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疗效分析

质 其实属于 肺脾 肾亏虚 、痰 瘀互 阻,而肾虚最为突 出 ,多为 肾气 、肾 阴、肾阳同时虚损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 ,单 纯采用西 医治疗 能取得一 定的效果 ,但 是要想使得效果 更佳 ,那么 还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疗效分析
性 加重期 , 那 么表现更加 明显 【 3 J 基于此 ,中医上认为病理基础属于肺 脾。 肾三脏 的虚损 ,同时在该 基础上 出现瘀 血及痰浊等 ,其 中医病理 本
【 3 ] 何成 赢 黄 青松 .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慢 眭阻塞 性 肺病 急性 加 重期4 8
例临床研究[ J ] . 江苏中医药, 2 0 1 0 , 4 2 ( 4 ) : 3 1 - 3 2 .
刘 海 芹
( 江苏省连 云港市灌南县人 民医院儿科 ,江苏 连 云港 2 2 2 5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应 用 热毒 宁 注射 液对 惠有 急性 上呼 吸 道 感染 的 患 儿实施 治疗 的 临床 效果进 行 研 究 。方 法 抽取 7 6 例 惠 有急 性上呼 吸 道 感
2 0 1 3 年 9月第 1 1 卷 第2 7 期
差异性显著 ( P< 0 .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研究组在肺功能改 善 ( 数据分析详见表1 )及6 分钟步行实验指标改善 ( 数据分析详见表 2 )两个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1 7 2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 中
西 医结合 治疗 ,对 照组 单纯采 用西 医治疗 ,治 疗效果 经统 计分析 可 知 ,研究组在 治疗总 有效率 、肺功 能改善及6 分钟步行 实验指 标改善 3 个方 面都要 明显 优于对照组 ( P <0 . 0 5 ),具有 统计学意义 。 由此可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172• 中医中药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钟昊路(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价值,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分组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合理划分。
实施利巴韦林治疗的31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31例患儿为研究组,最后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6.8%)较比参照组(77.4%)更高,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另外,比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症状改善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1-0172-02在小儿时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以咳嗽、咽痛和高热为主[1]。
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儿发病的主要因素与病毒性病原体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的传染性极强,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会严重影响其日后发育[2]。
从当前的治疗方法来看,临床首选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种类的繁多,其疗效也会因人而异。
鉴于此,此研究抽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对其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和利巴韦林注射用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抽取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本次入选的患儿均分两组,即研究组(n=31)和参照组(n=3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 4 . 3 2 ± 0 . 2 7 ) 岁 ;对照组 中男 3 4例 ,女 1 1 例;
1 . 4 观察 指标 以及评 价标 准
等 症 状 进 行 评 分 口 】 ,满 分 1 0分 ,分 值 越 高 ,代 表症 状 越 重 ,比较 两 组 的 治
等 ;白细 胞 计 数 ( 3 . 5 ~9 ) ×1 0 / L 。两 组 患 儿 在 年 两组 均 治疗 5 d ,用药 期 间均不 用抗 生 素 ,其他 治 龄 、性 别 等 一 般 资 料 方 面 比较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P 疗 如 补 液 、物理 降温 等相 同 。
D O I :1 0 . 3 7 6 0 / c m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5 . 0 6 . 0 3 2
疗 效 果 。标 准 】 :显 效 :治疗 7 2 h后 体 温 恢 复 ,
作者 单位 :2 1 1 5 0 0 南 京 市六 合 区人 民医 院儿科
纳 入标 准 :符 合
内科 学 中急性 上 呼吸 道感 染 的相 关 诊 断标 准 以及 中医 辨 证 中 的外 感 风 热证 】 。 同时 需 满 足 以下 条 >3 8 ℃ ;白细胞计 数 大于 1 0×1 0 / L,中性 粒细 胞
床 医 师 的 经 验难 以 起 达 到 很好 的 治疗 效果 …,所 件 :发 病 急 ,病 程 短 于 2 d内 ;体 温 持 续 升 高 , 宁 与 利 巴韦林 治 疗 小 儿 急性 上 呼 吸道 感 染 的 疗 效 比 明显 升 高 ;使 用 相 关 抗 菌 药 物史 。排 除标 准 : 以及 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进 行 比较 、 分析 , 现报 告 如下 。 肺 部检 查发 现其 他疾 病 ;有重 度 的营养 不 良情况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退热疗效观察

本文结果显示 , 观察ຫໍສະໝຸດ 应用阿司 匹林 后 , 观察 组总有效率
2 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及治疗 前 日常生 活能力评 . 分结果 比较 : 观察组 治疗前神 经功能缺 损评分及 治疗前 日常
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与对 照组治疗前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相关因素分析 [ ] J .山西医科 大学 学报 ,00,1 8 :1 2 1 4 ( )7 .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①P< .5 O 0
[ ] 张守林 , 3 高素琴 , 徐
杂志 ,07,9 7 :o. 20 4 ( )3 2
长 , .阿 司匹林 在济 南地 区缺 等
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比较 : 察组基本治愈 . 观
1例 , 8 显著进步 1 例 , 1 进步 4例, 无效 2例 ; 照组基本 治愈 对
脑血管病二级预 防 中的应 用状况 调查 [ ] J .中国心脑 血管病 【 收稿 日期 :0 2— 6— 6 编校 : 21 0 2 李晓飞/ 徐强 ]
l , l例 显著进步 l , 步 5例 , O例 进 无效 1 0例。观察组 总有效
疗效评定为显著进 步 ; 治疗后 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 与治疗前 比
较, 评分减少 1% - 5 , 8 4 % 疗效评定 为进 步; 治疗后 神经功 能 缺损评分与治疗前 比较 , 评分减少小 于 1% , 8 为无效 。 L4 统计学处 理 : 用统计学软件 S S 1. 采 P S4 0进行 统计学分 析, 率的 比较采用 检验 , 均数 比较采用 t 验 , 0 0 , 检 P< .5 为
显著高于对照组 , 观察 组治 疗后神 经功 能缺损评 分与 日常活 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 显著改 善 , 说明阿 司匹林在 急性脑 梗死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赵群【摘要】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部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63±0.81)、(2.38±0.86)、(2.73±1.36)、(2.63±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4±0.36)、(3.41±0.32)、(3.64±0.87)、(3.29±0.2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出现5例肠胃不适,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6,P=0.0491<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作者】赵群【作者单位】110043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小儿时期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等, 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病, 相关调查显示[1], 有90%以上的患儿, 均是因病毒性病原体所引起的, 且具有传染性, 可引发其他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 将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 也对患儿日后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

缩短治疗时 间 ,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 康波. 克氏针及 中空螺钉 内固定技术 治疗 L i s f r a n c关 节损 伤的 临床效果 [ J ] . 中国当代 医药 , 2 0 1 6 , 2 3 ( 1 O ) : 1 0 2 . 1 4. 0 [ 2 ] 林伟 明, 林华斌. 空心螺 钉内固定治疗 L i s f r a n c关节损 伤 的疗 效
李浩 陆国强 杨凤丽 陈琴
【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病 毒性 上呼 吸道感染 患儿采 取热 毒宁 注射液 治疗 的效果 。方 法 选 择本
院2 0 1 4年 1 月至2 0 1 5年 1 2月接诊的 6 8例小儿病毒性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 为研究对象 . 纳入研究患儿 家
属签署知情 同意书 , 随机分组 , 各3 4例 , 对照组采取利 巴韦林抗病 毒治疗 , 研 究组 则加用 热毒 宁注 射液 治
壹堕签匿 堂 堂亟垫 ! 生箜 鲞箜 塑
表 2 对 比足部关 节功能评分 ( ± s , 分)
分组
A组
B组
m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M d i c i , 2 0 1 7 . V o 1 . 3 8 . N o . 4
本研究 中 , A组 的治疗 良好率 高于 B组 ; 关节 功能恢复时 间, 住 院时间均短于 B组 ; 治 疗后 , 两组 的足部 关节功 能评 分
均有显著提高 , 且 A组高于 B组 , ຫໍສະໝຸດ 比几项数据差异 明显 ( P<
0 . 0 5 ) 。所 以 , 应用 中空螺钉 内 固定 技术 治疗 L i s f r a n c关节 损
热毒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分析

表 1 两 组症 状体 征消失 的平 均天 数( d )
表 2 主 要症 状( 咽痛 、发 热、咳 嗽) 起效 时间 比较
药物与临床
中外医疗 2008 NO.23
C HINA F O RE IGN ME DIC AL T REA TME NT
热 毒 宁 治 疗 急 性 病 毒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60 例 临 床 分 析
崔巧梅 刘天晓 (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 河南许昌 4 6 1 0 0 0)
【摘要】目的 观察热毒宁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20 例儿童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 是儿科 常见多发疾病, 发病率在我国小儿各类疾病中占首位[2 ] 。该病主要 侵犯鼻、鼻咽和咽喉部。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 大量实验室病 原监测 9 0% 以上为病毒[3 ], 据相关文献报道临床常见有鼻病毒( R V) 、 呼吸道合胞病毒(R SV ) 、流感病毒(F l u . v .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A DV )、柯萨奇病毒( CV) 等。病毒感染后如不及时控制易继发细菌 感染。目前许多临床患者且同时存在有多种病毒感染, 尤其 6 个 月~5 岁儿童, 由于免疫功能不健全, 临床症状表现较重, 高热时, 易 引起高热惊厥, 增加住院率。家长就诊时往往非常着急, 要求快速 缓 解症 状 。可 见 寻 找选 择 一 种卓 有 成 效、 副 作 用少 的 药 物尽 快 控 制 临床 症 状 体征 是 非 常 必要 的 。由 江 苏 康 缘药 业 股 份有 限 公 司 制 造的热毒宁注射液, 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植物组成, 采用 进口膜分离设备有效去除了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大分子物质( 多糖、 鞣酸、异性蛋白等) , 全程中药指纹图谱检测, 保证了药品质量的安 全性和长效稳定性。热毒宁其作用表现在:( 1 ) 强效对抗多种呼吸道 病 毒、 流 感 病毒 、 鼻病 毒 、腺 病 毒 、柯 萨 奇病 毒 、 呼吸 道 合胞 病 毒; ( 2 ) 阻止病毒对细胞吸附并可抑制病毒复制: 青蒿可以直接抑制 病毒复制, 金银花能够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临床通过对热毒宁 治疗 6 0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在各单项症状中体温以及 鼻塞、流涕复常时间最快, 2 d 内即可痊愈。临床症状缓解快, 副作 用小, 治疗 6 0 例中, 仅有 1 例出现轻微腹痛、皮疹, 未见有过敏性休 克及其他严重的过敏症状。在试验中, 全部 6 0 例病人做了治疗前 后心电图、胸透、心肌酶、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异常变化。 热毒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 是安全可靠的静脉注 射制剂,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 1 ] 吴 瑞萍 , 胡亚 芳, 江 载 芳, 等. 实 用儿 科学 [ M ] . 第 6 版 . 北京: 北
注射用热毒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5年3月 第21卷 No.1250 异性受体结合来发挥的。
当人体的颅脑受到损伤后,细胞因子就会有大量的细胞来源和表达,对于继发性的颅脑损伤具有重要影响。
有学者认为,颅脑损伤后会激活NF-kB因子,从而导致IL-10和TNF-α因子的含量升高,且它们会反作用于NF-kB,最后一起大面积促炎因子的诱导表达。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IL-2,IL-8,IL-10和TNF-α因子和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对比,均有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周的治疗后,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显著下降。
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血清细胞中的IL-2,IL-8和TNF-α对于早期脑外伤患者具有一定的毒作用,但是IL-10的表达升高又会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到了后期,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也会更加剧烈,而且IL-2,IL-8和TNF-α这三种细胞因子也会在适量表达的基础上参与到脑损伤的修复过程中。
与此同时,在本组研究中还发现,脑损伤患者在第1天,血清中的IL-2因子会显著上升,但是到了第3天却会明显下降。
这一结果说明,IL-2因子会参与脑损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且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会出现紊乱。
还有的学者对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的IL-8因子的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颅脑受到损伤后,IL-8因子的含量会迅速升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可能它参与了继发性炎症的反应过程。
在本组研究中,IL-8在脑外伤第1天显著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第3天达较低值,至第1周又有所回升,治疗后期逐步恢复正常。
这一结果表明,IL-8在脑外伤的早期病理过程中有可能起到毒副作用。
同时,IL-8能与白细胞及PMNL(脑细胞中性粒细胞)发生反应,起到激活作用。
综上所述,脑外伤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在早期都会明显升高,并在后期降低,尤其是IL-10的升降变化比较显著,最有可能参与患者脑外伤后的修复。
所以,脑外伤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判断病情程度和预后效果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
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50例患儿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给
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结
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78.67%,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显著改
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
(2013)01-0117-01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
约占90%以上[1]。小儿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
暂,并无交叉免疫,故一年内可多次发病,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我院儿科门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令人
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门诊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年龄4个月~9岁,男82例,女68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
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腹痛或乏力等症状,均符合上呼
吸道感染的诊断[1]。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
35例,平均年龄(4.3±0.63)岁;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
例,平均年龄(4.1±0.74)岁。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
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d),
qd。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8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
静滴,qd。2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如退热、止咳、化
痰平喘,严重者采用雾化、氧疗等。对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
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2]: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
床体征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体温下降,自觉症
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发热不
退,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剧,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好
转。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 x2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75例,痊愈51例,有
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75例,
痊愈34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8.67%。2组总有
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多变,小
儿抗病能力差,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
病因是病毒,少数是细菌或肺炎支原体。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
流清水鼻涕、咽痛,重症可引起高热惊厥、频咳、烦躁以及病毒性
心肌炎。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抗病毒为主。利巴韦林已
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被证明有效,但其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
[3]。热毒宁注射液由金银花、青蒿、栀子三味纯植物药组成,其
中青蒿味辛、苦寒,能解表清热、宣郁散结,研究表明,青蒿具有
抗内毒素、免疫抑制和促进细胞免疫作用[4]。金银花甘寒,能清
热解毒、宣散风热,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栀子苦寒,具
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火出烦的作用,那莎等[5]报道,栀
子具有解热、镇静、抗菌、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这三
味中药组合成复方制剂,共同发挥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的作
用,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本次观察显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能更快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且未发生
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4-225.
[2] 侯庆升.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3(5):782-784.
[3] 谭余庆,赵一,林启云,等.青蒿提取物抗内毒素实验
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66.
[4] 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
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