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45396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45396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45396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1)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2)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3)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4)

继续教育环境保护.

1、什么是环境?P1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野生生物、自然和人工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特性P2 (1) 环境的整体性 (2) 环境的区域性 (3) 环境的有限性 (4) 环境的多变性与稳定性 3、环境要素P4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和阳光等。 社会环境要素包括:综合生产力、技术进步、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社会行为、宗教信仰等。 4、环境质量P5 环境质量是指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或者构成该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5、环境容量P5 环境容量又称环境负载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或则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最大限度。 6、环境污染的概念P6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7、环境污染的分类P7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 8、污染物迁移P8 方式主要有:物理迁移、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9、富集P8 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机氯等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难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中该污染物的含量达到物理环境的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这种现象叫做富集。 10、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9 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恶化、固体废弃物垃圾成灾、水资源短缺 11、酸雨P10 酸雨是大气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与空气中水和氧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 12、生态恶化P11 森林锐减、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 13、雾霾P14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则是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组成的气溶胶系统,二者有很大差别。

什么是环境保护(最全)

什么是环境保护(最全) 1. 什么是环境? 指围绕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 2. 从科学范畴上可将环境分为哪些种类? 可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和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为了满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3. 什么是环境问题? 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公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4. 环境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原始捕猎阶段、农牧业阶段、工业革命阶段、工业发展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5. 什么是环境容量? 指在不影响环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况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能力。或者说是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情况下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总量。 6. 什么是环境自净? 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应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

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 7. 什么叫环境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8. 什么叫做二次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9. 什么叫做次生污染? 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10. 什么是环境污染源? 凡是产生物理的 (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 (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 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11. 什么是环境保护? 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地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

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要点 (一)取,弃土场的水保工程 1取,弃土场的选址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2在路测选用田地取土时,取土厚度应该在当地地下水位线以上至少0.3米,防止地下水出露影响植被类型 3禁止废渣,土石等向洞口,水体,山涧的随意堆弃和无序倾倒。 4为了防止固体废弃物堆积体被冲蚀发生滑塌,崩塌,应该贯彻“先挡后弃”的原则,设置拦渣坝 5取,弃土场的边坡,应该在工程防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恢复植被,恢复植被类型应该以草灌结合为主,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结合起来,保护坡面稳定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6及时沟通排水系统,为邻近的农田提供灌溉和排水用的临时管道。 7截水沟设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该离开5米,对黄土地区不应该小于10

米。并进行防水渗水加固,截水沟挖出的土,应运到指定地点。 8施工结束以后,应该对取,弃土场进行修整,清理和生态恢复,包括复耕和绿化等,并必须有相应的水土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取土场在项目建设周期中要求做到随取随平整,周界规则。(2)弃土场要求做到顶面平整,坡面平,直。并对弃土场顶面和坡面及时进行土地复耕和植被恢复。(3)对环境恢复中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质量和效果。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生态处理 1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将其运送至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处理。生活区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和大小便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施工废水,清洗场地,车辆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标排放。 (2)及时在临时用地范围的裸露的地表植草,植树绿化。尽量使用当地原有易存活的植物,不推荐使用外来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3)在征地拆迁范围的野生植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向有关部门申报。并根据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采取措施,合理保护植物资源,提高古树

绿色施工阶段评价表.docx

. 环境保护要素评价表工程名称 编号 填表日期施工单位施工阶段评价指标环境保护施工部位标准编号标准要求 5.1.1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控 制 5.1.2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项 5.1.3施工现场应对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5.1.4现场食堂有卫生许可证,有熟食留样,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明表 11.3.1 -1.1 地基与基础 桩基施工 评价结论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无此项 符合要求 标准编号标准要求 5.2.1 1.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资源保护 2.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采取隔离措施 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生活设施远离有毒有害 物质 2.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3.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 动强度等级》( GB3869)相关规定 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 5.2.2员佩戴护目镜、面罩等防护器具 人员健康 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有自然通风或临时 通风设施 6.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配置醒目安全标志, 施工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加强人 员健康管理 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定期喷洒药水 消毒和除四害措施 8.食堂各类器具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规范 一 般 1.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有专人负责 项 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抑尘措施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4.现场进出口设冲洗池和吸湿垫,进出现场车辆保持清洁 5.2.3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封闭存放,余料及时回收 扬尘控制 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7.拆除爆破作业有降尘措施 8.高空垃圾清运采用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5.2.4 2.不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废气排放 3.电焊烟气的排放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控制准》( GB16297)的规定 4.不应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5.2.5 1.建筑垃圾应分类堆放 计分标准 1、措施 到位,满足考 评指标要求, 得 2 分。 2、措施 基本到位, 部分满足考 评指标,得 1 分。 3、措施 不到位,不 满足考评抬 杆要求,得 0 分。 应得分实得分 \ \\ \\ \\ 22 21 \\ 21 21 22 22 21 \\ 21 \\ \\ \\ \\ \\ 21 22 22 22 \\

环境保护法试题

环境保护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 A公法范畴B私法范畴C社会法范畴D国际法范畴 3、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4、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保护方案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5、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A一切开发建设项目B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D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 6、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 7、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 A环境行政处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赔偿D环境行政强制 8、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9、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特殊制度的是: A总量控制与核定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D“三同时”制度 10、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的有: A野生动物保护B森林资源保护C土地资源保护D渔业资源保护 二、判断题 1、以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为标准,环境问题可区分为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 2、环境法保护的对象相当广泛,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为环境要素和整个地球的生物圈。 3、环境法调整的内容主要可分为污染防治与生态资源保护。 4、1989年《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5、放射性物质污染是环境要素污染的一个方面。 6、行为人有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 7、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 8、废气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环境要素污染。 9、我国对重点海域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表1) 工程名称编号填表日期 施工单位施工阶段地基□结构□装修□评价要素环境保护施工部位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计分标准评价结论 控制5.1.1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必须全部符合 考评指标要5.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求;不符合要 项 5.1.3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求的一票否 决,不得进入 5.1.4 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评分流程。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计分标准应得分实得分 5.2.1 资源保护 1. 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2 2.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2 5.2.2 人员健康 1. 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 2. 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2 3. 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 度等级》GB3869的有关规定。2 4. 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 5. 1. 措施到 2 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位,满足考 6. 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2 评指标要6. 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 一 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求,得2 分; 2 员健康管理; 般项7.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2 2. 措施基本 8. 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2 到位,部分 5.2.3 扬尘控制 满足考评 指标要求, 2 1. 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2. 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2 得1 分; 3. 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2 4. 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 2 5. 3. 措施不到 6. 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2 位,不满足 7.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2 考评指标 8. 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2 要求,得0 9. 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2 分。 10. 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2 5.2.4 废气排放控制 1. 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2 2. 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2 3. 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的规定; 2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题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题 1.什么是环境? 答:指围绕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 2. 从科学范畴上可将环境分为哪些种类? 答:可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和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为了满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3. 什么是环境问题? 答: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公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4. 环境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原始捕猎阶段、农牧业阶段、工业革命阶段、工业发展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5. 什么是环境容量? 答:指在不影响环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况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能力。或者说是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情况下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总量。 6. 什么是环境自净? 答: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

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应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 7. 什么叫环境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8. 什么叫做二次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9. 什么叫做次生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10. 什么是环境污染源? 答:凡是产生物理的 (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 (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 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11. 什么是环境保护? 答: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

环境保护管理的要点

环境保护管理的要点 工程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管理目标与基本要求 二、管理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防治大气污染 1.为减少扬尘,施工场地的主要道路、料场、生活办公区域应按规定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降尘措施。 2.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 3.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含有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的装饰废料、油毡、油漆、垃圾等各类废弃物。 4.沿线安排洒水车,洒水降尘。 5.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砂石等散料应采取覆盖措施。 7.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并设专人清扫社会交通路线。 (二)防治水污染 1.施工场地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污水、泥浆必须防止泄露外流污染环境;污水应尽可能重复使用,按照规定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河流,泥浆应采用专用罐车外弃; 2.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 (三)防治施工噪声污染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 3.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晚上10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强噪声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到有关(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并公告附近居民(并走访、取得谅解); (四)防治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1.施工车辆运输砂石、土方、渣土和建筑垃圾,采取密封、覆盖措施,避免泄露、遗撒,并按指定地点倾卸,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2.运送车辆不得装载过满并应加遮盖。 (五)防治施工照明污染

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三要素必不可少-环保工程师考试.doc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巩固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碳捕捉等技术,加快建筑节能步伐,培育以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 供新的不竭动力。

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对节约能源资源,很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如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各方面的自觉行动。

当前,进一步做好能源资源节约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节能减排,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切实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依托重大工程项目,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进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循环利用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产方

环境保护的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1.什么是环境 答:指围绕人的全部空间以及其中一切可以影响人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天然与人工改造过的自然要素的总称 2. 从科学范畴上可将环境分为哪些种类 答:可将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周围和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为了满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3. 什么是环境问题 答: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公害”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4. 环境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原始捕猎阶段、农牧业阶段、工业革命阶段、工业发展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5. 什么是环境容量 答:指在不影响环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况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能力。或者说是指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情况下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总量。 6. 什么是环境自净

答: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应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 7. 什么叫环境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 8. 什么叫做二次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物质,所生成的污染物质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二次污染。 9. 什么叫做次生污染 答: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未改变毒性,而从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转入另一个环境要素或场所,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称为次生污染。 10. 什么是环境污染源 答: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寄生虫及卵等) 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作污染源。 11. 什么是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六要素

绿色施工六要素 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扬尘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于场外,采取覆盖措施。裸露的场地采用覆盖措施,办公室门口种植绿化带,进行美化。 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散装水泥罐进行封闭围挡。 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并作一定的排水坡。 6、建筑物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时,首先必须先洒水,防止扬尘,清扫人员戴防尘口罩。 7、木工加工房采用封闭围挡,内的锯末随时装袋存放防止扬尘,钢筋加工的铁屑及时清理。

8、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9、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时禁止抛撒,避免产生扬尘。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回填土,并采用洒水车洒水降尘。 噪声与振动控制 1、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 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中的噪声,对机械设备安拆、脚手架搭拆、钢筋制作绑扎、混凝土浇捣等,按降低和控制噪声发生的程度,尽可能将以上工作安排在昼间进行。 3、在脚手架或各种金属防护棚搭拆中,钢管或钢架的搭设要按搭拆程序,在拆除工作中,不允许从高空抛丢拆下的钢管、扣件或构件。 4、在结构施工中,控制模板搬运、装配、拆除声及钢筋制作绑扎过程中的撞击声,要求按施工作业噪声控制措施进行作业,不允许随意敲击模板的钢筋。 5、在混凝土振捣中采用低噪声振捣器,按施工作业程序施工,控制振捣器撞击模板钢筋发出的尖锐噪声。 6、在清理料斗及车辆时,采用铲、刮,严禁随意敲打制造噪声。 7、钢管、钢筋、金属构配件、钢模板材料的卸除,采用机械吊运或人工搬运方式,注意避免剧烈碰撞、撞击等产生噪声。

常见环境保护名词解释.doc

常见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 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糸统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 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环境问题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是指一些非人类能力所能控制的,而由自然因素(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台风、干旱、暴雨;由地球热力和动力作用产生的火山爆发、地震等。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异常、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目前,人类活动对环境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已日渐被人们所感受,并逐渐形成共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从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为的环境问题是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人口的增长要求工农业迅速发展,从环境中取得食物、资源、能量的数量必然要增大,其中一部分供人类直接消费,有的经人体代谢变化;废物"排入环境,有的经使用后降低了质量。然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不考虑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超出了环境允许的极限,就会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造成资源的枯竭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因此,可以认为,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一、. 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二、.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三、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四、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绿色施工评价内容及标准

绿色施工评价内容及标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内容及标准 施工管理A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A11 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措施、文明施 工及环保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施工人员健康状况A12 分开布置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办公区;生活区有消毒保 温措施;设置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措施;制定卫生、防毒、 防辐射措施;食堂器具清洁,人员健康、卫生;设环保厕 所;编制食物中毒等应急预案;从事特种工作人员做好安 全防护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按照《职业病 防治法》的规定做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 案实施A13 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专项工方案的编制符合绿 色施工标准;绿色施工方案包括:节水、节地、节能、节 材和环境保护等绿色施工措施;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 员的绿色施工技术指导情况。 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 A14 有定期的绿色施工培训课程计划和授课记录,建立有 组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制度根据培训内容,培训过 程中需留存影像、签到表、培训记录等过程资料,对参加 培训人员进行定期考试、考核并留存记录。 环境保护A2固体废弃物排放量A21 建筑施工应从原材料采购、材料管理、施工管理和垃 圾排放等全过程进行建筑垃圾减量控制。固体废弃物产生 量不应大于300t/万平方米 昼间噪音控制A22 施工场界声强限值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 大气污染及扬尘治理 A23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域应建立清扫制度,车辆 进出口要安装自动清洗设备;现场宜采用自动喷雾(淋) 降尘系统。现场要设置扬尘自动监测仪,动态连续定量监 测扬尘(TSP、PM10)和扬尘远程监控系统,对裸露地 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抑尘措施; 污水排放A24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置排水沟;工地生 活污水、预制场和搅拌站等施工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和 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A3建筑材料损耗降低率 A31 在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材料选用 和加工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创新改造传统工艺、混合材料 的合理配比、材料运输的损耗控制等等。掌握材料节约的 原则,制定材料使用计划和节约措施;应用于建筑工程所 有材料的节约使用。鼓励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大宗的主 要建筑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应有有效的措施和 效果。主要建筑材料损耗比定额损耗率不宜低30%以上。 续表

绿色施工措施

绿色施工措施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绿色施工措施 一、绿色施工要点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 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实施日期:2011年10月1日 1 总则 1.0.1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动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应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2控制项prerequisite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2.0.3一般项general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2.0.4优选项extra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6建筑废弃物building waste 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0.7回收利用率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2.0.8施工禁令时间prohibitive time of construction 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2.0.9基坑封闭降水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3基本规定 3.0.1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 3.0.2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施工。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环境保护试卷试题

环境保护概论试卷2套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 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 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 8、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 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二、填空题(18分,每空0.5分) 1、环境问题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2、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4、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 5、五个大气层中,(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

环境保护复习要点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一、主要考点分析 ?考点1: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地区差异 源短缺、生态:资.环境问题的类型及表现 1 破坏、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1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更新速度。(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在自净能力。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表现形式(类型)、轻重程度、危害程度。 ?考点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1.说明主要的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2.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3.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 思考: (1)1950 年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说明主要原因。 ①人口增加,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大. 量占用耕地;②人类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③人类滥垦滥伐造成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 2)分析新加坡、以色列和我国华北地

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共同原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不同原因:新加坡岛国面积小,无长河,地表径流迅速入海,难以存留以色列: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较长,年降水较少,蒸发强,径流量小华北:半湿润地区,年径流量较小,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3 )简述矿产资源在开采、运输与存放以及利用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

施。 开采:破坏地表稳定性;破坏植被;出现 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塌陷;污染空气和水运输和存放:占用土地;污染空气和水、 土壤 利用:产生“三废”,污染环境;破坏生态(4)闽江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 其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 来提示:从土地生气水五要素哪些影 响? 分析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下游农田与河口含沙量增大,淤积河湖,湿地面积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旱涝灾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下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1 总则 1.0.1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制动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应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0.2控制项prerequisite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2.0.3一般项general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2.0.4优选项extra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6建筑废弃物building waste 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0.7回收利用率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2.0.8施工禁令时间prohibitive time of construction 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2.0.9基坑封闭降水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在基坑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3基本规定 3.0.1绿色施工评价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 3.0.2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4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5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施工。 6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7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8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绿色施工资料。 9在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 3.0.3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 1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3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4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5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6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