配合精度的高低。(×)

8.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装配时具有间隙,就属于间隙配合。(×)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10.配合公差越大,配合就越松。(×)11.轴孔配合最大间隙为13微米,孔公差为28微米,则属于过渡配合。(√)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a配合最松。(√)13.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1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均选用过盈配合。(×)15.不合格的轴孔装配后,形成的实际间隙(或过盈)必然不合格。(×)16.优先采用基孔制是因为孔比轴难以加工。(×)2-2。单项选择题 1.在间隙配合中,配合精度高低取决于。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平均间隙D.配合公差 2.不用查表可知配合φ30H7/f6和φ30H8/f7的相同。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C.平均间隙 D.配合精度 3.不用查表可知下列配合中,间隙最大的是。 A.Φ30F7/h6 B.Φ30H8/p7 C.Φ30H8/k7 D.Φ60H7/d8 4.不用查表可知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数值最小的是。 A.Φ30H7/g6 B.Φ30H8/g7 C.Φ60H7/u6 D.Φ60H7/g6 5.不用查表可知下列配合代号中,属于过渡配合的有。 A.Φ60H7/s6 B.Φ60H8/d7 C.Φ60M7/h7 D.Φ60H9/f9 6.与Φ30H7∕r6的配合性质完全相同的配合是。 A.Φ30H7∕p6 B.Φ30H7∕s6 C.Φ30R7∕h6 D.Φ30H8∕r6 7.比较Φ40H7和Φ140S6的精度高低,可知。 A 两者相同 B. 前者精度高 C.后者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8.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孔制的有。 A.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 .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 .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 .图样标注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 .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 0 . 05mm ,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 0 . 05mm 。() 7.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8.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9、对一般的紧固螺纹来说,螺栓的作用中径应小于或等于螺母的作用中径。() 10.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是齿距分布不均而产生的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 二、选择题〔〕 1.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波距小于1mm的属于()。 A.形状误差 B. 位置误差 C. 粗糙度 D. 波纹度 2. Φ40f6、Φ40f 7和Φ40f 8的相同偏差是()。 A.下偏差B. 上偏差C. 实际偏差D. 公差 3.Φ55G8/h8与Φ55G9/h9两种配合的()相同。 A.最小间隙 B. 最大间隙 C.平均间隙 D. 间隙变动范围 7.齿轮的单个齿距偏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 A.齿侧间隙B.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C. 传动的平稳性 D. 载荷分布均匀性 8.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几何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时,其误差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的测量误差为()。

A. 定值系统误差 B. 粗大误差 C. 随机误差 D. 变值系统误差 9.与Φ40H8/g7基准制不同、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 )。 A .Φ40H8/g8 B .Φ40G7/h7 C . Φ40H7/g7 D .Φ40G8/h7 10.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就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体外作用尺寸 D. 体内作用尺寸 C.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D. 过盈配合 1.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 尺寸。 2.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 决定。 3.圆柱齿轮加工时,几何偏心将产生 误差。 4. 是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5.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包括高度特性参数、 和形状特性参数。 6.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属于 配合。 7.形位公差中,直线度是 公差。 8.测量误差就其特点和性质而言,可分为:系统误差、 和粗大误差。 9.跳动公差是按特定的测量方法定义的 公差。 10.齿距累积总公差是控制圆柱齿轮 的公差项目。 1. 简述在测量列中判断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2. 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 3. 简述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4. 说明下列矩形花键结合代号8×52H7/f7×58H10/a11×10H11/d10的含义。 1.将基孔制配合()()009 .0025.0025 .006/745--+Φg H 改换为配合性质不变的基轴制配合。并确定基轴 制配合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2. 图样上标注某孔的直径尺寸为()025 .00750+ΦH ○ E ,测得该孔的实际尺寸为50.015mm ,轴线直线度误差最大为多大时该孔是合格的 。试说明图样标注的含义。 三.填空题(分)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中国矿业大学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学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2.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3.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4.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 0.05mm。() 5.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 6.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7.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8.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9.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10.螺纹中径是影响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参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波距小于1mm的属于()。 A.形状误差 B. 位置误差 C. 粗糙度 D. 波纹度 2. Φ40f6、Φ40f 7和Φ40f 8的相同偏差是()。 A.下偏差 B. 上偏差 C. 实际偏差 D. 公差 3.Φ55G8/h8与Φ55G9/h9两种配合的()相同。 A.最小间隙 B. 最大间隙 C.平均间隙 D. 间隙变动范围 4. 下列配合中,最松的配合为()。 A. H7/h6 B. JS7/h6 C. H7/f6 D. U7/h6 5.向心轴承的公差等级从高到低分为()。 A. 2、3、4、5、6五级 B. 2、4、5、6、0五级 C. 1、2、3、4、5五级 D. 2、3、4、5、0 五级 6.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的配合属于()。 A. 基孔制过盈配合 B. 基孔制过渡配合 C. 基孔制间隙配合 D. 基轴制间隙配合 7.齿轮的齿距偏差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 A.齿侧间隙 B.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C. 传动的平稳性 D. 载荷分布均匀性 8.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几何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时,其误差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的测量误差为()。 A. 定值系统误差 B. 粗大误差 C. 随机误差 D. 变值系统误差 9.与Φ40H8/g7基准制不同、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 A.Φ40H8/g8 B.Φ40G7/h7 C. Φ40H7/g7 D.Φ40G8/h7 10.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就是其()。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体外作用尺寸 D. 体内作用尺寸 11.在下列四组基本尺寸皆为100mm的孔或轴的两个公差带代号中,基本偏差数值不同的

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检验项目主要有:各直线轴轴线运动直线度、各直线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各直线轴相会垂直度检验、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的径向跳动、主轴轴线与Z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工作台面的平面度等。 (1)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a)在Z-X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 图8-1-7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安装示意图 根据国家标准可知,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允差为:X≤500mm时,允差为0.010mm;500mm<X≤800mm时,允差为0.015mm;800mm<X≤1250mm时,允差为0.020mm;1250mm<X ≤2000mm时,允差为0.025mm。局部公差要求为:在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为0.007mm。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①将平尺和机床工作台表面擦拭干净。 ②将平尺沿X轴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中间位置,找正平尺,使平尺与X轴平行。 ③将磁性表座组装好并吸附在机床主轴箱上,将千分表安装在磁性表座表架上。 ④移动机床坐标轴X轴,使千分表测头垂直触及平尺工作面。安装示意图如图8-1—7所示。 ⑤移动机床X轴并读取千分表的变化值,其读数最大差值则为机床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 (2)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实施步骤可参照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步骤,检测允差与X 轴相同,安装示意图如图8-1-8所示。 (a)在Y-Z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 图8-1-8 Y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安装示意图

(3)Z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 Z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实施步骤可参照X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步骤,检测允差与X 轴相同,安装示意图如图8-1-9所示。 . (a)在Z-X垂直平面内(b)在Y-Z垂直平面内 图8-1-9 Z轴轴线运动直线度检测安装示意图 注意:对所有结构型式的机床,平尺、钢丝、直线度反射器都应置于工作台上,如果主轴能锁紧,则指示器、显微镜、干涉仪可装在主轴上,否则检验工具应装在机床的主轴箱上。测量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工作台的中央。 (4)X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检测 根据国家标准可知,X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检测允差为:0.060mm/1000mm。局部公差要求为:在任意500mm测量长度上为0.030mm/1000mm。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①将水平仪和机床工作台表面擦拭干净,将水平仪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中间位置。 ②找正水平仪,使水平仪与X轴平行,安装示意图如图8-1-10所示。 (a)在Z-X垂直平面内 b)在X-Y水平面内(c)在Y-Z垂直平面内 图8-1-10 X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检测安装示意图 ③移动机床X轴,读取水平仪的变化值,其读数最大差值则为机床X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 (5)Y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检测 Y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检测实施步骤可参照X轴角度偏差检测步骤,检测允差与X轴相同,安装示意图如图8-1-l1所示。 (a)在Y-Z垂直平面内 (b)在X-Y平面内(c)在Z-X垂直平面内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第2版)》第8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8章习题参考解答 8-1解释下列花键标记的含义:①8×52f7×58a11×10d10;②H7H10H11 10828812 f7a11d11 ???。 解:①外花键的尺寸公差带代号:花键键数N为8、小径d的公差带代号为52f7、大径D 的公差带代号为58a11、键宽B的公差带代号为10d10。 ②花键副的配合代号:花键键数N为10、小径d的配合为82H7/f7、大径D的配合为88H10/a11、键槽宽与键宽B的配合为12H11/d11。 8-2某一配合为φ25H8/k7,用普通平键联接以传递扭矩,已知:b=8mm,h=7mm,L=20mm。平键配合为一般联接。试确定键及键槽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并标注在键槽剖面图上。 解: 8-3某机床主轴箱中,有一个6级精度齿轮的花键孔与花键轴联接,花键规格:6×26×30×6,花键孔长30mm,花键轴长75mm,齿轮花键孔相对花键轴作轴向移动,要求定心精度较高。试确定: 1)齿轮花键孔和花键轴的公差带代号,计算小径、大径、键(槽)宽的极限尺寸。 2)分别写出在装配图上和零件图上的标记。 解:1)因内外花键有相对移动,定心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内外花键选紧滑动配合。 查表8-2得: 小径d=26,采用H6/g6配合; 大径D=30,采用H10/a11配合; 键宽B=6,采用H7/f7配合。 极限尺寸分别为:查附表2、3和4得 小径孔(Φ26H6):d max=26+0.013=26.013mm d min=26mm 小径轴(Φ26g6):d max=26-0.007=25.993mm d min=26-0.02=25.98mm 大径孔(Φ30H10):D max=30+0.084=30.084mm D min=30mm 大径轴(Φ30a11):D max=30-0.3=29.7mm

哈工大试题库及答案5---几何精度测量习题

第五章精度检测基本概念 内容概要:主要论述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处理等。 教学要求:在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正确地表达测量结果。 学习重点: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 )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车床传动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 授课教师: 2013年11月

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零件的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精度要求高低各不相同;即便是配合表面,其工作性质不同,提出进度要求及公差项目也不相同,针对车床传动轴进行几何精度设计。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理解零件几何精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要求; (3)掌握正确的零件公差标注方法; (4)掌握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 3.研究内容 完成图1所示传动轴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1)对轴上各部分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2)对零件各表面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3)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包括传动轴的尺寸精度设计、形状精度设计、位置精度设计及表面粗糙度。 (4)把公差正确的标注在零件图上。

4.设计过程: 1)车床传动轴的主要作用及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影响因素主要有:轴在机器中安装位置及形式;轴上安装的零件的类型、尺寸、数量、以及轴连接的方式;荷载的性质、大小、方向、及分布情况;轴的加工工艺等。车床传动轴只承受扭矩,因此所受周向作用力较大。轴端部和轴承过盈配合,端部表面要求精度较高。轴肩用于轴向定位,与轴上零件配合。其他周向定位采用键连接的方式,以满足传递扭矩的要求。 2)轴上各部分的作用 键槽 轴颈轴肩轴头轴环轴头轴肩轴颈倒角 (轴整体图)

轴颈:与轴承配合。 轴头:与传动件相配合。 轴环(轴肩):可用于轴向力较大的场合的定位。 倒角:提高安全性,便于安装。 键槽:实现周向定位,传递扭矩。 3)轴上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 一、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且与轴承过盈配合,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1)尺寸精度:主轴两段Φ17的圆柱面与轴承过盈配合,采用基轴制。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我们选用IT6.本来是应该下偏差为0,但为保证过盈,上偏差取+0.012下偏差取+0.001。(2)几何形状精度:即圆度、圆柱度等,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3)相互位置精度:保证轴颈与轴承的同轴度要求,径向跳动为0.03~0.05mm。(4)表面粗糙度: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二、轴肩(轴环):轴肩与轴承端面相接触,因此轴肩端面质量要求较高。(1)尺寸精度:轴肩尺寸为Φ24,因为轴肩尺寸受轴承内圈端面的高度的严格控制,必须低于轴承断面的高度,我们选IT1的公差等级,公差数为1.5,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2。 (2)几何形状与位置精度:轴肩和安装轴承端面进行配合,需要控制轴肩的端面圆跳动。 (3)表面粗糙度:轴肩为了便于轴与轴上零件的装卸,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

几何量精度习题

第二章几何量精度 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4.图样标注φ200 -0.021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 -0.067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 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机架设计概论

机架设计概论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一卷: 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龄范围的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数据,选取性别为男,百分位数为90%,年龄分组为26~35岁,查得身高为1755mm 。 工作台的高度的设计原则:工作场地的高度决定于作用力,操作者操作物件的尺寸,视力要求和人 的身高。 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有关尺寸,适于身高175cm 的男性 精密工作—105~115 虎钳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高度—113 轻手工工作—95~100 用劲大的工作—80~95 综上所述:工作台选取高度为90cm 根据中卫大河珩磨机的参数, 暂取底座的尺寸为4260×3180 机架设计准则: 机架的设计主要保证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1、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机架的重量应要求轻、成本底。 2、抗振性好,把受迫振动振幅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3、噪声小 4、温度场分布合理,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小。 5、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性良好,便于铸造,焊接和机械加工。 6、结构力求便于安装与调整,方便修理和更换零部件。 7、有导轨的机架要求导轨面受力合理,耐磨性良好。 8、造型好,使之既使用经济,又美观大方。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二卷: 机架常用材料: 材料的选用,主要是根据机架的使用要求。多数机架形状较复杂,故一般采用铸造,由于铸铁的铸造性能好,价廉和吸振能力强,所以应用最广。焊接机架具有制造周期短、重量轻和成本底等优点,故在机器制造业中,焊接机架日益增多。焊接机架主要有刚板、型钢或铸钢件等焊接而成。 由于铸铁的流动性好,体收缩和线收缩小,容易或得形状复杂的铸件。在铸铁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可提高耐磨性能。铸铁的内摩擦大,阻尼作用强,故动态刚性好。铸铁还具有切削性能好,价格便宜和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但铸件的壁厚超过临界值时,其力学性能会显著下降,故不宜设计成很厚大的铸件。 所以立柱与底座的材料选用铸铁。 灰铸铁用于承受较大弯曲应力(达7 103?pa ),摩擦面间压强大于5 105?pa (10t 以上大型铸件大于5 105.1?pa )或须经表面淬火的铸件,以及要求保持气密性的铸件。 进一步可选用材料灰铸铁(HT200或HT250)。 铸铁机架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的目的是在不降低铸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铸铁的内应力和机加工切削应力得到消除或稳定,以减少长期使用中的变形,保证几何精度。 机架的截面形状 由于零件的抗弯、抗扭强度和刚度除与其截面面积有关外,还取决于截面形状。合理改变截面形状,增大其惯性矩和截面系数,可提高机架零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应用。因此,正确的选择机架的截面形状是机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机床几何精度检测方法

几何精度检测方法 一百分表、千分表及杠杆千分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其读数清晰,表针跳动较小,常用的一般分为0~5、0~10mm两种量程,测量时测杆的压缩量一般为0.15~0.2mm(如图1),适用于较低精度要求的测量。百分表经过震动后测杆可以很容易的回到原始位置,在震动的情况下检测不易磨损,损坏率低。 千分表(指常用的指针式或压杆式千分表)的分度值为0.001mm,因其比百分表的放大比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确度更高,适用于较高精度要求的测量。千分表受到震动后测量杆不容易恢复到原始位置,可能会影响到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在震动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较好(如图2)。 杠杆千分表体积小巧,测杆可以按需转动,并能以正反两个方向测量工件,因此常用于间隙较小的槽、孔、浮动件(如测量丝杠远端跳动)等千分表难以测量的情况,其测杆压缩量一般为0.03~0.06mm(如图3),灵敏度高。同样杠杆千分表适合在震动小的情况下使用。另外杠杆千分表不适合长期在压缩量较大的情况下工作,因为压缩量过大会造成测量数据失真,误差变大,而且会加快杠杆千分表各部件的磨损,使其老化,失去作用,因此在测量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优先选用千分表或百分表。 图1 百分表 图2 千分表 图3 杠杆千分表

二测量前提说明 1. 本说明所有图示均以Carver600G为例; 2. 在检测前应保证测量所用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3. 在检测前应保证测量所用工具以及被测部分的清洁; 4. 在测量过程中移动各轴时,进给速度不能过大,一般为1.8m/min左右; 5. 本说明所指方向(即前、后、左、右)均为人站立在机床正面,面对机床时(如图4)。 图4 三、各精度指标的检测方法 1.检测、调整床身水平度 1.1 所需工具 水平仪(刻度值为0.02mm)、活动扳手 1.2准备工作 1)检查水平仪精度是否符合标准 将水平仪水平放置,读出气泡位置,然后将水平仪原地旋转180°,比较旋转前后水平仪气泡位置。如果旋转水平仪之后,气泡的偏移方向不同,或者偏移方向相同但是气泡偏移的位置之差超过0.5格,则说明水平仪精度不符合要求(前提是检验水平仪的基准面是水平的)。 2)检查放置机床的地面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机床的四个地脚处的减震垫铁的调节范围为12mm,所以放置机床的地面高度差不能超过1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