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第八章公共建筑常用规范

§8.1总图设计

8.1道路设置规定

8.1.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表:

1、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

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7m;

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通则》5.2.2

2、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

建筑控制线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4m;无供热管线时≥10m。

组团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建筑控制线路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时≥10m;无供热管线时≥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2

3、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5m(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若悬河可以通达机动车)。

(2)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住宅规范》4.3.1 4.3.2

4、基地场地道路坡度:

(1)道路纵坡(见表8-1)

道路纵城控制指标(%)表(8-1)

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0.2

≤8.0

L≤200m

≤5.0

L≤600m

非机动车道≥0.2

≤3.0

L≤50m

≤2.0

L≤100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

《通则》5.3.1

(2)各种场地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

广场兼停车场0.2~0.5

室外儿童游戏场0.3~2.5

室外运动场0.2~0.5

室个杂用场地0.3~2.9

绿地0.5~1.0

湿陷性土地面0.5~7.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2.2

注: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地面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通则》5.3.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

5、其他:

(1)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邦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作地面水的措施。

《通则》4.1.3.3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4 (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宽度和高度均不少于4m的消防车道,人行出口间不宜超过80m。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接时,交角不宜小于750。尽端路至少应有两向方与外围道路相连150m时,应设施度和高度均不于4m的消防车道,不行出品间跟不宜小750。尽端式道踽工不宜大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并应尽端设不少120.×120的回车场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

(3)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己道路红线交叉志不起反70;

2)距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包括引桥、引道)的边缘不是小于5m;

3)距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距公园、学校等建筑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测评》4.1.5 (4)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与构筑物间的最小距离(见表8-2):

8.1.2消防车道设置规定

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当部位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的车道。

(编者注:不规则平面沿街总长度应按建筑平面中轴总长度计算)

《防规》6.0.1,《高规》4.3.1及条文说明

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净高和净宽均应≥4.0m。门垛间净宽应≥3.5。

《高规》4.3.6

3、消防车道净宽及净高均应≥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防规》6.0.9

4、高层建筑消防车道宽应≥4.0m,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车道上空4.0m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高规》4.3.4

5、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离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两个工边设消防车道。

《高规》4.3.1 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等公工建,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防规》6.0.5

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防规》6.0.10,《高规》4.3.5

7、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应不小于15m×15m。

《防规》6.0.10

8、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沿街建筑应设车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防规》6.0.3,《高规》4.3.1

9、建筑的封闭内院或天井,其短边超过24m时,宜设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防规》6.0.2《高规》4.3.2

《防规》6.0.6 8.1.3停车场(库)设置规定

1、下列大中型公共建筑,须按规定配套建筑设停车场(库):

(1)建筑面积≥1000㎡的饭庄;

(2)建筑面积≥2000的影院;

(3)建筑面积≥5000㎡的旅馆、外国人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馆、体育场(馆)等公建。

2、停车场标准(见表8-3)

类指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四级旅游旅馆;

2)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的商场,二类指5000—1000㎡的商场;

3)体育馆中的一类指3000座以上,二类指不足3000座的体育馆;体育场中的一类指15000座以上,二类指15000座以下的体育场;

4)多功能综合的大中型公建,信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的80%计算。

3、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35㎡/车位;自行车1.2㎡/车位计。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40㎡/车位;自行车1.8㎡/车位计。

4、机动车停车位按照上型汽车停车位数计算。

小型汽车停车设计参数如下:

垂直于通道方向车位长度(m)

平行于通

道方向车

位长度(m)

通道宽(m)单车面积(㎡)

平行前进停车 2.8 7.0 4.0 33.6

30°前进停车 4.2 5.6 4.0 34.7

45°前进停车 5.2 4.0 4.0 28.8

60°前进停车 5.9 3.2 5.0 26.9

60°后退停车 5.9 3.2 4.5 26.1 垂直前进停车 6.0 2.8 9.5 30.1 垂直前进停车 6.0 2.8 6.0 25.2

5、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应变近设置停车场(库),或将停车库附建在住宅建筑内。其停车位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以上摘自《495号文》8.2建筑间距

8.2.1日照间距

(未注意者均摘自88城规发字第225号文)

1、生活居住建筑:4层或4卖劲以上的生活居住建筑采用日照间距系数确定期间跟。生活居住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居民住房、公寓房)和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疗病房、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影剧院。

两栋四层或四层以上的生活居住建筑(至少一栋为居住建筑)的间距当采用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后仍小于以下距离时,按下列规定执行(见图8-1):

(1)两长边相对时:≥18m;

(2)两短边相对时:≥10m;

(3)一长边对一短边:≥12m;

(4)间跟符合本规定,但小于防火间跟的规定时,按有关消防规定执行。

2、板式居住建筑:板工居住建筑群体布置时,间距系数如下(见图8-2)

建筑朝向与

0°~20°20°~60°60°以上正南夹角(a)

新建工程 1.7 1.4 1.5

改建工程 1.6 1.4 1.5

注:市规发[2003]495号文规定:如按上述间跟系数计算后建筑间跟大于50m地,可接50m控制建筑間跟。

8.2.2防火间距

1、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见表8-4):

注1)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屋面15m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培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1.00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防规》第7.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

4)相邻两座建筑物,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元外露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未设置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

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6)防火间距应按相邻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防规》5.2.1 7)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住宅或办公楼,当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的总和小于等于2500㎡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

《防規》3.5.3 3、高層建筑防火間距(見表面8-8):

《高規》4.2.1 注:1)兩座高層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 及以下范圍內的墻為不開設門侘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

2)相鄰的兩座高層建筑,較低的一座不設天窗,屋頂的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1.0h,且相鄰較低一面墻為防火墻時,防火間距較上表減少,但不宜小於4.0m;

《高規》4.2.2 3)相鄰兩座高層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耐火極限≥2h,墻上開口部位設有甲級防火門窗或防火卷帘時,其防火間距較上表減少,但不宜小於4.0;

4)高層建筑與廠(庫)房的防火間距如下(表8-9)。

《高規》4.2.7 §9.1防火分区

9.1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一般规定

9.1.1民用建筑(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长度规定见表9-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

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防规》5.1.7

9.1.2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防规》第5.1.7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防规》5.1.9

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防火卷空的设置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3、中庭按规范的在关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防规》5.1.10

9.1.4综合医字的防火分区面积除按有关防火规范确定外,病房部分每层防火分区内尚应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进行防火再分隔。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4.0.3 9.2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9.2.1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但未超过250m 的公共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规定见表9-2。

注:1)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上表值可增加一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2)一类建筑的电信数,其防火分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表值增加50%。

3)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并采用难燃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区应≤4000㎡,地下部分防火分区应≤2000㎡。

《高规》5.1.1,5.1.2

9.3.2高层建筑与其裙房间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此值可增加一倍。

《高规》5.1.3

9.2.3高层建设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上表规定。当上下开

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0h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高规》5.1.4

9.2.4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与中庭回廓相通的门窗应设乙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h的防火卷帘;

3、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9.2.5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品。

《高规》4.1.6

9.2.6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两个,同时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高规》4.1.5

《防规》3.3.15

9.4高层建设中商店营业厅(和展厅)等有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规定如下:

地上部分:4000㎡;地下部分:2000㎡

《高规》5.1.2

9.4.2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有防火及隔声构造性能,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3.2.11

9.4.3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3.0h的隔墙与其他建筑部分隔开;商站的安全出品必须与其他部分分开。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4.1.4

9.4.4高层建筑中的地下商店:营业厅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并应有防烟排烟设施。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下应开设门窗洞口。不应经营和储存甲、乙类物品属性商品。

《高规》4.1.5B

9.4.5地上商店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符合下列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

1、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

2、按规范的规定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报警系统;

3、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防规》5.1.12

9.4.6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2、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3、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m2;

4、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5、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2)防火隔间。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避难走道。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防规》5.1.13 9.5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9.5.1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宜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3、应按规范规定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防规》5.1.14,5.1.15

9.5.2高层建筑该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内。应采用耐火极限≥2.o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1.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

(录像厅、放映厅按1.0人/㎡,其他场所按0.5人/㎡计算。面积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

3、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一个厅、室建筑面积小于50m2时可设一个出口。

4、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5、应设防排烟设施,并符合规范规定。

6、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应设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高规》4.1.5A

9.6 汽车库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9.6.1汽车库: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规定如下:

单层车库:3000㎡

多层车库、半地下车库及设在建筑首层的车库:2500m2地下车库、高层车库:2000

(注: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上值可增加一倍)

《汽车库防规》5.1.1,5.1.2

9.6.2修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2000㎡。

当修车库与使用有机溶剂的清洗和喷漆工段采用防火墙分开时,可为4000㎡。

《汽车库防规》5.1.5

9.6.3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500㎡。

《汽车库防规》5.1.4

9.6.4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其他建筑物时,必须用防火墙隔开。

《汽车库防规》5.1.6

9.6.4汽车库内设置修理车位,以及修车库内使用有机溶剂的清洗和喷漆工段超过3个车位时,均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汽车库防规》5.1.7,5.1.8

9.6.6敞开式、错层式、斜楼板式车库上下层连通面积叠加计算,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可按3.7.1条规定值增加一倍。

复式车库(详“名词解释”)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为4.6.1条规定值的0.65倍。

《汽车库防规》5.1.1 9.7 旅馆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旅馆建筑除应符合防火规范有关防火分区的一般规定外尚需符合以下规定:

旅馆建筑中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4.0.5 9.8 图书馆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图书馆建筑防火分区划分除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尚须符合以下规定: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开架)的阅览空间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单层时应≤1500㎡;

多层、建筑高度≤24m时,应≤1000㎡;

多层、建筑高度>24m时,应≤700㎡;

地下、半地下书库应≤300㎡。

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上值可增加一倍。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6.2.2 9.9 剧场、电影院及体育建筑防火分划分规定

9.9.1剧场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剧场建筑防火分区划分除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尚须符合以下规定:

当剧场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或毗邻时,应设独立的防火分区。观众厅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专用疏散通道通向室外安全地带。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8.1.12,8.2.8

9.9.2甲乙等电影院观众厅可附设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有互相独立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的其他建筑内,并宜设置在一至三层。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7.1.3

9.9.3体育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规定:

体育建筑的防火分区,尤其是比赛大厅、训练厅和观众休息厅等大空间处应结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加以划分,并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认定。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8.1 §10.1设计中注意的基本问题

阳台

阳台大家都熟悉,但它的栏杆高度在多层建筑中不应低于1.1m,在高层建筑中,则不应低1.10。一般高层建筑尽量不设阳台或将阳台封闭,这涉及到大风、大雨以及坠物伤人诸多问题。

女儿墙

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1.0~1.20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1.20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1.50~1.80m。这是避免俯瞰时心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

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1.0m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应该注意的是在标定女儿墙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0.3m以上。一些高层建筑,由于设有裙房,将冷却塔设在屋顶上,或者有屋顶网球场之类的设施,把女儿墙做得高过3.0m,也是一种办法。

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9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窗宽

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

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

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

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虑的。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

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

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过道高

过道的净高原本随建筑层高而定,设计中通常未予专门的考虑。当今建筑设备的要求较前普通了,风管、水管、电气、消防各种管线利用走道上部空间作为“通廊”,过道除了供通行之外、往往成为管线的载体,于是过道净高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设计者面前。我们把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

?①结构高度;

?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0.6m左右,视风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

?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0.05m即可;

?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常规,这个净高度应在2.2m以上为妥,特别是平顶上还有下垂的烟感探头、喷淋水喉时,为避免人手触摸,这个高度要高于普通人摸高2.15m。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将走道净高压缩到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必需十分精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

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

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门宽

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

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0.6~1.0m为宜。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置。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0.6m×0.6m。

楼梯

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容易被忽视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

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这两个参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电梯、自动扶梯

涉及电梯数据最多的是井道、轿厢、机房、地坑、顶层端站高度等,因其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不同而尺寸各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电梯的土建安装图决定,但有关候梯厅的深度,还是有一个限定,以免过小。简单说来,住宅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公共建筑中乘客电梯则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的1.5倍,多台并列时还不应小于2.40m,多台对列时,不应小于对列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也不宜大于4.50m。病床电梯的规定与乘客电梯相似。

常见结构的认识

常见结构的认识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性知识,对后面的章节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一小节“无处不在的结构”通过对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三个层面的分析,说明了结构无处不在,给出了结构的一般含义。教材特别强调了结构的多种多样决定了事物存在的性质,这个观点作为结构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这一章的始终。在这一节中,用“魁北克大桥的坍塌”为例说明合理结构的重要性,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引起他们对结构的重视,提醒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第二小节“结构与力”从力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习结构,并给出了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由于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限制,教材只进行定性的分析,要求学生体验和学习力的分析方法。力的分析方法是这一小节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系统的学习《技术与设计1》,学生对设计中的结构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结构的作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零散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界中的结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物理课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力学知识,并可以画出一些简单物体的受力图,但对分析一些基本结构如何受力、构件内部产生的内力及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应力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结构的含义,能举出不同领域的实例,知道结构无处不在。了解结构与力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通过对简单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激情和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决定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受力的分析方法。 难点:结构受力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策略 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策略设计: (1)这两个小节的的教学要具备初中物理学科的基本力学知识,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建议在进行本节教学前先复习相关知识。 (2)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实物素材,如案例、阅读材料、典型的结构设计实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背景。其形式可以是挂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视频等,以丰富和拓展本节单元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中先从世界上处处有结构讲起,自然界、社会领域、技术领域都有结构问题,并用具体案例来说明结构是如何决定事物性质的,接着再讲解人类是如何模拟自然结构来解决技术问题的,最后用“魁北克大桥的坍塌”来阐述进行结构设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将过多的精力花在社会领域结构的理解上,应以技术领域的结构为主要学习对象。 (4)指导好“魁北克大桥的坍塌”的阅读过程,同时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最近发生的例子,如地铁施工造成附近小区地面塌陷等。 (5) 在进行结构与力的教学时,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讲解,例如,秋千的吊索主

常用施工验收规范最新版本(2012.)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常用施工验收规范最新版本(2012.5)1.1 结构工程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修改版)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2-10-1 实施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SH/T3507-2011《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T 3510-2011 《石油化工设备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SH/T 3528-2005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529-2005 《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535-2002 《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设备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6002-2010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GB150.1?4-2011《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50461-2008《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T3542-2007《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8-2010《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8-2005《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 SH/T3539-2007《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41-2005《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15-200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基于对大型公共建筑的了解,通过能源监测管理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变频技术等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从节能管理层面、设备改造层面、运营服务层面,提出大型公共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帮助建筑实现能效提升。 节能管理——建立楼宇能效管理中心,提升节能管理水平 楼宇能效管理中心由能效管理、设施管理、环境控制组成三层能效监测管理系统,从管理角度使建筑获得能效提升,同时,对稳定节能效果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用能单位可以从管理中心获知每日用电情况,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 设备改造——从建筑机电设备运行改善入手,解决建筑高能耗及环境改善问题。 (1)中央空调系统节能 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大型公共建筑最主要的用电设备,针对它的节能不仅能为建筑整体运营成本的下降带来最大、最直接的效益,同时,还对改善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制冷主机的节能控制 通过优化主机运行模式、设定运行参数,调节制冷主机供回水温差及冷冻、冷却水流量,以提供制冷主机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制冷主机的最佳COP值; ②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

对冷却、冻水循环及冷却塔系统分别加装智能调速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实现符合负荷要求的合理性调节。 ③空气处理机的节能控制 加装空调处理机变频控制系统,优化空调机组的控制模式,对风系统各支管路风阀进行节能控制,保证各空调区域换气次数和压力平衡,并通过合理利用新风取得优化节能的效果; ④排风系统的节能控制 排风系统的改造不仅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建筑内的热舒适性。对风系统各分支管路风阀进行检测,保证各区域送风的平衡,提升建筑内的空气品质,进而实现节能与热舒适度的结合。(2)照明系统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能需求,通过提供经济技术指标良好的照明节能方案,帮助用户实现节能目的;如:将常规的T8荧光灯更换更为节能的T5荧光灯或LED照明灯具等。 对公共照明区域,还可采用自动化控制手段,必要时辅以配电线路的改造,实现对公共照明系统按各种模式实现分时、分区、分线路的群控功能。 (3)电梯系统及其他动力设备 对拥有多部电梯的场合,可根据电梯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使用特点建立群控系统,在保障运营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提高其整体使用效率。当然,采用变频器调速取代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也是以提高电动机运

行政公文,工作总结

行政公文,工作总结 篇一:行政公文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至202年下年半,进入公司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回首12年的工作 表现,虽存在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总体的付出,还是获得了不少收益。前两天,接到领导通 知,要求我写一份行政工作总结,下面,我将XX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表现和收获: 1、工作表现: a 、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如文件的录入、存档、打印、办公用品发放等),做好行政后勤工作计划; b、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做事较有条理; c、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d、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改正错误,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如邮件漏寄、业绩排 行版没有极时更新等); e、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积极配合及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 2、工作收获:a、工作敏感度有所提高,能够较积极地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与结果;b、工作适应力逐步增强,对后期安排的工作,现已得心应手;c、因近期工作表现较其他综合部人员略为突出,被同事推荐为本月综合部二名“优秀员

工”中的一员。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 2、在处理业务部成交客户工作流程时,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但感觉有时各部门之间的 配合仍有所欠缺,工作效率并非是最快的! 三、接下来的个人工作计划:会根据以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 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总的来说XX年上半年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虽然亦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工作的确也不 够饱和,时有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感觉,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也会随着下半年年的到来而逝去。 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做好XX年下 半年工作计划,在行政这个岗位上会做得更好,发挥得更加出色!篇二:一个月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我自XX年4月8日正式上岗至今已过去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下面对这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初步总结: 一、万事开头难。从一开始就要有心,有心才能办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4626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 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

(完整版)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

数据结构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概论 数据就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的载体。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数据结构的定义: ·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描述数据,独立于计算机。·线性结构:一对一关系。 ·线性结构:多对多关系。 ·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顺序存储结构:如数组。 ·链式存储结构:如链表。 ·索引存储结构:·稠密索引:每个结点都有索引项。 ·稀疏索引:每组结点都有索引项。 ·散列存储结构:如散列表。 ·数据运算。 ·对数据的操作。定义在逻辑结构上,每种逻辑结构都有一个运算集合。 ·常用的有:检索、插入、删除、更新、排序。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在这些值上定义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结构类型:由用户借助于描述机制定义,是导出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ADT:·是抽象数据的组织和与之的操作。相当于在概念层上描述问题。 ·优点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信息隐藏。 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实际问题选择一种好的数据结构,设计一个好的算法。算法取决于数据结构。 算法是一个良定义的计算过程,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入,并以一个或多个值输出。 评价算法的好坏的因素:·算法是正确的; ·执行算法的时间; ·执行算法的存储空间(主要是辅助存储空间); ·算法易于理解、编码、调试。 时间复杂度:是某个算法的时间耗费,它是该算法所求解问题规模n的函数。 渐近时间复杂度:是指当问题规模趋向无穷大时,该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数量级。 评价一个算法的时间性能时,主要标准就是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 算法中语句的频度不仅与问题规模有关,还与输入实例中各元素的取值相关。 时间复杂度按数量级递增排列依次为:常数阶O(1)、对数阶O(log2n)、线性阶O(n)、线性对数阶O(nlog2n)、平方阶O (n^2)、立方阶O(n^3)、……k次方阶O(n^k)、指数阶O(2^n)。

大型公共建筑的项目管理

大型公共建筑的项目管理(业主方)经验总结 一、项目管理总体思路 1、明确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1)将整个工程建设分为:项目前期报建、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移交这五个阶段,其中的二次深化(如:装修、外立面、园林景观等)设计和专业分包(如:外立面、空调、消防、市政等)可在施工阶段穿插进行。如果设计时间充裕并且业主决策稳定,可以提前完成深化设计,便于成本控制。2)项目前期报建以办理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为主要控制对象; 设计阶段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还包括消防、抗震、人民防空和防雷等专项设计的报审。 招标分为:招标代理、设计、监理、总包、专业分包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内容。 施工分为:基础、地下室、地上结构、设备(空调、消防、上下水、强电、弱电)安装、外立面装修、室内装修、室外园林市政等主要内容。以开工、完成正负零以下工程、结构封顶、外立面完工、设备安装完工、竣工验收为里程碑。 竣工验收及移交分为:专业(消防、环境、人防、电梯等)验收和总体竣工验收,办理完备案手续后,进行资料及工程移交。 3)以上可以通过项目分解法,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以提高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确定在履行合同义务期间对工程进行度量和控制基准;明确划分各部分的权力和责任,便于清楚的分派任务。 2、确定总进度计划及相关计划 1)在“1、”明确主要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总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是整个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确定项目管理目标,提交上级审核,审批后形成绩效考核目标。 2)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招标计划、采购计划以及人力资源等计

公司行政常用公文格式规范及模板

公司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及模板 一、文件行文规范: (一)上行文:报告、请示、申请、汇报、总结 1、标题:二号黑体加粗字、居中、无缩进; 2、二级标题: 三号宋体加粗字体,首行缩进两字符; 3、正文: 三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两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8磅。 4、收尾落款与日脚: 三号宋体加粗字体,居中; 日脚为插入文体字样日期; 通过左缩进至右下脚位置; (二)平行文、下行文;通知、通报、批复、函、意见、纪要、工作联系单。 1、标题: 二号黑体加粗字,居中,无缩进。 2、二级标题: 三号宋体加粗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3、正文: 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两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4、文尾落款和日脚: 四号宋体加粗字、居中,左缩进到右下角。 日脚为插入文体字样日期。 二、行文规定: (一)公文用纸: 1、文本文件:为A4型白纸:210mm×297mm。 2、图纸文件:为A3型白纸:29.7m m×42mm。(二)装订: 1、文件(红头文件):单面装订; 2、常规文件:单面或双面装订; 3、普通文书:双面装订; 297mm 26mm 二、公文模板

X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新矿司X发[XXXX]XX号签发:XXX XXXXXXXXXXXX XXX: XXXX X股份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设置组织机构通知 抄报:董事长法人董事会成员 抄送:总经理矿长工程师副矿长矿属各单位印发:综合管理办公室存:档案室

(一)决定 001.重要事项决定 ×××公司关于×××(事由) 的决定 ××××(主送单位):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经研究,决定××(决定事项)。 一、×××。 二、×××。 三、×××。 ……(决定的具体内容) (印章) ××年×月×日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的施工常用规范标准

施工常用规范标准 一、施工组织设计涉及规范: 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我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 2、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 3、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等清单详见下表。

二、支模架方案涉及规范标准: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 1035-200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011-12-1实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2011-12-1实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15831-2006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 08-19905-1999《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 -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1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198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012-10-1实施) 三、深基坑方案涉及规范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2012-10-1-实施)《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2012-8-1-实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2011-7-1-实施)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GB 50497-2009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33/T1008-2000 浙江省标准《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33/T 1065-2009 四、其它: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 《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 168-2009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1997

三年级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剧场)

四年级大型公共建筑设计 大型剧场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大型剧场设计是民用建筑中较为复杂的类型。由于不同的观演功能将导致不同的剧场设计类型,因此,要想设计好剧场建筑,首先必须对演出艺术要有一定的了解,还要了解观众的观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好观演的空间。同时,观演又涉及到声学和视线问题,因此设计者还应该具备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舞台上复杂的机械设备也是设计者必须了解的。 本选题是大型剧场设计;包含适用于大型歌舞表演的主剧场、适用于实验演出的小剧场、以及会议、展览、餐饮等设施。是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剧场。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00m2以内。 二、建设地段: 1. 老区内 2. 新区内 以上二处地段任选一处,有关地段的环境、规划要求、高度限制、地面停车要求等详见后文。以上选址考虑地段差异、校园文化区和城市建筑密集区的差异、建筑周边环境(CONTEXT)的差异,在设计中应该对此有所反应。 三、设计内容与使用面积分配组成: 项目拟建建筑分为六个功能组成部分:主剧场部分、小剧场部分、会议室群部分、公共服务部分、建筑机电设备用房部分、地下车库及人防部分。各部分设计要求及建筑面积分配建议如下:

主剧场部分[12,000 平方米] [1]主剧场(1500座)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含: A/ 观众厅2,000平方米,容积14,000立方米; B/ 舞台2,000平方米(含舞台、三管制乐队乐池、舞台机械、布景、道具、贮藏、侧台等);如果增加后舞台,面积可以适当增加。 C/ 前厅及休息厅4,500平方米(含前厅、休息厅、咖啡、小卖、衣帽、卫生间、售票处等);注:此部分空间与小剧场和会议群共用。 D/ 附属设施用房1,000平方米(含同声传译、放映、灯光、音响、多媒体、管理人员办公等); E/ 后台及排练用房1,900平方米(含休息、医务、更衣、化妆、排练、演出工艺辅助等) 主剧场应能实现的功能包括:大型学术会议、大型公众集会及仪式; 兼顾中型歌剧/舞剧表演(含三管制乐队伴奏)、其他中型及以下舞台表演。 小剧场部分[1,500平方米] [1]小剧场兼作实验剧场和会议厅(约500座)建筑面积1,500平米,含: A/ 观众厅600平方米(1.1平方米/座),容积3,300立方米(5.5立方米/座); B/ 前厅及休息厅200平方米(含前厅、休息厅、咖啡、小卖、衣帽、卫生间等,可考虑与主剧场的设施共用); C/ 讲台及后台300平方米(含贮藏、准备、演员休息等); D/ 附属设施用房300平方米(含同声传译、放映、灯光、音响、多媒体、管理人员办公等) 小剧场应能实现的功能包括:学术会议、课堂教学、大型讲座;兼顾话剧等小型舞台演出及室内乐演出 会议室群部分[3,000平方米] [1]会议室群,1,500平方米 设60人、100人会议室/讨论室及附属功能空间 [2]前厅及公共服务空间,1,500平方米(可考虑与大礼堂的公共空间共用) 公共服务部分[900平方米] [1]多功能厅兼自助餐厅,120平方米(含多功能厅/准备/贮藏)。 [2]媒体及信息服务中心,100平方米 [3]展览空间,700平方米 建筑机电设备用房 [2,000平方米] [1]空调机房1000平方米(制冷机房、热力站、新风机房等) [2]强电机房500平方米(交配电机房、备用发电机房等) [3]弱电机房400平方米(全套楼宇控制系统及公共信息交换基础设施) [4]水泵房100平方米 地下车库 部分兼作人防[5,200平方米] [1]地下停车库5,200平方米(停车数≥150) [2]地下车库中约1,000平方米兼作人防地下室 合计[27,000 平方米] (其余部分主要由交通空间、技术夹层等组成此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

常用公文(行政公文)模板范文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 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 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 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 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常见there be结构最全总结

常见there be结构最全总结 一、there be结构 1.There _______ many planes _______ in the sky tomorrow morning. A. will be, flying B. are, fly C. is going to be, flew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明天早上会有许多飞机在空中飞行。根据题干中的tomorrow morning可知此句要用一般将来时,此句是there be结构,其一般将来时结构为there will be或 there is/ are going to be,选项B被排除。因many planes是可数名词,系动词要用are,选项C被排除,故选A。 【点评】考查there be结构的一般将来时的构成。 2.There ___________ quite a lot of trees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but this you can't see so many. A. had B. were C. has D. was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在路两边有许多书,但是现在你看不到如此多。there be结构表示有......,排除A、C。根据but now,可知前句讲的是过去,所以be用过去式was或者were,主语trees是复数,所以用were,故选B。 【点评】考查there be结构,注意根据后句确定句子时态。 3.There _______ twenty girls over there. A. is B. are C. am D. be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那边有二十个女孩。there be句型遵循就近原则,主语是twenty girls,因此be动词用are,故选B。 【点评】考查there be句型,注意主谓一致的用法。 4.There ________ a large bowl of jiaozi on the table. A. is B. are C. be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桌子上有一碗大份饺子。there be句型,根据 a large bowl of jiaozi,作为单数,因此be动词用is,故选A。 【点评】考查there be句型,注意根据单复数和时态确定be动词。 5.— _______ there a football under the desk? — Yes, _______. A. Is; there is B. Is; it is C. Are; there are D. Is; there isn'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桌子下面有足球吗?——是的有。there be表示有......,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能源审计导则 2007年10月

前言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 建筑能源审计是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在建筑能源审计基础上,研究制定能耗公示、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并进一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能源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改造机制。 本导则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委托,同济大学(主编)、清华大学、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外建筑能源审计及国内工业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 本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和附录。对建筑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审计报告的编写等进行了原则规定。本导则是建筑能源审计的通用技术原则,重点对其共性问题和原则问题加以阐述和统一;本导则整体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引导性,为各地开展建筑能源审计工作提供指南。 本导则的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龙惟定、白玮、马素贞(同济大学) 魏庆芃、王鑫(清华大学) 刘俊跃(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4) 3 基本规定 (4) 4 审计程序 (6) 5 审计内容 (9) 6 审计方法 (13) 7 审计报告 (16)

公文写作常用小标题汇总

公文写作常用小标题大全 (一)“不”字篇 1、 不能一叶障目,要系统全面 不能一曝十寒,要稳扎稳打 不能一成不变,要锐意创新 不能一知半解,要深入实践 2、 不舍本求末,根基不固不歇气 不一线平推,难题不破不放过 不朝令夕改,目标不达不罢休 不只抓过程,成果不出不撒手 3、 不要有官气,要有民气 不要讲官话,要讲民话 不要做官面文章,要解决实际问题 4、 与群众的心灵不能产生“距离感” 同百姓的利益不能存在“冲突感” 受人民的监督不能滋长“优越感” 跟时代的步伐不能丧失“使命感”

对事业的追求不能忽略“紧迫感”谋社会的和谐不能忘却“责任感”5、 走基层,轻车简从不扰民 察民情,进村入户不做作 问民计,虚心请教不清高 解民难,亲力亲为不推诿 助民富,想方设法不畏难 6、 必须始终把稳理想信念之舵不动摇必须始终严守纪律规矩之戒不含糊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之本不偏离必须始终夯实执政用权之基不懈怠7、 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 坚持争先进位不松劲 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怠 坚持攻坚克难不退缩 坚持以民为本不偏离 坚持团结干事不争论 8、 不为面子所障碍

不为压力所动摇 不为利益所左右 不为人情所困扰 9、 退休不褪色,确保人人都在管理中 离岗不离党,确保人人都在组织中 神散形不散,确保人人都在关爱中 10、 始终坚持把接轨上海作为“战略重点”不动摇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不动摇始终坚持把平台提升作为“关键支撑”不动摇始终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根本保障”不动摇11、 抓好精准扶贫不歇气 抓好深化改革不松手 抓好法治建设不懈怠 抓好从严治党不动摇 (二)“在”字篇 1、 落在细上,坚持细处着眼、润物无声 落在小上,注重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数据结构总结

转载自South_wind的专栏 常见的数据结构运用总结 考虑到Obsidian三个成员的擅长领域,这段时间都在做杂题,算是学习各种算法吧,趁现在休息的时间,而且大家马上要备战今年的比赛了,写写自己专攻方面的一些心得吧 扯开线段树、平衡树这些中高级的东西,先说说基础的数据结构 栈 算是代码量最小的数据结构?出栈进栈都只有一句话而已 常见用途: 消去一个序列中的相同元素(做法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见过很多次了) 维护一个单调的序列(所谓的单调栈,dp的决策单调?) 表达式求值(经典的栈运用,如果使用的很熟悉的话,可以处理一元、二元运算,不过最近没见过类似的题目了) 用于辅助其他算法(计算几何中的求凸包) 队列 队列应该还是很常见的数据结构了,如果专攻图论的话,spfa应该是写烂了的 这里说到的队列,是狭义的普通的队列和循环队列,不包括后面讲的一些变形 注意循环队列的写法,尽量不要使用取模运算,不然的话,遇到不厚道的出题者,可以把取模的循环队列卡到死 常见用途: 主要用于辅助其他算法,比如说spfa,bfs等(建议习惯用stl的孩子手写queue,毕竟就几行代码而已,偷懒会付出代价的。。。) 双端队列 如果写dp写的多的话,这个东西应该还是算是比较基础的东西了,双端队列多用于维护一个满足单调性的队列 还是建议手写,stl的deque使用块状链表写的,那东西的复杂度是O(Nsqrt(N))的,不要被迷惑了。 常见用途: dp的单调性优化,包括单调队列优化和斜率优化,都要用到这个结构 计算几何中的算法优化,比如半平面交 树的分治问题中利用单调队列减少转移复杂度 链表Dancing Links 写图论的不要告诉我不会写这货,链表可以写单双向,循环非循环的,高级点儿的可以考虑十字链表,麻花链表 不过链表可以说是树形结构的基础,如果这个掌握的不好,那么树形结构写起来就会很纠结 链表的优势在于可以O(1)的插入删除,如果要求插入的位置只是在序列的两端的话,这个数据结构是最方便的了(无视双端队列) hash表就是用链表实现的,熟悉hash的同学可以试试看怎么使你的hash效率提高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截至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 截至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规范(截至2016-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DB33/T1104-20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317-2014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DB33/T1101-2014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 地基与基础: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10《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刚-柔性复合桩基技术规程》DB33/T1048-2010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主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 《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341-201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GB50901-201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公共建筑常用尺寸

公共建筑常用尺寸

————————————————————————————————作者: ————————————————————————————————日期:

公共建筑常用尺寸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 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这些重要的。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 --------------------------------------------------------------------------------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2.门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