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

案例一

12周孕期

11-14周 1.血压和体重 1.妇检 2.白带常规+BV 1.产科彩超(小四维查胎儿NT 值)

2.产科医生问诊

2.心电图

3.孕期保健知识

3.多普勒听胎心

4.孕期咨询

4.孕早中期保健讲座

5.优生营养指导

轻度贫血

可无或有容易疲倦与头昏;中度贫血,活动或劳动后出现面色苍白、眼花、心慌和气促;重度贫血,即使在休息或卧床时也有明显的症状。其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缺铁导致小细胞性贫血。

严重贫血

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类:

血红蛋白浓度 <30g/L 30~>59g/L 60~>90g/L >90g/L

贫血严重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分级 血红蛋白(g/L ) 临床表现

轻度 120~91(12~9.1g/dl) 症状轻微

中度 90~61(9~6.1g/dl) 体力劳动后感到心慌、气短

重度 60~31(6~3.1g/dl) 卧床休息时也感心慌、气短

极度 <30(3.0以下g/dl)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体格检查

指对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和计量。其内容包括:(1)运动史和疾病史;(2)形态指标测量;(3)生理机能测试;(4)身体成分测定;(5)特殊检查(化验、x 光、心电、脑电、肌电、超声心动、肌肉针刺活检等)。

超声波检查

利用超声产生的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当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密度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即有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产生。根据示波屏上显示的回波的距离、弱强和多少,以及衰减是否明显,可以显示体内某些脏器的活动功能,并能确切地鉴别出组织器官是否含有液体或气体,或为实质性组织。 一位25岁的广西籍孕妇在其12周孕期时到医院妇产科进行首次产前检查,这是她的首次怀孕,她非常关注她怀的小孩患家族其他成员出现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的风险。孕妇主诉轻度贫血史,但是没有向她哥哥那样严重,其哥哥患有严重的贫血,需要经常输血,10岁去世。该孕妇以往被诊断为贫血,但没有任何贫血的症状。体格检查符合12周妊娠,超声波检查确诊为12周宫内妊娠,血液检查显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红蛋白(HB )浓度为90g/L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显示血红蛋白A2(HbA2)含量增高(4.0%),胎儿血红蛋白量也增高,符合轻型β-地中海的表现。为了检查胎儿是否患有地中海贫血,孕妇进行了绒毛膜穿刺检查,几个小时后得到诊断结果。

诊断:β-地中海贫血 CD41-42(-CTTT)缺失突变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表现为轻度贫血;随着进展,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出现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呈典型的缺铁性贫血。所以出现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晚期。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

有多种类型:血红蛋白A(HbA),α2β2,占成人血红蛋白的98%;血红蛋白A2(HbA2),α2δ2,占成人血红蛋白的2%;血红蛋白F(HbF),α2γ2,仅存在于胎儿血中;血红蛋白H(HbH),β4,四个相同β链组成的四聚体血红蛋白;血红蛋白C(HbC),β链中Lys被Glu取代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S(HbS),镰刀状细胞红蛋白;血红蛋白O2(HbO2,HHbO2),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CO(HbCO),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在没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四个亚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很强。

血红蛋白电泳

正常范围

血红蛋白A 95%

血红蛋白A2 1.6%~3.5%

血红蛋白F 0.2%~2.0%

检查介绍各种血红蛋白的等电点不同的特点,在一定pH缓冲液中所带的正、负电荷不同,经电泳后各血红蛋白的移动方向不同。

临床意义该试验是为了确诊是否有异常血红蛋白存在,以及各种血红蛋白的比例。

(1)HbA2增高是轻型β—海洋性贫血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2)HbS病、β链异常的不稳定Hb病及某些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HbA2也可增高;

(3)缺铁性贫血时,HbA2常降低,可与轻型β—海洋性贫血鉴别;

(4)正常人Hb电泳后,一般只见两条区带(HbA和HbA2),若出现新的区带,则可能为异常Hb,应进一步检查。

轻型b-地中海表现

轻型地贫是β0或β+地贫的杂合子状态,β链的合成仅轻度减少,故其病理生理改变极轻微。中间型β地贫是一些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和某些地贫的变异型的纯合子,或两种不同变异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双重杂合子状态,其病理生理改变介于重型和轻型之间

绒毛穿刺检查(绒毛膜取样术)

它是用一根很细的针穿刺到胎盘的组织中去,取适量的绒毛组织出来,可进行一些细胞或遗传方面的检查。

绒毛膜取样术-适用人群

适用于高危险群通常进行绒毛膜取样者是经第一孕期筛检后为高危险群者,意即后颈部透明带太厚或超音波即发现胎儿结构异常者,或高龄产妇担心胎儿可能异常、前次怀孕有过染色体异常者,亦或是夫妻两人有一人有染色体异常者。萧庆华医师表示,若是绒毛膜

取样术早于怀孕10周前实施,会有些许胎儿肢体异常现象,为了避免此风险,会在11周后才实施绒毛膜取样术。但若绒毛膜取样结果为正常,也不百分百代表会生出健康的胎儿,因人类肢体先天的缺陷占了约2~3%,这部分则不在绒毛膜取样术的检验之内。

绒毛取样术通常在妊娠10~12周进行,用于诊断胎儿的某些疾病。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况需要进行羊水检查(如羊水甲胎蛋白测定)外,绒毛取样几乎可以代替羊膜囊穿刺。取样前应做超声扫描,确定胎儿是否存活、胎龄和胎盘位置。绒毛取样的主要优点是比羊膜囊穿刺更早得到诊断结果。如果有异常,能采取更简单、安全的方法终止妊娠。如果没有异常,也能及早消除父母的忧虑。早期诊断某些胎儿疾病,便于在出生前及早治疗。如给孕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预防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女胎男性化。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遗传疾病,肾上腺皮质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雄激素。如果Rh阴性孕妇,已经被Rh阳性胎血致敏,不宜采用绒毛取样,因为可能使过敏加重,若必须产前诊断,可用羊膜囊穿刺代替。

绒毛膜取样术-基本资料

绒毛膜取样术名词解释:绒毛膜取样术就是用一根很细的针穿刺到胎盘的组织中去,取适量的绒毛组织出来,可进行一些细胞或遗传方面的检查。检查时机:怀孕10~12周

检查目的:可进行细胞遗传诊断,基因分析及先天生化代谢疾病分析

(1)染色体分析:有直接法和培养法。

(2)基因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疾病,如海洋性贫血症等。

(3)生化分析:有直接法和培养法;以羊水来检查代谢疾病。

检查方法:抽取胎盘位置的绒毛,取20~40毫克的绒毛量。共有4种方法:

(1)经子宫颈法;(2) 经腹部法;(3) 经阴道法;(4) 经膀胱法。

最早也最常使用的是经子宫颈法。

检查风险:导致胎儿流产率约2%。曾发现进行绒毛取样后胎儿四肢缺陷的病例,但至今未证实;是争议性较大的一项检查。不过,妊娠早期即可进行取样,最快可于数小时内得知结果,万一发现胎儿有异常,妊娠早期的子宫扩刮术比妊娠中期的引产术要安全、经济。

检查报告:数小时后即可得知

检查结果:可得知胎儿有无异常。

异常:下一步如果发现胎儿有严重异常,建议中止妊娠。

问题1: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常见于地中海地区,指海的贫血,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病症,而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此病遍布世界各地,以地中海地区、中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发病较多。在我国以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为多。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或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平常是没有明显症状的,若夫妻为同型地中海型贫血的带因者,每次怀孕,其子女有1/4的机会为正常,1/2的机会为带因者,另1/4的机会为重型地中海型贫血患者。

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或点突变,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最重要的是患者一生都会受到贫血的影响。(材料)

问题2: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每个亚基结构中间有一个疏水局部,可结合一个血红素并携带一分子氧,因此一分子Hb共结合4分子氧。Hb亚基之间通过8对盐键,使四个亚基紧密结合而形成亲水的球状蛋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缔结而成。

合成特点分为血红素合成特点和珠蛋白合成特点。血红素合成特点;(1)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2)合成的原料简单:琥珀酰CoA、甘氨酸、Fe2+等小分子物质;(3)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在线粒体,中间过程在胞液。血红素合成后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珠蛋白合成的特点:(1)血红素合成后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2)珠蛋白的合成同一般蛋白质的合成,其合成受血红素调控。(课本)

问题3:

人类b-珠蛋白基因基因结构:包括已确定的八个珠蛋白功能基因和三个珠蛋白假基因,还有一个近年发现的基因,它们在两条染色体上排列成簇。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1lp155,长约60kb,包含5个按其排列顺序依次表达的功能基因,分别为5′-ε-Gγ-Aγ-δ-β-3′。(《出自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问题4:

β- 珠蛋白基因有1700个碱基对,全长1605bp,其中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能够编码146个氨基酸。每个外显子DNA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和终始位置是在A和T。存在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外显子可以编码蛋白质。对于真核生物,转录的RNA要经过剪切,去掉内含子,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即编码蛋白质序列);对于原核生物,转录的RNA不需要剪切,转录的RNA就是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科》)

问题5:

从70682到70818、从71040到71889。2个内含子序列的开始2个碱基和末尾两个碱基分别为G和G、G和G。(从材料)

问题6:

从起始密码子AUG开始。编码甲硫氨基酸。因为包含了起始密码子。(从材料)

问题7:

从mRNA5'-端的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 ORF)。通常ORF包含500个以上的密码子。开始于AUG起始密码子,直到终止密码子(UAA、UAG、UGA)结束。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 是结构基因的正常核苷酸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其间不存在使翻译中断的终止密码子。(课本)

问题8:

加尾信号与断裂位点之间的距离为19.

问题9:

转录起始点再甲硫核苷酸。CAAT框(CAAT box):其一致顺序为GGCTCAATCT,是真核生物基因常有的调节区,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80bp处,可能也是RNA聚合酶的一个结合处,控制着转录起始的频率。CAAT盒是最早被人们描述的常见启动子元件之一,常位于接近-80的位置,但是它可以在离起始点较远的距离仍能起作用,且在两种取向均可发挥作用。CAAT盒的突变敏感性提示了它在决定转录效率上有很强的作用,但是突变对启动子的特异性没有影响。

TATA框(TATA box / Hogness box)是构成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元件之一。其一致顺序为TA TAATAAT。它约在多数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约-30-50bp(-25~-32bp)处,基本上由A-T碱基对组成,是决定基因转录始的选择,为RNA聚合酶的结合处之一,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诱变缺失后,引起转录位点改变,故其功能为保证转录的正确定位。在mRNA前体转录的起始过程中,需先由转录因子TF2和TATA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由其他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按一定时空顺序与DNA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开始转录。(课本)

问题10:

分子基础:β珠蛋白基因簇在11号染色体短臂上,包含5个功能基因和1个假基因,功能基因结构中有3个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被2个插入序列(称为内含子)所分开,经过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在5’端加上“帽”结构,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转录的mRNA 便形成为成熟的mRNA。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的两个β珠蛋白基因或者与其相关的DNA序列发生点突变,在转录、RNA的加工及翻译过程中出现各种障碍,导致β珠蛋白合成不足或缺如。

5种突变为:CD71-72、CD41-42、CD17→0、IVS-Ⅱ-654C→T和-28A→G

影响:基因(Gene)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大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所谓遗传病,就是从父母亲那里接受到已发生突变的遗传物质(基因)而引起相应的疾病或缺陷。这种遗传因素(致病基因),按一定的方式传给子代,子代就可能发生遗传病。《临床血液学》

问题11:

检测β-地中海贫血:1.寡苷酸探针杂交技术。2.反向点杂交。3.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4.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方法。

这些检测方法的生化基础分别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限制性内切酶具有方向性;反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DB)技术检测点突变遵循ASO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位于寡核苷酸探针中部的基因(或序列)特异性碱基与靶序列DNA 的碱基配对并在严格条件下洗膜来达到检测基因中少数碱基变化(少至单个碱基的目的。PCR诊断一地中海贫血:针对这些已知突变,设计一系列PCR引物。这些引物3’端的核苷酸与突变基因的突变碱基特异互补匹配,当基因序列中存在与引物3’互补的突变碱基时,可扩增出1条特异产物(否则,不会出现PCR扩增产物),以此达到诊断目的;大概40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型能消消除一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这使得利用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来鉴定β-地中海贫血。(来自《贫血》)

(1)寡核苷酸芯片的主要原理与cDNA芯片类似,主要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杂

交,来检测对应片段是否存在、存在量的多少。它与cDNA芯片的本质差别在于寡聚核苷酸芯片固定的探针为特定的DNA寡聚核苷酸片段(探针),而后者为cDNA。(2)原理:将一系列针对中国人18种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基因突变的ASO探銈固定在尼龙膜条上。用此膜条与用5′端生物素化引物扩增获得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杂交。再用酶标抗生物素蛋白及底物系统检出。用本法检测已知的18种中国人β-地贫突变样品,可准确识别这些突变的杂合子.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或正常DNA。(3)原理:根据SNP位点设计特异引物,其中一条链(特异链)的3'末端与SNP位点的碱基互补(或相同)。另一条链(普通连)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因此AS-PCR技术是一种基于SNP的PCR技术。因为特异引物在一种基因型有扩增物,在另一种基因型中没有扩增物,用凝胶电泳就能够容易地分辨出扩增物的有无,从而确定基因型的SNP。(4)每种酶有其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识别特异性,酶的活性需Mg 2来激活。不同的酶也有许多差别:有些酶除需Mg2 外,还需ATP等其他辅助因子的激活;切割位点和识别序列间的距离不同;有的内切酶同时具有甲基化作用。根据这些差别,可将限制性内切酶分为I、II和III种类型。II型限制性内切酶只需要二价镁离子的激活,酶在其识别序列内切割双链DNA,产生的各种DNA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结构,而且大多数的II型酶可提供粘性未端,有利于片段再连接,大部分II型酶所识别的序列具有反向对称的结构。

问题12:

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①血常规检查②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 ③基因诊断④探针斑点杂交技术(ASO)⑤反向点杂交方法(RDB)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PCR⑦DNA芯片技术⑧DNA序列测定法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出自《贫血》)

1)PCR-限制酶切法:用PCR方法扩增患者基因组中含突变位点的珠蛋白基因片段,再选适当的内切酶消化PCR产物,电泳后根据电泳图谱上片段数量和大小做出判断。

2)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ASO):将β-珠蛋白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经碱变性后,固定于尼龙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上,与特异寡核苷酸探针(ASO)进行杂交。但该法一次检测只针对一种突变,所以费时费力,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3)基因芯片检测技术(PCR+反向点杂交);将β-地贫突变区域的DNA片段进行PCR 扩增,然后将扩增产物与固定在片或尼龙膜上一系列探针进行杂交,激发荧光或显色后扫描杂交结果,可确定患者β-珠蛋白基因是否发生突变以及突变的具体类型。是目前公认的准确、可靠、快捷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方法。

名词解释

贫血(Anemia):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火红细胞计数的减少,可伴有血氧运输障碍。(到目前为止,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缺铁导致小细胞性贫血。其他常见的小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地中海贫血(地贫)。某些种族如地中海或东亚血统的人群的发病率较高)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即α;β、γ、δ、链,分别由其相应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造成各种肽链的合成障碍,致使血红蛋白的组分改变。如果α有缺陷,称为α型地中海贫血;如果β有缺陷,称为β型地中海贫血,其中β链的生成完全抑制β0地贫,β链的生成部分受抑制则为β+ 地贫。(β+ 地贫有以下几种亚类型:HbF 或HbA2 增高型;正常HbA2 型,静止型或良性型,这三类都属于显性遗传,第四类β+ 地贫β基因无关)

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链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密码子(codon):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其他信息,这种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密码子。共有64个密码子,密码子的阅读方向是5' 3'。

反密码子(anticodon):RNA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每个tRNA(transfer 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遗传密码表中显示,每个密码子仅编码一种氨基酸,但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只对1个密码子外,其他氨基酸都有2、3、4或6个密码子为之密码。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各密码子称为简并性密码子,也称同义密码子,(如苯丙氨酸UUU、UUC两个同义密码子)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密码子的连续性(commaless):mRNA序列上的各个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是连续排列的,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之间没有间隔,即有无标点性。翻译时从起始密码子AUG开始向3’-端连续读码,每次读码时每个碱基只读一次,不重叠阅读。

密码子的摇摆性(wobble):tRNA序列中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序列中相应的密码子配对结合。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时,遵循反向互补的原则。从5’-端向3’-端计数时,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之间、两者中间的碱基之间以及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之间互补配对。但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的配对并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称为摆动配对。

阅读框架(Reading frame):是指RNA或DNA中,一组连续且不重复的3核苷酸密码子。每一条mRNA共有3种可能的阅读框架,而双股的DNA则每股各3种,共6种阅读框架。同一序列具有多种阅读框架的现象使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可能存在,已知常见于某些细菌[1]与病毒。至于人类细胞中则较少见。若是一个核糖体进行转译时改变了阅读框架,将导致转译转移(Translational frameshift)的发生。而如果一段DNA序列被插入了一个新的核苷酸,那么会造成框架转移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的、在转录起始上游的DNA序列。RNA与之结合后(如不受到阻遏)即可启动转录。

外显子(expressed region):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内含子(introns):真核生物中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除去的核酸序列。

剪接接口:去除初级转录产物上的内含子,把外显子连接为成熟的RNA,称为剪切。大多数内含子都以GU为5′端的起始,而其末端则为AG-OH-3′。5′GU……AG-OH-3′称为剪切切口

无义突变:是编码某一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经碱基替换后,变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终止密码UAA、UAG或UGA。虽然无义突变并不引起氨基酸编码的错误,但由于终止密码出现在一条mRNA的中间部位,就使翻译时多肽链的终止就此终止,形成一条不完整的多肽链

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错义突变的结果通常能使多肽链丧失原有功能,许多蛋白质的异常就是由错义突变引起的。由于bp的替换,使一种aa的密码子变为另一种aa的密码子,在合成多肽时,译成了不同的aa,从而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被称为错义突变。

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T),又称有义链(sense strand)。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是同DNA双链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相互补,转录RNA分子的这条DNA链称为DNA的模板链,另一条链称为该基因的编码链。转录初级产物RNA的核苷酸序列同编码链的序列相同(除了以U替换T),意指DNA通过RNA编码该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含有众多基因的双链DNA分子中,各个基因的模板链未必都在同一条链上,就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说,既是某些基因的模板链,又是另一些基因的编码链。

非编码链:DNA双链中能够转录的一条链成为非编码(或反编码链),方向(3’-5’)。另一条链为编码链(5’-3’)

有意义链:即华森链,华森——克里格型DNA 中,在体内被转录的那股DNA 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也称作反意义链或Watson链或负(—)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coding strand),也称为有意义链或Crick链无意义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也称为反意义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也称为有意义链。

起始密码止:AUG即编码多肽链中的甲硫氨酸,又作为多肽链合成的起始信号。作为起始信号的AUG作为起始密码止。在某些原核生物中,GUG和UUG也可充当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止:3个密码子UAA、UAG、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只作为肽链合成终止的信号,称为终止密码子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相对于A260值作图,所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熔解温度:即熔点,用Tm表示, 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

杂交: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

红细胞生成:指从多能干细胞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变化)变成含有血红蛋白的成熟红细胞的过程。

转座子:在单细胞的基因组中一些DNA片段能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这些DNA片段可能会突变,并导致基因组DNA数量的增加(偶然减少)。这些可移动的DNA片段有时被称为“跳跃的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聚合酶链反应:已广泛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获取目的DNA。PCR是一种在体外利用酶促反应获得特异序列的基因组DNA或cDNA的专门技术。要获得目的基因,除PCR技术的通用条件外,还必须知道目的基因5′3′端的各一段核苷酸序列及其他相关条件,已设计出合适的引物ployA信号:加尾过程由poly( A)转移酶催化完成,但poly(A)添加部位并不直接位于转录终止位点, 而是转录产物3c 末端一个特异性酶切除

后的序列。该酶识别断裂位点常位于加尾位点上游10—30nt, 有AAUAAA 信号序列及切点下游20—40nt,有富含GU的序列(单细胞真核生物除外), 称为poly(A)信号[ poly(A) denylation signa, l PAS]。

理解性:

1.DNA的复制与突变遗传的关系

2.RNA的转录与加工的关系

3.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

4.中国人群中常见的B-地中海贫血突变,这些突变对转录和翻译的影响

5.常用的检测基因突变方法的原理

1)

2)

3)

4)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以下称为地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贫血疾病,就我国患病情况来看,多见于南方地区。患有该症状的病人,其体内的珠蛋白链会出现不足甚至是缺少,这会直接导致人体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异,继而影响正常带氧能力,造成肝脾等功能受到损伤。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方法可以诊治该病,因此重型地贫患者常常在婴幼儿时期就会不幸死亡,但此症依然可以有效预防。建议夫妻二人先去做好相关检查,在排除有家族遗传疾病的情况下,再考虑是否造人,这将有效地减少下一代患上地贫症的可能。 地中海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中的珠蛋白链需要α、β、γ、δ链,一旦这四种链上的基因出现异常,便会阻扰珠蛋白链的产生,继而引发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因便是基因出现异常,部分人是因为缺失,部分人是因为变异。目前,世界上较为常见的地贫症状主要出现在α、β上。 一般来说,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人是地贫轻度患者,或者说携带了地贫基因,那么就会把该基因遗传到下一代,如果父母双方都携带该基因,那么患儿就会拥有两个致病基因。 地中海贫血的症状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轻型的地贫患儿在刚出生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常,与其他婴儿无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就会出现浑身无力,贫血,身体浮肿等现象。而重型的地贫患儿会在出生后没多久就撒手而去,有的甚至是胎死腹中。该病常见的两个类型为α地中海贫血与β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1.静止型 无任何特别的症状,与正常婴儿无异,红细胞检测无异常,脐带血或与正常指标有所差距,但是90天后就可一切正常。 2.轻型 无任何特别的症状,与正常婴儿无异,但血红细胞形态有轻度的异常,脐带血也难以达到正常指标,但半年后就可自行消失,对患儿的身体基本上没有伤害。 3.中间型 此类患者在何时患有贫血,症状轻重上都各有差异,多数患者在婴儿时期就开始出现贫血症状,还伴有浑身无力,肝脏和脾脏形态异常等症状,而成人患者在面容上也会出现如重型β地贫的特有面貌形态。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案例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案例 ——从罕见地贫基因到双线检测 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基因科学与遗传医学诊断中心 汇报人:龚菲菲组员:龙驹、龚菲菲、施狄秋、张城鸿

引言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广西人群中地贫基因携带率约为25%。 目前常规地贫基因分析试剂盒所检测的范围是4种α缺失基因、3种非缺失型α地贫和17种非缺失型β地贫。 研究表明,人群中有一定的地贫基因携带者,其携带的基因型不在常规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范围内。 本案例将阐述一例由罕见地贫基因的检出而改进地贫基因检测分析流程,进而降低地贫基因检测漏诊风险的事例。

2015年6月,一对夫妇来我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先证者(来自A家系)是一个28岁的男性个体,其妻子在孕期4个月时检出为--SEA携带者。其丈夫血液学数据如表所示。 结果显示MCH稍低,于是采用MLPA进行检测以排除罕见型。 AⅡ-1 性别-年龄M-28 MCV(fL) 82.3 MCH(pg) 26.5 Hb(g/dL) 16.1 HbF (%) 0.8 HbA2 (%) 2.4 Hb Bart’s+Hb H (%) 0 Ferritin (μg/L)306.8 α 常规基因型αα/ααβ基因型βA/βA 一例罕见地贫家系的检出 该先证者的临床表型

MLPA结果图 MLPA结果显示其缺失的断裂点位于337和142探针,以及283和310探针之间。同时采集了他们家系进行分析。此时,也发现一例患儿疑似携带该变异,合并研究。结果显示,该家系疑似携带2.4KB缺失型基因

电泳和测序验证-α2.4等位基因的确诊。 (A)家系A和一例HbH 病患者的琼脂糖电泳图 (wt表示野生型)。3个 个体检出300bp的PCR产 物。 (B)测序结果以及-α2.4等 位基因的示意图。

关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标准--3page

关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标准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液学改变、遗传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四个方面来确定,由于基因调控水平的差异,相同基因突变类型的患者不一定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临床血液学改变,除了血液学常规检查外,血红蛋白电泳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但输血治疗后的血液学检查结果与实际结果有明显的不同;遗传学检查可确定为纯合子、杂合子以及双重杂合子等,相同基因型患者父母基因型组合不尽相同;分子生物学分析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ASO)和近年来日趋成熟的有重大影响的基因芯片技术等方法进行基因突变类型的分析。 关于重型与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量的界限,国内外资料多以低于60g/L为重型。国内外血液学专著中都强调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需依赖定期输血和应用铁螯合剂治疗才能维持生命,而中间型患者可不依赖定期输血长期生存,但如文献所述,确定血红蛋白在60-70g/L间的中间型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是很困难的,只能根椐具体情况而定。学者提到部分中间型偏重的患者若不定期输血,在进入青少年时期以后,血红蛋白将逐渐下降,出现肝脾肿大、心脏增大和地贫面容等表现,并需依赖定期输血,认为这些患者应重新诊断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进行定期输血和铁螯合剂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有相同的体会。

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中间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经足量输血和铁螯合剂维持治疗不会出现肝脾肿大和颧骨隆起、眼距增宽、鼻梁低平等骨骼改变。中间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Hb一般在60g/L以上,因感冒发热和药物等原因导致溶血时可有一段时间在60g/L以下。 地中海贫血中除了少部分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外红细胞均为小细胞低色素,主要表现为MCV、MCH和红细胞脆性降低,国内文献使用的MCV和MCH截断值差异较大,而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是MCV<79fl和MCH<27pg。HbA2是诊断轻型β地中海贫血和基因携带者的关键,国内常用碱性电泳法检测,国外通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种方法HbA2截断值有所不同。 国内已有文献采用此分级法,分级标准如下:根椐患者是否具有①未接受足量的铁螯合剂治疗②肝大③肝纤维化三个危险因素而分为3度:一直在接受足量的铁螯合剂治疗,无肝大和肝纤维化为Ⅰ度;有1个或2个危险因素的为Ⅱ度;3个危险因素都具备的为Ⅲ度。 关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HbF量的界限,国内外文献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定为10%-90%,有的则定为30%-90%,在高发区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患者HbF量在30%-90%之间,也有低至10%和高达100%的,但低于30%的要除外输血的影响。 α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是由于α基因缺失所引起,但也可因点突变、核苷酸缺失或插入而引起,后者因此称之为非缺失型(以αT表示累及的基因),至目前共有40种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被报道(东南亚和中国南方最常见的为Hb Constant Spring),由于非缺

地中海贫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 题目:地中海贫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 作者:XX 学号:2009X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日期:2010-7-21

地中海贫血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综述 (张育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种因自身制造的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贫血,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结合近十年人们对地中海贫血病的研究成果(包括:病 因和致病机制;常见类型(β型和α型)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中医治疗和转基因治 疗);最近新进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病致病机制检测诊断预防α型地中海贫血病β型地中海贫血病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骨髓移植治疗基因治疗 1、引言: 1.1 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种因自身制造的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贫血。该病因最先发现 于地中海地区而得名,其实,地中海贫血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分布,世界上 每年大约有10万个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出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 康的6种常见病之一。东南亚是该病高发区之一,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 湾、福建、四川等省亦多见。要了解地中海贫血,首先需要知道一些正常血液 与贫血的知识,比如它的致病机制等如下介绍。 1.2 致病机制: 众所周知,人的血液是红色的,因为红血球中含有血红蛋白。我们通过呼吸从空气中获得 氧气,但氧气很难直接溶于血浆中,必须与血红蛋白相结合才能运至身体的各个部位,正 如过河需要船一样,血红蛋白就是氧气的运输工具。成人的血红蛋白主要由4条多肽链组 成,两条甲链(α珠蛋白链和两条乙链(β珠蛋白链)。甲链和乙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人体内任何一种血红蛋白链合成量不足或者完全不能合成,就会导致红血球解体而贫 血,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氧障碍,即患地中海贫血病。 1.3分类: 1.3.1α型地中海贫血病: 1.3.1.1 α地中海贫血病: 是α链珠蛋白中α—链的合成部分或完全被抑制的遗传性疾病,可简称为α—地。 本病多见于东南亚,在我国南方也不少见。据报道,这类贫血在泰国的发生率可达 20—30%,国内,黄绍良等报告广州地区发生率为2.6796,赵静波报告南宁地区 达14.95%。 1.3.1.2 α地中海贫血病的分类: 此病在临床上常见的四种名称是:HbBart8胎儿水肿综合征(重型α—地);血红 蛋白H病(中间型α—地);标准型α—地,静止型α—地(后二者都可称作轻型α —地)。此外,HbCons-LantSpring携带者也相当于一种静止型α—地,而且它还有 相应的血红蛋白H病。 1.3.1.3 α型地中海贫血病的致病机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直接实验结果完全证实了基因学说的客观性。曾经有 过两种假设:①单一基因”学说;②“双基因”学说。单一基因学说认为,每个染色体 上只有一个位点控制口—链合成,并且认为有两种α—地中海贫血基因等位存在,但二 者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中之一称为α—地中海贫血1基因,完全抑制α—链的 合成;另一种称为α—地中海贫血2基因,部分抑制α—链的合成。单一基因学说认为,

地中海贫血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801194.html, 地中海贫血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翠莲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3期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诊断中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对象5200例,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基因诊断,确诊地中海贫血胎儿。结果共确诊634例地中海贫血,其中α型、β型地中海贫血分别占8.31%、3.88%,两种地中海贫血确诊率接近,P>0.05;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共25对,产前诊断确诊6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引产后 基因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产前检查及地中海贫血筛查能有效避免地中海贫血重症患儿出生。 关键词:产前检查;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地中海贫血是某种珠蛋白肽链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破坏珠蛋白肽链合成平衡,引起血溶性贫血,又被称作蛋白合成障碍贫血。进行性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是地中海贫血的主要临床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仅有轻度贫血或无贫血,重度患者有肝脾肿大、骨骼改变、严重贫血、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目前临床使用干细胞移植术,此外并无其他有效根治之法[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接收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配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筛查5200例;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25.6±3.2)岁;孕周(8~34)w,平均(25.5±1.3)w。 1.2方法血红蛋白电泳使用全自动毛细血管电泳仪(法国;Sebia minicap)及配套试剂,分离血红蛋白成分及比例。血常规使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日本;SYSMEX SX-800i),使用配套试剂,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蛋白量及血红蛋白。参考区间[2]:血常规平均 红细胞体积(MCV)为82~99 fl,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为27~32 pg。成人血红蛋白 电泳HbA2取2.5%~3.5%,且未发现异常的血红蛋白带。若MCV2.0%),提示β地中海贫血表型呈阳性;当MCV23 w后经皮脐血取样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术前使用B型超声进行定位,消毒、铺巾后于超声引导下绕开胎盘和胎儿,根据不同孕周进行取样,提取DNA并行基因诊断。当胎儿被诊断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α地中海贫血纯合子,均为重型地中海贫血,说服孕妇及其配偶接受引产[3]。在知情且自愿条件下检出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胎 儿并终止妊娠。 1.3观察指标观察5200例对象血红蛋白电泳、血常规测定后α型地中海贫血及β型地中海贫血阳性情况;观察基因诊断确诊的α及β型地中海贫血情况;记录携带同型地中海贫血的夫妇对数,记录胎儿地中海贫血状况。

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与宣传材料

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与宣传材料

————————————————————————————————作者: ————————————————————————————————日期: ?

什么叫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又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缘于基因缺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缺乏的珠蛋白链类型、数量及临床症状变异性较大。根据所缺乏的珠蛋白链种类及缺乏程度予以命名和分类。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东南亚即为高发区之一。我国广东、广西、四川多见,长江以南各省区有散发病例,北方则少见。

病因 珠蛋白链的分子结构及合成是由基因决定的。γ、δ、ε和β珠蛋白基因组成“β基因族”,ζ和α珠蛋白组成“α基因族”。正常人自父母双方各继承2个α珠蛋白基因(αα/αα)合成足够的α珠蛋白链;自父母双方各继承1个β珠蛋白基因合成足够的β珠蛋白链。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肽链合成障碍导致发病。地中海贫血分为α型、β型、δβ型和δ型4种,其中以β和α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 1.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的发生的分子病理相当复杂,已知有100种以上的β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 2.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地中海贫血) 大多数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数由基因点突变造成。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数由基因点突变造成。

地中海贫血26457

海洋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本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在香港叫链状细胞性贫血)按照受累的氨基酸链来分类,主要有α地中海贫血(α链受累)和β地中海贫血(β链受累)。也可按照一个或两个基因缺损来分为轻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 海洋性贫血 贫血多见于地中海地区或东南亚。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较为少见。若夫妻为同型地中海型贫血的带因者,每次怀孕,其子女有1/4的机会为正常,1/2的机会为带因者,另1/4的机会为重型地中海型贫血患者,因此,在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疾病。 三种类型 (1)重型:出生数日即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进行性加重,黄疸,并有发育不良,其特殊表现有: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前额突出、两颊突出,其典型的表现是臀状头,长骨可骨折。骨骼改变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骨髓胜变宽、皮质变薄所致。少数患者在肋骨及脊椎之间发生胸腔肿块,亦可见胆石症、下肢溃疡。常见并发症有急性心包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继发性血色病。 (2)中间型:轻度至中度贫血,患者大多可存活至成年。 (3)轻型:轻度贫血或无症状,一般在调查家族史时发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即α、β、γ、δ链,分别由其相应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造成各种肽链的合成障碍,致 海洋性贫血 使血红蛋白的组分改变。通常将地中海贫血分为α、β、δβ和δ等4 种类型,其中以β和α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 1.β地中海贫血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1p15.5。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基因缺失和有些点突变可致β链的生成完全受抑制,称为β0地贫;有些点突变使β链的生成部分受抑制,则称为β+地贫。 β地贫基因突变较多,迄今已发现的突变点达100多种,国内已发现28种。其中常见的突变有6种:① β41-42(-TCTT ),约占45%;② IVS-Ⅱ654 ( C → T ),约占24%;③β17 ( A → T );约占14%;④TATA盒- 28 ( A →T ),约占9%;⑤ β71-72(+A ), 约占2%;⑥ β26( G → A ),即HbE26,约占2%。 重型β地贫是β0或β+地贫的纯合子或β0与β+地贫双重杂合子,因β链生成完全或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以致含有β链的HbA 合成减少或消失,而多余的α链则与γ链结合而成为HbF( a2 γ2),使HbF明显增加。由于HbF的氧亲合力高,致患者组织缺氧。过剩的α链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形成α链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上而使其变僵硬,在骨髓内大多被破坏而导致“无效造血”。部分含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虽能成熟并被释放至外周血,但当它们通过微循环时就容易被破坏;这种包涵体还影响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由于以上原因,患儿在临床上呈慢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和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增加,促使骨髓增加造血,因而引起骨骼的改变。贫血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加,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复输血,使铁在组织中大量贮存,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17T09:54:29.45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作者:唐琳 [导读]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性贫血在临床上属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症。 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4例地中海贫血以及5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对象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三组对象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结果:在 Hb、RBC以及RDW指标的检测结果上,A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V、MCH以及MCHC 指标结果上,C组与A、B组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且简单、经济、安全等特点值得其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Mediterranean anemia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routine blood.Methods:select in December 2015 -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44 cases of Mediterranean anemia and 52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another selec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ject of 40 cases of healthy check-up for routine blood test.To compare index of routine blood test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of objects.Results:in Hb,RBC and RDW indicators on test results,A set of three indicato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On the MCV,MCH and MCHC index results,group C and A,B group have obvious differenc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B.Conclusion:routine blood test in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economic and security worth its widely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routine blood test,Iron deficiency anemia;The Mediterranean anemia;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性贫血在临床上属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症。但是两者在发病原因上有较大的区别,缺铁性贫血属于营养性贫血,而地中海性贫血属于免疫性贫血[1]。临床常用电泳法来鉴别区分这两种疾病,但是此方法费时低效,现今临床多以血常规检验鉴别为主要方法[2]。临床应用血常规检验鉴别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对这两种贫血症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血常规检测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依据贫血类型分组,地中海贫血患者44例设为A组,有女26例,男18例;年龄15-66岁,平均(34.8±5.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7±0.6)年。缺铁性贫血患者52例设为B组,有女28例,男24例;年龄14-64岁,平均(32.6±4.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9±0.7)年。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无贫血疾病的人员设为C组,其中女22例,男18例;年龄16-68岁,平均(35.2±6.1)岁。三组对象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 ml左右手肘静脉血,放置在抗凝管中摇晃均匀后采用SYSMEX-1000血球仪进行血常规检验。 1.3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Hb、RBC以及RDW指标的检测结果上,A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CV、MCH以及MCHC 指标结果上,C组与A、B组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地中海贫血相对于缺铁性贫血治疗较为困难。地中海贫血患者存在部分基因缺陷,其体内血红蛋白合成低于正常人水平,属于免疫性贫血[4]。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是患者体内的铁元素缺乏,无法为红细胞运转提供必需铁量,属于营养性贫血。临床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治疗不能补充铁剂,大量铁元素会被分解在体内沉积,治疗主要是在进行铁治疗的同时补充维生素E,而缺铁性贫血患者主要依靠补充铁剂进行治疗[5]。此两种贫血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方法对这两种贫血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

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总结

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总结 篇一:珠海地中海贫血活动总结论文 地中海贫血宣传活动总结 地中海贫血是如今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本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本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所致。这些年关于地中海贫血的调查结果显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尤其是中国,患者人数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为其他地区的一倍以上。而在中国,又以广西、云南、海南及广东等南方地区携带率为首,分别为%、%、%、%。甚至于在广西,每4-5人就有1个地贫缺陷基因携带者,每55个家庭就有1个有重型地贫出生风险,每出生200-250个胎儿就有1个重型地贫患儿;而在广东情况也不容忽视,每10人就有1个地贫缺陷基因携带,每250个家庭就有1个有重型地贫出生风险,每出生700-1000个胎儿就有1个重型地贫患儿。 在XX年的暑假调查中,揭阳、梅州、汕头和云浮等四个城市接受地贫调查。对于地贫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揭阳仅有10%表示知道该疾病且了解,53%只听过,还有37%表示不

曾听说过;梅州有11%表示了解,36%的人说他们听说过,剩余53%表示从未听说;在汕头,7%的人了解,67%的人听过,26%不曾听说;在云浮,12%很了解,74%听说过,14%不曾了解过。然而,在XX年暑期在珠海的地贫宣传活动中,宣传活动主要分为三天的露天宣传。从活动前期准备到第一天的活动开始,历时一个月。组员们在活动前一周大都到达珠海,外联组组员们不顾瓢泼大雨,开始出去拉赞以及谈场地;宣传组在进行海报、视频、宣传单的筛选和打印。 在7月20日,活动将于下午正式开始。我们找到珠海市血液防治中心,主任非常热情 和随和,只一再强调目前血液供应的困难,希望我们鼓励更多的人积极献血。并且承诺将会提供帐篷,电灯,以及活动奖品等大部分物资,热心的提出可以用献血车将我们一干人一起送往活动现场。但是活动当天情况非常不理想,很多人并不搭理我们这些宣传人员,甚至于连传单也不接受。活动当天的献血人数竟比往常还要少。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病,在我们发传单时,很多人用一种莫名的表情望着我们:“我没病啊!”甚至一名孕妇在我们劝其定期做产检时,眼神充满敌意:“我已经去过医院了!”我们第一次活动场地是选在斗门井岸步行街对面,也是一个斗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但是我们活动进展竟然十分困难,一些原本准备开展的游戏环节也无疾而终。

地中海贫血的认识与危害

地中海贫血的认识与危害 (资料来源:海军医院血液科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801194.html,/bxb/) 认识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在我们生活中地贫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强对于地中海贫血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地中海贫血的基础知识。 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中美洲地区发病率也很高。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地也有较高的发病率。例如云南。地中海贫血发生率高达10.96%。少数民族中的傣族、傈傈族的发生率较高。而北方地区则较少见。 地中海贫血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有甲型和乙型。另外亦有轻型、中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之划分。因患中型的比例较少,故我们解释重点放在轻型和重型地贫。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和质量的异常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一种先天性贫血。此病目前尚无特殊根治方法。只有间断输血或输浓缩的红细胞以补充红细胞的不足。地中海贫血的患者由于长期贫血,导致机体缺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轻度贫血是指血色素在9克以上,此种轻度贫血若时间短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若长期不予以纠正,也会对宝宝造成影响。贫血的宝宝面色发黄白,体力弱,精神食欲不好,易生病,久而久之则会影响发育。 所谓贫血就是你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是血红蛋白太少。轻微的贫血并不会对你造成影响,而且你也不会注意到它,但严重的贫血会使你的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因而生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因饮食中铁质缺乏而造成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当你没有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铁,你就会得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可以治愈它,而地中海贫血却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遗传性贫血,用药物无法治愈。 解析地中海贫血的危害 由于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很强的贫血类型,因此其对下一代健康的危害甚大。大部分人对地中海贫血是怎么回事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会了解地中海贫血的危害了。但是了解了这种疾病的危害,才能提高预防的意识,避免其发生。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遗传病。在广东省的发生率大约为10%~20%。 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或缺乏——称为甲型地贫(α地贫);另一类是由于血红蛋白链的合成减少或缺乏——称为乙型地贫(β地贫)。两类地贫都有重型和轻型之分。 重型甲型地贫(α地贫)多在妊娠中、末期胎死腹中或足月产下不久死亡。而重型乙型地贫患儿(β地贫),出生时看不出异常,出生几个月后病孩才慢慢出现面色苍白、表情呆滞、发育不良,贫血不断明显、肝脾肿大,病情很快加重,往往要靠不断输血维持生命,即使治疗,一般寿命不超过20岁。 轻型地贫见于成年人。患轻型地贫的人平时无症状或只有轻度贫血,但会将病遗传给下一代。遗传规律是:一个轻型地贫病人同正常人结婚,子女有一半机会是轻型地贫,但若轻型地贫同另一个轻型地贫病人结婚,他们的子女1/4机会是正常人,1/2机会是轻型地贫,1/4机会是重型地贫,而重型甲型地贫是造成流产、死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已婚夫妇若检查出双方是轻型地贫,可在妊娠后经产前诊断是否重型地贫患儿,从而及时终止妊娠,以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资料来源:海军医院血液科https://www.360docs.net/doc/e410801194.html,/bxb/)

地贫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地贫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篇一:地贫学习总结 地贫知识总结 地贫的全称叫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因珠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地贫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链中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份改变,严重时发生溶血和贫血。根据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受损不同,地贫可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大类。在我国的广西,海南,云南和广东发病率较高。 轻度地贫患者和正常人一样,无特别不良反应,但中、重度地贫患者有贫血症状,如浑身无力、营养不良、肝脾肿大等,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重型α地贫患儿在出生24-48 小时之内死亡,而且产妇因胎儿水肿、大胎盘,极易导致死产。重型β地贫以及部分中间型α地贫患者在出生后半年左右出现进行性贫血,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多在童年夭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地贫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没有传染性。正常人都拥有两组血红蛋白基因,其中一组来自母亲,另一组来自父亲。假如父母双方都携带地贫基因,其下一代就有可能得地贫疾病。因此,地贫不会传染给别人,但会遗传给下一代。目前,

地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预防!通过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诊断,可避免重度地贫患儿的出生,这是目前国际上预防地贫最有效的措施。 对于轻型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要忌用铁剂和避免服用氧化性药物,可适当补充叶酸和vitc,由于长期去铁的难熬折磨加上高额的治疗费用等等为地贫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这恰恰又是可以避免的但却只因宣传力度不够,植入民心不强!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地预防中海贫血知识,降低对地中海儿童的出生,倡导大家关怀帮助地中海贫血者,提高全社会对地中海患者的共同关注,我部在XX年5月26日开展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预防地中海贫血”的主题班会和征文比赛,同学们积极参与地贫知识的普及。此次宣传活动,使预防地中海贫血知识得以在群众中传播开来,我们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引导广大学生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地中海贫血的发生。通过宣传使同学们进一步加强了对预防地中海贫血的认识。提高了对地中海贫血的了解,提高身体素质,要从自身做起,要与那些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斗争,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珍爱生命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篇二:地贫知识总结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判读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2.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当β地贫复合α地贫时,患者不仅有β地贫的缺陷同时又有α地贫基因的缺失,这使得α和β珠蛋白琏的不平衡状态有所改善,表现临床症状可以较轻,实验 室检查中凸显的是β地贫特征,因此临床上要重视这种复合地贫患者的检出,避免漏诊。另外患者为复合地贫时,他无论与任何一种轻型地贫者婚配均存在1 /4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因此,当夫妇一方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时,β地贫的一方一定要检查α地贫基因,以排除复合地贫的存在。 ●当夫妇一方分别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基因携带时,他们生育复合型地贫患儿的风险为1 /4,因此出生后子代的基因确诊对其今后的婚配指导是很有必 要的。 ●地中海贫血患者多次输血后容易造成体内铁的过度沉积,并可损害心脏及肝肾功能,临床上对多次输血患者需进行去铁治疗以减轻铁负荷。然而地中海贫血 患者并不是总伴体内铁负荷过重,地中海贫血患儿也可能发生铁缺乏,尤其是婴幼儿及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因此对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常规铁指标的测定,对伴铁缺乏者给予适当补铁治疗,可以提高Hb 浓度,减缓贫血症状。

3.地中海贫血治疗 轻型地贫无需特殊治疗。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应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给予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2.输血和去铁治疗,此法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3.使用铁鳌合剂。 4.脾切除,脾切除对血红蛋白 H 病和中间型β地贫的疗效较好,对重型β地贫效果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减弱,应在5~6岁以后施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 5.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贫的方法。如有 HLA 相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应作为治疗重型β地贫的首选方法。 【预防】 ●开展人群普查和遗传咨询,作好婚前指导以避免地贫基因携带者之间联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地贫产前诊断指征:1.曾生育过重型或中间型α或β地贫患儿的夫妇。2.夫妇双方均为α地贫携带者;夫妇一方为α地贫携带者,配偶为β地贫复合α地贫携带者。3.夫妇双方均为β地贫携带者。《2006广东省卫生厅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技术规范》

地中海贫血检查标准值

地中海贫血检查标准值 海洋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筛查在血常规检查时主要看其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具体的项目和参考范围如下,通过下面的表格可以参照自己的检查表格来做一个对比哦! 地中海贫血怎么检查 地中海贫血是怎么检查的呢?做地中海贫血筛查需先抽血做血常规检查,若有异常则需进行肽链检测和基因分析。由于α型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基因病变较为复杂,同属α型轻型贫血者的配偶需要作详细的遗传基因分析才能预测下一代成为中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机会。 1、产前筛查: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等方法发现携带者; 2、基因检测:孕前或孕早期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明确α、β珠蛋白基因的异常位点,为产前诊断做准备; 3、产前诊断:对孕11-14周孕妇取绒毛组织约2-5g,孕15-22周孕妇经羊膜穿刺抽取羊水15-20ml,24-30周孕妇抽取胎儿脐带血0.5-1.5ml,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胎儿有无α或β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以及类型,有效防止重型地贫或畸形患儿的出生。 地中海贫血有哪些症状 怎么样才能判断是否真的患上地中海贫血?其实,可以从一些症状之中猜出一二,但是具体还是要根据检查的结果。 一般地中海贫血患者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看上去就像正常的婴儿一样,但是在婴儿期过后,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了。具体的表现有,贫血、浑身疲乏无力、浑身水肿、肝和脾肿大以及出现轻度的黄疸。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眼睛距离变宽、鼻梁变扁等面容方面的改变,还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在服用一些药物会出现急性溶血加重贫血的症状,甚至导致溶血危象,有生命危险。这是较为轻型的宝宝出生之后会有的症状。 如果是重度地中海贫血的话,胎宝宝可能会出现死胎的现象,或者在出生后马上死亡。也有一些患者是由中度地中海贫血导致成重度的,只是它的症状比中度的更加严重,直至导致死亡,一般都不可能活到成年。

地中海贫血的几大详细分类

地中海贫血的几大详细分类 *导读:海洋性贫血基因型和表现型均多样化,差异很大。 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及体征的轻重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而基因型又可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型。…… 海洋性贫血是溶血性贫血中的一大类型。由于最早在意大利、希腊和其他地中海区域的民族及其移民的后裔中发现此病,所以当时叫“地中海贫血”。后来发现除地中海地区之外,其他临接 海洋的地区也是本病的高发区,所以又叫“海洋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是由于常染色体遗传性缺陷,引起珠蛋白肽链 合成障碍,使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从而造成这种珠蛋白链参与的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各珠蛋白链本身的氨基酸顺序并无异常。其中α珠蛋白链合成受抑者,叫做“α 海洋性贫血”;β珠蛋白链合成受抑者,叫做“β海洋性贫血”。地中海、中东、阿拉伯、印度、东南亚地区β海洋性贫血发病率最高;东南亚,包括我国南方是α海洋性贫血的高发区。我国广东、广西、四川、台湾诸省α和β海洋性贫血都较常见,长江以南省市如浙江、福建、江苏、上海、贵州、江西、湖北等都有散在病例报道。由于遗传缺陷不同,本病表现轻重程度非常不同,有在胎儿及婴幼儿即因极重的溶血性贫血致死的,也有虽有血红蛋白异常而一生无任何临床症状的。

*临床表现 海洋性贫血基因型和表现型均多样化,差异很大。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及体征的轻重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而基因型又可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型。一般重型肯定为纯合子,轻型肯定为杂合子,而中间型则包含着许多遗传基础不同的疾病,包括较轻的纯合子及较重的杂合子β海洋性贫血、血红蛋白H病及α与β海洋性贫血杂合子等。 *(1)纯合子海洋性贫血 婴儿期(生后6~9月)发病,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黄疸,消瘦,腹部逐渐隆起,肝、脾进行性肿大。因为发育迟缓可形成特殊外观:头大,额、顶、枕骨隆起,两颊突出,鼻梁低平,两眼距离增宽。骨骼改变遍及全身,主要由于骨髓长期显著增生,使骨髓腔变宽,骨皮质变薄。多数患者于幼年即死亡,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晚期血色病所致脏器损害。如能存活在性发育期,常因发育障碍而无第二性征,其他内分泌功能障碍亦较常见。患者常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而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出现各种感染及出血症状。 *(2)杂合子海洋性贫血 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常感乏力,可有轻度贫血,脾肿大。生长发育正常,无骨骼改变,一般在家族调查或普查时发现。低色素贫血。血片中可见到靶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嗜碱性点彩细胞增多,HbA2轻度增高。骨髓红系细胞增生轻度增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判读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判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2.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结果判读

●当β地贫复合α地贫时,患者不仅有β地贫的缺陷同时又有α地贫基因的缺失,这使得α 和β珠蛋白琏的不平衡状态有所改善,表现临床症状可以较轻,实验室检查中凸显的是β地贫特征,因此临床上要重视这种复合地贫患者的检出,避免漏诊。另外患者为复合地贫时,他无论与任何一种轻型地贫者婚配均存在1 /4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因此,当夫妇一方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时,β地贫的一方一定要检查α地贫基因,以排除复合地贫的存在。

●当夫妇一方分别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基因携带时,他们生育复合型地贫患儿的 风险为1 /4,因此出生后子代的基因确诊对其今后的婚配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地中海贫血患者多次输血后容易造成体内铁的过度沉积,并可损害心脏及肝肾功能, 临床上对多次输血患者需进行去铁治疗以减轻铁负荷。然而地中海贫血患者并不是总伴体内铁负荷过重,地中海贫血患儿也可能发生铁缺乏,尤其是婴幼儿及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因此对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常规铁指标的测定,对伴铁缺乏者给予适当补铁治疗,可以提高Hb 浓度,减缓贫血症状。 3.地中海贫血治疗 轻型地贫无需特殊治疗。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应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给予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2.输血和去铁治疗,此法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3.使用铁鳌合剂。 4.脾切除,脾切除对血红蛋白 H 病和中间型β地贫的疗效较好,对重型β地贫效果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减弱,应在5~6岁以后施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 5.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贫的方法。如有 HLA 相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应作为治疗重型β地贫的首选方法。 【预防】 ●开展人群普查和遗传咨询,作好婚前指导以避免地贫基因携带者之间联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亦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thalassemia),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因珠蛋门基因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 国外以地中海沿岸及东南亚各国多见,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广东、广西、海南及四川等省(自治区)发病率较高,湖南、湖北及江两等省发病率稍低,北方各省少见。 胚胎期后组成珠蛋白的肽链有4种:α、β、γ、δ链,每种肽链各由相应的基因编码、。因珠蛋白基缺失或点突变不同,肽链合成障碍各异,根据异常肽链类型将地中海贫血分为α、β、δβ、γ等类型,其中β和α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 β一地中海贫血: β一地中海贫血(简称β一地贫)是由于调控β珠蛋白的基因缺陷,导致β珠蛋白合成障碍的溶血性贫血。 1、发病遗传学人类β珠蛋白基因位于1 l号染色体短臂上(1 1p15.5),发生β一地贫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的点突变,少数为基因缺失。如果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导致β链的生成完全受到抑制,称为βo地贫;如果点突变仅使部分β链生成减少,则称为β+地贫。β地贫基因变化复杂,已发现的点突变有200多种.1979年,中国发现第1个β一地贫基因点突变,迄今已累计发现相关基因点突变28种,最为常见的突变有6种:①β4l 42(‘TCTT),约占45%; ②IVS一Ⅱ一654(c—T),约占24%;③1317(A—T),约占14%;④13—28 (A—T),约占9%; ⑤[β7l一72(+A),约占2%;⑥[β26(G—A),约占2%。 根据酽或β+地贫基因的组合不同,临床表现为3型β一地贫:①重型:为βo基因的纯合子(βo/βo)、部分β+基因的纯合子(β+/β+)及部分βo和β+基因的双重杂合子(βo/β+);②中型:少数βo/βo,部分β+/β+,以及不典型β地贫杂合子、重型β地贫合并α或δβ地贫及某些变异型β地贫的纯合子等;③轻型:β+、βo、δβ地贫的杂合因子。 2、发病机制重型β地贫患者β链生成完全或基本缺失时,含有β链的HbA(α2、β2)合成减少或消失,多余的α链与γ链结合形成HbF(α2、γ2),使HbF明显增加。HbF与氧亲和力强,使氧解离曲线右移,氧释放困难导致组织缺氧。过剩的α链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形成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使红细胞膜变得僵硬,在骨髓内易遭到破坏(无效造血)或通过微循环时被破坏;红细胞包涵体也影响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以上结果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贫血和缺氧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使骨髓造血增生,引起骨骼改变,临床上出现特殊面容。无效造血使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加,加上治疗过程中反复输血.,使大量的铁在组织储存,导致含铁黄素沉着症。中型一β地贫患者β链生成受到部分抑制,其病理生理改变与重型基本相似但程度较轻,发病年龄延迟,临床表现较重型轻。轻型β一地贫基因呈杂合子状态,其β珠蛋白合成仅轻度减少,故临床表现轻或无症状。 3、临床表现 (1)重型义称Cooley贫血。出生时无异常,出生后3~12个月发病,呈慢性进行性血管外溶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肝和脾大、发育迟缓、轻度黄疸,随年龄增长以上症状日益明显。因骨髓代偿性增生导致,骨骼变大、髓腔增宽,依次发生于掌骨、长骨和肋骨,1岁后颅骨改变明显,出现头颅变大、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增宽,形成地中海贫血的特殊面容。因多次输血并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时,过多的铁沉积于实质脏器如心、肺、肝、胰、脑垂体等而引起相应脏器的损伤,其中最严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贫血和铁沉着造成心肌损害的结果,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病如不治疗.患儿多干5岁前死亡. 4、实验率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轻重不一,平均红细胞容积<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