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定位原理---实例软件分析
基站位置查询接口代码示例

main()
基于C#的移动基站位置查询接口调用代码实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
纠偏后的纬度(用于google地图显示)
PRECISION
string
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单位:米,半径)
ADDRESS
string
地址
JSON返回示例:
{
"resultcode":"200",
"reason":"Return Successd!",
"result":{
"data":[
{
"MCC":"460",
}
}
function juhecurl($url,$params=false,$ispost=0){
$httpInfo = array();
$ch = curl_init();
curl_setopt( $ch, CURLOPT_HTTP_VERSION , CURL_HTTP_VERSION_1_1 );
}
XML返回示例:
<root>
<resultcode>200</resultcode>
<reason>Return Successd!</reason>
<result>
<data>
TDOA基站定位算法详细介绍ppt课件

J
L
定位
2
3
J
J
由此可知 : TDOA至少需要3个监测站才能提供定位服务;而DOA只需要 两个监测站就能完成此项任务。
14
监测站配置的复杂度
GPS同步 测向天线 接收机 精度 高速数据传输 安装
DOA
J L L L J L
TDOA基站的复杂度低于DOA基站
TDOA
L J J J L J
15
定位精度和灵敏度
TDOA基本原理及应用
1
目录
一、 TDOA概念 二、 TDOA定位基本原理 三、 TDOA关键技术 四、 TDOA定位优点 五、 DOA与TDOA的比较 六、 无线电监测应用
2
一、TDOA概念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到达时间差
tA 监测站A
tB 发射机
监测站B
18
微波、雷达干扰源定位
对宽带无线电信号精度更高 脉冲信号更有效
19
20
DOA
TDOA
距离
L
J
测向
J
L
灵敏度
L
J
信号带宽
J
L
干扰
L
L
多径
L
L
DOA的精度不依赖于信号,而TDOA因为使用相干监测而更加灵敏
16
六、无线电监测应用
一个测向站与一个监测站组网即可完 成定位任务。未来应用
在行政区域内大面积布站增加监测覆盖面 积的基础上,仅需增加:
同步设备、数字信号处理设备 就可以实现对无线电发射源的TDOA定位。
信号带宽越宽,时间测量精度越高。尤其适用于宽带低功率谱信 号。
毕业论文 浅谈GPS实时动态定位原理及应用

浅谈GPS实时动态定位原理及应用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工程施工、测绘等工作的需要,采用GPS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测绘系统逐步进入我国市场。
采用传统GPSRTK (Real-Time-Kinematic)技术的测绘系统的数据链路电台,必须经过无线电管理部门批准才可设置使用,但在此前的几起此类设备所造成的无线电干扰案例中,所查获的无线电台均未向无线电管理部门申报。
目前这类设备使用时所造成的无线电干扰越来越多,因此无线电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这类设备的管理。
而增加对GPSRTK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将会对查处工作及无线电管理工作大有帮助。
1RTK概述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
这是一种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处理,在1~2秒时间内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
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
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精密GPS定位均采用相对技术。
无论是在几点间进行同步观测的后处理(RTK),还是从基准站将改正值传输给流动站(DGPS),这些都称为相对技术,以采用值的类型为依据可分为4类:(1)实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m~3m;(2)广域实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m~2m;(3)精密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cm~5cm;(4)实时精密时差分GPS,其精度为1cm~3cm。
差分的数据类型有伪距差分、坐标差分和相位差分三类。
前两类定位误差的相关性,会随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故RTK采用第三类方法。
RTK的观测模型为:因轨道误差、钟差、电离层折射及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一般采用双差观测值方程来解算,在定位前需确定整周未知数,这一过程称为动态定位的“初始化”(OnTheFly即OTF)。
A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

A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位置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热的一门技术,也将成为以后所有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的标配。
随着人们对BLS(Based Location Ser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的飞速增长,无线定位技术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AGPS(Assisted GPS,A-GPS,网络辅助GPS)定位技术结合了GPS定位和蜂窝基站定位的优势,借助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达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和很快的定位速度,在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本文以GSM网络辅助GPS定位为例对AGPS的定位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AGPS定位基本机制根据定位媒介来分,定位技术基本包含基于GPS的定位和基于蜂窝基站的定位两类(阅读本文前,建议先阅读《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和《GSM蜂窝基站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两篇文章)。
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二是GPS卫星信号穿透力若,容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
AGPS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了这两个问题。
对于辅助网络,有多种可能性,以GSM蜂窝网络为例,一般是通过GPRS网络进行辅助。
如上图所示,直接通过GPS信号从GPS获取定位所需的信息,这是传统GPS定位的基本机制。
AGPS 中,通过蜂窝基站的辅助来解决或缓解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首次搜星慢的问题,根据《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一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是因为GPS卫星接收器需要进行全频段搜索以寻找GPS卫星而导致的。
在AGPS中,通过从蜂窝网络下载当前地区的可用卫星信息(包含当地区可用的卫星频段、方位、仰角等信息),从而避免了全频段大范围搜索,使首次搜星速度大大提高,时间由原来的几分钟减小到几秒钟。
对于第二个问题,GPS卫星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这是由GPS卫星信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
基站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站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文:1. 基站定位技术概述基站定位技术是指通过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来确定手机的位置。
它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方法,具有精度高、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点。
目前,基站定位技术已经成为手机定位的常见方法,并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领域。
2. 基站定位技术的原理基站定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来计算手机所处的位置。
具体来说,手机在通信过程中会向基站发送一个唯一的手机号码,基站会记录该手机号码和信号强度。
当手机移动时,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基站通过计算信号强度的变化量,可以大致计算出手机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如果有多个基站参与定位,就可以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手机的具体位置。
3. 基站定位技术的优势(1)成本低。
基站定位技术不需要专门的定位设备,只需要利用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就可以进行定位,成本相对较低。
(2)覆盖面广。
基站定位技术的覆盖范围是基站的覆盖范围,因此可以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手机进行定位。
(3)精度高。
基站定位技术的精度一般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下的定位需求。
(4)易于集成。
由于基站定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上,因此应用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集成该技术到自己的APP中。
4. 基站定位技术的应用(1)智能交通。
基站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位置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
(2)物流配送。
基站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实现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定位、路线规划、车辆调度等功能。
(3)公共安全。
基站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实现紧急救援的位置定位、案件侦破等功能。
总结:基站定位技术作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方法,在现实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充分利用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号,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定位和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交通、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在5G等更高级别的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基站定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手机定位软件原理

手机定位软件原理
手机定位软件原理是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基站定位
的技术,通过获取手机与卫星或基站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手机的实时位置。
GPS定位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位置的。
卫星发
射的信号会经过大气层,并在手机接收到信号之前发生多次反射。
利用与卫星的通信时延和信号传播速度,手机可以计算出自身与卫星之间的几何距离。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手机可以通过三边测量或多边测量等几何原理来确定自身的坐标位置。
除了GPS定位,基站定位也是手机定位软件的关键技术之一。
基站是由运营商建设和维护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覆盖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信号。
手机在与基站通信时,会向基站发送信号,通过基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和信号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而不同的基站覆盖范围可以构成一个区域,通过多个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交叉,可以进一步确定手机的位置。
手机定位软件通常会综合使用GPS定位和基站定位技术,以
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使用中,手机定位软件会与卫星和基站进行频繁的通信,收集相关信号和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处理和计算,最终在地图上显示出手机的位置。
同时,手机定位软件也会利用Wi-Fi热点和蓝牙等技术,以增强定位的准确性,尤其在室内或信号不良的环境下。
总之,手机定位软件通过使用GPS和基站定位技术,收集和计算手机与卫星或基站之间的距离,以确定手机的实时位置。
通过综合使用不同的定位技术和数据源,手机定位软件可以实现较高的定位准确性,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差分定位基站建设详解

差分定位基站建设详解差分定位基站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测绘、农业、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分类、建设和安装四个方面介绍差分定位基站的相关知识,并举例说明RTK差分基站的优势。
一、原理差分定位基站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与参考站或虚拟参考站进行比对,消除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其原理是将参考站或虚拟参考站测得的精确位置信息作为参照,计算出基准坐标系和用户坐标系之间的偏差值,并将其应用到用户所处位置的计算中,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和使用场景,差分定位基站可以分为实时动态差分(RTK)、静态差分和网络RTK三种类型。
其中,RTK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实现高精度动态测量,在建筑施工、道路测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三、建设搭建一个差分定位基站需要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避免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等物遮挡。
2.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不同品牌、型号的差分定位设备。
3.安装:将设备固定在基座上,调整方向和高度,并连接电源和通讯线路。
4.测试:进行系统测试,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误差分析和校准。
四、安装RTK差分基站的安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址: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避免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等物遮挡。
2.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不同品牌、型号的RTK差分定位设备。
3.安装:将RTK差分基站固定在基座上,调整方向和高度,并连接电源和通讯线路。
同时,还需要设置参考站或虚拟参考站的位置信息。
4.测试:进行系统测试,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误差分析和校准。
举例说明RTK差分基站优势:以农业领域为例,RTK差分基站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精确地测量土地面积、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
通过与移动终端或自动驾驶设备等配合,还可以实现精准作业、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相比传统的测量方法,RTK差分基站具有定位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势,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gnss基站校准原理

gnss基站校准原理摘要:一、GNSS 基站概述1.GNSS 系统的组成2.GNSS 基站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二、GNSS 基站校准原理1.校准的目的与意义2.校准的基本流程3.校准方法与技术三、GNSS 基站校准应用1.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2.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四、我国GNSS 基站校准发展现状及展望1.我国GNSS 基站校准的进展2.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未来发展趋势正文:GNSS 基站校准原理及应用详解一、GNSS 基站概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种提供全球范围内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系统。
它由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多个卫星导航系统组成。
GNSS 基站作为地面接收设备,对于提高定位精度、增强系统性能具有关键作用。
二、GNSS 基站校准原理1.校准的目的与意义GNSS 基站校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卫星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通过对GNSS 基站进行校准,可以降低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各类应用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服务。
2.校准的基本流程GNSS 基站校准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校准结果评估。
其中,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和场地选择;数据采集主要采用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解算等处理;校准结果评估是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校准效果。
3.校准方法与技术GNSS 基站校准方法主要包括绝对校准和相对校准。
绝对校准是通过测量已知坐标值的基准点,求解基站坐标;相对校准是通过测量相邻基站之间的坐标差,求解基站坐标。
目前,常用的校准技术有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卡尔曼滤波法等。
三、GNSS 基站校准应用1.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GNSS 基站校准后,可以提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为交通、气象、地震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2.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定位导航外,GNSS 基站校准还在地球物理、地质勘探、航空航天、海洋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切换
koffset不能大于khyst,否则会出现乒乓切换
在网络优化当中需要调整小区的边界,不可避免地要修改KOFFSET。但 是可能同时引入三角切换。
我们给CELLA 与 CELLC 加一个负的 KOFFSET,且KOFFSET 的绝对值大于其KHYST, 得到一个新的CELLA 与 CELLC 的边界。由 KOFFSET 的原理可知, 其值的改变直接对应于 相应边界的平行推移 KOFFSET=0
趋近报警
1、基站查询结果在显示前会提示是否需要设置趋近报警,设定之后 将在距该目标位置1km时进行震动报警。默认不设定。趋近报警只在 GPS定位完成后有效。 2、在进出目标基站服务区时进行震动和声音报警。
下倾角估算
已知条件天线高度H,所希望得到的覆盖半径R,天 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A,需确定天线倾角B。 说明:不考虑路径损耗,D点功率电平是C点的一半,即 小3dB。由此计算覆盖半径不完全合理。但是厂家只提供 半功率角指标。实际作天线倾角时,比B值大1到2度更合 理些。
基
站
定
位
2014211317
李璟莹
主要内容
FindMe
NetMonster
1、基站监测软件 基站实测 Signalsitemap基站信号路测 基站Wifi监测 CellMap 原因 2、乒乓切换 解决办法
1、FindMe
未开网络
输入对方号码,启动服务,当此号码呼入时,本机会 发送一条位置信息给对方
打开网络 接收方
经纬度/基站
位置
2、NetMonster
界面简洁,显示当前基站、历史记录,无地图
3、基站实测
显示当前基站,查询基站,趋近报警,无地图
当前基站
查询会显示基站所在地及 附近主要建筑
报警
4、Signalsitemap基站信号路测(非VIP)
室外路测(在线地图) 室外路测(离线地图) 室内测试(手动打点) 基站/wifi(图表信息) 基站查询 经纬度查询 基站监测 下倾角估算 工参导入
能在地图上显示当前基站的位置、半径
2、实时监测基站、WiFi信号,不提供报警功能
6、CellMap
全景地图 相邻基站
轨迹
总结:
1、当前基站信息,相邻基站及强度
2、地图定位
3、趋近报警
4、轨迹重现
乒乓切换
乒乓切换,即手机在服 务小区和相邻小区来回进行 切换的现象。 切换过程采用偷帧发送 切换命令,连续的偷帧导致 话音质量极不清晰,影响用 户感受,且大量小区乒乓切 换比例较大时会增加系统负 荷,导致切换失败。
4、载波故障,导致载频输出信号明显减弱。某小区BCCH载 波信号强度正常,而TCH载波有故障,导致占用该载波通 话后,通过正常的定位算法发现周边信号较强,因此切换 小区,后来又因同样的方法切回本小区,连续不断导致乒 乓切换。
5、外部切换参数设置不匹配
KHYST为信号强度算法定义小区边界的滞后参数, 可以用来避免乒乓切换,默认设置一般为3,即是说邻小 区电平必须比当前服务小区电平高KOFFSET+3db且保持 一定的时间才会进行切换根据切换。对于一些切换比较 频繁且切换丢失率较高的相邻小区,我们通过适当加大 KHYST,可以减少它们相互间的切换次数。 KOFFSET用于移置信号强度算法(k-k)定义的边界, 正偏置时边界向小区外移,负偏置时小区向内移。在反 方向KOFFSET是绝对值相同但加一个相反的符号。拥塞 的小区可以通过调整KOFFSET分散话务量。
6、切换的惩罚值设得过小、时间过短,当紧急切 换发生时,目标小区是比源小区差的小区,如果没 有惩罚,将立即返回源小区,从而形成乒乓切换。
由于差质量紧急条件而放弃的小区会加一个惩罚值,它是在每个 小区定义。 该值如果设置太高,那么这个小区将很难再作为候选小 区。 紧急切换。包括TA过大紧急切换、质量差(BQ)紧急切换、快速 电平下降紧急切换、干扰切换。 质量差(BQ)紧急切换:电平低于干扰切换门限,并且通话质 量低于质量差切换门限触发。 快速电平下降切换:在呼叫中电平突然下降时触发 干扰切换:电平高于干扰切换门限并且通话质量差,低于干扰 切换质量等级。 当紧急切换发生时,目标小区是比源小区差的小区,如果没有惩 罚,将立即返回源小区,从而形成乒乓切换。
宽度
位置
如果参与切换的两个小区分别处于两个BSC,那么就必须保持两边邻 小区参数定义的一致性。 例如:在BSC1 中,外部切换关系CELLA-CELLB 定义为KHYST=3、 KOFFSETN=8;而在BSC2 中,外部切换关系CELLB-CELLA 定义为 KHYST=3、KOFFSETP=0。 如果手机在CELLA 起呼且CELLA 的信号强度为-70DBM,CELLB 的信号强度为-74DBM 时,在BSC1 的LOCATING 计算中将得到以下结果 KRANK(CELLA)= - 70,KRANK(CELLB)= - 74+8 - 3= - 69,在最终 的CANDIDATE LIST 中,CELLB 将排在CELLA 的前面,从而触发从 CELLA 到CELLB 的切换。 接着,在BSC2 的LOCATING 计算中将得到以下结果: KRANK(CELLB)=-74,KRANK(CELLA)= - 70 - 3=-73,在最终的 CANDIDATE LIST 中,CELLA 将排在CELLB 的前面,从而又触发从 CELLB 到CELLA 的切换……形成乒乓切换。
乒乓切换原因(以GSM网为例):
在LOCATING过程中,如果最终的候选队列中出现高于服 务小区的邻小区或紧急情况出现时,就意味着将有切换发生。 多个小区重叠覆盖、外部干扰大、硬件故障、参数设置不合 理都有可能导致乒乓切换。
1、多个小区重叠覆盖,没有主导小区
如果手机处于多个信号强度差不多的小区的覆盖区域 内,那么它就有了产生来回切换的充分条件。首先,在这 种情况下各小区的信号质量都不会很好,另外,由于无线 信号的强度总是变化的,因此大量的切换在所难免。
谢 谢
室外路测
显示当前通讯基站的位置、方位角、信号强 度、距离、邻区信息,显示历史基站 显示室外路测轨迹
室外打点
每隔10ms打点
室内测试
室内打点测试(导入楼层平面图),评测楼宇内的 信号覆盖情况
基站查询
网络查询 本机查询 查询标注 单ID查询
基站/Wifi信息
当前所连基站信息
Wifi信号和信道分布
乒乓切换的解决办法
1、通过在该区域增加信号源覆盖,通过优化手段调整两 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在该区域形成主覆盖小区 2、调整天线工程参数,比如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 天线挂高来控制切换带的范围。 3、天线技术改造,比如使用室内定向板状天线来控制天 线覆盖范围,保证切换 4、调整两小区间的KOFFSETP/N值,即小区切换偏移及 KHYST小区切换迟滞 5、增加惩罚时间,控制切换频率。
理想的小区切换边界应当避开繁忙的高话务区域,当
然由于分担话务的需要,将一个高话务区域分摊给多个小 区时常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很多切换伴随存在。
2、直放站造成的,直放站信源是基站的其他小区,但是覆 盖与现在小区交叉,由于信号波动导致的切换。
3、天馈系统故障,天馈的信号输出不稳定,导致信号波动 较大。硬件故障,导致占用或者切入后电平质量不好导致 切出,处理硬件故障。
Signalsitemap 功能最齐全
1、室外测试时,了解周边的地理信息、基站分布、
相邻基站、了解信号覆盖的大致情况;
2、室内测试时,评测楼宇内的信号覆盖情况,为基
站建设和优化提供指导。
3、支持打点记录、趋近报警、wifi信息。
5、基站Wifi监测软件
Wifi、网络
历史记录
1、显示当前基站信息、相邻基站、信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