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常见的营养缺乏与代谢病
常见猪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紊乱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总称,是由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元素缺失引发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
引起猪群营养代谢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供给和摄入不足;饲养管理不当;高密度饲养易引起应激反应。
该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群发性和地方交流性;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1-2]。
1营养性贫血仔猪患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缺铁,影响了血红蛋白的产生,使得红细胞数量减少,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贫血。
一般约在2周龄开始发病,常表现为病猪精神萎靡、体温骤降、食欲减退等,明显可见视黏膜苍白,轻度黄染,病猪心跳加快,出现周期性下痢或便秘,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仔猪出现营养性贫血时,应及时给病猪注射或灌服铁、铜等微量元素,同时注意饲粮营养水平。
针对这种状况,注意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无机盐(铁)、维生素含量,可有效防止仔猪患营养性贫血。
2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于血糖降低而引发的一系列糖代谢疾病。
发生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有:饲养管理水平差,使得畜舍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仔猪消化不良、采食量降低、食欲不振;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仔猪患有先天性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消化不良疾病等;仔猪患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造成哺乳减少,并有糖吸收障碍。
一般约在出生后2d开始发病,病初精神沉郁,吸乳停止,四肢无力,肌肉震颤,步态不稳。
同时病猪瞳孔呈现放大趋势、体温降低,患病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仔猪出现低血糖症时,可肌肉注射5%葡萄糖溶液,每次注射11~16mL,3~4.5h·次-1,3~ 6次·d-1。
针对这种状况,应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给怀孕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猪产后有充足的母乳。
如出现母乳不够吃的情况,可人工哺乳或找代乳母猪。
3佝偻病和软骨病佝偻病和软骨病是典型的慢性骨营养不良的病症。
常见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赵凤贞董悦平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4期动物营养代谢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矿物质和水代谢紊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过多症等几个部分。
由于其病因、发病学有其独特之处,因此这类疾病在临床表现和诊断防治等方面与其他疾病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如发病缓慢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呈地方性流行;病程中多伴有酸中毒和神经症状;体温正常或偏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特征性症状等。
动物营养代谢病会影响仔幼畜的生长发育,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影响饲料转化率,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造成母畜繁殖障碍,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积极防治营养代谢病在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一、酮病牛酮病又称酮血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代谢病。
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发生死亡。
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后3周左右。
1. 发病原因该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大量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且含糖类饲料供应不足所致。
2. 临床症状①消化型。
表现前胃迟缓症状(食欲减退,拒食青饲料,反刍障碍,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粪便干燥),明显消瘦,泌乳量下降,呼出气体有特殊的酮体气味,肝浊音界扩大,叩诊有疼痛反应。
②神经型。
多与分娩有关。
以神经症状为主,表现兴奋,敏感性增高,两眼圆睁,闪闪有光,肌肉痉挛,眼球震颤,流涎,空嚼等。
③热乳型。
病畜先兴奋,后抑制,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后肢轻瘫,或头颈弯曲低于胸廓,反应迟钝,后躯麻痹,处于昏迷状态,体温多下降。
此外,在高产奶牛群中,更多见到亚临床型(隐性)酮血症,无明显症状,应注意诊治。
3. 诊断主要根据乳、尿、呼出气体有特殊的酮体气味来诊断,但应注意与产后瘫痪鉴别诊断。
4. 治疗治疗以改善饲养管理,停喂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充足供应含糖类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增加运动量,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①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
常见猪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猪营养代谢疾病的特点与诊断

定的基 本需要 量
一
、
最大和
、
样的
,
在特
。
最小 允许量
、
耐受量
,
,
当摄 入 的
种或 多种营养物 质 不 足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殊阶 段 不 特 别
如母 猪妊娠
、
“
照顾
,
”
就 会 因营 养 素缺 乏 而 发 生 营 养 代谢病
,
过多
、
比例不 当
或 者 中 间代 谢 中某
。
环 节 出现 障 碍 时
,
猪
哺乳
仔 猪保育
公 猪 配 种等 特 殊 阶 段
2 5 无特 征性临床症状 .
神 不振 ,食欲 不佳 ,消化障碍 、生长 发育停滞 、贫血 、异嗜 、
大 多营养 代谢疾病 缺乏特征性 的临 床症状 ,多表现为精 3 6 治 疗 试 验 .
选择一 定数量 的病猪 和临床健 康猪 ,通过 补充 相关营养
养代 谢疾病 的 可 能 性 变大
,
特 别 是 亚 临床 型 导 致 的生 长 发 育 缓
。
慢 和 生 产性 能 降 低 成 为 养殖效 益 下 滑的主要 原 因
一
如 果诊 断 从 不 仅 不 会减
因子
,
如 豆 科 植 物 中的胰 蛋 白抑 制 因 子 导 致 肠 道 蛋 白 质 消 化
、
开 始就 被 发 生 方 向性 错误
,
,
没 有 及 时对 症 治疗 因此
,
,
吸 收 利 用 能 力 下 降 ; 草 酸 在 消化 道 与 钙 结 合 形 成 不 溶 性 草 酸
猪几种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猪几种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作者:郭宝全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7期郭宝全(黑龙江省甘南县巨宝镇畜牧兽医站 162123)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营养紊乱是因为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的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发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因机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
1 维生素A缺乏症猪维生素A缺乏症是体内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以夜盲、干眼病、角膜角化、生长缓慢、繁殖机能障碍及脑和脊髓受压为特征,仔猪及育肥猪易发,成猪少发。
饲料中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受日光曝晒、酸败、氧化等,饲料单一或配合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不足均会引起本病。
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低下,过早断奶可引起仔猪维生素A缺乏。
机体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吸收、转化、储存、利用发生障碍是内源性病因。
妊娠、哺乳期母猪及生长发育快速的仔猪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或长期腹泻、患热性疾病,维生素A排出和消耗增多,均可引起维生素A缺乏。
此外,饲养管理不良、缺乏运动等因素亦可促进发病。
防治:饲喂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添加胡萝卜素,内服鱼肝油,仔猪5~10mL,育成猪20~50mL,每日1次,连用数日。
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A,仔猪2万~5万IU,每日1次,连用5日。
主要是保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A原或维生素A,日粮中应有足量的青绿饲料、优质干草、胡萝卜、块根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
妊娠母猪需在分娩前40~50天注射维生素A 或内服鱼肝油、维生素A浓油剂,可有效地预防初生仔猪的维生素A缺乏。
2 钙磷缺乏症钙磷缺乏症是由饲料中钙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调引起,幼龄猪表现为佝偻病,成年猪则形成骨软病。
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骨骼弯曲变形为特征。
先天性佝偻病常表现为生后仔猪颜面骨肿大,硬性腭突出,四肢肿大而不能屈曲,患猪衰弱无力。
禽病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一、鸡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二、传染性鼻炎(Infection Corysa)三、鸡葡萄球菌病四、鸭传染性浆膜炎五、曲霉菌病(AA)(Avian Aspergillosis)六、沙门氏菌七、大肠杆菌八、巴氏杆菌九、亚利桑那菌病十、结核病十一、禽链球菌病十二、弯曲杆菌性肝炎十三、绿脓杆菌十四、肉毒中毒十五、鸡克雷伯氏杆菌病十六、鸭伪结核十七、衣原体病十八、坏死性肠炎十九、禽李氏杆菌病(禽单核细胞增多症)二十、家禽念珠菌病二一、溃疡性肠炎二二、鸡疏螺旋体病第二章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二、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三、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 Bronchitis, IB)四、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五、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 IBD)六、禽白血病(ALL)七、禽流感八、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 Myelitis,AE)九、禽腺病毒感染(Avian Adenovirus Infection)十、鸡传染性贫血(CIA)十一、鸭病毒性肝炎十二、小鹅瘟(Goossing plague,GP)十三、鸭瘟(Duck Plaqne,DP)十四、番鸭细小病毒病十五、呼肠孤病毒感染十六、禽痘十七、网状内皮增生病第三章:寄生虫病第一节原虫病一、鸡球虫病二、隐孢子虫病三、住白细胞虫病四、组织滴虫病五、禽疟原虫病六、住肉孢子虫病七、毛滴虫病八、六鞭原虫病第二节吸虫病第三节绦虫病第四节线虫病第五节棘头虫第六节体外寄生虫第四章营养缺乏、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一、维生素A缺乏症二、维生素D缺乏症三、维生素E缺乏症四、维生素K缺乏症五、维生素B1缺乏症六、维生素B2缺乏症七、泛酸缺乏症八、胆碱缺乏症九、烟酸缺乏症十、维生素B6缺乏症十一、叶酸缺乏症十二、维生素B12缺乏症十三、生物素缺乏症十四、饲料中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十五、锰缺乏症十六、镁缺乏症十七、硒缺乏症十八、家禽痛风十九、鸡脂肪肝综合症二十、鸡脂肪肝和肾综合症二一、磺胺类药物中毒二二、呋喃类药物中毒二三、氯化钠中毒二四、黄曲霉毒素中毒二五、棉菜籽饼中毒二六、一氧化碳中毒二七、鸡肌胃糜烂病二八、禽的喹乙醇中毒第五章禽类的胚胎病及其防治第一节各种禽类的孵化期及孵化温度第二节胚胎病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营养性胚胎病第四节传染性胚胎病第五节孵化制度不当引起的胚胎病第六节胚胎病的防治方法第六章其他第一节鸡肿头综合症第二节肉鸡腹水综合症第三节异食癖第四节家禽嗉囊炎(软嗉症)第七章禽病诊断禽传染病家禽细菌性传染病一、支原体病(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S)(MG)本节三个呼吸道病,特点:主要原因:概念本病英文简称MG,又叫慢性呼吸道病(CRD),简称慢呼(见教材P242),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有罗音及面部肿胀。
最新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 第二章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六、治疗
1. 替代疗法 2. 静脉注射葡萄糖 2. 激素疗法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 其他疗法 4. 水合氯醛
七、预防
防止泌乳结束前牛体过肥
产前4~5周逐步增加能量供给至泌乳 高峰
肥胖母牛综合征 (Fatty Cow Syndrome)
肥胖母牛综合征又称牛的妊娠毒 血症或牛的脂肪肝病(fatty liver of cattle),是母牛分娩前后发生的一 种以厌食、抑郁、严重的酮血症、脂 肪肝、末期心率加快和昏迷以及致死 率极高为特征的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
1. 尿酸生成过多 2. (1)饲料中蛋白质尤其核蛋白和嘌呤碱含量
过多 3. (2)遗传因素
2. 尿酸排泄障碍 (1)传染性因素 (2)中毒性因素 (3)营养性因素
二、发病机理
✓ 哺乳动物: 氨 → 尿素
精氨酸酶
✓ 禽: 氨→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 肾脏是尿酸排泄唯一通路
三、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慢性经过,食欲减退, 消瘦,羽毛松乱,精神沉郁,冠苍白, 排白色尿酸盐尿。生成中以内脏型为 主,关节型较少。
函数y=x2-2的图象与y=x2的
图象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
y=x2
函数y=x2-2的图象
2
与y=x2的图象的
形状相同吗?
O
5
x 10
y=x2-2
-2
函数y=-x2+3的图
象可由y=-x2的图
象沿y轴向上平移
3个单位长度得到.
-10
-5
4
y y=-x2+3
2
O
5x
10
函数y=-x2-2的图
-2 y=-x2
预防
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
家禽营养缺乏症的分析

5 维生素 E缺乏
雏鸡可发生脑软化症 、渗出性素质 和肌 肉萎缩 症; 火鸡 可 发 生 跗关 节 肿 大和 肌 胃的肌 肉萎 缩 ; 鸭发 生肌肉萎缩症 。 维生素 E对鸡 、 火鸡或许也对鸭子胚 胎的正常发育都是必需的。醇型维生素 E是一种非 常有 效 的抗 氧 化 剂 。它 是 饲料 中的必 需 脂 肪 酸和 其 他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 A 维生素 D 醐萝 卜 、 、 素和叶 黄素等的一种重要保护剂。试验表 明, 日粮中硒的 当 含 量 达到 00 ~ .0毫克 / 克 时 ,可预 防 和治疗 雏 . 01 4 千 鸡维生 素 E缺乏导致 的渗 出性素质 ,, 0 毫 克 / 01 . ~2 千克的硒可有效地预防雏火鸡肌 胃和心脏肌病的发 生, 维生素 E在家禽营养 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它不 仅为家禽的正常繁殖所需要 ,而且作为 自然界最有 效 的抗 氧 化刺 , 以 防止脑 软 化 , 硒 协 同作 用 可 防 可 与 止渗 出性素质和火鸡 的肌病 ,与硒和胱氨酸协同作 甩 可 防止 营养 性 肌 肉萎 缩 的发 生 。缺 乏症 和 病 理组
平 会 迅速 升 高 。产 卵时 普遍 发 生 的低 血 红 蛋 白更 有 可 能是 由激素 活性 的变化 引起 的。
3 硒 缺 乏
幼雏渗 出性 素质及幼火鸡肌 胃与心脏 自肌病 , 小鸭缺硒 , 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体增重降低 , 死 亡率 升高 。死于硒 缺 乏 的小 鸭 表现 出肌 胃、 肠 平 小 滑肌 、 心肌、 骨骼肌等组织 的坏死 以及心脏积水和腹 水症等症状 。维生素 E和硒在对这些疾病 的预防中 有相互协调的作用。严重缺硒 的雏鸡表现为生长不 良和 羽 毛发育 不 好 , 肪 消化 不 良、 脂 胰脏 萎 缩 与 纤 维 化, 及胰脏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据有 报道 , 对胰 脏 病 变进行 了连 续取 样 性研 究 , 变 开 始 病
德宏本地鸭VB_(1)缺乏症病例探讨

根据调查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对发病鸭进行了包括病 因调查分析和开展临床症状和病例解剖变化诊断,初步诊断为 VB1 缺乏症。 治疗措施
病例基本情况 2019年 9月初,云南省盈江县一家以饲养云南麻鸭产蛋
的养殖户,250多只正在产蛋云南麻鸭,于 2019年 9月 7日开 始出现羽毛蓬乱、缩头缩颈、垂翅、行走困难;病鸭有的吃食减 少,有的完全不食。到 9月中旬,由于卧地不起,导致长期营养 不良,逐渐有病鸭死亡,并呈逐日增多趋势。鸭群发病后一直 在请村兽医和 镇 兽 医 站 的 兽 医 治 疗,多 次 用 药 后 都 无 明 显 效 果,并且病鸭还在不断增多,到 9月 18日已死亡 32只鸭。 症状与诊断 2.1 临床症状
调查分析,本次这些鸭发生 VB1 缺乏症,一是饲喂储存时 间过长,并且保管条件又差的配合饲料;二是饲喂新鲜螺蛳这 类软体动物饲料而引发的。 4.2 常见的发病症状
鸭缺乏 VB1 发病的病例很少见,成年鸭饲喂缺乏 VB1 的 日粮,多在 3周后发病,出现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进行性肌 麻痹症状。开始发生于趾部屈肌,继而波及退、翅和颈部伸肌, 以致双腿不能站立,翅膀垂下。病至后期出现强制性痉挛,一 般 1.5~3周衰竭死亡;雏鸭和幼鸭多在 VB1 缺乏的 2周内发 病,也呈现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但会突然发病,且病情较重。患 鸭的体温可能会降到 36℃以下,呼吸频率逐渐降低。
同时鸭对 VB1 的需要量也与日粮组成有关,如日粮中主要 能量饲料是碳水化合物时,VB1 的需要量就会增加,在一般情 况下,鸭饲料应含 VB1 的量为:0~12周龄的幼鸭为 1.8mg/ (kg体重),12~22周龄的青年鸭为 1.3mg/(kg体重),产蛋鸭 和种母鸭为 1.0mg/(kg体重);0~2周龄幼雏鸭为 2.0mg/ (kg体重),3周龄以上肉鸭为 1.8mg/(kg体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新鲜谷物饲料的外层糠麸及胚芽,一般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饲料中应添 加充足的维生素E,每kg饲料硒含量应达到0.1mg。常用的药物硒制剂有亚硒 酸钠,硒酸钠。维生素E针剂,醋酸维生素E粉或片剂。
z 硒中毒防治:饲料补硒搅拌不匀或过多,引起群发性中毒,可在饲料中添加 0.01%对氨基苯胂酸缓解中毒。
z 大多数病鸡生前缺乏明显的病症,蛋鸡产蛋下降,体重比正常鸡高出 20%以上,肥胖,重症病鸡不愿走动,食欲下降。常突然在肝破裂发 病,精神沉郁、喜卧、嗜睡,冠和肉髯变苍白,一至数小时死亡。
z 剖检最突出的特征是肝脏高度肿大,黄色多脂质脆,易破碎。鸡体肥 胖,体内贮存大量的脂肪。如发生肝破裂,腹腔存积大量的血液,肝 有破裂口,肝表面下有时有血肿。
骨内骨化障碍,软骨细胞不能完全肥大成熟演变成骨细胞,出 现无血管的未钙化的软骨组织积聚于生长板下,并延伸入干骺 端,致使胫跗骨干骺端强度减弱,胫跗骨弯曲,腓骨易发生骨 折。 z 在高营养条件下,生长迅猛的肉鸡易发生本病,饲料中钙、磷 含量不足和比例不平衡与维生素D不足;酸性饲料和饲料中氯 化钠过多;铜、锌等微量元素缺乏;饲料霉败变质(如某些种 类的镰孢霉菌)易诱发本病。
z 现认为本病是腹水征的一种急性经过形式,致病因素强烈,病势急 剧,致使腹水尚未大量产生瘀积前,就发生心力衰竭死亡。
z 病因:高能量饲料和生长迅猛是促进发病的重要原因,鸡群饲养密 度大,强噪音、持续强光照射等环境因素应激,都可诱发本病。
z 症状:常无明显的先兆症候,突然发病。病鸡失去平衡,倒地扑 动,痉挛,尖叫,很快死亡。部分死鸡常呈背部着地,两肢向上, 颈部伸直姿态。部分死鸡生前食欲下降,腹泻等很不明确非特征性 的症状。剖检:主要特征是肺脏严重瘀血、水肿,右心房扩张瘀 血,心包积液。血检:血磷、血钾下降,血脂升高,碱贮下降。
z 另一个重要途径,国外已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 展,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具有抗本病性能的肉鸡品种。
家禽脱腱症
z 幼禽(尤其多发生于肉鸡、肉鸭、鹅和火鸡等生长 迅猛的幼禽),肉鸡和填鸭尤以4-5周龄时多发病。 病禽腿部的腓肠肌腱向跗关节的一侧(大多数发生 向内侧)滑动,重者可滑出跗关节的滑车面,关节 肿胀和呈异常固定定位状态,致使病肢不能直立而 失去活动性。跖骨常伴发弯曲、扭转和变短粗状。 呈现单肢独立或以跗关节着地,运步困难,采食困 难,消瘦生长不良。一般为一侧性发病,也有少数 两侧同时发病。
肉鸡腹水综合症
z 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适宜的舍温,良好 的卫生和及时清除粪便污水。合理调配 好饲料的食盐含量,孵化阶段氧气供给 充足,否则造成胚胎阶段可发生心肺功 能障碍——诱发隐性腹水征。预防其他 各种病毒和细菌疾病损害肾、肝、肺等 脏器,从而避免引发本病症。
7
肉鸡猝死综合症
z 流行特点:特别多发生在肌肉丰满生长迅猛的肉鸡,3周和6-7周龄 是病的高发期,最早报道的发病日龄为3日龄的雏鸡。无季节性。火 鸡和蛋鸡(主要发生在开产阶段)也有发病报道。
蛋量逐渐递增,接近正常产量,同时可观察到鸡冠红润,食欲增
加,羽毛光顺,体重逐渐恢复。这也说明禽痛风主要是因饲料和管
理不当所致,不完全类同于人类(尤其是老龄人)散发性痛风病的
致病机理,因此防治方法亦应有侧重和不同,不应完全抄袭人医。
5
肉鸡腹水综合症
z 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集在腹腔和右心扩张为特 征,病末期常死于心力衰竭。本病是多种因素引 起的一种综合病症。
要相当长的饲养期才能康复的)和关节严重变形跛行的鸡只删选淘
汰。立即检查饲料和饲养管理制度,调整饲料和改进饲养管理制 度,适量减少饲料蛋白比例,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的添加量,
如有可能适当的补饲一些青饲料。经验证明,正确找出和除去致病 因素和增加饲料维生素量等措施,手术摘除关节内尿酸盐“痛风 石”,一般经过20-40天,大多数病鸡都能逐渐康复。标志是鸡群产
z 预防:防止日粮营养水平过高或酌情进行限饲。良好的饲养条件, 防止不良的饲养环境因子诱发应激。
z 饲料中添加0.3——0.5%小苏打,0.2%氯化钾可减少发病。另报道饲 料中添加加牛磺酸、生物素等可预防和减少发病。肉鸡到4-5周龄 时,坚持用粉料代替颗粒料饲喂。
肉鸡胫骨软骨发育异常(异常增生)
z 本病最常发生处于快速生长的肉鸡,其次是火鸡和鸭。 z 本病主要侵害禽胫跗骨近端的软骨生长板,与生长板有关的软
z 预防 早期的办法是饲料添加维生素C,但效果并不 明显。肉鸡在2-4周龄阶段限饲处理(饲喂日定量 的85%),可以明显的减少发病,合理限饲基本上 不影响肉鸡的生长肥育。药物预防如尿素酶抑制 剂,左旋精氨酸以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丹参 等都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问题是大大增加饲养 成本。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早期限饲是有效的,并 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他如饲料中添加少量 NaHCO3、维生素E等预防本病亦有一定作用。
z 骨骼因缺钙不能充分的钙化;成年鸡因缺钙,通过甲状旁腺 功能的增强,动员骨骼中的钙溶解进入血液中去维持机体的 需要,使骨质变软、脆弱、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关节肿大 变形,尤其是踝关节明显肿大压痛。消瘦、异食,重症经过 腿部软弱无力,呈半蹲状,行走困难、步态僵硬,病进一步 发展卧地起不来。胸骨呈现S状弯曲。蛋壳变薄表面粗糙或产 软壳蛋。幼禽肋骨出现念珠状肿,生长发育不良,称为佝偻 病。成年动物称为软骨病。笼养产蛋高峰阶段母鸡,消耗大 量的钙质,补充不足容易发生缺钙,引起行走困难,肢腿软 弱,喜卧重症卧地不起,称为笼养鸡产蛋疲劳症。
z 病因和致病机理 饲料缺乏充足的硒和/或维生素E是最 常见的原因,饲料存放过久或保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 都可以加速维生素E的破坏,饲料含钴、锌、钒等微量 元素过多,可由于元素之间的颉抗作用,影响硒的吸收。
z 硒和维生素E存在着相互协同和依赖关系,共同维护组 织细胞抗氧化功能,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内组织的完整性 和正常生理功能。
z 防治:科学的饲料营养配方和饲喂制度,饲料添加氯化胆碱50.0200.0克/吨和维生素E、B12等。防止各种环境应激和不饲喂霉败变质 饲料,过肥鸡群可以适当的控制饲料喂量或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高能 量饲料。
4
痛风
z 痛风是一种和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疾病,由于尿酸盐(主 要是钠盐)在体内沉积引起的疾病,根据沉积主要部位 的不同,可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
8
肉鸡胫骨软骨发育异常(异常增生)
z 病鸡跛行,左右肢向外弯曲使身体下沉,引起胸部接 触地面,运动困难重症不能站立行走,采食饮水困 难,引起死亡或被迫淘汰,屠宰残品率增加,肉质下 降。种禽生殖性能低下。肉鸡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 本病造成的损失(主要是肉鸡)是巨大的。
z 预防:营养全面的高能量饲料配方,同时酌情配合早 期限饲,是预防本病有力的措施。避免高磷饲料,需 含有丰富的铜、锌、镁等微量元素,饲料中添加少量 小苏打并控制食盐用量。
z 病因和致病机理 禽类和哺乳动物不同,由于肝脏缺乏 精氨酸酶等相关的分解酶,所以禽类氨基酸代谢终产物 为尿酸(哺乳动物一般氨基酸代谢终产物为尿素,动物 性蛋白主要是核蛋白的代谢终产物为尿酸)。家禽饲料 含蛋白比例太高,饮水不足……,都可影响肾功能,尿 酸盐正常排泄受阻。某些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 毒株等病原微生物,可抑制和破坏肾脏的排泄功能,机 体产生的尿酸盐排泄受阻。正常血液约含1.5-3mg/100ml 的尿酸(另报道可略高于此值),报道病禽可高达 40mg/100ml。
z 首先要保证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充足的供给量和适宜的 钙磷比例。充足的日光照射或采取紫外线灯照射。常用药物 有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磷酸二氢钠、骨粉等钙磷药物 以及鱼肝油、维生素D等制剂。
2
硒和/或维生素E缺乏症
z 硒和维生素E是动物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E具 有重要的抗氧化生理功能,和硒元素共同防止组织细胞 磷脂膜和细胞内组织形成过氧化物的功能,硒是完成上 述重要生理功能含硒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 成分。
硒和/或维生素E缺乏症
z 饲料含硒0.1mg/kg是家禽生长所必要的,超过4-5mg/kg 可引起家禽中毒,缺乏时引起细胞组织中的不饱和脂肪 酸发生过度氧化,导致细胞的退行性变性(主要是玻璃 样退变),最终引起凝固性坏死。全身各部位的细胞组 织都可发生病变,但首先发生在负重大的和活动性强的 肌肉,如心肌、腿部肌肉、胸部肌肉等。由于肌纤维细 胞变性和坏死,将使血液乳酸脱氢酶、转氨酶、肌酸磷 酸激酶升高(尤其在发病初期阶段)。谷胱苷肽过氧化 物酶活性下降,全血硒含量下降(正常鸡全血硒含量为 8-10ug/100ml左右)。
1
饲料钙和/或磷不足、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维生素D 缺乏症
z 家禽饲料钙、磷绝对含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钙磷比例不 合理,抑制钙磷的吸收导致缺乏,饲料钙磷含量为1-2:1时,是肠 道吸收钙磷最佳的比例。饲料中缺乏充足的维生素D,使体内维生 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形成不足,影响肠道正常充分地吸收钙磷, 是家禽发病的三大主要原因。
肉鸡腹水综合症
z 另外还有肠道高浓度氨促进、导致病 发生机理的研究报道。
z 病鸡精神沉郁、生长受阻,鸡冠呈暗 紫红色,食欲减少,呼吸困难,显著 的特征是腹部下垂,内有多量的液 体,血液检验和心电图呈现一系列病 变。剖检最明显的病变是心脏扩张和 腹腔瘀积大量黄色或黄色略带浅红色 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