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每日一题

(精编)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每日一题
(精编)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每日一题

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参考答案】C

1.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3点易错点

(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 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没有A—T,而是A—U。

2.DNA和mRNA之间对应碱基及数量的计算

找准DNA和mRNA之间对应碱基及其比例关系,即DNA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 中A+U(或C+G)相等,则(A+T)总%=(A+U)mRNA%。

1.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变长

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不同位置,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

D.动物细胞内的mRNA均需要通过核孔后才能进行翻译

2.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

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3.下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

B.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

C.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D.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的

4.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1.【答案】A

【解析】只有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复制,而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因此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A正确;基因中发生碱基

对的增添后,转录后可能导致终止密码的提前,进而导致肽链变短,B错误;一条mRNA 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控制多条相同的多肽链的合成,C错误;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其DNA转录形成的mRNA直接与核糖体结合,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3.【答案】D

【解析】mRNA分子为单链结构,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A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因此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B正确;图示中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C正确;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可见,mRNA上的AUG不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的,D错误。

4.【答案】D

【解析】已知mRNA中含有30个碱基,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DNA含有60个碱基。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而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即A=T、C=G,因此在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各占一半,则DNA分子中C和T的个数应为DNA碱基总数的一半,即C+T=30个,故选D。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说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能力目标: (1)分析DNA和RNA的对照得出类比方法。 (2)尝试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阐明图例用意,运用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认同用辨正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普通高中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中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本节教材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的比较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原理的教学。本节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明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原理。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利用探究—发现结合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和打比方,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利用课本插图和动画课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情境,展示蛋白质合成的动画过程,启发学生讨论、思考

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师:(课件显示)请学生欣赏一组银光猪与普通猪的生物图片。 提问:这两个猪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 引出问题:谁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学生回答:基因) 分析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为进入下 一教学内 容作铺 垫,进一 步激发学 生求知欲 望。 二、新课讲解 1.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师:展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简图(主要画出细胞核和核糖体)。 提问: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哪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在哪 里? 引导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中,怎么去指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 成蛋白质?(比如细胞核是总指挥部,细胞质是战场,DNA可充 当什么角色?它为什么不到细胞质中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推测:有一种物质把遗传信息“带”到核糖体上。 师:(引导学生推测遗传信息从细胞核到核糖体的传递途径可能情 况:课件展示材料一: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 验,如果加入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 而如果再加进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 量的蛋白质。材料二:同年,拉斯特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 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 核中合成。) 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综合两个素材,你认为遗传信 息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生:DNA到RNA。 进一步设问:科学家发现把遗传信息“带”出来的物质是RNA,即 1.引导学 生巩固旧 知识,并引 出探究内 容。 2.打比方 形象有趣, 可激发学 生的学习 兴趣。 3、通过模 似科学家 研究过程, 让学生感 受科学探 索的乐趣, 培养学生 比较、分 析、想象, 由现象揭 示本质的 探究思维 能力和实 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

转录翻译试题

一、选择题 1、逆转录酶是一类:()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2、 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3、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4、mRNA的5’-ACG-3’密码子相应的反密码子是() A、5’-UGC-3’ B、5’-TGC-3’ C、5’-CGU-3’ D、5’-CGT-3’ 5、细胞内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总数为:() A、16 B、64 C、20 D、61 D6.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移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 D4.人体内的核酸类型包括DNA、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四种,其中属于信使RNA功能的有()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携带遗传密码③与DNA进行碱基互补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④ D7.tRNA上三个相邻碱基为UAC,那么它所携带的氨基酸为() A.GUA(缬氨酸) B.CAU(组氨酸)C.UAC(酪氨酸) D.AUG(甲硫氨酸) D8.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C9.棉花某基因上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改变,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的部分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B.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C.该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D10.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给该过程提供遗传信息的只能是DNA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D.该过程有水产生 C11.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完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启发式教育的原则上,利用学生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的认识,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探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章的开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是本章及后继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重组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本节的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是一个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过程,学生缺乏直观经验,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这一过程,使这一内容直观化;侧枝内容是RNA的种类及遗传密码的概念、种类、特点等。不仅内容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所以教学难度大。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探究和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影、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模拟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巩固,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理解密码的简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遗传的物质基础(DN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遗传的物质基础(2018海南卷. 13题,2分)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答案】C (2018海南卷. 15题,2分)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答案】D (2018天津卷6,6分)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 【答案】D (2018年江苏卷3,2分))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答案】D (2018年4月浙江卷,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高中生物复习精讲精练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课题50: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课标要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考向瞭望】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 二、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 (一)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二)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综上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tRNA数目=1/3mRNA碱基数目=1/6DNA(或基因)碱基数目。 (三)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n/3个氨基酸。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缩去的水分子数)。 【基础训练】1、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 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A)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 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个,300个和3000对 D、1000个,3000个和1000对 2、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成片段进行杂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学会使用密码子表; (3)概述翻译过程。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操作模型完成翻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命过程具有简洁、高效、有序之美。 二、教学重点 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教学难点 1、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学情分析 1、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时,易采用棋盘法突破。 2、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有利于探究式教学。 五、教法学法 1、教法:任务驱动法、模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一起回顾相关内容,其中转录的模板是?参与转录的酶是?转录的产物是?DNA怎样将遗传信息精准传递给RNA?DNA将信息传递给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那么接下来mRNA怎么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个视频,从视频中寻找灵感。播放电视剧<<潜伏>>中精彩片断,提出问题,主人公于则成记录的数字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把数字翻译成文字?在战争年代甚至是现代的军事上传递信息常采用密电码,这些数字对应文字,需要查找相应的代码表,才能翻译成文字。 2、探索未知 m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构成,而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核糖核苷酸就相当于密电码,现在你就是密电码的破译员,我们怎么破译这些密电码?首先,我们要先确定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认真思考并填写导学案中第二部分内容。 如果一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只能对应四种。不行 如果两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有多少组合,能对应20种氨基酸吗?还是不够。 如果三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有64种组合,又多了,怎么办?好,看看我们的推测对不对? 密码子: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学习使用密码子表 对照表4-1,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填写导学案第三部分内容 找一下AUG和AAA编码的氨基酸:甲硫氨酸和赖氨酸;色氨酸的密码子:UGG;丙氨酸的密码子:GCU、GCC、GCA、GCG。两个起始密码子:AUG,GUG。三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 一起总结氨基酸和密码子对应关系:一种密码子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这就是密码子的简并性。这样,61种密码子对应20种氨基酸。 我们知道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出错,那么密码子也会改变,氨基酸是不是一定改变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就是密码子的容错性。 4、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mRNA进入细胞质后,就与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有了生产线,还要有“工人”,才能生产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测试

精心整理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命题剖析考 向 扫 描 1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 制的区别,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理解能力及对二 者区别的分析能力。选择题是常见题型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理解、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内容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 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 题 动 向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侧重转录与翻译的具体过程、条件、特点及碱基数目的计算等,题型多样化,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对中心法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模式或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年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测试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去黑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 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种类不同 BmRN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 (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 (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 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 (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勺叙述,错误的是()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 (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 (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 (2010年广东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1主要的遗传物质 8. (2010年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的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9. (2010年天津理综卷)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10. (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 (2010年上海卷)以“一GAATT—”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的序列是()A—GAAUUG B. —CTTAA— C. —CUUAA— D. —GAATT—

高三生物专项训练试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含答案)

专项训练试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分裂都伴随着DNA复制 B. 真核与原核生物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C. 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储存于细胞核中 D. 转录和翻译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2. 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终止位点(TTS)、起始密码 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的排列顺序是() A. ATG-TGA-TSS-TTS B. TSS-ATG-TGA-TTS C. ATG-TSS-TTS-TGA D. TSS-TTS-ATG-TGA 3. 某50 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CH3)4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 ,得 到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50 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 肽增加了 4 个氧原子 B. 若将得到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只有一种氨基酸序列 C. 若新生成的肽链总共有 5 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 1 个羧基在R基上 D. 控制该50 肽合成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至少含有150 个碱基 4. 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 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 C. 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D. 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 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 个氧原子 5.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遗传信息的翻译”一节的教学设计

mRNA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一节的教学设计 镇江第九中学 李洁 镇江第九中学 周丽琴 一、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 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2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2课时。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⑴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⑵使用多种方式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⑶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⑷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如何突破将翻译的抽象复杂转化为直观形象?又如何突破将翻译的静止插图转化为动态图形?我们用了flash 动画、剪纸模型、打比方的方式,学生不仅看到了,做到了,也想到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 二、教学准备 1、制作PowerPoint 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flash 15套(1套/4 核糖体(1个) 氨基酸(12个) 个) tRNA (8个) 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教师导入】flash 演示转录过程,那么转录的mRNA 进入细胞质以后又是如何合成蛋白质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翻译(板书)。首先,了解翻译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P64概念 【教师提问】mRNA 是如何翻译成蛋白质?我们先要知道mRNA 的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 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至少要多少个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才能够决定20种不同的氨基酸? 【学生推测】可能是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教师讲解】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 的3个相邻 碱基决定,即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已将20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P65表4-1)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教师提问】 这段mRNA 包含了几个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是什么? 【学生查表】回答 【教师启发】查表过程中你们发现密码子有什么特点? A C G A C A A U U G G A U A C G U G G C A A A A

生化转录翻译选题

转录翻译 1、细菌蛋白的翻译过程包括①mRNA,起始因子,以及核蛋白体亚基的结合; ②氨基酸活化;③肽键的形成;④肽酰tRNA易位;⑤GTP,延长因子以及氨基酰tRNA 结合在一起等步骤。它们出现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⑤,②,③,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①,⑤,④,③ E: ①,⑤,②,④,③ 2、形成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的原因是 A: 缺乏维生素B12 B: 缺乏叶酸 C: 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变成了谷氨酸 D: 血红蛋白β链基因中CTT变成了CAT E: 血红蛋白β链基因中的CA T变成了CTT 3、下列均可作为hnRNA是mRNA前体的证据,哪一项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A: hnRN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mRNA B: hnRNA在胞核,mRNA在胞质 C: hnRNA与mRNA碱基组成既相似又不同 D: 核酸杂交图上两者形成局部双链,而一些部分则鼓出成泡状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4、真核生物胞质小分子RNA由RNA聚合酶Ⅲ转录,其基因的启动子在转录区的 A: 上游 B: 下游 C: 内部 D: 外部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不同之处 A: 真核生物的Shine-Dalgarno序列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 B: 真核生物帽子结合蛋白是翻译起始因子之一 C: IF 比eIF种类多 D: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使用不同起始密码 E: 原核生物有TATAA T作为翻译起始序列,真核生物则是TATA 6、下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上的移位应是 A: 空载tRNA脱落发生在“受位”上 B: 肽酰-tRNA的移位消耗ATP C: 核糖体沿mRNA5′→3′方向作相对移动 D: 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距离相当于一个核苷酸的长度 E: 肽酰-tRNA在mRNA上移动距离相当于一个核苷酸的长度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1:4.1.2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及相关计算

第2课时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及相关计算 1.如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转录 B.该过程表示翻译 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该过程表示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2.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密码子GCA在人和猪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解析]密码子有64种,其中有3种终止密码子表示翻译终止的信号,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密码子在mRNA上,所以GTA不是密码子;所有的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答案] C 3.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氨基酸顺序,B正确;tRNA只将特定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不决定氨基酸排列顺序,A错误;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没有差异,C错误;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D错误。 [答案] B 4.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即转录还没有结束,翻译便启动,因此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翻译过程中,应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C正确,A、B、D均错误。 [答案] C 5.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细胞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指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DNA的复制以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同步练习:3.4.1 转录和翻译(浙科必修2)

第一课时转录和翻译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tRNA C.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合成②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 解析此过程为翻译过程即以mRNA为模板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tRNA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氨基酸。 答案 B 2.把小鼠血红蛋白的mRNA加入到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小鼠的血红蛋白,这个事实说明()。 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位于mRNA上 B.小鼠的mRNA能使大肠杆菌向小鼠转化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小鼠的mRNA在大肠杆菌体内控制合成了小鼠的DNA 解析将小鼠血红蛋白的mRNA加入到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小鼠的血红蛋白,说明大肠杆菌以小鼠的mRNA为模板合成了蛋白质,即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答案 C 3.如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结束后,翻译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解析据图可知,一个DNA分子上正转录4条mRNA,而4条RNA分子上相继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分别同时进行多肽链的合成。所以,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答案 D 4.(嘉兴中学月考)下图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 解析转录需要DNA提供模板,ATP提供能量,4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并需要有关酶的催化。 答案 B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说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能力目标 (1)分析DNA和RNA的对照得出类比方法。 (2)尝试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阐明图例用意,运用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认同用辨正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指导思想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本节教材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与RNA的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观察、探究等活动明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原理。 2、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利用探究—发现结合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和打比方,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同时利用课本插图和动画课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情境,展示蛋白质合成的动画过程,启发学生讨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这节课在以下两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而探究转录、翻译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能力;二是通过收集展示相关基因研究的素材,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

高中生物转录翻译试题

高中生物转录翻译试题https://www.360docs.net/doc/e2950300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逆转录酶是一类:()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2、 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3、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4、mRNA的5’-ACG-3’密码子相应的反密码子是() A、5’-UGC-3’ B、5’-TGC-3’ C、5’-CGU-3’ D、5’-CGT-3’ 5、细胞内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总数为:() A、16 B、64 C、20 D、61 6.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移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7.人体内的核酸类型包括DNA、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四种,其中属于信使RNA功能的有()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携带遗传密码③与DNA进行碱基互补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④ 8.tRNA上三个相邻碱基为UAC,那么它所携带的氨基酸为() A.GUA(缬氨酸) B.CAU(组氨酸)C.UAC(酪氨酸) D.AUG(甲硫氨酸)

2017年高考生物热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017年高考生物热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017年高考生物热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基础知识】 1.RNA的组成、结构与类型 由1分子核糖、1分子磷酸和1分子磷酸构成种类及功能信使RNA (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转运RNA(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部分。RNA与DNA的区别分布情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分子链数:DNA多为双链,RNA多为单链。 碱基种类:DNA中有T(胸腺嘧啶)无U(尿嘧啶),RNA中有U (尿嘧啶)无T(胸腺嘧啶)。 染色情况: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将DNA染成绿色,将RNA 染成红色。2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转录的过程(1)解旋:DNA双链解开,暴露碱基。 (2)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模板――解开的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原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连接:酶――RNA聚合酶;结果――形成一个RNA。 (4)释放:合成的RNA从DNA上释放,DNA双链恢复成双螺旋结构。翻译的过程(1)起始:核糖体与RNA结合,tRNA上的反

密码子识别起始密码子并配对。 (2)运输:tRNA识别RNA上的密码子,并将携带的氨基酸置于特定位置。 (3)延伸:核糖体沿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由对应tRNA 运输相应的氨基酸回到延伸中的肽链上(一个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4)停止:当核糖体到达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合成停止。()脱离:肽链合成后从核糖体与RNA的复合物上脱离。3.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转录翻译场所真核细胞主要是细胞核核糖体条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RNA聚合酶等模板:RNA 原料:20种氨基酸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G-)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U-A、-G、G-)产物RNA、tRNA、rRNA多肽链或蛋白质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RNA的复制;逆转录。 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区别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复制)(基因序列序列 (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图7“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概念图 第二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 一、学习要求 1、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总结转录、翻译的场所、原料、模板等; 2、理清几个重要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等)及其之间的联系; 3、通过“转录”和“翻译”的学习,理解DNA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关系以及DNA 、RNA 、蛋白质之间的计算; 4、在观察、分析遗传密码子表的过程中,体验到核酸语言最终转换成蛋白质语言的规律性,感悟生命的奥秘; 5、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图 二、知识框架 三、知识准备: 特别提醒: ☆DNA 、RNA 中核苷酸成分的比较: (1)一定相同的成分: (2)一定不同的成分: (3)可能相同可能不同的成分: ☆三种RNA 功能的比较:(详见上述表格RNA 功能部分)

2、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四、知识梳理: 1、转录小结 阅读课本图6-13:转录过程示意图 填写上表转录一列 转录的定义: 2、阅读“生命字典”----密码子表,回忆并思考: (1)密码子有________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又有________种,其余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码子AUG、GUG的作用是什么? (3)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成功表达出胰岛素。不同生物之间基因能够“移植”成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密码子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4)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概念辨析 遗传信息:是指分子内的碱基序列。 遗传密码:是指分子内的碱基序列。 密码子:是指分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每个。 反密码子:是指分子中与携带氨基酸相对应一端的三个相邻碱基。 巩固练习: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碱基组成为CG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构成为GCU 3、请将文字语言规范地转换成图形,并分析回答问题: 下列是mRNA中的一个片段, (1)参照密码子表,依次找出“mRNA1”上的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写出氨基酸序列,记录“多肽链1”,并写出转录这段mRNA1的DNA片段。 多肽链1: mRNA1:U U A G A A U G G G C A DNA: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每日一题

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图1过程①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2中DNA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变成了T,则mRNA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 D.图3中mRNA沿着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参考答案】C 1.与转录和翻译有关的3点易错点 (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 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 (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没有A—T,而是A—U。 2.DNA和mRNA之间对应碱基及数量的计算 找准DNA和mRNA之间对应碱基及其比例关系,即DNA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 中A+U(或C+G)相等,则(A+T)总%=(A+U)mRNA%。

1.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变长 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不同位置,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 D.动物细胞内的mRNA均需要通过核孔后才能进行翻译 2.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 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3.下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 B.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 C.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D.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的 4.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1.【答案】A 【解析】只有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复制,而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因此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A正确;基因中发生碱基

遗传信息的翻译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编写:李英审核:申爱霞丁琼麻天中张桂玲王文军 【学习目标】 1.概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说明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 【重点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课前预习区】 1.翻译 ①概念: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________的过程。 ②场所: ③模板: ④原料: ⑤运载工具: ⑥产物: 2.密码子 (1)概念:_______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3个相邻碱基称为_______。(2)种类:共有_______种,决定氨基酸的有_______种。 3.转运RNA (1)结构:形状像三叶草的叶,一端是携带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每个t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______。 (2)种类:______种 小结: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 () ( ) 基因 mRNA 蛋白质 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课堂探究区】 探究一、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以为模板合成具有的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 2、场所:。 3、条件:(1)模板:;(2)原料:; (3)酶:;(4)能量:。

4、运载氨基酸的工具: 5、过程 ①起始阶段: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携带第一个氨基酸的tRNA通过与碱基AUG (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互补配对,进入第一位置; ②延伸阶段:携带第二个氨基酸的tRNA携带着相应的氨基酸以同样的方式进入第二位置;第一个氨基酸与第二个氨基酸形成而移到占据第二位置的tRNA上;核糖体沿着 移动,读取下一个,原占据第一位置的tRNA离开核糖体,点据第二位置的tRNA进入第一位置,一个新的携带相应氨基酸的tRNA进入第二位置,继续肽链的合成。重复上述步骤 ③终止阶段:核糖体读取mRNA上的,肽链的合成才告终止。 6、原则:。 7、产物:。 8、意义: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转变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多肽)。 【思考题1】:细胞提高mRNA的利用效率、加快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或说为什么翻译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的机制是。 【小资料】:1、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是指DNA(或说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或说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它能通过转录决定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它能通过翻译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是指tRNA上与mRNA中密码子相配对的三个碱基,它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不同,但密码子相同。在64个密码子中61个是各种氨基酸的密码子,3个是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另外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缬氨酸,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叫做起始密码子。每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只有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思考题2】: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叫做密码的简并性。密码的简并性对生物的生存发展的意义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