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语音是的表现形式,是的依托。()

2、吐字归音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三个阶段。()

3、调值是的实际读音,也就是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4、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5、朗读是把,转化为发音规范的的再创作活动。()

6、普通话是语音、和的统一体。()

7、态势语的基本要求、、适度。()

8、反应分和两种。()

9、复述有详细复述、、。()

10、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有规范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声母()

2、三腔共鸣()

3、音强()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

后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美好()()

海洋()()

一样()()

不去()()

一般()()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大啊!()好事啊!()多高兴啊!()

真险啊!()这么多书啊!()()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这段话出自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朗读时感情是(),

气息是(),声音是()。()

(2)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句话是在大海一片静寂,朦胧欲睡的夜晚说的,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4)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6)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最高点在()字上,最低点在()字上。()

四、论述题(20分)

请结合教师口语课程内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B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喉部、。()

2、在口语表达中,主要运用的是以为主,中、低、高的方式。()

3、音高是构成和的主要因素。()

4、声母,是汉语音节中开头的。是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5、朗读的四要素是朗读内容、、和表达方法。()

6、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胆怯、。()

7、四种听话方法是、推断的技巧、评价的技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音节()

2、声调()

3、四呼()

4、音高()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

后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喜欢()()

展览()()

一定()()

想不想()()

一种()()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难啊!()多好啊!()真可爱啊!()

行不行啊!()真好玩儿啊!()()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1)为什么有人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业绩!

这句话出自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朗读时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2)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

这句话是在夜晚观赏海景时说的,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3)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这句话出自戴望舒的《雨巷》,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4)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5)同志,不要急,慢慢儿说。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6)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最高点在()字上,最低点在()字上。()

四、简答题(共20分)

请结合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内容,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A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语言、语义。

2、立字、归音。

3、声调、音节。

4、轻声、儿化。

5、书面语言、有声语言。

6、词汇、语法。

7、得体、自然。

8、言语性、非言语性。

9、概要复述、扩展复述。10、教育性、科学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声母: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

2、三腔共鸣:在口语表达中,人们主要运用的是以口腔为主,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中音共鸣就是口腔共鸣,低音共鸣主要指胸腔共鸣,高音共鸣主要是鼻腔共鸣。

3、音强:声音的强弱。音强是构成普通话轻声音节和重音的因素之一。

4、导入语:导入语又叫开讲语,指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话语。

三、分析题(共40分)

1、美,上声在上声前变阳平,调值由214变35;海,上声在非上声前变为降调,调值由214变21;一,在去声前变为阳平;不,在去声前变为阳平;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每题1分,共5分)

2.ya,ra,nga,na,wa(每题1分,共5分)

3、子、地、着、了、的。(每字1分,共5分)

4、(每空1分,共15分)

(1)憎恨的、充沛的、强硬的(2)温柔的、舒展的、柔和的

(3)喜悦的、饱满的、高昂的(4)清,采用轻托的方式朗读

(5)站,采用重读或重捶的方式

(6)最高点在“冷”字上,最低点在“黑”字上。

5、态势语分析

(1)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语(每小题2分,共6分)

①表示召唤:手臂伸直,五指微弯

②表示强调和坚持意见:手臂靠近胸前,微屈,握拳。

③表示请求、商讨:手心向上,两臂稍屈前伸。

(2)要点:微笑,目光柔和,亲切,看向学生,手臂向上,微伸。(4分)四、论述题(20分)

答题要求:1、结合所学相关章节内容分析,并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12---15分);

2、条理清楚,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恰当,语言表达流畅。(5—8分)

B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答:1、喉下、喉上。2、口腔、三腔共鸣。3、声调、语调。4、辅音、韵母。5、朗读目的、朗读对象。6、自卑、自傲。7、抓要点的技巧、诱导的技巧8、白描、细描。

9、集中思维、逆向思维。10、浅显化加工、鲜明化加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汉语语音的自然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

2、声调: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能区别意义的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

3、四呼: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把韵母分为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4、音高:声音的高低。音高是构成声调和语调的重要因素。

三、分析题(共40分)

1、喜,上声在非上声前变为降调,调值由214变21;展,上声在上声前变阳平,调值由214变35;一,在去声前变为阳平;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每题1分,共5分)

2.na,wa,ya,nga,ra(每题1分,共5分)

3、里、些、的、的、着。(每字1分,共5分)

4、(每空1分,共15分)

(1)愤怒的、粗犷的、强硬的(2)喜悦的、饱满的、高昂的

(3)哀怨的、低沉的、缓慢的(4)险,采用重读或重捶的方式

(5)慢慢儿,采用轻托的方式朗读

(6)最高点在“冷”字上,最低点在“黑”字上。

5、态势语分析

(1)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语(每小题2分,共6分)

①表示强烈感情:上举拳头,稍微振动

②表示拒绝、为难:两臂前伸,微屈,手掌向前。

③表示提醒、控制:手心向下,两臂稍屈前伸。

(2)要点:表情庄重但不失和蔼,目光诚恳,手臂主要在中区活动,以辅助摆事实、讲道理。(4分)

四、论述题(20分)

答题要求:1、结合所学相关章节内容分析,并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12---15分);2、条理清楚,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恰当,语言表达流畅。(5—8分)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优质文档]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语音是的表现形式,是的依托。() 2、吐字归音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三个阶段。() 3、调值是的实际读音,也就是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4、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5、朗读是把,转化为发音规范的的再创作活动。() 6、普通话是语音、和的统一体。() 7、态势语的基本要求、、适度。() 8、反应分和两种。() 9、复述有详细复述、、。() 10、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有规范性、、、生动性、可接受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声母( ) 2、三腔共鸣( ) 3、音强( )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后的实际 读音。(5分,每题1分)( ) 美好()() 海洋()() 一样()() 不去()() 一般()()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大啊!()好事啊!()多高兴啊!()

真险啊!()这么多书啊!()()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这段话出自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朗读时感情是(), 气息是(),声音是()。() (2)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句话是在大海一片静寂,朦胧欲睡的夜晚说的,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感情是(),气息是( ),声音是()。() (4)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6)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最高点在()字上,最低点在()字上。() 四、论述题(20分) 请结合教师口语课程内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 B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 20分) 1、人的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喉部、。() 2、在口语表达中,主要运用的是以为主,中、低、高的方式。() 3、音高是构成和的主要因素。() 4、声母,是汉语音节中开头的。是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5、朗读的四要素是朗读内容、、和表达方法。() 6、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胆怯、。() 7、四种听话方法是、推断的技巧、评价的技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音节()

教师口语作业的三答案详解

教师口语作业三答案 第 1 大题单选题 1 . (2分) 口语交际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 3 . 语言 正确答案:3 2 . (2分) ()是言语交际所处的现实环境,它包括社会环境、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交际双方的各种相关因素(如身份、性格、修养、心情、处境、知识水平、关系亲疏等)。 1 . 语境 场境 正确答案:1 3 . (2分) 交谈时,估计直入正题缺乏心理、情感基础,或估计交谈的对方会有抵触情绪,便先谈些别的话题,缩短心理距离、消除对方戒心,等时机成熟再巧妙入题。这种提出交谈的话题的方法叫()。 1 . 迂回入题法 正确答案:1 4 . (2分) “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会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加以反对。”这句话正确的改法是()。 3 . 删去“会”、“加以” 正确答案:3 5 . (2分) 交谈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从正面表明交谈的目的或提出要询问的问题,这种提出交谈的话题的方法叫()。 3 . 开门见山法 正确答案:3 6 . (2分) 用语主体(人)在未建构话语之前必须认知言语行为是面向何人、何事、何时、何地,这一过程叫()过程。 2 . 认知语境 正确答案:2 7 . (2分) 运用即境入题法进入话题,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方面的谈话。 3 . 疏导、说服 正确答案:3 8 . (2分)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它有表情达意、区分词性、增强汉语音乐性等方面的作用。该读

轻声的没有读,这这种毛病就叫做()。 2 . 轻声重读 正确答案:2 9 . (2分) 运用迂回入题法进入话题,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方面的谈话。 4 . 求助、劝谏 正确答案:4 10 . (2分) 接收口头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叫做()。 2 . 倾听 正确答案:2 11 . (2分) “小朋友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甲型H1N1不会传染。”这句话正确改法是()。 3 . “不会”改为“的”。 正确答案:3 12 . (2分) 与人交流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对性格直爽的人交谈要()。 1 . 直截了当 正确答案:1 13 . (2分) 在一些年轻的女性中,在声母舌面音j、q、x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把发音部位前移,发成近似于舌间前音zi、ci、si,或非常靠前的ji、qi、xi的现象,即所谓的“尖音”。这种女学生特有的不规范的读音称为()。 1 . 女国音 正确答案:1 14 . (2分) 有些幼儿教师为追求语言的“时尚”,在非双语教学课的教学语言中也喜欢加入一些外文词汇,造成中外语混杂的现象,如称“歌迷”为“fans”或“粉丝”,说“很过瘾”为“很 high”。这种语言()。 2 . 破坏了汉语系统的规则,给幼儿的早期语言学习造成干扰。 正确答案:2 15 . (2分) “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会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加以反对。”这句话错误的原因是()。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III课程大纲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I II)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1课程总学时:14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师范类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设定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法实践而制定,旨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以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对学生口语进行指导,以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教育实习中乃至今后的教师生涯中有自信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职业素质。 本课程是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文、理科学生必修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师范生综合素养要求高,教育技能要求多,开设课程复杂,在学时数有限的条件下,本课程的开发思路是“内容选择既关照了职业需求,也关照了生活需要,可以较大程度上对学生语言生活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表达技巧,也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锻练。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侧重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原理,熟悉语音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与语音的训练步骤,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了解朗读训练与教师口语的关系,了解正确的朗读方式。 3.掌握多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要求,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4.了解态势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交际中心理沟通的方法。 5.了解教师职业口语的概念、特征、形式和要求,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规范性。 (二)能力目标 1.熟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能熟练使用教育、教学语言。 2.能掌握普通话语音特点,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顺利通过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 3.能流利使用口语进行表达,掌握朗读、演讲、交谈、辩论的基本技巧。 4.熟知教育口语的基本特点,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使用教育语言。 5.能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在课堂模拟教学中正确使用各类教学语言。 6.能参加、组织校内外各种语言类活动,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4.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5.培养学生理解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教师口语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语音是的表现形式,是的依托。() 2、吐字归音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三个阶段。 () 3、调值是的实际读音,也就是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4、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 5、朗读是把,转化为发音规范的的再创作活动。() 6、普通话是语音、和的统一体。() 7、态势语的基本要求、、适度。() 8、反应分和两种。() 9、复述有详细复述、、。() 10、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有规范性、、、生动性、可接受 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声母( ) 2、三腔共鸣( ) 3、音强( )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后的实 际读音。(5分,每题1分)( ) 美好()() 海洋()() 一样()() 不去()() 一般()()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大啊!()好事啊!()多高兴啊!() 真险啊!()这么多书啊!()()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这段话出自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朗读时感情是(), 气息是(),声音是()。() (2)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句话是在大海一片静寂,朦胧欲睡的夜晚说的,感情是(),气息是 (),声音是()。()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14《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不是和现代汉语语音都有关系 (1)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同声调、语调密切相关。一个字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高在汉语里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意义不同主要决定于音高变化的形式不同。同样一句话,读音高低的变化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句调。比如:“梅花开了”,如果句调平直,表示的是陈述语气,如果句调是高开的,表示的则是疑问语气。 (2)在汉语普通话中,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主要是构成重音、轻音。例如:帘子(liánzi)、莲子(liánzǐ)语义不同,是由于使用了轻声。在这里,轻声主要决定于音强的弱化。“莲子”和“帘子”中的“子”的区别,就是由音强决定的。地道(dìdào)、地道(dìdao)前者是名词、地下通道之意,后者是形容词,表示纯粹,正宗之意。两者的词性、语义不同决定于“道”的轻重音。“我买了一盆花”重音在“我”这个音节上,强调是“我”买了一盆花,不是别人买的。动词“买”加重音表示花是“买的”不是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的。重音在“一盆”上,强调花的数量仅限于“一盆”。重音在“花”上,强调买的东西是“花”,而不是别的东西。重音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语义表达的侧面重点是有差别的,这种语义的差别是依靠重音来体现的。 (3)在汉语普通话里,音长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态、语气、语速,例如,同是一个“啊”的声音,表示应答时的声音就比较短,表示思索时时间就比较长。语音的长短跟发音速度的快慢也有关。语速较快,语音音长就短,语速较慢,语音的音长就长。 (4)在汉语普通话里,音质是声音的本质,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但是语音各要素在语言中被利用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在任何语言里,音色无疑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在汉语里,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变化构成的。音强和音长对轻声和语气也起得要作用。 2、音素、音位、音标和字母之间是什么关系?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某一语言系统中能起辨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位可以包括一个音素,也可以包括几个音素。音标是精确地记录语音的符号,音标可以用来记录音素,同时也可以用来记录音位。音标是语言的标音符号。一套精确的音标应该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既不能借用,也没有变化。例如,国际音标符合“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每个音标的音值都是确定不变的。字母是标记语音最基本声音的符号,是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里最小的书写单位。它虽然也代表一定的语音,但它和音素并不对等,常常是一个字母代表几个不同的读音。音素、音位、音标都要以字母为书写符号。例如,字母a可以表示一个/а/音位,[а]、[A]、[a]、[ε]四个a音素。而[а]、[A]、[a]、[ε]是四个不同a音素的音标的注音形式。 3.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共有几个部分?《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的,该方案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 4.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途有哪些?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给汉字注音;其次是可以用来作为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兄弟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可以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可以用来编制索引、电报、旗语和工业产品代号;可以用来为汉语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编制各种程序符号等等。

教师口语教程考试题附答案

?名称教师口语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6-03-31 23:59 ?题目数49 ?迟交处理 ?总分数 100 ?说明: ?评语: 18 1 【单选题】(2分) 双音节词语“亲切”的声调是:() A. 阴平、阳平 B. 去声、轻声 C. 阴平、去声 D. 上声、去声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2分) 双音节词语“扫帚”的声调是:() A. 阳平、上声 B. 去声、上声 C. 阴平、轻声 D. 去声、轻声 正确答案是:D 查看答案解析 3 【单选题】(2分) 口语交际既是单向表达,也是双向交流。()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4 【单选题】(2分) 鼻腔对于高音的共鸣作用很大。()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分) 没有明显高低升降变化的句调称为平调,一般用来表示讽刺、夸张、恐吓等语气。()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6 【单选题】(2分)

在讲故事的技巧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态势语能有效提升故事的精彩程度。()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7 【单选题】(2分)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用声应以高音区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8 【多选题】(2分) 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 复述

B. 描述 C. 解说 D. 评述 正确答案是:A,B,C,D 查看答案解析 9 【多选题】(2分) 日常呼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A. 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 B. 胸式呼吸 C. 腹式呼吸 D. 胸膈式呼吸 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2分)

幼儿园《教师口语》作业答案

《教师口语》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北京语音北方话现代白话文著作 2.隔音符号 3.21 4.21 5.39 10 13 16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三、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A C A C D A D 四、简论题 1.什么是语音?它具备哪些性质? 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具备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在汉语中,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3.声音的四要素是什么?语音的四要素在汉语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声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决定普通话的语调和声调;朗读时的轻声是音强造成的;音长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音色能够区别不同的音素(元音和辅音)。 4.什么是声母?举例说明声母与辅音的关系。 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或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它们的关系:

分析的角度不同。辅音是从音素的角度分析的,声母是从音节结构的角度分析的。 概念大小不同。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ang 中的韵尾ng。 5.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 是指舌尖所对应的发音部位的位置不同。舌尖前音是舌尖对上齿背,舌尖中音是舌尖对上齿龈,舌尖后音是舌尖对硬腭的前部。它们所处的发音部位“前、中、后”有所不同。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学习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学习心得体会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幼儿教师口语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完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程之后,本人受益匪浅。一开始天真以为口语只是教会孩子们简简单单的普通话,自己发音标准就行,孩子们只需学会说普通话而已。现在看来,那些只是对教师口语要求的一方面,而真正的幼儿教师口语的要求却并不一样。本人主要从幼儿教师口语对教师的要求,幼儿交际性口语的特点及教师口语训练等方面进行详谈。 第一,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教师自身的口语就应当是地地道道的标准普通话,当然,这些都要基于对教师专业的培训。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

教师口语课是以训练和巩固学生普通话的听说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师职业口语表达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技能课。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等几方面的特点。作为专业技能课,教师口语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训练。口语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课堂教学与实际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千变万化的话语情景中自觉的进行口语训练。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素质,在进行教学教育活动时才能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将知识准确、清晰、流畅、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因此,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而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和幼儿交流中,教师更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他们进行沟通,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将汽车说成“嘟嘟”,也不能太过“成人化”将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鸡报晓”。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应该能够贴近幼儿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了。”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只要教师善于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

(完整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00002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陈晓红等 指定教材: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口语》、《教师口语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教学目的: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而为全校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课程以训练为手段,在理论指导下,以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运用技能、言语识别能力、言语判断力和应变力,为将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的产生 一、发音器官 二、发音原理 思考与练习: 1、在发音器官图上指出发音器官的名称、部位及各种活动方式。 第二节发声技能 一、用气发声训练 二、共鸣控制训练 三、吐字归音训练 思考与练习: 1、共鸣控制有何作用?按要领训练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 2、慢速吟诵《雨巷》,要求把每一音节的出字、立字、归音按要领读好。 第三节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 一、语音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语音的四要素) 二、语音训练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 课时:3周,共6课时 第一节普通话声调训练

一、四声基本训练 二、声调辩正 三、声调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进一步体会声调的区分词义的作用——训练《施氏食狮史》。 第二节普通话声母训练 一、声母基本训练(掌握辅音发音要领) 二、声母辩正(重点辨正平翘舌音、边鼻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唇齿音和舌根音等方言难点音,提供记忆的规律) 三、声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声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声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第三节普通话韵母训练 一、韵母基本训练(掌握元音发音部位及韵母发音要领) 二、韵母辩正 三、韵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韵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韵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3、加强前后鼻音的训练。 第四节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一、声调音变训练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三、儿化的发音训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训练 五、语流音变检测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语流音变?举例说明轻声和儿化的作用。 3、朗读训练《老朋友相遇》 第三章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规范运用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词语的规范运用 一、词语规范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二、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主要差异 三、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 思考与练习: 1、收集整理本地的方言词语,与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

2013-2014教师口语试卷A

广州大学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教师口语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考试√/考查) 一、填空(5分,每空0.5分) 1.“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规律的一门语言学科。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和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以_________语音为标准音的。 4.“教师口语”课程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 5.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符号。 6.五十年代国务院确立的推普方针是:大力提倡、重点推行、; 九十年代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 二、拼读并写出《大学之道》节选(3分) Wùyǒu běnm?,shìyǒu zhōngshǐ. Zhīsuǒxiānh?u,z?jìn dào yǐ. Gǔzhīyùmíng míngd?yútiānxia zhě,xiān zhìqí gu?;yùzhìqígu?zhě,xiān qíqíjiā;yùqíqíjiāzhě,xiān xiūqí shēn;yùxiūqíshēn zhě,xiān zhang qíxīn,yùzhang qíxīn zhě,xiān ch?ng qí yì;yùch?ng qíyìzhě,xiān zhìqí zhī;zhì zhī zài g?wù.

三、选择判断(9分,每题0.5分) 1.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有 A.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 B.平舌音、卷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鼻化音。 C.双唇音、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D.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2.下列声母全是翘舌音的一组词语是 A.实事桑椹草场柿霜B.湿润商人日食种植C.试制溶质赏识生日D.知识诗人钻石春笋3.下列全属于零声母的一组词语是 A.烟雾饷银耳闻康庄B.原因永久安然冤枉C.鸳鸯偶尔安稳孕育D.阿姨预算悦耳乌云4.下列声母全属清浊相对的一组词语是 A.食疗砂仁孜然涮肉B.圣人渗漏插入西戎C.沙瓤虚实倏然食用D.熟人输入市容参茸5.舌尖中音的发音部位是 A.舌尖/硬腭后B.舌根/软腭 C.舌根/硬腭后部D.舌尖/上齿龈 6.下列全属于浊声母的一组词语是 A.粘膜人力母乳耳目B.乳酪媒体年历怜悯C.浪漫年龄目录柔软D.没落墨绿立即麻木7.下列韵母全是后鼻音的一组词语是 A.聘请遵命相同形状B.精灵领情拼命丰盛C.音响能量增长信心D.精英生成中心方程8.下列均属于后响韵母的一组词语是 A.解决确切挖掘倭瓜B.佳节月夜优劣雪茄C.解说越野压价傻瓜D.家业瓦解优雅血压

教师口语试题及答案

《教师口语》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人的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2、吐字归音训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 、 和归音三个阶段。 1、胸腹联合呼吸 2、论辩 3、目光语 《教师口语》试卷 第1页(共6页) 4、教学口语 5、激励语 1、什么是三腔共鸣的方式低音共鸣、中音共鸣和高音共鸣分别指什么 2、态势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试卷 第2页(共6页) 3、简述文科教学用语的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与家长谈话应注意些什么 1、如果你是一名监考老师,发现一女生正偷看写在手上的小抄,你将怎样对她进行批评教育。 《教师口语》试卷第3页(共6页) 2、晚自习时,你发现学生小红坐在操场上发愣,经过了解知道是她因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而遭到许多同学的排斥和嘲讽,因此心情非常苦闷,你该怎样激励该学生 《教师口语》试卷第4页(共6页) 四、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五、语言应用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果让你讲述下面的一篇作品,你将怎样设计它的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小节语(注:不得少于500字) 乡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轮的树,/永不老去 《教师口语》试卷第5页(共6页) 2、根据下面的题目,依据你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实践,为你的学生做一次即兴演讲。(注:不得少于800字)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 《教师口语》试卷第6页(共6页)

《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简答题 1.(1)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同声调、语调密切相关。一个字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高在汉语里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意义不同主要决定于音高变化的形式不同。同样一句话,读音高低的变化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句调。比如:“梅花开了”,如果句调平直,表示的是陈述语气,如果句调是高开的,表示的则是疑问语气。 (2)在汉语普通话中,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主要是构成重音、轻音。例如:帘子(liánzi)、莲子(liánzǐ)语义不同,是由于使用了轻声。在这里,轻声主要决定于音强的弱化。“莲子”和“帘子”中的“子”的区别,就是由音强决定的。地道(dìdào)、地道(dìdao)前者是名词、地下通道之意,后者是形容词,表示纯粹,正宗之意。两者的词性、语义不同决定于“道”的轻重音。“我买了一盆花”重音在“我”这个音节上,强调是“我”买了一盆花,不是别人买的。动词“买”加重音表示花是“买的”不是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的。重音在“一盆”上,强调花的数量仅限于“一盆”。重音在“花”上,强调买的东西是“花”,而不是别的东西。重音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语义表达的侧面重点是有差别的,这种语义的差别是依靠重音来体现的。 (3)在汉语普通话里,音长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态、语气、语速,例如,同是一个“啊”的声音,表示应答时的声音就比较短,表示思索时时间就比较长。语音的长短跟发音速度的快慢也有关。语速较快,语音音长就短,语速较慢,语音的音长就长。 (4)在汉语普通话里,音质是声音的本质,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但是语音各要素在语言中被利用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在任何语言里,音色无疑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在汉语里,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变化构成的。音强和音长对轻声和语气也起得要作用。 2.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某一语言系统中能起辨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位可以包括一个音素,也可以包括几个音素。音标是精确地记录语音的符号,音标可以用来记录音素,同时也可以用来记录音位。音标是语言的标音符号。一套精确的音标应该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既不能借用,也没有变化。例如,国际音标符合“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每个音标的音值都是确定不变的。字母是标记语音最基本声音的符号,是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里最小的书写单位。它虽然也代表一定的语音,但它和音素并不对等,常常是一个字母代表几个不同的读音。 音素、音位、音标都要以字母为书写符号。例如,字母a可以表示一个/а/音位,[а]、[A]、[a]、[ε]四个a音素。而[а]、[A]、[a]、[ε]是四个不同a音素的音标的注音形式。 3.《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的,该方案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4.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给汉字注音;其次是可以用来作为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兄弟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可以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可以用来编制索引、电报、旗语和工业产品代号;可以用来为汉语汉字输入电子计算机编制各种程序符号等等。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精选.]

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课题第一章(导语) 课程名称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课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教学目标 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程的学习目标,理解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做中 学、情境学习、模拟实训的重要性。 2.熟悉过程考核的要求,把握过程考核的要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口语关,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口语特色教学难点课程学习目标教学方法 导读法、分析法教具设备多媒体 阅读推荐文 献 《普通话教程》作业布置课后实践活动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 一、问题导入: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具备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合格的幼儿教育工 作者? 二、开设本门课程的背景 1.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也成了师范院校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 2.《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也是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我国学前教 育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 会服务能力,指导学生专业化成长而编写的。它所对应的幼 儿教师口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理论学习与 综合技能训练并重的专业必修课。 三、幼儿教师口语个性鲜明 1. 直观形象《小蝌蚪找妈妈》 2. 鲜活逼真(生活化) 3.语句简短《三只小猪的故事》 四、课程学习目标清晰明确 1. 专业能力 a. 正确认识本课程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综合培养中的基础工具 地位,并具备该项职业能力; b. 能综合运用本门课程知识,准确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 需求,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c. 能识别不同个性幼儿的语言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语言教育 服务,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教师口语》-辅助练习试题及答案(实用版)

《教师口语》-辅助练习试题及答案 学号: 姓名: 学校: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答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5分) 1、人的发音器官大致可分为 、 和 三部分。 2、吐字归音训练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 、 和归音三个阶段。 1、胸腹联合呼吸 2、论辩 3、目光语 《教师口语》试卷 第1页(共6页) 4、教学口语 5、激励语 1、什么是三腔共鸣的方 式?低音共鸣、中音共鸣和高音共鸣分别指什么? 2、态势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名词解释(答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答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20分)

《教师口语》试卷第2页(共6页) 3、简述文科教学用语的特点。 4、与家长谈话应注意些什么? 1、如果你是一名监考老 师,发现一女生正偷看写在手上的小抄,你将怎样对她进行批评教育。《教师口语》试卷第3页(共6页) 2、晚自习时,你发现学生小红坐在操场上发愣,经过了解知道是她因经常向老 师打“小报告”而遭到许多同学的排斥和嘲讽,因此心情非常苦闷,你该怎样激 励该学生? 四、分析论述题(答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0分,共20分)

《教师口语》试卷 第4页(共6页) 1、如果让你讲述下面的 一篇作品,你将怎样设计它的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小节语?(注:不得少于500字)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轮的树,/永不老去 《教师口语》试卷 第5页(共6页) 2、根据下面的题目,依据你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实践,为你的学生做一次即兴演讲。(注:不得少于 800字)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 五、语言应用题(答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0分,共40分)

2019《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9《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教师口语》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 1 1、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不是和现代汉语语音都有关系(1)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同声调、语调密切相关。 一个字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高在汉语里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妈(mā)、麻(m)、马(mǎ)、骂(m),意义不同主要决定于音高变化的形式不同。 同样一句话,读音高低的变化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句调。 比如: 梅花开了,如果句调平直,表示的是陈述语气吵,如果句调是高开的,表示吵的则是疑问语气。 (吵 2)在汉语普通话中,音强吵在语言中的作用主要是构成吵重音、轻音。 例如: 帘子(吵 linzi)、莲子(l 吵inzǐ)语义不同,是吵由于使用了轻声。 在这里,吵轻声主要决定于音强的弱化吵。 莲子和帘子中的吵子的区别,就是由音强吵决定的。 地道(ddo 吵 )、地道(ddao)前吵者是名词、地下通道之意,吵后者是形容词,表示纯粹,吵正宗之意。 1 / 14

两者的词性、语吵义不同决定于道的轻重吵音。 我买了一盆花重音吵在我这个音节上,强调吵是我买了一盆花,不是吵别人买的。 动词买加重吵音表示花是买的不是通吵过其他方式得到的。 重音在吵一盆上,强调花的数量吵仅限于一盆。 重音在吵花上,强调买的东西是吵花,而不是别的东西。 重吵音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吵语义表达的侧面重点是有差吵别的,这种语义的差别是依吵靠重音来体现的。 (3 吵)在汉语普通话里,音长可吵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态、语吵气、语速,例如,同是一个吵啊的声音,表示应答时吵的声音就比较短,表示思索吵时时间就比较长。 语音的长吵短跟发音速度的快慢也有关吵。 语速较快,语音音长就短吵,语速较慢,语音的音长就吵长。 (4)在汉语普通吵话里,音质是声音的本质,吵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吵音的本质特征。 任何声吵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吵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吵外。 但是语音各要素在语言吵中被利用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吵同,在任何语言里,音色无吵疑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吵的要素。 在汉语里,除音色吵外,音高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吵。 声调主要由音高变化构成吵的。 音强和音长对轻声和语吵气也起得要作用。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教学大纲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师范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期 实习周数:1周学分:1学分 实习形式:集中与分散实习地点:校内 大纲执笔人:巫卓剑大纲审定人:徐义云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茂名学院《教育实习指导书》和各师范类专业教学计划制定 (一)适用专业:师范类 (二)训练的性质: 普通话是教师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及格教师的必要条件。《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是普通话课程的延续与补充,通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朗诵、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教育、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二、实训形式: 集中上课和分组练习。 三、考核方式: (一)指导老师考核成绩 (二)同组成员平时训练考核成绩(每次训练) (三)实训成绩=(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同组成员平时训练成绩平均分)÷2 四、训练计划: 师范学院教务科制订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工作计划。 五、训练内容提要: (一)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知识讲座:(4课时) (二)学生分组练习(8~12人为一小组) 1、朗读 (1)朗读是口语训练的重要途径。 (2)朗诵的要求:正确、清楚、流畅;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

(3)朗读的准备:熟悉内容、明确目的、了解对象。 (4)朗读的技能:吐字发音、重音、停连、语调、节奏等。 (5)要求熟读诗两篇,基本达到朗读的各项要求。 2、讲课 (1)以本专业中学课堂教学1课时为例。 (2)备课、撰写教学过程(上课、复习旧课、新课教学、例文(题)范读,课堂提问、即席反驳、练习巩固、小结、作业布置、下课等)教师口语稿。 (3)分组练习。 (4)口语表达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学口语特点,科学、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

(完整版)教师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2、声调() 3、四呼() 4、音高() 三、分析题(共40分) 1、分析下面词组中的变调现象,在发生音变的音节下面加·标注,并说明音变后的实际读 音。(5分,每题1分)() 喜欢()() 展览()() 一定()() 想不想()() 一种()() 2、指出下面词组中“啊”音变的实际读音。(5分,每题1分) 真难啊!()多好啊!()真可爱啊!() 行不行啊!()真好玩儿啊!()(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轻声,将轻声字写在括号里。(5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 ) 4、分析下面语句朗读时语气、停顿、重音的变化,然后填空。 (15分,每空1分)( ) (1)为什么有人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业绩! 这句话出自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朗读时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 (2)现在这海就完全属于我们的了! 这句话是在夜晚观赏海景时说的,感情是(),气息是(),声音是()。( ) (3)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这句话出自戴望舒的《雨巷》,感情是(),气息是( ),声音是()。( )(4)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 (5)同志,不要急,慢慢儿说。 这句话在朗读时的重音是(),重音处理的方式是()。( ) (6)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句话在朗读时最高点在()字上,最低点在()字上。( ) 四、简答题(共20分) 请结合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内容,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A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 20分) 1、语言、语义。 2、立字、归音。 3、声调、音节。 4、轻声、儿化。 5、书面语言、有声语言。 6、词汇、语法。 7、得体、自然。 8、言语性、非言语性。 9、概要复述、扩展复述。10、教育性、科学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声母: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 2、三腔共鸣:在口语表达中,人们主要运用的是以口腔为主,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中音共鸣就是口腔共鸣,低音共鸣主要指胸腔共鸣,高音共鸣主要是鼻腔共鸣。 3、音强:声音的强弱。音强是构成普通话轻声音节和重音的因素之一。 4、导入语:导入语又叫开讲语,指教师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话语。 三、分析题(共40分) 1、美,上声在上声前变阳平,调值由214变35;海,上声在非上声前变为降调,调值由214变21;一,在去声前变为阳平;不,在去声前变为阳平;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每题1分,共5分) 2. ya,ra,nga,na,wa(每题1分,共5分) 3、子、地、着、了、的。(每字1分,共5分) 4、(每空1分,共15分) (1)憎恨的、充沛的、强硬的 (2)温柔的、舒展的、柔和的 (3)喜悦的、饱满的、高昂的 (4)清,采用轻托的方式朗读 (5)站,采用重读或重捶的方式 (6)最高点在“冷”字上,最低点在“黑”字上。 5、态势语分析 (1)给下面的句子设计相应的手势语(每小题2分,共6分) ①表示召唤:手臂伸直,五指微弯 ②表示强调和坚持意见:手臂靠近胸前,微屈,握拳。 ③表示请求、商讨:手心向上,两臂稍屈前伸。 (2)要点:微笑,目光柔和,亲切,看向学生,手臂向上,微伸。(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