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卫生空气的几种采样方法

关于职业卫生空气的几种采样方法
关于职业卫生空气的几种采样方法

关于职业卫生空气的几种采样方法

以下是整理了一下GBZ159-2004里面的内容:

一、采样的类型及采样要求:

(1)职业卫生评价检测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应选定有代表性有采样点,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短时间接触限值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时间采样;

(2)日常监测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选定有代表性有采样,采样1个工作班,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限值,在1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监督监测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有工作日采样点进行采样;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先有代有性有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浓度最高的时段采样。

(4)事故性监测

根据现场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于短时间接触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二、定点采样:按设备进行定点。

1~3台设备 1个采样点;

4~10台 2个;

10台以上3个以上;

三、个体采样:按劳动者人数

(1)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劳动者时:

少于3人全部为采样

3~5人3个

6~10人 4个

(2)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

少于6人全部为采样对象

6人采样对象数5人

7~9人采样对象数7人

四、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样(MAC)

用定点、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采样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不足15分钟按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为进行采样;

五、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尝试的有害物质的采样(STEL)

用定点、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采样时间一般为15分钟,采样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1次以上采样;

六、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样(TW A)

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以长时间采样为主;

(1)采用个体采样:一般为长时间采样方法,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的采样,全工作日2次或2次以上采样

(2)采用定点采样:可以采用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标准更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1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在微小气候诸因素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气压 2.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 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3.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 D ) 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 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 A.>60C B. >200C C. >250C D.≥250C C 5. 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 B )小时。 A.6 B.8 C.10 D.12 6. 关于空白样品,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B )个空白样。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2.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BCD )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AB ) A.警示标识 B.中文警示说明 C. 警戒线 D.隔离 4.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 ABCD ) A. 评价检测 B. 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5. 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B ) A.采样满足GBZ159 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300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全程质量控制 6.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 ABD )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C.随机的工作地点 D.呼吸带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1. 采样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是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容主要包括: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注意要点

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注意要点采样前具备条件 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的用人单位与具有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业务合同(注:这里面只有签订的业务合同我们才能知道企业做哪些项目,及类型(新建、扩建。)明确监测目的。)一般分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性监测。 采样前的准备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现场调查 1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采样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1.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硫化物:在采样点,用1 只装有10.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 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总粉尘: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应符合GB/T 17061要求。采样器不一样,流量不一样。 2.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3.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前后都要校正,取平均值。为实际流量(对于长时间样品的采集,应在样品采集前和样品采集后分别进行流量校正;特别用吸附剂管进行采集时,由于气流通过的影响,往往实际通过吸附

最新职业卫生检测200-选择题库.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关于工作地点噪声卫生限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日接触时间4小时不能超过88 dB(A),最高不得超过115 dB(A) 2、毒性是指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伤的:(A、能力) 3、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C、急性中毒)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分析(E、铅) 5、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是:(C、氮氧化物) 6、我国空气“标准状况”所指的温度和大气压条件是(A、温度为0℃,大气压为1.013×105Pa) 7、GBZ/T 159中,“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哪个温度下的采样体积(D、20℃) 8、GBZ/T 159中,“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哪个大气压下的采样体积(B、101.3kPa) 9、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E、气态、蒸汽态和气溶胶态) 10、噪声车间办公室噪声限制为(A、75dB) 11、决定刺激性气体的作用部位和病变程度的因素是化学物的(E、溶解度和浓度) 12、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是:(A、无毒代替有毒) 13、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是:(D、二氧化碳) 14、国家对高毒作业实行(D、特殊管理) 15、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下列哪种毒物呈气溶胶态存在(A、铅) 16、空气样品的富集方法有(B、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和滤料采集法) 17、下列那一项空气采样方法不属于富集法(D、容器采样法) 18、描述振动物理性质的基本参量有(,E、以上都是) A、频率,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 19、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防应当符合(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0、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为:(B、MAC ) 21、不属于产生职业性损害的主要原因:(E、职业性服务状况) A、生产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生产方式, D、生活方式, 22、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C、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 23、在职业卫生监测中,采集空气中铅烟和铅尘时,采用(C、微孔滤膜) 24、装有10ml水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可以采集下列哪一种化合物(C、三氧化铬) 25、装有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用来采集下列哪一种化合物(A、铅烟) 26、活性碳管不能采集下列哪一种化合物(C、甲烷) 27、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小时最高容许量为(A、5kV/m) 28、气相色谱法不可以分析(E、铅) 29、二异氰酸甲苯酯不能与(D、乙醚和水)混合 30、二硫化碳不溶于(B、水和乙醚) 31、窒息性气体不包括(C、光气)A、氰化物B、甲烷 32、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烟使用的微孔滤膜的孔径为(D、0.8 m) 33、活性炭管适用于采集空气中(B、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气体和蒸汽) 34、采集金属气溶胶样品,测定金属元素时,最好选用(E、微孔滤膜) 35、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用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可装(B、5 ~ 10ml 吸收液) 36、电焊弧光属于紫外线的(D、混合波段紫外线) 37、刺激性气体不包括(B、硫化氢)A、臭氧C、氨D、甲醛E、氯化苦 38、甲苯不溶于(B、水)A、乙醇、丙酮C、丙酮、乙D、氯仿E、乙醚 39、正己烷不溶于(水和乙醇)A、氯仿B、乙醚D、乙醇E、乙醇和乙醚 40、三硝基甲苯不溶于(B、丙酮、水)A、丙酮、乙醚C、苯D、氯仿、乙醚醋酸甲酯 41、职业卫生检测中,空气采样流量的单位是(D、L/min 和mL/min) 42、工作场所空气检测中,大型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流量为(B、0.5~2L/min ) 43、在职业卫生检测中,要求采样方法的采样效率为(C、90%以上) 1、1Pa等于(C、0.0075mmHg)

职业卫生工作规范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四)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落实行业自律的要求; (六)坚持廉洁从业,恪守职业道德,承担保密义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第三条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采样、检测活动时,每个检测项目应由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和复核人)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组中应包含相应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卫生工程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检测人员(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 第四条技术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确保每年取得一定数量的评价、检测服务业绩,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制度,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15日内将有关信息在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不予公开的除外)。网上公开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方法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方法 1、钡(Ba):金属钡、氧化钡(Bao)、氢氧化钡(Ba(OH)2)、氯化钡(BaCl2)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2、镉(Cd):金属镉、氧化镉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3、钙(Ca):氧化钙、氰氨化钙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4、铬(Cr):铬酸盐、重铬酸盐、三氧化铬 采样方法一: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采样方法二:用一只装有10.0ml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5、铜(Cu):金属铜、氧化铜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6、铅(Pb):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四乙基铅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7、镁(Mg):金属镁、氧化镁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8、锰(Mn):金属锰、氧化锰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9、汞(Hg):金属汞、氯化汞 采样方法:串联2个各装10.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1L/min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10、镍(Ni):金属镍、氧化镍、硝酸镍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职业卫生采样规范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采样规范考核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考试时间: 一.填空题(30分) 1.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2.采样前的准备中,调查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停留时间等。 3.采样前,需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性能和规格。 4.采样前进行的现场调查应包括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6.测量紫外辐射时的测量位置是面罩内眼部和脸部。 7.WBGT指数仪测量高温时,当作业人员受热均匀时测量高度是 站姿1.5m,坐姿1.1m ;当作业人员受热不均匀时测量高度立姿 1.7m、1.1m.0.1m 坐姿 1.1m、0.6m、0.1m 。 8.职业卫生检测中稳态噪声选用 S档 A 计权;非稳态噪声 应选用S档 A 计权;脉冲噪声应选用 I 档 C 计权。 9.测量手传振动时应按照生物力学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 10.个体采样,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岗位、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2.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3.采样流量: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 气体积。 4.标准采样体积: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 (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换算公式为 293 P V0 = Vt ×——————×————— 273 + t 101.3 式中:V0 —标准采样体积,L; Vt —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三.简答题(第一题11分,第二题11分,第三题13分,第四题15分,,共50分) 1.请简述GBZ159-2004中对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 1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2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3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 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 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 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职业卫生采样方法规范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方法规范 1、钡(Ba):金属钡、氧化钡(Bao)、氢氧化钡(Ba(OH)2)、氯化钡(BaCl2)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2、镉(Cd):金属镉、氧化镉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3、钙(Ca):氧化钙、氰氨化钙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4、铬(Cr):铬酸盐、重铬酸盐、三氧化铬 采样方法一: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采样方法二:用一只装有10.0ml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5、铜(Cu):金属铜、氧化铜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6、铅(Pb):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四乙基铅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7、镁(Mg):金属镁、氧化镁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8、锰(Mn):金属锰、氧化锰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9、汞(Hg):金属汞、氯化汞 采样方法:串联2个各装10.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1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10、镍(Ni):金属镍、氧化镍、硝酸镍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11、钾(K):氢氧化钾、氯化钾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及判断题知识点 1、总局第50号令(第35条)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 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 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6、三种常用固体吸附剂管特性 7、在最大流量和4 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 于等于5%; 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 用玻璃纤维滤纸。 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 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 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4、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17、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职业卫生考试题(有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 一、填空题(请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 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短时间接触容许溶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溶度)和(最高容许溶度)三类。(注:请写出汉语全称) 2.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吸气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构成。3.矽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粉尘。 4.按通风系统的动力分类,通风系统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5.对某工作场所的噪声强度进行测量,声级波动为2dB(A),该噪声属于(稳态噪音)。 6.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宜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相互作用)和联合作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一般和严重的建设项目。(×) 2.全面通风的效果与气流组织无关。(×) 3.工业企业的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专职技术人员可以同时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从业。(×)5.噪声和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6.TWA浓度不能采用定点采样方法进行测定。(×) 7.事故通风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0次/h。(×) 8.作业场所内要求的卫生条件比其外界环境的卫生条件高时,应保持作业场所内为负压状态。(×) 9.一氧化氮属于《高毒物品目录》中的物质。(×) 10.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10台设置1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2个采样点。(×)

三、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1.活性碳管可用来采集下列空气中那种物质( A D )。 A.甲苯B.一氧化碳C.氨气D.乙酸丁酯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 C )的罚款。 A.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B.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D.二倍以上十倍以下 3.劳动者接触某种化学物质的状况为:100mg/m3接触1h;200 mg/m3接触2h;150mg/m3接触3h;该劳动者接触该化学物质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是( B )mg/m3。 A.200 B.118.75 C.100 D.158.3 4.下述(ABC )属于选择类比工程应当遵循的原则。 A.原辅材料基本相同或相似B.生产设备基本相同或相似 C.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或相似D.建设地点位于相同或临近区域 5.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场所应该张贴( A B )标识。 A.B.C.D. 6.氩弧焊作业时,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ABC )。A.电焊烟尘B.臭氧C.紫外辐射D.工频电场 7.超高频电磁场是指频率为(A)的电磁辐射。 A.30MHz~300MHz B.100KHz~30MHz C.300MHz~300GHz D.30GHz~300GHz 8.某生产车间排除余热所需风量5000m3/h;排除余湿所需风量2000m3/h;排除粉尘所需风量6000m3/h;设计一个排风系统,其排风量应为( A )。A.6000m3/h B.7000m3/h C.11000m3/h D.13000m3/h 9.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下述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序号检测 项目 采样(测量) 仪器 吸收器采样方法、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检测(测量)依据 1铬酸盐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 镉及其化合物》GBZ/T300.6-2017/4镉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铜尘、铜 烟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 铜及其化合物》GBZ/T300.11-2017/4铜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3铅烟、铅 尘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 铅及其化合物》GBZ/T300.15-2017/4铅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锰及其 化合物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 锰及其化合物》GBZ/T300.17-2017/4锰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5汞(蒸 气)及其 化合物 QC-4S防爆型 大气采样仪 大气泡吸收 管 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 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 大气泡吸收管,以 500m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 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 内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 汞及其化合物》GBZ/T300.18-2017/4汞和 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

职业卫生采样方法规范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方法规范 1、钡(Ba):金属钡、氧化钡(Bao)、氢氧化钡(Ba(OH)2)、氯化钡(BaCl2)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2、镉(Cd):金属镉、氧化镉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3、钙(Ca):氧化钙、氰氨化钙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4、铬(Cr):铬酸盐、重铬酸盐、三氧化铬 采样方法一: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采样方法二:用一只装有10.0ml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5、铜(Cu):金属铜、氧化铜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6、铅(Pb):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四乙基铅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7、镁(Mg):金属镁、氧化镁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8、锰(Mn):金属锰、氧化锰 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 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9、汞(Hg):金属汞、氯化汞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依法设置的专业技术之一,它是实施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公益性业务,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本辖区内工业企业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检测和评价等手段,对工作场所现场情况做出准确、科学、公正的评价,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以维护国家、社会和劳动者的利益,确保检测工作质量,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依据,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服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在其提供的技术支撑中,保证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准确、可信、公正、满足政府执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控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的需求、经得住各方面的考验、具有竞争力、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市场、赢得社会各方面的依赖、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技术考核指标、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其根本保证。在职业卫生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技术服务工作能否准确高效、公正科学、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的关键一环。通过有计划的对检测技术活动的各阶段实施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以达到我们的服务宗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准确的数据、可靠的结果为企业提供服务。 1 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为了使采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采样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采样时要严格按照采样规范中的采样条件、采样方法、采样位置及运输、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行,并选用适宜的采样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采样。采样作为检测工作的一部分,采样人员必须要秉公执法,坚持原则,在采样过程中如发现被采样单位弄虚作假,违反规定,采样人员可以拒绝采样,并报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处理。反之,如发现采样人员有违纪现象,也应按有关制度严肃查处。质量控制是为达到采样过程中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为此我市疾控中心制定了《质量手册》,配套了采样全过程的标准、程序、要求及相关内容。 1?1采样前准备过程遵循的制度 为达到采样前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仪器室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程序》、《实验室外部现场检测保证程序》、《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设备检测、校核(量值溯源)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仪器出入库登记》。制定了《检测基础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文件、资料保证、设备保证、设备环境条件保证、物质的质量保证和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等。制定了《质量方针》,包括检测报告和评价报告质量的承诺;服务标准、质量体系的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持续有效的运行质量体系保证;遵守国际、国家标准的承

职业卫生检测培训试卷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B)h以上。 A.1h B.2h C.3h D.4h 2.一个厂房内有8台同类产尘设备进行生产,应选择(B)个采样点。 A.1 B.2 C.3 D.4 3.我国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下列三类,其中不包括(C) A.职业病危害轻微建设项目B.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C.职业病危害较大建设项目D.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 4.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B) A.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肌损伤B.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C.结膜刺激症状D.过敏症 5.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D) 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6.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B)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社会监督、科学防治 7.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D) 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 8.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哪个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D) A.国家标准制定委员会B.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部门C.全国总工会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D) A.>60C B. >200C 8 C. >250C D.≥250C

10. 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B)小时。 A.6 B.8 C.10 D.12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 职业病病人主要有下列哪些待遇?(ABD) A.工伤医疗和伤残待遇B.因公死亡待遇C.精神损害赔偿D.职业康复待遇 2.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ABC) A.化学成分B.浓度C.分散度D.质量 3. 局部排尘系统失效的原因是(ABD) A.吸尘罩设计不当 B.管道漏风 C.风量大D.风量小 4.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ABCD )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5.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AB) A.警示标识 B.中文警示说明 C. 警戒线D.隔离 6.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ABC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预算 7.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ABCD) A. 评价检测 B. 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8. 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AB) A.采样满足GBZ159 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160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全程质量控制 9.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ABD)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C.随机的工作地点 D.呼吸带 10. 接触矽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有(ABCD)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

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10-2004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its compound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4年5月21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60.10-2004 前言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铅(Lead)、氧化铅(Lead oxide)、硫化铅(Lead sulfide)和四乙基铅(Tetraethyl lead)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

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 16010-1995。GB/T 16011-1995、GB/T 16009-1995、WS/T 127-1999、WS/T 126-1999。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绯、裴镅、徐伯洪、徐方礼、宋为丽、李卫东、贺宝芝和刘钢柱。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试题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试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填空题 1.注射器采样属于直接采样法。 2.吸收液采样属于有泵型采样法。 3.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4.检测方法的精密度,通常是批内大于或等于批间。 5.活性炭管主要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气体和蒸气的采样。 6.我国职业卫生中的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 20 ℃,大气压为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7.某纺织车间共有纺织工25人,每人接触棉尘的浓度、时间基本相同,则在粉尘检测中,应至少选择( 4)个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器的配戴。 8.某输气首站的工人采用巡检作业的方式,在脱硫装置的巡检时间为5分钟。为评价工人在此装置区接触硫化氢的情况,需要采集样品( 5 )分钟,才能真实反映工人接触浓度。(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9.在某电焊车间,有电焊工5名,由于不能确定接触锰的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则在进行个体采样器的配戴时,应选择( 5 )名工人。 10.现场采样时最常用的质控手段是(现场空白)。 11.用硅胶管采样时,湿度可影响最大采样体积。湿度增大,可引起采样体积( 减小 )

12.在工作场所空气毒物检测进行样品稳定性试验中,试验样品中待测试物的含量在当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下降率分别为2%、5%、10%、15%,该样品的稳定时间为?? 5 ??天。 判断题1.× 2. × 3.×4.×5.× 1.大型气泡吸收管的采样流量可达到3.0 L / min。 2.超限倍数和超标倍数是一个概念,性质相同。 3.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可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属于呼尘。 4.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因此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集性气溶胶不属于烟。 5.雾为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相混合的凝集性气溶胶。 三、多项选择题(10题) 1.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可分为()。 A.气态 B.液态 C. 蒸气态 D.气溶胶态 2.下面的数字要在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A. 2.3251=2.32 B. 2.3250=2.32 C. 2.3350=2.33 D . 2.3260=2.33 3.无泵型采样器的优点有()。 A体积小、重量轻 B结构简单,携带和操作方便 C采样范围广,即可采集气态和蒸气态物质,也可用于气溶胶的采样D适用于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 4.下面是5个封闭车间的夏季温度,其中,符合GBZ1-2010对封闭

职业卫生检测空气采样的采集方法

职业卫生检测空气采样的采集方法 一、常用职业卫生检测采气方法 物质形态存在状态采样方法 容器采样法注射器和采气袋 气体、气态、有泵型采样法、扩散膜采样法,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剂法, (分子状态) 浸渍滤料法,碳纤维滤料法冷冻浓缩法(冷阱法) 液体蒸气态无泵型采样法- 无泵型采样 固体、气溶胶态、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多孔玻板吸收管法,分段采样法 (雾、烟、尘) 蒸汽态+气溶胶态浸渍滤料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聚氨酯泡沫塑料法,串连采样法 二、职业卫生检测采样前的准备 1、职业卫生检测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2、职业卫生检测采样仪器的准备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 17061要求。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 3、职业卫生检测采样方式的选择 个体采样 定点区域采样 个体采样是将样品采集头置于作业者呼吸带内,可以用采样动力或不用采样动力(被动扩散)。通常采样仪直接佩带在作业者身上。如采样仪器由检测人员携带,与作业者同行,又称呼吸带跟踪采样(breathing zone sampling)。 定点区域采样是将采样仪固定在车间某一区域。 3、职业卫生检测采样方式的选择-个体采样 采样对象的选定 要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卫生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59-2004 -------------------------------------------------------------------------------------------------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 159-2004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3.1 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2 工作地点(Work Site)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3 采样点(Sampled site)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3.4 空气收集器(Air collector)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 3.5 空气采样器(Air sampler)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3.6 无泵型采样器(Passive sampler)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 3.7 个体采样(Personal 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3.8 采样对象(Monitored person )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 3.9 定点采样(Area 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3.10 采样时段(Sampling period)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选定的采样时刻。 3.11 采样时间(Sampling duration)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 3.12 短时间采样(Short time sa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3.13 长时间采样(Long time sa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3.14 采样流量(Sampling flow)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 3.15 标准采样体积(Standard sample volume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