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楷书笔画(实用)资料汇总

颜体楷书笔画(实用)资料汇总
颜体楷书笔画(实用)资料汇总

颜体楷书笔法

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李汉宁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为少见,但这在我10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

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学习中,我们应该弄清以下三点:

(一)中锋和侧锋

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二)藏锋与露锋

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李溥光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藏锋起笔,要将笔锋逆入,也叫逆锋,藏锋起笔如篆书、颜体楷书;露锋起笔即按运笔方向顺入,行草书的笔画用得比较多。收笔时要表现为藏锋则需回锋收笔,如唐楷,而要表现为露锋则提笔出锋,如悬针竖。学生研习应对藏锋用笔多

加注意。

(三)转锋与折锋

转锋是运笔过程中,笔锋方向渐渐改变,行笔线路为圆转。折锋是

笔锋方向突然改变,行笔线路为方折,两种用笔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同,

即“转以成圆,折以成方”。

所谓“转以成圆”,意思说转锋能使笔画呈浑圆弧形,在运笔时,笔

锋逐渐转绕,使笔画外形圆,笔锋内裹于笔画中间。所谓“折以成方”,

意思是说折笔能使笔画成方状,在运笔时,笔锋稍提起然后突然改变方

向而行,使笔画外形有方角出现。转、折锋用于笔画的起收和转折之处。

转锋用笔流畅轻顺,给人圆柱体感觉,以李斯式的小篆的最为典型,

折锋用笔斩截劲健,给人生铁板的感觉,以龙门造像记为最明显。圆转

属阴柔之美,方折则属阳刚之美,在古代的各种作品中,很少有绝对的

方和绝对的圆,一般书家都是方、圆兼用,转、折锋交错进行的。

下面谈谈颜体楷书的运笔方法:

1、横

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如“一、二、三”

等字。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

2、竖——垂露竖

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 等字。根据字形需要,垂露竖还有直、曲,有正、斜之分。曲形的,如“因”字;倾斜的,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还有上粗下细的,如“草字头”中的竖。

4、撇——长撇

5、撇——短撇

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

宜尖。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否则,笔画过于头重脚轻,支撑不起字的结构。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如“十、井、川”等字。

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

异。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

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

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

笔宜尖。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

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

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短撇在字头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斤”等字;短撇在字的左部时,形态较斜,如“乍、佳、爪”等字。

7、捺——平捺

8、提

9、折——横折捺主要分为斜捺和平捺。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如“八、人、夫”等字。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

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

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

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如“之、近”等字。

向左下方逆锋起笔,转锋向右下顿笔,再向右上边

行边提笔,最后出尖锋,如“江、持、北”等字。

是由横和竖两笔连接组成,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转锋向右下顿笔,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下行笔写竖,最后回锋收笔。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分两笔来写,写完横画后,将竖画起笔的动作按到横画的末端,再向下写竖即可。如“日、中、尺”等字。

11、折——竖折

12、折——撇折

由横和撇连接而成,连接处即折处的原理和横折

同,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转锋向右下顿笔,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左下行笔写撇,如“又、名、友”

等字。

由竖和横连接而成,写完竖画,将笔锋提向左,然后向右下顿笔,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写横,如“山、世、仙”等字。

由撇和提连接而成,撇画不宜出尖锋,至撇画末尾,将笔锋向左提起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上边行边提笔,最后出锋,如“至、矣、玄”等字。

14、钩——竖钩

15、钩——弯钩

由撇和和长点连接而成,撇画行至将出尖锋时即折笔向右下写长点,长点为顺时针方向运行并将笔锋渐渐按下,使笔画逐步变粗,如“女、妄、姑”等字。

竖画写到末尾,将笔锋向左下转,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稍偏上出锋,钩不宜太长。如“水、可、行”等字。

起笔稍轻,由轻到重按顺时针方向向下弧弯行笔,边

行边按使笔画由细变粗,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

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起笔和出钩处应在一条垂

直线上,否则整体会或左或右倾倒。如“子、手、乎”

等字。

17、钩——竖弯钩

18、竖弯起笔如竖画,向右下逆时针方向弧弯行笔,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右上出锋。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如“我、或、成”等字

行至竖尾,圆转向右下,再往右上行,至末尾顺

行笔方向顿圆,挫笔退回再向上提笔出锋。出钩

处与在左侧圆转处应齐平,横方向一段不可直走。

如“也、已、元”等字。

与竖弯钩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出钩,笔画末

尾顿笔圆足即可。如“七、四、西”字。

19、钩——卧钩

20、钩——横钩

21、竖提

22、点——侧点(右点)

23、点——左点

由横、点和钩三个部分组成,横画稍细,由粗变

细,写到末尾,将笔锋提至横画上边缘,向右下

方顿成点,稍驻笔使点底圆足,稍向左上挫锋提

笔,最后向左下出钩。如“字、彼、欲”等字。

颜字竖折很特别,写完竖画,提笔离纸,在竖尾

左下方独立起笔写提,提画前半部分与竖相接。

如“民、以、畏”等字。

点画分有侧(右)点、左点和竖点。侧(右)点向左

上逆锋起笔,转锋顺时针方向向右下行笔,到尾部稍

顿,向左上回锋收笔,一次写成,不能回填。如“下、

玉、清”等字。

左点,颜体的左点多为出锋,逆时针方向向右下顿,挫

锋将笔稍提起,在点的中部向右上方提笔出锋。如“小、亦、新”等字。

入笔稍轻,向右下方逆时方向运行的同时渐渐将

笔锋按下,使笔画由细变粗,至末尾顺行笔方向

顿圆,稍挫笔退回再向左上提笔出锋。如“心、志、

忽”等字。

24、点——头竖点

25、点——左竖点

26、点——上下点

27、横折钩左竖点起收为垂露竖的写法,但形态特殊,先向左下再转向右下,整体弯曲。如“宝盖头”的左点。

上下两点一起,上点向左下出锋与下点作呼应,如“冬、寒”

等字。

此笔为横折和竖钩连接而成,注意折和钩的

运笔技巧。竖部分有的向下,如“月、雨”等

字,有的向左下,如“方”字。

竖点分头竖点和左竖点,头竖点为上粗下细的短竖,如

“六、言、文”等字。

28、横折弯钩、横折弯

29、横折折撇

30横折折钩31横撇弯钩分横折折长撇和横折折短撇,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

接着向右下顺时针方向稍按然后向左下或写长撇,如“及、

庭”等字;或写短撇,如“道”字。

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接着向右下轻轻入笔写弯钩,

弯钩整体向左下斜,如“乃、仍、奶”等字。

横折弯钩为横折和竖

弯钩连接而成,注意

横笔稍向上斜且由粗

变细,如“九”字。横

折弯与横折弯钩写法

基本相同,只是不出

钩,写到末端,顺势

顿圆即可,如“投、

沿”等字。

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向右下顺时针方向由轻至重

渐渐按笔,末尾顿圆后,挫锋向左出钩。“陵、限、耶”等

字。

32、竖折折钩

由竖折、横折、竖钩等组成,前竖直下,后竖稍向左下

斜。如“引、弟、第”等字。

(完整word版)钢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书法知识】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

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颜体楷书笔画

颜体楷书笔画 颜体楷书笔法 李汉宁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 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 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谭延(1880-1930,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年加入国民党。1922于右任二家。1912长。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

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为少见,但这在我10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形态。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学习中,我们应该弄清以下三点: (一)中锋和侧锋(蔡邕《九势》)。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在传统的书学中,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锥画沙”常用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 边淡。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二)藏锋与露锋 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 锋。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有锋以耀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李溥光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藏锋起笔,要将笔锋逆入,也叫逆锋,”“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藏锋起笔如篆书、颜体楷书;露锋起笔即按运笔方向顺入,行草书的笔画用得比较多。收笔时 2 要表现为藏锋则需回锋收笔,如唐楷,而要表现为露锋则提笔出锋,如悬针竖。学生研习应对藏锋用笔多加注意。(三)转锋与折锋 转锋是运笔过程中,笔锋方向渐渐改变,行笔线路为圆转。折锋是 笔锋方向突然改变,行笔线路为方折,两种用笔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同,“即转以成圆,折以成方”。,意思说转锋能使笔画呈浑圆弧形,在运笔时,笔所谓“转以成圆”,锋逐渐转绕,使笔画外形圆,笔锋内裹于笔画中间。所谓“折以成方”笔锋稍提起然后突然改变方意思是说折笔能使笔画成方状,在运笔时,转、折锋用于笔画的起收和转折之处。向而行,使笔画外形有方角出现。以李斯式的小篆的最为典型,给人圆柱体感觉,转锋用笔流畅轻顺,圆转以龙门造像记为最明显。折锋用笔斩截劲健,给人生铁板的感觉,

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 案例

“颜真卿楷书集字联练习”教学案例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颜真卿书法。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为弘扬我国书法精髓,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颜真卿的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维诗中的一副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滔滔的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山色有无中”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在这里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临写的这副对联和准备奖励给这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两名同学的作品,今天,看谁是最棒的!设奖励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高昂的氛围中学习。 二、基本笔画的书写训练 1.老师发现这副对联中“色、地”二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难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体中的竖弯钩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去书写才对?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也让别的同学在书写时加以注意。 2.学生看“色、地”,探讨分析,学生畅言,交流书写要领,让观察仔细的同学临写一次,从实践中看效果。 3.教师示范书写二次。强调竖弯钩的特征和书写方法,加深印象。找学生临写,争取做到每位学生都能从书写中获得体会。并能在全班同学的监督下完成书写。 三、畅谈感受品读“帖”字,感悟书写规律 学生“读”帖,寻找字中的结构秘密,总结“无、有”字的规律。教师范写,学生自书互评,交流书写要领。然后按总结的要领去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改正。 1.在“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中,同学们感觉到哪个字最难写? 2.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书写难度大一点,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无、有”这两个字在间架结构和运笔上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其中的奥妙。 3.学生畅述,教师适当小结。这两字在写法上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并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教程文件

硬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 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 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 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

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基本笔画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楷书的28个基本笔画

楷书种基本笔画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 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 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 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与训练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一点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右点:从左上方向右下起笔,起笔稍轻,行笔斜中略带弯曲,顿笔后向左上

回收。 2、左点:落笔稍轻,向左下渐重行笔,顿笔后向右上回收,犹如将要垂落之石。 3、挑点:起笔时向右下方顿一下,然后提笔向右上方向迅速挑出。 4、撇点:起笔顿笔,向左下方向迅速撇出,形如短撇。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二横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长横:顿笔起笔,中间行笔稍快,要轻而略带弯度,至末尾顿笔回收。长横的写法总体来说是一个“重—轻—重”的过程。 2、中横:写法基本与长横相同,只是行笔速度较慢,长度比长横略短。

3、短横:起笔时要轻,由轻而重,收笔略顿或回锋收笔,略向上斜,形不宜长。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三竖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悬针竖:起笔稍顿,再向下行笔,用力逐渐减轻,中间蓄势略慢,最后出锋直下。悬针竖的形状如一根悬挂着的针,故名。 2、垂露竖:起笔与悬针竖一样,起笔重顿,再向下行笔,回锋收笔,形如露滴下垂之势。 3、短竖:短竖的写法一般与垂露竖相同,只是稍短。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四撇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1、竖撇:起笔如同写竖画,略向左斜而后弯曲,末尾快速行笔出锋。

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1、点;逆锋起笔,再折笔下顿,使笔毫沿中线向两边铺开,顺势下拖,完成笔画长度。最后提笔回收。写点时,要“落笔轻,着纸重,取势远,收锋疾。”写点时,注意使毫随锋顺,不要让锋毫扭曲。 2、横;在字中起着横粱的作用,要写的挺秀。运笔时,起笔、行笔、收笔要步骤分明,一丝不苟。其形状是:方头(或斜头),尾圆(实为斜圆),中段稍细,上线平直,下线微弯。其写法是:笔锋先从右向左作一段逆行,此即“欲右先左”。再根据横画直落笔的原理,画一条短的直线或斜线。由于取了逆势笔毫极易铺开。随即微微提笔调锋,使笔锋由下变为向右,然后中锋行笔。行笔时中间一段稍提笔,收笔时,先将笔向上微提,稍住,下顿成形,迅速提笔回收。此即“有往必收”。写横最重要的是起笔和收笔时的运笔过程要完整无缺。 3、竖;起者支撑的作用,要写的劲键挺拔。其形状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垂露的写法是:逆起横落,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即笔锋从左上角由下向上逆行一段,再横向落笔,之后,略微提笔,调整笔锋,由向右改为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再微提笔回收,此即“无垂不缩”。悬针竖至末端正锋出尖,空收挥手。写竖要注意“努过直而力败”。竖要写的直中有曲,如果板直,反而显得无力。 4、撇;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5、捺;捺与相反,是向右的一笔。捺作波浪形,有一波三折之势。捺的上边线要写的斜而直,不能凹下去。捺角要丰满,不能缺角、散尾、垂尾、翘尾。其写法是:先逆锋向左,然后转锋右下,再右下行笔,捺角处停顿使笔毫尽量铺足,最后慢慢提笔出锋。写捺时,要做到“束的紧”、“提的起”、“按的下”、“收的起”。 6、钩;钩是其他笔画的附属品,但须形态饱满锐利,才能为主笔增辉。左竖钩的写法是:先写好竖,再写好钩。写钩时,须先将笔锋向上一提,再向下一按,使笔毛铺开,然后稍一停住迅速出锋。钩不宜太长。 7、挑;又称提,是自左下向右上挑出的一笔,仰势。逆锋取势,向下起笔,铺豪转锋,沉着有力地向右上方行笔,速度渐渐增加,笔锋渐渐收拢。力到笔尖。出锋时宜快不宜慢。 8、折;折是横和竖连接处的方形转角。楷书多折,写好折,是写好楷书的基本功之一。写折时,行笔至转角处,要特别注意提和按,因为行笔至方向转弯处,只有提笔,才能转换笔锋;只有按笔,才能保证中锋行笔。具体写法是:要在转角处先提足笔,再按下去,然后原地略提笔,这样笔锋就能在改变的方向上保持中锋行笔了。重点词语提示为:提—按---略提,3个步骤缺一不可。

楷书基本笔画字帖

一、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一)、横: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横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之分。 (二)、竖: 竖要写垂直,因为竖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有悬针、垂露、短竖之分。 (三)、撇: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四)、捺: 捺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平捺之分。 (五)、点: 点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长点之分。 (六)、提: 提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七)、钩: 钩有竖钩、竖弯钩、戈钩、卧钩之分。

(八)、横折与横折钩:(注意两种形态变化)。 (九)、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

(十)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十一)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避免出现双角)。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十四)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十五)竖折撇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从上面介绍的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挑都要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二、汉字结构要点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如:部、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如:绩、议、读 ?(5)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

书法教案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

第九课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斜直捺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实践如何正确规范的点评他人的习作。 2、了解斜直捺的笔法和用法;练习斜直捺的笔法。 3、对斜直捺进行描红训练,初步掌握毛笔斜直捺的笔法。 4、利用描红字帖练习斜直捺范字的书写,争取了解笔画的运用规律。 5、欣赏不同范字的书体,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斜直捺的运笔路线,学会正确的楷书运笔方式。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本课所需要的字帖,交付学校打印。提前下发学生。 2、学生根据要求,在毛边纸上对本节课的字帖范字进行双钩和单钩。 3、教师制作PPT,用于点评学生作业和书法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和点评(复习和欣赏) (一)作业欣赏及点评 1、教师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重点引导学生说优点。) 2、出示一个写的不够好的字,先请学生点评,而后请同学上前用朱笔修改。并稍作点评。 (二)欣赏颜真卿《裴将军诗》 1、展示局部清晰图片,观察学生表现。 问:看了这个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比较凌乱,很潦草,看不懂…… 师:对了,这幅作品很特殊,它是一个混合体,你们看出来了吗? 预设生: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 2、PPT展示作品全貌。 这幅作品是我们曾经学习的书法大家的,猜一下,他是谁?(颜真卿)3、简介颜真卿的《裴将军诗》

裴将军其人,颜真卿这幅作品从什么角度欣赏。 二、练写本节课重点笔画。 1、PPT出示“裴”字,观察捺画,引入本课斜直捺。 2、学生回顾捺画的写法,书空练习。 回忆并观察,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捺和短捺区别在哪里,要怎样写? 板书:直,由轻到重,捺尾平出。 教师讲解并示范笔画的写法。 3、学生由老师带领先做书空练习。 4、教师视频示范笔画的书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教师带领学生用毛边纸的空白格子练习3到4个笔画。(同步训练) 6、请同学们在利用2个空白格子练习6到8个笔画,务求做到形象规范,笔法正确。这时教师巡视指导。若学生存在普遍问题,还需要集中指导。 要求:不追求速度,务必认真掌握结构要领。 三、利用范字训练笔法。 1、出示范字“东”,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先书写一个双钩东字 问:①、本节课老师选择的两个字,大家先观察一下东这个字,刚才所学笔画在字形中的位置,它应该怎样写才会让字形做到好看? ②、还有没有其它关键笔画需要注意的? 板书:竖要直。撇捺角度一样高。 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字形结构特征。 2、教师视频示范书写本节课例字。边书写边重点强调字形中关键笔画的要领。(这时对视频实行录屏的操作)

毛笔颜体教案

毛笔颜体教案 崇义四中赖庆淑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和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感受颜体楷书苍茫浑厚之感; 学习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学生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2、方法和过程目标: 通过学习新知—临摹练习—作品展示—探究总结; 通过技法来掌握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特点并在过程中巩固对其的掌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目标: 培养不同艺术风格美的鉴赏,热爱书法艺术的兴趣以及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利用手中的毛笔来表现颜体楷书的基本风格 教学难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运笔过程。

教学方法:解析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机教室、毛媒体课件 学具:毛笔、墨汁、砚台、清水、毛边纸 课时时间: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上面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他的风格给人苍劲雄浑的感觉。 教师: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风格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颜体楷书》这一课 二、走进颜真卿: 1、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 砑临 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

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2、颜体楷书的笔画特征 通过欣赏颜体楷书书法作品,体会颜体楷书的风格、用笔、笔画、结构谈谈有什么感受? 教师提示: 教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来看几个有特点的字,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 教师:我们通过欣赏这些图片来发现颜体楷书的主要风格,大家 发现了吗?这些字的用笔,主要是以圆为主,方圆皆备 教师:大家再接着观察它的线条,看是否是厚重,沉实的呢?教师:大家再接着观察,它的横竖的对比有没有呢?大家来看,这里,横细竖粗,这些范例是不是都很形象的表现了这一点? 3、颜体楷书的结构特点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颜体楷书的用笔,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结构。 教师:大家现在不要看小笔画,看看整个字给我们了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大家在注意观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大家看看字的结构那里有收紧,哪里放得比较开?这些变化有

颜体楷书基本特征

颜体楷书基本特征 颜体楷书基本特征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跑步要想拿冠军,需要跑好每一步。考试想得100分,需要做对每一道题。如果只是盯着冠军和100分,本末倒置,十有八九是要事与愿违的。 如果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上一粒,睡上一觉,第二天睁开眼,咦,我成王羲之了,也没多大意思。练习书法和谈恋爱差不多,要享受的是求之不得的过程,这样才有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录之与大家共勉 【临池随想】学贵通理知行合一 作字如作文,当循序而渐进,先由字、词、句,再到段、篇、章。若不计用笔,甚至用笔不精,只是信笔涂抹,就会形成“有书无法”之弊病。清代笪重光在其书论《书筏》中有评王羲之书云:“画能如金刀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书圣”尺牍用笔的主要特征,是断金切玉般的一拓直下骨法用笔,空中取势,落

笔肯定,顶纸行笔,万毫齐力,骨肉匀称,不激不厉。既要明白自倒自束之理,又要熟练躜捉绞转之法。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不宜长,不宜软,纸不能生,不能粗。志与器合,方得干净而不觉直白,流美而不失厚重之美。 学书又是一个由生到熟,再由熟返生的过程,生即为慢,熟后方能快。若读帖太快,必忽略细节,印象不深;行笔太快,又多失势,意思浅薄。“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淹滞则骨肉重慢”。待笔法、字法、章法熟悉之后,亦须张弛有度,不居内外及中间也。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清刘熙载《书概》语)。前期锤炼的是功夫,后期拼的是学养。需要多读书,特别是书论,不可重墨轻文,下笔无物。只有丰富的学识,才会提升自己的性情,神合古人之后,下笔自少俗气。 羲之书法晚乃善,王铎五十而自化。书虽小道,若不明理,穷其一生未必有成,当砥砺前行。 颜真卿楷书特点辨识颜真卿的楷书笔画有如“折钗股”、“屋漏痕”、“蚕头燕尾”,是他敢于创新的结果。正如苏轼所指出的:“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姜夔认为颜书笔法是改革“晋、魏之风轨”的结果:“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于一偏,予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间,人争效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书法之无助,而晋、魏之风轨,则扫地矣。” “屋漏痕”,是对点画用笔的要求和艺术效果的形象比喻,传为唐代颜真卿所言。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云:“素

楷书的基本笔画和运笔方法

楷书的基本笔画和运笔方法- 一.基本运笔 (1)露锋:笔锋顺势入纸,笔锋外露,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后再行笔。露锋一般在楷书中比较少用,而在行书、草书中常用,给人以气韵连贯、灵动秀美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有尖刻或弱而无力感。 (2)藏锋:相对于露锋而言。笔锋逆锋入纸,笔锋内含,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再行笔。笔锋的方向一般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原则。藏锋在楷书、隶书和篆书中常用,是最基本的起笔方法之一,其使用在行书和草书中相对露锋而言就少了。藏锋给人以骨气凝重、含蓄、雄壮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流于板滞缺少活力。 (3)中锋:中锋就是起笔并调整好笔锋行笔中,使笔锋不偏侧,笔尖部分尽量作为线条中线行笔。中锋,是书写点画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行笔方法,同时也是表现线条力度美质感的基本运笔方法。书写时,点线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4)侧锋:相对中锋而言。是指笔尖微微偏离线条中线行笔。写好侧锋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偏离中线太远,二是速度上可适当加快,果断有力。否则,会写成一边光滑一边有锯齿状的线条。侧锋作为中锋的辅助性运笔,用以丰富中锋的变化性和增强线条的骨肉丰润感。一般在起笔、收笔、笔向转换及粗细变化时会用,但行笔过程中尽量用。写好侧锋也有一定的难度,不可小看。 (5)方笔:方笔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适当散开,铺锋行笔。方笔写成的钱条有“刻”得的感觉,具有碑石味,给人以雄犷、粗壮、阳刚之美感。如写不好,会成为机械性运笔,容易流于形式的追求而刻板、无活力,有形无神。魏碑和隶书

多用方笔。 (6)圆笔:圆笔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不使笔锋散开,尽量成聚拢状,裹锋行笔。圆笔写成的线条有力聚笔尖、锋透纸背之感,又有熔铸之感,即古人所云:“印印泥”、“锥画沙”,篆书线条多用此法。圆笔线条圆润遒劲、含蓄蕴藉,相对于方笔来讲具有阴柔之美。如写不好,容易写成细而无力,成“面条”状。 二.楷书点画的写法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点画开始学起,汉字的基本点画包括:横、竖、撇、捺、钩、点,六种;如果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横、竖、撇、捺、钩、点、折七种,作为基本点画的运笔方法来学。任何点画在书写时都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这七种点画也不例外。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具体写法。 1.“横”的写法:横在永字八法中叫“勒”,勒是力度的一种形象描写。行笔时,主要运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笔”行笔中笔杆左倾。横画包括:露锋起笔横和藏锋起笔横两种。 (1)露锋起笔横:笔锋顺势向右下入纸轻顿笔,迅速微提笔锋调顺成向右行趋势的感觉,同时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点,之后,向右中锋缓行笔,行笔方向向右上微高一点行笔,最后,用笔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再用笔锋向左上回锋至横画中心即可。 (2)藏锋起笔:欲左先右,笔锋逆势向右入纸,随即向右下以笔锋轻顿笔,然后微提笔锋调整成有右行趋势感觉的笔锋,再次在原处顿笔,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后向右缓行笔,收笔方法与露锋起笔横相同。熟练以后,藏锋起笔,有时可以处理成“意藏”,即笔锋在落纸同时较快速度的有欲左先右回旋笔锋之意。 露锋和藏锋只是在起笔上不同,中间行笔和收笔方法是相同的。以上是横画的基本运笔方法,在实际创作时,要根据字形结构,灵活多变,比如:长短变化、粗

欧阳询《九成宫》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 解 引用 武汉珞珈英才书画培训的【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主讲教师:杨文博 【编者按】 朋友们: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基本笔画又是学习书法的最初的途径。先我部开设基本笔画专题,由我部书法教师演示并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敬请关注。 【教师寄语】 朋友们:欧楷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楷书书体,素有“唐楷之冠”的美称。历代书法家从欧楷入手而成大家者比比皆是,可见欧楷的书法地位。为了方便同学们课下的学习和满足书画爱好者的要求,今天我将在本网陆续发布欧楷的基本笔画教学内容,供同学们、朋友们参考,也请朋友们多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切磋书法技艺。写得不到之处还请书画同仁批评指正。 (杨老师会陆续把讲解的内容发布上来,现仅发布部分基本笔法的演示稿件) 1、点

点画不要按照相关教材上讲的,如有的教材说“逆入、右行、提笔、回锋、收笔”,这样的方法不是写字,而是在画字。一个点就有这么麻烦的写法,已经吓退了很多书法爱好者。其实这个点就一笔写成,露锋入笔,按笔下行,边走边提,左侧饱满的肚是用毛笔带出来的。当然这里无法用更清晰的问题阐述清楚。 注意:要有三个角一个肚。

左点:露锋入笔,按笔下行,提笔下顿,回锋。有时候根据字的需要,收笔可以出峰。最上面的角相对锐利一些。 2、横

短横:露锋入笔,按笔右行、提笔下按、回锋。注意要有三个棱角写出来。 中横:露锋切笔入笔,下按后顺势右行,提笔下按、回锋。类似于一个四边形。

长横:一种是露锋入笔、一种是藏锋入笔。需要注意中间最细,起笔处较中间粗,收笔最粗。区别于颜体,收笔不要出现疙瘩,很自然的收笔。要匀称平滑,这是欧体的特征。其实在欧阳询的书写中,横画是没有向上拱的趋势,而是直接平直的。这样处理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为了符合现在书写艺术的需要。当然两种写法都不为错,如果严格来讲,还是按照欧阳询写法为好。 3、竖

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詹旭亚)

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书写方法: 1、点:(斜点、斜长点)(例字:立、头、之;不、斥、补)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长横、短横)(例字:大、亚、可;正、本、生)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右轻快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顿;短横要求短促,不必顿挫。 3、竖:(垂露竖、悬针竖)(例字:禾、个、下;呻、砰、韦) 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末端顿笔;悬针竖收笔轻轻提起。 4、撇:(短撇、竖撇)(例字:仁、午、徐;月、凡、周)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快撇出。 5、捺:(斜捺、平捺)(例字:八、又、尺;达、过、走) 由轻到重,向右下方倾斜而下,再向右方捺出,底刃取平。 6、挑:(提手挑、提土挑)(例字:执、抖、拒;址、培、坤) 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 7、折:(竖折、横折)(例字:区、巨、医;史、央、皿) 竖折在完成竖画后折笔向右作一横画;横折在完成横画后向下折笔,作一短中竖。 8、钩:(横钩、竖钩)(例字:买、官、宿;划、讨、何) 横钩先横画,后折笔作一短撇,一笔完成;竖钩至钩的转折外稍顿,然后向上方轻快钩出。 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书写方法: 1、点:(斜点、斜长点)(例字:立、头、之;不、斥、补)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长横、短横)(例字:大、亚、可;正、本、生)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右轻快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顿;短横要求短促,不必顿挫。 3、竖:(垂露竖、悬针竖)(例字:禾、个、下;呻、砰、韦) 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末端顿笔;悬针竖收笔轻轻提起。 4、撇:(短撇、竖撇)(例字:仁、午、徐;月、凡、周)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快撇出。 5、捺:(斜捺、平捺)(例字:八、又、尺;达、过、走) 由轻到重,向右下方倾斜而下,再向右方捺出,底刃取平。 6、挑:(提手挑、提土挑)(例字:执、抖、拒;址、培、坤) 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 7、折:(竖折、横折)(例字:区、巨、医;史、央、皿) 竖折在完成竖画后折笔向右作一横画;横折在完成横画后向下折笔,作一短中竖。 8、钩:(横钩、竖钩)(例字:买、官、宿;划、讨、何) 横钩先横画,后折笔作一短撇,一笔完成;竖钩至钩的转折外稍顿,然后向上方轻快钩出。

六年级书法下册《《颜体楷书》 》教学设计

《颜体楷书》书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和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感受颜体楷书苍茫浑厚之感; (2)学习颜体楷书五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3)学生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2、方法和过程目标: (1)通过学习新知—临摹练习—作品展示—探究总结; (2)通过技法来掌握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特点并在过程中巩固对其的掌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不同艺术风格美的鉴赏,热爱书法艺术的兴趣以及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利用手中的毛笔来表现颜体楷书的基本风格 教学难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 教学方法:解析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课件 学具:毛笔、墨汁、清水、毛边纸、颜料 课时时间: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播放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颜体楷书) 教师:同学们,上面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他的风格给人苍劲雄浑的感觉。 教师: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风格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颜体楷书》这一课 二、走进颜真卿:

观察发现了什么呢? 教师:我们通过欣赏这些图片来发现颜体楷书的主要风格,大家发现了吗?这些字的用笔,主要是以圆为主,方圆皆备 教师:大家再接着观察它的线条,看是否是厚重,沉实的呢?教师:大家再接着观察,它的横竖的对比有没有呢?大家来看,这里,横细竖粗,这些范例是不是都很形象的表现了这一点? 3、颜体楷书的结构特点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颜体楷书的用笔,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结构。 教师:大家现在不要看小笔画,看看整个字给我们了什么样的感觉?(整体风格是方正宽博,示例图片) 教师:大家在注意观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大家看看字的结构那里有收紧,哪里放得比较开?这些变化有没有对字的结构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要点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 要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基本笔画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