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针织品标准

羊绒针织品标准
羊绒针织品标准

《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的比较分析

羊绒纤维强力适中,富有弹性,且具有天然柔和的色泽,集纤细、轻薄、柔软、滑糯、保暖于一身,有着其他纺织原料无法比拟的优良特性,由于产量稀少(一只山羊每年产绒仅150~200g),一直以来被人们形象的称为“软黄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舒适、时尚成为流行趋势,以羊绒为原料的各种纤维制品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且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羊绒与羊毛一般难以区分,因此不少商家往往以次充好,造成羊绒制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为规范羊绒制品的市场秩序,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FZ/T 73009-1997 《羊绒针织品》行业标准(以下称旧标准),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该标准已不能适应产品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家在2009年11月17日发布了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以下简称新标准),并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羊绒针织品》的新、旧标准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出了两个标准的主要的不同点,以供探讨。

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不同

首先,新标准中的标准基本都是无年代号引用的,即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版本;其次,新标准引用了旧标准颁布后陆续发布的普遍性适用标准(见表1);再次,新标准又新增了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2);最后,变更了现已作废的标准(见表3)。

表1 新标准收录的普遍性适用标准

表2 新标准中新增项目的引用标准

表3 新、旧标准中变更的引用标准

GB 11051-89 毛针织物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

缩试验方法FZ/T 70009 毛纺织产品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

方法

2 简化分等规定

在新标准中,将羊绒针织品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中最低的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取消了旧标准中的加降一等及三等品分等的规定,便于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操作。

3 增加安全性要求的考核

新标准中增加了产品安全性要求的考核,按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执行。

4 内在质量指标的变化

4.1 纤维含量允差改为按FZ/T 01053标准执行。

对于纯羊绒产品,FZ/T 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与《羊绒针织品》旧标准保持一致,但在表述中更为明确,完善。对于混纺产品(含羊绒30%及以上),纤维含量的允差考核时不再区分等级,均为5%。此外也不再对混纺产品中的其他纤维进行限制,解决了目前市场用其他纺织纤维材料和羊绒混纺制作的羊绒产品无标准可依的状况。

4.2 增加羊绒纤维平均细度的考核。

该项指标仅考察优等品。规定优等品的羊绒纤维平均细度要小于或等于15.5 μm。细度是评定羊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羊绒产品的质量好坏。近年来,为了增加羊绒的产量各地均对绒山羊进行了改良,但是过度追求产绒量的同时却忽视了羊绒的细度指标,导致羊绒产量增加而,细度却在不断增粗的结果。新标准中将纤维平均细度列为优等品的考核指标,正是引导生产厂家逐渐重视羊绒细度,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真正品质优良的羊绒产品。

4.3 单件重量偏差率

旧标准对不同等级的单件重量偏差率均有明确的规定。而在新标准中,则统一改为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这更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此外还统一了检验时吸湿平衡的温度(20±2)℃和相对湿度(65±4)%。

4.4 顶破强度的考核指标发生了变化

在旧标准中,精梳产品的顶破强度考核指标统一为225 kPa(2.3 kgf/cm2),而新标准则按支数高低进行细分,规定支数大于48 Nm的,其顶破强度应高于196 kPa(2.0 kgf/cm2),支数在48 Nm及以下的精梳产品应高于225 kPa(2.3 kgf/cm2),即降低了高支数产品的顶破强力指标。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支数高的纱线断裂强度要低,所以织物的顶破强力也要稍低一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穿着舒适度要求的增加,高支数的轻薄保暖的羊绒内衣纷纷出现,若采用原标准对该产品进行考核时,该项指标往往不能达标。因此,新标准的修改符合羊绒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

4.5 松弛收缩改为松弛尺寸变化率

该指标只在名称上进行了改变,在考核指标及考核方法上没有变化。

4.6起球测试方法有所调整

旧标准中对起球测试的规定是“起球试验按GB 4802.3执行,精梳产品翻动4 h;粗梳产品翻动2 h”。但由于箱体实际转速为(60±2)r/min,那么对于精梳织物最大与最小转数偏差就能达到[(+2)-(-2)]×4×60="960" r/4h;粗梳织物最大与最小转数偏差为[(+2)-(-2)]×2×60="480" r/2h,翻转偏差较大;同时,国内和国际上起毛起球测试装置大多为转数设定,时间设定则不易控制。对此,新标准进行了调整,直接对起球翻转次数进行规定。这种调整使检测过程更加标准化,且也便于控制。此外,新标准还降低了精梳产品的翻转次数,从旧标准的14400 r (4×60×60)改为10800 r;而粗梳产品的翻转次数新标准与旧标准保持不变。

4.7色牢度项目

1)增加了耐干洗色牢度指标。色泽变化:优等品≥4级,一等品、二等品≥3~4级;溶剂沾色:优等品≥3~4级,一等品、二等品≥3级。羊绒产品作为一个高档产品,消费者一般会采用干洗的方法进行清洗。因此,增

加耐干洗色牢度的考核是结合产品使用实际情况的一项调整。

2)调高部分色牢度考核指标

新标准中除了耐洗色牢度指标保持不变外,其余各项指标都有细微调整(详见表4)。涉及调整的项目其指标大多调高了半级。由此可见,新标准对羊绒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色牢度要求。

表4 新旧标准色牢度部分的差异比较

3)评等规定发生变化

旧标准中对优、一等品染色牢度评等允许有一项低半级;凡有一项低于一级者或者有两项低于半级者降为二等品。而新标准则规定按检验结果中最低一项定等。

综上所述,新标准对优、一等品的染色牢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结合我国羊绒衫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适应性调整。

5 外在质量指标的变化

5.1 主要规格尺寸允许公差

新标准简化了主要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的考核: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按统一规定的长度方向允许偏差±2 cm,宽度方向±1.5 cm,对称性偏差不大于1.0 cm,不再对不同等级产品的各主要规格尺寸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样一刀切的调整,虽然简化了检验过程,但三个等级产品使用同一个标准进行衡量,对优等品和一等品来说显得过于宽松。例如某样品裤腰的罗纹长度偏差为0.9 cm,按新标准考核是合格的,有可能被评为一等品甚至优等品,但按旧标准考核,却是等外品;同时,该调整也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产品、部位的具体情况,如成年人和儿童的产品、长袖和短袖等等。

5.2 外观疵点评等

旧版羊绒针织衫标准在考核外观疵点时参照FZ 73003-1991 《精梳毛针织品》标准(现已作废),该标准与新版标准在评判时的异同请见表5。由于两份标准在外观疵点评等项目时表述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FZ

73003-1991

的表述较为复杂,为了方便比较,笔者作了一定的简化,具体还请参考原标准。

表5 FZ 73003-1991与FZ/T 73009-2009外观质量部分的差异比较

由表5可知,较原标准中疵点检验的复杂规定,新标准的规定则较简单明了:对优等品和一等品的原料和编织疵点要求基本为不低于一等品封样,二等品则较明显低于封样;对于缝裁整理疵点的评等规定分别为不允许、不明显和较明显。这样的修改较大地简化了外观质量检验,使得即使是非专业检测人员,也能按照封样评判产品等级,符合现在标准从生产引导型向消费引导型转变的趋势。但新标准将“一等品封样”规定为“生产部门自定的生产封样或供需双方共同确认的产品封样”(附录A.1),这会导致评判标准不统一,不仅会对检验部门造成检验难题,更会使有关部门无法对羊绒产品的外观质量开展有效的监管工作。

6 抽样方法及外观质量合格判定

6.1 新标准中物理指标检验用样本采样改为满足各项物理指标试验需求。因此,每批次样品中只需抽取一件,不再考虑抽样基数。

6.2 单件重量偏差率试验的样品抽取时只需按批抽取3%(最低不少于10件),删去了“不同色号均匀搭配”等字样。

6.3 在外观质量检验时,旧标准规定检验数量为一批的6%,但不少于5件(或6件),检验结果的不符品等率为5%。而在新标准中则详细规定了外观质量检验的具体抽样方案、检验水平和接收质量,具体见表6。这个调整是为了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以及与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标准的衔接。

表6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

批量/ N 样本量/ n 合格判定数/ Ac 不合格判定数

2~50 5 0 1

51~150 20 1 2

151~280 32 2 3

281~500 50 3 4

501~1200 80 5 6

1201~3200 125 7 8

>3200 200 10 11

7 附录

旧标准的附录共有A、B、C三类。附录A为表面疵点说明,公定回潮率,工厂常规检验采取温度湿度和纤维含量等几项补充规定。附录B为松弛收缩的简易试验方法。附录C为双筒立式毛针织品灯光检验器技术条件。由于新标准在公定回潮率、纤维含量和松弛收缩项目中引用了相应的标准,同时统一了检验温度,此外外观质量检验条件中未使用毛针织品灯光检验器,因此旧标准的附录A、B及C的内容都被取消。而旧标准中引用了标准

FZ73003-91的表面疵点说明,而该标准目前已经作废,因此新标准在附录A中对外观疵点封样和外观疵点说明进行了补充规定。

8 结语

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标准增加了产品安全技术和优等品细度的考核,完善了顶破强力、松弛收缩、起毛起球等项目,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偏差、样品判定等项目,规范了抽样方法。新标准的制定符合羊绒产品发展的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前瞻,同时也体现了目前标准从生产指导型向消费指导型的转变。但是,新标准在规格尺寸的偏差的制定上却过于简化,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产品、不同等级、不同部位的特点。考虑到制订详细的规格尺寸的偏差指标较为复杂,因此建议使用百分比的方式来规定允差范围。此外在疵点检验中,新标准封样不统一,这会对检验部门造成难题,也会使相关部门无法开展有效的监管工作。因此个人建议应制定羊绒衫一等品的标样,完善标准体系,使之更好得引导企业组织生产,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施彦彦阮丽芳夏建飞)

(中国纤检)

浅析羊绒衫的设计思想

羊绒衫的设计思想 羊绒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其特点为手感柔软、纤维细腻、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光泽自然柔和,被誉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而以羊绒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羊绒衫,也畅销国内外,以其优良的服用性能和高雅自然的品质征服了广大消费者。但是现代社会,穿着个性已成为一种潮流,人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羊绒衫不仅内穿要保暖,还要外穿美观,既要款式新颖、花色品种齐全,又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尚与品位,可见,羊绒衫的款式设计与色彩搭配,既要与国际流行时尚接轨,又要端庄稳重,以体现出其本身高贵、典雅的特性。羊绒制品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款式品种,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关键。一件设计精美的羊绒衫,售价可以是普通羊绒衫的几倍,可见产品设计之重要。1 羊绒衫属于服装的一种,又具有区别于机织服装的特性,羊绒的诸多独特之处决定了其产品设计要有别于普通服装,鉴于此,结合实际经验对横机编织羊绒衫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设计羊绒衫产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熟悉市场行情 一般来说,横机编织羊绒衫分为粗纺羊绒衫(如5针、7针、9针、12针羊绒衫等)和精纺羊绒衫(如14针、16针、18针羊绒衫等)。款式方面,按领型分一般有:圆领、撙领、V领、半高领、一字领和翻领等;按肩型分为平肩、半平肩、大平肩、平肩与大平肩、平肩与半平肩、马鞍肩和插肩等;按袖型分有长袖衫、中袖衫、短袖衫等;按款式分为套衫、开衫、背心、提花衫、普通单面衫以及装饰时装衫(如带有烫钻、花边、刺绣等装饰物的衫子)等等。 目前,在市场上面向消费者的羊绒衫仍以这些传统款式为主,且色调较偏沉闷、花色品种少。所以款式、色彩的突破是羊绒衫设计的一个亮点。有些国内知名品牌羊绒衫,其质量上乘、无可挑剔,工艺也堪称完美,但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却也存在着款式单一,色调暗淡等问题,而近几年涌现出的一些新品牌,凭借其新颖俏丽,花样繁多的款式,简单大方、不落俗套的色彩搭配,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给羊绒衫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1 款式的变化是羊绒衫设计的重点之一,常用款式和时装款式都可以通过廓型、领型、肩型、袖型及边口的结构变化或采用组织结构、织物密度的变化达到设计目的。 1.2 色泽方面,色彩会给人一种醒目的视觉冲击力。但这并不说明颜色越亮越好,事实上,为体现羊绒杉的优雅风格,色彩上应尽量做减法,避免花哨,色彩组成越简单大方,愈显其高档,提升品位。面向年轻化消费者的款式色泽应清新、淡雅、纯而不俗,尽显与众不同的靓丽风格;面对中老年消费者的款式配色则倾向成熟雅致,富有内涵。 1.3 羊绒衫设计忌盲目从众,在羊绒衫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股“烫钻”热,商场中各羊绒衫专柜大多大同小异,很多衫子的前胸、后背、领部、袖部甚至下摆都镶有烫钻,乍一看灼灼生辉,细品却没什么味道,且互相抄袭模仿痕迹明显。烫钻的喧宾夺主抹煞了羊绒衫本身的高贵、典雅特性。可喜的是,设计师们最终为烫钻在羊绒衫上的使用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定位,这几年出现在市场上的时装装饰款,烫钻只作为点缀出现在领部或胸部,精巧别致,可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熟悉加工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及原材料特性 2.1 设计开发新产品时需要考虑产品在车间的织造可行性,尽量降低织造难度,减少返工次数,节约成本。 2.2 羊绒衫设计不能破坏其材料原有的优良特性,如设计印花产品就需审慎从事,羊绒衫本身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如轻薄保暖及柔软舒适性,对皮肤的天然保健性等,但经印花处理后,柔软性有所降低,织物变硬,手感粗糙,影响了原来的特性,且印花过程的高温烘染,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羊绒衫的尺寸及外观 3. 了解针织横机的编织特点及羊绒衫的特殊性。 3.1 了解针织横机的功能范围,虽然目前针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先进的编织设备不断引入,但由于成本的原因,大多数羊绒企业仍以手动横机作为主要生产力量,手动横机的功能将会限制一些款式和组织结构变化产品的生产。先进的电脑横机能够快速、准确的编织很多手动横机无法生产或织造难度过大的特殊组织,例如集圈组织、半畦编组织、畦编组织、四平空转、双反面组织、双罗纹组织等,电脑横机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提升了产品档次。但是在编织提花羊绒衫方面,手动提花横机与电脑横机却各有利弊:如在编织单面无虚线提花组织时,手动提花横机是用手工编结织物,速度较慢,但却可以编织一些电脑提花不易编织的花型复杂又无规律的图案;

羊绒常识

羊绒是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羊毛生长在绵羊身上,绵羊并没有绒,许多人把绵羊身上的有点类似于羊绒特性的细羊毛称作“绵羊绒”,其实是混淆了羊绒与羊毛的概念。羊绒的特性是:一是纤细、柔软保暖。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细的一种,阿尔巴斯羊绒细度一般在13um-15.5um之间,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所以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2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手感滑糯。二是色泽自然柔和。羊绒纤维细度均匀、密度小,横截面多为规则的圆形,吸湿性强,可充分地吸收染料,不易褪色。与其他纤维相比,羊绒具有光泽自然、柔和、纯正、艳丽等优点。三是柔韧,有弹性。羊绒纤维由于其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均较大,宜于加工为手感丰满、柔软,弹性好的针织品,穿着起来舒适自然,而且有良好的还原特性,尤其表现在洗涤后不缩水,保型性好。 羊绒产品的常识 (一)羊绒的特性 1、羊绒纤维的外层是鳞片层,内层是皮质层,与细羊毛极为相似,但羊绒的鳞片较细羊毛鳞片薄,鳞片表面及鳞片边缘较羊毛光滑,羊绒鳞片的形状及排列均为环形,鳞片在毛干上覆盖间距比细羊毛大、排列比细羊毛稀。由于以上的特点形成了羊绒手感细腻光滑,光泽柔和自然的特性。 2、羊绒的主要物理性能

(1)羊绒的卷曲性能:山羊绒与细羊毛基本属于常卷曲,卷曲度近似于半圆型,山羊绒具有较好的卷曲特性,因而羊绒产品具有丰满、手感柔和弹性好的特点。 (2)羊绒的吸湿性能:羊绒纤维分子结构中有许多含水的极性基,在形态结构上纤维内部有许多微小间隙,可以容纳大量水份,因而羊绒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3)羊绒的电学性能:由于羊绒的纤维轻、短及其结构等原因,其电阻值较羊毛略高,使其在加工或服用过程中由于相互磨擦造成电荷在物体表面间转移,由于羊绒纤维是电的绝缘材料而产生的静电电压又不高,故产生电荷后很难逸散而积聚在纤维上,结果产生较大的静电。 (4)羊绒的保暖性:羊绒纤维在多种天然纺织纤维中导热系数较低,其保暖性很好。 (5)羊绒的磨擦性能与缩绒性能:羊绒纤维表面的鳞片生长具有方向性,在不定方向力的作用下,纤维总是向根部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毛纤维的定向磨擦效应;羊绒纤维在一定的温度下,在酸碱条件下,借助机械外力,会产生缩绒效果。 (6)羊绒的光泽:羊绒具有很好的自然光泽和较好的染色性能,较羊毛纤维易于染色。总之,羊绒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纤维细度细、手感柔软、油腻、轻盈、保暖、光泽自然,被誉为"纤维宝石",又称为"软黄金",羊绒制品堪称纺织品中的高档精品。 (二)羊绒衫的生产工艺流程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附录A中所列举产品不属于本技术规范的范畴,供需双方另有协议或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纺织产品 textile products 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纺、织、染等加工工艺或再经缝制、复合等工艺而制成的产品,如纱线、织物及其制成品。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general safety specification 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婴幼儿用品products for babies 年龄在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产品。 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ducts with direct contact to skin 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ducts without direct contact to skin 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产品分类 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附录B给出了3类产品的典型实例。 4.2需用户再加工后方可使用的产品(例如:面料、绒

线)根据最终用途归类。 技术要求 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见表1 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准“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注:一般适于身高80cm及以下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用品。

合成纤维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依据DRA (Daviad Rigby Associates)统计资料,2000—2010年的10年间,全球外科手术用纺织品的年增长率在4.5%。2010Techtextile 亚特兰大技术纺织品研讨会信息显示,美欧地区医用纤维制品呈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2013年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潜在的市场份额在1182亿美元。 医用纺织品主要采用机织、针织、编织物和非织造布等传统加工形式。近来随着编织技术的进步,3D 植入医用纺织品也进入先期临床使用。德国Dresden 大学和Leibniz 研究所合作,采用静电植绒方法,制得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使用了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的材料,如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聚乳酸(PLA )及骨胶原等材料。 早期用于整形和其它可植入的医用织物,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多孔性以及最小的品质差异。传统纤维织物之所以能被人类长期选用,是基于纤维材料为纺织加工工业提供了一个不断可供选择的空间,即从传统的聚酯(PET )、聚丙烯(PP )纤维到无毒性聚合物,诸如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高模量低收缩、低蠕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等。目前,使用具有可吸收和生物活性聚合物制得的纤维织物,已在组织工程上使用。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传统整形使用的硬件材料受到了巨大冲击。高性能纤维材料、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织物结构设计正成为医用纺织品的选择。据纤维基医用制品厂家(如Biomedical-Concordia 公司)的预测,医用纺织品在组织修复植入和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矫正整形手术,心脏血管手术,泌尿/妇产科手术,再生植入手术,普通手术等。 1高性能医用纤维使用的原料 1.1非可吸收高分子材料 非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包括PET 、PP 、聚醚醚 酮(PEEK )、聚四氟乙烯(PTFE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 )等。常用的医用非可吸收聚合物的物化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表1部分医用非可吸收材料的物化性能比较 项目PEEK PTFE 聚偏二氟乙烯(PVDF ) 聚苯硫醚(PPS )PET 聚酰胺 (PA ) PP 耐温性能优优良优可接受可接受差耐化学性优优可接受良可接受可接受良尺寸稳定性优差可接受良良可接受可接受γ-射线辐射性优差可接受良良良可接受抗挠曲疲劳性良优良可接受良优可接受耐磨性 良良良可接受可接受优差相对撕破强力良差可接受良良良可接受密度良差可接受良良良优成本 差 差 可接受 可接受 优良 优 收稿日期:2011-05-18修回日期:2011-07-09 作者简介:芦长椿(1941—),高级工程师,全国化纤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总工程师,中纺机技术服务进出口(CTMTS )技术顾问,长期从事纤维新材料研究开发管理信息研究。 合成纤维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芦长椿 (全国化纤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北京100020) 摘要:综述了合纤长丝、单丝、梳理型非织造布、纺粘与熔喷非织造布、中空纤维膜以及高性能纤维 复合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指出了国内医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医用纺织品与聚合物纳米纤维进入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将给医用纺织品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关键词:合成材料;医用纺织品;应用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54(2011)07-0032-06

面料小知识——羊绒针织

面料小知识——羊绒针织 《羊绒针织品》标准规定了羊绒针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及验收规则和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羊绒针织品和含羊绒30%及以上的羊绒混纺针织品的品质。羊绒针织品按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评定等级。产品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物理指标 1.羊绒纤维含量 A.纯羊绒针织品应含有100%的山羊绒纤维,考虑到山羊绒纤维存在形态变异及非人为混入羊毛的因素,其含量不得超过5%,即成品中山羊绒纤维含量达95%及以上时,可视为100%羊绒,并可标为100%羊绒。 B.混纺产品中羊绒纤维含量的减少(绝对百分比) 羊绒混纺针织品优等品和一等品中的羊绒纤维含量百分比允许偏差为-3%,就是羊绒纤维的减少不高于3%。羊绒混纺针织品中的其他纤维成分仅限于蚕丝、羊毛等动物纤维及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 2.单件重量偏差率 羊绒针织品以件为单位。在加工每一件羊绒针织品时,根据使用的纱线粗细、编织的密度等因素设计单件重量。通过生产加工后,成品的单件重量不能轻于设计重量的4%。 3.顶破强度

这项指标反映了产品的坚牢程度。顶破强度指标的大小与纱线的粗细、编织的密度等有关。顶破强度越大,表明产品使用寿命越长。由于羊绒纤维细度较细,羊绒针织品比一般的羊毛针织品的强度要低。精梳羊绒针织品顶破强度为225kPa,粗梳羊绒针织品顶破强度为196kPa。 4.编织密度系数 编织密度系数只考核粗梳单面平针织物的优等品和一等品。如这项指标小于1.0,表明产品的编织密度设计得不合格,产品较松懈。 5.起球 羊绒针织品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其表面的纤维端会露出,在表面呈现许多的毛绒,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就互相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通常称为“起球”。羊绒针织品起球,会使产品外观质量恶化。羊绒纤维细而软,较易起球。考核这项指标是控制羊绒针织品的起球程度。起球指标共分为5级,1级最差,5级最好。优等品不低于3~4级,一等品不低于3级。 6.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指标指测定羊绒针织品中所含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成分。它包括天然羊毛油脂,生产工序中加上的油剂、洗涤剂、特殊处理方法所用的物质如柔软剂等。如果生产工序中加的油剂或为了增加产品手感而使用的柔软剂用量掌握不当等,都会使这项指标超标。这项指标超标过高,会使产品产生异味,手感发黏。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在加工工序时控制油剂和助剂用量。优等品不高于1.5%,一等品不高于1.7%。 7.松弛收缩 松弛收缩是指在动态下洗涤后产品的尺寸变化。如果生产企业对织造工艺、熨烫工艺不能严格把关,会造成产品密度稀松或小规格产品熨烫成大规格的产品,经洗涤后产品尺寸变形较大影响穿着。产品洗涤后无论与原尺寸相比是收缩还是涨大,都要进行控制。优等品和一等品为±5%。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保证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 纺织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主要有: ——甲醛: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PH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品上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对皮肤最为有益。如果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异味: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表示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在纺织品上。 ——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这些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在人体的正常代谢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有的纺织晶和服装遇水、遇摩擦就会发生掉色的情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提升纺织产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的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品、装饰用品等,对纺织产品中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项目提出A类、B类和C类

三档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婴幼儿用品要求符合A类指标,内衣、衬衣、袜子、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B类指标,外套、毛衣、床罩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C类指标。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渤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不仅对食品和药品直接入口类产品的安全性严格监控,也对危险性较小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关注,强制引导生产者制造安全的纺织品,并倡导消费者转向对纺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注重;标志着我们的纺织标准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由注重产品的耐用质量和外观质量转向安全质量,提高了行业的生态生产意识。 广大的纺织企业和经营单位积极执行GB18401—2003,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纺织产品。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对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严格监控,有效地控制了不良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进口,对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显著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纺织产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对各类纺织产品质量的抽查监督结果,可以说商场销售的纺织产品能够让人放心穿着,甲醛含量基本上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禁用的偶氮染料也很少有检出,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穿着和使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时,首先看产品上有无符合性说明,标明“婴幼儿用品”、(GBl8401)A类、B类或C类字样的产品应该是符合国家基本安全标准要求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在进行纺织品异味检测时是靠嗅的。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和服装时,应该首先闻一下产品是否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气味。尤其是一些香味毛巾、香味手帕等,要避免购买。内衣,尤其是婴幼儿用品,量买那些素色、小面积印花图案的产品,所用染料、涂料越少越好,尽量不要买印花摸起来较硬的纺织品。内衣以及婴幼儿服装,穿之前最

2020羊绒针织衫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羊绒针织衫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2件,其中1件作为检验样品,1件作为备用样品。 2 检验依据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凡

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862-2013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24019-2012 印花羊绒针织品 FZ/T 73009-2009 羊绒针织品 FZ/T 73034-2009 半精纺毛针织品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羊毛羊绒大衣护理小常识

羊毛羊绒大衣护理小常识 每个女生都至少拥有一件漂亮时尚的羊毛羊绒大衣,条件允许的女生肯定是希望各种款式的羊毛羊绒大衣都能拥有一件。但是羊毛羊绒大衣这种比较高档的衣物保养和护理确实马虎不得的。各位爱美的小主们可一定要高度重视哦,那么羊毛羊绒大衣该如何保养呢,下面是小编在常熟天虹服装城官微上找来的一些小知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下心得。 羊毛羊绒大衣:洗涤 不可水洗,采取水洗可能因搓洗或机洗搅缠而造成服装变形。应采取干洗方式。干洗为无水洗涤,以有机溶剂为洗涤剂和洗液,干洗后的服装不变形、不退色,对纤维损伤小。干洗应选择正规可靠的干洗店,如使用假冒干洗液或干燥方式不良会引起面料颜色变化、面料回缩、服装变形。 羊毛羊绒大衣:熨烫 熨烫是对洗涤衣物在一定温度、压力、水汽条件下进行的“热定型”,使衣物平整、光洁、挺括。熨烫温度最关健,应控制在160C°以内,以蒸汽熨烫效果最好。蒸汽熨烫时在距离羊毛大衣1-2cm处进行;或将一条毛巾盖在羊毛羊绒大衣上再熨烫;这样既不会伤到羊毛纤维,也不会留下熨烫的痕迹。熨烫衣物不可熨至绝干,含水5%左右为宜,烫后挂衣架自然晾干,更显自然柔和。 羊毛羊绒大衣:日常打理 日常穿着时,晚间脱下挂上衣架,悬挂为宜,避免压挤变型或皱褶。适时替换穿着最佳,有利服装保持新度,保持款型。整平皱折。羊绒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好的“弹性”,只要给予足够的湿度,就可以恢复到从前的样子。如果出现皱折,进行熨烫即可。衣领、袖口开线。羊绒大衣都是用线一根接一根相连织成的,如果一根线断开了,其他部位也有脱线的可能。最容易开线的地方就是领口、袖口以及肩膀连接的部分。如有开线,用一根小针,选择同色系的毛线将脱开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作者杨骏 班级B纺织091 学号20 摘要:讨论医用纺织品的性能、分类和用途,在此基础上,对医用纺织品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用纺织品性能分类用途 1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与观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用纺织品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用即弃型罩衣、消毒盖布、口罩以及消毒绷带使用比例逐年提高,反映了人们对致病微生物传染源的防护与隔离的认识在不断加强[4],抗菌面料的发展不仅限于医疗领域,已迅速延伸至日常生活和保健,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疝修补用网状物、神经再生导管、人工胸壁及肋骨织物、人工气管和可吸收纤维等人工组织替代物的研究代表了医学发展中人体组织修复的前沿。时至今日,医用纺织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寿命的延长起着无可替代愈加重要的作用。 2 医用纺织品性能研究 2.1 抗菌性研究 在医疗与保健领域,由于伤口的暴露或者病人体质偏弱,易感染伤口或患病,因此细菌的消灭与隔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区别于普通杀菌剂,纺织品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其负载的杀菌物质需对人体无害。目前较常用的是银、铜等金属离子或具有灭菌功能的胺盐类。 美国Cupron(卡普诺)公司成功添加氧化铜于成纤聚合物中,制得的PET、PE、PU和PA包扎敷料已投放市场[5]。秦益民等人通过化学改性方法使用AgNO3水溶液处理甲壳胺纤维,制得负载银离子的甲壳胺纤维。甲壳胺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当和生理盐水接触时,这种纤维上的阴离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进一步加强抗菌作用。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含银甲壳胺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2 高创伤处理性能研究 具有生物活性的纤维及其制品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吸收性纤维及其制品可以避免伤口二次打开,使用具有生物活性和可吸收性的纺织品可加快伤病的痊愈过程。 甲壳胺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高分子基多糖,其分子结构为 1,4-2-胺-2-脱氧-β-D葡萄糖,可降解并被人体吸收。在医疗卫生领域,甲壳胺纱线可以被用作为医用缝合线,通过调节纤维内的脱乙酰度,可以调节纤维的降解时间和被人体吸收的时间。由甲壳胺纤维做成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可以被用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再生的多空结构支架。甲壳胺非织造布可以被加工成医用辅料,用于治疗流血流脓的伤口,这类辅料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湿型,比起传统的棉纱布能更好地促进伤口的愈合。在此基础上,秦益民等人把甲壳胺纤维在ZnSO4的水溶液中处理后,通过控制处理的时间可以使纤维吸附不同量锌离子。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许多蛋白质的核心组分,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负载锌离子的甲壳胺纤维在2.9%蛋白质水溶液中可以很好地释放锌离子。

羊毛羊绒商品知识

羊绒羊毛品类商品知识手册 2014年1月

目录 第一章羊绒羊毛相关概念 (3) 第一节什么是羊绒 (3) 第二节什么是羊毛 (3) 第三节什么是丝光羊毛 (3) 第四节什么是纯新羊毛 (3) 第五节什么是纤维 (3) 第六节什么是蚕丝 (4) 第二章功能及特性 (4) 第一节羊绒的特性 (4) 第二节羊毛的形态结构 (5) 第三章羊毛羊绒品种、类别及分类 (5) 第四章羊绒羊毛的主要产地 (7) 第一节羊绒的主要产地 (7) 第二节羊毛的主要产地 (8) 第五章中国八大毛衫基地慨况 (8) 第六章中国羊绒品牌 (11) 第一节羊绒品牌分布图 (11) 第二节部分羊毛羊绒品牌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制作流程及工艺.. (16) 第一节羊毛衫制作流程 (16) 第二节羊绒衫制作流程 (17) 第八章羊毛羊绒衫鉴别方法或检验方法 (17) 第九章陈列相关知识 (17) 第一节叠装陈列注意事项 (18) 第二节挂装陈列注意事项 (18) 第三节陈列原则 (18) 第十章储存或保养方法 (19) 第一节羊绒衫洗涤注意事项 (19) 第二节收藏时注意事项 (20) 第三节穿着时注意事项 (20) 第十一章羊绒羊毛质量标准 (20) 第十二章其他相关内容 (21)

第一章羊绒羊毛相关概念 第一节什么是羊绒 羊绒是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根据地区名称,山羊绒被称为开司米(CASHMERE)。 第二节什么是羊毛 一般是指绵羊身上的毛,是纺织业重要原料,具有保暖性、弹性、吸湿性好,不易沾污,光泽柔和;可制作毛衣、毛呢面料、工业用呢、毛毯、地毯等。 第三节什么是丝光羊毛 丝光羊毛在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有不同概念,我国将剥去磷片的羊毛称为丝光羊毛,而国际上将绵羊毛在热蒸汽里蒸透,并拉长30%~50%,然后用冷水冷却定型后,拉长拉细的绵羊毛称为丝光羊毛。 第四节什么是纯新羊毛 纯新羊毛是指不含再生毛的优质羊毛(允许含有5%的、用于装饰或加强织物性能作用的非羊毛纤维),由国际羊毛局于1998年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拥有这个标志表示此产品得到了国际羊毛局的认可。 第五节什么是纤维 纤维是一种细长而柔软的物体,它的长度要比其截面直径大千百倍以上。其截面直径常以微米即1/1000毫米表示,长度则以毫米或米表示,长度用毫米表示的纤维叫做短纤维,棉、毛、人造棉、人造毛等;很多的纤维其长度以百米至千米表示的,称为长丝。

纺织品标识标签国家相关标准解析

纺织品标识标签国家相关标准解析 【适用范围】在淘宝网以下类目所发布的纺织品: (一)服装类:男装、女装/女士精品、女士内衣/男士内衣/家居服(不包括乳贴,插片/胸垫) (二)服饰配件类:服饰配件/皮带/帽子/围巾(包括但不限于围巾、丝巾、帽子、手套、披肩、布面料、毛线、手帕、领带、领结等) (三)母婴服饰类:童装/亲子装、孕妇装、孕妇裤/托腹裤、产妇帽/孕妇袜子/孕妇鞋(不包括孕妇鞋)、家居服/哺乳装/秋衣裤、哺乳文胸/内裤/产检裤、防辐射服 (四)家居类:床上用品(不包括蚊帐/床幔、“凉席/竹席/虅席/草席/牛皮席”、婴童蚊帐、婴童凉席、床品配件、电热毯)、居家布艺 (五)运动户外类:运动服/休闲服装、户外服装 【适用标准】 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注:部分标识内容会涉及到相关产品标准 【相关术语定义】 (一)使用说明:向使用者传达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功能、基本性能、 特性的信息。它通常以使用说明书、标签、铭牌等形式表达。 (二)耐久性标签:永久附着在产品上,并能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晰易读的标签。 (三)婴幼儿纺织产品: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身高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使用的纺织 品。 【内容要求解析】

【标注规范解析】 (一)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含量、维护方法三项内容须采用耐久性标签,其余内容宜采用除耐久性标签以 外的形式标注。 (二)特殊工艺的产品上耐久性标签的安放,可根据需要设置位置。如果采用耐久性标签对产品的使用有影响,例如布匹、绒线、袜子、手套等产品可以不采用耐久标签。 (三)纤维成分含量大于服装面积15%的部位都应该标注。产品上单个织物面积或多个织物总面积不超过产品表面积15%的织物可不标注纤维成分 (四)维护方法应该按照:水洗、漂白、干燥、熨烫、专业维护的顺序排列。 例如: (五)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应该清晰、醒目,图形符号应直观、规范。

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的认识

医用卫生材料发展的认识 生物医用纺织品是纺织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学科领域。它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创新性强等特点。目前生物医用纺织品主要采用非织造技术,约有70%的生物医用纺织品为用即弃产品。 我们了解的生物医用纺织品在卫生方面有尿布,卫生巾,成人失禁尿垫,防护服,创可贴等。 传统的尿布具有透气性好,柔软,价格较低,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但是需频繁更换,洗涤、晾晒麻烦,多次使用表面毛糙,易引发尿布疹。根据市场调研报告,一次性的纸尿裤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一次性纸尿裤的结构有四层,表层是柔软、快速渗透、保持干爽的聚丙烯热轧布、纺粘非织造布;导流层是热塑性纤维或双组分纤维的热粘合纤网,能使尿液快速转移;吸收芯层是绒毛浆加超吸收树脂,能够大量储存液体;背层是PP透气薄膜,能够防止尿液渗透,隔离。它具有干净卫生、表面干爽、吸收强、渗透快、穿着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一次性纸尿裤抗菌性差、异味大、长时间使用易得尿布疹、属于一次性产品,而且处理麻烦。因此在一次性纸尿裤上面还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防护服在医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过滤阻隔性、抗粒子穿透性、抗静水压、屏蔽性、抗撕裂、抗磨、拒污、不起绒、无毒、舒适等优良特征。此外,耐用型防护服还要求一定的耐消毒耐洗涤性能。欧美国家以涤纶、粘胶等纤维为原料通过浸渍粘合法、泡沫浸渍法、热轧法或水刺法等方法获得手感柔软,抗拉力高,透气性好,“用即弃”型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而我国一次性用品仅限于口罩、帽子之类,一次性手术衣等防护服使用率很低。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医用防护服主要有三类:非织造类、涂层类闪蒸法一次成型类,且普通非织造防护服防护效率只40%。目前,我国采用《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标准,以《生物防护服通用规范》作为补充,但仍然不够完善。美国的NFPA 1999要求更为严格。下表是医用防护服的设计要求比较

羊绒线知识大全

羊绒线知识手册 一羊绒线定义 、 羊绒线就是以山羊绒为原料而生产的棒针用编织线。羊绒线的原料是山羊绒,而毛线和绒线的实用范围却很广,可以是任意的原材料,包括棉,羊毛,腈纶或马海毛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有一种毛线的保暖性更强,而且重量比羊毛轻了很多,这就是羊绒线。被誉为纤维宝石或软黄金的山羊绒,因其优异的物理特质自然成了动物纤维里的皇后,她的价值也同样让普通羊毛等动物纤维望尘莫及!或许因为这个原因,羊绒线迟迟没有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 羊绒线的价格比普通羊毛要高,但是编织而成的羊绒衣外观非常高贵,而且保暖性超过普通羊毛的3倍,备受大众欢迎。随着人们对羊绒线的逐步认识,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羊绒线。 注:羊绒知识小贴士 山羊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被人们誉为“纤维钻石”、“软黄金”。从山羊身上抓剪下来的绒毛纤维,就称为山羊绒,简称羊绒。它是山羊在严冬时,为抵御寒冷而在山羊毛根处生长的一层细密而丰厚的绒毛,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气候愈寒冷,羊绒愈丰厚,纤维愈细长。[更多关于羊绒知识请参照《羊绒知识大全》] 二、羊绒线生产原理 (1)、除杂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于艺亦不同。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2)、松解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

纺织品行业执行标准

纺织品行业执行标准 1-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规定了生态纺织品的分类、要求及检测方法。适用于纺织品及其附件,皮 2-FZ/T24010-1999防缩毛纺织产品革制品。规定了防缩毛纺织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适用于可机洗的毛针织、毛机织产品 3-GB/T18863-2002免烫纺织品规定了免烫纺织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4-FZ/T01053-199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了纺织纤维含量要求、原则及含量允差 5-QB/T15107-1994波鞋 6-QB/T1618-1992 皮腰带以牛、猪皮等天然皮革制成的皮腰带 7-QB/T2277-1996公事包各种材料制成的具有存放公文、资料功能的公事包 8-QB/T1333-1996背提包各种材料制成的生活用背提包(真皮背提包、二层皮背提包)。 9-FZ/T82002-1992缝制帽以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皮、革、布基涂层、复合材料等制作的 10-FZ/T81011-1999领带以纺织织物为原料生产的领带 12-FZ/T63006-1996松紧带各类纤维与胶丝交织或针织松紧带(不适用于编织松紧带或特种用带) 14 FZ/T63005-1993机织腰带-原料用纯棉、锦纶丝、维纶丝、腈纶、丙纶丝、涤纶丝等(不适用于弹性腰带) 15- FZ/T62010-2003配套床上用品以纺织原料为主的配套床上用品 17- FZ/T62009-2003枕、垫类产品以纺织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各种枕、垫类产品。18- FZ/T62007-2003床单鉴定机织类全棉及其他纤维混纺或交织的床单的品质19- FZ/T62006-1993毛巾鉴定方巾、面巾、枕巾、浴巾、毛巾被等机织毛巾类产品的品质 20- FZ/T62005-2003被、被套以机织物为里、面料,以非羽绒絮用纤维为填充物的各种被、被套产品 21- FZ/T62003-1991手帕纯棉机织手帕类(棉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产品可参照执行) 22- FZ/T61004-1991拉舍尔腈纶毛毯拉舍尔双层缝合或单层的腈纶或含腈纶50%及以上的化纤混纺毯 23- FZ/T61003-1991粘纤毛毯纯粘纤毛毯、粘纤与其他纤维素纤维混纺毛毯 24- FZ/T61002-1991腈纶毛毯 25- FZ/T61002-1991腈纶毛毯鉴定纯腈纶及腈纶化纤混纺毛毯的品质。不适于拉舍尔腈纶毛毯 26- FZ/T61001-1991纯毛、毛混纺毛毯各种机织纯毛、毛混纺及交织毛毯、也适用于特种动物纤维毛毯 28- FZ/T43016-2003蚕丝被适用于以桑蚕丝棉、柞蚕丝棉为主要原料,经制胎并和胎套绗缝制作而成的蚕丝被。各种蚕丝混合短纤维被可参照执行。

羊毛与羊绒

羊毛与羊绒 天然动物毛类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中绵羊毛纤维占总量的70%~8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种动物纤维,例如:山羊绒(cashmere),安哥拉兔毛(angora rabbit),羊驼毛(alpaca),驼绒(camel hair)等,它们具有产量稀少,风格独特,典雅高贵的特点,是高级时装的首选原料。 动物毛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为角蛋白质,其化学组成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动物毛纤维的细胞结构分为三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为磷片层;组成毛纤维实体主要部分为皮质层;另外,有的毛干中心有髓质层,细毛(fine wool)没有髓质层。 1. 鳞片层:由角质化了的角蛋白细胞组成,是毛纤维独有的表面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毛纤维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引起性质变化,鳞片的根部附着于毛干,尖端伸出毛干的表面而指向毛尖,不同程度的向外张开,形成翘角。鳞片密度的大小及排列结构赋予了毛纤维特殊的摩擦性、毡缩性、拒水性、吸湿性、染色性和化学性,并产生不同于其他纤维的光泽和手感。 2.皮质层:是由正皮质细胞(orthocortex),偏皮质细胞(paracortex)和间皮质细胞(mesocortex)组成。正偏皮质细胞的分布程度决定了毛纤维的卷曲。有的动物纤维在皮质层中还会存在天然色素,使毛纤维呈现不同的颜色。 3. 髓质层:由结构松散和充满空气的角蛋白质细胞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髓质层呈暗黑色;细毛一般无髓质层,主要存在于直径较粗的羊毛纤维中,呈点状、线状、连续或不连续分布。 另外,动物类纤维的横截面成圆形或近似圆形。由于动物毛纤维具有以上相同的细胞结构和物质组成,故毛类纤维的化学性质几乎一样:耐酸性能好,耐碱性能很差。但是,不同的鳞片形状、密度、厚度造成了它们的物理性能差异很大。 绵羊毛(Wool from Sheep) 1. 绵羊毛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和南美洲一些国家。 (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产毛量最高的国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中75%为美利奴羊毛。美利奴羊毛原产于西班牙,细度在25微米之下,属于细毛羊。十八世纪进入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澳大利亚经过一百多年的选育改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细毛羊品种-澳大利亚美利奴羊(Merino wool),具有细度均匀、毛丛长而整齐、强度大、弹性好、光泽好、杂质少等特点,是精纺毛制品的优良原料。 (2)新西兰羊毛细度较粗,主要是25~35微米,属于半细毛,羊毛纤维长度长,光泽好。

羊绒基础知识

羊绒基础知识 一、山羊绒简介 山羊绒是山羊的细绒毛,是从绒山羊和能抓绒的山羊体上取得的绒毛,属特种动物毛,是一种贵重的纺织原料。绒纤维细而柔软,是高级毛纺织品原料,纺织的细绒线和高级呢料,细密轻暖。山羊产绒的季节性很强,在每年4~5月份。为防止山羊绒自然脱落,一般在羊绒顶起时随即抓绒。抓绒时宜先抓脊背部,然后两肋,最后再抓腹、头、腿部,按此程序抓取的绒品质高。山羊绒分为白绒、青绒、紫绒3种,以白绒的价值最高。 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山羊绒向欧洲输出的集散地。国际市场习惯称山羊绒为“克什米尔”,中国谐音为“开司米”。山羊绒具有细、轻、柔软、滑糯、保暖性好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纯纺或与细羊毛混纺,制做羊绒衫、羊绒围巾、羊绒花呢、羊绒大衣呢等高档贵重纺织品。 绒山羊一般生长于高寒地区,全身披有粗长的外层毛被,内层生有细软的绒毛,每年春夏之交绒毛自然脱落。饲养者一般在脱毛季节用铁抓在羊身上梳取绒毛。绒毛经初步加工除杂和分梳处理,除去所含粗毛、杂质、尘土等,分离出洁净的细绒毛称为无毛绒,一般净绒含粗毛率在0.5%以下。 山羊绒有不规则的稀而深的卷曲,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绒毛没有毛髓,粗毛则大多有毛髓。山羊绒鳞片密度

60~70个/毫米;纤维直径比细羊毛还细。中国山羊绒平均直径14.5~16微米,伊朗山羊绒17.5~19微米,阿富汗山羊绒16.5~17.5微米。纤维平均长度35~45毫米,断裂长度约17千米,伸直长度达自然长度3倍,吸湿性比羊毛强,保暖性很好。山羊绒对酸、碱、热的反应比细羊毛敏感,即使在较低温度和较低浓度的条件下羊绒纤维损伤也很显著,对含氯的氧化剂尤为敏感。 山羊绒世界年贸易量约6000吨,中国约占3000吨,居世界首位,质量也最佳。中国山羊绒产地主要在内蒙古、新疆、辽宁、陕西、甘肃、山西、宁夏、西藏、青海等省、区,每头羊年产绒约200克。世界山羊绒主要出口国是中国、蒙古、伊朗、印度、阿富汗和土耳其,主要消费国是美国、英国和日本。 二、基础术语 1.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洗净山羊绒、分梳山羊绒统称为山羊绒。其中直径在25um及以下的属绒纤维。2.山羊原绒:从具有双层毛被的山羊身上取得的、以下层绒毛为主附带有少量自然杂质的,未经加工的绒毛纤维。3.过轮山羊绒:山羊原绒经过分选、除杂机打土过轮后的山羊绒。 4.洗净山羊绒:山羊原绒、过轮山羊绒经过洗涤达到一定品质要求的山羊绒。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器件研究进展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器件研究进展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纤维为基础、纺织技术为依托、医疗应用为目的的医用材料,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修复、替换以及人体的保健与防护。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是纺织与材料、生物、医学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类医用材料,其产品是医疗器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监管。与服用和家用纺织品相比,生物医用纺织品研发流程长,产品审批手续复杂,故新产品注册上市所需时间更长。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生物医用金属纤维( 如不锈钢丝缝合线) 、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纤维( 如氧化铝纤维) 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纤维。其中,以高分子纤维居多。生物医用高分子纤维包括: 1) 天然高分子基生物医用纤维,含纤维状的天然物质直接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纤维和用天然高分子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如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纤维( 氧化纤维素)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纤维、蚕丝和骨胶原纤维等; 2) 合成高分子基生物医用纤维,如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腈、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乳酸纤维等。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纤维的主要成型方法有: 干法纺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干湿纺丝、乳液纺丝、凝胶纺丝等。不同的纺丝方法可获得不同的截面形态和直径尺度的纤维。截面形态包括圆形、三角、核壳及中空型等。根据不同的成型方法可获得从纳米级到毫米级的不同纤维尺度。熔融和湿法纺丝的纤维直径与大多数动植物细胞尺度相近,而静电纺丝纤维更接近于病毒的尺度。 生物医用纤维可经纺织手段制备成一维(线状)、二维(平面) 或三维(管状)纺织品。其手段主要是指机织、针织、编织、非织、静电纺及复合成型方法。实际研发过程中,常常根据医疗产品的需求,可选择1种或数种纺织手段来进行成型。生物医用纺织品具有规则的多孔结构且连续贯穿,表面拓扑形貌规则且易控,厚度可在1 × 102~ 1 × 107nm范围内调节。通过不同的纺织手段获得的纺织品,其力学性能各具特色且调节范围大。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独立或参与制成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替代物,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医学功能。1) 支持运动功能: 人工关节、人工骨、人工肌腱等; 2) 血液循环功能: 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 3) 呼吸功能: 人工肺、人工气管、人工喉等; 4) 血液净化功能: 人工肾、人工肝等; 5) 消化功能:人工食管、人工胆管、人工肠等;6) 泌尿功能: 人工输尿管、人工尿道等; 7) 生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