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中国传统国学《弟子规》践行感悟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地向前滚动,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辈自当首推《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1080字,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先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落地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中,我想应要塑造和培养的就是: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这三者循序渐进又环环相扣。

一个企业,能将人品放在首位,我想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的。至于勇气,我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也不需过多地阐述,但凡企业,都无不是地吆喝我的产品有多好多好。而能将产品放在末位,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无畏。所谓勇者无畏。

当然,与其说是勇气,更多的还是智慧。

我们且从产品开始来探究其中的智慧精髓。

产品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最直接的见证载体,准确地说,产品是毫无生命可言;更无精神。产品的好与坏,大众的第一认识就是这个企业的好与坏,就是企品。尤其是在大众公信力急剧下降的今天,企品成为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一个企业的品德包含却远远高于产品;大众的消费意识已经逐渐从单一的产品质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那企业又是什么呢,企业顶多是被我们灌注了大量拟人化的元素,如文化,如责任,如发展目标等。为什么要拟人化呢,因为企业不是人,只是法人,法人是一个组织,是一个群体。决定这个群体的是构成这个群体的一个个自然人,也就是我们的全体员工、全体公民。所以,什么样的企业人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品、企品、产品的排序那是最具有智慧可言了。只要人品好了,企品自然就

会好,企业好了,产品也就完美了。所以这三者不但是先后排序的问题,更多的内部因果关系的分析和整合。

我们应不但把人品放在核心价值观的首位;同时还应用大量的元素去阐述和支撑。我们应将人品定义为传统美德、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更是从德的大前提下要求职业精神;更全面更高层次地对人提出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理解诺基亚等国际品牌都以“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核心价值,是深同认可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