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判定量表

体质判定量表
体质判定量表

阴虚质

痰湿质

血瘀质

气郁质

平和质

(注:标有*的条目需先逆向计分,即:1→5,2→4,3→3,4→2,5→1,再用公式转化分。)

二、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一)判定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

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 /(条目数× 4 )〕×100

(二)判定标准

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见下表。

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

[实用参考]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中文版短卷及评分标准

IPAQ短问卷 1、最近7天内,您有几天做了剧烈的体育活动,像是提重物、挖掘、有氧运动或是快速骑 车? 每周天 □无相关体育活动→跳到问题3 2、在这其中一天您通常会花多少时间在剧烈的体育活动上?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3、最近7天内,您有几天做了适度的体育活动,像是提轻的物品、以平常的速度骑车或打 双人网球?请不要包括走路。 每周天 □无适度体育活动→跳到问题5 4、在这其中一天您通常会花多少时间在适度的体育活动上?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5、最近7天内,您有几天是步行,且一次步行至少10分钟? 每周天 □没有步行→跳到问题7 6、在这其中一天您通常花多少时间在步行上?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7、最近七天内,工作日您有多久时间是坐着的?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IPAQ短卷共7道问题,其中6道询问个体的体力活动情况。问题结构与长卷相同,仅保留活动强度的部分。短卷仅简单地分步行、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询问不同强度活动的1周频率和每天累计时间 IPAQ短卷中步行的MET赋值为3.3,中等强度活动的赋值为4.0,高强度活动的赋值为8.0。 1.数据清理和异常值剔除原则:首先,各项活动的每天累计时间均需转化为分钟。任何活动频率或时间数据有缺失者不纳入分析。假定每人每天至少有8h睡眠时间,如果个体报告的全部11项体力活动(长卷)或3种强度的体力活动(短卷)的每天累计时间总和超过960min(16h),则此人不纳入分析。假定每次至少连续10min的体力活动才能获得健康收益,如果个体报告的某项(长卷)或某个强度(短卷)的体力活动每天累计时间不足10min,则将该时间和对应的每周频率重新编码为“0”。 2.数据截断原则:在短卷中,如果某种强度体力活动的每天时间超过3h,则重新编码为180min。该原则允许每种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最多报告21h(1260min)。这种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将部分个体错分到“高”组(表2)。例如,某人报告在过去的7d内,6d有步行活动,每天10min;另有1d参加了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累计12h。如果不做任何截断处理,按照表2的分组标准,该个体会被划分为“高”体力活动水平。但是,与规律的高体力活动水平相比,这种偶尔的、单次较大剂量的活动不会产生相同的健康收益。 对于IPAQ长卷,IPAQ工作组建议遵从短卷的原则对异常高值进行截断处理。然而,长卷是按照体力活动项目询问频率和时间,且后续数据分析仍需按照体力活动项目进行;每种强度的体力活动按180min 截断,具体如何分配到每个活动项目上,IPAQ工作组并未给出明确说明,仅建议根据具体研究目的自行确定、在论文中报告处理办法即可。 以下处理办法可供参考选择。首先,如果个体报告的任何一项活动的每天时间超过180min,则按180min截断处理(第一次截断)。在此基础上,计算每项活动的每周累计时间(1周频率乘以每天时间);

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制订工作2006年6月正式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标准共分为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医体质9种基本分类和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附录(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5个部分。中医体质学者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人体体质进行了分类,制订出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应用了中医体质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体质专家、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讨论论证而建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行性。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

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一)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

中医体质量表---原版

中医体质量表 本问卷仅是为了调查与您的体质有关的一些情况,从而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请逐项阅读每个问题,根据自己近一年来的实际情况或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选项打“√”。如果某一个问题您不能肯定回答,就选择最接近您实际情况的那个答案。 感谢您百忙中参与此次检测,在此向您表示感谢!真诚的祝愿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本调查只用于科研目的,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silence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编号—————年龄—————性别————— 第二部分:请逐项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最合适你的选项(打√)。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从不) 很少 (偶尔)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1﹚您精力充沛吗? ﹙2﹚您容易疲乏吗? ﹙3﹚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4﹚您容易心慌吗? ﹙5﹚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8﹚您容易忘事吗? ﹙9﹚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吗?﹙10﹚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回答以下问题 (从不)(偶尔)(有些)(相当)(非常)﹙11﹚您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吗? ﹙12﹚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 ﹙13﹚您肋胁部或乳房胀痛吗? ﹙14﹚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15﹚您无缘无故叹气吗? ﹙16﹚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17﹚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8﹚您手脚发凉吗? ﹙19﹚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20﹚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的多吗? ﹙21﹚您感到身体、脸上发热吗? ﹙22﹚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或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吗? ﹙23﹚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24﹚您不是感冒也会打喷嚏吗? ﹙25﹚您不是感冒也会鼻塞、流鼻涕吗? ﹙26﹚您有因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或异味等原因而咳喘的现象吗? ﹙27﹚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汗出伴气短乏力吗?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回答以下问题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量表 最全整理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表组合 (KPS、PS/ECOG、QOL评分量表组合) 一 KPS评分 KPS评分,是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一般认为Karnofsky 80分以上为非依赖级(independent),即生活自理级。50~70分为半依赖级(semi-independent),即生活半自理。50分以下为依赖级(dependent),即生活需要别人帮助。大于80分者术后状态较好,存活期较长。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二 PS或ECOG评分 PS或者ECOG评分标准,是从患者的体力来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和对治疗耐受能力的指标,属于对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的评分标准。国际常用的有上述Karnofsky 活动状态评分表,但该表较复杂。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则制定了一个较简化的活动状态评分表。采用Zubrod-ECOG-WHO(ZPS,5分法)计分法。

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Z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 治疗前应该对患者一般健康状态作出评价,一般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评价其活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活动状态是从患者的体力来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和对治疗耐受能力的指标。如果Kamofsky氏活动状态评分在40%以下,治疗反应常不佳,且往往难以耐受化疗反应。而在PS或ECOG评分中,一般认为活动状况3、4级的病人不适宜进行化疗。 附:KPS评分与ZPS评分大概对应关系 三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 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 1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中医体质评定量表

中医体质分类与测评量表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为什么有的人吃很多东西也不会发胖,而有的人喝水也长肉?为什么有的人皮肤光滑,而有的人皮肤坑坑洼洼总长痤疮?为什么有的人不怕冷也不怕热,而有的人一到冬天即使穿得很厚还是觉得冷? 实际上这些都是体质现象,体质特征秉承于父母,同时,后天的调养也对体质有很大的影响。体质特征是人一生健康状态的主线,人所表现出来的体态、身体健康状态、饮食口味喜好、易患疾病都和自已体质特征密切相关。 2009年3月2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标准中将中国人的体质共划分为9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下面测一下您的体质类型吧! 1. 平和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①您精力充沛吗? 1 2 3 4 5 ②您容易疲乏吗?* 5 4 3 2 1 ③您说话声音无力吗?* 5 4 3 2 1 ④您感到闷闷不乐吗?* 5 4 3 2 1 ⑤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 (冬天的寒冷,夏天的冷空调、 电扇)吗?* 5 4 3 2 1 ⑥您能适应外界自然和社会环 境的变化吗? 1 2 3 4 5 ⑦您容易失眠吗?* 5 4 3 2 1 ⑧您容易忘事(健忘)吗?* 5 4 3 2 1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3. 阴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w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①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 2 3 4 5 ②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1 2 3 4 5 ③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 您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 吗? 1 t 2 3 4 5 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⑥您面部两潮红或偏红吗? 1 2 w3 4 5 ⑦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1 2 3 c4 5 ⑧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 汗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4. 气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①你容易疲乏吗? 1 2 3 4 5 ②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 不上气吗? 1 2 3 4 5 ③您容易心慌吗? 1 2 3 4 5 ④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 吗? 1 2 3 4 5 ⑤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⑥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2 3 4 5 ⑦您说话声音无力吗? 1 2 3 4 5 ⑧您活动量就容易出虚汗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5. 痰湿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①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1 2 3 4 5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中文版(长卷)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October 2002) 國際身體活動問卷2002年10月 LONG LAST 7 DAYS SELF-ADMINISTERED FORMAT 最近7天身體活動自我填答長問卷版 FOR USE WITH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15-69 years) 年輕人與中年人適用(15-69歲)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 (IPAQ) comprises a set of 4 questionnaires. Long (5 activity domains asked independently) and short (4 generic items) versions for use by either telephone or self-administered methods are available. The purpose of the questionnaires is to provide common instruments that can be used to obtain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data on health–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國際身體活動問卷包含4組問卷,透過電話或自我填答的長問卷(5種不同活動領域)與短問卷(4種構面)兩種版本。問卷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般性的工具,使得健康相關之身體活動資料可以進行國際間的比較。 Background on IPAQ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measure for physical activity commenced in Geneva in 1998 and was followed by extensiv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undertaken across 12 countries (14 sites) during 2000. The fin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measures have acceptabl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for use in many settings an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are suitable for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prevalence studies of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IPAQ的背景 國際身體活動的測量發展源於1998年在日內瓦,至2000年間經過12 個國家14個地方大量的信效度測試,最後結果建議這些評量在許多地方及國度的使用有令人滿意的特性,並且適合在全國性的母群體基礎下廣泛的針對參與身體活動實施研究。 Using IPAQ Use of the IPAQ instruments for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is encourag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no changes be made to the order or wording of the questions as this will affect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struments. IPAQ的使用 IPAQ工具的使用是以監控及研究為目的,建議不要改變其問卷的次序及字義,否則將影響工具的心理測量屬性。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s encouraged to facilitate worldwide use of IPAQ. Information on the availability of IPAQ in different languages can be obtained at . If a new translation is undertaken we highly recommend using the prescribed back translation methods available on the IPAQ website. If possible please consider making your translated version of IPAQ available to others by contributing it to the IPAQ website. Further details o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website. 英文版翻譯成其他語言版與文化上的適和度 歡迎把英文版翻譯成其他語言版已促進全世界使用IPAQ,可用之不同語言版IPAQ資料可在獲得,如果從事新的翻譯,我們高度的建議使用制式的倒退翻譯法,如果可能的話請考慮將你的翻譯版本奉獻在IPAQ網站上,其更詳盡的翻譯與文化適應可以在網站上下載。

中医体质辨识体检知识[1]

中医体质辨识体检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中医体质辨识体检? 答:中医体检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人体阴阳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的原理,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被检者的中医体质及当前机能状态,针对不同体质给出中医治疗的对策和日常调理的指导,包括饮食禁忌,食疗建议、四季进补注意事宜、健康习惯培养等等。 二、为什么要进行中医辨识体检? 答: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情形:头晕头疼、两眼干涩、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躯体出现这些状态后,到医院又检查不出异常指标,而此类情况正好属于中医体检中的病理体质所能涵盖的内容,中医体检对此能够大显身手,发挥优势。 通过中医体检确定的体质类型,可根据各人的体质状况,分别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药及制定相应食疗、情志、起居等各方面的指导,逐步调理,达到养生益体的效果。 三、什么是中医体质? 答: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伦理和适应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在人生的胎儿、童年、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又具有动态可调性。体质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一步认识体质:有人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了火锅,第二天脸上长了包。那么多人都吃火锅,可能只有一个人长包了。夏天吹电风扇,一个人说再开高一点,有的人说再开低一点。同样是吃东西,有人吃了冰箱的东西就要拉肚子,有

人则喜欢吃凉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每个人对自然界感受的程度不一样,事物应对的情况也不一样。 四、我们是怎么分体质的? 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经过近30年的研究,综合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最终形成目前最成熟的“九分法”中医体质分型学说,即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中医基本体质类型,并对体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表述,建立了中医体质文献数据库及标准化体质辨析量表,此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做为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有效工具得到了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 五、体质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答: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失调的内在依据。不同体质者在生理特性之表现、疾病易感性与发展上均有所不同。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的不同,故不同体质的人对疾病的反应也不一样,发病情况就有差别。现代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体质对某些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 六、个性化体质辨识如何进行? 答:个性化的体质辨识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借助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进行初步的体质信息收集,其次通过专家对受检者的舌象、脉象等的观察进一步收集评判数据,然后经计算机将各种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得出初步体质辨识结果。最后我们还会视情况进一步的健康问卷调查,最终分辨出体质类型。

中医表7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成都市温江区XXX医院(中心)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及健康状况问卷 姓名:性别:年龄: 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 ★温馨提示: 本问卷收集您的健康信息,是医生为您分析评估体质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请您务必十分认真的逐项填写。否则,会直接影响您的体质评估结果和调养指导方案。 我们会妥善保管您的个人资料,请您放心!

舌象 舌体:淡□红□淡白□暗红□绎□紫□青□嫩口老□胖□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口 其他口 舌苔:薄□厚□腻口腐□润□燥口剥落□白□黄□灰黑□少苔□无苔□其他□ 脉象 平□浮□沉□迟□数□洪□细□弦□虚□ 实□滑□涩□紧□缓□结代□其他□ 判断结果:(九种体质) 健康养生指导:(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干预措施:(药物、药膳、非药物)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个人基本信息(请在“□”处打√) ●您当前的婚姻状况: □未婚口已婚口离婚未再婚□离婚后再婚□丧偶未再婚口丧偶后再婚 ●您的饮食习惯和口味: 口偏嗜甘甜□偏嗜辛辣□偏嗜热食□偏嗜清淡 □偏嗜油腻□偏嗜炙烤□偏嗜咸□偏嗜酸 □偏嗜滋补口偏嗜冷、凉食□喜饮茶□喜饮咖啡 ●您的睡眠习惯: □早睡早起□晚睡晚起口早睡晚起□晚睡早起□不规律●生活工作: □忙碌紧张口过于安逸,无所事事□一般平常事 ●体育锻炼/运动: 口经常运动□一般运动口缺乏运动 ●吸烟:

□不吸或偶尔吸口经常吸□1包以上/天□吸烟__年 口戒烟__年 ●饮酒:(饮酒者请填写饮酒或戒酒时间) □不饮酒或偶尔饮酒□经常饮酒□每天饮酒且量多 □饮酒__年□戒酒__年 个人健康信息 一、疾病状况:(请根据既往情况填写以下内容,在符合选项前“口”内打√) 1.您是否通过正规医院检查、明确知道自己患有某种或某些疾病: □是□否 2.您是否一直坚持服药或其他地方治疗疾病:□是□否 3.(限有疾病者填写)如果现在没有治疗,原因:□已经治愈了□暂时不愿或经济困难□其他(请填写): 4.如果您能填写出现患疾病的名称,请写在符合的项目前“□”内打√,如有其它症状,请在其他项中填写。 口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支炎□胆囊炎 □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关节病□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妇科疾病□肿瘤 □其他(请填写): 二、不适状态:(请根据您最近1年的体验,在出现的症状条目前的编号上打√,如有其他症状,请在其他项中填写)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及评分标准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痰湿质 (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评分标准

Guidelines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 Short and Long Forms November 2005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Uses of IPAQ Instruments 3. Summary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and Long Forms 4. Overview of Continuous and Categorical Analyses of IPAQ 5. Protocol for Short Form 6. Protocol for Long Form 7. Data Processing Rules 8. Summary Algorithms Appendix 1. At A Glance IPAQ Scoring Protocol – Short Forms Appendix 2. At A Glance IPAQ Scoring Protocol – Long Forms

1. Introduction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recommended methods of scoring the data derived from the telephone / interview administered and self-administered IPAQ short and long form instruments. The methods outlined provide a revision to earlier scoring protocols for the IPAQ short form and provide for the first time a comparable scoring method for IPAQ long form. Latest versions of IPAQ instruments are available from www.ipaq.ki.s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ays to analys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to date there is no formal consensus on a ‘correct’ method for defining or describing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based on self–report population surveys. The use of different scoring protocols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to compare within and between countries, even when the same instrument has been used. Use of these scoring methods will enhance the comparability between surveys, provided identical sampling and survey methods have been used. 2. Uses of IPAQ Instruments IPAQ short form is an instrument designed primarily for population surveill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ults. I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use in adults (age range of 15-69 years) and until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is undertaken the use of IPAQ with older and younger age groups is not recommended. IPAQ short and long forms are sometimes being used as an evaluation tool in intervention studies, but this was not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IPAQ. Users should carefully note the range of domains and types of activities included in IPAQ before using it in this context. Use as an outcome measure in small scale intervention studies is not recommended. Characteristics of IPAQ Short and Long Forms 3. Summary 1. IPAQ assesses physical activity undertaken acros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domains including: a.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b. domestic and gardening (yard) activities c. work-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d. transport-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2. The short form asks about three specific types of activity undertaken in IPAQ the four domains introduced above. The specific types of activity that are assessed are walking, moderate-intensity activities and vigorous-intensity activities. 3. The items in the short IPAQ form were structured to provide separate scores on walking, moderate-intensity and vigorous-intensity activity. Computation of the total score for the short form requires summation of the duration (in minutes) and frequency (days) of walking, moderate-intensity and vigorous-intensity activities. Domain specific estimates cannot be estimated.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量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原始分转化分=(原始分/32)×100 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一下问题没有或 根本不很少或 有一点 有时或 有些 经常或 相当 总是或 非常 您精力充沛吗 1 □ 2 □ 3 □ 4 □ 5 □您容易疲乏吗﹡ 5 □ 4 □ 3 □ 2 □ 1 □您说话的声音柔弱无力吗﹡ 5 □ 4 □ 3 □ 2 □ 1 □您感觉到闷闷不乐吗情绪低沉吗﹡ 5 □ 4 □ 3 □ 2 □ 1 □您比一般人受不了寒凉(冬天冷和夏天空调)吗 5 □ 4 □ 3 □ 2 □ 1 □您能很快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吗 1 □ 2 □ 3 □ 4 □ 5 □您容易失眠(没有很好的失眠质量)吗﹡ 5 □ 4 □ 3 □ 2 □ 1 □您容易忘事(健忘)吗﹡ 5 □ 4 □ 3 □ 2 □ 1 □判定的结果是□基本是□否□ 原始分转化分=(原始分/32)×100 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一下问题没有或 根本不很少或 有一点 有时或 有些 经常或 相当 总是或 非常 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 1 □ 2 □ 3 □ 4 □ 5 □您容易疲乏吗 1 □ 2 □ 3 □ 4 □ 5 □您容易心慌吗 1 □ 2 □ 3 □ 4 □ 5 □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来眩晕吗 1 □ 2 □ 3 □ 4 □ 5 □您比一般人容易患感冒吗 1 □ 2 □ 3 □ 4 □ 5 □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 2 □ 3 □ 4 □ 5 □您的说话声音低若无力吗 1 □ 2 □ 3 □ 4 □ 5 □您的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吗 1 □ 2 □ 3 □ 4 □ 5 □判定的结果是□基本是□否□ 原始分转化分=(原始分/28)×100 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一下问题没有或 根本不很少或 有一点 有时或 有些 经常或 相当 总是或 非常 您手脚发凉吗 1 □ 2 □ 3 □ 4 □ 5 □您的胃脘部、背部、腰膝部怕冷吗 1 □ 2 □ 3 □ 4 □ 5 □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的多吗 1 □ 2 □ 3 □ 4 □ 5 □您吃喝凉东西感到不舒服或怕吃喝凉东西吗 1 □ 2 □ 3 □ 4 □ 5 □您比一般人受不了寒凉(冬天冷和夏天空调)吗 1 □ 2 □ 3 □ 4 □ 5 □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 2 □ 3 □ 4 □ 5 □您受凉或者吃喝凉东西后,容易拉肚子(腹泻)吗 1 □ 2 □ 3 □ 4 □ 5 □判定的结果是□基本是□否□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中文版短卷及评分标准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中文版短卷及评分标准

IPAQ短问卷 1、最近7天内,您有几天做了剧烈的体育活动,像是提重物、挖掘、有氧运动或是快速骑车? 每周天 □无相关体育活动→跳到问题3 2、在这其中一天您通常会花多少时间在剧烈的体育活动上?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3、最近7天内,您有几天做了适度的体育活动,像是提轻的物品、以平常的速度骑车或打双人网球?请不要包括走路。 每周天 □无适度体育活动→跳到问题5 4、在这其中一天您通常会花多少时间在适度的体育活动上? 每天小时分钟 □不知道或不确定

析。假定每次至少连续10min的体力活动才能获得健康收益,如果个体报告的某项(长卷)或某个强度(短卷)的体力活动每天累计时间不足10min,则将该时间和对应的每周频率重新编码为“0”。 2. 数据截断原则:在短卷中,如果某种强度体力活动的每天时间超过3h,则重新编码为180min。该原则允许每种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最多报告21h (1260min)。这种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将部分个体错分到“高”组(表2)。例如,某人报告在过去的7d 内,6d有步行活动,每天10min;另有1d参加了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累计12h。如果不做任何截断处理,按照表2的分组标准,该个体会被划分为“高” 体力活动水平。但是,与规律的高体力活动水平相比,这种偶尔的、单次较大剂量的活动不会产生相同的健康收益。 对于IPAQ长卷,IPAQ工作组建议遵从短卷的原则对异常高值进行截断处理。然而,长卷是按照体力活动项目询问频率和时间,且后续数据分析仍需按照体力活动项目进行;每种强度的体力活动按 180min截断,具体如何分配到每个活动项目上,IPAQ工作组并未给出明确说明,仅建议根据具体研究目的自行确定、在论文中报告处理办法即可。 以下处理办法可供参考选择。首先,如果个体报告的任何一项活动的每天时间超过180min,则按180min截断处理(第一次截断)。在此基础上,计算每项活动的每周累计时间(1周频率乘以每天时间);将相同强度的各项活动的每周累计时间相加,如果超过21h(1260min),则将该强度活动的每周累计时间重新编码为1260min(第二次截断)。 3. 计算体力活动水平:IPAQ工作组推荐计算个体每周体力活动水平 (MET-min/w),报告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M和四分位数。对于IPAQ短卷,个体每周从事某种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为:该体力活动对应的MET赋值×每周频率(d/w)×每天时间(min/d)。3种强度体力活动水平相加即为总体力活动水平。对于IPAQ长卷,如果个体数据无需进行截断或仅进行了第一次截断处理,则个体每周从事某项体力活动水平为:该项体力活动对应的MET赋值(表1)×每周频率(d/w)×每天时间(min/d)。其中,对于进行了第一次截断处理的活动记录,每天时间是截断后的180min。在此基础上可参照表1中的分类计算每周4种不同类型的体力活动水平、3种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以及总体力活动水平。 如果个体报告的某强度活动的每周累计时间进行了第二次截断处理(重新编码为1260min),则体力活动水平计算方法参照短卷(对应强度活动的MET赋值×1260min/w)。该个体报告的其他强度活动数据,如果未进行第二次截断处理,则仍沿用长卷的分项目计算方法,先计算某项体力活动水平,再参照表1计算对应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有时,研究者需要分别计算4种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活动水平,对于上述经过第二次截断处理的个体数据,很难再把截断后的时间分配到每项体力活动上。这时建议直接用第一次截断处理后的数据分项目计算体力活动水平,再分类型加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述原则计算时各类型体力活动水平包含了异常高值的个体活动水平,故3种强度活动水平的加和<4种类型活动水平的加和。研究者在报告总体力活动水平时应以3种强度活动水平的加和为准。 4. 体力活动水平分组:IPAQ工作组推荐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划分为低、中和高3组(表2)。由于个体的健康收益来自于规律的体力活动,因此,在分组标准中不仅要考虑总的体力活动水平,还要考虑1周频率和每天时间。IPAQ问卷涉及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体力活动,所以估计的体力活动水平要比单纯询问休闲时间体育锻炼的调查高。如果仍然参照常见指南中“每周至少5d,每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